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范例

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范文1

关键词:职业教育;劳动教育;关系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就新时代职业教育提出新设想;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新时代劳动教育提出新要求。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相融合具有天生的必要性和天然的优越性,二者息息相关。

一、劳动与职业的关系

职业是因劳动而生,没有劳动就没有职业;职业的出现和发展反过来促进劳动的日益进化。

(一)劳动促使职业出现并不断发展。原始社会劳动生产率低下,还不存在所谓的社会分工,只存在偶然性或者临时性的自然分工,部落首领根据劳动的情形或者成员的自然禀赋对成员进行偶然性分工:体质强壮者捕猎、体质较弱者采摘,成年的耕种、未成年的收储等等。还没有出现固定从事某项专门工作的人群,没有产生真正意义的职业。进入奴隶社会后,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有人专门从事农业、有人专门从事手工业,人们都必须选择一种劳动形式、固定地从事某项专门工作以作为谋生的手段,这就出现了职业。职业是人们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并获取合理报酬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劳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第二次、第三次大分工相继出现,职业的种群越来越多。进入工业革命之后,生产的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改变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社会分工日趋精细,劳动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职业更替的速度越来越快。进入新世纪以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劳动新形态层出不穷,极大地促进职业的新生和细分,新兴职业不断出现。可以看出,职业的产生和发展是生产力进步和社会分工的结果。

(二)职业反促劳动日益进化。分工促使社会生产率提高,即使是原始社会的自然分工,也使人类从食不果腹到出现剩余,为社会分工和职业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职业的出现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亚当·斯密认为,职业的出现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增进劳动的熟练程度,促使劳动者技能提升;二是减少工作转换带来的损失;三是职业劳动者可以发明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提高劳动生产率。职业不断细化、不断更新,也促使社会劳动不断涌现新的业态、新的形式,促使社会劳动不断进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二、劳动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没有劳动就没有职业,没有职业就没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围绕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展开,促进职业发展并推动劳动进步。

(一)劳动催生了职业教育并推动其发展。劳动催生了职业教育。在生产力极低的条件下,人类要生存发展,下一代必须向上一代学习生存本领,上一代必须向下一代传授劳动技能,这些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并与劳动过程融为一体的劳动经验的传授,就是自然形态的职业教育。家庭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时期,边干边学、产教一体的学徒制成为劳动技能传承的主要形式,具有了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工业革命以来,社会大生产成为社会劳动的主流形式,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工人必须掌握一定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工艺学知识,且这些知识必须在生产劳动过程之外最好在参加劳动之前,采取专门的教育模式才能学到,职业学校就由此出现,职业教育由此从产教合一走向产教分离,完整形态的职业教育由此产生。劳动发展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氏族部落时期,劳动内容主要限于狩猎采集,那时“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自然是狩猎采集技能、技巧的传授;农业出现以后,耕种、养殖、纺织等技术传授就成了“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到了奴隶制社会,随着奴隶被强迫在手工作坊内集中制陶等劳动形式的出现,对奴隶进行强制性职业训练的“职业教育”——“百工”教育也随之出现。在封建社会,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行业采取“自给自足”的经营模式,“学徒式”的职业教育随之出现并长期存在。“鸦片战争”后,社会化大生产开始走进中国社会,应运而生的“实业学堂”逐渐形成规模,成为职业教育办学形式的主流。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时期,条线及行业分割明显,随之就出现了行业主管部门主办技工学校的职业教育格局;改革开放后,行业条线及身份壁垒被打破,行业主管部门主办职业教育的局面随之打破,社会办职业教育、面向社会办职业教育的格局逐渐形成。

(二)职业教育反过来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和质量的提升。职业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技能的传授,向受教育者传授职业知识、职业技能,提高受教育者的劳动能力,促使受教育者的劳动驾驭能力和劳动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进而推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职业教育的目的之二是理念的形成,提高受教育者的劳动素养,促使受教育者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不断完善,进而推动社会劳动质量的提高。分析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轨迹及其和职业教育的关系,我们能够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水平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进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德国和日本就是最好的例证。在现代社会,劳动者的素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劳动者的素质又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可以说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劳动质量的提升有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三、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

(一)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定位不同。从定位上看,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劳动教育是一种功能教育,目的在于促使受教育者对劳动形成正确认知。在职业教育中坚持劳动教育既是我国教育方针的应有之义,更是职业教育的自身需求。职业教育是层次教育还是类型教育,曾经引起广泛争论,直到国务院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其为类型教育。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它与普通教育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培养目标的不同,普通教育培养的是知识型人才,而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这是职业教育成为类型教育的逻辑起点[1]。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重申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并列起来,成为我国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丰富了全面教育方针的内容。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故将之称为功能教育。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促使受教育者对劳动形成正确的认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教育的不同类型,同属于教育的范畴,尽管它们在培养目标上有所不同,但就遵循的教育方针而言,却并没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同样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也就是说,在职业教育中坚持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方针中的应有之义。职业院校和普通院校都要开展劳动教育,但和普通院校相比,职业院校更应该重视劳动教育。如前所述,职业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一线从事专业劳动的技术技能人才,属于一线劳动者。一线劳动者的劳动价值观如何,事关一个国家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后劲,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开展劳动教育更有需要、更为现实。也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能够改变人的劳动能力和形态,实质上是劳动力的再生产,本身就具有劳动性,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坚持开展劳动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本有之义[2]。还有的学者将职业教育中的劳动教育视为劳动教育的“专业版”,以区分于普通教育中劳动教育的“普及版”[3]。所谓“专业版”劳动教育,应该是为了表明在职业教育中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更强、针对性更强、要求更高。

(二)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内涵不同。从内涵上看,职业教育侧重职业技能教育,着重解决劳动能力等客观方面的问题;劳动教育侧重劳动价值观教育,侧重解决劳动认识等主观方面的问题。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相融合有着极端的必要性和天然的优越性。职业教育的内容主要为两方面:一是关于职业能力的教育,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等方面的传授;二是关于职业的教育,包括职业道德、职业发展等方面的传授。如米靖认为职业教育是形成受教育者职业倾向、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培养合格劳动者(或职业人)的教育活动[4];董仁忠认为职业教育主要以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等为教育内容[5]。但是在这两方面中,职业教育更为侧重的是职业能力教育。如俞启定、和震等人认为职业教育以实践应用性技术和技艺为主要内容,传授职业活动必需的职业技能、知识、态度[6];黄尧认为职业教育是以技能为中心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育,这是职业教育的本质所在[7]。靳伟才认为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使之成为操作型人才的教育[8]。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涵盖知识技能与思想价值观培育两个层面。如黄济认为劳动教育包括劳动技能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两个方面,在学校的劳动教育中,二者兼而有之[9];檀传宝认为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和养成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10]。但在这两方面中,劳动教育更倾向思想价值观的培育。如檀传宝认为劳动教育要更侧重于价值观的培养,提出“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11];成尚荣认为劳动教育的核心应当是价值体认,即让学生在劳动教育的各个层面体验、探究劳动的价值,并使之内化为价值观[12]。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职业教育侧重解决劳动能力等客观方面的问题,即“如何劳动”的问题;更多关注劳动的个体性问题,即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着眼于技术层面较多。而劳动教育侧重解决劳动认识等主观方面的问题,即“为何劳动、为谁劳动”的问题;更多关注劳动的社会性问题,即提升劳动的社会价值;着眼于哲学层面较多。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第一,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相融合有着极端的必要性。职业教育如果不注重劳动教育,职业教育会变得只有技术没有灵魂,必将沦落为纯粹的“技术教育”;劳动教育如果不注重职业教育,劳动教育会变得只有“相框”没有“相片”,必将沦落为单纯的“理论教育”。第二,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相融合有着天然的优越性。职业教育主要解决“如何劳动”的问题,劳动教育主要解决“为何劳动、为谁劳动”的问题,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解决的问题就是“为何劳动、如何劳动、为谁劳动”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人类劳动的全部。

劳动教育范文2

关键词:美术教学;审美教育;劳动教育;融合路径

当今,部分学校的美术教育强调学科知识传授,与其他学科联系较少,造成了教育与现实生活相分离、各科知识间的界限难以打破等问题。过去,审美教育主要存在于美术、音乐等课程教学中,劳动教育也限于劳动技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二者彼此孤立。在美术教学中,许多刻画劳动人民形象、描绘劳动场景的艺术作品不仅含有丰富的审美因素,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蕴含鲜明的劳动精神,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显然,在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可以相互融合,二者在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劳动观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有助于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和作用,采用科学路径将二者更好地融合于美术教学活动中,是美术教育发挥综合教育力量的切实体现。

一、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关系

美术教学中既包含审美教育,又囊括劳动教育,二者是同一教育过程的两个方面,都是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创造能力的教育,劳动教育则是培育学生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创新思维的教育。两者紧密相连、相互渗透,并在起源、教育目标、创造力培养、情感体验等方面存在密切联系,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起源的关联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劳动创造了美”[1]直接点明了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起源的内在关联性。从人类产生之初,人们追求美的感受就蕴含于劳动过程之中,人们通过劳动既能获得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又能获得身心愉悦的审美体验。由此可知,美产生于劳动之中,人们不断地进行创造性劳动,生产出的瓷器、陶器、铁器、服装、建筑等生活用品与居住空间都是人们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表现。同时,审美教育也不是虚无的,其需要将这些物质产品的生产技能训练作为实践载体。故而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都起源于人类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都凝聚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活动中。二是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目标是受教育者应达到的愿景,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美术教育中,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教育目标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以及审美经验,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2]。即审美教育不仅强调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注重对其劳动素养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了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即“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3]。这也说明劳动能带给人美感和幸福感。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具有共同的教育目标,二者都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劳动素养、创造能力,这正是二者能有效融合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共同性。不论是审美教育还是劳动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都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美术课程强调对绘画技能、工艺品制作技能等的掌握,劳动技术课程强调各种劳动技能的掌握,二者都不主张机械模仿,都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因此,在教学及其评价中,二者不仅都关注对学生专业技能的示范、教授,而且都要求必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这是二者可以融合的关键所在。四是情感体验的共鸣性。情感是人们对某物、某事或某人的内在情绪感知,是较为复杂又相对稳定的一种心理体验。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过程中情感的激发与共鸣是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媒介,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都侧重以情感人,并强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美化劳动的工具、环境、过程等,使学生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增强劳动的愉悦心情。在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欣赏劳动题材的绘画作品,使学生了解劳动人民的艰辛,体会劳动成果得来不易,从而激发他们的劳动情怀,培养其劳动意识、劳动习惯,最终使其体会劳动的快乐。美术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的审美教育蕴含劳动精神,劳动教育包含审美因素。二者正因为都有学生情感的参与,其融合才具备了更真实有效的链接点。

二、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都是我国教育事业“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二者融合将更高效地促成学生综合素养和身心的良好发展。《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与实践教育[4]。可知,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而且可以在其亲身参与中磨炼其劳动意志,培养其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因此,将二者融合既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提升其劳动素养,可有效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路径

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但要融之有道、合之有法。基于美术的学科特点,笔者尝试在美术教学中将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主要从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两个方面探讨二者具体的融合之路。1.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受固有思想和教学习惯的影响,部分美术教师所用教学方法单调且针对性不强,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实际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使教学活动尽可能获得最佳效果。因此,为更好地实现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教师在美术课堂中应尽力丰富教学方法。如,练习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各有千秋,如若综合运用,整合每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则有利于实现教学效果的不断优化,从而以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美术教学方法中,练习教学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因为无论是绘画技能还是民间美术品制作工艺等的学习,学生都需要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不断练习、重复体验,才能内化相关美术知识、技能。该教学法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反复地训练某一技能,从而内化为自身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技能。绘画作品创作和工艺品制作是特殊的艺术劳动,因此,学生的美术劳动技能也得以增强。如,在教授人美版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手绘线条图像》一课时,教师可首先展示部分优秀手绘作品,并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绘画技巧,加强对他们手绘线条图像的技能训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此教学方法下,大多数学生经过不断练习,可以绘制出复杂且有创新特色的路线图、植物生长图等,掌握基本的手绘线条图像的技能。此美术劳动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明确了学生的审美标准,而且加强了其实践操作能力,训练了其劳动思维,培养了其创新能力,从而促进了其素质水平的提升。尝试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也是美术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其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先教后学”的固有模式,强调学生先在原有认知基础上自学,以不断探索和解决问题,建构新的美术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答疑等作用。如,在讲授人美版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策划一次出游活动》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请学生根据家乡的旅游资源及其特色,制作一份出游策划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出游策划书的形式不做具体要求,只针对学生可能会遗忘的天气、医药箱等问题给予适当提示,强调出游策划书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以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和美术劳动实践能力。许多学科提倡运用情境教学法,该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特点有目的地创设相关情境,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的方法。美术学科可以用此方法创设美术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具有被展现、感知的良好场域,让学生在情境中建构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如,对于《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课,教师在展示齐白石代表画作《虾》的同时辅以实物虾的展示,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并将二者进行对比,深入分析其异同,把握虾的视觉特征,从而增强虾的表达技法和绘画技巧。此教学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的耐心,又可以加深其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最终达到审美能力和美术劳动技能相互促进的目的。每种教学方法各有利弊,为扬长避短,教师不能固守一种教学方法,而要根据学情、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在一堂课中合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法之所长。当然,立足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视角,美术教学方法的选择更讲究对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目标的把握,从而既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又增强其劳动素养,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2.教学资源的多样化运用教学资源是为教学活动有效开展而运用的相关素材、工具的总称,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课堂参与感,促进其更直观、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多种多样,且各有特色。从美术学科特点出发,为促进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教师应注重配备相应的教具等基础设备,利用好图书馆、美术馆、展览馆,充分挖掘自然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基础设备是课堂内部教学资源,是保障学生开展美术学习的最基本的物质材料,主要包括艺术创作所需的绘画工具、美术专用教室以及多媒体设备等。其中,多媒体声像一体的直观性特点使其具有更大的优势,赋予美术教学较强的形象性、趣味性、感染力,教师应尤其注重将美术教学与其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图书馆、美术馆、展览馆等公共美术教育资源属于课堂外部教学资源,对学生的美术学习具有拓展延伸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以全方位、立体化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也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展览馆等,让学生在开放、轻松的环境中体验美,强化劳动意识,形成“劳动创造美”的观念。美术课堂内外教学资源的综合运用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相关知识,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有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劳动观,使其审美能力和创造性劳动技能都得以明显提高。自然环境资源涉及更广阔的空间和事物,更具多样性和拓展性,将其作为教学资源有助于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人类在自然环境中通过劳动成就获得自身发展。如,人们生产劳动工具最初只是为了实用,后来在劳动过程中逐渐融入审美因素,在纺轮、炊具、斧头等生产生活用具上雕刻花纹,赋予其审美趣味。人类就这样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形成了灿烂的精神文明,并最终相对独立于自然之中。自然环境始终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人类来自自然,理应回归自然,在自然中寻找更丰富而有力量感的美术创作素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欣赏校内自然景观,培养学生关注周边自然和人文环境、关注生活的意识;或带领学生了解校外城市环境,体验人文景观的设计感,进而到山间原野感受纯真广袤的自然之美,造无限之美感,育强大之劳技,如此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目标即可实现。

四、结语

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都是我国培养社会所需合格人才实行的“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紧密相关,缺一不可。在新时代,教师要全面、深入理解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以美术教学为平台,不断促进二者有机整合,以最终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在美术教学中,教学方法是根本,教学资源是保障和优化教学的重要条件,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和教学资源的多样化运用可推进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真正“落地生根”,实现二者有效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诚然,学生的顺利成长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和协作,学校也必须在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基础上,加强智育、德育、体育的教育功能,让“五育”并举,共同推动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J].中国德育,2015(16):6.

劳动教育范文3

关键词:劳动教育;大学生;劳动观;立德树人;高等院校

一、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劳动教育就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劳动是立身之本,劳动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我国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肩负着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神圣使命[2]。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学生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渊博的学识,又需要学生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意志品格。这就需要学生在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专业本领的同时,还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念、深厚的劳动感情、真挚的人民情怀。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即将步入社会,成就个人事业,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阶段。开展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创新精神,继承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塑造坚强的心理素质,磨练顽强的意志品格。在劳动教育中正确认识劳动价值,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就业观和创业观,从容面对社会的选择,在国家、社会需要与个人价值实现、专业技术的学习与岗位的需求匹配之间找到平衡点,为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获得受益终生的宝贵精神财富。

1.加强高校劳动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的题中之义。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艰辛的努力。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必须通过加强劳动教育,深刻领会劳动创造价值的科学内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把实现自身价值、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建构个人与集体、个人梦与中国梦的有机融合,最终实现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的同频共振。

2.劳动教育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观需要。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劳动教育作为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使学生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正确价值观念,培养学生以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理念,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加强高校劳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重要路径。通过加强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使其懂得幸福生活要靠劳动创造。通过劳动塑造正确的人生观,理解劳动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懂得诚实劳动的价值,意识到诚实劳动是劳动者的义务与使命,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培养学生体验和理解生活的能力,破除逃避劳动、轻视劳动甚至鄙视劳动的思想。

二、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劳动教育,在教育方针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各高校也制定了一些具体的落实措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变化,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拓展和发生变化,劳动教育却逐渐被悬置起来,对劳动教育的价值、劳动教育的方式、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和弱化,与新时代国家发展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合。

1.劳动教育认识窄化异化劳动教育认识窄化异化。劳动创造幸福,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最根本内涵。然而,当前很多高校包括教师在内都存在劳动教育窄化现象,认为劳动教育就是劳动课,就是让学生做一些诸如打扫卫生、搬运东西等体力劳动,并且普遍认为这些都是一些后勤工人应该干的工作,和大学生身份不符合。同时,劳动教育被异化,劳动教育的本身是创造社会价值,但在实际过程中存在人被物化为“经济人”“技术人”的现象,将“劳动”视为谋生和获利的手段,陷入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的对立中,对于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以及产生愉悦的情感有所忽略。甚至一度认为劳动教育是惩罚性手段,违背了劳动教育的初衷,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与自由发展的价值。

2.劳动教育衡量价值化劳动教育衡量价值化、功利化。价值,在经济学中指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劳动价值的目的是使使用价值产生增值。“劳动价值观”不是指劳动本身的价值(劳动价值),而是人们对于劳动价值的主观认识[4]。当前,高校对劳动价值衡量价值化、功利化,衡量劳动教育的手段就是获取金钱和名利的多少,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将劳动和名利挂钩,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误导,劳动观念扭曲,劳动价值失衡,陷入了价值化和功利化漩涡中。33.劳动教育缺乏系统性劳动教育缺乏系统性。当前各高校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虽都有相关内容涉及劳动教育,但对于劳动教育缺乏校级设计。高校劳动教育如何开展、劳动实践课程如何安排、教学效果如何评价考核、经费投入和保障如何获取,等等,相关机制和体制还不完善。一些高校虽开展了劳动教育,开设了劳动课程,但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现象比较突出。还有的高校将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同起来,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存在形式化和无序化等现象,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三、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

全国教育大会把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根据当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高等教育发展作出的重要决策和调整,更是弘扬劳动精神、提升劳动教育地位的重要体现。高校作为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完善顶层设计,拓宽劳动教育路径,增强劳动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

1.提高思想认识提高思想认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从思想观念上扭转长期以来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偏见,把劳动教育提升到关乎国计民生、关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出台政府层面和高校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文件,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过程中、纳入考核,使劳动教育真正得到重视以来。

2.完善制度体系完善制度体系。构建和完善关于劳动教育的相关体系,在学科体系、教材体系、考核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及时跟进。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应开设关于劳动教育相关专业,加强对劳动教育相关研究。把劳动教育提上重要日程,和专业课程同等对待,精心设计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优化课程教学目标,完善课程设计,编写劳动教育相关教材,制定劳动教育考核办法。同时,充分发挥其他课程的育人作用,挖掘其他课程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和劳动教育功能,实现知识体系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形成劳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紧密结合,同向同行。

3.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在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主阵地的基础上,推动思政课程与劳动教育的紧密结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增加劳动教育内容,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动价值、劳动的重要性等内容融入其中,使学生真正懂得劳动教育重要意义,深入理解劳动的本质、劳动的创造价值、劳动的普遍意义,认可并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5]。

4.拓宽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拓宽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提升劳动教育效果除了在课程和实践上下功夫以外,还必须拓宽劳动教育路径,改变当前劳动教育窄化、弱化,途径相对单一,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状,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创新项目、专业技能大赛、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校外实习实训等,整合学校、企业、社会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拓宽劳动教育渠道,搭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过程和辛勤劳动获得感和收获,让学生在实践中以劳促学,长知识,增才干。

5.完善劳动教育平台和载体完善劳动教育平台和载体。要深入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丰富劳动教育内涵和实践。完善劳动教育平台和载体,在传统课堂教学基础上,依托校园文化载体,通过宣传大国工匠,讲好劳模故事等,增强劳动教育感染力。深入挖掘企业资源、拓展企业实践平台,推进产教融合、现代职业教育学徒制等新模式,使学生参与到劳动当中,在劳动中加强锤炼,切身体会劳动教育重要性;发挥先进人物示范引领作用,邀请行业先进人物、大国工匠到高校开展专题讲座和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等,弘扬劳动价值,传播劳动精神,做到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为劳动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开展好劳动教育,通过慕课、多媒体网络教学、在线课堂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增强劳动教育及时性、互动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打造劳动教育“金课”,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躬身实践,提升劳动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张烁.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2]武雪周.高校工作重要论述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18(6):102-105.

[3].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4-29(2).

[4]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J].中国教育学刊,2019(2):82-84.

劳动教育范文4

朝阳科技大学是我国第一所创立于1994年的私立科技大学,它是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连续多年获得政府补助,其中2012年获得公私立最高额补助款。朝阳科技大学在二十多年里取得好的成绩,连续多年蝉联全台私立科技大学第一,这与其人才培养方式有着较大的关系。笔者曾以“朝阳科技大学”为关键词在知网查了从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关于它的研究文论20篇,能深刻感受到朝阳科技大学务实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它那作为“零学分必修课”的劳作教育课程,使我印象深刻,反思再三。大概是这样的:朝阳科技大学为了培养学生爱惜环境和“弯腰”服务的意识,践行手脑并用的理念,培养正确的人生观,特别实施“零学分必修课”的劳作教育。

1.将劳作教育纳入必修课

朝阳科技大学将劳作教育固化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并规定为必修课,但不做学分计算,这就是“零学分必修课”,不是考试课,不发试卷,只做过程性评价,主要考核学生的“劳作”精神。学校始终认为劳作教育是一种很好的习惯养成教育,让学生通过劳作教育,比如与同学一起弯腰扫地、一起清扫卫生间、拖地板,学会与人合作。

2.劳作教育目标明确

通过劳作教育培养学生劳动均等及劳动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学习基本劳动技能,通过亲身劳作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从校园劳作扩展到“小区服务”,增加学习生活体验;通过不同院系之间的混合编组来增加互作协作、交流沟通的机会;通过劳作教育课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弯腰做事、亲身参与的态度;通过劳作教育形成爱校及整洁的校园文化。

3.劳作教育的类型

朝阳科技大学的劳作教育包括基本劳作教育、团体劳作教育、身心障碍生辅导劳作教育、夜间环境整洁维护、交换生劳作教育等,其中基本劳作教育是学生清扫楼道、卫生间、教室周边环境等;团体劳作教育是学生每天进行校园草坪维护以及到校外小区服务;身心障碍生辅导劳作教育是安排身心有障碍的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作,并安排同学从旁协助,增加同学友情;夜间环境整洁维护是学生每日最后一节下课前,对教室进行整洁维护;交换生劳作教育是对来自不同学校的交换学生安排劳作教育。朝阳科技大学的劳作教育覆盖了全体学生。

4.劳作教育的组织与制度

朝阳科技大学的劳作教育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完备。学校成立有“服务学习指导委员会”,并制定了相关法规计划办法及操作细则,对每一种类型的劳作教育都有相关的实施要点和注意事项。劳作教育课程评分包括工作态度40%+合作度30%+主动性15%+团体贡献度15%+加减5分,期末总成绩60分以上为及格,如一学期累计1/3课时未出席,即使表现出色,也不得通过,仍需补修该课程。

5.劳作教育的奖励制度

朝阳科技大学重视对劳作教育优秀团体和个人的奖励,每年学校花费900万台币进行奖励和补助,奖项设有“金质奖”“优质奖”“贡献奖”“全勤奖”“优秀小组奖”等,学校把劳作教育评定为“优异”列为申请校内工读的条件之一,并对各班获得“金质奖”的学生由学校颁发给他们“金戒指”。朝阳科技大学将劳作教育定为“零学分必修课”,成绩达到60分以上为合格,该课程不得免修,只有成绩合格者才能毕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劳作教育的监督者也是学生。每年学校从学生中找出有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的学生进行培养,让他们担任劳作教育小组长、栋长、大队长,对劳作教育进行全程监督管理。这种劳作教育一方面能培养学生进入职场后“弯腰”服务的意识,另一方面锻炼学生手脑并用和知行合一的能力。然而,朝阳科技大学在实施劳作教育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阻力,但学校始终坚持自己的办学理念,自创校以来坚持实施劳作教育,现已经成为地区相关学校效仿的对象。虽然请保洁公司的费用会远远低于目前学生团队管理的补助费用,但是学校愿意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及领导组织能力。目前劳作教育效果显著,学校终年保持非常干净的样貌。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适应程度都比较高,很少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

6.朝阳科技大学的劳作教育课程带给我们的启示

朝阳科技大学的劳作教育作为正式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并定为必修课,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符合实际的多种劳作类型,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有完善的奖励激励机制,保证了劳作教育的顺利运行,起到了非常好的育人效果。在二十多年的实践过程中,朝阳科技大学的劳作教育不断完善,被许多高校效仿,在社会上形成良好反响。

二、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演变

1.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1956年)

1950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钱俊瑞在《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中指出“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这一时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教育的基本方针。

2.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7—1977年)

这一时期国家将劳动教育视为阶级斗争的工具,也作为解决教育经费问题的手段,还看成是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的根本方式。后来在中更是把脑力劳动“妖魔化”,把体力劳动当作阶级斗争的法宝。

3.改革开放后(1978—1999年)

拨乱反正时期,国家为了给脑力劳动正名,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将我国教育方针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86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草案)的说明》中关于党的教育方针方面提出应当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适当进行劳动教育,使青少年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基础教育。同年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的彭?云在中学德育大纲研讨会上明确提出“把德育作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使五育互相配合、互相渗透”。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2000—2012年)

2001年国务院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将“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针,后来写入我国的教育法。

5.新时代(2013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将“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作为施政目标之一。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并举,提出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道理,再一次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劳动教育缺位所引发的不良社会现象从建国到现在,经过三四代人的努力,我国已经全面步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祖辈和父辈们夜以继日辛勤劳动和艰苦创业的经历早已成为过去,广大青少年无需劳动创造便可丰衣足食,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学校的劳动教育与年龄增长呈反比关系,即年龄越大受到的劳动教育越少。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不劳而获、贪污腐败等不良思潮盛行,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家长不愿让孩子从事家务劳动,导致广大青少年在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未获得充足的阳光和水分,身心发展不全面,最终未能健康成长,主要表现为满身奶油味、精神缺钙、眼高手低、抗压能力低、独立生活能力差、天马行空不接地气等,甚至当代大学生的一些极端行为与劳动教育的缺失也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

三、新时代劳动教育在大陆地方高校的实现路径

1.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说:“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他重申“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马克思设想,随着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高度发展,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及集体财富充分涌流的共产主义社会,强制劳动、强制分工、脑体对立都将消失,劳动成为得到全面发展的个人的第一需要。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热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劳动无上光荣的观念。

2.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朝阳科技大学能将劳作教育作为“零学分必修课”,从创校之初一直坚持实施到现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大陆地方高校完全可以借鉴朝阳科技大学的做法,将劳动教育课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列为必修课。到底是否给予学分,要结合学校的实际而定。近年来,大陆地方高校都在压学分减课时,计划逐步实行“完全学分制”。在完全学分制下,修学分就要付学费,在这样的形势下,将劳动教育定为“零学分必修课”应该能行得通。大陆地方高校每年在校园保洁绿化上都要花费上百万元,完全可将这批费用转移至劳动教育上来。

3.融入专业教学

近年来,大陆地方高校都有扩大专业实践教学学时学分比例的趋势,部分院校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比例实现了4∶6,甚至继续向5∶5改革靠拢,其目的在于确保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将劳动教育的目的、意义、形式融入专业实践教学,在专业实践教学中树立劳动光荣、劳动美丽的理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劳动互助意识,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

4.重塑“五一国际劳动节”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这是为了纪念劳动者争取合理权益举行游行而设立的节日,属于全世界劳动者自己的节日,我国政府于1949年12月作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也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但实际在每年的5月1日,我国各高校都在放假,鼓励全民旅游,刺激消费。这与设立“劳动节”的初衷背道而驰,各高校应该在这一天组织劳动教育的相关活动,如对优秀劳动者的表彰和奖励、优秀劳动创新成果的展示、深入劳动一线体验别样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的良好风尚。

四、结语

朝阳科技大学成功的“劳作教育”可为大陆地方高校在实施劳动教育时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纵观建国以来我国实施劳动教育的历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曾经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立,将脑力劳动“妖魔化”,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等诸如此类的历史悲剧我们不愿历史重演。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许多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专家纷纷发文予以响应。我们所期望的是将劳动教育作为人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切不可将劳动教育视为一股运动和时尚,或者凌驾于五育之上。朝阳科技大学的劳作教育实施二十余年,取得突出的育人效果,除了学习它科学合理的组织制度和操作细则外,更重要的是朝阳科技大学将“劳作教育”视为一项正常必备的习惯养成教育,没有夸大或忽略其功能。朝阳科技大学能在2018年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最佳大学排名1000+,这令大陆许多地方高校望尘莫及,这不是因为它的劳作教育出名,而是它的综合实力强。

参考文献:

[1]王胤?.朝阳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特色观察[J].文教资料,2019(5):1.

[2]罗建新.技职教育学校“劳作教育”的特色与启示——以朝阳科技大学之经验为例[J].广东教育,2016(9):2.

[3]李珂,曲霞.1949年以来劳动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的历史演变与省思[J].教育学报,2018(5):11.

[4]程德慧.新时代劳动教育观论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9(6):32.

[5]尹者金.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特征与实现[J].江苏高校,2019(11):20.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09.

劳动教育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内化;路径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1]。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要引导学生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内化,理解、认同、接受和遵循劳动价值观的准则及要求,使之成为自身的劳动素养,以及终身受益的良好劳动行为品质。内化劳动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劳动素养,是高职院校提升劳动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是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有效举措。

一、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内化的基本要素分析

内化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人对外部事物通过认知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2]劳动价值观的内化本质上是劳动品质的内化,也是道德品质的内化。道德内化是个体经过一定社会方式的学习,接受社会道德教化,将价值观、道德行为方式等转化为相对稳定的道德人格特质的过程[3]。通过劳动教育实现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内化过程,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在各类环境的熏陶下,帮助学生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不断转化为自己内在的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的过程。

(一)高职院校学生是劳动教育价值观内化和劳动素养形成的主体

新时代劳动教育就是要强化劳动观念的养成、身心参与、手脑并用,通过劳动教育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创新创造。已有研究发现,52.5%的高职院校学生“认为自己的劳动技术能力不足”,87.5%的高职院校教师认为“学生的劳动观念存在偏差”,91%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缺乏吃苦耐劳的意志,工作态度消极”,78%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劳动技术能力较差,与企业要求差距较大”[4]。当前,高职学生的劳动品质与用人单位对员工高素质高技能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发挥好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认知、认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到内化的进程中来,提升劳动教育实效。

(二)职业技能、工匠精神等教育内容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客体

某种程度而言,高职教育是围绕职业劳动而展开的教育[5]。高职院校应围绕职业特点,结合专业特色,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工匠精神等方面入手,进行劳动教育理论教材和实践路径的选择,创新劳动教育的内容。同时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结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和机器换人等新态势的发展,拓展劳动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既要有劳动教育的理论课程,又要有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在实践历练中接受锻炼、巩固知识,使“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统一,劳动习惯与个人发展相统一,简单劳动与技术性、创造性劳动相统一,让学生既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劳动的伟大,又体会到劳动的价值、感到劳动和创造的伟大。

(三)教师、实践载体等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内化的介体

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劳动素养、师德师风以及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都决定着内化的效果。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形式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内化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是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实现形式。教师如何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发挥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优势,提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各类实践活动质量,是实现劳动教育内容在学生思想上、情感行动上能否真正内化的关键。

(四)家庭、学校、企业、社会良性互动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内化营造良好的环境

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培育的所有外在因素的总和。劳动教育要整合家庭、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力量,形成良性互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在劳动教育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高职院校应在家校互动中提高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使之配合学校有效地开展好劳动教育[6]。企业是高职学生工作、实习实训的场所,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利用好企业内的劳动资源,使良好的企业文化、工匠精神影响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学校是劳动教育的主场,要在校园内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校园环境。社会大环境影响着学生的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形成弘扬劳动精神的大环境。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内化本质

劳动教育是教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学生将劳动价值观念、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劳动技能等内化于心,促进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的理性成长,并外化为劳动行为习惯的过程。劳动价值观的内化是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劳动品德形成的关键和基础。

(一)心理学视角的劳动价值观内化

个体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知、情、意、信等因素。劳动价值观的内化过程就是认知、情感、意志、信念互相融合、提升、深化和巩固的过程。认知是基础,学生在已有劳动观念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再认知,不断提升劳动技能,形成劳动品质,对劳动观念进行“加工”获取新知,促进正确劳动价值观的高效内化。一般而言,认知的积淀越深厚,就越有助于内化。情感是动力,内化活动离不开复杂的情感体验,情感需要是内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劳动教育要提高劳动价值观内化的实效性,就必须重视学生情感的需要和共鸣。意志是保障,是内化过程中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意志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学生劳动意志的培养需要在不断的劳动实践中长期磨练而成,工匠精神的养成就是需要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坚持精益求益的专业劳动技能。信念是目标,劳动价值观的形成,代表着内化生成。学生会根据已内化的劳动价值观对自身需要进行再分析,不断强化符合劳动价值观的需要,能使内化过程再深化和巩固。从心理学的视角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应该逐步深入,从认知到情感到意志和信念,层层深入、层层递进,既要传授劳动知识,也要培养劳动情感,更要坚定劳动意志、树立劳动信念。

(二)教育学视角的劳动价值观内化

内化过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育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提高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在于学生把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融入到自身的价值观体系中。要完成内化的过程,学生本身的理解、选择和吸收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对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选择,要遵循学生内化劳动价值观的规律来设计劳动育人的载体和路径。结合学生身心特点选取合适的教育方法,使学生积极接受并内化劳动教育的内容。从教育学的视角看,劳动教育应该是教师发挥教育引导作用,通过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产生内化的有序过程。

三、构建“四位一体”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路径

在内化视角下推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就是要以内化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为目标,以学生良好劳动态度的养成、基本劳动能力的获得、生产劳动技能的提升、劳动习惯的养成等为劳动教育的重点,根据学生特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搭建“劳动+”育人平台,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构建融学生、劳动教育内容、教师和教育载体、家校企社于一体的劳动教育路径。

(一)发挥内化要素功能,形成劳动教育良好生态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各种功能属性的总和,主要表现为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本质,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首先,激活学生劳动的“认知地图”。学习是一种整体行为,劳动教育也不例外。对于高职学生,要将劳动教育内容与学生兴趣、生活情境和专业特点密切联系起来,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学会主动建构不同成长阶段劳动教育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形成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使用“认知地图”对劳动的“新”“旧”知识做好充分的链接,增强劳动自立自强的意识。其次,要激发学生参与劳动“情感体验”。与普通本科高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尤其需要激发其积极的情感体验,主动参与和内化。因此,要通过对学生内在需求的分析,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其内在需求,让学生从情感上认同接纳,使劳动态度、劳动精神、劳动责任感不断内化于心。再次,要训练学生劳动实践的“迁移能力”。为高职学生搭建多种实践锻炼平台,在模拟实践-情境训练-生活实践过程中培养其劳动能力,不断地将所学的知识“迁移”至真实场景,让学生在不同“实践链”上不断探索、精益求精,培育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忠于职守的劳动态度。通过技能的训练、过程的体验与反思、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实践情境中有更切身的觉察、有更深刻的感受、更深厚的情感体验和更强烈的认知,从而产生价值认同,积极主动地接受和内化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形成热爱劳动的好品质。2.发挥教育内容支撑作用。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要结合现代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需求,开发教育内容,结合专业强化实习实训,开展专业化志愿服务、社会公益实践等,重视行业中新知识、新技能的应用。具体的内容设计可根据高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劳动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如:大一可开设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等基础课程,将生活劳动融入日常养成教育中,使学生对劳动有更积极深刻的认知,养成良好的日常劳动行为习惯。大二可引导学生参加服务社会的劳动实践和志愿服务公益性劳动,推动劳动实践与技能学习、理论学习相结合。大三重在把劳动教育与专业实习实践相结合,通过真实情景下的专业实训,在提升劳动技能的同时,形成并固化正确的劳动价值观。3.发挥教师的教育指导作用。教师要整合运用教学策略,合理选择劳动教育内容和载体,创设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情境。一是目标激励法。高职学生特别需要得到认可和鼓励。要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评优评奖相结合,比如以评选最美劳动者、劳动模范寝室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二是榜样示范法。邀请劳动模范和专家学者到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讲座,通过以亲身经历为主要内容的讲座,更能使学生产生共情,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劳动锻炼与学习。三是问题解决导向法。通过开展劳动教育为主题的辩论活动、创新创业沙龙与实习实训等,让学生在思辨和反思中加深认识,在实践中提升认知[7]。四是情境模拟法。开展情境模拟教学,创设各种能与高职学生劳动情感引起共鸣的情境,让其参与其中,在参与体验中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升内化水平。将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作为劳动教育活动的一种主要形态,师生共同参与服务,将专业技能融入到志愿服务之中,增强学生劳动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养成教育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参与寝室卫生、垃圾分类、创业实践等多种方式,养成劳动习惯。4.家校企社发挥引导作用。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家校企社环境的创设过程中,实施劳动价值观培育工程,发挥好环境育人功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内化。首先,营造“劳动树榜样、劳动促发展、劳动强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劳动创造意识。其次,形成全员开展劳动育人的良好氛围。家长、教师、企业导师、社会大众都要积极参与到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之中,共同努力,互相配合,共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新局面。再次,加强劳动教育资源开发。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加强劳动教育场地和实践基地的建设,争取社会支持,充分开发劳动教育实践资源。最后,加强校内与校外、网上与网下的宣传引导,防止不正确劳动价值观向校园渗透,坚决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对校园的侵蚀,发挥好正向劳动价值观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

(二)创设劳动教育介体,搭建“劳动+”育人平台

1.劳动+职业价值观培育。充分挖掘专业教育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将劳动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根据各专业特点,强化与劳动相关的专业课程设置,从“课程劳动”中强化专业技能。如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开设手工制作课,让学生通过手工劳作,制作精美的各类富有教育意义的手工作品,在“劳动”的同时增强专业价值观。鼓励学生参与校本教具制作、参与实验实训室保洁劳动等。2.劳动+实习实训技能提升。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模式,实习实训是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可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学生实习实训中,特别是顶岗实习中。一是将劳动教育的内容全面融入到专业的实习方案中,即在实习目标和要求、实习内容、实习结果考核评价体系中全面纳入劳动教育的内容。二是将劳动教育所涵盖的职业道德、操作规范、专业技能等元素融合到实践训练中,在日常的实习训练中不断强化。三是将劳动教育纳入到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的各个教育环节之中,使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工作体系更加契合完善。四是将对劳动的思想认识、情感态度、技能操作全面融入实习自评、互评、点评环节中。3.劳动+职业责任感养成。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化志愿服务,打造专业化志愿服务劳动教育平台是一种有效的劳动教育途径。一是选择与专业服务相关领域的有关组织和个人为主要对象开展公益服务。二是以专业指导教师带队参加志愿服务。三是专业志愿服务项目专业化、菜单化。四是专业志愿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相对固定。五是在行前教育、培训、服务质量监管、事后总结反思中强调职业责任感。4.劳动+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以学生日常校园生活为抓手,将日常生活作为“自然教学情境”,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中,构建从劳动认知至形成劳动行为习惯的日常行为养成式劳动教育体系。5.劳动+创新创业教育。一是从顶层设计上将劳动教育与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结合,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激发学生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体验到劳动创造的快乐,从而塑造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二是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加强劳动教育的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劳动创造力,在增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体会劳动创造的价值。三是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和深刻的劳动感受,产生积极的劳动价值认同。

(三)营造劳动教育环境,建立长效机制

劳动教育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专业教育;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路径

引言

不知几时起,每隔一段时间就迭代出“摸鱼学”“躺平学”等奇谈怪论,导致许多年轻学生盲目推崇追随,出现不想劳动、“啃老”等现象,这是一种极为不负责的态度,也表明当前劳动教育的实施亟待提高。因此,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大力弘扬劳动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0年3月我国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对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将有助于推动劳动教育的全面开展。《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提出劳动教育要重点与专业特点相结合,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良品格,严谨细致的优秀工作做法。当前的劳动教育的地位处于边缘,被弱化、软化、淡化属于常态化,这也折射出劳动教育实践中存在价值畸变。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加强劳动教育研究,特别是深度渗透融入专业课程教育的研究十分必要。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应该如何基于专业课程的实际现状,有效地将劳动教育融入渗透至专业教育,目前鲜有关于环境保护类专业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相关研究,本文以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专业为例,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

一、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融合的现状困境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导,在专业课学习、专业技能实践操作、毕业顶岗实习等过程处处体现劳动因子。但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仍存在一些困境,需进一步解决。

(一)思想上轻视劳动教育,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亟须提高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当前中国社会依然普遍存在,重文轻劳,认为劳动是一种不体面的工作,作为大学生“坐办公室”工作才是有面子的工作,对劳动价值认识明显不足,甚至是出现了严重的偏见。因此,基于“三全育人”的要求,充分结合专业与课程的特点,营造劳动光荣的氛围,全面扭转部分青年学生好逸恶劳的行为,全面提升大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的价值,构建正确的“三观”,深刻认识劳动的重要性。

(二)课程上弱化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渗透融入专业教育有待加强

在当前的高等学科教育课程体系中,劳动教育被边缘化,德智体美劳等教育学科发展不平衡、不全面。劳动教育被专业教师认为是“副课”,不如专业课、实训课等“主课”重要,课时经常被占用,课程地位也比较弱,少有分配学分。也有些人认为课程实验实训、社会实践等活动就是劳动教育课程,不需要再另外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虽然上述活动中确实存在劳动行为,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并未将劳动的价值、观念、精神融合教育,属于典型的体力劳动教育。还有一部分人对劳动教育目标认知不深入,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劳动技能、劳动品质的培养则被忽视了。随着《意见》的贯彻落实,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更加重视了,劳动教育相关课程也进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走进教学课堂了,但劳动教育的形式依然比较单一,劳动教育未能与专业教育进行充分渗透融合。大多数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就是一些基本的陶艺、绘画、手工制作、烹饪等一些劳动基本技能的综合实践,没有将劳动价值观、劳动素养等作为核心目标。劳动教育课程课堂形式以语言讲授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劳动价值、劳动场景、劳动流程,这些教育仅仅从劳动知识的层面给以学生感性认知,缺少与专业课程、专业学习相融合,就显得十分的枯燥,无聊,学生上课也很难坚持聚精会神听完一整节课,玩手机和睡觉的现象较为常见。离开了专业教育,劳动教育将不会得到更好的深入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几乎都是劳动相关理论知识,或者清洁校园环境,整理图书馆资料、打扫教室等简单的体力劳动。普遍存在与专业知识脱钩、与人才培养目标分离的问题。劳动教育应结合专业特色、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丰富教育形式,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变单一的体力劳动为具有思维含量的创造性劳动。总体上来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基本是脱离的,更谈不上渗透融合,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老师课堂讲授专业知识很少渗透劳动教育的内容,劳动教育融合于专业课学习的程度较低。

(三)劳动教育师资缺乏,全面盘活专业教师团队资源有待开展

若要全面、广泛、高质量地开展劳动教育课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尚未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的劳动教育师资力量比较缺乏,因此也严重制约了劳动教育发展和实施。当前,专职的劳动教育教师鲜有配置,基本采用兼职劳动教育老师模式,主要由基招生就业、总务后勤、思政行政、学工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担任。这必然导致劳动课程与专业脱节,老师“照本宣科”的实施劳动教育,也就无法实现劳动教育真正内涵。若能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利用专业课程教师队伍资源,采取“边开展专业授课、边实施劳育教育”的模式,则能有效缓解劳动教育师资缺乏的现状,也能在上课过程中营造劳动教育的浓厚氛围,提升劳动价值观的认识。

二、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实施路径探究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及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可持续学习的能力,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许可管理、环境应急管理、清洁生产审核、环境规划等技术技能领域,能够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咨询服务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员。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包括环保管家技术员、环评技术员、环境咨询服务业务员,环境监测员以及环境监督管理员等。当前大学生以“00后”为主力军,由于其所享受的物质条件都较为优越,劳动机会锻炼的技术也不多,学生主动劳动的意识也比较薄弱,对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等劳动精神鲜少有深刻领会。从专业方面来看,由于环境保护类专业的性质和自身特点,工作实施过程中经常需要现场踏勘,长途跋涉是常有的情况,且哪里“脏、乱、污、毒”越要往里靠。笔者从事环境咨询服务10余年,为按时完成业主交代的报告,通宵达旦也是家常便饭。因此,适当地强化劳动教育是十分必要,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专业理论教学营造劳动教育的氛围,提高劳动价值观的认同

在专业理论课程实施过程中,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铁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等主题,将劳动教育思想有机渗透融合到专业课程的教学环节中,树立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磨炼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通过开展“企业精英进校园”活动,邀请企业的一线工程师、已毕业的学长学姐等来校开展讲座或授课,讲述事实际工作状况,让学生意识到需要在积极的劳动中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不能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安逸,充分激发广大学生的积极劳动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青年学生勇于创新、不畏艰苦、积极奋斗、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在思想上,让广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充分了解开展劳动道德教育的迫切重要性,促使其乐意主动接受劳动教育。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劳动课程与“课程劳育”内容体系

通过对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一是增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制定课程标准、编写劳动教育课程讲义或教材。赋予劳动教育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同等地位,扩大劳动教育的覆盖面,每位学生都可以学习劳动教育课程,参与劳动教育实践。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设置要充分结合职业院校学生能够“懂劳动”这一要求,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另外,根据大学生的学情特点,劳动教育课程内容采用分级、阶段性模式开展,大一重要培养基本劳动能力、体会劳动意义的劳动课程内容;大二重点考虑依托专业课,开设与专业结合、体会劳动精神、发挥劳动技能的劳动课程内容;大三学生已经全部进入顶岗实习,能够切实身临其境的体验劳动,考虑学生毕业实践报告、周记中增设劳动教育感想、心得内容。二是专业课程渗透融合劳动教育内容,即“课程劳育”。将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理念和课程内容渗透到其他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劳动教育与专业学习相互有机融合,认真挖掘专业理论知识的“劳动”源头。重点考虑先行推进《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许可管理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综合技术》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

(三)立足环保行业特色,搭建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协作培养平台

我院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专业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实操能力和扎根一线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因此,可以立足行业特色,加强校企合作,搭建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协作培养平台。一是以实际项目为基点,搭建劳动体验平台。本专业对外服务是一大特色,充分依托教师承接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项目”“排污许可证技术审核服务项目”等一系列横向项目,让学生参与真实的横向项目、社会服务项目,零距离接触实际项目,充分体会劳动的价值,培养爱岗敬业的态度。二是以开展创新创业比赛为抓手,搭建劳动教育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我院已挂牌成立了创新创业街,成功搭建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平台。通过以创促教,促进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技术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创育人,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以创促赛,培养更多有竞争力的创业项目。通过参与各类比赛竞赛,促进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劳动、深入开展实践,培养勇于动手的心态,摒弃好高骛远的姿态。三是以企业精英进校园为纽带,搭建劳动传承平台。通过将生态环保行业企业优秀人才请进校园,开展如“生态环境形势认知”“生态环保铁军如何炼成的”等系列讲座,大力传播弘扬劳模精神,倡导艰苦奋斗的精神。

(四)提升专业课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同与认知,打造出专劳融合的师资队伍

加强师资建设,补齐高校劳动教育短板,打造专业的劳动教育师资力量十分必要,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要提升专业课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同与认知。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依然是教师,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教师是关键,因此要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劳动教育意识的培训,提升专业课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同和认知。同时,可以在考核中给予开展劳动教育的教师物质和荣誉奖励,提高专业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二是要增强劳动教育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增加教师企业基层现场工作经验,提高教师社会实践能力,最后反哺于教学过程。我院目前已经颁布了《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教职工挂职锻炼管理办法》《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教师实践锻炼管理办法(修订)》等制度,笔者就曾经于某市生态环境局挂职锻炼两年半,通过挂职锻炼,丰富了行业经验,积累了大量专业案例,教学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结语

劳动教育范文7

一、德育视角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品质

劳动可以对幼儿的坚持品质进行培养,因为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并不是一两次就可以了,需要长期开展下去,幼儿在长期持续劳动的过程中,要想完成操作任务,就必须要做到坚持不懈,不放弃,深刻感受劳动者的艰辛和不易,进而培养幼儿吃苦耐劳和尊重劳动的良好品质。

(二)劳动使得幼儿全面发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劳动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幼儿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发展了肌肉动作,促进了身体发育,还促进了语言能力、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全面发展了幼儿的综合素质。在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一般都重视指导幼儿如何正确地解决问题,却忽视了如何培养通过劳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必须要确保幼儿在劳动中的良好体验[1]。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幼儿在擦玻璃的时候,感觉总也擦不干净,最后想到了用报纸去擦,发现玻璃擦得更干净了,这样孩子就在劳动中不断学习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劳动教育有助于加强幼儿对社会角色的认知

在幼儿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完成一项劳动任务需要分工合作,在与同伴的沟通交流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建立了友谊,有助于锻炼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幼儿教师要通过劳动教育让幼儿了解不同的职业劳动,认知各种社会角色,比如,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体会教师、医生、售货员等职业角色工作,深层次感受劳动者的艰辛,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

二、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完善劳动课程建设

对于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开展,首先是要进行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应该综合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状况,确保课程的制定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幼儿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时间参与,所以要注意保证幼儿充足的劳动时间,使其深刻体验劳动的辛苦与收获。在劳动教育形式上,需要从“以自我服务为中心”逐渐发展过渡到“以集体服务为主”,指导幼儿在集体中参与劳动,要学会乐于帮助他人。如开展“特殊职业”主题教育活动,为幼儿播放视频,观看特殊职业劳动者的工作内容、环境与特点,如消防员的工作是很危险的,引导幼儿尊重其劳动成果,产生敬佩之情。

(二)优化教师指导策略,家园协同合作

与一般的智力教育不同,对于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开展,幼儿教师需要进行指导策略的优化,除了在劳动课中组织幼儿参与劳动,还可以通过一日活动提供随机指导,平时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可以达到教育目标,如让孩子午餐后收拾餐盘、主动擦拭教室和黑板、随手拾起地上的垃圾等,不断增强幼儿的劳动意识。另外,还要注重开展家园合作,家长也要积极配合,从而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三)拓展延伸教育空间,增强社会实践体验

劳动教育不能只是局限在幼儿园范围之内,还需要拓展延伸教育空间,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出园外,走向社会生活,增强幼儿的社会实践体验,真实感受到劳动的辛苦,更加尊重劳动者,在劳动中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3]。例如,可以带领幼儿清扫街道,体验清洁工的日常工作,这样他们就会充分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并且也会懂得要爱护公共环境,尊重劳动成果。总之,在德育视角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非常重要,幼儿园需要重视做好劳动教育方面的工作,为了提高幼儿的独立性,帮助培养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幼儿园、幼儿教师、家长都要提高关注度,协同配合,指导幼儿参与多种形式的劳动,从而全面增强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徐丽.浅谈劳动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J].新课程,2018(6):22-23.

[2]王艳.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导刊,2019(3):95.

劳动教育范文8

[关键词]劳动教育;中职;职业精神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在讲话中提到,“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重申了劳动教育的意义,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点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在中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劳动教育的概念

劳动教育,顾名思义是“关于劳动的教育”,从组成要素来看,主要包括对劳动认识、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劳动情感、劳动品质培养等的教育;从内容的性质来看,可分为对生产技术劳动的教育、对社会公益劳动的教育以及对生活服务劳动的教育;从地位上看,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一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人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水平不高,认识层次还停留在“体力教育”“劳动改造教育”这些陈旧的观念上面,缺乏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自媒体被广泛运用,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追求财富、追求享乐的人越来越多,享乐主义、丧文化横行,人们对于劳动越来越不重视,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召唤劳动教育的回归。

2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

中职学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实施主体,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实施的教育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后续劳动力的质量水平和劳动力市场的稳定,进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国务院在2019年2月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劳动教育作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当下,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2.1学校层面

在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较差,学校普遍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这门课程。很多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文化和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学生劳动能力和意识的培养。例如,当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教室、宿舍、餐厅等场所的卫生清洁工作外包给物业管理公司进行打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劳动教育的实施环境。学校管理层对于劳动教育的不重视是劳动教育无法开展,或者实施低效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劳动教育的内涵概念模糊、定位不准确、体系不完善等一些顶层设计上的缺陷,让学校领导对于劳动教育畏手畏脚。这给劳动教育的开展带来了很多不便。

2.2教师层面

首先,中职教师对于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较浅,不能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劳动教育理念,对于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没有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再者,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极少注重对优秀劳动精神的传播,劳动教育的意识淡漠,在对学生劳动情感和劳动品质的培养方面比较欠缺。

2.3学生层面

作为中职学校的主要教育对象,中职学生在劳动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第一,劳动意识淡薄,对于劳动教育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大部分学生对劳动的理解有偏差,认为劳动又苦又累,怕丢面子,没有认识劳动对自我身心发展的帮助。第二,缺乏劳动积极性。有的学生虽然能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但疏于对自我的管理,在面对劳动机会时,往往不能够积极应对。第三,不珍惜劳动成果。一些学生的责任心不强,没有考虑到公共环境利益与个人权利的关系,随意地破坏环境,不尊重劳动成果。

3在中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优势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要采取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尽管中职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现状上存在着种种不足和问题,但是通过我们对中职学校教学活动的综合和分析,对劳动教育实施规律的辩证把握,不难发现,中职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

3.1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

专业教育的开展和实施面向市场、面向就业,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面向就业,具有“职业性”。因此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专业教育与毕业后所选的职业具有较大相关性,而劳动教育可以作为两者之间的桥梁,用以加强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劳动教育的开展既能够促进专业教育的实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够带动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帮助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

3.2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

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主阵地,一直是职业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在学校工作的正常运作中,像敬业爱岗、精益创新这些职业精神经常被提到。而作为劳动教育重要内容的一部分,劳动品质、劳动情感的培养与中职学校职业精神的培养具有高度耦合性。这也是中职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一个优势。

3.3课程设置与劳动教育

与普通高中不同,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有很大不同,主要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程的设置。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学习语数外等公共基础课的同时,会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与其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具有普遍的可操作性,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些都给劳动教育地开展提供了便利。二是在中职学校会有实操实训课,岗位制、车间化的课堂教学形式给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实施环境。

4在中职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几点建议

4.1做好劳动教育在中职学校的定位

在劳动教育实施之前,我们需要确定好劳动教育的定位。劳动教育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我们怎么来开展实施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中职学校亟待解决的。中职学校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培养目标等特征来制订合理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方案,或是研究并开发独立的校本劳动教育课程,或是依附专业教育开展,探求两者融合的效果最大化。

4.2劳动教育与课程实施相结合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具体指标的要求,“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不但可以深化和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教学所具有的操作性、技术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都给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便利。因此,中职学校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4.3劳动教育与职业精神相结合

劳动教育很大一部分内容在于引导学生养成爱劳动、尊重劳动的好习惯,像“工匠精神”这种职业精神的提倡和传播,与劳动教育的开展不谋而合。因此中职学校要注意挖掘职业精神,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更好地致力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我国的劳动教育一直存在着定位不明确、发展不持久、效果不明显、评价不客观等问题。劳动教育想要谋求更长久更有效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学校、家庭等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中职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教学场所,其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都有着自己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恰恰给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很多便利。劳动教育和中职学校两者之间还有很多联系或规律尚不明确,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阐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国发(2019)4号,2019-01-24.

[2]吴晶,胡浩.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3]蒋丽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理念辨析与实践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19(2):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