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编程培训范例

数控编程培训

数控编程培训范文1

 

0引言   数控技术作为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的核心技术,正在以较快的速度逐步取代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2]。现代职业教育数控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能掌握机械制造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计算机应用技术,又能够同时胜任数控加工编程及加工工艺规划、数控机床操作和维修任务的复合型人才[3]。在数控设备已经成为国家制造业和经济社会建设基础装备[1]的时期,制造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数控技术和数控装备,社会对于数控加工专业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以及数控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数控教学体系。   1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在数控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只有与现代制造加工企业实现良好对接,才能够培养出经济社会所需要的工程应用人才。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在数控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职业教育数控培训资源不足   数控实训设备条件差,数量严重不足,且不配套。同时具备相应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数控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尤其缺乏熟悉企业生产实际,并能够承担数控教学工作的“双师”专业教师[3]。教学培训体系不完备,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要求尚存在差距。   2)培训体系不完备   很多院校把实训重点放在数控机床简单操作上,而对数控加工工艺(如工艺路线选择、刀具选择、切削用量设置等)、模具设计、CAD/CAM与数控自动编程、数控机床机电设计与联调技术、数控机床的维护、维修等专业技术能力训练不够。3)信息化不足现有数控技术教育专业教材形态单一、内容陈旧、实践性差。适合数控系统原理、数控机床机电控制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维修和数控实训等课程的教材非常有限,严重脱离生产实际。   2面向现代职业教育的数控加工系统的特征要求   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应当是能够实现与加工制造企业的完美对接,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数控加工工程应用人才。其基本特征要求为:   1)数控加工培训体系的完备性   现代职业教育在数控方面的培训已经不能把所有的重点都放在机床的简单操作上,对于现代先进制造技术应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包括CAD/CAE,CAD/CAM,机械加工工艺及CAPP,数控编程与数控仿真等,培养出适合实际工程应用的人才。   2)提高数控加工体系的信息化   职业教育在设备资源及智力资源方面的缺乏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提高职业教育在数控加工体系方面的信息化程度,实现网络上分布式资源的共享与集中利用[4],解决职业教育的资源短缺问题。3面向现代职业教育的数控加工系统的总体架构   3.1面向现代职业教育的数控加工网络化体系   面向现代职业教育的数控加工体系的可利用资源一般有高校的分布式资源、企业的分布式资源、网络上的其他分布式资源等。要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就必须建立他们之间的数据通讯,通过网络平台将他们连接起来。图1所示为连接体系结构。为了实现数据的共享,建立一个用于数控加工培训信息共享的平台网络体系,图2所示为面向现代职业教育的数控加工网络化数据共享体系架构。面向现代职业教育的数控加工网络化体系主要有职业学校、高等院校、数控加工制造企业以及网络上的其他资源机构组成。在数据中心的连接端,各个加盟成员将数控加工共享的资料通过转换协议(TCP/IP协议)转换成可网络化传输的格式,并发送到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共享。在数据中心的共享数据,各个联盟机构均可以通过网络对其进行访问,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及数据。每一个加盟该网络化体系的成员要实现数据的共享服务,必须通过接口服务器进行连接。加盟成员传输的数据通过接口服务器进行加密、解析等处理后再上传至共享数据中心。加盟的成员接口服务器必须经过认证中心的合格认证才能进入该平台体系。这样,既能够保证各成员内部信息的安全性,又不影响信息的与共享。   3.2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数控加工培训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要培养出适合时展的数控加工工程应用人才,还需要建立完备的数控加工培训体系。图3所示为现代职业教育的数控加工体系结构,它包括CAD/CAE模块、工艺分析制订及CAPP模块、数控编程模块、数控仿真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机床加工模块。完备的数控加工培训体系可以使得职业教育的学习者能够更好的了解现代制造企业的生产模式及流程等。   3.3培训体系的具体实施   用户端通过WEB的方式对数据中心进行访问,获取相应的参考信息,进行实训练习。同时,将前一阶段的上实训数据上传至内部网络数据服务器中,供后续数控设备控制加工使用。图4所示为建立的内部网络培训体系,具体的实现流程图如图5所示。   4结论   文中分析了职业教育在数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面向现代职业教育的数控体系的特征要求,提出了面向现代职业教育的数控加工体系。该体系通过网络利用各种分布式资源的集中,提高分布式资源的利用率,解决现代职业教育在数控教学方面资源匮乏的问题,使得现代职业教育尽可能与加工制造企业实现良好的对接,满足社会对于数控加工工程应用人才的需要。

数控编程培训范文2

【关键词】数控技术;实践;创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制造业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与数控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已经形成。它具有机械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机械制造业。数控技术已经成为制造业的基础,被列为世界中的关键技术。它已成为现代科技的国际竞争的关键点,并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1]。

1数控技能教学的现状分析

1)虽然近年来中国技工学校数控专业的课程设置有所改善,但教学内容还比较陈旧。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企业要求之间仍存在差距。例如,数控机床和编程的教学仍然比较薄弱。由于有些学校受实习条件限制,主要依靠理论教学。企业迫切需要的数控机床的编程,操作和维护培训效果不够系统地适应社会需求。2)在实际技能培训方面,要加强对数控加工工艺(如工艺路线选择,工具选择,切削量设置等),模具设计,CAD/CAM和CNC自动编程等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3)结合学校和学生的现状,编写适合数控编程,数控界面技术培训,机床参数设置和系统故障诊断培训,数控仿真软件操作的教材。例如,校本教材的编写可以很好地解决理论超出实践的现状。4)对中等技工学校专业教师的要求是他们有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对企业的实际生产特别熟悉,可承接数控教学中“双专业(教师、工程师)型”专业教师[2]。5)数控训练设备条件差,数量严重不足,不完整。学校设备不能适应大众化的教学实验,限制了教学和培训的实际操作,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规模化,普及化的培养。真正意义上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达到教学目标。培训也很差。

2数控技能培养方法

数控技能的学习一般基于特殊技能训练,以操作技能的提高为主线,主要是数控知识点的专项学习和机械设备的实际操作。在明确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计划后,教师引导学生传授理论知识。

2.1注意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我认为数控专业学生应该实施所有的数控技术方面的教学,不仅在数控机床或数控技术的教学上,而且在相关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中,所有数控技术相关内容为了尽可能系统地培养学生,他们应该培养数控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3]。

2.2丰富理论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数控技术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程技术。数控技术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加强相应的实践教学,以达到理论教学的效果。虚拟现实技术相当成熟,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际设备。加工环境及其工作现状,将静态教学转变为动态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理论教学的效果得到显着提高。

2.3加强校企合作,打造“订单式”人才培养

示范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是职业院校确定数控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依据。只有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才有出路。只有走上校企合作的道路,才能提高数控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2.4应大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承

许多从事数字技术教育教学的教师已经到了一半,并且有大学毕业的新教师。他们的基础理论知识通常比较扎实,但缺乏实践经验。因此,职业院校应该有计划地发送。在企业中练习和培养学生,并根据数控技术的教学要求进行实践培训,重点在工艺技术,故障诊断和排除方面。也可以直接聘请数控技师担任公司兼职教师,参与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直接承担教育教学任务[4]。

2.5应加强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技工院校

建立一定规模的数控技术培训基地,以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它们应包括数控机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电火花加工和线切割加工设备,数控仿真软件以及数控机床的典型部件。装配和拆卸,数控系统调试和维护的综合性实验室试验台。可以执行数控机床的操作培训,可以完成数控原理,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电机调速与控制,机床精度检测与调试技术,数控设备故障基础实验等诊断。

2.6培养学生的数控设备使用、保养能力

在现代数控专业教育教学中,教师既要介绍数控技术轨迹的全部原理,还要介绍数控机床的维护和故障排除知识。尤其要注意数控装置与机床的协调。在所有的教学内容中,机床故障的自动诊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过程可以确定当前机床组织存在的问题并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一般来说,数控机床故障诊断技术中需要检测的参数主要有:编程错误,设备故障,机械结构和部件损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专业设置的基本条件和实际应用的特点,区分数控技术的教学内容。例如,当前数控专业的教学目标是深入挖掘学生的数控加工能力,有必要实时进行故障处理教学,并要求学生掌握实际的报警处理方法。如果失败程度较为复杂,相关服务部门的专家也有必要进行故障排除教学,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专业水平。

3结语

总之,在数控技术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实时推出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主体参与的优化,促进学校良性发展的整个数控技术教学。

参考文献

[1]刘虹.数控设备与编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3.

[2]林森,张俊清.教学法教师资格考试辅导纲要[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2-13.

[3]周莉,柳汀.中等技工教育数控技能教学方法的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1,(2):164.

数控编程培训范文3

关键词:金工实习;改革措施;数控实训

0引言

金工实习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机电学院各专业学生的一门比较重要的实践课程。主要包含了铸造、锻造、钳工、车工、焊工、铣工等传统的加工方法,还有比较先进的制造技术数控加工。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各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而数控技术更是重中之重。

1数控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本校机电工程学院有足够的实习场所和实习设备,除了传统的车床、铣床、刨床、电焊机、钳工操作台等,近几年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买了不少数控机床,其中数控车床30台,三轴、四轴、五轴加工中心共六台,还有数控线切割等。机床总数虽然不少,但是也有很多的问题。

1.1课程安排不够合理,课时较少。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金工实共80个课时,分四个项目,包括数控实训、焊工实训、钳工实训和车工实训,每个项目只有20个课时。这么短的时间也只能学习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基本没时间学习数控加工中心的知识。而且数控编程与操作这门课是在金工实习之后才开设的,理论与实践无法结合起来,显然不能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1.2学生的理论知识不足,教师教学经验欠缺。在进行金工实习之前,学生没有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对机床对数控编程都是一窍不通的。数控实训时,在20个课时之内,老师既要讲授实践知识,又要讲授数控编程的理论知识和其它的一些相关知识,增加了教学难度。而负责实践教学的老师,实践能力较强,理论知识相对有点不足,上课基本都是先满堂讲解理论编程知识,而学生由于没有基础知识,接受能力较差,而且学生也很少有作笔记的习惯,听过以后几乎就忘记了,白白浪费了时间。而数控机床属于机电一体化的先进设备,操作也相对繁琐,需要熟悉各个按键的功能、参数的作用、以及刀具的选择安装方法,最后输入程序,对刀进行加工。在对数控机床操作的过程中,不可控因素较多,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危险性。这些都是难以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的。

1.3数控机床的运用不合理。学生在金工实习数控实训时,由于课时较少,指导教师一般只教学生数控车床方面的知识,而数控加工中心的知识一带而过,基本不进行数控加工中心机床的操作练习。而整个金工实习中,也没有安排普通铣床的实训,所以这样下来,学生仅仅懂得一点车削知识,而铣削知识则是一窍不通。而铣削在现实中,是应用的非常广泛的,普通零件的加工、手机外壳等电子产品的加工、各种模具的制造、以及飞机叶轮等复杂零件的加工,都离不开数控加工中心。所以,仅仅学习数控车床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2数控实训教学改革的措施及方法

针对我校数控实训教学方面出现的问题,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从多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改革措施。

2.1首先要调整课程安排,增加课时量。学好一门技能,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只学一样肯定是不行的。由于数控加工对理论知识的要求较高,包括机械制图、数控编程与操作、机械加工工艺、互换性与测量等知识。所以在进行数控实训之前,一定要先把这些课上了,让学生有良好的基础,尤其是数控编程,之前都是放在数控实训之后再学的,显然是不合理的,既增加了实践教学的难度,又没有教学效果,只是白白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课时还需要增加,20个课时比较少,这么短的时间内,很难既完成数控车床的学习,又完成数控加工中心的学习。需要至少安排两周的时间,数控车和加工中心的操作分别用一周的时间来学习。

2.2加强教师的培训,增强教师间的交流。目前教学的特点是,各位老师都是按照自己的方法独自上课,缺乏相互间的交流,理论老师和实验教师不能就相关的课程进行交流商讨,很难保证教学质量。比如代数控编程的理论老师和代数控实训的实验老师,需要在一起多多交流,互相学习,在理论教学中适当的讲些实践知识,而实验老师在实践教学中也要讲些理论知识,理论实践相结合,才能教好学生。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作为老师也要时刻不断的学习,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教学方法。利用暑假或者寒假的时间,去相关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或者去参加新技术的培训,学习新的技术,提高操作能力。尤其是五轴加工中心,目前教师队伍中还没有人能够进行熟练操作,需要利用假期时间去培训学习。由于五轴加工的复杂性,编程一般都需要借助CAD/CAM软件进行自动编程,比如UG、mastercam、CAXA等自动编程软件。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学习机床的基本操作知识,还要学习一些软件。要想把学生教会教好,首先指导老师自己要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

2.3虚实相结合,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室。数控机床在实际的操作加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首先要根据图纸编制数控加工程序,选择合适的切削用量,然后把程序输入机床进行程序的校验,再对刀进行试切加工。整个过程比较繁琐,一步出错就有可能出现事故,造成机床的损坏。而且在教学中一个实验老师需要一次教二三十个学生,在机床操作演示的过程中,可能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够看清楚学会,所以在演示以后还要对不会的学生进行重复的指导,还要时刻观察周围学生的操作情况,费心费力,浪费时间。而在仿真实验室里,每台电脑上都装有数控仿真软件,通过学习,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上机床操作之前,可以先在仿真软件上学习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比如程序的输入、机床面板上各个按键的功能、对刀、程序的校验等,和真实机床操作是一样的。通过实验室里多媒体教学演示,可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清楚的看到操作步骤,而同学们可以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跟着老师的操作步骤,在电脑上进行数控仿真学习。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利用录屏软件进行录屏,讲课结束后,把录的内容发给同学们。这样的话,即便是学生在上课时没有听懂,也可以课后自己看录的讲课内容进行自学。避免了老师的重复讲解。尤其是在学习加工中心知识的时候,由于学校加工中心比较少,而实训的人数比较多,需要轮流进行操作的练习,平均每个人操作机床的时间是很少的,很难熟练掌握。而利用数控仿真软件,每个学生都可以同时进行机床操作的学习,直到能够熟练掌握。学生也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数控仿真软件,即便在不上课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数控机床的操作学习,非常方便。能够在仿真软件上进行熟练操作以后,就可以在真实的机床上进行操作加工,虚实相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2.4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实训过程指导。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指导教师站在数控机床旁边,学生围一圈,教师对着机床进行讲解,由于学生人多,就会造成后面的学生看不到听不清的情况。而且由于数控机床操作步骤比较多,只讲一遍的话,学生也很难完全记住。这就需要改变一下教学方法,在讲解的时候可以分步进行,把每一步讲解都录成视频。比如在对数控车床加工进行讲解的时候,在编程完成以后,首先需要进行刀具的选择和安装,可以把每一种刀具的规格用法,及适用范围都讲清楚。然后把刀具安装在车床刀架上,把注意事项讲清楚。整个详细的操作过程录成视频,发给全体学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清楚的理解。数控机床操作面板知识和数控仿真类似,可以一次性把各个按键的功能讲清楚,与仿真不同的可以重点讲解,同样整个过程录成视频。最后进行对刀的操作,车床刀具一般为外圆车刀、螺纹刀、切槽刀、内孔车刀等等,每一种刀具的对刀方法和仿真基本是一样的。操作时,把用到的每一种刀具都进行一次对刀操作,一边操作一边讲解,整个过程录成视频,发给每一个同学。在对加工中心进行教学的时候,这种教学方法更具有优势,因为加工中心数量较少,学生较多,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较少,而通过看视频,可以先了解操作方法,在进行实际动手操作的时候,就可以很容易的掌握。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即便有的学生上课时没有跟上老师的思路,也可以重新看所录的视频,哪一步不懂的再看着视频学习一下,就能很容易的学会,而这样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相同的知识点不需要重复的进行讲解。这样指导教师就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巡回指导,发现有操作不当的地方,可以及时进行制止和改正。在学生操作练习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适当的进行提问,或者让学生演示操作,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不会的进行及时教导,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学会。教师要把一些重要的操作步骤整理成电子文档,比如对刀方法、编程的注意事项、各指令的用法、切削用量的选择方法、安全操作规程等。然后通过QQ群发给同学们,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数控知识。

3结束语

数控编程培训范文4

众所周知,我国职业学校的生源都是那些上不了高中或是上不了普通高校的学生,他们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这些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较差,但他们擅长于进行形象思维。而我们的教育是偏重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因而我们并没有扬其长,而只在补其短,因而学生容易出现厌学情绪。我们的职业教育由于实习场所、设备及实习教师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实习效果很不理想;又由于课程设置、人才观和激励机制的原因,将职业教育“普教化”,有意无意地将学生引向逻辑思维的培养上,这种与实践严重脱节的职业教育,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职业教育不能用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来套用,偏重系统理论传授的普通教育根本不适合职业教育。虽然我国目前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目前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不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数控专业的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数控编程与加工,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数控加工工艺分析能力、工艺路线拟定的能力,培养学生扎实的数控编程能力和熟练的数控加工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就显得很有必要,我们要模糊理论与实践的人为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比较集中,通常由多位教师共同协作组织教学,教师和学生都融入某一具体的课题任务当中,教师及时为学生解惑,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工作热情。

2理实一体化精品课程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纵观德国的职业教育,我们发现,他们的教材形象具体,图文并茂,学生看了一目了然,非常适合自学;他们的教学重点是放在具体行动上,而不是抽象的公式推导,繁琐的理论验证;而我们传统的教材一般都强调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已不能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因此理实一体化教材的设计和编写任务已经摆在教师面前,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将知识点融入具体的任务当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完成各个具体任务,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用专业理论知识加以解释,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借鉴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原有的课程结构、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各专业的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凡申报的精品课程均是重点建设专业的核心课程或校级精品课程。本着“以评促建”的宗旨,进行严格筛选,从而确保了参选省级精品课程质量。经省专家评审组采取审核材料、反复权衡、分项赋分、集体研究等方式严格评审,我校已有6门精品课程获得省级建设立项,课程涵盖“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电工电子技术及自动化”和“基础课”等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不仅要具备较深的理论水平,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不仅具有任劳任怨、开拓创新的精神,还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能力。只有这样具备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才能顺利推行拟定好的教学方案,才能顺利地推进理实一体化课堂的教学进程,才能做到对学生有求必应、有问必答,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为了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我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可谓是花了大力气,按照双师型教师培训计划,每年都要从各个专业部抽调若干名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部级骨干教师培训;学校要求各专业教师每两学年必须参加下企业实践活动,为期不少于两个月。教师深入企业锻炼,熟悉了企业的运作模式,了解了企业各岗位对工作人员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为职业学校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重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构职业教育新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校企结合或合作的发展道路,积极引进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特殊技能人才,很大程度上充实了我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理实一体化教学设施

数控编程培训范文5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应用

0引言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是中职学校数控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专业实践性强。其难点是基本概念多、抽象性强,大多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比较困难。教师单纯地灌输和讲解理论知识很难有效实现教学目标,造成学生学不会、老师教不好的两难处境。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把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实现理实一体化,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做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将就如何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进行阐述、分析。

1项目教学法的内涵及特色

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改变了传统的3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任务为中心。项目教学法的特色主要有5个:①以项目为中心,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碰到问题要及时进行学习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②以目标为鞭策,学生在实施过程中为了达到目标,需要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最终才能完成任务;③以交叉的知识为内容,教学的内容包含不同的知识或技能,通过综合学习才能完成任务;④以开展活动为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学中做、做中学、边做边学中进行各种活动;⑤以小组合作为组织方式,在项目的执行中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多人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2《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基础较差,理论知识掌握能力不强。桂林市机电职业技术学校的大部分学生属于初中毕业生,学生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个别学生甚至有厌学情绪。初中阶段的学习已经使他们对课堂教学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了厌倦的心理,因此学生很难跟上教师的授课进度,进而再一次对学习失去兴趣,从而造成学生对《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这门课程产生厌学的情绪。

2.2教学内容理论性非常强,知识面涉及较广。受课程自身特点的影响,《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这门课程基本概念多、抽象性强,涉及的知识和内容多又杂,且编程指令繁多。学生在刚刚接触的时候,由于缺乏相关基础知识,对教学内容不能形成清晰和准确的认识,学习积极性急剧下降。

2.3学生缺乏实践学习。《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这门课程基本上是在课堂上完成,理论与实践操作完全分开;编程是手工编程,无法验证程序是否合理;期末考试只是单纯的理论考试。实践证明,不动手操作很难让学生掌握一门技术,特别是对于理论基础比较弱的中职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活泼好动的学生又重新回到了初中的课堂,上课出现开小差、玩游戏、看手机等违纪现象。由于缺乏实践操作与互动学习,慢慢地他们会对该课程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3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与应用

项目教学法是以完成整个项目为目标。根据需要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这门课程分成几个大项目,大项目分成若干个小项目,小项目又分成若干个子项目。在学习中学生把子项目各个击破,最终达到完成大项目的目标。下面以《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的车台阶轴为例,介绍项目教学的组织过程。

3.1确定项目目标,提出工作任务。如图1所示的项目属于实践型,在实施时先对人员进行分组,每组6名成员。首先,由学生自由组合,然后再根据组里的情况推荐出一名学生作为组长,如果出现组员分工有分歧,由教师进行协调。分好组后教师对组长进行前期的培训和指导,使其在该组起到领头作用,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和探究新的知识。其次,准备教学所需要的设备、毛坯、学生实训资料、车台阶轴所需要的刀具、工具和量具、车台阶轴的教学视频、实践操作的安全手册等。最后,向学生展示台阶轴零件图及根据台阶轴零件图加工的成品提出总体目标,并将总体目标分成若干个子任务,如:任务1,掌握台阶轴的加工工艺;任务2,掌握内外圆粗车循环指令G71和内外圆精车循环指令G70的编程方法;任务3,熟练使用量具测量加工完的台阶轴是否合格。

3.2计划。小组分配好了以后,由组长制定出合适的计划。在这过程中,组长的职位显得尤为重要,他负责带动本组成员一起讨论车台阶轴的加工方法,制订出加工工艺,如:车右端面→钻削中心孔→车右端Φ32mm、Φ25mm和Φ18mm的外圆→掉头反车左端面→车左端面Φ24mm的外圆。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指导很关键,应检查每组加工工艺的制订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学生,让学生再研究讨论。这是一个探究式的学习过程,它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

3.3决策。经过前面的计划,该环节由各个小组派出代表公布车台阶轴的实施方案。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实施方案进行检查审核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就指出,然后由其小组讨论后修订计划,再交由教师检查通过后方可投入使用。

3.4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要求每个小组都要进行一次车台阶轴,在加工时各组需严格按照之前制定的方案执行,未操作机床的组员在旁边观看或对台阶轴的加工进行拍照和视频录制,为下一个成果汇报环节作准备,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个过程中由于涉及到机床的操作,教师要组织学生学习数控车床安全操作规程,强调安全第一,及时纠正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3.5成果汇报。成果汇报是锻炼学生胆量和表达能力的环节,各小组分别指派代表汇报本组的成果。汇报内容包括任务分工、计划与决策过程,重点汇报实施过程中加工质量的控制与测量方法、产品是否合格。通过各个小组的汇报,学生不仅能够学到不同的加工工艺,还能够锻炼自己的胆量和口才。

3.6评价。先由学生本人对加工的台阶轴工件进行自测自评,然后再由小组间交叉进行互相评价,最后再由教师对小组完成项目情况进行评定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此过程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需指出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作出详细解答;评判本次任务进行的优异,对学生提出的疑惑及时进行解答。

4结束语

经过实践,分别对实行项目教学法的班级和未实行项目教学法的班级进行比较,实行项目教学法的班级学习热情明显高于未实行的班级,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和认可。因此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研究、分析问题、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灵珠.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项目教学法”教学实践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19(10):151.

[2]丁宁.项目教学法在数控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农村教育,2019(39):33,39.

[3]陈奕颖.项目教学法在编程实训课中的应用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22):159-160.

数控编程培训范文6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迅速崛起,机电产品设计向高速化、高效化、精密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促使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我国制造业发达地区急需大量的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对从事数控编程、数控加工和数控设备维修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这就需要培养大量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应用型人才。CAM技术是现代制造技术的核心,能极大提高企业制造、管理的能力,在机械行业中已经广泛采用。我院于2007年增加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同时在我系各专业中开设了“CAM技术”课程。“CAM技术”课程作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数控技术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4个机械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该课程综合应用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后续课程衔接紧密,是数控加工自动编程建模的基础,也是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必需依托的课程,更是学生就业后岗位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   近几年来,中职、技校和高校数控专业的招生人数在扩大,大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就业难局面,培养和增强高职生的竞争力也就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往高职生竞争力定位是:理论水平比中职强,实践能力比本科强。   但事实却表明高职生在求职中陷进了“理论不如本科生,动手能力不如中职生”的尴尬场面。为此从2007年开始,我校以教育部十六号文精神为导向,把高职人才“高素质、高技能、可持续”作为培养目标,确立了“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占市场,以规模求效益,以改革促发展,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思路,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坚持质量立校的方针,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与探索,对实验(实训)设施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在此背景下,我们对“CAM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等进行全面改革,经过这些年的探索与实践,在边改革、边实践、边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高职高专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体系。   一、“CAM技术”课程体系构建   按照职业岗位要求,经过多年探索,我们搭建了“零件数控加工CAM技术应用课程”的教学体系:将理论课程(“CAM软件”)和实训课程(“CAM高级编程员强化实训”“数控加工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的内容以MasterCAM、UGCAM软件应用为主线连结起来。在教学体系中,各个阶段侧重点不同,“CAM软件”的重点是熟悉软件命令,以熟练为目标,难点在于软件操作技巧;“CAM高级编程员强化实训”的重点在于掌握工艺参数与刀具路径的关联,难点是融入“数控加工工艺”知识如何解决刀具路径的难题,用考证的方式来评价实训效果;“数控加工综合实训”的重点在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机械制造企业实际生产项目构建实训课题,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从加工工艺编制、CAM编程与仿真加工、加工设备的调试到加工出实际产品的全过程工作。即采用企业实际生产项目提出问题→学生利用现有的实训资源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进行方案实施→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教师引导,共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及时补充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学生进一步实践,直到彻底解决问题→学生总结实践知识,完成实训报告。难点在于质量控制,用考证的方式来评价实训效果;“毕业设计”的重点在于综合利用所学知识,以任务的形式完成产品的设计、建模、编程和加工并解决加工过程中发生的材料、刀具、夹具等工艺问题,难点在于设计、加工思路以及参数选择要和企业要求吻合,通过以企业真实产品或以与企业合作开发毕业设计内容解决这个问题。   在实施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必须、够用”为度,突出实践教学,加大技能训练力度,强调学生现在所学的就是企业以后所用的,努力缩短学生“在学校学”与“在企业做”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学生由学习的客体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本课程拥有实训设备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线切割、电火花机床和注塑成型机,一个CAD/CAM实验室和一个CAD/CAM实训基地,CAD/CAM正版软件等。另外教材建设、电子课件、视频资料、师资队伍及实验实训条件为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打下基础。   本课程自开设以来,受到学生的欢迎,培养的毕业生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在满足省内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能人才需求基础上,面向深圳、广州、上海、温州、宁波、杭州等沿海经济特区,一次性就业率逐年提高。富士康公司、长江电力公司、中广核集团、TCL公司、东方电气集团等每年从我校招收毕业生从事产品设计、开发、数控加工工艺编制、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等工作。   二、工学结合的改革措施   “CAM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理论性及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加强“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主要措施是:   1.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优化课程内容,典型案例驱动   课程组织以工作岗位应知应会要求和课程目标为出发点,按照能力为主线,所需知识为辅助,素质为保障的原则,同时参照国家制造业信息化数控工艺员、数控机床操作工等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内容模块,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熟悉的一级齿轮减速器、单缸内燃机、齿轮泵为典型案例,结合实物模型,采用上机讲练的教学形式完成各零部件的实体造型、零部件装配及运动仿真、生成工程图、零件加工工艺编制、数控编程和仿真加工各模块的教学,将分散的知识模块串接起来,使学生掌握产品造型设计及仿真加工的方法和技巧,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p#分页标题#e# 2.以典型产品为载体,改革教学模式,体现工学结合特色   将教学过程分解为“理论→实践→创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各个模块以典型零件为载体的有机衔接,教学组织过程依次展开,课堂理论教学、上机实际操作、典型零件方案设计讨论、企业项目设计、作业展览与评价都全部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同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了灵活的教学方法,如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驱动、真题实做等,形成一个“学校→企业→社会”贯通的现代教学链,加强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互交互融和开放性教学,体现了工学结合特色。   3.以职业鉴定为参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通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了解企业实际生产环境,认识机械的基本构造、原理,了解机械产品的制造过程,并进行“车、铣、刨、焊、钳”的机械加工技能操作。在综合实训中,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以企业真实的产品作为实训课题,让学生进行创新造型设计,将设计出来的模型进行加工工艺编制、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完成从设计到加工出实际产品的全过程。顶岗实战就是让学生在真实工程环境中学习,真枪实战,真正实现了企业与学校的零距离培养。这种循序渐进的能力训练过程,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大为提高,进而为参加省级职业技能鉴定的考证打下坚实基础,每年“数控工艺员”认证考证,通过率均达到95%以上。   4.精选课程练习,考核综合能力   根据本专业对应岗位应知应会及考核准则,归纳和总结教材的要点,精心组织、严格筛选习题,建立了习题库和自测题,各工种岗位应知应会题库、数控加工案例库。学生们通过调查、查阅资料,设计出了多种具有实际价值的作品,如汽车用千斤顶、单一螺旋千斤顶、手动剥壳器、脚踏式拖把拧干器、灭火拖把等。通过各种方案的设计比较,学生不仅掌握了传动方案的设计方法,开阔了眼界,同时熟练掌握了软件应用,培养了创新设计的能力。课程结业时,最后提交的作业是小组集体创作的完整的方案设计书或作品,由教师进行评比和打分。评选方式与国家组织的机械创新大赛和省级数控操作技能大赛相同,要求有:书面的设计计划书,内容涵盖作品的创新点、设计计算说明书、产品市场定位、开发产品的市场前景等;电脑制作的产品仿真动画图;CAD制作装配图;CAM仿真加工;三分钟视频讲解;小组答辩,接受教师和专家的提问等等。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再给出课程学分。不对学生进行传统的书面考试,而是采取让学生以组为单位交一份“作业”,内容是学生自主设计或制作一件作品,既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又启发和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结合网络技术的应用,设置在线解题指导、在线答疑、自我检测等环节,使学生及时掌握各知识点,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以赛促学,培养优秀应用型人才   职业技能大赛是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加快改革所取得成果的检阅平台。通过设置这样一扇改革的窗口,可以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路子和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制度化建设,从而促进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进一步落实,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既然职业教育是一种不同类型的教育,那么它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就与学术型人才培养有所不同,而有着自己的独特体系和评价标准。职业技能大赛是选拔技能型人才并使之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它不仅为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展示不同风采与才艺的舞台,同时也能帮助那些因社会偏见、制度缺陷一度陷于自卑的年轻人找到自信和未来事业的发展方向。职业教育已经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拥有一技之长,转为设计操作兼备、手脑并重,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鉴于此述,将“CAM技术”课程以“岗位能力要求”为目标,优化整合课程体系,将“知识点、能力点、素质点”三点连成一线。把大赛作为对日常培训、教学工作和实践水平的检阅,把培训和应用作为大赛的前期准备和根本目标,工作重点落在人才培训、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实践应用上,以大赛牵引人才培训、培养工作和技术创新实践不断提升。从课程知识的概念、思路、技术、技巧等方面拓展学生的机械专业知识,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科技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以此能力为核心,积极组织并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职业技能大赛和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引领职业院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这样培养的“高端人才”,更能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当然也会获得更高的收入。因此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培养、选拔技能型人才并使之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   三、工学结合的实际效果   湖北省数控技能大赛是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总工会、省机械机车行业协会联合举办的一项重大赛事,目的是为了积极实施“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围绕“技能创新、人才强省”的主题,引导企业加强职工培训,推动职业院校深化教育改革。该项赛事每两年举办一次,参赛选手来自全省各地企业、院校。2010年10月,我系派出六名学生代表我校参加湖北省第四届“华中数控杯”数控技能大赛竞赛,我院参赛队伍克服人员紧张、时间短任务重、软件版本和设备型号不匹配等困难,完成了紧张的赛前集训。通过比赛软件上机考试、理论笔试和机床加工实操三轮竞技,在有28所高职院校179名选手参赛中,获数控铣工第四名、五名、七名、数控车工第七名和第八名好成绩。实现了我院在该项赛事上学生参赛成绩的突破,同时也体现出学院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效果。   2010年6月由我系学生组成的三个参赛队代表我校参加“博亚杯”2010湖北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参赛院校共44所,参赛作品有266项之多。在此次大赛中,我院学生精诚团结,配合默契,能学以致用大胆设计,勇于创新,不断进取,其参赛项目的设计创新点和作品制作特色、选手演示作品时默契的配合均给评委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取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的并获组织奖好成绩。#p#分页标题#e#   综上所述,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根据岗位的职业能力及工作流程组织教学内容,对学生产品造型设计、分析、装配、生成工程图以及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编制、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积极作用;同时结合企业产品实例,采用“多媒体演示→上机讲练→实际操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工学结合特色,促进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证和职业技能大赛相结合,以赛促学,为学生就业上岗创造良好的条件,拓宽了就业渠道。

数控编程培训范文7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概述

机械设计制造是由机械制造和机械设计两部分组成。其中,机械制造是对各机械、机床、设备及其他机械设备等生产过程的总称。机械设计是根据机械设备的要求对工作原理、结构、各构件材料和形状尺寸等进行构思、分析、计算并使之优化,是将用的各种技术文件描述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全过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现在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机械设计制造组建向自动化方向发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不仅能够提高机械制造的工作效率而且能够提高机械设计的质量。因此,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研究是当前亟需探讨的重要问题。

2我国机械设计制造业的现状

机械制造业需要依靠大型的机械设备进行生产,这些机械设备自身的运转出品质高的产品可以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的制造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不高,还存在以下许多的问题:

2.1机械设备的装配不合理

合理的安装机械设备,能更好的保证生产过程中机械的正常运转和设计相符合,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当前从我国制造企业的机械设备组装来看,设备的配置还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2.2设备更新不及时

及时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可以保证生产的进度和产品的质量,由于一些企业资金或者管理问题,没有及时更新设备,导致了运用陈旧的设备进行生产,生产进度难以跟进。陈旧的机械设备也耗费了大量的维修成本,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3设备养护维修问题

机械设备的养护和维修不及时,必然会增加机械设备的维修成本。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机械企业管理层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忽略了对机械设备的护理和维修,使机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超负荷工作,给机械设备在生成过程中产生一定的隐患,影响企业生产的运行。

3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应用的优势

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基于计算机平台的数控机床的应用、计算机三维技术的应用以及计算机ERP管理系统的应用。计算机数控机床和计算机ERP管理系统等都在机械行业中广泛的应用,不仅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的迅速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机械行业的生产效率。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可以使产品设计更快、更立体、更符合产品设计的需求,也可以缩短产品生产的时间,减少人力成本的输出。从而提高产品设计和产品的生产效率。②计算机ERP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全方位的管理,有利于保障企业内部各部门,生产和管理的各环节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从而提高企业应变突发事件的能力。③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有效降低维修成本。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对设备维修的认识越来越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到设备维修中,对机械设备故障预先制定好科学的维修方法,根据设备故障的情况和重要程度利用RCM逻辑树分析方式确定维修方式,采用红外检测技术中的红外线成像原理检测设备内部的电阻、损坏以及散热损失等情况进行分析,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故障设备进行维修,防止设备的故障进一步扩大,从而降低企业维修成本。

4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产打破了传统的制造业的约束,它是一种新型的生产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辅助数据制造的生产和运行。

4.1计算机技术CAD、CAM设计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

CAD、CAM软件能够加快机械设计和制造的进度,提升产品的质量。CAD通过查询机械设备的实体质量的性能,对机械或者设备的零配件质量以及体积等方面进行计算。模具CAD则能通过CAM以及CAD的集成应用,可以实现对复杂模具的设计。通过对CAD、CAM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在计算机上绘制出零件的模型,并针对机械复杂的特点进行模拟式的组装和配置,再通过其他的科学技术和工艺进行加工应用,对整个加工过程进行模拟,形成数控程序,然后再对数据机床进行实体输出和加工制造,有效地改善了人为的操作失误率。

4.2计算机技术在数控编程中的应用

计算机编程氛围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种。其中手工编程由人工完成每个阶段的编程处理,自动编程是针对比较复杂的零件,人工结合计算机,利用编程数据语言对程序进行编写。将数据与计算机语言进行转化并保证计算机在机械设备生产中和数控系统的发展保持一致,从而满足数控编程的需求。

4.3计算机技术在数控加工仿真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计算机虚拟技术在机械制造中得以实现。计算机虚拟技术是使用计算机技术创建和现实环境极其相似的机械制造和自动化的环境,并进行虚拟体验技术,这一技术将人的设计理念先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模拟。机械设计制造中运用计算机的虚拟技术,实现对操作人员的仿真模拟培训,不仅能够提高操作者的操作水平,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的同时还能够降低机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再改造问题。

5结语

数控编程培训范文8

数控加工对于提高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意义重大,并且能够保障质量稳定,加工的产品有较高的精度。但很多因素都会对数控加工效率产生影响,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与“5S”标准化管理结合,分析出“5S”标准化管理对数控加工效率的影响,进而为提高制造业数控加工的效率作出贡献。

二、“5S”的含义

5S起源于日本,主要是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机器、人员、材料、方法等要素进行管理,主要是日本企业一种独特的管理方法。5S管理的思路比较简单,可以促进企业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主要含义有以下几点。

(一)整理。

主要是清除工作场地内不需要的东西,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区分开,这样可以给生产带来更大的空间,减少生产工具错误使用次数。

(二)整顿。保证工作场地内的所有东西保持一个有序的状态,对物品进行标记,禁止出现物品乱放的情况以及物品难以找到的现象,减少由于寻找物品的时间。

(三)清扫。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企业的生产工具,应该定期对设备、仪器、工具等进行清扫,延长生产工具的使用年限,同样可以使员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情绪,提高产品品质,达到高质量生产。

(四)清洁。

促使企业工作人员保持一个良好的清洁习惯,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监督检查力度,使公司保持一个干净的环境。清洁是标准化管理的基础,对于提升企业文化很有帮助。

(五)素养。

培养企业员工的文明、敬业的精神,努力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进而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5S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而企业在生产上的品质、成本、纳期、服务、技术、管理等是5S的基础,目前我国数控加工行业也在不断推行5S标准化管理,这样可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和优化企业形象,最终提高企业效益。

三、影响数控加工效率的因素

(一)程序不规范。

提前设定的程序是数控加工开展的依据,而计算机又控制着机床的工作过程。近些年,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促进了数控加工中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但是,复杂的计算机编程决定了数控加工中操作的复杂性,进而影响了数控加工的效率。

(二)数控加工设备的不可靠性。

数控加工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受设备自身可靠性的影响。尽管这些年数控加工的设备在不断增加,生产的产品也在不断增多,但是低效率的设备还有很多,影响着产品的质量。一些设备线路设置不科学,程序有待进一步优化,对数控加工的效率产生了影响。

(三)设备维护不到位。

现阶段,许多数控设备没有进行科学必要的维护,许多单位也缺乏设备维护的专业人才,在数控加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小故障,这就要求有专业的设备维护人员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修。专业人才及对设备定期检查的缺乏,都对数控加工的效率产生了影响。

(四)数控设备的工作环境有待提高。

数控设备的运作过程要借助许多其它设备,这就使得设备所在环境的好坏,也将对数控加工的效率产生影响。此外,在许多企业还缺少科学的管理,设备安放不合理,限制环境内空气的很好流通,也为数控设备埋下了一些安全隐患。并且,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或者经常有电磁干扰等,也将导致设备故障的出现,影响加工效率。

(五)换刀频率及设置不科学。

大批量生产中,科学合理的换刀方法对于降低机床磨损和辅助时间,减少维护成本,进而提高企业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许多企业存在换刀频率不科学,没有对刀具、夹具的安装顺序和位置以及走刀线路等的步骤作详细描述。不清楚的设计方案,对数控加工的效率有着很大影响。

四、提升数控加工效率的方法

(一)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不同于传统的机床,数控机床管理者应该使用新的管理模式,以前的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缺点,在机床加工数量较大时,新的管理模式可以更方便进行集中管理,而且对信息的分享和传递很有帮助,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职责努力工作。同时,企业应该定期对工人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这样可以减少在机床加工时出错的概率,提高机床加工效率。

(二)优化生产工艺与加工程序。

在数控机床编程设计阶段,编程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比如机床的刀具、走刀路线等,编制适合实际工作需要的程序。编程应该以简单明确为依据,逐渐减少刀具出现空转的情况,通常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设置合理的坐标系。因此,程序编写人员的水平对数控机床加工效率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实际操作阶段,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刀具安装角度和数控设备的不同特点,对刀具进行合理分类。根据零件的不同加工步骤,对零件进行分类,这样可以便于集中加工,提高工作效率,如果零件精度要求不高,或者对孔隙位置没有严格限制,在进行孔加工顺序时,可以使用较短的操作路线,这样可以节约加工时间,优化加工工艺,提升数控机床加工效率,最终促进数控加工企业效益的提高。

(三)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

为了提高企业的数控机床加工生产效率,企业应该从不同方面入手,综合考虑,应该不断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不应该只考虑加工一个方面。企业应该对市场进行多方位考察,不断了解市场,努力寻求新的生产加工技术。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第一,应该采取特殊的加工方法加工一些容易破碎、硬度较大的零件。比如,在锻模加工时,可以采取电火花的方式;在冲模加工时,可以使用线切割的办法;在深孔加工时,可以充分利用激光技术等。第二,在毛坯生产加工过程中,应该采取风力铸造、冷热挤压等新的技术手段。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毛坯的精度、降低刀具受损等,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利益,促进企业发展;第三,不断改进和完善已有的加工工艺,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

五、“5S”标准化管理对数控加工效率的影响

第一,针对不规范的程序和设备的不可靠性,要进行必要的“整理”和“整顿”,增强数控加工的条理性,避免因为程序的不规范性以及设备的无规律性影响数控加工的效率。第二,针对由于专业人才匮乏而造成的设备维护不到位,应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使其能够及时处理数控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并定期对数控加工的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避免因为缺乏设备维护而影响加工效率。第三,针对设备运作环境不到位而影响效率的问题,应该进行“清扫”和“清洁”,最大限度地保护企业的设备,使整个企业时刻保持着利于数控设备良好运行的环境,进而保障数控加工的高效率。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