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文化范例

劳动教育文化

劳动教育文化范文1

[关键词]校园文化;劳动教育;劳动价值观

2018年4月30日,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强调“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19年4月30日,在纪念一百周年大会上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要“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一时间,“劳动”“劳动模范”“劳动精神”成为各界关注和媒体热议的话题,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劳动热”。但不可否认,当今社会仍存在“重消费、轻劳动”“重管理、轻技能”“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的不良思潮,严重误导了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选择。本文拟从校园文化的视角探讨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致力于提升劳动教育的实际效能。

一、校园文化对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功能支撑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师生员工共同认可、坚守、传承的价值观念,是时代精神在高校的客观反映,是社会主义办学原则和指导方针在高校的集中呈现。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引导、规范、激励、教育、凝聚功能,对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高校整合劳动教育资源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B.Taylor)认为文化具有复合性,“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能得到的一切能力与习惯”[1]。正如校园存在于社会中一样,校园文化同样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镶嵌于社会文化大环境之中的一种与众不同的、独具特色的亚文化形态。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同样具有复合性的特点,蕴含着学校的历史传统、领导风格、教师教风、学生学风、课堂教学、校园环境、制度规范等丰富内涵。校园文化建设的多元化载体和多样化形式,为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拓宽了劳动教育的实践形式,形成了多部门、多载体、多形式共同培育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合力;而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又会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鲜活元素,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层次,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抓手,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高校营造崇尚劳动的浓厚氛围

在漫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通过辛勤劳动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具有丰富内涵和深远影响的劳动思想,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愚公移山、女娲补天、大禹治水、钻燧取火等神话故事均反映了古人对劳动的赞美和对命运的抗争[2]。如明末清初思想家颜元就非常重视劳动教育,“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作,行之有常,并不困倦,日益精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晓庄学院倡导“不会种菜,不算学生”,以“不会烧饭,不得毕业”为口号[3]。可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拥有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礼赞劳动的悠久传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不仅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繁衍生息的基本保障,而且是我们继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动力。然而,在多元文化和不良消费主义的冲击下,中华民族的这一优良传统并没有得到很好地传承和发扬。譬如,有人把权力与财富作为判断人生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志,崇尚投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有人一切向钱看,看不起一线工人、看不起农民工[4]。部分大学生没有充分领悟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的深刻内涵,而是认为“劳动不是自愿的,而是一种被迫的强制劳动。从而,劳动不是需要的满足,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其他各种需要的手段”[5]。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方面要深入挖掘蕴藏在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资源,使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开展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亲临劳动教育现场,通过身体“在场”的劳动体验,实现由“身”到“心”及“身心合一”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6],进而在大学生中营造崇尚劳动的浓厚氛围。

(三)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高校劳动精神的凝练传承

文化具有传承性的特点。文化一经形成就会被他人模仿、借鉴,产生一定的扩散效应,包括在代与代之间进行纵向传递和在地域、民族之间进行横向传递。从纵向来看,借助校园文化建设这一载体而实现的劳动教育,能够在高校校园内形成经久不息、代代相传的崇尚劳动的浓厚氛围。这样的校园氛围一旦形成,身处其中的学生即使不去参加专门的劳动实践,也会在无形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实现劳动教育的“润物细无声”。正如著名教育家涂又光先生所言,“校园是泡菜坛,文化就是泡菜水,学生就是泡菜;有什么样的泡菜水,就会泡制出什么样的泡菜”[7]。从横向来看,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校逐步从社会的边缘迈向社会的中心,已经不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象牙塔”[8]。而大学生普遍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是当代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劳动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就相当于在全社会播下一粒希望的“种子”,进而孕育出全民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硕果”。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劳动教育缺失的常见问题

从现实情况来看,校园文化尚未成为劳动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建设中仍普遍存在“重视物质环境的改善,忽视劳动精神的凝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忽视以劳动教育为导向的统一性”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阻碍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实施,而且从根本上制约了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育人格局的构建。

(一)重视物质环境的改善,忽视劳动精神的凝练

美丽整洁的校园总是让人心旷神怡。近年来,有些高校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片面地理解为修葺漂亮建筑、购置硬件设施,津津乐道其数量和外观,而弱化了对物质环境所应承载的大学精神的凝练和塑造。其实,每一所高校都是在艰苦奋斗中创造,在锐意进取中改革,都有着自己独有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如果高校的物质环境建设脱离了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秉承的劳动理念、涌现出的劳动楷模、蕴含其中的劳动精神,单单为建而建的建筑再漂亮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物质文化环境,从而失去了物质文化建设对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根本意义。

(二)重视学生劳动教育的主体地位,忽视教职员工劳动教育的主导作用

有些高校甚至大多数高校都把校园文化建设片面地理解为学生的文化活动,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导致活动组织者疲于应付、活动参与者应接不暇。久而久之,逐渐在高校中形成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仅仅是学生工作部门的职责,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而实施的劳动教育也理应与管理、教学、科研等部门没有关系的错误认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使得本应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和主力的教职员工,日渐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旁观者,从而制约了校园文化促进劳动教育这一重要功能的发挥。

(三)重视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忽视以劳动教育为导向的统一性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使大学生劳逸结合,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率。于是,高校各级学生组织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为了吸引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往往娱乐性偏多而启迪性不足,加强劳动教育的导向不突出,思想引领的作用不充分,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机会的同时,也助长了精致利己主义思想的出现。因此,高校在丰富文化活动形式的基础上,更应重视活动主题的统一性和导向性,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文化活动,使其成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有力载体。

三、劳动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有机融合的实践路径

校园文化像和煦春风一样,飘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师生员工的价值理念和言谈举止之中,体现在他们的教学、研究、学习、做人、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之中。实现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将劳动观、劳动精神融入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是高校加强劳动教育、构筑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可行路径。

(一)让高校精神载体成为劳动教育的思想引领

高校精神载体主要包括校史、校训、校歌等。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挖掘校史中关于开拓创新、奋力拼搏、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典型人物和故事,并用图片、话剧、视频等手段还原历史,让师生员工深刻领会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的道理。如新中国高等教育开拓者吴玉章为创建中国人民大学,以逾古稀之年,殚精竭虑、历尽艰辛,在短时期内顺利完成学校筹备工作,并在治校17年间为新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在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时,该校话剧团创作了话剧《吴玉章》,并作为校庆大戏隆重上演,在师生中间引起了强烈共鸣。这就是一个充分发挥校史的教育引导功能,大力弘扬高校办学历史中劳动精神的成功案例。校训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便于记忆,是高校教育理念、人文精神、历史文化积淀的高度凝练。它渗透在高校的办学目标、管理制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贯穿高校育人全过程,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灵魂和航标的作用。在入选一流大学建设的36所高校中,共有16所高校在校训中体现了劳动教育的内容,其中,重庆大学直接把“耐苦劳”写入校训,北京理工大学等5所高校将“勤奋”写入校训,强调了提出的“辛勤劳动”思想;南京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在校训中以“诚”字承载了“诚实劳动”的要求;浙江大学等9所高校在校训中突出“创新”,是倡导“创造性劳动”的直接体现。校歌以情感人,易于传唱,一直是广大校友情之所系,每次吟唱总能忆起校史中那些难忘岁月,也见证了一代代校园人拼搏奋斗的美好时光。北京大学校歌气势恢宏、激励人心,体现了代代北大人拼搏奋斗的精神;南开大学校歌则歌颂了智勇真纯、日新月异的南开精神;中山大学校歌体现了代代师生的奋斗历程和雄伟壮志。融入劳动思想、弘扬劳动精神的校歌,在传唱中自然于无形中加强了劳动教育。

(二)让高校教职员工成为劳动教育的先锋示范

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育人。高校教职员工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切实做到“行为世范”,通过言传身教,激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吉林大学教授黄大年与时间赛跑,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优秀教师,是时代楷模,是劳动模范,更是引导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最好示范。高校要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上下功夫,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纳入师德师风的内涵体系,将师德师风建设同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在深化新时代教育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上下功夫,用劳动教育的内涵丰富高等教育理念,着力建设一支为人师表、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在宣传引导上下功夫,重视模范教师的选树工作,广泛宣传优秀教师崇尚劳动、勤于劳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先进事迹,以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标杆。

(三)让高校身边榜样成为劳动教育的时尚表率

任何时候,高校校园内都不缺乏向上向善的感人故事,总有自力更生的励志传奇,还有艰苦奋斗的勤奋典范。这些榜样就在大学生身边。为此,应成立身边榜样事迹采编队伍,开展身边榜样选树活动,挖掘普通学生中勤奋刻苦、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勇于创新的点滴,选树学生党员中信念坚定、攻坚克难、默默奉献、奋力拼搏的典型,整理各届校友中自强不息、勤于钻研、苦干实干、创新创业的感人故事,并以他们的成长经历引导在校大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积极参与劳动。北京大学自2016年起举办“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每年评选10位优秀学生,其中有变废为宝的大工程师、成绩斐然的学习之星、向珠峰进发的科研达人、勤于实践的全能女生、英姿飒爽的军中玫瑰、热心志愿服务的学霸、信息时代的弄潮儿等。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来自于国家各行各业,分布在祖国各个角落,他们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充分发挥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的引领示范效应,将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请进校园,让他们从电视屏幕上、图书画册上、橱窗展板上走下来,走进教室、走上讲台、走到大学生中间,让大学生切身感受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导其立足刻苦学习、立志劳动创造,切实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培育深厚劳动情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自2015年起,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在校园,大国工匠在身边”的优势,聘请劳动模范担任大学生德育导师或兼职辅导员,让他们与大学生一起开展班级活动,共同参加社会实践,在深入交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用劳模品质感染青年大学生,用劳模精神引领青年大学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让高校文化活动成为劳动教育的有力抓手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让大学生在知校爱校的同时,深刻领会劳动和劳动精神的内涵;在毕业生离校时,选拔学校形象代言人,鼓励毕业生用“干劲、闯劲、钻劲”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为实现个人梦想、为国家创新发展不懈努力;开展创新创业系列讲座、创新创业作品设计大赛,开辟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在劳动中成就未来;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面对面”“大国工匠进校园”等活动,在校园中传播劳模故事、展示精湛技艺、弘扬劳动精神;开展以弘扬劳动精神为主题的摄影大赛、微视频大赛、征文大赛等,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劳动的内涵,主动宣传劳动精神,自觉践行劳模精神;以“探寻劳模成长历程”“弘扬劳模精神”为主题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大学生深入劳模工作单位,感受一线劳动的魅力。同时,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引导师生举行劳动精神学习沙龙、举办劳动精神专题论坛、申请劳动教育研究课题、组织劳动教育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劳模代表、优秀校友开展主题讲座、学术论坛,为学生深入解读劳动精神,为开展劳动教育、传播劳动精神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五)让高校新媒体平台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

要在灵活运用橱窗、海报、报纸等“线下”媒体的基础上,主动抢占新媒体阵地,推出更多轻量化、可视性高、互动性强的新媒体宣传作品;掌握网络传播的规律,依据“网络原住民”的媒体接触特点,用平视的角度、平和的心态、平等的互动实现劳动教育的“线上传播”。打造“身边劳模”“我身边的最美劳动者”“青年劳动之声”等形象生动的多媒体产品,提升劳动教育的吸引力;开设“人物志”“榜样的力量”等栏目,将校园人物的典型事迹用图文、视频、快问快答等方式呈现,增强劳动教育的感染力;通过微直播、微图说、微寄语等板块,鼓励师生参与讨论劳动教育话题,分享劳动教育感悟,提出劳动教育建议,增强劳动教育的互动性。开设“我与榜样面对面”等网络访谈节目,邀请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师德标兵、十佳教师、三好学生等先进人物,讲述成长故事,分享劳动理念,探讨劳动精神。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感、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切实让劳动教育“活起来”“实起来”“酷起来”“火起来”。

(六)让高校物质制度环境成为劳动教育的肥沃土壤

劳动教育文化范文2

关键词:茶文化;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劳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应体现新的时代要求,展现出新的形式。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开展劳动教育的路径选择之一。因此,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应深入挖掘茶文化在劳动教育中的意义,探索茶文化融入劳动教育的路径,这样才能深化对劳动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认识,拓展劳动教育的渠道。

1茶文化的内涵

茶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广褒,在每个历史时期都会被赋予及其重要的地位。与其他传统文化不同,茶文化可以被不同阶层所接纳,也正因如此人们对茶文化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可以说,茶文化被赋予了一种来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形而上的属性。梳理茶文化的内涵并非易事,需要选择一个视角,这样才能对茶文化的内涵进行阐述。本文意在分析茶文化融入劳动教育,所以对茶文化内涵的阐述是以职业技能为视角。从职业技能的视角来概括茶文化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作为职业的茶文化,既“茶业”是一种职业范畴,它涉及种茶、采茶、茶叶加工和销售。第二,作为技能的茶文化,既“茶技”,是专指对茶叶进行细加工,以此来提升茶叶自身品质,如炒茶。第三,“茶艺”,包括食茶、饮茶、喝茶与品茶,[1]这是人们对茶的升华,也是人们赋予茶以新的表现形式,确切说这也是茶文化的精妙所在。通过对茶文化内涵的梳理可以发现,茶文化是一个集文化和技能与一体的文化形式,对于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拓展劳动教育形式、提升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2茶文化融入劳动教育的理论意义

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积淀,融合了文化和技术的双重价值旨归,对于培养行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素养,厚植工匠精神显示出巨大张力。将茶文化融入劳动教育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且彰显了劳动教育的内在要求,而在此基础上呈现的理论意义也会更加突出。

2.1进一步落实劳动教育方针政策的需要

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此后,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两部政策性文件的颁布使得劳动教育成为各学段的必修课,而如何落实则成为贯彻劳动教育政策的关键所在。纵观这两部劳动教育纲领性文件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如《纲要》重申《意见》提出的“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此外,《纲要》明确指出:“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由此可见,劳动教育融入茶文化是对劳动教育政策的遵循,同时也拓展了劳动教育路径。

2.2探索特色劳动教育的需要

劳动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而使得劳动教育具有了鲜明的个性化。每个高校的行业特色、专业设置不同,所处的地理位置也有所差异,这就为开展多样性的劳动教育创造了条件。茶文化具有较强的文化特色和行业特点,将茶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既能增强该校劳动教育的内容设置,也能使得该校显现出在劳动教育中的比较优势。

2.3拓展劳动技能的需要

劳动技能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审视。从广义层面来看,劳动技能包括生活技能、专业技术技能等能力;从狭义层面来看,劳动技能则专指从事某项工作的技术技巧。大学劳动教育是一种普适性教育,更加侧重广义层面的劳动教育。茶文化以其特殊的文化特质被家庭、社会和行业所认同,既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技能,也可以成为一种专业技能。通过劳动教育向大学生传递茶文化知识,学习茶叶的分类、了解茶叶的效用和茶艺对于提升生活质量、丰富业余生活内容具有积极的意义。

2.4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技艺的需要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技术的不断升级,机械制造、人工智能等高精端生产技术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也成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相比之下,代表中国传统技艺、工艺的传统文化元素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因此,在劳动教育中融入茶文化可以激发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提升对传统技艺的重视。其一,茶文化在我国有着近4000年的文化传承,内涵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二,茶文化中的茶艺技巧具有较强的技术特质和人文特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技能、提升精神品质有着特殊的意义。其三,劳动教育中融入茶文化可以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是文化自信的展现。

3茶文化融入劳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茶文化具有较强的行业特性和技术要求,在将茶文化融入劳动教育课程时需进行专业化的设计来保障该课程教授的专业性、体现实效性。

3.1构建师资队伍

茶文化融入劳动教育课程需要有专业的教师,而一些高校并不具备这样的师资力量。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需采取专兼并行的方式来进行。鼓励校内具有茶文化背景或对茶文化有着深入研究的教师来担任教师;聘请校外茶文化专家学者、茶艺师、茶农、茶厂技术人员来担当价值教师。

3.2设计课程内容

茶文化课程内容的设置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思考。在理论课上应对茶叶的起源、茶叶的分类、各地茶叶名特产、中西方茶文化异同、茶道理论等进行深入的讲解。在实践上应使学生深入到茶厂、茶园了解茶叶从选种、种植、采摘、加工、销售、沏泡的全过程,这样能对茶叶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会体悟到茶文化的实意。此外,有条件的学校可辅以开设茶道培训的形式来开展茶文化劳动教学和实践,让同学们在学与用的结合中去体悟劳动的魅力。

3.3课程实施

茶文化劳动教育的实施有着很强的时间特质,受茶叶种植和收获时节的限制。因此,茶文化劳动教育的实施需根据茶叶种植和收获的季节来进行,这样才能具有时效性。第一,课程的实施应在茶叶播种、采摘的时节进行,这样能使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茶叶的特性。第二,课程的实施应确保学生的安全。虽然,茶叶劳动教育的实施要较之其他劳动教育的安全性高,但不能忽视安全这一要素。茶文化劳动教育之前,授课教师应提前对劳动所使用的工具设备、场地环境等进行考察,排除危险,确保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第三,课程的实施需结合当地茶产业特点才能增强该校茶文化劳动教育的特色。茶文化融入劳动教育不仅能拓展劳动教育的渠道,而且也有助于劳动教育的深入发展。但茶文化有着很强的地域性,并非每一所高校都事宜开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劳动教育,因此,高校还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来甄选劳动教育内容。总之,以茶文化为视角来探索劳动教育的实施与开发是一种特色性的路径选择,它所引发的是思维方式上的变革和对劳动教育形式的拓展。

参考文献

[1]魏梓轩,董隽永.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福建茶叶,2017(6).

劳动教育文化范文3

关键词:劳动教育课程;劳动育人体系;劳动育人价值

劳动教育是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和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起点和重要支撑。我校根据党和国家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精神与“和合”办学理念,以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为突破口推进育人方式变革,通过“劳动文化内生、课程目标重塑、课程资源重构、教学样态创生、教学空间再造、教学评价激励”,引导学生在劳动中提升劳动技能、感悟劳动之美、改变劳动观念、增强劳动意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有温度、会学习、能创新”的未来型人才。

一、问题与思考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课程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直接关乎劳动教育的成效和质量。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从未停止,一些地方和学校也形成了亮点和特色,但劳动教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还处于相对边缘状态,主要表现为:劳动特色校园文化尚未形成,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淡化、弱化;劳动教育目标泛化,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年龄特点,缺乏校本表达;劳动教育课程存在无序性,各学段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脱节;对“劳动”概念理解窄化,劳动教育并未真正进入学生生活;家庭劳动教育弱化;劳动教育育人实效评价被弱化。针对学校劳动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我校从劳动教育课程系统建构与实践入手,推进育人方式变革,提升全面育人质量。

二、学校特色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劳动文化内生

将国家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与“和合”文化融会贯通,生成“我爱劳动”学校文化,实现价值育人。劳动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成就幸福人生的有效途径。我校将国家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与“和合”文化融会贯通,确立“我爱劳动”课程理念,生成“我爱劳动”学校文化。

1.回归劳动教育初心,落实“有温度、会学习、能创新”未来型人才培养目标

我校挖掘“和合”文化内涵,形成“和心、和行、和润、和融、和创”五大核心要义,通过“学校文化浸润、课程融创构建、创享课堂打造、教师成长支撑”策略,培养“有温度、会学习、能创新”的未来型人才。学校构建实施的“我爱劳动”课程,旨在充分发挥劳动育人价值,让学生学会劳动、喜欢劳动、爱上劳动:以“爱”为本,以兴趣为导向,培养学生积极劳动的热情,获得劳动实践的持续动力,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以“爱学”为基,从学生实际出发,分年段细化各项教育任务,开展不同形式的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增长劳动知识、提升劳动技能,体现“会学习”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活态”的课程理念;以“爱创”为旨,让学生在爱上劳动中打开潜能,实现个性发展,体现“能创新”的培养目标。

2.形成“我爱劳动”校园文化

我校将劳动文化有机融入“和合”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将劳动观念、劳动习惯根植学生学习生活,形成“我劳动我光荣、我劳动我美丽、我劳动我成功、我劳动我创造、我劳动我成长”校园文化。各班制订劳动公约和规范。以班级卫生清洁为抓手,鼓励各班制订各具特色的劳动公约,督促学生认真负责地做好班级卫生和保洁工作。各班设立班级卫生责任区域,扫地、抹灰、桌椅摆放、垃圾清倒、卫生角杂物摆放、门窗开关、饮水机护理等均有明确分工,设立清洁委员、节能小委员、劳动委员、值日生等岗位。结合节日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将劳动教育与节日教育相结合,挖掘特定节日的劳动元素,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如在端午节和中秋节,将传统吃食粽子、月饼的制作搬进课堂,各班开展传统美食制作比赛,学生在劳动中感受节日的魅力,接受节日文化的熏陶,体会劳动的乐趣。

(二)课程目标重塑:“我爱劳动”课程的目标体系

劳动教育培养目标在国家劳动教育《纲要》中表述为四条: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我校根据《纲要》要求,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确立了“我爱劳动”课程目标体系。课程总目标是:在学校“润心树德、善思弘智、强魄健体、怡情尚美、崇能勤劳”课程理念指导下,将劳动育人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构适应新时代小学生日常生活生产的劳动育人体系。让学生在学校劳动、家庭劳动、社会劳动中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必备的劳动知识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勤俭节约、勇于创新的精神,形成“责任与担当、学习与发展、实践与创造”六大核心素养,实现由“知识→能力→品质→素养”的阶梯式发展,培养有温度、会学习、能创新的未来型人才。年段课程目标是:低年级以个人生活起居为重点,鼓励学生适当参与集体劳动并进行简单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劳动意识,感知劳动乐趣。中高年级以家庭劳动和校园劳动为重点,鼓励学生适当参加社会劳动,体验简单的生产劳动,丰富劳动体验,形成正确的劳动认识,养成乐观积极、团结合作、吃苦耐劳等品质。

(三)课程资源重构:开发“我爱劳动”校本课程体系

我校在“和合”文化引领下,从培养目标出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对接日常学习生活,融合科学、家务劳动、信息技术、实践创造等多种内容,形成“我爱劳动”课程体系,推动劳动教育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

1.研制校本课程丛书

根据国家劳动教育《纲要》,结合校情和学生特点,我校研制了覆盖小学全学段的《我爱劳动》丛书,分别为低段和中高年级设置了教学内容,旨在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兴趣和必备的劳动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

2.开发校本课程内容

“我爱劳动”课程分为家庭和公益课程、奠基课程、选择性课程、特色课程、综合课程,并在这五类课程基础上,低年级和高年级分别设置教学内容。低年级教学内容包含个人生活、集体劳动、动手实践三大方面,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依托家庭、学校和社会,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个人生活包括整理床铺、整理书桌、系鞋带等生活技能的学习;集体劳动包括管理卫生角、整理讲台、打扫教室等劳动项目;动手实践包括美化包书纸、DIY纸盘、制作节日贺卡、设计纸飞机等简单手工制作和简单植物养护项目。中高年级教学内容分为校内劳动、家务劳动、社会劳动三个方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作用与意义。我们根据课程分段目标,从低年级到中高年级、由易到难设置教学内容,递进式开展教学。

3.开发“我爱劳动”《实践手册》

我校开发了与“我爱劳动”校本课程配套的学生劳动《实践手册》,分校园实践篇、家庭实践篇、社会实践篇,作为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指南。

(四)教学样态创生:构建“我爱劳动”五步教学范式

我校在国家劳动教育《纲要》指导下,设计了劳动教育课堂教学五步流程“设计→操作→生成→分享→拓展”,构建了体验式学习、沉浸式学习、情景化学习、项目化学习等“我爱劳动”教学样态。设计是教师在做好教学设计基础上,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准确把握重点,讲解劳动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等。设计环节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老师要讲解示范,既发挥好指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生成本堂劳动课《学生劳动操作单》。操作分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让孩子进入实际劳动场所。二是在教室里通过场地布置,多媒体展示创设劳动情境,学生按操作单操作,教师指导示范,强化规范意识、质量意识、专注品质,以及防控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生成主要指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完成综合任务,经历完整的劳动过程。如“整理书包”一课注重引导孩子发现杂乱无章的书包带给我们的问题,引发动手整理的兴趣,孩子们通过操作实践,生成分类整理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可生成劳动成果、劳动兴趣、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体验、劳动情感、劳动意志等。交流是分享劳动体验和收获,选取优秀的劳动生成进行展示分享,通过展示作品、畅谈感受、分享方法、升华情感等方式分享展示。分享过程围绕孩子劳动价值观的生成,将反思交流与改进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劳动中获得成长。拓展环节包括课后继续完成劳动、再次完成劳动、写劳动收获、完成劳动实践手册、与家人交流劳动感受等,将劳动课延伸到课后,拓展到学生家庭、生活之中。

(五)教学空间再造:拓展学校、社会和家庭一体化劳动育人途径

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全方位支持的劳动教育新格局,切实发挥协同育人功能,为课程全面实施提供保障,我校充分调动学生、教师、校长、家长四类主体投入劳动教育实践。

1.拓展学校劳动教育空间

学校是劳动教育主阵地,我校将劳动教育融入“和合”校园文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将劳动观念、劳动习惯根植于学生学习生活,形成爱劳动、会劳动的学校文化。开展常态化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每日、每周、每月的劳动实践活动中养成劳动习惯,创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如书吧整理、每日教室卫生打扫、每日餐厅饭后清洁、每周五大扫除等。积极开展特色劳动活动:开设“我在食堂轮岗”活动,学生通过竞选、老师推荐等方式进入食堂,展开岗位模拟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年级劳动月特色活动,如低年级的“整理小达人”、中年级的“光盘行动”、高年级的“美化楼道”等活动。

2.拓展社会劳动空间

建设多元劳动场域,拓宽劳动教育形式,形成劳动教育合力。我校与社区共同发掘境内劳动教育资源,签订共建协议,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拓展研学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利用德阳丰富的人文地域资源,建构“博物馆、名胜古迹+研学”“工厂+研学”“农户+研学”“村镇+研学”劳动教育研学模式。

3.营造家庭劳动教育空间

学校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对家长进行劳动教育专题培训,让亲子劳动成为家庭劳动教育的主旋律,家长与孩子一同做家务、一同做美食、一同种花草,浓浓亲情在劳动中流淌。

(六)教学评价激励:构建小学劳动教育多元评价体系

劳动教育文化范文4

[关键词]劳动教育;中职;职业精神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在讲话中提到,“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重申了劳动教育的意义,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点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在中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劳动教育的概念

劳动教育,顾名思义是“关于劳动的教育”,从组成要素来看,主要包括对劳动认识、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劳动情感、劳动品质培养等的教育;从内容的性质来看,可分为对生产技术劳动的教育、对社会公益劳动的教育以及对生活服务劳动的教育;从地位上看,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一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人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水平不高,认识层次还停留在“体力教育”“劳动改造教育”这些陈旧的观念上面,缺乏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自媒体被广泛运用,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追求财富、追求享乐的人越来越多,享乐主义、丧文化横行,人们对于劳动越来越不重视,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召唤劳动教育的回归。

2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

中职学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实施主体,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实施的教育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后续劳动力的质量水平和劳动力市场的稳定,进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国务院在2019年2月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劳动教育作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当下,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2.1学校层面

在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较差,学校普遍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这门课程。很多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文化和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学生劳动能力和意识的培养。例如,当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教室、宿舍、餐厅等场所的卫生清洁工作外包给物业管理公司进行打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劳动教育的实施环境。学校管理层对于劳动教育的不重视是劳动教育无法开展,或者实施低效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劳动教育的内涵概念模糊、定位不准确、体系不完善等一些顶层设计上的缺陷,让学校领导对于劳动教育畏手畏脚。这给劳动教育的开展带来了很多不便。

2.2教师层面

首先,中职教师对于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较浅,不能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劳动教育理念,对于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没有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再者,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极少注重对优秀劳动精神的传播,劳动教育的意识淡漠,在对学生劳动情感和劳动品质的培养方面比较欠缺。

2.3学生层面

作为中职学校的主要教育对象,中职学生在劳动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第一,劳动意识淡薄,对于劳动教育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大部分学生对劳动的理解有偏差,认为劳动又苦又累,怕丢面子,没有认识劳动对自我身心发展的帮助。第二,缺乏劳动积极性。有的学生虽然能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但疏于对自我的管理,在面对劳动机会时,往往不能够积极应对。第三,不珍惜劳动成果。一些学生的责任心不强,没有考虑到公共环境利益与个人权利的关系,随意地破坏环境,不尊重劳动成果。

3在中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优势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要采取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尽管中职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现状上存在着种种不足和问题,但是通过我们对中职学校教学活动的综合和分析,对劳动教育实施规律的辩证把握,不难发现,中职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

3.1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

专业教育的开展和实施面向市场、面向就业,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面向就业,具有“职业性”。因此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专业教育与毕业后所选的职业具有较大相关性,而劳动教育可以作为两者之间的桥梁,用以加强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劳动教育的开展既能够促进专业教育的实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够带动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帮助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

3.2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

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主阵地,一直是职业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在学校工作的正常运作中,像敬业爱岗、精益创新这些职业精神经常被提到。而作为劳动教育重要内容的一部分,劳动品质、劳动情感的培养与中职学校职业精神的培养具有高度耦合性。这也是中职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一个优势。

3.3课程设置与劳动教育

与普通高中不同,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有很大不同,主要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程的设置。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学习语数外等公共基础课的同时,会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与其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具有普遍的可操作性,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些都给劳动教育地开展提供了便利。二是在中职学校会有实操实训课,岗位制、车间化的课堂教学形式给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实施环境。

4在中职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几点建议

4.1做好劳动教育在中职学校的定位

在劳动教育实施之前,我们需要确定好劳动教育的定位。劳动教育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我们怎么来开展实施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中职学校亟待解决的。中职学校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培养目标等特征来制订合理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方案,或是研究并开发独立的校本劳动教育课程,或是依附专业教育开展,探求两者融合的效果最大化。

4.2劳动教育与课程实施相结合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具体指标的要求,“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不但可以深化和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教学所具有的操作性、技术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都给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便利。因此,中职学校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4.3劳动教育与职业精神相结合

劳动教育很大一部分内容在于引导学生养成爱劳动、尊重劳动的好习惯,像“工匠精神”这种职业精神的提倡和传播,与劳动教育的开展不谋而合。因此中职学校要注意挖掘职业精神,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更好地致力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我国的劳动教育一直存在着定位不明确、发展不持久、效果不明显、评价不客观等问题。劳动教育想要谋求更长久更有效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学校、家庭等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中职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教学场所,其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都有着自己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恰恰给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很多便利。劳动教育和中职学校两者之间还有很多联系或规律尚不明确,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阐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国发(2019)4号,2019-01-24.

[2]吴晶,胡浩.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3]蒋丽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理念辨析与实践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19(2):78-81.

劳动教育文化范文5

【关键词】劳动教育;担当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与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概述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概述。1.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1]为构建符合我国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教育体系,劳动教育又一次回到了大众视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2]由以上内容可见,我国的劳动教育是指教育者用一定的实践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实践能力和劳动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活动。受教育者的劳动类型包括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2.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新时期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内容有了新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容指出:“高等学校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2]所以,总的来说,我国高校劳动教育主要是围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展开。首先是生产劳动,对大学生来说,生产劳动包括勤工助学、实习实训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高校组织学生进行生产劳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能够为毕业后的创新创业和就业发展奠定实践基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其次是服务性劳动,这里所指的服务性劳动是带有公益性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加强学生的服务性劳动教育能够有利于培养奉献精神、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以及为公共服务的意识,一定程度上对塑造大学生的道德品质起到推动作用。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概述。1.担当精神的内涵。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到“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岂因祸福避趋之”到“横眉冷对千夫指”,虽然历朝历代对担当精神的理解不同,但是,担当精神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民族精神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担当精神做出了全新阐释:担当就是“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3]。由此可见,担当精神的内涵是由坚持原则和认真负责两个方面构成。首先,坚持原则是指,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和行为导向,不被邪恶蛊惑,敢于同邪恶势力做斗争。对大学生而言,坚持原则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不被外物蛊惑,积极从事对祖国和人民有利的活动。其次,认真负责是指,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面对危机能够迎难而上,不畏缩不后退,积极站好每一班岗。对大学生而言,犯错并不可怕,需要有积极承认自己错误的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困难需要积极面对并解决。2.我国高校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现状。培养大学生担当精神,立足新时代,把握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现实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3]。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集中体现在高校不断加强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开放“慕课”等公共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起到了促进作用,使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担当意识。另一方面,在高校对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分离、教育形式过于单一等现象。首先是课本理论与社会实践相分离的问题,体现在我国高校虽然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但是没有做到将课本中担当精神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导致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能充分理解。其次,教育形式过于单一。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课程是通过教育者口头讲授实现的,口头讲授法由于局限性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接受程度参差不齐。而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大多仅限于通过教授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实现,这就造成了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对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不应该仅局限于通过思政课程,还可以将其渗透进各个学科教学,潜移默化让学生接受教育。

二、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对 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作用

(一)新时代我国开展高校劳动教育对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必要性。1.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是培育大学生担当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高校开展的劳动教育,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和民族精神的培育都有重要作用。首先,通过对大学生实行劳动教育,特别是生产性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我国普通高校通过对大学生实行生产性劳动教育,培养大学生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在大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够更快适应社会。其次,通过对大学生实行劳动教育,特别是服务性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的理解。比如:很多同学毕业后选择参加“三支一扶”或在社区进行义务劳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青春。这些同学用自己的行动为千千万万的大学生上了一堂课,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担当精神,这就是劳动教育优越性,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培育大学生的担当精神。2.培育大学生担当精神可以推动高校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新时代劳动教育主要育人目标就是针对一些青少年中出现的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从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能力习惯三个方面面向全体学生提出劳动教育目标,突出强调劳动教育的思想性。”[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对于我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进行了阐述。由此可知,我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从思想认识、情感态度和能力习惯三个角度来阐释。想要养成良好的能力习惯就必须从思想上坚定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从情感上培养奋斗奉献的劳动精神。培育大学生的担当精神,能够使大学生思想上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从情感上养成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从而形成正确的家国观、人生观。这对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可以起到推动作用。

(二)新时代我国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对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重要性。1.高校开展劳动教育使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从理论走向实践。针对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存在理论知识与实践分离、教育形式过于单一等现状,在高校实施劳动教育能够丰富担当精神培育的形式和内容,使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从教育者的口头讲述和课本的理论知识中得到延伸,采取更加生动灵活的劳动实践手段,让大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学习担当精神,并对他们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主要还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理论知识的教育往往存在学习效果不佳、学生学习热情不够高的现象。高校开展劳动教育,使同学们走向实践,一方面提高了同学们的热情,另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了担当精神培育的效果。2.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创新了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方式方法。我国高校传统的担当精神培育方式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理论灌输和引导。其他方式还有开展活动或主题班会,以及学生组织的引导等。劳动教育的开展,为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提供了新的方式方法,学生可以走出课堂,用切身体验去领悟什么是担当精神。在这种新的教育方式的推动下,学生可以在劳动中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丰富了担当精神培育教学的内容,也完善了担当精神培育教育教学模式。

三、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与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融合路径探析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应促成劳动教育与担当精神培育理论的融合。新时代,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大学生应该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不仅要靠实践,理论教育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在进行劳动教育的理论教育过程中,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与担当精神教育的联系。认真负责、坚持原则作为大学生担当精神的重要内容,不仅体现在担当精神的培育中,还体现在劳动教育的理论教育中。劳动不仅要做,还要“做好”。要教育学生“做好”劳动,认真负责,就必须在劳动教育的理论教育过程中融入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养,这样才能提高劳动效率,将劳动教育的成果充分展现。与此同时,也能在劳动中培养大学生的担当精神,一举两得。

(二)我国高校应促成劳动教育与担当精神培育实践的融合。1.高校应因地制宜利用社会历史文化资源实现在劳动中培育大学生的担当精神。高校应该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遗迹,将劳动教育与担当精神的培育融入其中,使学生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劳动教育和担当精神的培育,这样还能使历史文化遗迹在当今社会焕发新的活力。比如:组织学生在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做志愿讲解员,或者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场馆,通过组织同学实地参观或调研达到劳动教育与担当精神培育的融合。2.高校应充分发挥服务性学生组织的影响力促成劳动教育与担当精神培育的融合。我国高校有形式各样的学生组织。其中,有很多服务性的学生组织,比如志愿者协会、学生服务中心等等。但是,这类学生组织开展活动过程中往往存在无法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等问题。这与高校对此类学生组织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大关系。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应该看到这类学生组织的潜力,充分利用好学生组织资源,分配老师配合学生组织工作。通过学生组织组织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能够让学生们在自我管理中进行劳动教育的同时,督促学生在服务性劳动结束后,积极总结感悟,培养大学生担当精神。3.高校应充分利用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促成劳动教育与担当精神培育的融合。目前,各高校都会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种类非常丰富,小到社区服务,大到环境治理等等。随着这些年高校对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模式的不断探索,部分高校有了较为完备的寒暑假社会实践体系。但是,对于寒暑假社会实践成果的评价,大多数的高校存在重视程度不够高以及并没有将其与实际劳动学分相结合的现象。这就导致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趋于形式化,并没有充分挖掘其教育潜力。所以,针对以上现象,高校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功能,使高校学生正确认识责任与担当、劳动的意义与价值的关系。比如:高校可以将寒暑假社会实践的学分与劳动教育的学分挂钩;组织负责劳动教育教师做社会实践的带队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和开学后,对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的学生进行评价等,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能在评价中找到信心,更加积极地接受劳动教育。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3).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001).

[3].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张洁,温程芳.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理论遵循与实践探索[J].高教论坛,2019(11).

劳动教育文化范文6

关键词:新时代特征;小学劳动教育;五育并举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在强化劳动教育对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性的同时,也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让学生适应并且更好地生活,劳动教育是孩子们未来享受生活的基础。但学校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社会淡化、学校弱化、家庭虚化、自我惰化等不良倾向。片面追求学业成绩唯文化分数独尊的育人导向,必然会导致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大打折扣,这有悖“五育并举”育人方针,也极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所以学校作为教育载体推进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是当务之急。笔者结合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从以下五个方面分享,完善小学劳动教育管理,做好小学劳动教育工作。

一、改变育人观念,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

劳动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只有让教师和家长都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才有可能为劳动教育落实创造适切“环境”。当前,在追求高分的教育中,教育的意义被狭义化,学校、家庭、社会重视教育,但只是盯牢分数的教育,学生中形成“万般下等,惟有高分”畸形认识。如果对劳动教育没有普遍形成科学认识,甚至认为开展劳动教育会影响孩子升学竞争,这种外在的认识压力会对教师的育人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致使学校很难从容实施劳动教育,甚至有可能把劳动教育卑微化。综上所述,作为义务教育基础段的小学要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一方面要做好学生思想宣传工作,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1]。另一方面要宣传引导家长转变唯分数评价孩子的惯性思维。学校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宣传劳动教育意义,让孩子家长与时俱进转变育子观念,否则再完备的教育计划、再丰富的课程设置都有可能流于形式、劳而无功。

二、开设劳动课程,保障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从孩子可以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开始,就要逐渐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施以劳动技能和劳动意识的教育和锻炼。首先,构建多样化选择性强的劳动教育课程。按照文件要求确保每周1节劳动课,这是强化劳动教育的必由之路。在课程落实中,杜绝其他学科挤占劳动课现象,积极开展校内劳动比赛,避免劳动课流于形式,突出劳动实践课教学实际效果。其次,邀请劳动模范或劳动先进个人开展百家讲堂。劳动意识的培养和劳动技能的形成需要时间更需要实践。劳动技能传授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校通过选聘有专业技能特长的家长进校园、上课堂,每月1节课,为学生开展生动的劳动教育实践指导。家长现身课堂展示劳动价值与劳动者风采,极大感染了小学生劳动热情与积极性,也促进了劳动品质的养成。最后,以劳动品格提升工程为抓手强化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引导家长们积极参与到孩子们的劳动教育实践中来,形成家校一体、家校融合的劳动教育。

三、搭建劳动平台,推进劳动教育广泛落实

首先,开设多样化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对低年级段学生,我们可以在班级里定期组织开展劳动领域的“模范之星”或“先进个人”等系列评比活动,通过对表现优异的同学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来提高学生们的劳动积极性。对高年级段学生,学校实行校园绿化养护划分区域大包干,组织学生定时浇水、施肥、除草等,培养学生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其次,在学生们之中设立志愿组织供孩子们选择。在提醒孩子们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组织志愿者同学们前往各种有志愿服务需求的部门或机构,定期开展并从中体会服务社会所带给自己的劳动之美。再次,在每一学年中挑选重要的纪念日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比如在劳动节、学雷锋月或者每年初春的植树节前后,带领学生们开展一系列符合这一节假日或纪念日的劳动教育活动,这会在无形之中加深孩子们对于劳动教育的印象。最后,将劳动教育的理念与各学科教育理念相结合,积极寻找契合点。各学科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的教学内容及特点,挖掘劳动教育内涵,找准切合点,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让小学生在接受知识基础上认知、感受劳动,动脑思考,动手体验,收获感悟[2]。比如,通过布置写观察作文,引导学生种树、养花、栽草,体验播种、浇水、施肥劳作过程;在政治、科学学科课堂里,通过说、学、思等系列活动,培养小学生的劳动兴趣,在增长知识同时,让其获得了一定的劳动技能与品质。

四、开发校外资源,构建劳动教育的“密封圈”

研究义务教育学校劳动教育的实际效果可以发现,相当一部分内容是依托家庭、社会才能完成的,这是由劳动教育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决定的。如果从小缺乏劳动教育的思想引导,孩子们是很难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积极接受劳动实践的。家庭劳动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实践场所,要把劳动教育延伸到家庭,实现家庭化是构建新时代特征的小学劳动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实践中,我们通过“正向养育课堂”向家长讲述劳动教育对幼小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教给家长正确的劳动教育方法,引导家长重视并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3]。利用传统民俗节日,如春节包饺子、端午节包粽子等引导孩子参与其中学习生活技能;通过“我帮爸妈做家务”“晒晒谁是心灵手巧孩子”活动,激励孩子感恩父母热爱劳动。这种教师正确引导、家长配合落实、孩子积极承担的路径,有利于培养孩子未来参与社会生产生活必备素养和基本技能。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劳动机会,文化知识讲授之余,学校可建立起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丰富学生们的劳动教育生活,让孩子在劳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怀,懂得劳动光荣内涵。

五、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提供劳动育人制度保障

要切实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劳动育人的工作,就必须健全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首先,学校认真学习领会教育主管部门的劳动教育评价制度方案精神。如区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全区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实施意见》,引领学校顺应时代特征要求开展积极有效劳动教育活动;制定《全区学校劳动教育实践育人考核评价方案》,以强有力的科学评价考核来推动学校劳动育人落地生效。其次,学校要立足本校实际,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劳动教育实践考核办法。如学校制定《小学生劳动课堂教育规范十条要求》严格劳动课堂教育行为,成立“劳动实践考核小组”以班级为单位考核每一名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多元科学完备的考评机制建立,促进教师劳动育人的实践活动积极性和实效性,也有利于保障学生劳有所获、劳有所得、劳有所成,最终实现劳动教育的价值。劳动不仅是停留在教育的口号上,也不是一味的埋头苦干,从实际出发,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是我们育人者的任务,更是使命,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勇于担当,肩负起培育未来新型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刘厚丽.论工匠文化在高等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体系建设中的传承[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5):22-23.

[2]陈静.小学劳动教育现状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1-93.

劳动教育文化范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价值;路径

2020年3月20日,国务院关于劳动教育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劳动教育的内容、劳动教育的学段要求、劳动教育的重点任务、劳动教育的保障体系做了明确的要求和系统的部署,对提升劳动教育效果和培养高劳动素养的综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对劳动教育的定义从不同角度可以给出不同的定义。黄济教授认为劳动教育通常可从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素养和任务三方面进行定义[1]。冀晓萍认为劳动教育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动手动脑能力和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对于劳动教育的内容,赵荣辉认为劳动教育不仅仅是技能培训和习惯养成,还应该加强劳动精神的培养。郭丽强认为劳动教育是信息技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组合[3]。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劳动教育师资力量短缺,课程内容单一、劳动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劳动教育、丰富劳动课程内容、完善劳动教育制度体系,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出劳动技能精湛、劳动素养高的新时代综合型人才,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1劳动教育的价值

大学生是劳动教育的特殊群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劳动教育不但能磨炼大学生的意志,还能启迪大学生的智慧。高职院校在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过程中,劳动教育其实是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重要途径。因此,劳动教育是学校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核心环节。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育学生劳动精神,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不断追求的过程,同时也不断推进着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劳动教育的价值对大学生全面的发展主要集中体现在劳动的独特作用上。高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如参观、见习、实习等。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自由发挥自身的特长,激发自己的潜能,健全自身的各项能力,提升劳动技能,淬炼劳动品质,深化理论知识,从而通过各种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其自身不断社会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

劳动精神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能够克服各种苦难,表现出对劳动坚定不移、忠诚的热爱的态度,并且坚信只有通过劳动才是解决各种苦难的正确途径。劳动精神的本质就是劳动者通过辛勤的劳动、忠诚的劳动和创造性的劳动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为国家开创新局面。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培育是学校根据社会发展、用人单位的需要以及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让大学生接受不同层面的劳动精神的培养和教育。高职院校只有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大学生不断追求产品质量、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的品质,拥有爱岗敬业、拼搏创新的精神,进而提升自身的劳动素质和劳动精神。

1.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承载着人民的希望和时代的责任。在纪念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4]因此,我们青年要勇于挑起新时代的社会责任,不辜负的深切厚望。新时代的社会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学校要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挥自己的光和热。高校通过开展劳动教育,使学生理性地认识和热爱劳动,而不是被迫劳动。通过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体验帮助他人的善良情感;走进工厂体验技术的魅力,培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走进红色革命老区,感悟革命烈士的伟大和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培养爱国情感。这个过程就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养成的过程,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挑起责任的担子。

2劳动教育的成效

2.1劳动教育的地位不断提高

在过去人类社会的教育仅有德智体美四育,劳育并未取得独立的教育地位,只是作为德智体美四育的补充。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对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和实现中国梦的作用和意义,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劳动教育与其他德智体美四育有同等重要的教育地位,打破了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在过去不重视劳动教育的困境。随着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正向科技强国迈进,则党和国家急需大量的各行各业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进而使劳动教育的地位显得尤为突出和更加重要。

2.2劳动教育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自从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以来,各大高校都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开展和构建适合本校劳动教育的体制机制,使劳动教育体系更加完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青年学子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中国梦和美好生活的建设的生力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完善劳动教育的课程课程内容、课程标准、管理体系、评价体系等体制机制,确保高校能够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培养出劳动素质高的合格劳动者。在国家劳动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各大高校均在劳动教育实践的探索中前进,为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促使劳动教育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这也是劳动教育取得的成效。

2.3劳动教育的内容不断丰富

目前,各大高校通过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效,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各式各样,进而劳动教育的内容也进一步得到了丰富。各大高校也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出较为适合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课程实践活动、校园劳动活动等。此外,高校还注重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三下乡”“七彩假期”“寻最美家乡河”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深化自己的认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劳动品质,通过自己的劳动服务好社会和人民,建造好祖国的美好家园。这就是大学生劳动教育在实践劳动教育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效和肯定的地方。

3劳动教育的困境

近几年来,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教育部门的重视,国家也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一系列的意见和政策来指导和落实劳动教育,虽然劳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长时间对劳动教育的不重视,导致部分学生劳动观念淡化、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等现象,高校通过开设劳动课积极履行劳动教育的责任,但存在劳动课程单一,课时量少,劳动教育持续性不够。

3.1对劳动的认识不足,劳动观念淡化

目前,大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劳动的目的和劳动的社会价值认识较为偏私。有的学生不愿意劳动,想着不劳而获或投机取巧,比如大学生考试作弊、抄袭作业、宿舍卫生差等现象;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知识分子,看不起那些没有文化的体力劳动者,通常用趾高气扬的态度对待校园里的环卫工人;有的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不良的劳动习惯,如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鞋脏了找洗鞋店,地脏了用扫地拖地机器人等。上述诸多现象反映出大学生对劳动认识不足、劳动观念淡薄。因此,高校劳动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2劳动课程内容单一,持续性不够

劳动课程与其他教学课程相比,学校和任课教师都侧重于文化课知识和专业课知识的传授,劳动教育仅停留在观念式教学的层面,通常以校园实践劳动为主,劳动课程仅仅停留在表面,以体力劳动为主。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学生也慢慢对劳动课程的兴趣大大减弱。此外,劳动课由于劳动实践基地短缺、师资力量少等原因无法保证学生每天或每周都有劳动课,劳动课程不能持续进行,让学生和老师对待劳动课不能像对待其他课程一样重视。同时,学校也没有建立实质性的劳动课评价体系,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劳动教育的需求。高校应该加大劳动实践育人的力度,从校园文化活动、资助育人等多个方位丰富大学生劳动实践育人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实践劳动教育活动中提升自身的劳动素质。

3.3劳动教育的理念滞后,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培养出什么样的人。目前,大部分高校仍然重视专业课程教育,在评奖评优中重点考虑专业课成绩,甚至用专业课程的成绩来评定教学效果的好坏,而忽视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虽然各个高校在全校内都开设了劳动课程、实施劳动教育,但劳动教育的体制机制仍然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劳动课程不够专业和规范,大部分为简单的体力劳动,无法提供劳动精神培育应有的教学氛围;师资力量不足,大部分高校将劳动课程分给了未经过专业培训的辅导员老师和思政老师,不利于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的培养;部分高校缺乏对劳动课程的考核和评价,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来衡量劳动教育的效果。

4劳动教育的实现路径

4.1加强劳动精神培养,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大学生劳动认识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进行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高度概括了公民应该遵循的价值取向,为国家的强大、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提供了系统全面的精神指引,这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食粮。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要明确劳动的重要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通常可以通过日常的教学过程加强学生的劳动思想教育,主要方法有:一是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和专门的劳动思想教育课进行塑造学生的劳动观念;二是通过传统节日、主题班会、团日活动、课程认知和参观实践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进行劳动思想教育;三是利用宣传海报、新媒体、专题讲座、校园文化活动等进行宣传和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校园内形成热爱劳动的氛围,让学生明白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以及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道理,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明天。

4.2丰富劳动课程内容,构建劳动课程体系

劳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均要劳动作为依托,高质量的劳动课程设置要与社会人才的需求挂钩,充分发挥劳动课程的想象力,打破常规思维使劳动课程与学科、生活和技术相融合。从学科、生活、技术等方面构建不同形式的劳动课,使劳动课科学化、系统化。主要措施有:一是在学科教材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内容,构建学科+劳动的课程育人体系;二是将劳动作为德智体美四育发展的基点,让劳动成为五育融合的载体,构建劳动+X育的课程育人体系;劳动教育源于生活,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让生活成为劳动教育的场所,构建生活+劳动的育人体系;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爱好,构建技术+劳动的育人体系,把互联网、大数据、无人机等技术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劳动课的育人成效。

4.3重视劳动教育评价,建全劳动教育保障体系

劳动教育文化范文8

[关键词]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

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2019年11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实现改革举措的有机衔接、融会贯通,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会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强调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3]努力办好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加强劳动教育的改革创新,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

一、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价值意蕴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需要,是实现劳动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达成劳动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需要。

1.体现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的统一

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以下简称“四育”)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一方面推动了劳动教育“以劳立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4]作用的发挥。劳动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通过劳动教育,青少年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得以养成,智力得以更大程度开发。理论来源于实践,道德和知识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得到进一步理解和提升。通过劳动教育,青少年对于强健体魄重要性的认知更加深刻,更加明确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劳动教育,青少年学生对于美的感受和认知更加明晰。因为只有在生产劳动中,真正的美才能得以创造和发现。另一方面,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促进了劳动教育与“四育”的协同发展。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5]长期以来,劳动教育在“五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够明显,社会各界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相较于“四育”明显不够。这主要体现在“四育”在大中小学各学段形成了较完整的课程体系,并已经或正在进行各自的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实践。当前要通过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师资队伍等进行一体化建设,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促进劳动教育与“四育”同向同行、协同发展。

2.体现了劳动教育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劳动教育是一个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教育领域。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要在劳动教育中“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6]这是对劳动教育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上的新要求,也为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一方面,“把握教育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指明了对于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应以劳动育人为导向、以学生成长规律和劳动教育规律为遵循、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根本保证。而教育导向、教育规律、体制机制的把握、遵循与创新都必须将劳动教育置于大中小学一体化的视域中来有效推进。而这正是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应着力解决的理论问题。另一方面,“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则指明了劳动教育在实践上的检验标准与目的。劳动教育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检验劳动教育成效,确保青少年“知”与“行”的统一,必须将劳动教育置于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的视域中。而这也构成了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应解决的实践问题。

3.体现了劳动教育阶段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既要体现各学段劳动教育的阶段性,又要体现劳动教育自身发展的整体性。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7]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一方面,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要求劳动教育遵循各学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制定符合各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劳动教育政策和内容。唯有如此,劳动教育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另一方面,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要落脚到“一体化”,必须将各学段的劳动教育进行整体谋划和通盘设计,并通过大中小学各学段劳动教育之间的协同发展、协调发展、融合发展以及创新发展予以体现。这符合劳动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总之,无论是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的阶段性劳动教育,还是符合劳动教育自身规律的整体性劳动教育,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引导青少年成长成才。

4.体现了劳动教育全民性与全面性的统一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首先需要全社会统筹安排、精准施策、共同发力,家庭、学校、社会在其中承担的使命各有侧重。学校自然是主要实施者,而家庭、社会则是不可或缺的补充。《意见》指出,加强劳动教育要“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8]其次,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体现了劳动教育的全面性。劳动教育的全面性源自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所产生的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就提出:“教育要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9]马克思指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10]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1]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面临的现实境遇

《意见》对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总体目标、课程设置、基本内容、评价体系以及实施途径进行了整体设计,对于推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起到了根本性的指导作用。当前,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在理论上还存在认识不够明晰,在实践中则存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衔接不够、师资队伍一体化建设亟待优化、管理机制一体化建设有待完善等问题。

1.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理论认识不够明晰

目前关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理论研究还较为薄弱。理论研究的缺失缺位导致人们对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理念的理解不够明确,关于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践问题则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首先要加强相关理论研究。一要明确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内涵。从学校劳动教育自身的角度考量,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应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学校劳动教育的宏观与微观、内部与外部、横向与纵向进行整合,确保学校劳动教育系统内各层级、各要素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劳动教育内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实现劳动育人的根本目标;从学校劳动教育与家庭劳动教育、社会劳动教育关系的角度以及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的保证实施考量,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以实现各学段劳动教育一体化为基本目标和基本手段,但离不开家庭、社会的有效协同。因此,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实质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在目标统一、重点突出、协调同步、实施分层的基础上对青少年进行劳动教育的网络系统。总之,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要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协同家庭、社会,以实现劳动育人的根本目标。二要明确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包括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以及管理机制的一体化建设。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体化强调各学段劳动教育课程的衔接以及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效衔接。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一体化是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的关键。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实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一体化要建设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一流的教师队伍。要根据各学段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及劳动教育的规律对教师队伍进行统筹建设。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管理机制的一体化即形成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系统建设格局,具体包括劳动教育目标的协同性、劳动教育整体设计的协调性以及各学段劳动教育管理规划的统筹性。三要明确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目标。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是为了避免各学段劳动教育因为分割造成的课程体系的重复性、教育模式的呆板性、教学管理的碎片性以及教育效果的短暂性。其根本目标是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基本目标是建立内容完善、形式多样、体制健全、效果显著的劳动教育体系,培养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积极的劳动态度、健康的劳动心理、良好的劳动习惯,涵育青少年的劳动精神。

2.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既表现为当前劳动教育状况对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阻碍,又表现为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的阻滞。第一,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着各学段劳动教育课程之间、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衔接不够的问题。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上存在课程内容重复、课程内容断层、课程内容倒置等问题。例如,小学阶段的手工课与中学阶段的劳动课重复比较明显。在现有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中,对学生劳动伦理的教育有断层的倾向。至于劳动的生活属性,在小学阶段就应让学生知晓,而不能到了大学才进行重点教育。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上,存在着劳动教育与其他课程脱节严重,劳动教育的全面性没有充分展现,其他课程中蕴含的劳动教育资源尚未有效挖掘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当前各学段大多依照自身情况开展劳动教育,缺乏劳动教育实践经验的有效沟通。此外,各学段统一的劳动教育教材体系尚未形成,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程的教育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还需探讨,劳动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尚未有机渗透到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第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一体化建设对教师的业务能力、各学段劳动教育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对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劳动教育教师首先要对劳动有发自内心的热爱,于身体力行中将这种热爱传递给学生;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于细雨润物中感染学生;还要具备娴熟的技能本领,于真实劳动情境中教导学生。另一方面,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对各学段教师之间的沟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的整体性、教学内容的阶段性、育人过程的衔接性以及教育资源的共享性都决定了各学段劳动教育教师必须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合力,实现劳动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第三,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管理机制一体化建设要求对劳动教育的领导决策机制、运行整合机制、协调互动机制、考核评价机制进行一体化建设。在领导决策机制方面,存在着劳动教育的领导决策共识尚未达成、领导主体权责有待明晰、统一的领导决策体系有待建成等问题;在运行整合机制方面,存在着劳动教育目标缺乏统筹规划、教育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教育主导缺乏有效融合等问题;在协调互动机制方面,存在着各学段教师缺乏沟通协调、各学段职能部门缺乏互动交流等问题;在考核评价机制方面,存在着劳动教育课程的整体考核体系还未建立、劳动教学反馈链接不够有效、劳动教学评估方法不够完善等问题。

三、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不仅在理论上是一个新论题,而且在实践中是一个新课题。根据《意见》的要求,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要优化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注重学校作为,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的劳动育人机制。

1.优化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在《意见》颁布前,近年来,教育部等国家部委已相继出台了关于劳动教育的系列文件。比如,2015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从渠道、内容、方式等方面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相关课程进行了规定;201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全过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在这些文件精神指导下,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需要从思想指导、组织保障、制度实施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的优化。首先,在思想指导层面,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必须以关于劳动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为行动指南。要以劳动教育规律、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生发展规律为遵循,以统筹校内劳动教育与校外劳动实践为纽带,以实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队伍一体化为关键,以提升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抓手,最终实现劳动教育立德树人,促进学生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目标。其次,在组织保障层面,成立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的职能部门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成立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研究中心。该中心的人员构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各学段遴选出来的高级管理人员,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如一体化建设的领导、决策、执行、反馈机制等进行有效分析;另一类是从事劳动教育理论研究的科研人员,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从事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如开展关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中各学段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任务以及衔接等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二是成立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课程领导培训中心。该中心旨在有效提升劳动教育课程领导主体的领导力,包括劳动教育课程的理解力、执行力、评价力。通过课程领导力的提升,领导主体能对大中小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任务作出精准理解,对各学段劳动教育的内在需求进行精准调控,对在一线劳动教育中植入一体化建设基因予以有效推进。再次,在制度实施层面,制定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指导纲要。指导纲要一方面要细化《意见》关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政策,明确落实政策的具体责任和目标。各学段劳动教育建设领导者要将政策再细化,将具体职责落细落小落实到各学段劳动教育主导者身上。另一方面,指导纲要要明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领导主体和各学段劳动教育领导主体的关系,实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规范运作。同时,该指导纲要也应包括建立科学有效合理的权责一体化制度,明确各学段劳动教育领导管理单位的权责关系,厘清各学段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权力和职责的关联与差异。

2.注重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学校作为

首先,注重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建设。要统筹规划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布局,充分认识到对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规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往学校劳动教育的效果之所以不尽如人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未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应通过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进行系统规划,建立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应以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目标、课程标准为纬,以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和接受意趣为经,从学生成长和认知规律出发,合理设置各学段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有效开发课程教材,避免劳动教育课程出现内容重复、断层、倒置等现象,使各学段劳动教育内容体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要求:小学阶段以“劳动与生活”为主题,着重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感悟和认识,回归劳动的生活属性;初中阶段以“劳动与学习”为主题,着重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以及良好的劳动习惯;中职或高中阶段以“劳动与科技”为主题,着重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推崇以及精益求精的劳动品格;大学阶段以“劳动与社会”为主题,着重培养学生对劳动伦理的理解以及奉献祖国的劳动精神。其次,注重大中小学各学段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及其与“四育”课程的衔接。一是以劳动教育必修课为主,辅之劳动教育的选修课,完善劳动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衔接,形成“必选结合”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二是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与“四育”课程的衔接。一方面,要加强劳动教育课程与“四育”课程的衔接互动和相互促进;另一方面,要在“四育”课程中积极挖掘劳动教育元素,开发劳动教育功能。再次,注重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一要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在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开设劳动教育专业,为劳动教育教师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聘请“大国工匠”、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对专职劳动教育教师进行培训或者直接聘请他们担任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兼职劳动教育教师。二要搭建平台,加强各学段劳动教育教师的沟通交流。一方面,建立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备课机制。集体备课机制既包括相同学段劳动教育教师之间的横向集体备课、互帮互助,也包括不同学段劳动教育教师之间的纵向备课。另一方面,建立各学段劳动教育教师的“线上”沟通交流平台。充分利用新时代“互联网+教育”提供的新型沟通方式、传播模式,确保各学段劳动教育教师及时交流,实现共同发展。

3.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