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学论文范例

临床药学论文

临床药学论文范文1

全国各中医药院校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主要集中在饮片观摩、上山采药或开展中药房实习、门诊见习等实践环节教学活动。这些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对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对中药学相关科研、职业技能训练的环节和方法,尚未做明确而具体的开展和实施。针对上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临床中药学》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非常有必要进行改革。教高[2007]1号文件规定,要“大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重点建设500个左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进高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二、实践教学的改革目标和措施

《临床中药学》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内容庞大,根据专业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淡化《临床中药学》课程中一些非重点药物的讲授,集中课时用于《临床中药学》实践环节的教学。目前国际先进高等教育着重于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实践技能训练。因此,我们实践教学的目标就是要着重关注科研和职业两大技能的实践培训,并根据医药类专业的不同,灵活选用各种合适的实践教学模式,各有侧重,从而强化学生各种科研创新和职业实训实践能力。

1.科研技能。

《临床中药学》作为中医专业基础课,其教学内容主要体现以中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技能为主体的特征,要求学生牢固掌握临床中药学药性和药效,以发扬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考虑到中医药专业类的学生后期会学到药理学、中药药理学等药效相关课程,为避免重复性实验,因此在科研技能实践环节中我们主要强调中药药性理论。中药药性即中药性能,是中医药理论对中药作用(主要是功效)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也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中药,并用以阐明其药效机理的理论依据。中药药性实验研究,是对临床中药学总论部分的补充,是整个实践教学的基础,对中医学类专业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有较高的指导性,有助于学生在未来从事临床工作时更好、更准确地处方用药,提高行医的能力,同时对中药学类专业学生后期开展药效实验或进一步科研深造也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实践实施中,我们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等实践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增设紧贴学生相关专业要求的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的经典中药药性实验,制定中药性能理论实验讲义,同时也增加部分探索性实验,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行选择规模较小,周期较短、难度适中的题目或结合教师科研课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科研意识和科研习惯。最后通过研究报告、实验设计标书或者毕业论文的撰写来评估学生综合运用药性理论的实践教学效果。以大学生实践科研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作为主要指导老师,我们已经指导数名本科生获得省级和部级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主要围绕药性理论的五方面展开:①四性,如选用寒热两性不同的中药附子、干姜和知母、石膏分别观察对发热动物解热或导致动物体温升高等作用。②五味,如观察辛味中药紫苏与紫苏芳香挥发油在辛味“能散能行”(刺激汗腺分泌、扩张皮肤毛细血管、抗菌、扩张血管、改善血循环等)的区别。③归经,如选用示踪剂,经尾静脉注入动物体内,不同时间取动物器官组织,测定各器官组织的放射性强度,将其换算成示踪剂含量,即可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定位分布及特点,间接提示其作用于机体内敏感的靶器官,验证其归经部位。④升降浮沉,如观察黄芩生用、酒制、炭用等不同炮制方法对升降浮沉的影响。⑤毒性,如选用附子、细辛等有毒中药灌胃实验动物,观察其毒副作用。

2.职业技能。

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引导普通本科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加快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注重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兼顾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响应国家号召,我们按社会对中医药类技术岗位的要求,采用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建立以培养职业技能为目的的实践教学模式。首先,考虑到真实工作环境的局限性,我们采用现代创新教育技术的方法和手段,结合《临床中药学》课程的特点,建立生动形象的多元化模拟实践教学环境———互动式模拟中药房,并配合计算机软件应用,让学生身临其境,就像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参与相关工作,真正体会到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并为学生走上社会和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互动式模拟中药房就是仿真中药房架构空间布置,将中医师用药处方和中药师调配等一系列过程融为一体,既节省教学时间,又降低教学成本。利用互动式模拟中药房交互特性,首先在CNK“I中国典型病例大全数据库”搜集典型病例,把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患者”提出所患疾病的不适,“中医师”推荐正确的中药,“中药师”鉴别、炮制等调配和制备中药。对中医学类专业学生来说,互动式模拟中药房是培养临床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好办法,能够让学生对所示病案进行分析、确立治法、选择用药,使学生提前进入中医师角色,加深理解选择用药的技能,体会到中药运用的规律性和灵活性。对中药学类专业学生来说,利用互动式模拟中药房交互特性,熟悉如何审方,如何规范拉斗、如何抓药、称量和倒药等,对中药的动植物形态、中药饮片的形状、中药炮制的具体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特殊中药的煎服方法等有基本的认识了解,让学生能更好记住中药的性能、功效及主治。为使临床中药学的实践教学模式不仅仅拘泥于模拟实践环境,真实环境下的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对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必不可少。社会实践阶段,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去药用植物园辨认中药,熟悉中药的形状和功效,或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到野外开展中药资源分布调查,辨认采集动植药物并制作成标本或建立宣传中医中药的社会服务实践平台,向社会大众介绍中药相关的知识,弘扬中药文化,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收获课堂上所没有的知识。毕业实习阶段主要指加强与医药企业的联系,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建立校外大学生教育实践基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学生深入到实习基地,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获得第一手感性知识,真正体会到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最终,通过资源调查研究论文、研究调查报告或者毕业论文的撰写来评估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实践教学效果。

三、结语

临床药学论文范文2

临床药学管理系统2.0的处方点评模块结合《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简称《规范》)、《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点评监测网工作手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等处方点评相关政策要求,实现对医院处方(医嘱)的电子化评价功能。该软件将《规范》等相关规定中对处方点评的要求进行标准化,设置了数十个处方评价点,并结合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的审方功能,提供对处方(医嘱)的科学、全面的预判功能。其可对处方的书写格式、处方药品的数量、用法用量、适应证、禁忌证、给药方法、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中药使用情况等多项情况进行评价。

当点评完成一张处方(医嘱)后,软件能够根据临床药师的点评内容,对被评价的处方进行问题严重性的评级,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同时软件还可将这些评价结果进行计算机化存储,以便对处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方便临床药师及医师对处方用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节约医疗成本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临床药学管理系统2.0在1.0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对处方点评、抗菌药物管理的新要求以及用户对临床药学管理系统V1.0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重新开发和完善,在系统功能、技术架构、知识库等方面均进行了优化和升级。功能方面,在保留原有1.0版本功能的同时,新系统对原有功能进一步完善和延伸,如新增了中成药处方点评、中药饮片处方点评以及公示预警模块,对其他的功能模块也进行了大幅度的完善和优化。此外,在不影响用户整体使用感受情况下,该系统的功能设计重点考虑系统的人性化,因此提高了易用性。

2点评存在的问题

该软件能够快速对医嘱进行审核,提高了临床药师的工作效率,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系统软件都是通过工程师编程进行计算,程序难免会出现漏洞和不合理之处,因此该软件在医嘱审核过程中在判断、确认和统计问题医嘱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警示属于无效警示,即对正常合理用药提出了警示,表明该软件尚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临床药师在软件使用中的人工干预也是不可缺少的。该软件点评出的无效警示处方主要表现详述如下。

2.1抗结核药联用。结核病的病理特征及现行抗结核药的药理作用决定了其常需联合用药,但系统软件在分析处方时可能被认为是重复用药。如治疗结核病一线方案的多联用药为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联用,该方案虽可能发生肝损害等不良反应的叠加效应,但同时可提高疗效、延缓耐药性产生,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是可以常规使用的,但这种联合用药通常被软件断定为重复给药。

2.2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用。使用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治疗同一疾病可能被认为是重复用药。如注射用凝血酶(巴曲亭)与酚磺乙胺注射液,酚磺乙胺为作用于血小板的止血药,注射用凝血酶为促进凝血因子活性的药物,两者虽同为止血药,但作用机制不同且具有协同效应,不属于重复用药,但却会被软件判定为重复用药。

2.3同种类药物联用。由于疾病发生机制的千差万别,有时即使是同种类药物,其联合应用也是必要的。如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联合使用,由于甘精胰岛素属于超长效胰岛素,用于控制基础血糖,而短效和超短效胰岛素用于控制餐后血糖,2种胰岛素联合应用符合血糖控制要求,但却会被软件判定为重复用药。

2.4抗菌药物联用。由于所有抗菌药物多不止对一种细菌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只是对不同细菌有作用强弱之分,而患者感染情况各不相同,系统在对抗菌药物进行审核的过程中可能会将某些抗菌药物的合理联用归类为重复用药;而针对具体患者多种抗菌药物的联用,该系统并不能根据具体情况给出提示。如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与阿奇霉素,通过系统软件判定为重复用药,虽两者都可针对铜绿假单胞杆菌使用,但2种药物的抗菌谱不尽相同,两者联用具有协同效应,《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已将两者联合作为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经验性配伍方案在临床推广。

2.5其他误判。除重复用药外,该软件在使用过程还存在其他方面的一些误判。如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通过雾化途径起效,但通过医师站传输到系统显示变成“喷雾”,随即被归类为“给药途径问题”;余甘子喉片说明书明确告知可口服含化,但软件提示说明书未提及该药的给药途径可以为含服;硫辛酸注射液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被软件系统误归类为解热镇痛药,而事实上硫辛酸为强抗氧化剂,主要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感觉异常;玻璃酸钠滴眼液也被系统误判为同类型关节腔注射用的抗风湿药,忽略了其具有生理活性物质的作用,仅当其关节腔内注射剂时才为膝骨关节炎、肩周炎等症的改善药物。

3改进建议

3.1建立自定义模块。临床上确定一个患者的治疗方案往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而软件毕竟是通过对药品说明书等内容进行核对前提下监测的,条件变量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做到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分析,很多情况还需要药师根据警示处方信息和临床实际情况与医师沟通后再进行判断,直观点评结果仅能作为参考依据,而不是最终结论。当前药物信息更新的速度很快,而系统更新速度较慢,在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除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要求上报专项处方、医嘱点评外,许多医院还针对本院出现使用问题较多的药物处方进行专项点评,这就需要在现有软件的基础上建立自定义专项点评模块和点评判别模块。通过制定合理规则后,软件通过预判自动生成需专项点评的药物名单,之后通过生成的新自定义点评程序进行点评,如此可更便捷地针对该院的用药情况进行专项点评。

3.2追加记忆功能。目前,我国的临床诊断书写与ICD-10对照表区别较大,加之各医院之间的临床诊断书写规范不尽相同,导致诊断内容以及用药适宜性等相关点评项无法进行较准确的系统判定。而建立诊断判别和文字录入的记忆功能,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此方法操作虽在初期进行人工修正和录入时较烦琐,但长期积累可形成具有该医院特色的临床诊断判别数据库,不但能提高软件点评的准确性,更能提高工作人员的点评效率。

3.3设置用户名工作进展列表。临床药学管理系统2.0可对抽样后的工作列表进行保存,以方便列表中未完成的点评条目在下一次进入时,该用户可继续进行点评。但存在的问题在于该用户一旦保存列表,其他点评用户则无法看到或无法对此列表的数据进行抽样,因此存在局限性。建议登录后首页显示各用户点评进展和详细目录,在点评时可以对其他用户点评的条目进行抽样;同时为防止新用户对点评结果的随意更改,可对不同用户重复抽样的已经点评的结果条目进行锁定或限制。

4结语

临床药学论文范文3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颁布已8年,但国家和医院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一是临床医学人才严重缺乏,在医院药学人才中兼备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的人才少之又少,大多数药师工作路线都是围绕药房、药品转换两点一线,且由于与医护人员的专业差距,二者之间难以沟通协调,加之药学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业务能力低,致使临床药学尚不能发挥其效用。二是临床药学工作尚未得到医院重视,多数医疗机构领导的“重医轻药”观念,导致临床药学工作在院内的重视度不高,加上临床药师尚未正规编制,各项责任义务不明确,且临床药师长期局限于采购、供应、调剂检验药品等方面,在院内并没有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认可,这些因素都使临床药学在医院难以受到重视。三是临床药学尚未形成广泛的市场[1],由于临床药学在医疗机构重视程度不高,用药者对合理用药的了解及运用的迫切性不足,加之卫生部门相关政策尚无明确规定,致使临床药学很难在广泛的市场上立足。四是临床药学法律法规不健全,尽管2002年卫生部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虽然此规定有一定权威性,但其内容不明确,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加之临床药师只能在《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中的法规许可范围内工作,无处方权及修改处方权,导致临床药学的实施难以践行。五是临床药学培训制度居于形式,尽管有些医学院开设临床药学专业,但由于某些医疗机构尚未开设药学实践,导致临床药学专业学生难以在医院实习,实践价值不高;同时尽管某些医院一贯对临床药学进行开设,但也因为卫生部对临床药学尚未明确规定,药师责任和义务界定模糊,导致药学培训居于形式。

2临床药学在促进合理用药方面的作用

临床药师以其丰富的现代药学知识与医师一起为患者提供和设计最安全、最合理的用药方案,协助医生在合理的时机开出正确的处方、正确的剂量,避免药物间不良的相互作用,解决影响药物治疗的相关因素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此外当医生开出药方后,临床药师还要负责把医嘱告诉病人,告诉病人在什么时间段服、怎么服效果更好。从而减少药害、节约资源、保障用药患者身心健康,因此,只有建立临床药师制,大力开展临床药学,才能真正做到合理用药,进而提高医疗质量。

3开展临床药学,提高用药水平的举措

3.1药师参与医师查房,参与药物治疗

药师要深入临床一线,通过查房理解患者病情;同时参与药物治疗,发挥药学专业知识给予药师合理用药建议,以弥补医护人员对药物性质特点的不全面了解;还可以参与给药方案,提供用药咨询服务,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指导。

3.2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安全用药是保证合理用药的基本前提,对药品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是保障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通过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的收集整理,并反馈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就能及时避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3.3加强治疗药物监测,给予给药方案

对治疗指数窄、毒性反应强的药物,不能用临床指标进行评价,如地高辛;特殊情况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如婴儿。在这些条件下,以技术对血液浓度进行监测及评价,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给药方案并提出指导意见。

3.4建立药品安全警示制度,提高用药安全

开展临床药学医疗机构可以建立药品安全警示制度,药师根据手机整理出来的药品安全信息,了解院内临床用药安全情况,查找不足与隐患,并及时向上级通报,以防微杜渐。

3.5加强药学科研研究,提升药学服务水平

临床药学机构可以在培训药师的基础上,把药学科研纳入议程,坚持临床服务临床的原则,提倡药师与临床医护进行密切联系,并互助经济开展药学科研,以共同提高血药服务水平。

3.6加强临床药师专业培训,保障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药师要时刻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并积极参与查房,设计给药方案,与医护人员进行协调、沟通、交流,掌握患者病情资料,给予患者对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药性等方面进行指导,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最大限度保障临床用药合理、安全。

3.7加强制度建设,保障临床药学工作顺利开展

国家卫生部及医院应根据“促进临床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为指导内容,规范临床药师工作行为[2]。建立譬如“合理用药评价制度”、“药师查房工作制度”、“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药品安全警示制度”等等,逐步在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各项有利于临床药学开展的制度体系,以规范药师行为,明确药师责任和义务,保障临床药学工作顺利开展。

4开展合理用药工作的体会

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要想真正达到“安全、经济、有效”的用药原则,每位医务工作者都承担着各自的职责,大家一致认识到,开展合理用药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在领导重视,医药护人员共同提高认识,各部门通力协作,药剂人员注重自身业务素质提高的同时,克服困难,增强信心,才能提高我院合理用药的水平,从而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临床药学论文范文4

临床药学的工作重点就在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并随着医院药学模式的不断深化而转变,并提出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全面的药学服务。这就需要临床药师以其丰富的现代药学知识与医师一起为患者提供和设计最安全、最合理的用药方案,协助医生在合理的时机开出正确的处方、正确的剂量,避免药物间不良的相互作用,解决影响药物治疗的相关因素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此外当医生开出药方后,临床医师还要负责把医嘱告诉病人,告诉病人在什么时间段服、怎么服效果更好。从而减少药害、节约资源、保障用药患者身心健康,因此,只有建立临床药师制,大力开展临床药学,才能真正做到合理用药,进而提高医疗质量。

2开展临床药学工作面临的困境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颁布已8年,但国家和医院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一是临床医学人才严重缺乏,在医院药学人才中兼备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的人才少之又少,大多数药师工作路线都是围绕药房、药品转换两点一线,且由于与医护人员的专业差距,二者之间难以沟通协调,加之药学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业务能力低,致使临床药学尚不能发挥其效用。二是临床药学工作尚未得到医院重视,多数医疗机构领导的“重医轻药”观念,导致临床药学工作在院内的重视度不高,加上临床药师尚未正规编制,各项责任义务不明确,且临床药师长期局限于采购、供应、调剂检验药品等方面,在院内并没有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认可,这些因素都使临床药学的医院难以重视。三是临床药学尚未形成广泛的市场[1],由于临床药学在医疗机构重视程度不高,用药者对合理用药的了解及运用的迫切性不足,加之卫生部门相关政策尚无明确规定,致使临床药学很难再广泛的市场上立足。四是临床药学法律法规不健全,尽管2002年卫生部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虽然此规定有一定权威性,但其内容不明确,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加之临床药师只能在《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中的法规许可范围内工作,无处方权及修改处方权,导致临床药学的实施难以践行。五是临床药学培训制度居于形式,尽管有些医学院开设临床药学专业,但由于某些医疗机构尚未开设药学实践,导致临床药学专业学生难以在医院实习,实践价值不高;同时尽管某些一贯对临床药学进行开设,但也因为卫生部对临床药学尚未明确规定,药师责任和义务界定模糊,导致药学培训居于形式。

3开展临床药学,提高用药水平的举措

3.1药师参与医师查房,参与药物治疗

药师要深入临床一线,通过查房理解患者病情;同时参与药物治疗,发挥药学专业知识给予药师合理用药建议,以弥补医护人员对药物性质特点的不全面了解;还可以参与给药方案,提供用药咨询服务,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指导。

3.2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安全用药是保证合理用药的基本前提,对药品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是保障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通过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的收集整理,并反馈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就能及时避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3.3加强治疗药物监测,给予给药方案

对治疗指数窄、毒性反应强的药物,不能用临床指标进行评价,如地高辛;特殊情况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如婴儿。在这些条件下,以技术对血液浓度进行监测及评价,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给药方案并提出指导意见。

3.4建立药品安全警示制度,提高用药安全

开展临床药学医疗机构可以建立药品安全警示制度,药师根据手机整理出来的药品安全信息,了解院内临床用药安全情况,查找不足与隐患,并及时向上级通报,以防微杜渐。

3.5加强药学科研研究,提升药学服务水平

临床药学机构可以在培训药师的基础上,把药学科研纳入议程,坚持临床服务临床的原则,提倡药师与临床医护进行密切联系,并互助经济开展药学科研,以共同提高血药服务水平。

3.6加强临床药师专业培训,保障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药师要时刻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并积极参与查房,设计给药方案,与医护人员进行协调、沟通、交流,掌握患者病情资料,给予患者对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药性等方面进行指导,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最大限度保障临床用药合理、安全。

3.7加强制度建设,保障临床药学工作顺利开展

国家卫生部及医院应根据“促进临床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为指导内容,规范临床药师工作行为[2]。建立譬如“合理用药评价制度”、“药师查房工作制度”、“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药品安全警示制度”等等,逐步在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各项有利于临床药学开展的制度体系,以规范药师行为,明确药师责任和义务,保障临床药学工作顺利开展。

3.8开展药物利用与经济性评价,构建和谐医患医患关系

高质量的临床应用不仅要使用药安全有效,而且还要考虑其经济型。通过对医院定期会随机进行一定数量的释放和病理抽查,全面了解医生的用药意图及概要习惯,查找其中不合理的临床用药现象,并从中查找出影响药物治疗的相关因素与所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从中掌握药品的动态消耗规律,并把分析结果返回给临床,提高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水平,从而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构筑和谐的医患关系。

临床药学论文范文5

1.1阿司匹林

在每个家庭中,抗感冒药是最为常被的药品。阿司匹林作为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但若患者过量的使用该药,其血液中pH值会出现严重的下降,从而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病症,此外,还有可能对呼吸和呕吐中枢造成一定的刺激,导致患者的呼吸出现急促、呕吐、恶心等症状,同时还会刺激第8对脑神经致使患者出现耳鸣、耳聋等严重病症[3]。特别是针对小孩,在使用阿司匹林时,切记要避免因为过量的服用该药而导致患儿出现阿司匹林肝脏毒性或者是肝炎等疾病该药还有可能造成肾脏毒性,对造血功能引起障碍等毒性反应[4]。因此,人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2速效感冒胶囊

根据有关文献报道的内容来看,滥用速效感冒胶囊在临床上对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患者有可能出现肝细胞的坏死、乳头急性坏死、止痛剂性间质性肾炎等相关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最终造成肝肾脏器功能的不全,甚有可能引变为肝硬变、肝坏死、尿毒症以及肝癌等疾病[5]。因此,在服用该药时,患者一定要遵照医生的叮嘱,结合自身病情的程度服用适合的剂量,绝对不能随意的增加或者是延长该要的服用剂量和时间等;特别是针对患有慢性肝脏疾病以及肾功能不全、过敏性体质的患者,服用该药时,一定要谨慎。根据有关临床实践证明,患者在感冒早期(患病的前两天之内),服药该药进行治疗效果甚佳。

1.3去痛片APC

该药的成分中除了含有咖啡因之外,还含有非那西汀(已淘汰)和氨基比林,根据有关不完全的统计,服用了去痛片已造成很多病例药源性的死亡。除此之外,若是滥用去痛片还有可能造成肾乳头癌、尿路癌症以及肾盂癌等疾病。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美国,有25%的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其中就有5%~10%的患者就是因为滥用解热止痛药物造成终末期的肾病[6]。因而,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对于我们常用的感冒药,通常是由多种成分药物加在一起的复方药,其中最常见的有:阿司匹林、扑尔敏、扑热息痛、布洛芬、双氯芬酸等;本身这些药物在不同的程度上就会造成人体的不良反应,例如扑热息痛:在以往的报道中出现了因为滥用该药,造成患者肝脏严重的损伤,有的还出现了大疱性皮疹等,甚至有的还出现了昏迷现象等。又如感冒通:虽然治疗感冒疗效甚佳,但是仍然有部分患者,尤其是小孩在服用了该药之后出现了血尿,所以要引起重视。一些作为非处方药的抗感冒药,部分患者在使用之后出现过敏性反应、消化道反应,主要症状包括:哮喘(过敏性)、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腹痛、呕吐、消化道出血、黄疸等不良反应。

1.4其他的复方制剂

抗感冒药物除了以上常用药物之外,还有另外十几种复方制剂。例如:快客胶囊、康泰克、力克舒、康必得、感冒通等复方制剂,大多数患者在服用;这些复方制剂之后均会出现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加重冠心病、增高血压等症状。若是滥用这些药物,可能会造成某些血液性疾病,例如粒细胞减少、血尿、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如若患者长时间的服用这些抗感冒药物,很有可能引起胃溃疡、胃出血、荨麻疹、过敏性药疹、皮疹等,若是严重的可出现剥落性皮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如若患者大剂量的服用这些药物,可损伤肝脏,严重的可造成昏迷以及死亡现象等。

2应对措施

根据以上对部分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这就要求我么医务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对对药物的使用规范化,有效的防止,避免出现同样的不良后果。

2.1加强对药学的监护。

抗感冒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其理念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主要是督促药师积极的参与咨询药物信息、监测临床用药等;作为药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保证患者在用药方面做到合理、有效、安全。临床上,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降低因不良反应造成的脏器损伤,减低和避免出现药源性事故。

2.2加强患者对抗感冒药物的常识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是在医院的咨询中心,定期的宣传一些有关药物的常识性知识,为群众宣传一些滥用药物导致的严重后果,或者发放一些宣传资料等,以图示的结构反映出合理用药的疗效以及不合理用药的后果;通过日积月累的了解,想必也会有一定的群众对部分药物具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降低了滥服药物现象的产生。

2.3医生在开处方的时候,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与药师一起商量决定其治疗方案。

待明确了目标之后,制定一份比较合理的、科学的治疗方案,并叮嘱患者规范的服药,能有效的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2.4加强对医院的综合管理,尤其是要注重对药品的采购、供应、储存、使用等进行合理的综合评价。

药师在选择药物时,要结合临床用药及患者的情况合理的选择药物品种,避免出现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这样不仅节约了药物资源,还能有效的降低医疗费用,并能确保患者在用药方面做到更加地合理、有效、安全。

3结语

临床药学论文范文6

在我国的《中国药典》中将炮制的方法归纳为三类:净制法、切制法、炮炙法。净制法主要是为了除去非用药的部位,包括:筛选、挑拣、淘洗;切制法主要包括:浸泡、润、漂、切片、粉碎等方法;炮炙法主要包括:炙、炒、煮、煅、蒸等。

1.1净制法

该方法主要是为了去除药材的非用药的部位和祛除部分的毒性。例如:巴戟天的木质中心具有大量的铅,属于非用药的部位,必须要祛除;麻黄的茎有发汗的作用,而根具有止汗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分开使用,确保疗效;蕲蛇的头部因为具有毒腺,因此祛除该蛇的头部,就会消除毒性。

1.2切制法

该方法又称之为水制法,主要是为了更好的调配和炮制,从而提升煎药的质量。常见的方法有:淘、洗、泡、漂、浸、润、水飞等。淘:对附有泥土、砂粒的药材放在清水中进行搅动、搓擦,利用水的浮力,使轻浮的杂物或者是皮壳祛除,例如:王不留行、菟丝子等。浸泡:将经过清水淘洗后的药材放进容器内,使药材中含有的淀粉或者是质地较硬的东西在浸泡之后取出,例如:动物的甲、骨,药材的根茎分离等。漂:利用水的溶出作用,祛除药材的一些杂质或者是部分的毒性、挥发性的物质,缓和药性,降低毒性;例如:附子、川乌、半夏、草乌等。水飞:利用水的悬浮作用,将细粉分离出来的方法;首先将药材研碎并用筛子过筛;然后,在研钵内加上清水进行研磨,漂浮液面的用手捻去;其次,进行悬浮分离:将碾好药末放在缸内,倒入清水搅拌,静止片刻后,取出悬浮于中上部的细粉,将缸底部的粗粉在进行研磨,反复操作,最后将不能悬浮的粗粉祛除;最后,干燥:将水分吸去,放在垫有皮纸的篾器内滤水,再放在太阳下盖子晒干,得到细粉即可。例如:朱砂、炉甘石、雄黄、滑石等。

1.3炮炙法

又称之为火制法,借助外力火堆药材进行加工炮制。该方法使用最为普遍广泛,常见的有:炒、炙、煅、煨等。炒包括清炒和米炒等,使用文火降低药材的毒性,增强疗效。例如:苍耳子,味较辛、苦,性温;有毒。将清洗洁净的苍耳子放入锅内,文火清炒,直到变成焦黄色则可,然后将上面的刺碾去并筛干净。经过清火炒之后,不仅能降低该药的毒性,而且还能改变药性,通鼻窍、止痛、祛风湿等。米炒主要为了矫正药材的臭味,例如:斑蝥,味辛,性热;含有大量的毒素。先将米放入锅内用中火加热,直到米冒烟,再将斑蝥放入锅内混合米一起炒,直到米炒成黄棕色再取出,祛除米、足、头、翅,晾干则行。炙法的方法很多,包括:醋炙法、酒炙法、姜炙法、蜜炙法等。醋炙法:能够将药材引入肝脏,缓和药性;例如:延胡索,味辛、苦,性温;主要归于肝和脾;能行气、活血、止痛等。使用一定量的米醋闷润延胡索,直到延胡索将米醋吸收完全,然后将闷润后的延胡索放入锅内使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干即可。蜜炙法:益气补脾、止咳润肺,矫正辛臭气味等。例如:甘草,味甘,性平;首先用水稀释蜜,将蜜汁倒入甘草中,闷润搅拌,在放入锅中用文火炒,直至黄色,待不粘手时取出再晾干即可。

2中药炮制的目的

2.1清洁药物确保用量

原有的药材商含有多量的非用药部位,例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处包含的部分的杂质、泥沙;动物的角、骨等处有残留的血、腐肉等。在使用前清除这些杂质、污垢,清洁了药材,确保了在临床上的使用剂量。

2.2便于制剂和调剂

植物的根、茎、果实等部位经过炮制后可加工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例如:切成块、片、段、丝等,有利于在调剂时分配制和配方。又如:牡蛎、磁石、自然铜、石决明、穿山甲等药物因质地较硬,很难粉碎,不利于调剂和制剂,而且不利于在短时间内煎熬出有效的治疗成分,因此,对这些药材进行炮制,使其药材的质的变脆、变酥,容易粉碎,使有效治疗成分更易于煎熬出。

2.3降低、消除药材的副作用及毒性

一些中药材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因有副作用或者是存在一定的毒性作用,在临床的使用不安全。因此。各种不同炮制方法,最主要的是为了降低或者是消除药材的副作用或者是毒性。例如:草乌,具有浸、漂、煮、蒸、加辅料等炮制的方法,从而降低该药的毒性。

2.4增强中药的治疗效果

通过适当的炮制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中药材的疗效。第一种,是提高药材的溶出率,使溶出物有利于吸收从而增强疗效;明代的《医宗粹言》中写道:决明子、萝卜子、芥子、苏子、韭子、青箱子,凡药用子者都要通过炒后,煎时方得味出[2]。因为有壳,经过炒之后,皮壳破裂,有效的物质就便于煎出。第二种,药物之间和协同作用能增效,例如:款冬花和紫苑等能有效的化痰止咳,再经过蜜炙后疗效增强。

2.5矫正药味,有利于服用

有些植物类或者是动物类因自身带有腥臭气味,病人很难接受。为了方便患者服用,因此,使用各种方法,如:酒炙乌梢蛇、醋炙乳香等。

2.6利于保存药效和储存

经过炮制加工,避免药材的变质腐烂,非常利于储存。例如:动物类的药材经过加热处理之后,可杀死虫卵,防止孵化等;植物类的经过加热之后,防止种子的萌芽变质,利于保存。

3中药炮制对疗效的影响

3.1使有效的成分稳定以提升疗效

对于某些含有苷类的药材,因为这些药材含有一种酶,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下容易受到酶的作用而造成分解。因此必须要通过特殊的炮制方法时酶的活性受到抑制或者是破坏,从而防止苷类水解失效。例如:黄芩,在遇到凉水之后由黄色变成绿色,是因为黄芩苷和黄芩酶在一定的温度下相遇被酶分解成黄芩素,在空气中久置被氧化变成绿色,使抗菌力下降;对黄芩进行蒸煮法炮制,祛除黄芩内的酶而保苷,达到用药的要求。又如槐花,若放置过久使芸香苷被酶分解。降低了止血、凉血的效果;经炒制过后,酶被破坏,稳定了作用,疗效提升。

3.2加工改变成分起到新的疗效

部分药材在经过加工炮制过后使原有的成分改变了,有了新的疗效。例如:山楂,常用于健胃消食、活血化瘀;但因其味较酸,食之过久会伤筋损齿;经过炒焦之后使有机酸被破坏,从而产生苦味降低了酸味,不仅可以长久服用,还具有止泻的功效;加之炒焦后的焦香味还能健脾醒脾。再如,何首乌,生泻熟补;莱菔子,生升熟降等。

3.3添加辅料以提升疗效

辅料本身具有不同的归经合性味,因为与药物进行炮制要么起到协同的增效作用,要么利用二者之间的拮抗作用来消除其副作用,从而改变药效的性、味、归经以及升降浮沉,扩大药物的使用范围,增强疗效。例如:酒炒当归、川穹能使温经活血的作用增强;醋炙柴胡能够这增强疏肝止痛的功效;蜜炙紫苑、白部使润肺止咳的功效增强等。

3.4降低或者消除毒性以增强疗效

一些药材虽有较好的疗效,但是却具有较强的副作用或者是毒性,若不经炮制服用,反而会导致人体的损伤。例如:巴豆,内含35%~38%的巴豆油,巴豆油既是峻下药又是毒药,因此,要适度的控制其脂肪油的成分含量,但不能完全的消除。又如附子,一种毒性较大的药物,含有多种生物碱,并且还含有附子磷脂酸钙13-谷甾醇、消旋去甲基乌药碱等,经加热之后,是原有的剧毒生物碱-乌头碱被水解,生成了毒性较低的乌头原碱。

临床药学论文范文7

1.1广泛的抗菌谱

该类药对G-菌和G+菌均有杀灭作用,尤其是对G-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在目前使用的喹诺酮类药物主要分为以下4代。第一代:由于疗效不佳,目前临床上已经很少使用,包括吡咯酸、萘啶酸。第二代:其抗菌谱在临床上有所扩大,包括新恶酸、吡哌酸、甲氧恶喹酸。第三代:主要是包括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其抗菌谱进一步的加强,对部分G+也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第四代:在原有的抗G-菌的效果上,加入了8-甲氧基结构,加强该类药对厌氧菌的抗菌效果,同时还加强了C-7位上的氮双氧环结构的抗G+菌活性,还降低了该药的副作用,不过价格较贵。

1.2抗菌机制

喹诺酮类药的抗菌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DNA螺旋酶中的A亚单位,导致DNA在体内不能正常的形成超螺旋结构,使DNA单链暴露于外,致使蛋白质与mRNA再合成上失去了一定的控制,由于染色体的不可逆性的损害导致体内的细菌被灭活。

1.3耐药性

目前在临床上,喹诺酮类药物已经出现了部分的耐药性,尤其是以大肠埃希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等最为常见[2]。例如临床上因大肠埃希菌导致的泌尿生殖道的感染使用本类药物进行治疗,在我国内已经产生50%以上的耐药菌株。

2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

2.1呼吸系统的感染

喹诺酮类药物对治疗因常见病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效果甚佳。例如,疗、因肠杆菌、假单胞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属等G-菌导致的下呼吸道感染,使用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进行抗菌治疗疗效甚佳;因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导致的急性扁桃体炎、中耳炎、咽炎等细菌性疾病,使用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等治疗效果较好,同时还适用于G-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或者是获得性肺炎(因支原体、衣原体导致)疗效甚佳。在临床应用中:针对肺炎链球菌感染(对青霉素产生高度的耐药性)的治疗,喹诺酮类药物中首选治疗药物为左氧氟沙星。除此之外,治疗支原体、衣原体肺炎、军团病等,喹诺酮类药物可有效的代替大环内脂类药物进行治疗,其疗效较好。

2.2消化道的感染及其伤寒

通常,喹诺酮类药物在治疗消化道的感染时,主要是用于因志贺菌属导致的各种细菌性的痢疾、内在的急性胃肠炎(致病性的大肠杆菌、弯曲杆菌等引起)、食物中毒等疾病,该类药物的治疗效果更胜于氨基糖苷类以及头孢菌素类。如,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上,环丙沙星联合使用西咪替丁等药物,其疗效甚佳。头孢类的头孢曲松钠在治疗伤寒、副伤寒上效果较好,不过,喹诺酮类药中的左氧氟沙星治疗伤寒、副伤寒疗效最好。

2.3泌尿生殖道感染

由于在尿液中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左氧氟沙星等的浓度较高,因而在临床治疗中主要是用于尿路感染、尿道感染、前列腺炎、宫颈炎等各种细菌引起的感染;因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尿路感染使用环丙沙星治疗其效果甚佳。通常在临床上治疗单纯性的下尿路感染以及肠道的感染主要采用诺氟沙星,疗效甚佳。

2.4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

喹诺酮类药物中部分抗菌药具有抗结核分支杆菌的作用,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司帕沙星以及左氧氟沙星等药物;在治疗重症结核疾病以及具有耐药性的结合疾病时,这些抗菌药联合使用其他相关的药物被用作二线药进行治疗、

2.5其他部位的感染

喹诺酮类药物除了对以上系统的感染具有良好的抗菌治疗效果,同时,还对其他部位:妇产科感染、外科感染、骨关节感染、耳鼻咽喉、皮肤软骨组织、眼科等的感染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上还常代替β-内酰胺类等抗生素药物的治疗。

3喹诺酮类药物的副作用、合理使用、注意事项

3.1常见的副作用

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具有较轻的不良反应,其发生率达5%~10%[3]。一般最常见的副作用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以及胃部的不适等不良症状。不过,这些副作用一般都不是很严重,患者在发生这些症状之后几乎都能耐受。该药在体质上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方面,这主要是因为喹诺酮类药物抑制了受体与γ-氨基丁酸的正常结合,一般症状较轻的患者只是出现头晕、头疼、睡眠不好等症状,若出现的症状较重,会出现抽搐、惊厥、精神失常、色觉分辨能力下降、复视等症状。在副作用中有一种变态反应(皮肤性的疾病):包括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的水肿、皮疹、药热等反应,还有可能出现过敏性的休克等。该类药物中氟罗沙星、司氟沙星以及洛美沙星可导致光敏反应,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光照部位的皮肤发生红斑、肿痛、发痒(疼痛性),皮肤甚有可能出现糜烂或者是脱落症状,不过,患者一般在停药之后即可恢复正常。该药的毒理学实验显示:喹诺酮类药物可造成多种幼龄动物的关节、软骨的损害,一般儿童在服用该药之后其关节可出现疼痛、水肿病症。除此之外,该药服用之后可导致肾脏、肝脏等功能的异常现象;还有可能引起心脏的毒性、眼毒性、跟腱炎等疾病,不过,这些现象在停药之后便可恢复正常。

3.2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首先,掌握适应症,根据抗菌谱、耐药性、药敏试验等有选择性的使用药物,避免出现滥用药物以及耐药菌住的产生。其次,根据药动学制定合理、正确的给药方案,充分的发挥杀菌疗效,避免出现药物中毒。然后,合理的联合使用药物,β-内酰胺类联合使用喹诺酮类产生协同作用,与抗酸药物联合使用降低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与茶碱或者是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联合使用会增加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与氨基糖苷类合用会导致肾功能的衰竭等。

临床药学论文范文8

1.1一般资料

全部50例病人为本院2005年3月到2008年11月期间住院手术病人。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68岁,左膝16例,右膝34例。病程最长22年,最短9月。

1.2症状体征

所以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患膝肿胀疼痛,部分患者关节僵硬、肌肉萎缩。22例病人X线提示有不同程度的骨赘形成,关节间隙变窄或关节周围骨质疏松。

2、治疗方法

2.1关节镜下治疗术

无菌手术常规准备,持续硬膜外麻醉。麻醉生效后,常规入路进关节镜及器械,按顺序依次探查髌上囊、内外侧间沟、髌股关节和髁间窝,在多部位取滑膜组织送病检,同时将一些增生无功能的滑膜组织给予刨刀切除,清理。[1]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直到引流液体清亮为止。术后第2天进行膝关节及股四头肌功能锻炼。

2.2中药外用熏蒸

术后切口愈合后开始中药外用熏蒸治疗。采用自拟的通经活络汤:独活30g、防风15克、乳没各20g、木瓜30g、牛膝30g、杜仲30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忍冬藤20克、红花15克。煎煮好后,乘热熏蒸患部,每日3次,每次15min,7d为1疗程。

2.3内服中药

术后第2d开始内服壮骨去瘀汤:杜仲15g、五加皮20g、狗脊20g、熟地20g、山萸肉20g、木瓜20g、威灵仙15g、川牛膝20g、秦艽20克、鸡血藤20克、乳香10g、没药10g、红花10、赤白芍各20克。辨证为湿热,上方加黄柏10克、苍术10克、苡仁20克、忍冬藤30克、地龙10克;辨证为寒湿,上方加附子10克、桂枝10克、独活20克、麻黄10克。

3、结果

本组50例中,无一例感染,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30个月,平均20个月。根据病检和相关检查,50例中,创伤性滑膜炎25例,骨性关节炎15例,化脓性关节炎4例,痛风性关节炎3例,滑膜结核2例,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疗效评定按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2]临床疗效按优>85分,良70~84分,中60~69分,差<50分评定。本组优37例(74%),良7例(14%),中6例(12%),差0例,总有效率100%。

4、讨论

肾主骨肝主筋。“肾主骨”,肾充养骨骼。《素问。六节脏象论方》说:“脊者....其充在骨。”骨骼起支持人体的作用,为人身之支架。骨之所以能起这样的作用,依赖於骨髓的营养。骨髓由肾精所化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肾生骨髓”髓藏於骨腔之中,以充养骨骼,所谓“肾充则髓实”。而髓的生成,为“肾主骨”提供了物质基础。肾主骨和髓的生长发育,与骨的功能有关。肾藏精,精生骨髓,骨髓充实,骨骼强壮,运动捷健。肾的精气盛衰,直接影响骨骼的生长、营养、功能等,故称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肾主骨髓。”肝主筋,出《灵枢•九针论》。肝主全身筋膜,与肢体运动有关。肝之气血充盛,筋膜得其所养,则筋力强健,运动灵活。《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其充在筋。”《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之合为筋。《素问•五脏生成》:“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筋膜有赖肝之精气濡养,肝之气血充足则筋力强健,肢体关节屈伸有力而灵活;肝之气血亏虚则筋力衰惫,肢体关节屈伸困难。故凡骨科疾病多与肝肾有关。本病属于中医的“痹症”。[3]痹症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和人体正气不足有关。风寒湿等邪气,在人体卫气虚弱时容易侵入人体而致病。汗出当风、坐卧湿地、涉水冒雨等,均可使风寒湿等邪气侵入机体经络,留于关节,导致经脉气血闭阻不同,不通则痛,正如《素问•痹论》所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根据感受邪气的相对轻重,常分为行痹、痛痹、着痹。本病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标实为寒湿、湿热痹阻,日久成瘀,阻塞经络。[4]外用方中独活、防风、乳没、木瓜、牛膝、杜仲、伸筋草、透骨草、忍冬藤、红花,祛风通络,化瘀止痛;内服方熟地、山萸肉、鸡血藤、芍药、杜仲,养肝肾生精益髓;五加皮、狗脊、秦艽,强筋骨祛风湿;木瓜、威灵仙、乳没、红花、赤芍,舒筋活络化瘀止痛;川牛膝引诸药直达病所。辨证为湿热者,加黄柏、苍术、苡仁、忍冬藤、地龙,清利湿热;辨证为寒湿者,上方加附子、桂枝、独活、麻黄,祛湿散寒止痛。滑膜主要分布关节周围。于关节腔相通,分泌润滑液润滑关节。在受各种病因(如骨质增生、关节炎、关节结核、风湿病等和创伤性外伤、骨伤、关节内损伤、周围软组织损伤、手术等)刺激或直接刺激滑膜损伤产生炎症反应,而滑膜对炎症的刺激的反应是分泌渗液。产生疼痛,严格地讲,只要关节内有渗出积液,就证明滑膜炎症存在,其主要表现关节充血肿胀,疼痛,渗出增多,关节积液,活动下蹲困难,功能受限。滑膜炎是由于微循环不畅造成的无菌性炎症,主要症状是产生积液,关节滑膜是包绕在关节周围的一层膜性组织,它不仅是一层保护关节的组织,而且还会产生关节液,为关节的活动提供"润滑液"。关节液的产生和吸收是一个"动态平衡",当出现对关节液的重吸收障碍时,由于关节液的产生和吸收动态平衡被打破,关节液的产生大于重吸收,便会出现"关节积水"。膝关节是全身关节中滑膜最多的关节,故滑膜炎以膝为多见。当膝关节直接受到暴力打击,长期负重慢性劳损,间接膝关节扭伤、手术过程中的损伤,剧烈体育活动或超强度训练,不正确的习惯动作,关节本身退变,膝关节反张,甚至穿鞋不当均可引起创伤滑膜遭受损伤、滑膜充血、肿胀,滑膜细胞活跃产生大量积液,其中含有血浆、白细胞、吞噬细胞等。正常关节滑液为碱性液体,由于损伤后渗出增多,关节内酸性产物堆积,滑液变为酸性,促使纤维素沉淀,如不及时清除积液,则关节滑膜长期炎症刺激反应,促使滑膜逐渐增厚,且有纤维机化,引起粘连,影响关节正常活动。滑膜细胞分泌液体,可以润滑和滋养关节,机体运动时膝关节所产生的热能全赖于滑膜液体及其血液循环而得以散发。当关节受外在性和内在性因素影响时,滑膜发生反应,引起充血或水肿,并且渗出液体,表现为关节肿胀,痛疼,功能受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