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营销论文范例

绿色营销论文

绿色营销论文范文1

(1)营销方式落后。

由于绿色低碳电力影响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现有的影响方式相对单一,电力用户通过和绿色电力进行项目合作,再由供应商或者开发商和供电公司、输电公司等签订购销合同,以此实现绿色低碳电力的生产与销售。有绿色低碳意识的客户,通过购买绿色电能,电力企业将用户的利润用于绿色低碳电力的发展。但是该种方式的成效不明显,一方面是因为绿色低碳理念的用户数量不多,另一方面是绿色低碳电力资源的数量相对有限,限制了绿色低碳电力的营销。

(2)缺乏平等的竞争机制。

目前,电力市场是一个不完善的竞争市场,导致绿色低碳电力不能在平等的市场环境中发展,虽然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支持和扶持的优惠政策,但是并没有真正的贯彻落实到实处,绿色电力的价格并不能和煤电等传统电力竞争。此外,由于我国的绿色低碳电力起步相对交完,整体的发展规模也相对较小,绿色低碳电力生产以及交易的成本相对较高,限制了绿色低碳电力的发展。

(3)绿色低碳电力分布和市场需求不匹配。

目前,我国的绿色低碳电力资源,例如太阳能光伏发电、地热发电以及其他生物质能发电等电力资源都非常丰富,但是这些电力资源都分布在经济相对落后等偏远地区,这些地区对电力的需求相对较低,并且绿色低碳电力的价格也不能被用户所接受,这限制了绿色低碳电力资源的发展。

二、基于绿色低碳理念的电力企业营销策略分析

(1)培育公平、公正的绿色低碳电力市场。

为了加速我国绿色低碳电力市场的建设进度,应该保证已经开发和生产的绿色低碳电力能够得到合理的传送和利用。在绿色低碳电力资源丰富,但是电网落后的区域,应该加速电网建设以及绿色低碳电源的开发,保证当绿色低碳电力资源生产出来之后,能够及时、快速的将绿色低碳电力资源通过电力输送渠道传送到消费者以供使用,创建相应完善的绿色低碳电力市场,为绿色低碳电力资源的营销创造良好的条件。

(2)合理的开发绿色低碳电力产品。

为了推动绿色低碳电力资源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我国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调整绿色低碳电力的发展思路,调整电力工业的结构,明确绿色低碳电力资源的发展战略,不断的开发绿色低碳电力资源,同时协调绿色低碳电力和煤电等传统电力资源的发展。同时,各省以及各地区应该明确本地可再生绿色低碳电力能源的发展目标,并根据本地区作出适应本地区状况的绿色低碳电力资源开发的科学决策,采用多营销、多手段方式来筹措绿色低碳电力资源的开发资金。此外,还应该做好绿色低碳电力的选址、设计以及论证等工作,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电力产品提供便利的条件。

(3)健全绿色低碳电力的营销制度和规则。

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充分、合理的应用政府职能,促进绿色低碳电力营销的发展。政府应该充分的发挥自身服务、监督、协调以及规划的职能:其一,政府应该在能源发展的基础上,规划绿色低碳电力营销的发展方向,并制定相应的绿色低碳电力营销发展规划;其二,培育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其他生产市场等为绿色低碳电力资源的营销发展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其三,强化监督,通过创建国家认可的绿色低碳电力生产与检测体系,对绿色低碳电力产品进行认真,并提供相应的绿色低碳标志,防止电力市场出现假冒的绿色低碳电力产品;其四,政府应该协调好传统电源和绿色低碳电源的结构,尽可能的提高绿色低碳电力资源在电力行业中的比例,进而促进绿色低碳电力资源的营销发展。

(4)创建网络营销平台。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几乎所有的电力用户、用电企业等都具有自身的网络平台,这给绿色低碳电力资源的营销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及时的创建网络营销平台,并及时、准确的绿色低碳电力资源信息,这样便于电力用户能够实时的掌握绿色低碳电力资源的信息,通过网络营销还能够打破地域的限制,为跨省、跨区电力营销扫清障碍。同时,网络营销平台还能够创建电力用户的电子档案,便于准确和深入的分析电力用户的用电状况,为绿色低碳电力资源营销的下一步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创建网络留言板,让电力用户将自己的需求以及意见等反馈给电力企业,电力企业根据用户的反馈信息制定相应的营销规划。通过创建网络营销平台,对促进绿色低碳电力资源的营销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5)制定多样化的营销方式。

绿色低碳电力营销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服务营销,绿色低碳电能是一种商品,因此绿色低碳电力商品营销应该要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以服务营销能够更好的被绿色低碳电力用户所接受,同时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其二,品牌营销,品牌营销指的是对绿色低碳电力产品进行认证,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一个绿色低碳产品的品牌形象,提升消费者对绿色低碳电力产品的信誉度;其三,降价营销,绿色低碳电力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难以被消费者所接受,一方面向消费者宣传绿色低碳理念,另一方面政府采用补贴的方式,这样能够降低绿色低碳电力的价格,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绿色低碳电力资源。

三、结语

绿色营销论文范文2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论文质量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进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针对目前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缺乏创新,本科生就业压力大,指导教师的时间与精力有限等问题,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提高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水平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本科生

毕业论文是本科学生毕业前要完成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是对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一次综合考核,写好毕业论文具有重要意义,毕业论文不该沦为一种形式。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的总体质量和水平不容乐观,对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改革已经十分迫切和必要。

1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视程度不够。

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通常安排在毕业前的第七个学期末或第八个学期初,这个时段正好与学生寻境、业务找就业单位时间相冲突,面对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将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寻找工作或者考研、考公务员等各类考试中,对于需要进行市场调研才能完成的毕业论文重视不够,有些学生甚至从网上全盘下载,敷衍了事。尤其是已经签订就业协议或者已经在岗实习这部分学生刚刚参加工作,对工作流程等还不是很熟悉,工作比较忙,资料收集也有一定的困难,一些学生认为工作已经落实了,对毕业论文的撰写就放松了要求,不能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汇报,造成了专业毕业论文整体质量偏低。通过调查显示,有57.1%的学生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顺利毕业,拿到文凭。大学文凭不仅是学校对学生四年来学习成果的一个肯定,也是决定学生自己能否顺利就业的一个敲门砖;而写作动机是综合运用大学所学知识和锻炼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分别占到20%,这部分人可能会选择继续深造;剩余2.9%的学生对自己写毕业论文的动机不明确。

(2)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偏低。

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外,更看重对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且在培养方案中也没有安排相关写作课程,这就使得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缺失。同时,市场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英语、计算机能力比较看重,因此,学生将大部分时间与精力用于考取各种资格或等级证书上,平时对于写作并无过多重视,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从近几年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论文辅导过程看,许多学生对毕业论文感到无从下手,论文选题陈旧或多人类似,有些选题脱离所学专业或准备从事的岗位。学生缺乏查阅、检索等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运用不当,尤其不重视实际调研,很少有第一手资料,很多同学直接从网络上复制粘贴,抄袭现象严重,导致论文结构内容雷同。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写摘要和提炼关键词,多数学生不会写文献综述,因为担心论文,而导致写作口语化严重,语言表达不通顺,缺乏专业的、规范的学术用语。

(3)对毕业论文过程管控不够严格。

虽然学校有明确的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组织管理办法,但面对的是全校所有专业,所以并不够具体细致,市场营销专业虽然近两年也有公布关于毕业论文写作规范的指导意见,但是形同虚设,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第7学期确定指导教师后,毕业论文选题、拟定提纲和撰稿环节缺乏系统地监督和管理,只是规定了提交终稿和答辩的时间。由于一些学生毕业实习结束后不能按照学校要求准时返校,论文指导多是通过电话、邮件等形式,所以毕业论文指导过程难以监控。一些学生和老师并没有认真对待毕业论文的写作与辅导过程,严格执行管理办法,敷衍了事。在论文最终的答辩和评定成绩环节,鉴于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及格会导致学生不能毕业,进而影响其就业,所以老师在评定论文时感觉很为难,常常不自觉地对学生“开绿灯”,这也造成学生“重就业、轻设计”的错误心理。

(4)毕业论文安排时间不尽合理。

一般学校要求在第7学期末安排毕业论文工作,分配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后,学生就放假回家了。第8学期的前8周是毕业实习,学生在校外实习过程中,一来适应工作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来撰写论文,二来无法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很多学生苦于无法查找资料而难以完成论文。脱离学校,和论文指导教师多是电话、邮件等非面对面的沟通,一些学生缺乏自觉性,老师也很难监督论文写作过程。再返回学校已经是第8学期的第9周,距离论文答辩只有一个半月的时间,这时候做论文十分匆忙紧张,论文质量自然难以保证。调查显示,有13%的学生认为把毕业论文放在第6学期更合适,有65.2%的学生认为把毕业论文放在第7学期更合适,简言之,多数学生希望把毕业论文的时间提前,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找工作上。

2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改革的思路

(1)端正思想,引起重视。

采取课堂、讲座、毕业生经验分享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毕业论文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使每个毕业生正确理解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及其内涵。在专业教学环节,专业老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和毕业就业方向等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发展方向逐渐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并且能应用到最后的毕业论文中,这样就能使学生对毕业论文引起重视,产生兴趣,而且有利于今后的就业。

(2)培养写作能力,提高学术素养。

首先使全体专业老师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和作业要求方面更加紧密地结合毕业论文的要求,让学生在平时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并开始思考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通过学年论文、实习报告、课程设计等环节,加强对学生选题、语言运用、写作规范等基本学术素养的培养。提前介入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教育,将毕业论文涉及的规范、内容和格式要求等以专题讲座、宣传资料等形式介绍给学生,而且要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通过调查显示,92.8%的同学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前,专业老师有必要举办“毕业生论文写作指导”培训,这样可以提高毕业生的论文写作能力。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已经意识到了自身的写作能力欠佳,并有改进的意愿。

(3)加强管理,规范论文指导过程。

切实做好毕业论文阶段的教学管理工作,从选题、拟定提纲、开题、下达任务书、教师指导、初稿检查、实施进度、答辩评审、总结归档等各环节的管理工作都要引起足够重视,制定出明确的规范标准和要求,对毕业论文指导过程的管理应该具有系统性与严谨性。同时,将毕业论文的相关管理办法或指导意见传达到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使每个毕业生和指导教师都明确毕业论文的工作进度、纪律、内容要求、评分标准及答辩要求,真正提高认识,实现专业技能和毕业论文成果的有效结合。校外做论文的学生应该有指导过程记录,并严格履行论文辅导的时间和次数要求。学生最终的毕业论文成绩应由指导教师成绩和答辩成绩两部分构成,并严格按照成绩评定标准考核,不得对已就业的学生无原则亮绿色。

(4)调整毕业论文写作时间,提前安排指导工作。

为了解决学生就业与毕业论文写作在时间上的冲突,可以将毕业论文撰写的时间调整一下,提前到第6学期末或第7学期初来安排毕业论文工作。这样学生就有更充裕的时间来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可以和指导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很多问题更容易得到解决。同时还可以带题参加毕业实习,在工作的同时调查研究,收集资料,使毕业论文更加理论结合实际,避免内容过于空泛。通过调查显示,52.2%的学生花费两个月的时间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约17.4%的学生认为三个月才能完成。可以看出对待毕业论文,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毕业论文的任务重,工作量大,应该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提前更早的安排毕业论文工作对于学生和指导老师在时间和心理上都是更好的选择。

3结论

综上所述,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严谨性、语言表达逻辑性和解决问题创新性的过程,是一个专业知识凝练、升华和发展的过程。写作能力的提升不但有利于学生做好岗位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创作过程中获得的隐性知识和思维方式会使学生终生受益。因此,应该不断探索和改革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水平。

作者:王薇 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二君.关于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与体会[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4).

[2]宋思斯.浅谈营销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分析[J].中国连锁,2014(6).

[3]秦超,武云亮.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途径研究———基于指导过程信息化的视角[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4)

绿色营销论文范文3

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设计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绿色设计对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绿色设计作为平面设计中体现绿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步实施的当今仍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着重研究绿色设计理念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对平面设计实践和视觉体验进行分析,让平面设计遵循合理的发展秩序,达到促进平面设计与人类协调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绿色设计;视觉体验;协调发展;平面设计

一、平面设计和绿色设计概述

20世纪20年代首次出现“平面设计”这一术语,著名的美国设计师威廉•艾迪逊•德维金斯最早使用平面设计的称谓。平面设计曾有多种称谓,如装潢设计和装潢艺术等,直到1970年之后平面设计才真正成为国际设计界通用的设计术语。平面设计,顾名思义,是指在平面空间中进行的设计活动,其所涉及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二维空间中的诸多要素,如文字的使用、图形和色彩的搭配等,通过将这些元素相互穿插和布局进行设计。当然,平面设计还包括对字体元素的设计、摄影技术的融入、版面编排等。平面设计主要的功能是利用各个设计元素准确地传达观念、信息,所以其核心内容是合理安排各个设计元素。绿色设计也被称为生态设计或环境设计,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反消费运动。这一运动主要是由著名记者帕卡德对当时美国汽车工业的生产带来环境巨大污染进行抨击而引发的。从狭义上讲,绿色设计通常指以运用绿色环保技术为前提进行产品的生产和制作,减少、回收、再生是其所遵循的三大重要原则,其目的主要是对传统设计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从而使创造出来的产品既能够满足基本要求,又可以获得可持续的运用。从广义上说,绿色设计体现在产品设计、生产等各个环节,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包装设计、宣传和营销等环节。

二、绿色设计理念的发展趋势

首先,伴随着人们对绿色设计理念的全新理解和认识,人们在消费和生活中越来越重视绿色发展,将生活中的消费品定义在自然化发展的方向上,希望能够享用纯天然的食物,居住在绿色的大自然中,等等。在产品设计中,可以将绿色设计概念引入产品的包装宣传,强调对自然色彩和天然材料的运用,采用全新的绿色设计风格,让产品在包装设计上真正体现出回归自然的特点。这逐渐成为绿色设计理念发展的趋势之一。其次,随着市场上平面设计产品种类的增多,许多产品出现同一化的弊端。产品设计缺乏独特的设计理念,这是因为设计师在设计中无法另辟蹊径。设计师如果想要使自己的产品在众多产品设计中脱颖而出,可以借用自然环保理念,给产品设计带来绿色个性化的设计理念。最后,在我国正逐步实行节能减排、绿色设计的背景下,设计师要充分根据自己对绿色设计的全新认识和独特见解,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充分融入产品包装设计,避免对市场上同类产品设计进行大量的模仿和抄袭,一定要在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对绿色设计理念进行重新定义,探究消费者心中真正追求的是什么,从而有效地进行设计,使绿色设计观念深入人心。

三、绿色设计理念在平面设计中的实施策略

可持续发展观念基于简单资源循环这一古代朴素认识,其形成的缘由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其充分体现出人类活动的发展过程,是对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综合认识,贯穿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与人之间和平共处两大重要主线。因此,我们应当遵循平衡、优化、自制和协调的原则,维护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目前,人们对相关绿色设计观念的关注和认识还远远不够,平面设计师应该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彰显绿色设计理念。其一,在进行绿色设计的同时树立整体设计理念,采用容易再循环利用的材料,在发挥其基本功能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处理,或研制新型的环保材料,对材料的生产、使用、处理等方面进行协调。其二,加强对绿色设计观念的宣传工作,让每一位公民都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宣传教育中应包含环境危机和危害环境的讲述与包装废弃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说明,并对企业进行环保理念的普及。其三,注重体现绿色包装的作用。企业应当树立正确的宣传产品和品牌的理念,在设计方面重点突出其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如,如果产品获得绿色标志,则应在包装中予以重点说明。

结语

虽然迄今为止,绿色设计仍处于发展的初期,但是在每位设计师和消费者的心中,其已经形成了重要的发展趋势。平面设计师应在强调保护环境、循环再利用、以人为本、健康设计的理念基础上对产品设计进行改良,真正将绿色设计理念运用到产品设计的各个方面,从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更好地维护人类家园奉献一份力量。

作者:陈艺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绿色营销论文范文4

关键词:科技期刊;乡村振兴;农业科技创新;主题出版;产学研平台;新媒体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十四五期间,乡村振兴战略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如今农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堪忧,农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农村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环境与生态约束趋紧等。由于农业产业质量效益竞争力不强,加之各国对“农业技术芯片”保护和贸易争端日益加剧,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我国农业的进一步高质量发展[1]。作为科技成果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科技期刊的繁荣促进了我国国防、科技、建设、工业、农业等领域相关技术的快速转化和应用。农业科技期刊是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报道农业新成果、推广农业新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任[2]。为积极融入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本文选取湖北省内3本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期刊《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养殖与饲料》《长江蔬菜》,根据其不同定位,挖掘其办刊特色,探讨了科技期刊服务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具体路径,为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及快速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和提升科技期刊的智库功能提供参考。

1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加强主题策划出版

科技创新的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落地。科技期刊的作用是紧跟学术前沿,及时、准确地反映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3],通过刊发相关领域最新科研成果、方法、理论的文章,可以感知科技创新领域的最新信息,从而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决策部门、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和落实环节、为科技创新成果的展示应用提供参考[4]。对于学术期刊来讲,在争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中,应特别重视科技创新活动在刊物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可通过挖掘自身特色,扩大期刊品牌影响力,加强主题策划工作,争取高影响力作者及高水平稿件,促进期刊高质量发展。《华中农业大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属于学术期刊,聚焦于综合性农业科学领域研究。学报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国家重大研究方向和区域发展需求进行选题策划,及时报道了校内外的各项重大科研成果,为这些成果的传播、成果转化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比如,铸就华中农业大学“六个一”品牌的6个院士将本人从事科研的首篇论文和团队的主要研究成果都首发在学报上。学报报道的“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湖北白猪研究”“根瘤菌类菌体繁殖能力”“波利马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等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为了更好地服务农业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2021年学报加强了主题出版工作,在选题策划、栏目创新、专家约稿、特色封面设计、优先出版、新媒体传播等方面不断突破,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依托本校优势学科资源,积极关注农业的科研动态,追踪重点项目的进程,走访国家重点实验室,同领军学术人才保沟通交流,快速发表本领域前沿学术成果,在农业绿色生产、种质资源开发、粮食安全、科学施肥、生态保护、环境治理、食品安全等领域进行相关专题策划,邀约高质量论文。开辟快速通道,稿件录用后优先出版,同时在微信公众号相关学术论文的宣传介绍,配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加精美插图及短视频等方式在学术社群进行大力推广,提高论文的关注度。此外,学报还为特色专题文章量身设计精美封面,并开辟版块介绍优秀创新团队。现已出版4个特色专题栏目:柑橘产业研究、油菜产业研究、长江经济带绿色农业和马铃薯产业研究,还发表了一批高水平作者的文章。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教授的《保障粮食安全促进营养健康:黑米主食化未来可期》[5]在微信公众号推送后,阅读量达2269次。搜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发现《我国柑橘产业经济研究进展》《水稻生产碳中和现状及低碳稻作技术策略》《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分析》等[6-8],这些论文刊发不到半年时间在中国知网的下载量均超过500次,为专业读者带来了丰富翔实的学术信息,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传播成效。

2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科技期刊不仅扎根学术研究,同时服务行业产业,与全产业链的上下游都联系紧密,但作为第三方平台又具有客观中立的属性,由科技期刊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是非常合适的。科技期刊通过紧跟行业热点、举办行业论坛和展会、开展产品评选及组织技术考察团等活动助力行业交流合作,可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因此,科技期刊已成为在行业和企业中“看得见”“摸得着”“说得上”“用得上”的重要成果创新传播平台和宣传平台。由华中农业大学主办的《养殖与饲料》杂志,是我国畜牧类技术期刊。面向“三农”,传递畜禽水产和饲料科技信息,交流生产、经营管理和致富等先进经验。该刊通过媒介内容、行业活动等不同形式,将养殖及饲料领域科研院所专家、管理部门领导、农技服务人员、农民等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人群聚合起来,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一是面向管理部门,协助宣传国家行业政策,上传下达[9];二是面向基层农户、农场和合作社,分析市场现状并预测行业走势,为企业营销和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宣传优秀技术和产品,扩大企业经济效益;三是面向广大农民,提供科学健康养殖和用药指导,同时将农民的需求反馈给管理部门和企业,从而促进产业升级。武汉种猪拍卖展销会和中国规模猪场智造高端论坛是该刊成功打造的2张亮丽名片。截至2021年7月18日,种猪拍卖会已成功举办19届,主要是产品展销与种猪竞购,吸引了养猪、饲料、兽药、动保、器械等名优企业参展及相关人员到访。展销猪种包括杜洛克、长白、大白、巴克夏等。猪场智造论坛则通过组织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产业界的企业精英互动交流,共同探讨我国养猪业创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致力于为养猪业发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贡献智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为产学研合作平台搭建了更为广阔的舞台。2021年第三届中国规模猪场智造论坛围绕“智控非洲猪瘟,智造未来猪场,智造生猪产能,智造创新价值”主题,首次以“互联网+”举办会议,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罗锡文和姚斌)通过互联网做视频报告,众多高校知名学者和龙头企业代表纷纷就非洲猪瘟和疫情的叠加影响下的行业痛点、焦点问题做了一系列高水平的主题报告。现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专家、企业家等300多人参会,该论坛线上直播访问量突破12万人次。该会议新闻分别获得新华社、湖北日报、腾讯大楚网等主流媒体的报道。

3发挥科普宣传作用,传播行业专业知识

绿色营销论文范文5

1OA的运营模式

OA期刊运营模式包括运营主体、生产模式、收入模式、营销模式等主要内容。不同运营主体的OA期刊生产模式和营销模式大同小异,但在收入模式选择上却有较大区别。OA期刊的不同运营主体决定了其不同的收入模式,而OA期刊的收入能否弥补其运营成本问题是其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1.1OA期刊的运营主体

根据OA期刊的运营主体及其自我定位,OA期刊可分为非商业性OA期刊、商业性OA期刊、半商业性学会OA期刊。(1)非商业性OA期刊。20世纪90年代后期涌现了一批非商业性OA期刊。这类期刊往往由在大学从教的研究人员、博士生或研究机构内部的秘书无偿完成编辑工作。由于没有传统期刊纸张、印刷、装订、发行成本的压力以及较为低廉的管理成本,因而此类期刊启动门槛较低。然而,随着文章数量的增加及随之产生的工作量的增加,仅靠少数人在正职工作之余的无偿劳动很难完成编辑工作,如何找到自愿无偿工作的后备力量也成为问题。同时,文章数量的增加导致稿件管理的复杂程度日益增加,期刊管理系统运营的资金投入以及随之产生的长期人力投入导致总体运营成本大幅提升。入不敷出是其面临的最大挑战,其可持续性与可拓展性都因资金不足而成为难题。(2)商业性OA期刊。商业性OA期刊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文章处理费(APC)。商业性OA出版商普遍认为,APC是唯一可以支持OA出版可持续运营的收入模式,如BMC(BioMedCentral,英国伦敦生物医学中心)成立伊始便以向作者收取文章处理费用为主要营利渠道,同时探索多样化的营利途径。根据2017年BMC网站报价,旗下期刊文章处理费约为每篇一两千美元。最贵的是BMC的核心刊物BreastCancerResearch,平均处理费达2910美元。(3)半商业性学会OA期刊。学会期刊在学术交流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这类期刊的半商业性是由其自我定位与现实情况综合决定的。比如美国化学学会运营期刊的方式是商业性的,但其定位是非营利机构。当前许多传统学会期刊面临着两难局面,一方面对开放获取运动持积极态度并有意探索向OA转型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基于会员的意向不统一而难于迅速推进OA转型,因为会员每年支付的会费是其重大的资金来源,同时维系会员与学会的纽带关系是其重要职责。因而一些学会在保留原有传统期刊的同时,创建了新的OA期刊。如2014年英国皇家学会创办了其首个OA期刊《皇家学会开放科学》(RoyalSocietyOpenScience)。

1.2OA期刊的收入模式

尽管OA期刊甫一问世便被打上了“免费”的标签,但事实上这种针对读者的免费是通过其他收费或筹资模式进行补偿才得以实现的。因此,OA期刊的资金来源能否弥补其运营成本问题是其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常见的OA期刊筹资模式包括以下几种:(1)文章处理费。作者或其所在机构承担文章发表的费用。这是OA期刊最常见的资金来源。但研究表明,这一筹资模式主要存在于混合型期刊中。文章处理费主要包括提交费、版面费、插图费、彩印费等。不同期刊的文章处理费差别较大,文章处理费与期刊的学术领域、知名度都有关系。“开放获取期刊名录”当前收录的期刊中,文章处理费可低至10美元,也可高达几千美元。(2)广告费。期刊出售其官网主页或论文中的广告位以赚取广告费。如广告收入是BMC营利的重点。BMC提供网站广告、邮件广告等不同形式的广告。网站广告包括旗帜广告、视频广告、Flash广告等,根据其所占空间大小、位置显著程度收取不同的费用。如网站页首横幅广告,每获得1000次有效点击收费55美元。(3)捐助与会费。期刊通过吸引长期的或一次性的外部资金支持来维持运营。如期刊Esoterica设立了专门的捐助网页“捐给Esoterica”,捐助款项通过其出版社的捐赠处进行收集。有的杂志如OtherVoices则通过支付平台Paypal收取捐助。作为回报,捐助者会得到受助期刊的允诺,其所捐款项将会用于期刊的可持续发展与研究工作。会费与捐助不无相似之处。如美国期刊《美国流行文化杂志》等多数期刊会将捐助者自动列为会员。(4)出售纸本杂志。在线开放获取的成本通过出售印刷本的收入来弥补。学会杂志在发行印刷本、收取订阅费的同时,也会推出开放获取版本,如瑞士的《心理分析杂志》。这样既满足了学会会员对印刷本的需求,又实现了开放获取。(5)增值收费。这种收费模式即freemium,是free(免费)和premium(收费)两种模式的结合。OA期刊的“免费+收费”模式即在所有期刊以网页形式免费开放获取的同时,针对其中一部分期刊提供额外的服务(比如提供PDF和e-Pub格式的全文下载)并就此收取订购费。(6)第三方资金。科研机构或科研资助机构为期刊提供部分或全额资助。这类机构包括研究所、大学、高校图书馆、基金会等。这一资金来源的可持续性难以保证。一些研究所和大学虽然有大型的出版项目,但准入门槛较高。基金会则倾向于提供新建OA期刊的启动资金或帮助传统期刊向OA期刊转型的资金。(7)非货币收入。即人们在期刊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无偿服务。一般来说,所有期刊都会利用无偿服务。无偿服务的提供者可以是作者、同行评议者或编辑。一方面,他们付出劳动以换取非货币报酬,如学术圈的认可、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扩大学术社交网络等。另一方面,他们所服务的期刊也获得了收益。但这种“自我剥削”式的收入模式持续性较差,无法单独或主要依赖此模式保持期刊正常运营。

1.3OA期刊收入模式的争议与问题

OA期刊运营者必须认识到:OA是一种让使用者便捷获取文献的方式,而不是商业增值模式或牟取利润的手段。促进学术传播始终是OA期刊的最终目标。如何在保持OA期刊运营的可持续性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学术交流,收入模式的选择与创新尤为重要。目前常见的收入模式都潜藏着或大或小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引起两种危机:期刊无法可持续运营或者学术独立性受损。而这两者都将不利于扩大学术传播的最终目标。事实上,多项调查结果显示,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对OA期刊的总体评价不高,对在OA期刊仍然持有疑虑。根据自然出版集团和PalgraveMacmillan出版社共同的《2014年作者洞察调查》(AuthorInsightsSurvey2014),只有3%的作者会只选择在开放获取期刊上发表文章。在科学和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里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作者选择OA期刊发表文章,其原因仅仅是因为那个期刊只有开放获取这一种出版模式。学者对支付论文处理费普遍存在的抵触情绪,是导致其不选择OA期刊发表文章的重要原因。根据上述调查,作者不选择在OA期刊发表文章的首要原因是,许多作者对OA期刊的声誉表示担忧,担心由此影响人们对文章质量的判断。此外,位列二、三的原因都与论文处理费有关。许多作者表示,他们不愿意或没有能力支付高额的开放获取文章处理费。因为开放获取文章每篇收费往往高达3000美元,即便对于有科研经费的科研人员来说,这笔费用也相当之高。不可否认的是,获取高额论文处理费的确成了某些“掠夺式”OA期刊(predatoryopen-accessjournals)的敛财之道。2013年《科学》杂志揭露的“钓鱼行动”中,一些学者将造假论文投给300多家开放获取期刊,其中竟有半数获得录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部分开放获取期刊确实自身质量堪忧。这些期刊往往运营不透明、掩饰财务情况、组建非正规的编委会、不进行同行评审。致力于学术传播的相关从业人员都必须认识到,开放获取的宗旨绝不是降低质量。从业人员亟需探索新方法优化OA期刊运营模式,提高期刊质量,挽救OA期刊出版模式的声誉。

2图书馆推动开放获取运营模式创新

图书馆在OA出版活动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以多种方法探索和推动着开放获取期刊运营模式的创新。从各自为营到结成联盟与出版商进行谈判,从单独资助到平台资助,从资助出版到独立出版,图书馆在传统的作者—出版商—图书馆的学术传播三角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正在发生转变,逐渐从学术传递链的末端走向前端。

2.1创新运营主体:从传递利润到传播知识

2008年,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一项研究显示,44%的成员图书馆(80家美加地区的研究图书馆)已经开展学术出版服务,出版形式主要是开放获取期刊。之后,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在《2012年学术图书馆十大趋势》中指出,学术图书馆作为学术传播的重要机构,必须积极参与到出版服务中来,否则将会被淘汰。2014年,美国图书馆学会的调查显示,共有35家成员图书馆提供OA出版。如今,学术图书馆开展OA出版已成为全球趋势。图书馆出版OA期刊主要有两种方式,即与出版社合作出版、自建出版社出版。高校图书馆与和本校或其他高校的出版社合作出版是当前最常见的出版方式。图书馆与出版社的跨界合作为图书馆的学术出版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图书馆可以把出版流程中的某些环节(如编审、排版、营销等)交给出版社负责,从而更高效地利用时间和人力去创办更多的期刊。自建出版社的图书馆则全程参与包括同行评议、论文评阅及编辑、期刊编辑排版及等一系列过程。(1)图书馆与出版社合作。北美地区的高校图书馆是图书馆界开展开放获取出版的先锋力量。根据图书馆出版联盟(LibraryPublishingCoalition,简称LPC)于2017年的第四版《图书馆出版名录》,参与调查的118所大学图书馆纷纷将开放获取期刊出版作为支持开放存取运动的重要内容,许多图书馆都将新增或扩大OA期刊出版作为本年度的首要任务。这些图书馆都与本校或其他高校的出版社合作出版。《图书馆出版名录》显示,高校图书馆开展OA出版服务的资金来源非常多样化。图书馆的业务预算是主要来源,此外还有文献经费预算、补助、捐赠、销售收入、授权许可收入等多种资金来源。(2)图书馆自建出版社。相比之下,澳大利亚的大学图书馆的开放获取出版规模更大、体系更完善。越来越多的澳大利亚大学图书馆通过机构知识库或自建出版社的方式成为开放获取出版的主力。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已有33所大学的图书馆参与出版了144种开放获取期刊,占其大学总数的85%。其中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图书馆是自建出版社的典范,该图书馆建立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出版社是澳洲最早进行OA出版、出版规模最大的研究图书馆出版社。该社的运营优势十分明显:成本低,每年只需大学提供约53万澳元资助;员工少,全职员工仅有4.5人;效率高,生产流程清晰,技术先进,运转灵活;服务全,其出版的所有学术作品均提供电子和纸质两种形式,多种格式的电子版本都能以开放的方式、使用电脑或移动设备轻松免费获取。与传统的OA期刊出版商相比,图书馆出版开放获取期刊有如下优势和特点:图书馆出版OA期刊的经费来源有保障,一般都有图书馆的业务预算兜底;无论是出于扩大知识传播的目的还是拓展自身服务的需要,图书馆出版OA期刊,都不以营利为目的,出版收益都会用于业务运营及拓展;图书馆出版OA期刊为特色馆藏资源的开发与研究提供展示平台,促进特色化学术成果的即时传播和共享。

2.2创新付费模式:从双重付费到一次付费

国际粒子物理开放出版资助联盟(SponsoringConsortiumforOpenAccessPublishinginParticlePhysics,SCOAP3)是图书馆联合其他机构共同创新开放获取运营模式的成功案例。来自47个国家的3000多个图书馆、图书馆联盟、高能物理领域的研究机构和资助机构成为SCOAP3的合作伙伴。SCOAP3的基本做法是由上述机构联合出资,向出版高能物理期刊的出版商购买开放出版服务,作者无需支付论文处理费;论文通过出版商网站在出版时立即开放,同时论文自动分发到SCOAP3联盟知识库和作者所在的机构知识库进行长期保存和开放获取;所有原订购这些期刊或数据库的机构不再支付或减少支付订阅费。SCOAP3采用计划招标的形式,以三年为一期,每三年重新招标。每一期开始前,在对每年文章发表量进行预估的基础上,SCOAP3和出版商商定每年一次性付费的最高限。每一期结束时,SCOAP3根据实际文章发表量支付费用,平均每篇文章的服务费约为1000欧元,远低于当前研究图书馆为每篇文章实际支付的价格,也低于大部分OA期刊收取的文章处理费。根据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报告,当前全球学术图书馆每年支付约760亿美元的期刊订阅费以获取1500~2000万篇新发表的论文,即每篇论文的获取价格在3800~5000美元之间[6]。SCOAP3实质上是将出版前的论文处理费与出版后的文献采购费合并为一次性支付的“开放出版服务费”,将原来图书馆单独采购期刊或数据库转变为联合谈判开放出版服务条款,同时有效实现学术论文向所有人的立即开放、可灵活复用和长期保存。SCOAP3不仅是图书馆推动开放获取的重要组织,也是图书馆创新付费模式的有益实践。在SCOAP3模式下,文献采购变成了支持开放出版,本地馆藏变成了开放资源,这表面上挑战了图书馆原有的信息资源建设体系,事实上则通过遏制双重付费、持续涨价等现象帮助图书馆实现其知识获取能力最大化、知识利用能力最大化的根本目标。图书馆在实现促进开放获取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服务方式的新突破。此外,图书馆联合学术界结成联盟进行招标,从原来被动接受报价转变到通过竞争采购服务而占据了主动,并争取到了更大利益。

2.3创新资助方式:从单独资助到联合资助

研究显示,论文作者对支付论文处理费的接受度与其所在学科有极大关系。艺术、人文与社会科学(AHS)领域研究者普遍认为,论文处理费是“具有重大缺陷的模式”,因为与科学、技术与医学(STM)领域相比,AHS学者较少受到资助,高额的论文处理费对该领域学术交流的负面影响较大。成立于2013年的人文科学开放图书馆(OpenLibraryofHumanities,简称OLH)推出的图书馆合作资助系统,是图书馆界应对这一难题的一大创新。OLH是目前最为成功的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图书馆联合资助出版平台,是学术导向的、无需作者支付费用的金色开放获取出版平台。作者可以向平台资助的OA期刊投稿,也可以向平台直接投稿。平台的启动资金来自于AndrewW.Mellon基金会,成员图书馆每年向平台一次性支付OA期刊资助费构成图书馆合作补助(LibraryPartnershipSubsidy),用以支付OA期刊出版费用。同时,所有出资图书馆都在OLH的图书馆董事会占有一席,参与管理平台事务。目前,共有来自16个国家的189家图书馆联合出资,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大学图书馆。作为股东的图书馆的出资目的在于促进学术交流而非获取利润,因而OLH可以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保持非营利运营。而且,基于规模效应,在发表相同数量论文的前提下,参与资助的图书馆数量越多,则每家图书馆每年所需支付金额越少,每家图书馆为每篇论文实际支付的费用越低。事实上,以OLH现有的规模,每家图书馆为每篇论文实际支付的费用仅为个位数(美元),远远低于通常情况下图书馆支付的订阅费与文献采购费。如以每年发表250篇论文为例,参与图书馆数量、图书馆资助金额、论文出版费三者的数量关系。这种图书馆联合资助模式一方面利用规模效应降低了图书馆的资助成本,提高了资助经费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了论文出版的数量和速度;另一方面平台形成了作者与图书馆之间的第三方力量,独立承担资助对象筛选工作,使图书馆免于组织专家评议、资格审核、资助经费管理等工作,减轻了图书馆的负担。

2.4创新生产模式:从单、双盲同行评议到开放同行评议

同行评议的质量是期刊出版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区别于传统的单盲评议或双盲评议,在开放同行评议(OpenPeerReview)机制中,作者和审稿人互相知道对方的身份。而且,评议者的审稿意见以及作者的回复连同最终论文一同发表。一批倡导彻底的开放理念的图书馆人视透明的开放同行评议为开放获取出版不可分割的机制内核,因而共同创办了采用开放式同行评议的开放获取杂志IntheLibrarywiththeLeadPipe和Code4LibJournal。前者创刊于2008年,致力于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开放同行评价机制以践行图书馆人的开放理念。其开放同行评议的过程始于文章主题的形成过程,该期刊的开放同行评议步骤。这种互动、透明、累进式的同行评议模式实现了作者、专家、读者之间的学术对话,促成了学术交流氛围的形成;帮助编辑追踪评议与修改过程,根据意见一批倡导彻底的开放理念的图书馆人视透明的开放同行评议为开放获取出版不可分割的机制内核,因而共同创办了采用开放式同行评议的开放获取杂志IntheLibrarywiththeLeadPipe和Code4LibJournal。前者创刊于2008年,致力于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开放同行评价机制以践行图书馆人的开放理念。其开放同行评议的过程始于文章主题的形成过程,该期刊的开放同行评议步骤见表3。判断稿件的学术价值,从而为后续处理做好准备;构成了更为严格的评审过程,促进了稿件质量的提高;缩短了开放获取出版的过程,使之更为迅速地对学术研究产生影响,提高了学术交流的效率;肯定了评审和编辑的智识劳动对形成论文、创造思想的贡献。研究表明,开放同行评议质量并不低于传统评议模式,而且经开放同行评议的文章被引频率更高。

2.5创新营销模式:从粗放营销到精细营销

一般来说,传统期刊和OA期刊都会利用报纸、期刊、网络、新媒体等媒介,采用刊登征订与征稿启事、推送下期预告、组织读者作者见面会等线下活动、举办征文比赛等方式来进行推广。由于OA期刊不向读者收取订阅费,因而其营销目的并不在于通过提高销量来获取利润,而在于扩大期刊的读者群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优质投稿,继而提升影响因子。传统粗放式营销往往局限于宣传办刊主旨、主要栏目、特色稿件,缺乏对期刊整体资源的整理与揭示,同时并不擅长与读者进行即时互动交流,具有信息不全面、不完整、静态性、单向性等特点,营销效果并不理想。相比之下,图书馆可以在营销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发挥更大的创造力,进行互动式、个性化、精细化的深度营销。就广度而言,图书馆可以通过网页宣传、手册介绍、用户培训、在线问答、馆员博客、文献利用课程、专题讲座等多样化形式推广OA期刊;就深度而言,图书馆擅长搜集、整理、描述、评价OA期刊资源,深入揭示这些资源的学习研究价值,并根据大数据进行用户行为分析,以个性化的方式将其推送给有需求的用户,同时追踪利用效果。其初衷虽然旨在帮助读者更高效地利用资源,但事实上却更有针对性地扩大了期刊的读者群。一些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利用LibGuides平台将OA期刊资源融入学科服务中,实现OA期刊资源导引与共享。比如美国丹佛大学图书馆为哲学专业创建的LibGuides中设立了“经同行评议的开放获取期刊”版块,收录了影响因子较高的15种OA期刊以及“开放获取期刊名录”中哲学类OA期刊的合集[9]。读者点击页面中期刊名称,便可获得期刊的目次链接、投稿指南及官方地址,方便读者获取学术热点动态信息。页面左栏是对话框,读者输入姓名等相关信息后便可与哲学专业的学科馆员进行对话。页面右栏是该学科馆员的档案,包括照片、服务学科、提供读者服务的联系信息等。这些信息都便于读者和学科馆员进行即时沟通,同时建立长期交流,图书馆从而得以互动式、个性化、精准化地推广OA期刊的资源特色。

绿色营销论文范文6

国内目前许多煤炭企业都面临着供给过剩等问题,煤炭企业在营销方面的管理水平对于煤炭企业能否保持健康长久的发展,提高其市场竞争水平意义重大。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煤炭企业目前存在的营销风险,并针对风险提出预警管理措施。

关键词:

煤炭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管理

0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以及绿色能源的逐步开发,煤炭行业的竞争愈来愈激烈,需求改变及营销风险增加等都是当前国内大多数煤炭企业所面临的严峻问题。煤炭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如果能够建立营销风险预警机制,对营销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监测就能对风险发生进行有效控制,并采取相关措施规避风险发生,挽回企业可能发生的经济损失。

1煤炭企业的营销风险

煤炭消费市场较集中。电力和钢铁是中国煤炭最大的消耗行业,也是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经济效益提升的主要原因,同时煤炭产量的增加也依赖于建材、化工等多个行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煤炭消费市场还是比较集中,继而导致煤炭的销售途径比较单一。而这几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变慢,消耗煤炭的许多行业对于煤炭的需求也降低了,煤炭企业营销的风险因而增加许多。随着绿色能源、新能源的开发,科学技术的进步,未来的能源消费结构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对于煤炭的需求也会大幅度降低。同时我国这几年也在逐渐加大能源结构调整的力度,通过风力发电、西气东输等一系列项目来给人民和企业等发展提供清洁能源,可见未来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更趋向于清洁、环保型,煤炭所占的比例显然会减少许多。煤炭行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比较长,并且曾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但不少煤炭企业一直不重视管理,尤其是营销方面的有效管理,在生产经营上一直有着生产投资成本、管理费用和流通成本比较高但产品质量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不少企业都是靠着提高销售数量来获取效益的,对于企业的核心竞争水平很少重视。另外,企业内部没有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体系,销售人员等相关管理人员营销理念跟不上时展,缺乏市场导向意识,对于市场风险也很少能够进行有效预测的。企业对于客户缺乏深入足够的了解,一些煤炭用户会故意拖欠企业贷款或者故意把价格压低,大大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一些信用等级比较低的煤炭用户不能及时回款,而企业也没有针对此做出有效举措,致使企业先发货后很难将款结算回来,使得企业的资金流动出现困难,甚至出现坏账风险。

2煤炭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管理

从上述分析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煤炭企业在营销方面存在的风险及原因,要有效预防企业营销风险,我们可以按照企业的经营目标,结合风险发生原因以及市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风险预警管理机制。

2.1营销风险的内容

2.1.1经营效率风险

分析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是判定企业能否创造更多利润的一种手段。若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效率不高,企业的高利润状态是难以持久的。影响企业经营效率的因素就是企业的经营效率风险。它主要包括影响长期负债、流动负债、销售收入的变化的因素和风险。

2.1.2盈利能力风险

盈利是企业的核心目的,对影响企业盈利的销售成本、税收政策、银行政策以及煤炭价格的波动等因素的评判会对规避这方面的风险起到重大的作用。

2.1.3现金流量风险

没有良好的现金流量,即使企业的项目再好,企业的资产价值再高都有可能走入运营困难的境地,甚至出现破产的危险。所以,现金流量风险也是煤炭企业营销系统运转过程中的必然思考的问题。

2.1.4坏账风险

煤炭企业的销售过程在许多情况下采用赊销的方式。客户由于主观或者客观的原因很有可能发生违约的情况,所以企业的销售过程中时刻面临着坏账的风险。在煤炭销售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企业消化坏账的能力也比较强,而如果环境出现不利的变化,煤炭价格急剧下滑,比如在发生的金融危机环境下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坏账风险自然就成为企业发展的大包袱。所以,坏账风险是经营风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坏账风险包括由于合同违约而造成的这种事后客观风险;也包括合同签约之前对企业信息掌握程度的风险,以及对企业清收坏账过程中的人员组织和激励机制的因素。

2.2风险控制

煤炭企业制定营销风险预警管理的原因在于要监测风险并控制风险的发生,以免企业遭受不必要的利益损失。在风险控制中,企业的管理者等相关人员要针对可能影响到企业经营目标的不良因素采取有效措施。煤炭企业营销风险的预警管理其主要保障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①创新营销组织。煤炭企业的营销组织应该经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这是企业营销战略管理的基本。当前不少煤炭企业的营销组织方式比较滞后,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对其进行创新,提升其市场的感知能力,适应市场的能力以及战略思考水平。具体来说,营销组织的创新需要包括其概念创新、结构上的创新以及营销流程、沟通以及组织绩效考核几个方面的创新。②树立营销的风险意识。我国的煤炭企业其价格一直都由国家进行宏观调控,而企业营销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不一,营销观念更是有待提高,也缺乏创新精神和风险意识。然而随着我国将煤炭行业逐步推向国际市场,煤炭企业的发展也就进入到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中,这就需要煤炭企业树立起营销风险意识以应对多变的煤炭市场。在这一大背景下煤炭企业要根据客户需求树立竞争意识、品牌意识以及市场营销理念,并创新营销方式,开拓新市场才能增加营销水平及营销额。③进行成本管理,减少成本浪费。制定长远规划,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把管理规范化,做到责任具体到人,提高办事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这种措施的目的是提高盈利能力,降低现金流动性风险。④要时刻关注市场信息,随时收集和应用这些信息作为进行决策的依据,包括对手和客户的相关信息等;采用主观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营销风险数据库,评判企业的营销风险程度。这种措施的目的是应对坏账风险方面、现金流风险方面,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⑤监控各个客户的回款质量、建立严格的合同评审制度。此措施的是能够提升销售客户的透明度,保证企业稳定的现金流量,降低客户的坏账风险。⑥建立健全人员激励机制,要将清理客户坏账的考核结果作为人员选拔晋升、调配、奖惩与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也可把欠款回收按比率作为收款人员的奖励,激发销售人员清收欠款的积极性。这种措施的目的是提高销售人员回收欠款的积极性,降低企业坏账风险。

3结束语

在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的今天,我国的煤炭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适应市场经济,根据企业营销风险发生的原因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营销风险预警管理机制,在制度、人才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和管理,同时完善安全管理体制,这样才能确保风险预警管理的有效性,才能让企业规避风险的发生。

作者:鲁华 单位:山东能源集团煤炭营销中心肥城营销处

参考文献

[1]宋岩.煤炭企业市场营销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2(09).

[2]李冬嵬,席庆荣.煤炭企业市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J].煤炭工程,2012(10).

[3]王淑焕,许军利,等.企业法律风险防控实务应用全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216-305.

[4]王维兴.2010年重点钢铁企业炼铁技术述评[J].中国冶金报,2013(3).

绿色营销论文范文7

关键词:脚本教学法;即兴教学法;高校营销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

在现代汉语词典上,即兴的意思是指临时发生的兴致(进行创作、表演等)①。 即兴教学法是“为了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临时采取更符合当时课堂需求的教学方法②。 ”此法具有当下性、趣味性、互动性、符合天性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地应用在高校的音乐和舞蹈教学中。 在高校营销课程中,即兴教学法虽然有所应用,但是仍处在无意识和探索阶段,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和推行层面。其实,作为启发式教学的一种,自大学诞生以来就有即兴教学传统。 譬如民国期间,徐志摩在大学授课时,从不循规蹈矩,经常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 有一次,他突发奇想地将课堂搬到了一棵老槐树下,向大学生们大声朗诵 W•H•Hudson(赫德生)的作品《绿色大厦》和《鸟与人》,并向大学生讲述泰戈尔、拜伦、雪莱、曼殊斐儿等诗人作家的故事。 其即兴的、看似随意的讲课风格,不仅让他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大学教授, 而且还启蒙他的学生卞之琳、陈梦家、赵家璧、何家槐等踏上了文学道路。如今, 由于移动互联网和大学慕课的出现,高校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需要方便地找到学习资源。 课堂上,程序化的教学方式,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波澜不惊的教学体验,已经让学生们痛心疾首,大失所望。 无奈之下,学生们纷纷打开手机成了“低头族”。 因此,为了走出高校营销教学的困境,教师们急需引进即兴教学法改进僵化的脚本教学法,有效提升学生们的课程参与感和满意度。

二、即兴教学法对高校营销课程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营销课堂上,营销专业的教师就刚刚讲完的课本内容以及不久前发生的热点事件,适时地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 并进一步引发同学们进行讨论。此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走出“象牙塔”,发现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市场营销是高校与市场接触最密切的专业之一。众所周知,市场是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面对这样的市场, 营销专业的学生无疑要有适应环境随机应变的能力。比如,在当下新冠疫情肆虐的市场环境中,在课堂上,营销专业的教师就可即兴地抛出话题(当下营销专业的学生将如何就业? ),此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 还可以促使他们提前思考和准备,为未来成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开放、互动的教学环境是创造型人才破土而出的土壤。 西南联大为何在当时条件那么艰苦的情况下培养出那么多栋梁之材? 这与当时开放、互动的教学环境不无关系。 在课堂上,营销专业的教师不经意间扯出话题, 学生们可平等自由地进行讨论,整个讨论不分对错,只问合不合理,这样宽松的氛围对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潜能作用巨大。

(四)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如今,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让高校营销教学深受其害。 课堂上,学生们看着营销教师将 PPT 一页一页地讲完。 讲课内容一眼就可以望见底,一路没有期盼,没有惊喜。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低头看手机实属必然。 但是,在课堂上,营销教师在学生疲倦的时候,适时地增加一个互动,无疑会为课堂增色,进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比如,有一次,我院的钟春仿老师利用课程间隙, 给同学们表演了笛子独奏,该做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一段令人难忘的小插曲。

三、即兴教学法在高校营销课程中的实施要点

(一)善用热点、课本和现场等素材

1.关注热点。 在这里,关注热点是指关注短期内出现的轰动性事件③。 譬如,海底捞食品安全事件、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一波三折的“无印良品”商标权之争事件等。 诸如此类的热点事件用于营销课堂中无疑可以很好地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2.聚焦课本。 在这里,聚焦课本是指聚焦于高校的营销教科书。 表现在课堂上,可以是教学过程中营销教师对核心概念的有感而发。 譬如,在《品牌管理》课上,本人对品牌的概念做了自己的诠释:从企业的角度看,品牌等于标识;从顾客的角度看,品牌等于体验,就是你看到、你听到、你闻到、你尝到、你触摸到的与品牌有关的一切。 也可以是教学过程中对教材中案例的一个追问。 譬如,在《品牌管理》课上, 同学们在讨论教材上星巴克品牌形象的案例,本人在书中两个问题的基础上临时追加了一个新问题: 星巴克品牌形象案例对中国企业有哪些启示? 此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而且提升了营销课堂的新鲜度。

3.敏于现场。 敏于现场是指高校营销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上每一个闪亮的瞬间。 表现在课堂上,可以是学生们上课疲倦后教师的“出位”表演(如前文讲的钟春仿老师的笛子独奏), 也可以是学生精彩发言后教师的现场点评。 譬如,在《服务营销学》课上,一位学生在 5—8 分钟的演讲中,全面剖析了“三只松鼠”的服务营销之道,本人对该生的精彩发言做了现场点评,同时鼓励该生将演讲稿扩展成一篇学术论文(“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的服务营销思维),最终这篇在《经营与管理》杂志 2015年第 11 期上。

(二)注重营销知识的累积和即兴能力的培养

就高校营销课程而言,即兴教学法能否运用到位,与教师营销知识的累积、即兴能力的培养等有很大关系。 “一万小时定律”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需要 10000 小时。 成为一个营销名师亦是如此。 用好即兴教学法,靠职业菜鸟能行吗?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用好即兴教学法,办法只有一条: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陆游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所以,在生活中,高校营销教师不仅要向教学名师学习,而且要向社会上的其他人士(譬如企业家、脱口秀演员和辩论大师等)学习,学习他们的授课经验、治企之术、幽默谈吐和控场能力,并细心揣摩,大胆实践,假以时日一定会成为一名受学生们欢迎的好教师。

(三)在秩序中让营销课堂活跃起来

绿色营销论文范文8

关键词:蚕桑产业;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1蚕桑观光农业的涵义、功能及现状

1.1蚕桑主题观光农业的涵义

观光农业主要是指利用城市周边的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乡村民俗风情等条件,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业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的农业区域[1]。蚕桑主题观光农业是指在现有的蚕桑产业资源基础上,深入挖掘整个蚕桑产业链的历史文化价值、科普价值、实用价值,通过将蚕桑产品的生产与旅游观光深度融合与科学规划设计,使游客切身体验农耕文化、自然风光和精美产品的同时,感受蚕桑辉煌历史文化的魅力,得到身心的放松、体验和享受。

1.2蚕桑主题观光农业的功能

第一,蚕桑主题观光农业最基础的功能就是农业生产功能,与传统农业一样,观光农业也可以为人们提供各种农副产品,如桑叶(芽)、桑果、桑枝、蚕蛹、丝绵等,同时蚕桑观光农业更重视种养殖过程中的生态性和绿色性,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环保和健康的农产品。第二,蚕桑主题观光农业的主要功能就是休闲旅游功能,通过开发各种蚕桑产业资源,可以为游客提供各种农事体验项目,如亲手摘桑养蚕、采摘新鲜桑果、品尝特色蚕桑菜肴等,这些项目都有助于让人们沉醉于农耕之乐,减轻压力。第三,发展蚕桑主题观光农业具有拉动社会经济的功能,除了可以直接带动蚕桑产业发展外,还可以间接带动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商场零售等行业的发展。第四,蚕桑主题观光农业还具有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为许多城市人提供了认识农业、体验农业劳动的机会,同时也为游客提供各种民俗文化项目,使得各种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2]。

1.3蚕桑主题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在中国,蚕桑是众所周知的教育和文化高端名片,全国各地蚕桑产业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为开发蚕桑主题农业观光项目提供了先决条件,近几年发展迅速,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第一种是以部分蚕桑养殖传统地区为主,通过对现有的桑园、缫丝工坊等加以改造,以旧做旧,使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观光农业相结合,在保持蚕桑生产的情况下,开发其蕴藏的观光娱乐价值。其主要经营利润来源以蚕桑生产为主,观光经营为辅[3]。第二种是投资新建的以观光娱乐为主的生态体验园。其主要的经营利润来源以游客观光收益为主,蚕桑生产为辅。主要是结合观光和亲自动手,让游客体验蚕桑产业的过程,观光项目比较丰富,旅游基础设施较好,能为游客带来较大的娱乐体验。第三种是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建设的蚕桑文化创意园(丝绸博物馆),主要是起到文化传承、科普教育等功能,让在都市生活的人们了解蚕桑文化、熟悉蚕桑产业发展、认识更多蚕桑产品。其主要的经营利润来源以政府补贴为主,提供公共服务。

2目前蚕桑主题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科学规划与建设论证

虽然我国拥有比较优良的农业产业条件,但观光农业的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和指导。观光农业属于农业生产与旅游开发的交叉领域,除了要对蚕桑生产进行科学的安排,更需要结合旅游行业的相关规律进行合理规划[4]。现实中,许多地区跟风发展起来的蚕桑观光农业,在发展建设之前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对相关自然条件和生产情况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和规划,对发展观光农业需要的经济、交通、市场等条件也认识不足,如园区附近自然环境状况、园区生产安排布局、园区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性、邻近地区市场份额等,急于项目启动,导致园区边建边改、经营不良,遭遇市场淘汰的风险。

2.2观光项目与吸引力

部分园区缺乏因地制宜、深入挖掘自身资源特色和优势。目前观光项目发展最多的就是各种果桑采摘园,主要以采摘桑葚为主,还有一些是在采摘的基础上增加特色餐饮项目,停留在观光采摘和餐饮层面,尚未深入挖掘健康蚕桑、创意蚕桑的价值。同时各地观光园区虽处于各类自然、人文景观尚未开发的城市周边地区,观光农业项目的特色和农耕文化挖掘不够,项目设置雷同性较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2.3从业人员与经营管理

观光农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因其多领域交叉,需要多类型的高层次专业化人才。但由于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从事该行业的人员大多是农业专业人才,缺乏旅游规划开发以及相关经营管理能力,对于规划、管理、产业创新、发展趋势等问题的思考具有突出的局限性[5],不能有效地提升园区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水平,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蚕桑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

2.4园区推介与营销策略

蚕桑观光农业作为一个新兴特色产业,人们对其期望值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产品挖掘和推介。发展观光农业伊始,必须重视科学、系统的产品推介策略设计,弘扬传统丝绸文化的魅力,防止零散、简单的体验式宣传。如大多数园区的营销宣传缺乏系统的设计规划,甚至靠发传单、贴广告等简单方式,主要客源都是通过人们口耳相传才了解到的,即使加入网络宣传的元素,也只是微信的朋友圈营销,缺乏蚕桑丝绸元素的历史悠久、高端大气、耳目一新的营销效果。因此,网络营销等渠道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进行全面的营销策划。

2.5蚕桑生产与观光季节性

目前,蚕桑观光农业等也受到季节性的制约,旅游观光淡旺季差别明显,旺季淡季收入不均衡。每年3~6月蚕桑生产的旺季与农业观光的黄金期高度吻合,游人如织,究其原因主要是观光旺季就集中在蚕的生长周期和桑树的果实成熟期,开发其他季节的农业观光成为各园区科学设计的重头戏,以解决观光农业在淡季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全年收入不均衡的瓶颈问题[6]。因此,各地观光农业区急需树立明确的市场导向理念,积极发展淡季相关项目。

3发展观光农业的对策分析

蚕桑主题观光农业的发展首先需要科学的指导原则。一是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际的原则。要根据本地蚕桑产业的人文历史、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适度发展,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其他园区的模式。二是科学规划、合理设计的原则。要做好当地蚕桑产业资源的摸底调查工作,加强管理,转变观念,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宏观指导和调整。三是突出特色、确定重点的原则。一定要明确蚕桑产业在发展观光农业中的重要地位,作为自身发展的突出特色,讲好历史文化故事,作为宣传的重点。四是着眼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发展观光农业是一项长久的事业,必须看的高远,想到未来[7]。同时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永远留住“绿水青山”。

3.1进行充分的前期论证,加强科学规划

目前,各地的蚕桑观光农业发展处在自发阶段,缺乏科学规划,导致自身优势资源不能发挥出来。应当在发展初期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找到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和劣势,并由相关专业人员对园区进行整体的科学规划、设计和改造相关观光项目,从而发挥出相关资源优势,弥补相关劣势。

3.2深入开发蚕桑观光项目,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

在发展观光农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蚕桑特色产业作为重点,深入挖掘蚕桑农耕文化和丝绸创意元素。以特色农产品作为吸引各地游客的法宝,其他项目和资源起到丰富观光项目和层次,提高观光质量的作用,只有坚持发展自身的优势特色产业,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8]。在项目设置方面,除了在桑树的品种上种植普通品种外,还可以栽种观赏型、水果型等珍稀桑树品种,以满足游客观光、采摘的需要。在蚕桑生产上,除了实物、标本和图片展示外,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播放,诠释蚕桑丝绸的历史传承、最新科技、创意文化及传统技艺。在互动项目设置上,游客可以参与体验种桑树、摘桑果、采桑叶、养蚕、剥茧、煮茧、缫丝、织布、扎染、做茧花等活动的乐趣,增强游客的感知和认识,使游客体验农桑的乐趣,也可以使青少年学生增长知识,培养热爱劳动的能力。游客在这样的环境中游览,不仅获得旅游体验和精神享受,还能学到历史传统、科学知识和文化教育,产生深刻印象[9]。在休闲娱乐方面,可以建设美食长廊、农家乐餐厅等,增添桑叶煎蛋、桑叶汤、炒蚕蛹、桑叶茶、桑果饮料等符合大健康潮流的农家特色菜。可在桑园里养殖小家禽、套种蔬菜,在养蚕大棚内用桑枝栽培食用菌,提供经过深加工的蚕桑副产品如桑果汁饮料、桑叶茶、桑叶面、蚕丝被、真丝绸服装等系列产品供游人选购。

3.3引进专业人才,提升园区管理水平

发展观光农业需要管理、营销、设计等各方面的人才,但目前相关人才非常匮乏,高质量人才更是千金难求,这导致了各地蚕桑观光农业发展处在依靠自发经验进行经营管理的初级阶段,经营效果不理想,更阻碍了园区的可持续发展[10]。因此各地观光农业园在发展过程中,应在各种渠道进行人才招聘,可采用校园招聘、网络招聘等手段扩大招聘范围。招聘的专业范围可包括:农业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人才、蚕桑主题观光项目设计人才、专业营销策划人才等。只有拥有相应的专业人才,园区的发展才能走上正轨,才能增强竞争力。

3.4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进行全方位营销

面对现阶段农业观光缺乏全面的营销策略、营销手段单一、营销渠道不足等问题,各地的蚕桑观光园区应当建立专业的营销团队或部门,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重点是进行蚕桑特色产业的宣传,让广大游客认识到优质蚕桑产品的益处,主打文化、健康、环保等特色概念,看到蚕桑生产过程中优良的天然环境,引起游客参观体验的兴趣和欲望[11]。同时营销手段和渠道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采用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相结合的办法。在网络营销上利用各大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的推荐、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朋友圈、新闻头条等进行宣传工作。也可使用传统营销手段举办大型的实地营销活动,比如举办试吃大赛、采摘大赛、工艺美术等吸引游客参加,增加知名度。

3.5发展多种经营,减少季节性因素对收入的影响

目前,观光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就是观光农业的季节性因素,虽然这是由农业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但是依然可以通过采取合理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造成观光农业游客季节性淡旺季的原因主要是观光园区内蚕桑生产景观的季节单一性造成的。例如最常见的桑果采摘园,由于桑果成熟的时间比较短,结果期结束后,观光园内缺乏其他吸引游客的项目,造成闲置浪费,也影响了观光农业收入的提高。因此可采用了复合式的农业生产模式,其种植以及养殖不限于单一品种和单一方式,而是进行科学的规划,利用技术手段、种植的作物成熟周期覆盖全年,每个季节均有作物成熟,使游客可以全年进行采摘观光活动[12]。另一方面,除了农业作物和蚕丝产品外,还应当增加其他的游览设施和项目,譬如文化创意、特色民俗活动、特色美食、特色手工艺制品等,显著提升园区娱乐性、知识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宋金平,盖文兴.我国观光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3(2):33-34.

[2]张榛.蚕桑产业与农业旅游有机结合的思考[J].江苏蚕业,2008(2):46-47.

[3]颜俊梅.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基于六盘水市钟山区产业兴旺的视角[A].黔西南党校论坛.2018.

[4]陈罗绵.广州市花都区宝桑园科普思路创新探究[J].南方农业,2015(3):99-100.

[5]于水常.基于游客行为的北京休闲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8.

[6]黄磊.基于乡土景观的观光农业园规划探究——以蓬溪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为例[D].西南科技大学,2018.

[7]熊永兴.体验型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8.

[8]赵敏.珠江三角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与生态经济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2001(9):14-17.

[9]唐睿.休闲型农业产业园规划设计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8.

[10]张延.烟台市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协同发展模式研究[D].鲁东大学,2017.

[11]乐波灵,李燕飞.浅谈广西蚕桑生态旅游开发[J].广西蚕业,2012(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