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和职业精神融通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和职业精神融通

摘要:当前,我国正着力建设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着力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劳动品质与职业精神。由于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在理论上具有同源性、在教学上具有融合性、在培养目标上具有契合性,所以探索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的融通路径是具有重要现实价值的。通过融通的路径研究,提出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板块、拓展劳动空间、整合校企资源、优化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优化课程评价体系的方法,从而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使之努力成长为新时代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职业精神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1],强调“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2020年7月,为了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意见》的落地,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教育部组织研究制定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称《指导纲要》)系列文件出台,其本质就是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增强学生劳动兴趣,培养学生劳动自觉,树立正确劳动观,在劳动教育中锤炼学生的劳动品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正确理解和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劳动教育意见和精神,加强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研究,探索培养具有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应用型人才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劳动教育与职业精神概念解析

1.1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意在通过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及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劳动及个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劳动兴趣;(2)让学生在劳动实践当中习得劳动技能,躬身感受劳动的魅力,感知劳动人民的伟大;(3)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并以正确的劳动观作为人生道路的指引,创造自己的社会价值,追求自己的人生意义。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甚为丰富,相对于劳动教育而言,劳动教育课程仅是落实劳动教育的途径之一。设置劳动教育课程是指在学校层面对学校课程设置进行优化调整,在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打造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社会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大中小学各学段的特点,针对性地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其中职业院校强调要围绕专业学科、实训课、实习活动开展劳动教育,重点强调针对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设置专题教育,《意见》中指出三大精神的专题教育学时不能少于16学时。

1.2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是指人们在特定的职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观念和价值追求。从内在品质上讲,职业精神表现为个体对职业生活的能动表现、自我完善、自我追求[2];从外在规范上讲,职业精神则表现为社会对个体在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职业价值等方面的要求。高职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通过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课程融通教育,培养高职学生文化涵养和劳动价值观,从而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与担当意识。

2劳动教育与职业精神融通的学理依据

2.1在理论上具有同源性

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在本质上都是对劳动精神的强调。劳动教育课是大学新生入学后的第一门课,劳动教育课程要守好学生教育的第一个关口,要培养大学生的劳动习惯,树立劳动意识,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同时,作为高职院校的新生从踏入学校开始就意味着校园的学习生活是以学习技能和就业为导向的,更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教育,而职业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劳动精神在职场上的具体表现,劳动精神对于提升学生未来的职业能力具有巨大作用。所以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在理论上具有同源性。

2.2在教学上具有融合性

职业精神作为高职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凸显了劳动教育课程和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教学内容而言,将职业精神纳入劳动教育课程是二者在教学内容上的融合,如强调劳动教育实践与学生所学专业、未来职业发展相匹配,重视职业信念、劳动意识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二者均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职业精神离不开职场实践上的精神凝练,而劳动教育课程则强调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后的教育意义,所以职业精神和劳动教育课程都离不开劳动实践的教育方法。

2.3在培养目标上具有契合性

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上,希望培养出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学生。而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则希望培养出掌握较好劳动技能的人才。两者的人才培养预期都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高职院校旨在培养具备高素质技术技能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自然离不开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高技能则要求学生掌握较好的职业技能。因此,职业精神和劳动教育课程在培养目标上具有契合性[3]。

3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融通路径

3.1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培养

学校应该转变教育理念,立足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定位,重视劳动教育中的职业精神培养。劳动教育课程不仅仅是传授劳动技能的载体,更应该承担起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任务,才能顺应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学校要从思想上重视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培养,在学校的层面上为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的融合进行系统安排和提供人、财、物方面的保障。

3.2改革教学板块,在教学内容上实现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课程相融合

为实现劳动技能与人才职业素质的两手抓,高职院校应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融通的必要性,并贯穿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过程中[4]。在理论教育上,一方面,可以根据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课程相融合的需要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教材进行修订,开发校本教材[5]。修订人员应由校内教师和校外专家、优秀企业人员等共同组成,修订时要结合高职学生的阶段特点以及各自的专业特点适当加入职业精神、职业技能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在授课上可采用案例的理论讲授方式,讲述劳模人物事迹和工匠典型故事[6]。摈弃枯燥单调的理论填鸭,以故事发展和人物成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实践教育上,指导高职学生熟练掌握劳动技能,包括日常学习生活劳动技能和职业劳动技能。实践教育要突破日常学习生活劳动技能的桎梏,在职业劳动技能方面进行拓新,特别是与高职学生的专业密切相关的职业劳动技能,把职业劳动技能培育与专业实训实习融合起来,重点培养本专业的主要职业技能。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既能收获职业劳动技能,又能提升个人职业精神、职业素养。

3.3拓展劳动空间,让学生在多样化劳动实践活动中体现和强化职业精神

劳动教育作为一门立足于实践的学科,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必然离不开劳动实践活动,要实现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的融通,就要把职业精神融入多样化的劳动实践活动之中。多样化劳动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劳动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学校要在校内为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拓展劳动空间,创设更多的劳动场景[7]。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仅仅局限于校内的空间是完全不够的,高职院校还应该广开渠道,拓展劳动空间,寻求更多更大的劳动实践场地。高职院校可以与当地的街道、社区、兄弟院校、共青团、志愿者协会、公益组织、行业协会等加强联系合作,共享场地空间,共同创设活动[8]。这样既解决了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场地不足的问题,又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使高职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中,可以接触到各种团体、组织以及行业内的“佼佼者”,有助于体验和强化职业精神。

3.4整合校企资源,实现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内容有效融合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与市场、企业的需求密不可分,因此,劳动教育内容要体现与市场、与企业的密切联系,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整合各方面的资源,特别是企业资源,把课堂搬到工厂、车间等职业体验感强的场地,如此既能大大增强教学效果,又能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劳动教育内容,同时职业精神也在潜移默化当中深入高职学生的心里[9-11]。

3.5优化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促进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课程深度融合

落实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课程的深度融合离不开结构合理、水平高超的专业教师队伍[12]。这样的教师队伍既要体现劳动教育的专业性又要体现出职业性的特点。在专业性上,劳动教育课程的任课老师至少需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之一:(1)具有劳动教育学历背景;(2)接受过系统的劳动教育课程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3)具有定期下企业实践锻炼经历。保证劳动教育课程的任课老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本领,确保课程质量。在职业性上,可聘请行业、企业导师作为校内兼职教师[13],为学生讲解专业理论知识、传授工作实践经验,通过真实的案例讲述,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专业的特点和职业精神。

3.6优化课程评价体系,实现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课程的全过程融合

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建设不断优化提高的重要依据和动力来源,要实现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课程的全过程融合必然离不开对课程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优化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分别是劳动教育理论课的评价和劳动教育实践评价[14]。在劳动教育理论课的评价上,要把职业技能理论和职业精神理论作为教师授课质量考核和学生掌握考核必不可少的要点。在劳动教育实践评价上,拒绝单一课堂表现评价方式和单元评价主体。对高职学生的劳动教育实践评价不能仅仅是建立在其课堂表现之上,这样的评价过于片面,会束缚住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要鼓励学生结合职业性的特点尝试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如短暂的岗位实习、在专业职业领域内的作品设计等等,用创造性的劳动实践设计、创新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形式去代替单一课堂表现评价方式,使得学生身心投入劳动教育课程当中并习得技能。此外,评价主体不应该只是任课教师,应该是多元化的评价主体[15],应该包含同学评价、任课老师评价还有校外企业导师的评价,加入校外企业导师的评价更有利于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更科学、更全面、更体现职业化。推动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课程的融通,把高职学生培育成既拥有过硬劳动技能又心怀崇高职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作者:窦美婷 单位:长江大学  教育与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