乡村振兴下电影牛郎织女歌意探析

乡村振兴下电影牛郎织女歌意探析

摘要:振兴乡村,须以文化铸魂,有了灵魂的乡村便有了生机和活力。民间乡村有在七夕祭拜织女、切磋女红、乞巧祈福、歌咏牛郎织女相会等习俗。经典黄梅戏电影《牛郎织女》,承载了阔大而有趣的文化宝藏及农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性。歌中有画,意蕴丰赡,体现了叙事歌的典型魅力。歌中蕴藏着丰收的喜悦,传承着几千年的农耕文明。

关键词:乡村振兴;《牛郎织女》;古典歌韵;文化铸魂

在党的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在当下城镇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文化呈现出衰落之势。而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而建设美丽乡村始终都离不开文化,振兴乡村,须以文化铸魂,有了灵魂的乡村便有了生机和活力。拍摄于1963年的黄梅戏电影《牛郎织女》,由一代宗师严凤英主演,取材于我国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本文通过品味电影唱词的古典韵味,解读民间神话故事在文化传承中的独特魅力,以期更好地挖掘七夕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经济价值。

一、七夕文化与经济价值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乞巧节”或“女儿节”。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夜如果下雨,称之为七夕雨,相传就是牛郎织女倾诉相思的泪水。如这晚不下雨,天空的云彩会特别好看,因为织女是织造云锦的巧手。旧时风俗,少女们要在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在西汉水上游地区——甘肃省礼县、西和县一带,被称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每年都会举办“乞巧节”。七夕文化已经成为当地人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是产业兴旺的金钥匙,在当下美丽乡村建设中,充分挖掘利用民间优秀经典文化资源,将七夕传说故事转化为旅游资源,合理地在旅游事业上开发利用起来,大力发展与其相关的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发挥文化资源在人类文明互鉴和传播交流中的特殊价值,同时扩大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繁荣地方经济,进而提升文化软实力,达到双赢的效果。近年来,西汉水上游地区巧借“织女们”的精巧手艺,大力发展七夕文化产业,发挥文化强渗透、强关联的效应,推动特色文农、文旅发展,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牛郎织女》唱词中的艺术之美

脍炙人口的电影《牛郎织女》,唱词浅显优美,在恢宏大气的音乐伴奏下,织女扮演者严凤英大师的一招一式、一笑一颦,“唱、念、做、打”样样精通,或时“亮相”或时“甩袖”[2],体现了极高的艺术修养与文化情怀,使观众得到美的享受。同时,唱词也蕴含着“绿水青山”的生态美。如:“下凡”这一段黄梅歌唱腔情韵俱胜,生动感人。“水似碧玉盘……学游鱼戏碧莲水底翩翩”歌声描绘了一幅幅山水游鱼碧莲美景,缕缕花香荡漾观众心田,含蕴着人类的和谐理想生存状态,也体现了劳动人民心目里的小农社会。唱词中还运用了拟人、象征、借代等艺术手法,使得语言精炼简洁、意境深婉,引人浮想联翩,表达形象突出、具体生动的效果。当织女被天兵天将捉拿回去时,织女哭喊着“三年日月浓如酒,乡中人好水也甜,我只说永作春蚕把丝吐尽,一生终老在人间……到人间,乡邻欢聚喜盈盈。到人间,织的是万紫千红四季春。”感觉这一段不是在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而是在感受人世间的刻骨相思、至情至性。心灵手巧、勤劳美丽、深情不渝的织女形象成为了我国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并影响东南亚、日本等地。

三、丰收节日记忆

瓜果飘香是金秋最珍贵的馈赠,五谷丰登是“三农”最欢乐的表情,最经典、也最令观众喜欢的《尝新》(其实是秋收庆祝)这一段唱词:“新米酒,甜又香,今岁五谷长得好,全凭勤劳手一双。乡邻同饮新米酒,举杯共祝寿无疆。新米粑,谁先尝?他是庄稼行里的状元郎,只要人勤地不懒,一滴汗水一碗粮。大西瓜,谁先尝?织女巧手世无双,勤织锦帛千家暖。广栽稻谷万户香。(老牛)一粒籽,种下地,牵起藤蔓开了花,结上一、二、三、四、五……数不完的大南瓜。乖乖宝宝快长大,壮壮实实赛南瓜,我的宝宝嗳。”虽然是神话,但是朴实无华,至纯至性,肯定和弘扬了传统勤于农耕的精神。把酒丰年庆,家家谷满仓,欢天喜地庆丰收的场面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来年丰收的期盼。“丰收节对传承中华农业文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人民美好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3]丰收节不仅是大自然对辛勤劳动者的馈赠,也是社会礼赞劳动奉献、礼赞朴素勤劳、善于创造的农民的一个生动体现。农耕时代,庄稼熟则百姓福,那份庆典来自内心的欢呼。当过完尝新节后,织女在人间的幸福喜悦,“(织女)架上累累悬瓜果,风吹稻海荡金波,夜静犹闻人笑语,到底人间欢乐多。我问天上弯弯月……再问清溪欢唱水……闻一闻瓜香心也醉,尝一尝新果甜透心窝……到人间巧手同绣好山河。”观众仿佛随着严凤英的曼妙舞姿,甜美嗓音,内心喜悦进入到了一个理想的丰收桃源世界。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华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乡村文化日渐衰落、急需重视的当下,举办“七夕节+丰收节”,让“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农耕文化因子引导今人精神生活的缺憾,让人们同织女一起歌唱农民群众的丰收幸福喜悦,愿这流传千年的播种、庆祝丰收的民间节日营造尊重农民、爱护农民、关心农村的良好氛围,让那些濒临消逝的传统农耕文明得以传承和发扬,让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绽放新的光芒。乡村振兴,文化要先行,以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营造乡村振兴的浓烈氛围,激发广大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四、劳动人民理想的形象

虽然在西汉水上游地区,“乞巧节与牛女传说其文化内涵与核心价值观念各不相同,西和的乞巧节从来没有牛郎的位置”[4],但在《牛郎织女》故事歌声中牛郎、老牛身上传统勤劳勇敢的精神,生动逼真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是劳动人民理想的形象。牵牛星(黄宗毅饰)即牛郎,整日里早起晚归风餐露宿,种庄稼遍尝劳作艰辛。但他依然快乐自信,勤劳善良,仁义、厚道,忠孝、乐于助人,时时事事总为他人着想,当老牛都歇息时,他唱:“老牛老牛你不要哼,你心里疼我我知情……不起早歇晚把地耕,秋天哪得好收成。”他勤耕劳作、理解他人,疼惜理解孝敬哥哥嫂嫂,当分家时,他“田地银钱都不要,只要老牛常相依”,他与老牛是那样的相依为命。金牛星(王少舫饰)即老牛,诙谐而可爱,爽朗风趣又机智灵活,情义十分真挚,非常朴实。金牛星虽然遭贬凡尘二十年,但他有着乐于助人,爽朗大气的性格,成就美满姻缘的品格。当织女被王母狠心拿回天宫时,老牛唱道:“恨王母无情又无义……来取我金牛头上角。”这一段让观众非常感动,他为了牛郎舍生赴死,果断拔下自己的牛角变成飞船,是牛郎一生一世的好朋友。《牛郎织女》故事中的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是经受千年时光的考验后积淀下来的,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与价值认同。今天人们重温《牛郎织女》经典文化,发挥“二牛”“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作用,引导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农民孝老爱亲、勤俭持家、家庭和睦、邻里和谐,让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与传统美德走进千家万户。让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培育文明乡风,构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乡村文化体系。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掘乡规民约、族谱家训这些道德资源,发挥身边榜样的力量。让向善向美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引领道德、淳化民风,为乡村振兴凝心聚力,激发活力。

五、深刻的思想价值

黄梅戏电影《牛郎织女》取材于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神话爱情故事,把两颗星宿编排成一对有情人,充满了民间的想象和智慧,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牛郎织女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感天动地:“纵然把我剁成泥,心与人间不分离;纵然把我化成灰,织女还是牛郎妻!人间天上拆不散,天上人间比翼飞!”乡村振兴视域下,细细品味乞巧歌中歌颂牛郎织女深情依恋的美丽神话,重温电影唱词的古典韵味,在当今浮躁的社会更有现代意义。“陇南乞巧风俗使‘七夕节’具有了较明确的文化内涵和更为广泛的宗旨,少女们在一起活动,在乞巧之外,自然也通过各种活动以表现自己的生活愿望”[5]。牛郎织女已成为一种令人心向往之的爱情典范,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时代大背景下,应使这一传说永葆生机,促进乡风文明,家庭和谐。应该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灵魂作用,有效地保护传承好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并且积极全面开发利用。

作者:赵淑莲 鲁建平 单位: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