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核心论文范例

美术核心论文

美术核心论文范文1

一、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很多教师对于美术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定位的认识都过于狭隘,会简单认为美术课程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对于相应的美术作品形成一定认知,能够借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审美品位。这些确实都是非常重要的课程教学目标,然而,美术课程的教学功能定位绝不仅仅局限于此。教师要在培养学生有良好的艺术审美品位的同时,也要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逐渐形成,要让学生对事物有自己的审美方式与相应的理解及判断。这才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感受能力的一种体现,也是美术课程的深层次教学意义的体现。教师要对初中美术教育的功能有全新定位,对课程教学的效用展开更深入的挖掘,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积极正面的影响,并且让学生从美术课堂上得到更多有益的收获。初中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使所有的学生都成为画家,而是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轻松、愉快。而美术作品中的各种形、色、质,其本身就含有这种轻松愉悦感,其实质是人类感情的载体。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直观感觉来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可以说,美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情感释放的过程,同时它又是一个心理完善和健全的过程。培养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是当前的义务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目标,这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充分体现美术课程在实现这一教育目标上所能够发挥的辅助功效,并且对于美术教育的功能定位有更深入的挖掘,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且具备健全人格的优秀学生。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

为了更好地体现美术课程的教学意义,并且实现美术课程教育新的功能定位,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思路上有积极的革新。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就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这也能够极大地提升美术课程的教学效率。在很多知识的讲授上教师可以用现代化工具作为辅助,这不仅能够让知识的呈现更加直观,也能够降低知识点理解上的难度与障碍。同时,现代化工具在欣赏课的教学中也能够发挥极大的效用,通过多媒体能够将很多精美的艺术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无论是图片还是视频的展示,都能够帮助学生近距离接触这些作品,并且让学生对这些精美的艺术作品有更深入的体验。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比传统的口口传授的方法更加形象生动,省时省力,而且它所传递的信息量很大。比如,在给学生讲授“近低远高”这个概念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用多媒体动画,立体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而不再是用文字单纯抽象地表述这个概念。教科书中虽然有图片,或者是教师找来课外书中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但图片的大小是十分有限的,很难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底什么是“近低远高”。多媒体工具的使用则极大地化解了这个教学难题,能够让学生清晰直观地看到这个概念以及它的体现。这便是教学效率的一种提升,也充分体现了教学思路的积极转变所能够带来的教学变化。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于美术课程的教学而言非常重要,很多教师也能够清晰意识到这一点。然而,在过往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虽然明白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价值与意义,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对于这一点的落实却并不透彻。在全新的美术教育功能定位的引导下,教师应当在这一点上有更为深入的改善与革新。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与设计中要更明确地体现这一点,要不断深化对于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营造更加生动有趣的课堂,并且能够真正实现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这也能够更好地体现美术课程的教学价值,并且能够更有效地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时,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能够进行独立创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比如,在学习《线的魅力》这节课时,教师应该不要拘泥于课本上所讲授的内容,而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各种各样的线条来画出自己心目中所想象的图形,并且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图形所具体代表的含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也感受到了独立创造的乐趣。随着这样的教学过程的不断积累,学生的独立思维会一点点加强,不仅想象力与创造力会得到极大的提升,自身的美术创作能力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与构建。

四、总结

美术核心论文范文2

 

“十一五”期间,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变化较大,随着高等美术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日益普及,高等院校逐步向研究性大学转换,高校教师的研究性成果成倍增长,研究机构纷纷成立,课题申报数飞速上涨,立项数不断上升①,但高品质的学术成果却并不多见,反而在总量扩大的情况下,质的相对比率反而下降。这种情况在“十五”期间已经出现,国家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控制博士生的招生规模,对学术期刊进行学术评估,对核心期刊进行动态评估,加强对课题项目后期资助的审核及资助力度,出台各种对优秀著作及科研成果的奖励措施,各家出版社对优秀科研成果也在每年的出版计划中留有一定的比例,但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不良的学术风气依然存在,量与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全国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学科研究的整体态势是个体性的研究增加而集体性的研究减少,专门领域内的研究向纵深发展,个案研究比较多,边缘性研究比较多,地域性美术研究亦逐渐增多,一些新兴学科的概论性著作也逐渐增加。整体上说明了学科研究领域的面在不断扩大,基础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这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国家项目的推动及省(市)、部门各级项目的立项与资助力度不断增强,大多数有研究前景的个人与集体项目都能获得各种不同的支持;二是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成倍增加,尽管存在种种问题,但在总体上还是推动了学科研究的发展,因为其中的开题、评审、答辩等种种环节,在掌控论文的学术质量上还是发挥了作用,还有一些学生在认真地钻研学问。   与美术史论的传统学术研究相比,创作实践方面的研究更为活跃。美术市场空前繁荣,展览不断,当代艺术的浪潮一浪又一浪,画册、期刊及各种出版物让人目不暇接,对现状的研究也随之展开,美术批评理论也随着批评实践活动而有所发展,推动了各种创作理念;尤其是设计艺术理论研究,虽然还处于初创时期,亦初具规模,这与设计艺术教育的普及有关,与学科的基本教育规模与实践性有关,其研究成果大多还体现在教材与基础理论问题上。   现依据“十一五”期间美术与设计艺术学科研究的主要情况与基本特点,分述如下。   一、基础理论研究   “十一五”期间的美术基础理论比较薄弱。与“十五”期间相比,在研究范围上无突破,在数量上基本持平,基本上一年出版一本,还是以高等院校教材或辅助教材为主,如“美术概论”一类,有邓福星的《美术概论》(2009年版)、赵一丹的《美术概论》(2008年版)、陈美渝的《美术概论》(2007年版)及高国良的《影视美术概论》(2008年版)、肖清风的《设计艺术概论》(2007年版)、朱?主编的《设计艺术概论》(2006年版),其特点是强调了个体性的研究,突出一家之言,走出了集体编著的大一统模式,展开了多元论述。在门类美术的基本理论研究方面,近十年来还是局限在影视美术,未见其他门类美术的著述。   在博士论文方面,则有些专题性的理论研究,如王云亮的《话语的转型:以宗白华的中国画理论为解析案例》(2008年版),就在探讨20世纪中国美术理论话语的现代问题。   在“十一五”国家课题立项中,基础理论方面的选题比例也小,占美术类课题总量约17%,其中包括对西方艺术理论的研究,设计艺术理论、批评理论及各项专题理论研究,未见原理论研究,而且有些选题重复立项。   与美术基本理论研究现状相比,设计艺术理论的研究成果略为突出,且作者队伍也趋向年轻化,其成果形式还是以教材为主。如余强主编了一套设计艺术基础理论丛书(2006年版),以及邵宏编著的《设计学概论》(2009年修订版)、胡守海的《设计概论》(2006年版)、张焘的《室内设计原理》(2007年版)、焦健等主编的《空间设计原理》(2007年版)、清华大学课题组编的《设计艺术的环境生态学》(2007年版,“十五”规划题)、何灿群主编的《人体工学与艺术设计》(2007年版)、陆小彪等的《设计思维》(2006年版)等等。专题性研究则有桂宇辉的博士论文《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2009年版),以及熊?的博士学位论文《器以藏礼:中国设计制度研究》(2007年)。   二、美术史研究   “十一五”期间的美术史研究依然是重头戏,成果数量不少,但值得称道的却不多。其间以教材为多,特别是中外美术通史写作,虽然看似以个人撰著为主,体现研究主体的学术立场及其观点,实际上还是取通用的体例及通常的史学观,无甚建树。五年间,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美术史出版有13本,外国(西方)美术史出版也有13本,基本上都属于简编。②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工艺美术史就出版6部,有5部是个人专著。应该说,这与“十一五”期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大力展开有关,与设计艺术学科的兴起与普及有关,与文化研究及新美术史学观的兴起也有关系。外国美术史写作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是陈平的《西方美术史学史》(2008年版),特别是他又主编了一套“美术史里程碑”丛书,包括《罗马艺术》、《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及《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   美术史的研究方法是这一时期倍受关注的问题。   图像学、艺术形态学、艺术社会学及艺术心理学等研究方法,甚至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意识形态研究、比较研究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也不断地渗入中国美术史学界,挑战传统的历史文献学及风格样式研究。   其间,较有影响的是美籍华人学者巫鸿的著作被介绍到大陆,如《礼仪中的美术》(2005年版)与《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中的思想性》(2006年版)。2007年4月,首届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史学教育年会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会议主要着眼于青年一代的美术史学者,而来自各艺术院校及科研机构的青年学者所提交的论文,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两天会议不时掀起讨论的热点,如华南师范大学颜勇的论文《西学语境中的传统画论:以“墨分五色”的二三种现代诠释为例》,又如中央民族大学吴雪杉的论文《清初“四僧”与历史书写———民国时期美术史的一个考察》,还有中央美术学院张鹏有关寺观庙堂绘画、雕塑的研究,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及独到之处。2008年4月第二届年会在四川美术学院召开,其研讨的主题是“美术的地缘性”,并设六个分论题,即(1)差异与融合;美术考古的视角;(2)地域性母题的图像呈现;(3)美术及其理论中的地方观念;(4)地缘性与风格流派;(5)文化地域性的价值限度;(6)地缘性理论的回顾和反思。显然,年会的学术议题已转向有关方法论的专题研究,“研究视角”比“学术立场”更受人关注。#p#分页标题#e#   2009年10月第三届美术史学教育年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召开,主题是“边界与范式”,曹意强与潘耀昌均关注到越界问题,即在全球化视野下的“世界艺术研究”;而在“中国古代美术研究新视野”的专场讨论中,郑岩、张鹏等人所提交的论文依然注重图像分析,注意讨论具体的问题,由此及彼,由小见大。这样的研究方法正被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所接受。   中国美术史专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来自于之前的一些研究项目。如属于“十五”国家重点项目之一的“中国道教美术史”(2003年立项),其课题成果之一《论〈八十七神仙卷〉与〈朝元仙仗图〉之原位》(李淞著)获首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2009年),与其同时获奖的还有李超的《中国早期油画史》(2001年立项的国家年度课题)及裔萼的专著《二十世纪中国人物画史》(2001年立项的文化部青年项目)。   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在“十一五”期间依然是一热点③。已出版的专著有吕澎的《20世纪中国艺术史》(2006年版)、张晓凌主编的《中国现代美术史文献集》第一辑(2007年版)、陈瑞林的《中国现代美术史教程》(2009年版);再版的有阮荣春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原名为“中华民国美术史”,2005年版)、潘耀昌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潘公凯负责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的课题组(北京市教委共建项目)于2006年相继在香港、上海组织召开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海内外学者就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问题展开讨论。张晓凌负责的“中国现代美术史”课题组(“十五”国家重点)也相继在北京、杭州组织召开编委会,其项目将在2010年下半年结题。郑工的《民国时期美术思潮》(2001年文化部项目,原题为“20世纪中国美术大论辩”)已于2006年结题(将在2011年出版)。而在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方面,数量更多,出版的也不少。   如顾丞峰的《现代化与中国百年美术》(2007年版)、薛娟《中国近现代设计艺术史论》(2009年版)、马琳的《周湘与上海早期美术教育》(2007年版)、华天雪的《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2007年版)等等。相比“十五”期间,研究范围扩大了,研究深度也加强了,其特点是以现代化理论为核心,注重社会文化的整体转型,同时也在进一步整理资料,敞开学术视野,消除偏见。   中国书法史论研究在“十一五”期异军突起。说“异军”则是因为在20世纪书法渐次游离出了中国美术圈,而在21世纪,在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开始有所沟通,学科建设迅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推出了一批成果。如丛文俊等人合著的《中国书法史》丛书(2007年版),欧阳中石主编的《中国书法艺术》(2007年版);专题研究成果可见之南方出版社的“书法研究博士文库”(第1辑,2009年版),王元军的博士后出站报告《汉代书刻文化研究》(2007年版),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一等奖。   三、区域美术(含民族美术)研究   “十一五”期间区域美术研究比较活跃,正因为这一时期通史性的写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而地域性的美术研究又受到地方政府及有关文化教育单位的重视,作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或有地方特色的研究项目进行扶持。区域美术研究的特点,一是文化中心区域,二是文化边缘区域。如北京的地区性美术研究就有两项成果,即邵大箴、李松主编的《20世纪北京绘画史》(2007年版)与李福顺主编的《北京美术史》(2008年版,北京市“十一五”社科规划项目)。前者聚集了国内颇有建树的美术史论家,如李树声、薛永年、水天中、单国强等人;后者主要是一批青年学者。二者体例不同,水平各异。相比“十五”期间出版的《上海美术志》(2004年版)和《20世纪上海美术年表》(2005年版),在研究思路及具体做法上已不相同。澳门文化局近年也资助一批有关澳门美术与设计方面的研究项目,已结题并待出版的成果有胡光华的《澳门绘画史》、刘佳的《澳门设计艺术》。   由澳门基金会编辑出版一套《澳门史新编》(2008年版),收录了莫小也的《澳门早期美术史:远古至1850年》与郑工的《澳门美术史的分期与分类》。莫小也的研究课题“澳门美术史”(2003年立项的国家年度题)也基本完稿。   相关的研究成果还有李伟卿主编的《云南民族美术史》(2006年版)、张亚莎的《西藏美术史》(2006年版)、范晓杰等人合著的《山西美术史》(2009年版)、朱琦的《香港美术史》(2007年版)、徐文琴的《台湾美术史》(2007年版)。还有一些民族美术史的研究课题在“十一五”期间陆续立项,如彭林绪的《土家族工艺美术史》(2007年度)、张景明的《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造型艺术与文化表意》(2007年度)、李青的《丝绸之路与西北民族美术史研究》(2007年度)、李宏复的《中国少数民族刺绣工艺文化研究》(2008年度)及姜钟浩的《中国朝鲜族百年美术发展历程与特性研究》(2009年度)。   区域研究的性质应属于文化研究,或者说是有关地方知识及在特定空间区域内文化关系的总体叙述,故在文化边界、共时性关系、差异性论述等问题上容易形成关注的焦点。只是目前美术学界对文化研究的方法及意义认识还不明确,故在写作时容易出现视野不清。其中最大的认识误区,就是将区域美术研究作为局部范围内的一般美术史写作,即被缩小了空间范围的通史性写作。实际上,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其目的不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都不一样,要解决的问题更不相同。这一问题在2010年4月的“中国地域性美术史研究暨《北京美术史》学术研讨会”上已被提出,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边缘性的文化研究   边缘性的文化研究主要指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十一五”期间,美术学及设计艺术学处于学科的基本建设阶段,新的边缘类型学科出现不多,其队伍基本是由民间美术、工艺美术及设计艺术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构成,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兴起后,带动了民间美术与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研究热潮,但真正理论上的带动却是文化人类学及民俗学。如乔晓光的《本土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研究文集》(2008年版)、吴志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新视野下的福建民间美术》(2008年版)、沈泓的《节庆狂欢:民间美术中的节俗文化》(2009年版)等。还有一些研究课题在“十一五”期间陆续立项,绝大部分都属于调查报告④,其立项在美术及设计艺术类中每年的比例数高低不等,如2007年有五项(其中两项为国家重点),2008年有四项,2009年有六项(其中两项为国家重点),分别为当年美术及设计艺术类总立项数(含文化部项目)的19%、10%、17%(不含工艺史研究),但重点题所占比例很大,2007年为50%,而2009年则为100%。#p#分页标题#e#   ⑤随着2007年当代艺术市场的火爆,艺术市场学也为人们所关注。有些学者开始研究艺术市场的运作规律,涉及种种与艺术品交易有关的经济现象,思考其中的理论问题,并涉及当代艺术的存在意义及其评价体系,重新判定艺术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重新判定艺术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面对艺术的公共性,面对在新的城市天空中艺术的存在方式及交流方式。艺术社会学的内容必须置换,重新书写,其研究方式也不是传统的历史学所能胜任的。应该说,这方面的研究正处于开始阶段,研究成果多是调研报告,以及建立在宏观基础上的分析判断。中国艺术市场的不规范,许多统计数字不可靠,资料来源也很复杂,给深入而客观的研究带来很大困难。有些学位论文涉及到艺术市场机制、艺术市场语境下的当代艺术发展问题,关于中国艺术市场史的研究也已起步。   2006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了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由赵力主持,并主编了一套《艺术财富》丛书,如《艺术财富》(一)(2006年版)、《艺术财富:全球艺术市场新格局》(2007年版)、《艺术财富:全球化与中国艺术市场》(2008年版)、《艺术财富:金融危机下的艺术市场》(2009年版);同时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还陆续出版了2006年至2010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研究报告。自2009年起,国家文化部艺术市场研究中心也连续了2008年与2009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研究报告》。2010年4月,由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管理委员会、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主办了“2010艺术经济论坛———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艺术市场与艺术收藏”,其议题有宏观经济背景与目前艺术市场、中国经济发展和艺术市场复苏、亚洲当代艺术市场是否能够走出危机以及亚洲艺术市场的前景。   五、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   美术创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历来是美术学研究最为薄弱的环节。大多数著述都停留在基础性技法理论教材的编撰,也有结合自身的艺术创作实践总结一些经验,提出一些看法,有的也试图建构一个系统的创作理论框架,实现自己的艺术主张。   与原理论研究不同,创作理论的研究正在于实践性及可操作性,其中技术性的成分比重较大,或者说,其解决的主要就是技术理论问题。特别是在新媒介、新材料不断出现的当代社会,艺术的创新性不断为人所重视,而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却有所不足。研究比较活跃的应属设计艺术学科,如新媒体艺术、图形创意研究、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运用等,论文数量较多,也有一定的见地,而那些传统的绘画与雕塑领域,创新性研究不多。但在“十一五”期间立项的一些国家课题,有望在这一方面取得发展。如2007年度的“中国画写意传统中的世界性研究”(国家重点)、“中西绘画图式与时空观念比较”(国家一般);2008年度的“书法创作理论研究”(文化部项目);2009年度的“当代中国水墨语言体系研究”(国家一般)、“中国北派山水画的自然形态与笔墨形态研究”(国家一般)、“基于工作过程的服装设计理论与方法论研究”(国家一般)、“数字传媒设计中中国元素的融入及其应用研究”(国家一般)等。   六、问题及反思   问题一: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选题规划上最突出的问题是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依然混合在一起,既不利于设计艺术学的项目规划与立项,也在挤压美术学的项目资源。在国家学科分类目录上,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都是二级学科;同样,在国家学科分类及代码表上,美术与工艺美术、书法也是并置的。   因为多项学科均囊括在“美术学”内,造成每年“美术学”类的项目申报数居高不下,从而引起项目资源配置上的问题,导致“美术学”类的申报项目被大量削减,影响了学科的健康发展。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些新兴学科的研究出现不少学术泡沫,与规划项目扶持不当也有关系。我们往往看到社会的需求,却没有注意到项目承担者的实际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   问题二:学术创新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独到的见解,这一点在集体编撰的项目中最容易被中和,最终使研究成果流于平庸。这并不意味着否定集体的智慧,否定研究课题的集体行为,否认学科带头人的积极意义,而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处理科研立项中学科的“体系化”建设与“课题性”研究的关系。所谓“体系化”建设,即指那些学科的系统性理论建构;而“课题性”研究,则是针对某一具体项目的深入研究。从目前的学科发展情况分析,恰恰需要的不是这些“通史”或“通论”,而更需要在某一课题上深入发掘研究,得出新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如果没有基础性的“课题”研究先行,那么,“通史”和“通论”只能停留在编撰的水平,不断重复地拼凑组合,在所谓的“框架结构”上做文章。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不需要学科的体系化建设,学科的体系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通史”、“通论”上,而应该形成各自不同的理论派别,从基础理论开始,形成“一家之言”,才能构成“百家争鸣”的大局,促进学术繁荣。   现阶段我们更需要独辟蹊径式的研究,从而加强某一选题的研究力度,以点带面,拓宽研究的领域。   特别在传统的中国美术史学领域,鼓励那些最适合个体性研究的选题系列,形成几项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如中国的宗教美术就是一个极有学术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尚且不论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及敦煌莫高窟)美术,论敦煌学的影响及其在国际学术上的地位,就算那些零星散布在全国各地的佛、道美术作品,数量也极其庞大。中国古代美术遗品中,半数以上应与佛、道有关。这是其它国家和地区难以具备的文化遗产与学术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样,古代美术遗址及遗迹的保护与研究也迫在眉睫。过去,我们已经整理出版了大量的图录与图册,相关的文献资料也陆续加以整理,但深入细致的高品质论文却难得一见,相关的研究选题也很少。#p#分页标题#e#   另外,继续鼓励少数民族美术研究,以边缘性的文化研究排解单一性的主体叙述,建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新格局。同时,由少数民族美术及边远地区的美术研究拓展至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美术研究,提升区域美术研究的学术水平,既看到历史文化在不同区域间的交流与互动,也揭示美术在地区性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及意义。   问题三:美术基础理论研究贫弱。基础理论需要较长时间的学术准备,尤其需要由创作理论沉积一段时间后再行引发新的突破。目前,艺术创作空前活跃,艺术家的创作自由度也大,但却匮乏新的理论思考及相关艺术实验的研究报告。   我们不能说美术创作中没有学术问题。过去美术家总期待着理论家帮他们解决理论问题,而理论家往往又帮不了这个忙,因为那些理论问题都与创作实践密不可分。与其他的人文学者一样,美术创作者总为范式问题所困扰,而突破范式的束缚则被认为是天才的创造力的体现。但范式的成形及传播需要知识的帮助,一个成系统的新知识才能支撑艺术的新范式。当代艺术鼓励创新,也为新的艺术理论出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这种理论又会支持新的艺术批评,促进艺术创作的实践,沟通艺术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审美联系。

美术核心论文范文3

关键词:核心素养;国培计划;农村美术教育;课程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教师培训的政策,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越发呈现出“需求导向、凸显实践”的动态化发展理念和地域性、体系性、多元化等新特征。教育部2014年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它的实施为发展新时期教育,尽快实现教育为本、教育强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大前提下,必然需要依循最新教育政策,考量农村美术教师内在需求,建立契合度更高的“国培计划”农村教师培训方案。

1现有美术课程体系的问题

近年来,“国培计划”课程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虽有国家持续性和针对性的政策助推和相关配套支持,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从某种角度来讲,最影响培训效果的就是课程问题。为了更深度地认知河南省农村美术教师“国培计划”实施的现状,更好地推动改革的有效实施,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以近年来所承办的农村美术教师“国培计划”为研究基础,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深度访谈、社会调研等方式对参培教师进行调研,以明晰当下培训课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有5.9%的学员对“国培计划”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初中美术)的研修(培训)目标设置与定位、研修(培训)课程和活动、研修(培训)资源等方面评价一般;有2.1%的学员认为“国培计划”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小学美术)在满足学习需求的程度、研修(培训)目标设置与定位、教学设施与条件方面评价一般。这说明学员对培训课程的丰富程度、适切性和实践性方面等方面有更高的期待。因此,学院认为当前“国培计划”课程体系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方面。(1)目标定位过高,课程针对性不强,同质化现象严重,与农村教学实际联系不够紧密。(2)针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理念的宣传与贯彻力度不足,针对如何提升核心素养的具体措施有待加强。(3)现代教育技术理念与实操课程安排不足,既没有特别贴合农村的教育教学实际,也没有将最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更大程度的推广传播。(4)与名校以及校外机构如艺术馆、展览馆、博物馆等结合力度不够,需进一步开拓参训教师的视野以及将名校先进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进行推广。(5)村组及家庭教育模式是农村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内部体系,目前课程体系中针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村组教育结合方面的指导和研究内容相对薄弱。(6)针对农村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发展需求方面的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2农村美术教育改革的定位与目标

基于课程凸显的问题以及对近三年“国培计划”的监测和反思,学院认为乡村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以及教学研究与教学组织实施能力的提升,必然需要以学科为基础,以教学技能训练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并考量参训教师年龄结构、不同学历等因素的差异性,对现有“国培计划”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现科学化定位,建立多元化、阶梯化的目标体系,整体提升农村美术教师的教育理念、课程设计和资源开发的能力。对于中小学美术教育来说,探求美术背后的文化意义是一项重要目标。美术文化的多重含义和价值决定了美术教育与社会文化情境的不可分割性。因此,中小学美术教师如何提升核心素养,增强对作品的解读力成为重要目标。其次,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着技能训练、审美意识培养割裂的现状,因此,还应设置技能课和美学、艺术概论等融为一体的课程,提升教师全方面地素养。再次,当下是一个视觉文化时代,视觉符号无处不在,如何更好地衔接、解读当代艺术成为重要议题,增设当代艺术、新媒体艺术等相关专题也成为必须要考虑的内容。最后,相对抽象晦涩的理论性课程,参训教师更关注创作实践和考察类课程,对主题式和案例化教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第五、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发网络精品课程、增强数据库建设,落实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方式,建构多形态的课程体系。如随着各类终端设备的普及和智能化,参培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前沿性有明确的要求。总之,需尽可能地增强课程间的衔接性、多元性、前沿性和适配性,以专家、名师、参训教师共同建构“学术共同体”,推动课程结构的科学化。最终,学院将改革的目标设定为以下几个方面。(1)深化对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理解和对学生发展的认识,促使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并将之应用到教育教学行动中。(2)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提升教师对《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一重要文件的理解。(3)系统学习美术学科教学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科研的基本方法,挖掘和整合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实现高效教学。(4)提高美术教学专业技能,培养具备专业美术理论、娴熟美术技能与良好教学素养并能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的骨干美术教师队伍。(5)增强对地区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的感悟力,探索开发学校美术与民俗文化、民间美术相结合、适合农村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培训模式,掌握具有地方文化和民间艺术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力。(6)提高农村美术教师整体素质,使其获得自主专业发展知识与技能,提升实践能力,为农村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师骨干队伍。总而言之,改革目标可以简化为:了解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精神与主要内容;学习基于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掌握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情境的创设与营造、信息技术与深度学习方式的变革等内容。

3农村美术教育改革方案的特色与创新

3.1主题设计

在具体课程方案设计过程中,学院以《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指导思想,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原理和主要内容,强调了改革方案的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及农村美术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参考和研究少儿美术教育专项课题———“蒲公英行动”和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办的“成就未来———少儿课外美术教育工程”,吸收相关研究成果。(2)深化美术教育基本理论学习,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和学习方式进行系统化的重点分析和解读。(3)掌握美术教育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方法。以地方特色和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研究为契机,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反思和评价,使参训教师从实践中掌握课题论证和研究的基本流程。(4)提升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以研修过程中的教材成果为基础,将进行地方文化特色教材和校本课程教材的设计、说课、评课以及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评价、反思等作为课程主体。改革方案的课程构成如图1所示。(1)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模块包括两部分。师德修养:模范教师师德报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新方向;教师职业倦怠调节策略。专业理念:核心素养时代的美术测评、政策解读与学生艺术实践;教师自身专业发展。(2)专业知识模块包括四部分。教育知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学生发展知识: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诊断。学科知识:核心素养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民俗文化和民间美术及其教学;用普通人视角看艺术———美术鉴赏、美术欣赏与美术批评。学科教学知识:艺术教育发展趋势与农村应对策略实践型思考。(3)专业能力模块包括六部分。教学设计:美术教材的分析与内涵挖掘;美术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教学实施:学校美术工作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实践基地校本教研观察;典型美术课例评析;村组与家庭教育。教学评价:中学美术的观课、说课、评课、微课;新课程观下的美术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地域美术、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及民间美术进课堂的尝试。班级管理:合作方式完成美术作品的策划与实施;美术主题班会的设计与组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之微课与翻转课堂;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3.2培训方式

改革方案坚持实践性、情境性、贴近性、开放性原则,立足于培养农村美术教师的“核心技能体系”,即注重学员在实践与交流的过程或情境中,经过不断地体验、感悟和反思后形成的知识,使之不仅为受训教师的自身发展提供支持,同样满足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要求。具体的培训方式有专家讲座、参观考察、教学研讨、实践探究、集中指导、案例分析、协同创新等多种方式。学院还开展“1+1”系列学术研究项目,即学术+实践,依托河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硕士专业,以自愿报名方式,由硕士研究生联系参训教师形成结伴帮扶,设计系列主题课题,在自媒体平台系列培训研究成果。

3.3考核评价与成果转化

改革方案采取学员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通过问卷调查、过程管理、成果展示等形式进行全面质量监控,以促进受训教师专业学习能力的提升,并为其提供开阔的美术课程与教学的视野。此外,受训教师还需提交能体现培训理念、特色的专业论文,经专业评委会评审通过后集结成论文集或针对核心素养教学的研修报告。学院还计划在培训结束后3~5年内,选拔优秀受训教师,联合其所在单位和相关艺术馆等举办“国培”美术成果展览。

3.4跟踪指导

学院积极建设“河南师范大学国培网络研修平台”,推出系列微课,通过互联网及自媒体平台宣传培训成果与教师成绩,为参训教师提供丰富的美术课程资源。同时组织专家团队成员以导师制形式,通过研修平台指导学员完成研究课题,形成研修成果;并安排专人进行微信群、公众号等网络研修空间的管理和维护,组织不定期的网上研讨交流,加强对参培学员的后续跟踪指导,力图通过专家与学员的持续交流,使得学员与任课教师之间形成有效的学习共同体,进而在实践中进一步地提升教学技能、丰富实践经验,形成美术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进而实现不同区域间美术教师的共同成长。“国培计划”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通过对未来教育政策走向和目前培训课程的问题进行分析,紧扣当前“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主题,完善“国培计划”课程改革的相关研究,设立立足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信息技术与深度学习方式变革的梯级培训目标,贴近一线教师需求,推动课程结构合理化和课程内容多元化,落实差异化的课程实施方式,体现了基于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使课程内容更突出前瞻性、针对性、实用性,增加自主性和可操作性,增强了参培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这对于河南省农村美术教师“国培计划”培训课程改革是有积极意义和价值的。

参考文献

[1]单赫泉.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模式研究[D].沈阳:东北石油大学,2015.

[2]金业文.“国培计划”农村教师培训的目标定位与实现路径[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9):83-84.

[3]李钦曾,陈建华.新疆农村美术教师“国培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6(11):61-63.

美术核心论文范文4

关键词:文化自信;中学;美术教学;民间美术

“文化自信”是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科技创新化的现代社会中,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价值的肯定。

一、新时代新语境,民间美术彰显文化自信

我国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当今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亟须传承、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自信的培养,应在民族传统与文化的土壤中挖掘资源,同时要在基础教育的实施中传播,才能发挥影响人的作用。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美术教育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民间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的载体之一,承载着人类情感思想的传递,彰显着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们智慧的结晶。在文化不断交融的今天,民间美术教学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挖掘教学资源,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

民间美术是基础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民间美术课堂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导致部分学生传统文化意识较为薄弱。同时,以往的美术课堂教学过于注重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一些民间美术未能结合时代特点融入新时代教育,导致部分学生对传统民间美术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对其蕴含的历史背景、文化深度、民族情感缺少深刻理解。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富有文化底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包括年画、剪纸、泥塑、扎染等。民间美术最大的特点是地域性、民族性,同样的表现形式处在不同的区域,所呈现出的造型各有特色。因此,它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课程资源的挖掘与整合是民间美术教育的核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从教育目的、学生身心发展状况、课程性质出发,选择符合地域特点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使学生感受文化传承,从而润物细无声地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三、创新开发课程,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美术学科在不断创新、改革的过程中,教育目标已由原来的三维目标逐渐转向核心素养的培养。美术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五方面,体现出一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人文底蕴的培养。在欣赏与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将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结合,使学生在认同民族文化的同时弘扬传统民间美术。

1.学科内融合的民间美术教育

随着科技时代的来临,电子设备融入课堂教学的比重逐渐加大,美术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也在不断创新。民间美术教学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开发创新性课程。民间美术中连续的纹样图形,在软件的帮助下可以直接、简单地制作出来,摆脱了以往教师枯燥讲述的尴尬境地。在动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欣赏中国传统动画影片,如剪纸作品《南郭先生》、木偶戏《阿凡提》等民间美术动画作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加强文化自信。在创作中,学生可根据不同的主题,在使用民间美术的素材进行造型拍摄后,运用视频剪辑软件合成,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原创性影片。

2.跨学科融合的民间美术教育

新课程强调美术教育的融合,包括美术自身的融合和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如,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将民间美术与地理、历史相结合,通过聚焦社会热点问题,寻找相关的民间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分析、讨论、创作。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我国民间艺术始终肩负着促进文化融合、经济增长、审美变革的任务。学生在这种力量的熏陶、感染下,会更加重视民族传统美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会更加具体,增强自觉守护国家文化的使命感,文化自信就是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应将我国民间艺术融入世界,把民间艺术中的精神之美、思想之美、物质之美、文化之美分享给世界。结语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以文化自信为主要精神标志的独特历史文化语境中。民间美术始终在传承、创新文化的过程中追求观念与精神的表达,通过民间美术教学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肯定。在世界文化交融、多元文化碰撞的时代,在民间美术教育的引导下,学生将在“文化自信”的语境中成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的传承者、弘扬者。

参考文献:

[1]郭燕.中小学美术课程特色教学探究——陶艺.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美术核心论文范文5

关键词:初中美术;思维导图;教学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提出,也被人们称为“心智图”。思维导图是在对信息组织进行层级分类的前提下,以主题为核心,通过主题与分支之间的联系构建而形成的具备放射性思维特点的可视化工具。思维导图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更加侧重于图文并茂的方式,以主题为中线,将各级主题关系通过图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建立记忆链接,加深记忆深度。思维导图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可以用在学生的大脑信息加工、知识处理以及知识学习的各个阶段,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联系性,避免碎片化知识导致学生难以提高学习效果。思维导图在美术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其一,易学易懂、实用性强、自然有趣,有一定学习基础与生活经验的人均可以使用。其二,思维导图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思维特点,具有较强的个性化色彩,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思维多样化的显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其三,制作方法简单灵活,满足个体的思维导图制作需求即可,在开放性的思维导图构建中促进了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美术教学优化中的有效应用

1.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在以往的初中美术教学设计中,部分教师突然迸发灵感但难以及时运用于教学设计,导致教学设计思维零散,缺乏具体性、系统性,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美术课堂教学停滞不前。在美术教学设计中应用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的发散性与层级关联性特点,将原本零散的知识点、碎片化的设计灵感体现在思维导图中,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教学设计全景图,这种教学设计紧密度高、关联性强,让人一目了然。如,在人教版初中美术《凝练的视觉符号》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就可以思维导图作为工具。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知识点,包括意义、特点、构成要素、类型以及不同的表达形式等。如,我们在购物时可以通过图标辨认品牌,在看电视时可以根据图标辨认电视频道,等等。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这些图标就是标志,是专门为某一产品设计的,具有特殊性。在学生了解常用标志的基础上,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以体育类标志为思维导图的核心,从体育类标志中分别发散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然后让学生观察三种奥运会会徽分别表现了哪些运动。以北京奥运会会徽为例,其通过图文组合的抽象表达方式,既体现了奥运会举办的地点,又体现了中国汉字文化,突出了奥林匹克精神,会徽中的红色代表了热情、希望、喜庆。通过对“京”字演变过程的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标志设计的步骤,具体为收集设计信息—设计元素综合—设计图形确立—信息准确传达—信息整合应用。在学生掌握标志设计步骤的前提下,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设计尝试。如,根据班级特点、班级文化设计出具有代表性的班徽,要求表意准确、构图凝练、色彩醒目。

2.在课堂结构重建中的应用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而教学改革之路仍然任重道远。以往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沉闷的教学氛围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以讲授为主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教授学生美术绘画技巧,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教师的主观意愿与教学经验为依据,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心理需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少,学生对教师心存敬畏,因此师生关系逐渐疏远,学生即使有疑惑也不敢提问,课堂缺乏交流。由于教师没有抓住最佳的教学时机,学生课后由于各种原因将在课堂中产生的疑惑抛在脑后,并越积越多,对美术学习产生了消极影响。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中的线条、图像或者符号等,遵循简单易懂的原则,构建符合初中生美术学习特点、易于接受的知识结构,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整理出系统化的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师需要发挥学生在思维导图创作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创作的全过程。教师要发挥组织、引领与启发的作用,积极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维导图构建的进度,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思维并加以引导,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构建思维导图。如,在人教版《漂亮的手工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工具材料准备工作,让学生了解美术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你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漂亮的灯饰、它们的独特之处在哪里、怎样将它们简单地画出来,以此帮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建立构图意识、形成造型语言。接下来,教师展示某种具有代表性的灯饰,如长信宫灯,让学生了解长信宫灯的历史背景与制作过程,掌握灯饰中包含的主题、意境、美术语言、材质特点,在此基础上引导示范,组织学生动手实践,绘制出一张具有代表性、经济适用、安全环保、外形美观的灯饰设计图,掌握立体构成的方式与方法。思维导图在课堂结构重建中的运用,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了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美术学习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助于实现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艺术欣赏能力,而不是教师说一步、学生走一步,培养了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主动探究意识。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进行更好地表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力工具。

3.在学生美术思维培养中的应用

(1)发散思维培养

发散性思维是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主要思维能力,也是学生美术艺术创造力发展的基础。在培养学生美术思维时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以不同的思维方式看待美术作品,摆脱定式思维,提高解决美术学习问题的能力。思维导图为初中生的美术学习提供了轻松、多角度、多层次思考的平台,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可以随便选取一个物品,如铅笔,引导学生以绘画用的铅笔为中心向外发散思维,从铅笔的形状、功能或者颜色的角度发挥想象力。一名学生以铅笔为中心,通过铅笔的外形联想到人,以拟人化的绘制手法,为铅笔赋予了人的动作、表情、四肢特征,创造了一个卡通人物形象。从铅笔的功能出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联想到五彩笔、刷子、油漆,并且联想到油漆在刷子上似乎流泪的场景,表现出铅笔越用越少、疼痛的作品,赋予绘画作品以艺术情感,在培养发散思维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美术创造力。

(2)逆向思维培养

发散思维是一种顺向思维,是从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开始向外拓展;逆向思维是从发散思维的相反方向思考问题,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主要体现在思维导图具有不受限制的特点,学生可以在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中同时运用发散思维与逆向思维,从多种思维角度分析问题。如果通过发散思维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出口,学生可以尝试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分析问题。如,在画荷花时,一般情况下,学生习惯采用顺向思维的思考方式,在观察与思考后通过思维导图形成绘画步骤,先勾画荷花的外形轮廓,然后再对荷花的茎、叶、花填色。这种方法绘制的作品往往比较拘谨、缺乏创意。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逆向思维的方式构建思维导图,然后创作美术作品,如先画出颜色,然后按照颜色的类型与分布勾勒荷花的形状。以这种思维方式绘制的荷花的状态更加放松、自然、洒脱,不拘泥于某一种形态,增强了美术绘画作品的个性,促进了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创新能力的发展。

(3)逻辑思维培养

逻辑思维作为人类思维活动中的主要元素,不仅在美术课程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具有积极作用,是学生创新活动、美术创作灵感的主要来源。美术创作中的灵感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基于人的逻辑和以往经验而产生的。通过思维导图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引导学生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出发,透过事物外在表现发现内在本质,促进初中生美术学习中的抽象思维生成。思维导图所呈现出来的思维图形框架,来源于学生对知识的整理,体现了学生的思考过程与思维特点,具有逻辑关系分明的特点。在思维导图构建的过程中,学生处于思维活跃的最佳状态,将课堂上教师展示的绘画作品以自己的思维方式表达出来,从而明确了美术学习的目标。以季节为例,学生对于四季虽然并不陌生,但不知道如何运用四季的特点改造画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思维活跃性,在梳理、丰富四季的内容之后,让学生运用逻辑思维,从思维导图中找出最佳的绘画方案,以此提升美术创造能力与绘画水平。

三、结语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以思维导图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的提高。在作为基础教育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利用思维导图提升美术课堂教学的价值,满足新课改对于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同时,初中美术教师要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结合当前初中生的美术学习能力与课堂教学内容,总结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有效方法,实现美术课堂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教育技术的优化,这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通.初中美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对学生思维模式训练方法的研究.长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2]郭喜静.思维导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现状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3]嵇玲玲.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4]宋元元.在初中美术课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艺术思维的探讨.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美术核心论文范文6

专著概述:根据学术论文的长短,又可以分为单篇学术论文、系列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三种。一般而言,超过4—5万字的,可以称为学术专著。当然,照我们现在的理解,学术专著的字数可能还要更多些。 编撰学术专著比发表单篇论文更具学术价值。因此,在评定职称时能够获得更多的加分和认可。详情请参阅核心期刊中心。学术论文,学术通常是指专深而系统的学问,而论文则是指研究、讨论问题的文章。因此,所谓学术论文就是在科学领域内表达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从这一意义上理解,学术论文一般也可以称为科学论文。在理解学术论文的时候,我们还必须把握下面两层含义:其一,学术论文的范围限制在科学研究领域,非此领域的文章,不能算学术论文,如新闻报道、报告文李、散文和杂文等就不能算学术论文。其二,我们说学术论文限制在学术领域,但并非说,科学领域的所有的文章都是学术论文,而只有表达科学研究新成果的文章才是学术论文。照这样理解,科幻和科普作品就应被排除于学术论文之外了。从上述两点来看,我们可以说,科学论文的灵魂必须是科学研究的成果。科学领域通常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前者包括理、工专业,有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学科;后者则包括文、史、哲、经等。我们美术教育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编著概述:一种著作方式,基本上属于编写,但有独自见解的陈述,或补充有部分个人研究、发现的成果。凡无独特见解陈述的书稿,不应判定为编著。(出自经济日报出版社柳建明主编的《舆论学达辞典》727页)著、编著、编都是著作权法确认的创作行为,但独创性程度和创作结果不同。著的独创性最高,产生的是绝对的原始作品;编的独创性最低,产生的是演绎作品;编著则处于二者之间(编译类似于编著,但独创性略低于编著)。如果作者的作品不是基于任何已有作品产生的,作者的创作行为就可以视为著。一部著成的作品中可以有适量的引文,但必须指明出处和原作者。如果作者的作品中的引文已构成对已有作品的实质性使用,或者包含对已有作品的汇集或改写成份,作者的创作行为应该视为编著。

教材概述: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补充练习、辅导资料、自学手册、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光盘、复印材料、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节目、幻灯片、照片、卡片、教学实物等等。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之为教学材料。另外,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学习材料也是教学材料。总之,广义的教材不一定是装订成册或正式出版的书本。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狭义的教材就是教科书。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从目前来看,教科书除了学生用书以外,几乎无一例外地配有教师用书,很多还配有练习册、活动册以及配套读物、挂图、卡片、音像带等。

美术核心论文范文7

关键词:案例教学;美术;发展;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也更加注重对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教育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而引发了人们对高中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设置方案、知识内容构架、学科教育理念的重新定位与思考。这一改变,主要表现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不再仅仅注重考试成绩,并进一步明确了各类课程的学分比例和功能定位,优化了课程结构,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课程教育,既满足了学生高考升学的需要,又让学生有了多样化的学科体验,从而培养他们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其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美术素养是新课标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指人们对美术的感受、体验、评价和能动创造的能力,源于人们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与接受。在高中阶段,美术教育的任务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与创造力,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因此,在美术课程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喜欢美术、爱上美术课,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

一、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新课标高效课堂的推进,很多学校愈加重视美术教学,但部分学校的美术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在部分学校的实地观摩,参阅相关资料,认为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力量不足,课堂形式单一

在美术教学中,师资力量、教学能力以及教学硬件配置都是影响美术教学实施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教师个人的美术鉴赏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和认知。在高中阶段,部分学校对美术教学不够重视,出现了其他任课教师占用美术课堂教学时间、兼任美术教师的现象。这些教师难以把全部精力放到美术课堂教学中,而且术业有专攻,一些非专业美术教师的教学知识储备量有限,在知识、技法的传授中,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硬件设施的限制、教师自身水平的差异及其对待工作的态度,导致部分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依然采用以往的教学方式,过于侧重对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师生间缺乏互动、讨论和交流。以往的教学方式虽然具有一些优势,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更具备逻辑性且相对高效,但美术课程更多的是感性内容,它重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此,在以往的授课模式中,部分学生很难从中感受到美术之美,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不高,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也难以得到有效实现。

2.管理者和学生对课程重视不够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要想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要不断改革与完善美术教学。案例教学具有开放性和启发性等特征,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美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对美术案例教学的态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教学的实施。由于美术学科不是高考统考的必考科目,美术课程的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因此,部分学校对学生在美术素养方面的培养投入不够。而作为美术案例教学的主要参与者,部分学生虽然比较喜欢美术课,但只是认为上美术课比较轻松,难以全身心投入美术学习。

3.缺乏对教师和学生的完整评价体系

教学体系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与进步,必须要有相应的衡量标准。但是,部分高中的美术案例教学尚没有形成较为合理的评价标准。就学生而言,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是依据学生创作的画作,而仅仅评价一幅画容易丧失美术作品的多样性。此外,不同的教师对同一幅画的评价标准不同,难以客观、合理地评定学生不同阶段的课程水平和综合能力。对教师而言,一名美术教师怎样才算上好一节课,一节优秀的美术案例教学课应该具备哪些要素,都需要有相应的评价标准。一些教师认为,只要对相应的教案、说课设计、板书设计、教学方式等模块图1各打一个分值,分值高就算是一节成功的课。一些教师精心准备了设计案例,但讲课方式比较机械化,这样的美术课堂也难以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久而久之,部分学生会对美术失去兴趣。因此,如果没有形成客观、合理的评价标准,只是凭借教师的主观判定,将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并会阻碍素质教育的发展,让美术案例教学陷入僵局。

二、案例教学在美术教育中的优势体现

以往的高中美术课堂以讲授法为主,即教师通过语言讲授系统的美术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临摹画作和写生;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机械地记忆知识与模仿技法。与之相比,案例教学有着完全不同的模式,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观性较强

美术案例教学主观性较强,学生需要通过感知、体验、想象、分析、判断等感受教学的全过程。在美术案例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主动参与美术案例学习,可以获得感受、体验与思考。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感受探究的过程、在案例分析结束后做出合理的判断,这是学生作为主体获得审美感受的过程。这种师生之间的互动鉴析,正是对美术案例教学本质的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顺利开展下一步的教学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互动式的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在预设的情境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技能,主张学生自主思考。整个教学以文化理解为主线,以图像识读为散发点,以审美态度为核心,以创新能力为目的,最后以美术表现为延伸,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美术知识和技法,而且可以让学生了解如何欣赏美,并从中领悟美的内涵,提升创新能力。

三、改进高中美术案例教学的主要对策

高中美术案例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阻碍因素,如以往的高中美术教育更侧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美术案例教学是对知识与技能的巩固,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审美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教师应该认真审视美术案例教学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为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1.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健全知识结构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知识层面的深度与广度往往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模式应不断改革与完善,以往的美术教育也必然要转变为符合当今学生知识结构、学习水平和心理特点的现代美术教育模式。为了加快现代美术教育改革的进程,教师需要转变思想和态度。在思想上,教师要重视案例教学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开发、设计出更适合现代学生的课堂案例,同时拓宽并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反思和总结教学经验,最终找到适应现代高中美术教育的高效教学模式,从而在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观念。第一,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学情分析。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接受能力都有所差异,了解学情才能对课堂教学效果做出合理的预设。对学情的合理分析是开展美术案例教学的前提。第二,教师应适当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如今的教学倡导关联性,而美术学科又是一门集历史、文化、实践、科学等多种因素于一身的学科,其本身就具备很强的关联性。教师如果能够有效开展课程之间的关联教学,那么美术课堂的广度和深度都会得到很好的拓展,且对学校管理者、学生和家长来说都具有积极的影响。这样不仅会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且能使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实施美术教学的阻碍因素。

2.创新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效率

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然而,以往的高中美术案例教学存在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效率不高等问题。部分教师在课堂中习惯运用讲授法开展教学,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讲台下听课,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学生之间也缺乏交流学习体验的机会,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对美术学习失去兴趣,难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要想改变这一现状,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势在必行。良好的教学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体验和思考。师生合作探究可以让学生由被动听课变为主动接受,学生的学习观念也会在潜移默化中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中,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新颖而有趣。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画家的名作,并讲授画家是如何创作的,让学生自由展开讨论,并以此为灵感创作一幅新的画作(图1)。为了顺应教育的大趋势,教师要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摒弃以往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了调动学生在美术案例教学中的积极性与参与度,美术教师必须不断反思自我,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新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建设高效课堂的目标。

3.建立系统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学长足发展

系统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对促进教育的发展、提高美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衡量标准应根据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评价理念,制定相对完善的评价标准。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时,教师可将诊断型评价、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学生对美术史论知识的认知和绘画技法的记忆等表象上。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以致用、不拘于传统、发挥想象力、勇于创新。只有这样,评价体系才能形成相对完整且多样化的格局,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达到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过程评价往往比结果评价更加重要。

四、结语

案例教学的时代性、基础性、可选择性在美术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提升美术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与创造力,而且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思考空间;同时,也让每一位教师更有责任感,使他们在教学中不断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积累教学经验,从而完成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邓琳.高中美术鉴赏课课堂情况实践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2]胜利.案例教学在美术欣赏课中的探索.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美术核心论文范文8

少数民族刺绣艺术历史悠久,其中蕴含的文化元素对于研究民族文化有很大价值。近年来,学者对于民间手工艺研究不断重视,对刺绣艺术也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更多的发现,刺绣艺术包含的各种内容被不断挖掘。文章总结了目前学术界对少数民族刺绣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少数民族;刺绣;研究综述;文化;图案

中国独特的刺绣文化在世界上独树一帜。21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界对于民间刺绣的研究与介绍成果颇丰,特别是对汉族四大名绣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随着民族文化不断得到重视,对少数民族刺绣的研究也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在少数民族刺绣所蕴含的各种元素中,图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各民族的历史、审美以及对生活的期许,都常常流露在日常生活所留下的痕迹中。刺绣图案作为一个载体,反映了很多信息。目前,对于刺绣图案研究成果的主要形式有图片、图集、专著、硕博论文等。内容涉及图案、纹样、文化内涵、图腾崇拜、文化渊源、传承保护、比较研究、刺绣技法、刺绣产业化发展。除了汉语研究成果外,还有不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相关研究。笔者通过在知网上查询,发现截至2016年6月,学术界对于刺绣只有一篇研究综述,并且缺少研究文献总结,所以有必要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

一、各少数民族刺绣图案的整体研究

我国各少数民族刺绣都有系统而成熟的审美创作体系,在对中国少数民族刺绣图案进行研究时,对于刺绣进行综合性了解是必不可少的。针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专著很多,主要有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著的中国工艺美术丛书《中国少数民族染织刺绣篇》,胡蓉、周卫主编的《东北民族民间美术总集•刺绣卷》(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钟茂兰、范欣、范朴编著的《羌族服饰与羌族刺绣》(中国纺织出版社,2012年版),等等。这些专著或从宏观角度对我国少数民族刺绣艺术的整体特点作出总结,或针对特定的少数民族刺绣文化所体现出的审美价值及其他特质进行分析。其中,《中国少数民族染织刺绣篇》对多个少数民族的刺绣艺术特点进行了分析,以综合视角解读了我国少数民族刺绣艺术。以综合视角研究少数民族刺绣艺术的学术论文也有很多,主要有陈默溪的《黔东南苗族戳纱绣》(《贵州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范明三、杨文斌的《黔东南苗族刺绣艺术》(《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3年第00期),韩恒威的《东北地区锡伯族的剪纸与刺绣》(《满族研究》1995年第3期),吕霞的《土族刺绣艺术》(《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热娜•买买提的《维吾尔族的刺绣艺术》(《美术观察》2011年第3期),杨晓辉的《贵州少数民族民间蜡染与刺绣》(《美术》2014年第6期),等等。其中,帕提姑•阿不拉的《维吾尔族传统刺绣工艺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法、文献法、历史研究等方法,并结合一些相关研究资料,对新疆维吾尔族刺绣艺术的技法、渊源、美学价值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

二、少数民族刺绣色彩纹样艺术研究

各民族刺绣文化的不同除了体现在材料、技法上,更体现在纹样与色彩选择上。受自然环境、生产条件、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影响,各民族刺绣艺术在色彩的运用上存在诸多差异,各有其偏好的色彩搭配,极富特色。在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刺绣图案与纹样艺术的专著中,谭遥编著的《西南少数民族织绣图案》(朝花美术出版社,1957年版)以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为对象,选取了苗族、彝族、布依族、藏族、羌族、傣族、侗族等刺绣中最具代表性的图案进行研究。其他专著大多是从美学角度对刺绣图案进行分析,主要有:中央民族学院民族文艺工作团、贵州省文化局美术工作室研究组编著的《苗族刺绣图案》(人民美术出版社,1956年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美术系编写的《新疆民间染织刺绣图案》(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邵宇主编的《贵州苗族刺绣》(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李小非、周爱国编著的《苗族装饰艺术》(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等等。研究少数民族刺绣纹样的学术论文主要有:潘梅的《贵州黄平苗族的刺绣图案》(《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田鲁的《苗族服饰刺绣中的故土及迁徙图案纹样》(《装饰》2005年第12期),黄玉冰的《西江苗族刺绣的色彩特征》(《丝绸》2009年第2期),肖锟的《刍议新疆锡伯族香枕刺绣的艺术特征》(《装饰》2011年第12期),杨渝坪的《彝族服饰中刺绣纹样艺术特点及美学价值》(《学术论坛》2012年第5期),等等。其中,田建强发表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与设计)》的文章《蒙古族民间刺绣艺术风格探微》充分肯定了图案是研究蒙古族刺绣艺术的核心,也是独特民俗艺术和发展历史的体现①。他选择从蒙古族刺绣图案纹样的审美表现、生活应用和美学价值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蒙古族刺绣与中原文化互相影响、共同发展的历史渊源和未来趋势。这种观点也是当前学术界对于刺绣这一艺术形式的主要研究方向。进入21世纪以来,学者对于少数民族刺绣纹样艺术的研究热情进一步提升,硕博论文中有一些研究角度十分新颖。如,刘芳君的《湘西苗绣装饰纹样初探》一文把湘西苗族刺绣纹样分为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几何纹样、其他纹样四种类型,并将湘西苗族刺绣图案的构成形式分为对称与均衡、自由与塑形、打散与重构三类。

三、少数民族刺绣图案文化内涵的研究

少数民族刺绣反映了民族文化内涵与审美倾向,刺绣艺术品的配色、纹样、选材体现了该民族的审美,而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传说也不时体现在刺绣作品中。同时,刺绣文化在流传过程中存在变体及演化。周乙陶的著作《文化变迁中的苗绣》是其中重要的学术成果,该书共分为“手工”“变迁”“苗绣”“传承”“图例”五章,主要分析了苗绣手工蕴含的文化意义、苗绣与文化变迁的关系以及对苗绣传人的访谈与记录信息②。本书的显著特点是针对刺绣过程中的心灵感受进行描述与总结。与该书研究角度有所区别的著作也有许多,如,阿多著《解读苗绣》一书抒情地描绘了苗族刺绣的美好蓝图,富有文艺气息。其他著作主要有龙湘平的《湘西民族工艺文化》(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李湘树、李立芳著《湖湘刺绣(二):湘绣卷》(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等等。相关期刊论文中,沈雷、许静在《羌族刺绣图案题材及民族文化内涵分析》一文中对羌族刺绣图案题材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对它们逐一分析,他着重对牡丹、凤凰、蝶、孔雀、山水等图案题材从文化角度进行了诠释③。苟双晓的论文《苗族刺绣龙纹特征及内涵分析》与沈、许的研究角度有相通之处,都是针对少数民族刺绣艺术品中的一些图样从文化角度进行分析。这种分析依赖于学者广博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他们思路清晰、观点明确,文章有较高的价值。对少数民族刺绣艺术进行文化探究的文章还有:陈艺方的《贵州苗族刺绣艺术的装饰意味——兼谈贵州苗族刺绣的文化意蕴》(《美术》2007年第12期),龙英的《贵州苗族刺绣中的母体崇拜》(《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第4期),苗延荣、高洁的《苗族刺绣图案中蕴含的中国传统艺术辩证法》(《包装工程》2012年第14期),彭代明、彭潘丹犁的《羌族服饰及刺绣图案中的宗教文化含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梅梅、岳怀旺的《少数民族民间刺绣纹样中的分形痕迹及其原因分析》(《装饰》2010年第9期),等等。这一领域的学位论文倾向于把刺绣艺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杜宗景的《花蓝瑶服饰刺绣文化的嬗变》是一篇系统论述瑶族刺绣文化变迁情况的文章,作者关注瑶族刺绣文化发展中的变化与趋势,采用历史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变迁原因,并对刺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④。同时,其他一些学位论文对少数民族刺绣艺术的巨大经济潜力与社会功能进行了评估,陈永岗的《锦州满族民间刺绣的区域性价值研究》与萨仁高娃的《市场化过程中的蒙古族刺绣文化的社会功能分析》均从这个角度对少数民族刺绣艺术进行了探究。

四、少数民族刺绣图案的历史源流研究

我国少数民族刺绣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岁月,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生活的变迁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使刺绣文化的艺术特征不断变化,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艺术形式。我们对各民族刺绣纹样的历史源流进行研究,不但可以了解各民族刺绣艺术的发展历程,而且能够了解隐藏在图案表象下的一个年代。对于研究少数民族刺绣历史源流,孙佩兰所著《中国刺绣史》一书完整阐述了各民族刺绣从古至今的演变,包括少数民族刺绣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在针对刺绣艺术源流的研究中,刺绣与历史进程结合的紧密程度是需要关注的一个关键因素。在这方面,丁荣泉、龙湘平的文章《苗族刺绣发展源流及其造型艺术特征》从苗绣的起源时期——炎黄时代开始,针对不同时代进行分析与总结,集中研究了苗绣在各阶段所关注的不同主题。文章提出,苗绣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描绘的主要是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元素在苗绣作品中的比重逐渐增大,说明刺绣艺术的发展和民族与国家的历史进程密不可分。其他学者基本赞同这种观点,如,王松的《新疆卫拉特蒙古族刺绣图案色彩特征形成因素探析》,张成义、周松林、刘昌盛的《满族刺绣纹样起源考证与研究》,吴新星的《历史变迁对羌族刺绣的影响》,许静、张皋鹏的《羌族刺绣图案设计探源与分析》等文章均结合历史进程对少数民族刺绣艺术源流进行了分析。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与之前相比具有更多的现实性与实用性,在探究刺绣艺术历史源流的同时也关注刺绣当前的传承问题。韩姣在《萨满文化对满族刺绣纹样的影响》中提出,萨满文化对满族文化的发展进程有巨大影响,这也是满族刺绣艺术的历史源流之一。作者通过收集与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满族刺绣作品中的图案与萨满文化中的装饰纹样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而缪祥彦的文章《旅游与市场化背景下云南石林彝族刺绣的变迁研究》以及安秋旭的《社会转型期紫泥泉种羊场哈萨克刺绣传承研究》均从历史传承角度入手进行分析,这和当前少数民族刺绣艺术的发展趋势相契合。

结语

少数民族刺绣艺术蕴含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通过对以上学术成果的整理与总结可以发现,国内针对少数民族刺绣的研究成果斐然,研究方式与视角也日趋成熟。研究者注重由浅入深,从刺绣的图案、纹样入手,发掘其中蕴含的美学价值,并逐步从文化层面剖析刺绣艺术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源流,研究视角全面、内容十分丰富。与此同时,针对少数民族刺绣艺术的研究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思考: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地都存在各民族杂居的情况,有必要针对各民族文化融合对刺绣艺术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究,当前学术界针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随着时展,我们应当从一些新的角度研究少数民族刺绣艺术。如,从经济学视角入手,探究少数民族刺绣产业化道路;或从女性主义视角入手,探索性别因素对刺绣艺术发展过程的影响;等等,这些新视角的开辟对于刺绣艺术在新时代的保护与传承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作者:徐静仪 左红卫 单位:新疆艺术学院

注释:

①田建强.蒙古族民间刺绣艺术风格探微.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3).

②周乙陶.文化变迁中的苗绣.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