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教育与担当精神的融合研究

大学生劳动教育与担当精神的融合研究

【摘 要】劳动教育和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推动高校劳动教育和大学生担当精神的融合发展对加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明晰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和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基本内容基础上,探讨高校劳动教育和大学生担当精神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劳动教育;担当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与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概述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概述。1.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1]为构建符合我国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教育体系,劳动教育又一次回到了大众视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2]由以上内容可见,我国的劳动教育是指教育者用一定的实践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实践能力和劳动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活动。受教育者的劳动类型包括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2.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新时期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内容有了新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容指出:“高等学校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2]所以,总的来说,我国高校劳动教育主要是围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展开。首先是生产劳动,对大学生来说,生产劳动包括勤工助学、实习实训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高校组织学生进行生产劳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能够为毕业后的创新创业和就业发展奠定实践基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其次是服务性劳动,这里所指的服务性劳动是带有公益性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加强学生的服务性劳动教育能够有利于培养奉献精神、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以及为公共服务的意识,一定程度上对塑造大学生的道德品质起到推动作用。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概述。1.担当精神的内涵。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到“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岂因祸福避趋之”到“横眉冷对千夫指”,虽然历朝历代对担当精神的理解不同,但是,担当精神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民族精神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担当精神做出了全新阐释:担当就是“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3]。由此可见,担当精神的内涵是由坚持原则和认真负责两个方面构成。首先,坚持原则是指,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和行为导向,不被邪恶蛊惑,敢于同邪恶势力做斗争。对大学生而言,坚持原则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不被外物蛊惑,积极从事对祖国和人民有利的活动。其次,认真负责是指,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面对危机能够迎难而上,不畏缩不后退,积极站好每一班岗。对大学生而言,犯错并不可怕,需要有积极承认自己错误的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困难需要积极面对并解决。2.我国高校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现状。培养大学生担当精神,立足新时代,把握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现实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3]。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集中体现在高校不断加强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开放“慕课”等公共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起到了促进作用,使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担当意识。另一方面,在高校对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分离、教育形式过于单一等现象。首先是课本理论与社会实践相分离的问题,体现在我国高校虽然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但是没有做到将课本中担当精神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导致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能充分理解。其次,教育形式过于单一。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课程是通过教育者口头讲授实现的,口头讲授法由于局限性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接受程度参差不齐。而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大多仅限于通过教授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实现,这就造成了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对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不应该仅局限于通过思政课程,还可以将其渗透进各个学科教学,潜移默化让学生接受教育。

二、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对 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作用

(一)新时代我国开展高校劳动教育对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必要性。1.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是培育大学生担当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高校开展的劳动教育,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和民族精神的培育都有重要作用。首先,通过对大学生实行劳动教育,特别是生产性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我国普通高校通过对大学生实行生产性劳动教育,培养大学生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在大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够更快适应社会。其次,通过对大学生实行劳动教育,特别是服务性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的理解。比如:很多同学毕业后选择参加“三支一扶”或在社区进行义务劳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青春。这些同学用自己的行动为千千万万的大学生上了一堂课,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担当精神,这就是劳动教育优越性,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培育大学生的担当精神。2.培育大学生担当精神可以推动高校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新时代劳动教育主要育人目标就是针对一些青少年中出现的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从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能力习惯三个方面面向全体学生提出劳动教育目标,突出强调劳动教育的思想性。”[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对于我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进行了阐述。由此可知,我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从思想认识、情感态度和能力习惯三个角度来阐释。想要养成良好的能力习惯就必须从思想上坚定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从情感上培养奋斗奉献的劳动精神。培育大学生的担当精神,能够使大学生思想上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从情感上养成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从而形成正确的家国观、人生观。这对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可以起到推动作用。

(二)新时代我国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对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重要性。1.高校开展劳动教育使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从理论走向实践。针对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存在理论知识与实践分离、教育形式过于单一等现状,在高校实施劳动教育能够丰富担当精神培育的形式和内容,使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从教育者的口头讲述和课本的理论知识中得到延伸,采取更加生动灵活的劳动实践手段,让大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学习担当精神,并对他们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主要还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理论知识的教育往往存在学习效果不佳、学生学习热情不够高的现象。高校开展劳动教育,使同学们走向实践,一方面提高了同学们的热情,另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了担当精神培育的效果。2.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创新了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方式方法。我国高校传统的担当精神培育方式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理论灌输和引导。其他方式还有开展活动或主题班会,以及学生组织的引导等。劳动教育的开展,为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提供了新的方式方法,学生可以走出课堂,用切身体验去领悟什么是担当精神。在这种新的教育方式的推动下,学生可以在劳动中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丰富了担当精神培育教学的内容,也完善了担当精神培育教育教学模式。

三、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与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融合路径探析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应促成劳动教育与担当精神培育理论的融合。新时代,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大学生应该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不仅要靠实践,理论教育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在进行劳动教育的理论教育过程中,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与担当精神教育的联系。认真负责、坚持原则作为大学生担当精神的重要内容,不仅体现在担当精神的培育中,还体现在劳动教育的理论教育中。劳动不仅要做,还要“做好”。要教育学生“做好”劳动,认真负责,就必须在劳动教育的理论教育过程中融入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养,这样才能提高劳动效率,将劳动教育的成果充分展现。与此同时,也能在劳动中培养大学生的担当精神,一举两得。

(二)我国高校应促成劳动教育与担当精神培育实践的融合。1.高校应因地制宜利用社会历史文化资源实现在劳动中培育大学生的担当精神。高校应该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遗迹,将劳动教育与担当精神的培育融入其中,使学生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劳动教育和担当精神的培育,这样还能使历史文化遗迹在当今社会焕发新的活力。比如:组织学生在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做志愿讲解员,或者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场馆,通过组织同学实地参观或调研达到劳动教育与担当精神培育的融合。2.高校应充分发挥服务性学生组织的影响力促成劳动教育与担当精神培育的融合。我国高校有形式各样的学生组织。其中,有很多服务性的学生组织,比如志愿者协会、学生服务中心等等。但是,这类学生组织开展活动过程中往往存在无法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等问题。这与高校对此类学生组织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大关系。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应该看到这类学生组织的潜力,充分利用好学生组织资源,分配老师配合学生组织工作。通过学生组织组织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能够让学生们在自我管理中进行劳动教育的同时,督促学生在服务性劳动结束后,积极总结感悟,培养大学生担当精神。3.高校应充分利用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促成劳动教育与担当精神培育的融合。目前,各高校都会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种类非常丰富,小到社区服务,大到环境治理等等。随着这些年高校对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模式的不断探索,部分高校有了较为完备的寒暑假社会实践体系。但是,对于寒暑假社会实践成果的评价,大多数的高校存在重视程度不够高以及并没有将其与实际劳动学分相结合的现象。这就导致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趋于形式化,并没有充分挖掘其教育潜力。所以,针对以上现象,高校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功能,使高校学生正确认识责任与担当、劳动的意义与价值的关系。比如:高校可以将寒暑假社会实践的学分与劳动教育的学分挂钩;组织负责劳动教育教师做社会实践的带队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和开学后,对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的学生进行评价等,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能在评价中找到信心,更加积极地接受劳动教育。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3).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001).

[3].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张洁,温程芳.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理论遵循与实践探索[J].高教论坛,2019(11).

[5]李滢.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路径探析[J].文学教育(下),2020(04).

作者:赵早军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