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供水工程管理范例

农村供水工程管理

农村供水工程管理范文1

1.1供水工程经济效益不理想

由于农村的供水工程缺少良好的运营策略以及完善的运营机构,导致供水工程的经济效益并不好,甚至一些地区还会出现亏损的现象,导致整个负责单位出现负债,严重影响供水工作的顺利进行。由于缺乏一定的资金支持,一些农村的供水工程并不能够保障供水的质量,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命安全,影响供水工作的发展。尽管供水工程是关系民生的重要措施,但是大多数的工程缺乏相应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和电价优惠,很多供水单位由于经济损失不得不暂停供水工作,给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

1.2供水工程缺乏合理的规划

由于农村地区村庄分布相对散落,一定程度上给供水工程的实施造成了困难,如果建了众多的供水网点将会增加一定的经济成本,但是如果供水网点设计不合理,将会对供水工作造成困难。当前农村供水工程的实施缺少相对完善的规划,一般一个工程的使用年限为10年,但是在实际的设计中供水工程为15年,这就会造成大多数的供水工程寿命时间相对较短,在工程的最后阶段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主要是供水工程的规划和布局不合理导致的。

2农村供水工程运营管理的建议

随着民生问题的逐渐增加,国家逐渐实施一系列政策改善民生问题,农村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者,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众多的支撑。近年来我国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以及解决农村地区的用水问题,逐渐实行供水工程,提高农村居民的用水质量。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的供水工程缺乏相对完善的运营管理规范,导致供水工程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用水问题。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供水工程的规划和运营管理,保障供水工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1加强农村供水工程的合理规划

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位置,村落分布情况以及水资源状况,对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进行合理规划,提高供水工程的运营管理水平。农村供水工程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饮水质量直接关系着居民的生命健康,因此需要对农村供水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加强农村供水工程的合理规划不仅仅是当前供水工程建设的需要,同样也是节省资金,避免不必要损失的重要措施。

2.2建立相对完善的运营管理制度

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营管理包括水资源的供给,污水的处理等工作,供水工程需要保障整个供水资源的质量,维护农民的生命健康。在供水工程管理中建立相对完善的责任管理制度,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供水工作的运营管理,避免供水工程中出现的水质不符合规范,以及供水不及时情况,保障供水工程的顺利运营。另外还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供水工程监管工作,一旦出现水质不合格的情况将停止供水进行整治,保障供水质量。在供水工程的管理中需要充分认识到农民是整个水资源的利用者,应该尽量满足农民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供水工程管理单位需要引进一些专业的运营管理人员,对供水工作进行管理,通过实行企业化的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供水工程的管理水平,保障整个供水工作的顺利进行。

2.3加强农村供水工程的支持

由于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并不十分完善,一些供水单位的经营并不十分顺利,一些单位甚至出现了亏损现象,导致一些供水单位直接破产。农村供水工程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民生工程,对于维护整个农村地区的水资源质量,保障农民生命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供水工程运营管理中需要进一步增加对这些供水单位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减免这些单位的税收,或者是对这些单位进行电价调整保障供水单位的经济利益,更好地促进供水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用水质量。另外对于供水单位的水质要进行相对严格的管理,政府应该安排专业的人员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查,一旦出现水质不符合规范的行为将对这些企业进行严惩,保障农民的用水安全。

3结语

农村供水工程管理范文2

介绍了阳泉市农村饮水工程现状,针对部分工程由于采煤漏水、地下水位下降、环境污染、老化失修等原因,造成已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地区又出现新的饮水安全问题,从落实责任、科学规划、多元筹资、强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饮水工程;工程管理;饮水安全;阳泉市

1概况

阳泉市位于山西省中东部,辖3县(市、区),32个乡镇、960个行政村,全市139.2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70.98万人。地处太行山西麓的山间盆地,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山区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91%,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雨量526.6mm,为典型的十年九旱、水资源稀缺的土石山区。

2工程建设及管理现状

2000年以来,在历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利用中央资金,以饮水安全工程完善提质为目标,以解决山老区饮水工程标准低、连片采煤区水源变化大、已建饮水工程效益不稳定为重点,先后经历了饮水解困、饮水安全、饮水安全全覆盖三个阶段。全市1003处各类农村饮水工程,已覆盖954个行政村、70.61万农村居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在注重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大了工程后续管理的力度,为下一阶段的巩固提升建设打下了基础。

3存在问题

实施10多年来,全市饮水安全工程实现了全覆盖,农村饮水水质逐步提高,但农村饮水安全状况受自然条件、采煤漏水、环境污染、工程老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再加上饮水工程逐年建设,一次性投资严重不足,工程建设不完善,致使饮水安全工作仍存在以下问题。

3.1新的饮水安全问题不断出现

部分工程由于采煤漏水、地下水位下降、环境污染、老化失修等原因,造成已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地区又出现新的饮水安全问题,如水源枯竭、水量减少、水质恶化、跑冒滴漏严重等。

3.2饮用水标准的提高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

新的饮用水标准饮用水水质指标由35项增至106项,增加了71项,将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全面纳入其中,新标准是对农村饮水安全标准的全面提升,不仅要提高和改善已建工程的饮用标准,而且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质处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3.3个别村庄自来水入户困难较大

一些山区小村庄,因人口较少,按国家人均500元投资标准计算,项目投资仅几万元,而这些地区地下水位较深,通常井深大都在600m左右,打井成本很高,同时由于引水距离较长,管材成本、管沟开挖费用等较高,以目前的国家补助标准,这些地区全部实现自来水入户困难很大。

3.4资金投入不足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由中央、省、市、县、自筹五级投入实施的项目。目前,由于中央、省补助标准不高,市、县、自筹的配套资金不能足额到位,导致各项工程投入不足,建设标准不高,工程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

3.5工程管理机制不完善

经过多年建设,目前运行的农村饮水集中式供水工程已有552处,担负着全市54.12万农村人口的生活用水任务。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机构,很多工程得不到正常的管理和维护,加之部分地区群众经济收入水平较低,对水价的承受能力较弱,水费征收难度大,维护经费难以保障,致使一些工程长期带病运行,甚至提前报废,出现了建成工程越来越多,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的现象。另外,一些净水设备正常消耗、更新费用较大,每套设备年费用在10万元以上。反渗透膜价格每支5000~8000元,一般情况需要2~3年换一次,部分水质较差的村需要每年更换,由于缺少资金,部分水质处理工程不能及时更换反渗透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饮用水质,又出现新的饮水安全问题。

4管理措施

4.1强化领导,落实各级责任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中,严格贯彻执行行政管理负责制和部门负责制,将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分级分部门落实。明确各级管理层的分管领导、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严格实行领导三包(包片、包点、包工程)责任制。具体工程实施中,狠抓项目的“三落实”,即:责任书、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对规模以上的工程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四项制度;规模以下的小型工程以县(区)为单位,所需主要设备材料实行集中采购。所有工程严格把好“工程设计关、工程质量关、材料设备关、施工队伍关、工程验收关”,确保工程建设一处、成就一处、受益一处。

4.2科学规划,分类实施

根据阳泉市水资源严重缺乏、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开发利用难度大等特点,经过大量的调查和摸底,筛选出饮水不安全的村庄,结合各自不同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工程形式。首先,对经济基础好、水资源丰沛的地区,从立足长远角度考虑,水源工程做到一步到位,实行集中式供水、自来水入户;对水质不达标的地区分批次、逐年投资配套水处理设施。目前,阳泉郊区已有20多处水处理工程,受益人口达8万多人,饮水标准远远超过城市居民的饮用水标准。其次,对水资源匮乏、居住不集中、人口不足150人的自然村,实行以户为单位建设旱井加集雨场,提高雨洪资源利用的同时,实现旱井自来化,有条件的村庄可建设较大蓄水池作为应急水源。三是对于居住在城市供水管网覆盖区周边的农村人口,通过延伸供水管线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从而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4.3多元筹资,落实资金

在饮水安全工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以“煤水结合、企水结合”为发展新思路,进一步提高饮水安全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资金配套上坚持足额配套、全部到位。二是筹资方式上坚持社会办水、多方筹集。在积极争取国家资金补助的同时,通过调动农民、集体、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充分利用地方闲置资金,确保群众自筹资金切实用于工程建设当中。三是资金投放上要积极落实自筹、鼓励先干后补。鼓励农民群众在科学规划的正确指导下,利用自筹和部分国补资金开工建设,工程完工经验收合格后,按程序规范以报账制的办法将补助资金全额拨付。

4.4服务基层,强化管理

农村供水工程管理范文3

关键词:脱贫攻坚;饮水安全;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机制;云南省

1概况

1.1规划情况。云南省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四位一体”的省份,也是全国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深的省份。2015年,全省总人口4741.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3717.88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73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42元。从贫困情况看,全省有47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8个贫困县、4277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12.7%,其中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43.4%。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重大战略部署的决定》(云发〔2015〕38号)的重要部署及要求,确保到2020年全省47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的工作部署,云南省水利厅紧紧围绕坚决打赢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战的目标任务,以贫困村为抓手、以贫困县为导向,将所有贫困县的贫困人口饮水安全纳入规划建设项目,于2015年底编制了《云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云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十三五”规划》)。规划主要任务为:“十三五”期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投资52.86亿元,实施5.25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解决1782.7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1万人。规划目标任务为:到2020年,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5%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1.2建设情况。《云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十三五”规划》经省政府批复后,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2006—2019年,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完成投资114.2亿元,实施了5.51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解决了1861.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1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后,全省农村集中供水率提高到92.8%,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89.5%,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逐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到2019年底,《云南省农村饮水“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已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已全部解决。

1.3管理情况。云南省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后管理形式主要有:一是千吨万人以上规模水厂(主要为集镇)供水工程,配有专人统一管理,实行计量收费、独立核算。二是联村(即村级)供水工程,由村民委员会或用水户协会统一管理,实行计量收费、按户收费或按人头收费等收费方式。三是单村(村小组)供水工程,由村组指定责任心强、认真负责的同志进行工程管护和水费收缴。四是微型工程,如水窖、水池等工程,由受益群众自行管理。从运行情况总体来看,千吨万人以上规模水厂管理较为规范,供水有保障,水费收缴率高,运行较好;联村或单村供水工程管理基本规范,供水基本正常,水费收缴率低,运行一般。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杜绝因饮水安全不达标而影响脱贫人口出列的情况发生,各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措施,按期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群众把巩固提升工程当做是政府的一种福利,认为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和自己没多大关系,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影响着工程建设、管理和发展;由于受条件地形及居住条件的制约,工程规模小数量多,千吨万人以上规模水厂供水工程较少。

2.1前期工作不到位。由于建设时间紧迫,规划设计单位没有经过详细勘察就进行设计,致使有些巩固提升工程点的建设不符合当地的实际用水要求,特别是水源保证率、工程规模等问题科学论证数据少,造成部分供水工程水源季节性缺水、供水不稳定影响工程的正常运行。

2.2未开展水源划界确权。巩固提升工程中除千吨万人以上规模水厂供水工程外,大多数联村或单村供水工程均未划定水源保护范围工作,加上当地群众自身的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养殖业的无序发展、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导致部分供水工程水源被污染的情况时有发生。

2.3管理不够专业化。巩固提升工程点多面广量大,区域差异性较大,不少联村或单村供水工程只有2人管理或1人管理,极个别地方甚至采用1户管1个月的情况。管理人员多为未经过培训的当地村民,专业技术知识缺乏,不能对供水管网、水泵、电器和水处理等设备进行维修养护,难以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

2.4水费计收困难。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和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群众把自来水当成喝“福利水”“大锅水”的现象普遍存在,不愿意尽缴纳水费义务,造成水费收缴率低、征收存在一定困难,加之一些地区行政领导干预多,人为降低或减免水费,致使供水工程水费收缴更加困难。

2.5管理体制不顺畅。“重建设轻管理”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长期普遍存在的现象。建成初期工程运行情况较好,但随着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工程管网、水泵和电器等设备老化坏损问题也将逐步加重,但由于水费收入少无钱进行维护,导致老化破损设备不能及时得到修复,让小问题发酵变大致设备毁坏报废,随后又得重复投资再建供水工程的恶性循环。

3关于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随着全省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的问题逐步有序解决,农村供水工程也将由重建设阶段转入建管并重阶段。为有效破解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中出现的“无人管”“无钱管”等问题,切实解决工程建易用难问题,应创新工程长效管理机制,落实管理责任,推进工程规模化建设、专业化管理、规范化运营,确保农村供水工程“建得起、用得上、长受益”。

3.1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农村供水工程首先是要优选水质较好、水量有保证的水库、塘坝或不断流泉水、溪水作为供水水源,降低水处理费用。其次是规模化建设,有条件的县(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供水工程体系,实现“一区域一网”供水,不具备条件的地区,要扩大乡(镇)中心水厂的供水能力,实现“一区域几网”供水,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其三是应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提出科学合理的自流、提水等工程建设方案。

3.2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保障饮水安全,首先要从源头抓起。农村供水工程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对工程水源地及供水设施划定明确的保护区,并设立明显的保护标志牌,制定水源地保护措施,并加强对水源地周边环境风险防范工作,建立水质监测的长效机制,保证水源水量、水质的可持续利用。

3.3推行农村供水工程专业化管理。农村供水工程要推行专业化管理,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及供水服务能力。首先是有条件的县(区),成立县级城乡供水公司,实行城乡一体化建设管理。其次是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组建乡(镇)级农村供水公司,实行分片区一体化建设管理。供水公司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实施、运行管理、经营维护。

3.4完善水价形成及水费收缴机制。农村供水工程实行有偿供水、计量收费。县(区)级水利部门对辖区内饮水安全工程供水成本测算的基础上,再遵循村民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下,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确定供水水价,提高水费收缴率。在工程受益区广泛的推行水价、水量以及水费计收公开制度。

3.5公益性较强,政府应加大供水保障的投入。农村供水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工程服务对象是农村低收入群体,80%以上的供水工程难以实现自我营利,也很难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需要政府补贴才能维持正常运行。因此,政府在大力投资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基础上,也要逐步加大对工程建后供水保障的投入。

4结语

农村饮水安全能否达标是脱贫攻坚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任务。2016年以来,云南省共建成5.51万件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了1861.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1万人。这些供水工程为全省贫困人口脱贫出列、贫困县脱贫摘帽均起到了重要的水利支撑作用。由于这些供水工程点多面广量大,而且区域差异性较大,管护机制不完善,可持续运行能力差。为保证农村供水工程持续做好供水工作,以及逐步实现“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应建立健全“从源头到龙头”的工程长效管理机制,落实管理责任,提高工程供水管理水平,并推进工程规模化建设、专业化管理、规范化运营,让工程更好地为农村地区居民服务,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仰斌.加强农村饮水工程建后管理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5):9-11.

[2]云南省水利厅.云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R].昆明:云南省水利厅,2015.

农村供水工程管理范文4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机制;责任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国家的重大民生工程,是全国广大农村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努力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工程建管专业化”,全面解决“十三五”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各级政府要完成的重大课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供水先后历经了自然发展、饮水起步、饮水解困、饮水安全四个阶段,自2016年起进入农村饮水巩固提升的新阶段。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了规模空前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在解决广大农民饮水安全、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何进一步做好已建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提高供水服务质量,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长期、持续、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显得十分必要。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

1)安全建设问题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标准开展工作,但是由于工程建设量大,建设线路长,建设面积广,农村地理环境异常复杂,相关规划设计与工程实际存在一定偏差,容易导致安全建设中出现很多问题,如:项目设计不合实际,岩石坚硬无法深埋,局部变更地方过多,蓄水池容易出现渗水、漏水现象等[1]。2)供水成本高,保障运营难度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普遍存在实际供水量远小于设计供水规模的现象,造成设施闲置、物资浪费;供水集约化程度低,规模效益小;管护力度不严,管网漏损水量偏大等,加大了农村供水成本。另一方面,农民对水价敏感,受传统喝水不缴费意识的影响,不愿交水费,沿用原有的自备水源,导致入户率不高,水费收入少。而管护人员工资、消毒药品费及办公经费等支出却逐年增加,支出大于收入,很多水厂处于亏损状态,保障运营困难大。3)抗击自然能力差,管网维护困难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多选在高山,供水管网点多、线长、面广,抗击自然灾害能力差,每遇冰冻和山洪灾害,沿途供水管线损坏程度大。加上农村条件简陋,水厂设施设备使用年限较长,维护保养频率逐年升高,管网维护非常困难。4)单村供水工程力量薄弱。单村供水工程规模小,管网铺设大多只到行政村中心位置,入户水管及配件需要村民自费解决,存在自来水上户不积极现象,入户率低,水费定价也低,难以维持工程管理。单村供水工程基本上使用粗放式的消毒方式,即人工撒入漂白粉,投入次数和用药浓度只能依靠个人经验,难以持续保障水质安全。5)运行管理机制欠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政府主导公益性很强的民生事业,很多运行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未转变,责任心不足,管理松懈,管护制度未落实,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2]。大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缺乏人才意识和科技意识,忽视管理与技术人才的培养,缺乏专业管理和运营能力[3]。

2加快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责任体系

根据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农村饮水安全实行“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地方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等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的运行管理责任势在必行。1)主体责任。地方人民政府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责任主体,应该加强建后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逐级落实主体责任,区县级政府应建立长效稳定的农村供水运行管理经费投入机制,统筹负责所辖范围内农村饮水安全的组织领导、制度保障、管理机构、人员和工程建设工作。2)监管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作为行业监管责任部门,应组织研究、制定乡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抓好农村饮水工程规划、项目实施方案等前期工作,对工程运行管理进行行业指导和监督,同时做好抽检、巡检、培训等工作。3)运行管理责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单位负责向用水户提供符合水质、水量要求的供水服务,必须持续做好工程运行管理、水质检测、水费计收和维修养护工作,提高单位经营透明度,加大管理力度,通过先进的工艺和技术降低供水成本,提高农民缴纳水费的积极性,同时公布供水服务电话和标志牌,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3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体制

各级政府要明确管理职责,落实管理人员和制度,因地制宜,采取多形式管理机制。县级人民政府可成立农村供水总站、管理中心或农村供水总公司等适宜形式,负责县域范围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和供水服务,管理乡镇集中供水公司、供水管理站等;乡镇人民政府成立供水管理站,协调监督乡镇供水公司,直管所辖单村供水协会,受本级政府直管和县级水利部门行业监管的双重领导;行政村按照互助合作、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宗旨,组建供水协会,负责本村供水工程的正常运营。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形成行政村(供水协会)—乡镇政府(供水管理站)—县级政府(水利部门)三级管理模式,做到齐抓共管,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4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经费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必须要有经费保障,明确合理的水价制度和水费收缴方式,建立财政或其他经费补贴并规范使用管理的制度,对供水成本高、水费收入难以保障正常运行的工程予以适当补贴。1)水费和上户费。大力推广IC卡智能水表,先交费后用水,实现节约用水,也避免了水费拖欠等问题。利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政策,加快异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农村管网铺设进程,扩大宣传力度,增加自来水上户费和水费收入。有条件的地区,对贫困户居民用水进行合理的财政补贴,缓解老百姓经济压力,也保障了供水工程水费收入。2)加大财政补贴。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正处于巩固提升的发展阶段,上户率不高,水费收入微薄,更多体现的是社会公益属性,供水管理部门可根据各地供水工程的地理环境、工程规模、用水户数量、自然环境等实际情况,对农村自来水水质处理、检测药品和管网维护等报财政统筹补贴资金,并形成常态模式,确保农村饮水工程良性运行。另外,对突发性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亦可根据“一事一议”申请财政支持,缓解资金压力。

5规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制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包括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和单村分散供水工程。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要明晰农村饮水工程产权,落实工程运行管理主体、管理责任和运行管理经费,明确水源保护、水质检测监测、水价制定等工作的职责要求[4]。针对供水工程普遍存在实际供水量远小于设计供水规模问题,建议推行管网延伸扩户,扩大供水范围,实现规模效益,提高经营收入,降低供水成本[5]。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必须按规定制定用水户上户台账,有独立的财务会计和出纳、有管护机制、有水质管护措施和相关记录、有牌子和章子、有办公场地、有卫生许可证、取水许可证、员工健康上岗证,财务账目做到日清月结,没有白条抵库现象,上户相关费用计入成本,按规定支出等,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另外,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营造有利市场投融资的环境,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和民营资本参与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6],聘请职业经理人,实行专业化公司管理。

6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业务培训

当前农村供水工程技术力量薄弱,缺乏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结合各地方实际,组织编写浅显易懂的农村供水工程技术手册和相关培训教材,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工作,推行持证上岗制度。以省级水利部门牵头,组织专业机构举办水质检测、财会改革、工程建管等相关业务培训班,促进人才交流,增长管理技能和专业知识,增强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做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人才基础,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持续、良好运行。

7规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评价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必须按规定加药消毒,水质达标后才能供给。千吨万人以上供水工程,应依据工程运行期出厂水或末梢水水质检测报告进行水质评价,水质检测结果符合GB5749-2006规定为达标。千吨万人以下集中供水工程,水质检测结果符合GB5749-2006中的农村供水水质宽限规定为达标。单村分散供水工程,可采用“望、闻、问、尝”等简便适宜方法进行水质现场评价,饮用水中无肉眼可见物、无异味、用水户长期饮用无不良反应可评价为基本达标。

8结语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农民群众饮水安全,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千家万户农民的饮水安全和用水质量的重大民生工程。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提高服务意识,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引进新理念、新技术,逐步发挥饮水安全工程的惠民作用,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真正实现“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

参考文献:

[1]娄露.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工程存在的问题和管理措施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18(10):58-59.

[2]倪文进.关于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值得关注的三个观点[J].中国水利,2009(1):34-35.

[3]裴永刚,田海涛.北京市村镇供水工程管理机制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5):39-42.

[4]席跟战.以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为重点全面推动水利工程建设又好又快进展[J].陕西水利,2015(3):19-20.

[5]林国忠,林国华.浅论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J].科技信息,2017(02):186-208.

农村供水工程管理范文5

关键词: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与维护;饮水安全;水资源污染;管理制度

与城市建设相比,农村地区发展相对缓慢,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农村科技与经济水平都落后于城市地区。在自然、社会和生活条件的约束下,农村水资源、饮水条件及饮水习惯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对水资源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其中不仅包括农村人的日常生活方面,还包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发展。只有加强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与维护,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农村人民的用水安全,使农村地区能够朝更加长远的方向发展。

1庄浪县饮水工程管理现状

庄浪县位于我国甘肃省东部地区,地处六盘山西麓,总占地面积为1553km2,属于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当地山大沟深,沟壑纵横,地势特点十分复杂,全县人口数量为43.2万人,农村人口近40万。当地多年年均降雨量为510.3mm,并且时空分布十分不均匀,年降雨量的70%都集中在每年的7、8、9三个月份,同时存在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以及水质型缺水三大问题,水资源匮乏已经成为约束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的关键阻碍。为了改善当地生产以及生活条件,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庄浪县委县政府结合该县县情和水情,将人畜饮水问题作为了全县发展工作的重点,规划梁河北调等十大饮水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工程不安全的问题,采用异地调水、集中供水以及独立饮水的建设思路,全面实施了农村饮水工程。对于跨村、跨乡区域的集中供水工程,庄浪县采取了专管机构和用水户协会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施行有偿供水,对于私人投资或者股份制形式的供水工程,由业主来进行全面管理。至此,当地农村供水社会服务体系变得较为完善。

2农村饮水工程的主要特点

2.1管理工作涉及多个部门

从农村引水工程投资效益角度分析,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主要受益方就是当地农村居民。然而,投资方除了农民自身以外,还涉及到当地各级政府[1]。因此,农村饮水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同时运作,这就很容易导致出现多个部门管理局面混乱的问题,并且协调难度也相对较大。

2.2工程建设面积较广,供水量不足

从本质来看,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实际上是民心工程,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当地农村生产和生活问题。在农村饮水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当地农民可以用上健康安全的水源。因为庄浪县农村居民的居住地点较为分散,山区较多,用水量较小,所以从整体层面来看,农村饮水工程通常规模较小,一般都建设于远离城市且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都较为落后的偏远农村,工程管理难度较大。

2.3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和群众性

农村饮水工程是农村建设规划中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推动农业生产和农业生存条件改变的重要工程。良好的饮水工程建设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还可以改良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当地农民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缩小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地区的卫生状况。

3当前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与维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缺少完善的管理维护机制

截止到目前,庄浪县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与维护工作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大部分管理机制有待完善。比如,农村饮水工程保护与管理缺少统一的标准,不同供水工程之间的流程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对于当地农村整个饮水工程的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同时也无法提升饮水工程的发展速度[2]。此外,从目前当地农村饮水工程实际工作来看,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没有经历过正规的培训,不仅对自身的工作内容没有理解,而且管理人员也没有相应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很多工作人员并不具备应有的工作能力,管理力度不足,从而导致饮水工程安全管理不到位,科学性较低。

3.2水源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治理

一直以来,农村水源污染问题都制约着农村地区的良好发展。在庄浪县,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水资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相关人员并没有对水资源中的污染情况进行治理。从当地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水资源的净化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很多区域的水资源都没有达到安全用水的要求。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地垃圾处理方式不够科学,很多垃圾都存在随意丢弃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垃圾会逐渐被冲进河里,并且当地部分农村地区都没有固定的垃圾存储点和清洁人员,导致垃圾随意丢弃现象十分常见。此外,因为农村养殖户较多,对当地水质会造成直接污染,很多动物的排泄物都被冲到河流中,导致水质无法达标。除了养殖污染之外,农作物种植期间的农药喷洒也会对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3.3入户工程把关不严格

在农村饮水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通常都没有对入户管道埋深进行合理控制,进而在管道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埋深没有达到标准,导致冬季入户管道发生冻结的问题出现。此外,部分入户管道通常都是由当地农户自己挖建的,尤其是连通了自家墙角的管道,有些居民为了不破坏自家的墙基,通常挖深程度不够,管道经常在冬季发生冻结,导致饮水出现困难[3]。还有些居民担心损坏铺设的地面,通常将管道直接在院中连接,或接在没有生火取暖的房间中,同样在冬季管道会出现冻结的问题,对饮水管道工程的实际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难度。除此之外,农村饮水工程中的主管材以及入户管材都是由当地政府负责集中采购,虽然有相应的合格证明,但是其材料在实际采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质量问题,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损失。

3.4农村饮水工程改造难度大

因为甘肃省庄浪县农村饮水工程在开始实施以来,国家对其投资有限,建设标准较低,导致饮水安全供水工程在直接入户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而要想在当前实施改造,则具有非常大的难度。这主要是因为当地很多乡村巷道都已经硬化,管道深埋在地下,并且巷道十分狭窄,无法设置入户井。同时,改造投入资金较大,当地政府在此项工程中的投入资金有限,所以只能维持目前的基本现状。

3.5工程性缺水问题十分严重

庄浪县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域,地形基本上都是山区,山型体积较大而且沟壑很深。在饮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利用由高向低地势之间降低的优势,铺设了供水管道,这也导致饮水工程管线较长、落差很大,很多管道段落都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供水管道容易出现爆管与损坏现象。出现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饮水工程在建设期间,减压池与调压池建设数量较少。在饮水工程具体实施之前,在资金方面的限制下,几乎每个工程都存在蓄水池容积较小、调蓄能力不足且管径过小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原因就是水厂处理能力不强。在当地夏季和春季这样的用水高峰阶段,供水量非常小,对居民正常用水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此外,随着当地住户经济收入水平逐年提高,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用水习惯的改变和用水量的大幅度上升都导致饮水工程输水能力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特别是当地一些处于供水末端地区的农村,在用水高峰期或春季来水量较少时就会出现供水中断的情况。另外,庄浪县部分农村地区供水设施破损情况十分严重,井盖缺失、泥土淤满以及闸阀锈蚀问题十分明显,这些问题都无法保证当地良好的供水效率。

4农村饮水工程维护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4.1加大力度保护农村水源不受污染

庄浪县当地政府需要在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与维护工作中,加大水资源的保护力度,针对一些已经被污染的水源,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降低污染,使这些水资源都能够满足标准用水要求[4]。同时,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与维护人员需要对传统管理模式做出改变,结合当地农村水资源的特点来应用新型管理模式,以此来从整体上提高当地饮水工程的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也可以让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净化水资源,以此来保护农村饮水工程的水源产地,从源头上净化农村水质。这样一来,当地农村居民才可以饮用到更加健康的水资源。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和维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落实自己的职责,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检测水资源,对于已经达到安全标准的水源要加大维持力度,而针对那些污染严重的水资源也要进行相应的净化处理,因为用水质量将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的健康安全,所以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水资源进行抽样检测,查看水资源是否出现新的感染问题,这样才可以有效保证人民可以使用纯净水资源,从而维护当地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4.2优化饮水工程管理制度

为了能够使水资源管理工作顺利完成,当地政府需要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饮水管理与维护工作队伍,招聘一些能力强且素质高的工作人员。这样才可以让工作人员对当地水资源展开高质量检测与净化[5]。此外,当地很多农村地区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开始对饮水工程展开了新一轮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可以发现农村饮水管理与维护工作中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更多人所关注的焦点。也就是说,优化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和维护工作制度,可以促进农村地区更加良好的发展。

4.3改造饮水工程,扩大供水规模

传统饮水改造工程设计标准较低,供水规模较小,通常都是以单纯分散供水为主,经过多年运行之后,存在严重的老化失修问题。所以,当地需要结合部分饮水工程,结合水源条件,改造并整合单村供水工程,扩大供水范围,减少供水成本投入,进而提升整体工程效益。改造之后的工程,需要按照规模大小,由水利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遵循成本统一的原则来核定水价,供水入户,最终实现对每户进行计量收费,进而使农村饮水工程实现专业化和规范化统一管理。

4.4构建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在农村饮水工程水价核定过程中,需要结合补偿成本和合理收费的原则,针对饮水工程中的人口数量、用水定额以及电费等相关内容,根据工程固定资产原值和折旧率来计算出大规模修建所投入的费用,将其计入成本之后再明确成本水价。然而农村地区和城市供水情况不同,城市供水工程的水价可以根据市场机制来制定,但是农村水价制定则不可以。这是因为农村居民的收入较低,承受能力存在局限性。同时,供水成本较高,水价一旦上涨,当地居民承受不起,很有可能放弃安全的饮水工程回归到原来的状态,很难满足国家饮水工程的安全标准。而如果水价过低,也会使工程整体运行经费难以得到保障,农村饮水工程效益也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对此,必须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在农村居民承受能力范围内和工程运行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逐渐实现按成本和计量收费的模式。

4.5构建完善的五级管理网络

遵循受益与管理同步进行的原则,可以在庄浪县制定群众参与管理规定,让用水户可以直接参与到饮水工程管理中,将受益乡村作为基本单位,探索并构建以庄浪县水利管理总站为首的饮水工程管理网络,不断探索出便于群众参与式管理的新路径。在各级管理职责与权限划分方面:管理总站主要负责协调管理单位来合理分配调水量、监控水质以及校验水表,在此基础上督促个管理单位要计收水费,落实财务管理。乡镇饮水工程管理委员会还要负责乡镇范围内的饮水设施,在每年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来组织群众展开定期维修,组织群众开展抢险抢修,有效处理水事纠纷和违法案件。在当地不同的乡村区域成立管理小组,落实群管人员的报酬问题。另外,乡镇水管站还要负责辖区范围内的水源工程、上水工程以及供水主管道等工程设施维护工作,合理维护用水户的合法权益,结合工程要求来划分界限标准。而群管小组主要负责当地主支管道的维护,控制供水系统中蓄水池、减压阀等工程设施,确保当地供水能够正常进行,水质不会受到严重污染,做好与当地饮水工程相关的各项工作。

5结束语

农村供水工程管理范文6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经验

近年来,临洮县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提出的“饮水安全有保障主要是让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重要讲话精神,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持续巩固安全饮水成果,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全县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规范有序,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1基本情况

自2014年以来,临洮县实施了南部水厂改扩建、引洮一期东峪沟农村供水、东部农村引洮供水和东部农村供水巩固提升等17个农村供水项目,投入项目资金45659.77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0427.89万元、省级配套资金20799.18万元、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323万元、一般债券资金2524.13万元、县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632.57万元、县级整合资金1953万元。目前,全县农村自来水用户有11.54万户,集中供水人口比例达到了98%,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95%,安全饮水率达到了100%。2020年,临洮县高质量完成了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目标,被甘肃省扶贫办、甘肃省水利厅授予“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主要做法

临洮县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中之重,协调推进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和后续运行管理,形成了“政府负总责,行业部门主抓,受益乡镇及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局面。

2.1多点发力,保障措施逐步完善

明确了县级政府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管责任、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三个责任”,进一步理顺了农村供水管理职责;制定了“临洮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基金管理办法”等,通过中央和省级下达水利发展资金、县财政拨款、水费提留等方式多渠道筹措养护资金,保证了工程正常运行;设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费收入专户,实行县财政统一管理制度,由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所按照程序统一进行报账;全面实行计量水费和阶梯水价收费方式,并落实了供水工程优惠电价,有效降低了工程运行成本。

2.2落实责任,工程运行长效安全

成立临洮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站、临洮县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和5个工程管理所,落实323个行政村供水保障员378名;将县政府、县水务局、各乡镇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站、各供水工程管理单位、各行政村相关责任人和村级水管员姓名及电话在政府网站进行了公示,进一步落实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责任。目前,全县农村日供水规模40744m3,农村供水范围覆盖全县18个乡镇323个行政村,农村供水管网长度14891km,调蓄容积75680m3。

2.3规范管理,服务水平有效提升

印制了“临洮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维护及供用水合同”“临洮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户手册”,健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一图一表一册”技术档案,制定了各集中供水工程巡查、抢修和村级管网管护等制度,做到主管道维修24h内完成,支管以下管道维修12h内完成。全面推进农村供水计量智能化“远传计量+微信收费平台”的收费方式,安装智能水表3.4万块,通过开展到村充值、微信缴费等方式,方便了广大农村群众缴纳水费,农村供水信息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2.4创新模式,运行机制不断健全

为了做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产明确、权责一致,临洮县将村级供水管网资产全部移交18个乡镇政府管理,形成了县、乡镇、村社、村级水管员和专管机构共同参与管理的“群管+专管”模式;建立了“临洮县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钉钉群,由县委、县政府及县水务局督促各相关单位及时做好数据修改、供水抢修和管沟开挖等工作,打通了农村供水“最后一米”;制作“用水户明白卡”,由各乡镇发放到每户农户,向广大群众公开省、市、县水利部门监督电话和供水服务电话,推行“甘肃农村饮水”微信公众号,使农村供水问题反映渠道进一步畅通。

2.5强化措施,水质管理稳步推进

按照定西市政府批复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临洮县划定南部、东部农村水源地保护区和南屏人饮等5个小型人饮工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立了保护警示保护标志,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并安排专人加强巡查管理;成立了县级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定期开展6处农村供水工程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的23项水质自检工作,并对323个行政村各类水样进行抽样检测;各集中供水工程每日开展常规9项指标检测,确保了农村供水水质从“源头”到“龙头”的安全可靠。

3工作成效

临洮县通过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加强督查指导,在完善全县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体系的同时,探索创新运行管理机制,全县农村供水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3.1农村供水网络更加完善

临水县按照“统一规划、一次设计、分期分批逐年实施”的原则,全力推进规模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形成了以洮阳水厂和东部引洮、东峪沟、东部、南部、中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处跨乡镇集中农村供水工程为骨干,小型分散供水工程为补充的农村供水网络,全县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3.2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升

近年来临洮县通过争取资金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农村供水巩固提升、苦咸水改水等项目建设,共建成集中供水工程15处,分散供水工程2564处,覆盖人口46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95%,安全饮水率达到了100%,全县农村因水致贫、因水致病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广大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3.3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临洮县广大农村用水群众水质、水量、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得到了保障,减轻了农村群众劳动强度,解放了农村地区生产力,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全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实的饮水安全支撑。

4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工程管理难度大

洮阳水厂和东部引洮、东峪沟、东部、南部、中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处跨乡镇集中农村供水工程有提水加压泵站13处,水处理厂房6座,主支供水管道698km,有村级供水管网5860多千米,供水户数11.54万户。同时由于饮水工程地处黄土高原高寒山区,地形复杂,村庄农户相当分散,管道落差达1000m,水压不稳,管理人员少,工程运行管理难度大。

4.2水价太低,运行经费缺口大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同于城市供水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解决农村群众吃水的民生工程,也是公益性的基础设施。由于供水管网长而且分散,管道跑冒滴漏现象相当突出,维修费用大,运行成本高,按现行水价收取的水费难以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转。

4.3漏水造成的财产纠纷逐年增多,供水管理单位负担重

临洮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有的5860多千米村级供水管网,主要穿行于村庄巷道及群众房前屋后,由于农村群众的房屋大多建设年代久远,房屋基础差,受气候变化、道路整修以及群众疏于管理户内工程等原因,供水管道渗水经常造成农村群众房屋受损等水纠纷,处理难度极大。虽然省、县政府出台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明确了供水管理单位、受益乡镇、村和受益农户各司职责,但是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均由供水管理单位承担主要赔偿责任,给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大困难,严重影响了农村供水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职工工作条件艰苦,待遇偏低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解决农村群众饮水问题的民生工程,水厂都处于远离城镇、比较偏僻的地带,工作辛苦,生活条件差,工资偏低,职工思想不稳。尤其是东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地处高寒地带,职工全年有一半时间在冰天雪地中进行维修工作,工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没有一定的毅力是不能长年坚守工作岗位的,需要各级政府关爱支持农村饮水安全事业。

4.5村民自管组织落实不到位

省市县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办法都明确村级供水管网和入户工程由各受益村社及农户负责管理维护,而且管理组织也建立了,但是,在具体管理工作中乡镇、村社、农户均推托不管,主要原因是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维修养护资金不落实、村级管理人员报酬不到位。

5意见建议

5.1改革管理体制,适当提高水价

根据2002年国家出台的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甘肃省及临洮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规定,参照全省大多数县市的具体做法,建议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单位确定为准公益性事业单位,由县财政每年补贴一定数额的维修养护专项资金,确保职工工资发放和主体工程养护维修,降低工程运行成本。同时,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成本进行核算,按照“在现有基础上翻番、略低于引洮一期供水价格”的要求,适当提高供水水价,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正常运转。

5.2完善村级管理体制

建议出台政策明确用水者协会及村民自管组织组建办法、工作职责、管理经费筹集、人员工资标准等核心问题,保障用水者协会及村民自管组织建设落到实处,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持续健康运行。

5.3加大宣传力度

建议县上加大农村饮水安全相关知识宣传,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体,通过采取发放宣传材料、举办培训班等措施,每年开展大规模的集中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饮水安全意识,提高群众集资投劳的积极性和建设管理的参与度。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群众饮用水安全意识,改变旧的用水观念,让群众更多地掌握农村饮水安全的相关政策和知识,充分发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更符合实际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效益。

5.4落实国家优惠政策,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良性循环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营税收、建设用地和用电三个方面。但在调研中了解到,部分扶持政策还没有落到实处,建议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地应作为公益性项目建设用地,给予优先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电应该按照农业用电的价格给予优惠;在认真进行成本测算的基础上,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行税收减免,免收水资源费、水质检测费、污水处理费等,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能够实现良性运营。

5.5进一步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地保护力度

临洮县已划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各有关乡镇要严格落实水源地保护和封山禁牧各项措施,严禁牛羊上山和采矿等破坏植被影响水源的现象发生。

6结语

农村供水工程管理范文7

水是生命之源,饮水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国对于国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入了足够的精力,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国民饮水安全管理体系。但是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居住形式等问题的限制,饮水安全工程在农村的实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给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希望以此能够推动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设。

关键词:

农村饮水;饮用水污染;饮水安全;长效管理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农民一直关注的重点问题,尤其是在近些年有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进入农村办厂,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水体污染,给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1]。政府开始紧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并投入人力物力完善工程长效管理机制,以此来保护广大农民的生命健康,改善农村饮水质量。对农村饮水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的研究必不可少。

1我国农村饮水工程类型

1.1分散供水工程

分散供水是在一些发展较为落后的村落最普遍的方式,尤其是在一些山区,人口密度低,地形复杂,农民饮水主要靠水井取水。这种方式可以在地理位置偏僻的贫困地区很好的解决农民吃水问题,但是,这种供水方式过于简陋,水质没有通过检测也没有净水处理环节,水中的细菌寄生虫等有害物质很有可能引发疾病。所以分散供水方式的安全工程建设要重点突出饮水安全问题。

1.2集中供水工程

集中供水是我国目前最普遍的供水方式,这种供水方式为国内90%以上的人口提供了饮水和日常用水,集中供水方式系统高效,一个供水网络可以覆盖整个城市及其周边乡镇村庄。集中供水工程可靠性高,有完整的配套服务体系和先进的饮水处理装置,能够保证人民饮水健康。集中供水工程从规模大小可以分为4个级别:1)覆盖范围最广的是城乡一体供水系统,这种供水工程将农村纳入城市周边进行统一的供水规划,以此来提高农村饮水供水质量,带动区域协调发展。2)城市管网延伸供水系统,这种供水系统是以城市为中心进行辐射式覆盖,将城市供水系统多余的水延伸辐射到周边村落,这种方式虽然不能完全满足农村供水的需求但是也能缓解其压力[2]。3)规模再小就是村村联合供水方式,这适用于离城市较远且村落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同地区的各村落共同建设一个集中供水工程以满足农村用水需要,也可以达到饮水安全要求。4)单村庄集中供水模式是针对一些人口密度大,人口数量多是村庄而言的,可以单独建立一个供水净水工程,保证用水安全。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数量多但规模较小

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多,分布不够密集,越偏远地区越是贫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越简陋。在偏远山区,村落之间或村子与城市之间距离较远,无法实现协同供水,这个原因导致了农村饮水供水系统小而多,很多农民饮水系统设备简陋,仅仅是一口水井一个水泵来解决,没有配套的水质检测和净水系统,饮水安全无法保证。这种现状是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2.2投资不足

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是以人口数量为依据进行发放的,所以这就使人口较少的偏远地区的供水工程建设雪上加霜。这些村子人口稀少,本身就没有合格的供水系统,国家的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款项又少,更加不能满足这类农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所以要对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现状进行调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财政资金的划拨。

2.3用水量较小,供水工程收支不平衡

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农村传统供水方式的沿用。我国农村建设水平低,在十几年前很多农村地区还没有接通自来水,农民日常用水通常来自于自家挖掘的水井。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完成了安全供水工程的建设,但是,农村传统的供水设备依然保留下来。再加上饮水安全工程的供水价格较高,很多农民群众对饮水安全的认识程度不高,导致了很多村民仍然习惯使用自家供水设备提供日常用水。这就导致了国家供水工程供水收入减少,无法满足日常开支需要,最终导致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无法正常运行。

2.4部分村民承担不起高额的水费

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没有整体达到小康水平,这在农村地区尤为显著,农民收入过低,为了维持生活需要必须减少日常开支。国家安全饮水供水工程的水价相对于村民自己挖掘的饮水井要高的多,因此在贫困的农村地区很多村民选择沿用村里的潜水井进行供水,放弃使用安全性更高但是价格较贵的饮水工程。在贫困地区实行用水补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途径。

2.5农村饮用水污染

农村水源污染也是制约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长效管理发展的一大因素。农村水源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城市污水排放和农村生活垃圾。由于城郊地区的污水管理不够严格,工厂企业多分布于城市郊区,有些工厂的生产废水不经过处理就排入附近河流,河流又流经城郊附近的村庄,久而久之对农村地下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又因为农村物业水平不高,生活垃圾没有专门的分类处理环节,经常是简单的堆积掩埋,经过几年的时间这些掩埋的垃圾很容易侵入地下水源,给农村饮水健康造成威胁。除此之外,一些农村畜牧业发达,家畜家禽的粪便也没有专门的处理设备,很多都是排入河流水库内,导致水的富营养化,细菌病毒滋生,地表水的污染最终会危及到地下水源,这种污染使得净水装置也很难去除干净其中的有害物质。

3加强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的对策

3.1制订规章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特点是规模小,数量多,管理起来确实存在很多的不便之处,在很多农村地区管理供水系统的人员有的只有一个或两个的人员。所以,要想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管理机制必须从建立统一的管理规章开始。将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办法以文件的形式统一起来,对饮水安全管理方法进行细化,明确管理内容和责任归属。对缺少管理人员的地区要培训专门的管理人才,每个农村供水系统还要有专门的维护维修人员,以此来应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和管理上的问题。

3.2建立水质检测系统

水质监测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实现其长效管理机制必不可少的任务。当前大多数农村地区的供水系统没有专门的水质检测系统,很多时候都是出现水源污染事故之后才进行水质检测,无法保证广大农村人民的生命健康。水质检测系统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支持,所以政府要发挥职能,保证农村水质检测系统的顺利建设。要实现水质的实时监测,如果饮水杯污染,应在第一时间做出应急处理措施,以保证不影响村民的饮水健康。

3.3制订科学、合理的用水价格

农村安全饮水供水系统用水价格的制定是一个需要统筹兼顾的任务。首先,安全饮水工程的供水价格是供水工程的唯一收入来源,价格过低会导致供水工程经济亏损,无法承担起日常的管理维护,使得安全饮水工程无法实现长效管理。其次,很多农村地区收入偏低,农民无法承担过高的用水价格,一旦价格过高很多村民会选择使用传统的浅水井取水,放弃使用安全饮水工程的供水,这样不仅会无法保障农村饮水安全还会使安全饮水工程因人民用水量少而陷入瘫痪[3]。所以,用水价格的制定需要大量的民意调查,根据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合理的价格。政府要对贫困地区分拨安全饮水补贴,以降低贫困地区的安全饮水工程用水价格。

3.4建立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要想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管理就要在各个农村供水系统设置管理岗位,并编入事业编制,这样才能保证今后不会出现无人管理的状况。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要针对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的特点对管理人员进行再教育,明确每个管理人员的责任,以此来督促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水平。

3.5强化各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

除了各农村的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岗位建设以外,工程的上级部门也要做好监督工作。乡镇一级要设立专门的水质监督部门,定期到各村子饮水安全工程进行检查监督,还要储备一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农村出现饮水安全问题时能够及时下村进行技术指导。县市一级也要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监督管理部门,统筹管理全市的饮水工程,以应对突发的大规模饮水安全事故。

4总结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克服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严重的问题,农村落后的经济使得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无法使用统一的标准,所以这就需要政府给予大力的支持。饮水安全工程要建立起系统的水质检测部门,实现实时的农村水质监测,制定合理的用水价格,培训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强化管理部门的监督。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有效推进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设。

作者:林永青 单位:江西省兴国县水利局

参考文献:

[1]姚志春,姚永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机制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4(11):53-56,60.

农村供水工程管理范文8

饮水既是关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当其中要解决的问题。饮水安全问题不但关系到农民的身体健康,影响农村的正常生产生活的进行,甚至还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全面实施,自来水覆盖率大大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也增强。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还存在很多主要问题。从当前宣汉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着手进行阐述,对饮水安全工程运营管理做出了相应的对策探讨。

关键词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四川省宣汉县

1宣汉县饮水安全现状

宣汉县位于四川省大巴山南麓,其地貌为丘陵山区。属于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的80%以上。近年来,国家对实施饮水安全工程以来,建设项目不断增多,为群众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群众喝上了健康水,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十二五”期间,宣汉县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989处,基本解决了38.3万人的农村居民及1.54万农村教师饮水安全问题,但是全县仍然有73万人农村人口饮水问题急需解决。随着大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导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量上高涨猛进,但在质上与城市供水工程管理还存在差距。

2目前宣汉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中的不足

1)前期规划工作时间紧迫,科学技术水平不高。农村饮水工程点多、面广,加之建设时间紧迫,基层水利技术人员力量缺乏,缺乏充分的前期论证和长远规划,规划设计没有充分到实地考察就进行设计,缺乏对地方实际深入的了解,致使有的工程建成后水源不足、水质不合格等不符合地方用水要求。

2)重建轻管现象普遍存在。宣汉县由于地形多为丘陵,所以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往往建设成本较高。另外,大多农村在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下正处于迁移阶段,导致饮水安全建设不能和农村迁移相同步。国家投入部分资金建设好了饮水安全工程,农民以为管理问题是水利部门的事情,只用水不管理,所以个别工程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存在许多隐患,不能及时处理隐患,导致个别饮水工程运行困难,甚至再不能吃上安全水。

3)水费收取难度大。受传统观念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影响,许多群众坐享其成不愿意缴纳水费。收取的水费无法保证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工程维修费就更加没法收取,致使有些工程处于带病运转,造成了不良管理的恶性循环。

4)水源保护区管理不善。在进行饮水安全建设时,大部分饮水安全工程没有划定水源地保护范围和供水工程管护范围,加之当地农民自身生态意识不强,部分地方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造成了水源地水质不达标。

3完善宣汉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措施

3.1政府部门进一步提高服务职能质量

首先,要明确职责,进一步加强政府机构对水安全管理的领导。各级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自身职责,真正将“饮水安全”问题落实到实处,心系农民、农村。由政府主导制定完善的饮水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科学的饮水安全质量检测制度。例如,在“事实农村饮水安全行动”惠民工程落实中,由政府牵头成立专门饮水安全小组,乡镇长负责全面工作,村主任落实具体责任,领导小组召开相关会议制定管理方案、定期召开管理工作阶段汇报和总结会议等。在合理分工的前提下,确保该项行动的顺利进行。其次,加大对饮水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来保证饮水安全管理工作的高效运作。提高工资水平。乡镇政府部门合理运用上级政府颁布的现有惠民政策,根据实际需要申请相关费用,适当补助管理人员工资水平。此外,可采取自我投资、自我建设、自我治理和自我受益的原则征集必要资金,鼓励农民自我负责管理,政府提供补助。然后要积极创新,加大对饮水安全管理的技术资金的投入。

3.2扎实做好前期规划工作

首先,做好供水工程前期选址规划,制度合理的规划方案。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是住户相对集中,以便管理;二是保证水源点水量充足、水质达标;三是供水工程布局合理,尽量做到投资省、效益佳、群众满意的原则。其次,加强水源点保护,要从源头抓起。为了保证工程发挥长期的效益,保障饮水安全,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按照有关规定,对乡镇集中供水水源地和供水工程设施划定明确的保护区,并设立明显的保护标志牌,制定水源地保护措施。再次,转变“重建轻管”的建设思路。各乡镇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内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负总责,理顺管理关系,管理主体到位,健全服务体系,完善运行机制,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有人管理的长效机制。最后,实行用水收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行计量收费。制度用水定额管理,超额加价等制度,严格按照一户一表计收水费。收取的水费用于管理人员基本工资和工程的维修。

4结语

宣汉县饮水安全问题是该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导因素。为此,县政府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饮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供水工程进行优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该地区由于地形复杂饮水安全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对饮水安全的管理,科学设计管理方法,因地制宜规划饮水安全设施建设,完善饮水安全运行管理方案。

作者:杨侠 单位:四川省宣汉县芭蕉水利站

参考文献

[1]马吉林.农村饮水工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甘肃农业,2014(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