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论文范例

课程目标论文

课程目标论文范文1

1.小学科学课程目标的演进

(1)科学知识目标的演进。

上一时期小学的科学课程知识目标并没有实质性的发展,大多只是重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但此阶段注重的只是一部分知识,“属于关于‘科学概念和原理’方面的知识。十分缺乏关于‘科学技术的实际工作方式’、‘科学技术过程’、‘从何处和从什么人那里能够获得科学技术信息和指导’等知识。”当时的科学课程,只是按照自然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点进行教学,但大纲规定的只是对于一定群体最基本限度的知识方面的要求,只学习书本上固定的有限的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条件较好的学生拓展新知识的可能。2001年,教育部颁布并实施《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阐释科学知识的目标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科学知识更加全面。在基础知识之上,加入了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在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之外,更多地渗透了对与广泛的科学知识相联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解。

(2)科学探究目标的演进。

《试行草案》对于科学探究目标的要求涉及甚少,仅仅提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自然界事物的初步能力和进行科学实验的初步技能”。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颁布的一系列自然教学大纲,对于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所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方法做了如下诠释:“在指导儿童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爱好。着力培养、训练、发展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栽培、饲养、制作能力等。”直到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进一步规定了观察、实验、动手、逻辑思维和想象5项能力。2001年,教育部颁布并实施了《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环节,还涉及对科学探究的认识。”《标准》对这8个活动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课程目标,并指出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宜过高,应顺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且循序渐进地培养。2006年3月,国家颁布并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明确指出其方针和目标,“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不难看出,直到21世纪以后,一个较早期技术化的精英主义的科学教育思想指导的更完善的科学教育目标,才逐步真正形成,这就是将科学教育与一种新人文主义相融合的、旨在提高全体公民素质的全新的“科学素养”概念。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学生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的培养,带动全民族科学素质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演进。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处于相对较为落后的状态,并且教育仍然受到固有传统思想的束缚,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并没有完全实现从国家和社会向个人过渡。因此,当时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自然常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仅仅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政治思想教育。80年代以后,以刘默耕先生为代表的我国一批自然课程专家,通过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的不断思考,提出把“激发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目标”。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并不具体和完善,当时的小学科学课程中,仍然缺少怀疑精神、奉献精神和民主精神,阻断了学生对科学创新的发展之路,难以发挥其个性和创造能力。随后,国家教委于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在强调小学生受到科学自然观、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祖国等思想熏陶的同时,增加了“培养他们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的目标。之后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初审稿)》,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行了调整,在上述基础上,重点强调发展学生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对待科学、科学与技术及社会的关系、科学学习、自然”。特别是较以往增加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等要求。新世纪以来的科学课程,已经把“科学探究”作为第一位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第二位目标,把“科学知识”作为第三位目标。这里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特别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所以,科学课程目标中的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方法和技能,以及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非智力情感因素,则成为重中之重。因此,目前我国的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十分强调引导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过程中,掌握观察和实验等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科学知识进行理解,培养小学生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等,提高其科学素养。

2.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的演进

(1)科学知识内容的演进。

改革开放初期的《试行草案》,规定科学知识内容包括:水、空气方面的常识;动物、植物方面的常识等。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罗列出各册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从中归纳出小学自然课程的知识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空气和水,植物和动物,能源和环境保护,宇宙,力和机械,电、磁、声、光、热现象,金属,信息,生理卫生以及自然日记等内容。第一次对小学自然设置了“能源”、“环境保护”、“信息”等方面的课程内容。1988年的《初审稿》,分别呈现出小学阶段低、中、高年级各单元的基础知识要点。由此归纳出小学自然课程的知识内容包括:空气和水,人体,植物和动物,生物与环境,认识土壤和岩石,地球和地壳变动,力和机械,电磁现象,声、光、热现象,金属共十大方面。特别强调在272总课时数中,留出10%~15%的时间,供各地补充乡土教材。在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中,按低、中、高年级,将自然课程的知识内容分为八个部分:包括生物,人体,水和空气,力和机械,声光热,电和磁,地球和宇宙。随后,1994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的调整意见》,要求删去部分原有教学内容,共删去知识点21个(约占原有知识点数的40%),观察、实验、操作项目10个(约占原有项目的30%)。删去一些比较难的内容和学习其他知识点时可以兼顾的某些内容。2001年,教育部颁布并实施《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设定的科学课程内容为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最终又将其内容具体分为物质世界、生命世界、科学探究、地球与宇宙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指出:“全面协调地发展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

(2)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的演进。

1988年的《初审稿》,将小学阶段分为低、中、高年级,分别记述了其各阶段的课程内容。对于小学自然课程提出了“知识要点”和“观察、实验、操作”的要求。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提出小学自然课程内容为:“知识”与“观察、实验、操作”。进而将“知识”部分的内容划分为“了解”、“知道”和“理解”三个层次的要求;而将“观察、实验、操作”部分的内容分为两个层次的要求:“初步学会”和“学会”。2001年,教育部颁布并实施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科学探究内容是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探究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需要较长时间,并且两者不涉及具体的知识点,其内容不局限于书面形式。因此,应伴随着科学知识,将能力与态度内容穿插在“生命世界”等具体的知识内容中,使其有机结合。对于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内容,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不断感受、体验与内化,培养其科学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样,五大领域的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才能达到融会贯通。

二、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和内容演进的特点

1.小学科学课程目标逐渐明晰

1986年的《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第一次将科学课程的性质阐述为“科学启蒙教育的基础课程”,培养目标为“四有”社会主义公民,重点在于对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中,提出的培养目标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型人才,更加具体到学生自身科学素养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2001年《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重新定义小学科学课程是科学启蒙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

(1)在知识与能力目标方面。

一直以来,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属于学问中心课程,其优点在于,能够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即“双基”落实。但从上个世纪70年代始,小学科学课程“双基”教育在国际上受到普遍的批评,认为它以学科体系作为课程体系,不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造成其课业负担过重。后来,我国开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从“双基落实”逐渐转变为“学会学习”,即在继承“双基”落实的优秀传统之外,注重学生的一般与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小学科学课程逐渐形成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系统的知识架构。

(2)对于科学探究目标的理解。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及科学方法。“科学技能包括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科学方法是知识与能力之间的桥梁,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实验、调查、比较、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也包括科学处事方法,即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思维与行为方法。当今的小学科学课程,尤其重视实现科学探究的目标,掌握科学技能和方法,这不仅为小学生的终身学习、工作和生活积累经验,也为国家和社会的人才需要奠定基础,为提升全体国民科学素质提供可能。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

2001年颁布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强调了既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又要注重对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使学生树立起用科学来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意识。新课改实施以后的小学科学课程首次提出“STS”(即“科学—技术—社会”)的课程模式,同时,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概念,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与环境的和谐相处。逐渐形成正确的科技意识,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和技术观;逐步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以科学为基础的价值观。

2.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结构趋于合理

改革开放初期的《试行草案》中,把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定位于“儿童感兴趣、易理解的身边自然现象和事物,教学方法上开始强调鼓励儿童探究和发现知识,力求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平衡发展”。直到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规定小学自然课程内容包括“知识”和“观察、实验、操作”两部分。并且进一步对科学知识内容和科学探究内容的要求做出了层次划分。随后,本世纪之初颁布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地球与宇宙、物质世界、生命世界、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科学课程的内容。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以来,通过实践过程中不断思考与探索,把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在此目标引领下,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更加注重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打破传统讲授式教学局面,更多的探究式活动被引入科学课程中。90年代以后,“我国颁布的新教学大纲,在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结构方面,做出了较为明确的层次要求划分,提出了一个基本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同时,又能反映科学知识间关系的课程内容整体结构模型”。科学课程的知识内容由4个系统下的8个单元组成。其科学探究内容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分为三个层次,对于低、中、高年级,初步做到了知识和能力内容的结构化和系统化。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小学科学课程不断被要求增加新的内容,如注重科学史知识的渗透,增加技术教育的内容等。同时,课程内容的不断增加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这就需要适当地删减陈旧的教学内容。当今世界各国,在设计任何新产品和使用任何新技术时,都会把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理念注入产品结构之中。如此就要求在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结构中,适当合理地增加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包括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实事求是、与人合作、敢于创新等良好品格。

三、结语

课程目标论文范文2

1.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不同步。

随着WEB技术的发展,网页制作技术不断更新,各种制作软件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网页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增减相应知识点,使学生学习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但目前很多学校的网页设计课程仅包括网页元素操作、HTML、软件讲解等方面的内容,对ASP、DIV+CSS、VBSCRIPT脚本语言、数据库等最新技术涉及较少。

2.教学模式不合理。

《网页设计》课程具有知识点多、知识点分散、实践性强等特点。传统教学模式通常围绕各个知识点组织教学内容,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主体,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突出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而忽视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网页设计》课程学完之后,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更难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网站设计与制作。目前,很多学校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培养目标及执行过程并没有实质性转变,致使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

3.实训环节薄弱。

《网页设计》课程是一门实用性、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师需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训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目前《网页设计》课程主要是在各章节中穿插相应实验内容,但实验内容仅作为课堂所学知识点的验证,没有对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教师对《网页设计》课程实践教学重视不足,课程教学过于重视具体知识点的讲授,忽视网页设计整体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二、三维目标在《网页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实现

三维目标以“知识与技能”为核心目标,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从属目标,三者并不具有同等的生态位。“过程与方法”是目标与手段,促进核心目标的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之相似,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导向功能,“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的载体。《网页设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一门包含色彩搭配、布局设计等多种技术的课程,其“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学生熟练运用Dreamweaver、Photoshop、Fireworks等软件,并能掌握网页制作技术的基本内容、基本处理方法和一些特殊技巧。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笔者以“过程与方法”作为主轴,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补充,设计了一套符合实际的教学模式———阶段教学模式。阶段教学模式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任务驱动,案例支撑,项目导向阶段”。教师先把实际项目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分解教学任务,完成课程知识体系的重构,然后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边教边练,将实践和理论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开发能力。第二阶段为“项目合作设计阶段”。这一阶段按照实际项目开发的流程,由学生自由组队、自主选题、共同完成作品设计,以提升学生网页设计综合能力。第三阶段为“校企合作实践阶段”。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职场环境下的学生工作室,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场所,将企业开发流程和规范、先进企业文化引入到教学中,实现校企“无缝”对接。实践证明,运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学生的网页制作水平能从初学达到熟练程度,教学效果明显。阶段教学模式划分为上述三个阶段,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如下。

(一)第一阶段:任务驱动,案例支撑,项目导向阶段

首先,网页设计项目的选取与分解。网页设计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开发能力、审美能力,能够自主开发和进行网页设计。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专业技能和一些常用技巧,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应根据《网页设计》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进行项目的选取与分解。此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项目的选取在于精,而不在于多。整个教学过程一般只需三个有代表性的项目即可,每个项目均具备一定的综合性,能够解决若干个问题,同时能够将若干个知识点串联起来。第二,项目应具有使用价值,话题要有吸引力。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教师应选取最新的项目技术作为教学内容,否则没有实用价值。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以当前流行话题或学生关心的问题为主题进行网页设计,由易到难,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效果。第三,分解项目到每一个知识点,并逐一讲解。教学初期,学生几乎没什么基础,从整体的项目分析到具体的基本技能,教师需要逐一讲解。这样多个项目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他们掌握每个项目所需要的时间会越来越短。其次,案例的讲解与分析。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具体又分为案例分析和案例讲解两步。案例分析:教师引入相关案例,通过最终效果图与网页素材的对比,激发学生好奇心,给学生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接着,教师对主要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组织学生对案例实施过程以及所需技术进行讨论,使学生对网页制作全过程(即项目分析、网页设计、网页制作、项目测试和网页)有个整体上的认识。案例讲解:对应用性很强的知识点,如网页中嵌入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元素,以及表格、表单、层、链表等基本概念,教师需要仔细讲解,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对综合性很强的网页,教师除教授学生基本技能外,还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开放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在课堂上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展示高水平、高质量的网页范例,开阔学生视野,扩展学生思路。最后,以任务作为驱动进行教、学、练。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布置任务,接着师生一起分析任务,然后由学生执行任务,最后由教师评价任务。任务驱动作为案例教学的有益补充,很好地融合了教、学、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第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实际项目与课程知识相结合,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对任务进行分解,并检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持有的态度和情感体验。

(二)第二阶段:项目合作设计阶段

在项目合作设计阶段,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项目小组,每组四五人,并推选出一名项目负责人。根据网页设计相关知识以及个人兴趣,小组成员自拟题目,共同制订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由项目负责人负责任务分工以及项目材料的整理。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如下:美工负责前台、后台网页美工设计,如网页布局、网页所需素材(如图片、音乐)、网页字体及网页色彩搭配等;前台代码设计人员负责前台程序代码设计,如数据库数据的提取、网页展示、留言板数据录入等;后台代码设计人员负责后台数据库设计以及数据维护,确保网页正常运行。在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主动学习状态,每个小组拥有充分的自主权,遇到问题,各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合作完成任务。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探索冲动和创造激情,加强团队协作能力。在整个项目设计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解读网页设计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并对项目设计过程中涉及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巧进行补充。另外,教师需要参与各小组任务制订以及最终案例总结,表扬学生的优点,指出其不足之处,这样不但可以巩固教学成果,弥补学生的学习漏洞,而且能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第二阶段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能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与情感。

(三)第三阶段:校企合作实践阶段

基于校企合作的课程改革是学校发展的需要。第一,学校应依托行业构建校企合作机制,聘请相关企业技术骨干为指导教师,根据不同岗位分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制订和教学。同时,教师应根据企业的相关要求和标准来规范学生的行为。第二,建立职场环境下的学生工作室。《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课时有限,部分对网页设计感兴趣又极具操作能力的学生,希望在课后能继续深入学习网页设计的实用技术。为了满足这部分学生的实际需求,各学校可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工作室。学生工作室完全按照企业模式进行管理,并可承接校外的网页设计项目。在工作室中,教师将学生分组,并和学生共同完成项目开发,以培养学生在实际项目开发中的分工协作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企业的工作氛围,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抗压能力等。第三,校企合作模式下,课程教学将作为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的结合体。专业课程校企合作阶段,学校应以企业需求为前提,将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项目对接,实现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一体化。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针对性强,不仅能与企业用人要求接轨,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论

课程目标论文范文3

关键词:成果导向;本科毕业设计;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可持续改进

1毕业设计评价体系改革的意义

经历了4年专业知识的学习,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即将离开校门走向工作岗位的最后一个重要教学训练环节,是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1]。毕业设计质量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主要依据。毕业设计的课程目标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要求的重要支撑[2]。课程是工程教育的基本载体,是支撑毕业要求达成,实现培养目标,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3]。在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下,为了支撑所建立的基于成果导向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机制,需针对理论课、实践课建立 相 应 的 课 程 目 标 评 价 体 系。然而,在过去的毕业设计评价体系中,由于课程目标不明晰、考评方式相对单一、缺少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因而不能有效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4]。所以,建立基于成果导向的毕业设计评价体系对于完善学生的学业评价至关重要,是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本科一流专业建设中的一块基石。

2毕业设计评价体系的构建框架

在我国,按照惯例,毕业设计(论文)都安排在第8学期,即从3月开学一直持续到6月直至毕业前夕。一般都安排有调研、开题、设计(或实验)、绘图(或撰写论文)、翻译和答辩六大环节。在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中,毕业设计的课程目标可承担多个毕业要求,比如: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工程与社会、个人和团队、沟通、终身学习等。因此,评价毕业设计的训练成果,需立足于“过程管理、定量评价、持续改进”的原则,从多目标、多角度、分阶段来实施。

2.1评价方法

基于成果导向的理念和毕业设计的实施特点,毕业设计达成度评价的主要逻辑流程为:①确定课程目标,②反向设计毕业设计实施环节和评价单元,③制定评价标准,④确定评价方式和成绩构成,⑤计算课程目标的达成度,⑥提出各评价单元的改进建议。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包括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评价和总目标达成度评价两方面。课程分目标的达成度计算如式(1)所示,总目标的达成度等于各分目标的达成 度 乘 以 相 应 的 权 重 之 后 汇 总 求 和,如 式 1所示。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该项目标学生得分的平均值该项目标的满分值(1)

2.2评价目标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该课程需要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并依据《毕业设计》的课程特点,确立了《毕业设计》课程目标,分别支撑毕业要求二级指标点,由此完成了由毕业要求指标点对课程目标的反向设计。以武汉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有以下课程目标。目标1:能够针对安全工 程领域实 际问 题,了解并掌握企业生产和施工建设项目中与安全相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开展初步安全工程规划设计或提出解决方案。目标2:能综合运用专业 知识、应用 现 代工具和方法,考虑作业场所特点,对其负责的安全工程问题进行全过程设计和优化。目标3:能够综合应用所 学安全工程知识,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并符合《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规范》。目标4:能在专业领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与同行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目标5:能运用合适的方法查找安全工程领域最新资料,能够准确进行安全工程领域外文资料翻译,具备自主学习安全工程领域最新理论和技术的能力。

2.3评价单元

要将课程目标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能力提升落实于毕业设计的具体单元中。由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团队组成评价小组,在不同的单元中发挥作用。在调研和开题单元中,主要考察学生是否能针对安全工程领域实际问题,充分了解企业生产或施工建设项目中与安全相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能开展初步安全工程规划设计或提出解决方案。评价小组根据该解决方案的可行性、专业性和创新性给与量化评价,并给出恰当的修改建议,以确保该方案能进一步实施。在文献综述单元,主要考察学生能否运用合适的方法查找最新的相关资料,能够准确进行专业外文资料翻译,具备自主学习领域内最新的理论和技术,实现可持续学习的能力。由指导教师根据文献综述的全面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给予量化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在毕业设计主体的实施过程中,主要考察学生能否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现代工具和方法,考虑作业场所特点,对其负责的安全工程问题进行全过程设计和优化。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由指导教师根据专业制定好的量化标准,完成对学生的指导和评价,重要的是在评价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帮扶,以促进目标的实现。在设计评阅单元,由评阅教师执行对毕业设计是否满足撰写要求和规范做出评价。在答辩单元,由答辩小组对学生是否具备与同行专家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做出评价。划分各评价单元,明确学生在各单元中应掌握的能力目标,既为教师日常指导指明了方向,也让学生能够对照能力目标,有意识地培养自身能力。例如,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企业生产和施工建设中的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多方面要求,在安全工程规划和设计中得到满足”,在实际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会侧重让学生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重视工程中的安全和环境问题,而非单纯地指导学生如何完成设计作品[5]。

2.4量化标准

在确定了评价目标,划分了评价单元后,制定评价量化标准至关重要。由专业教师团队根据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学校相关标准,形成本专业的毕业设计各环节的目标达成评价标准细则。

2.5实施与反馈

在确定了评价目标、评价单元、评价标准之后,完善了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控制及评价实施体系,如图1所示。该流程能 够 实现毕业设 计(论文)的全过程量化监控和评价,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教学目标达 成度,整体提升本科 实 践 教 学 的 质 量 和水平。

3需要注意的问题与建议

3.1精确量化评价标准

毕业设计的教学实施过程不同于单一的理论课、实验课,由于其过程的多样性和连续性,需要从多目标、多维度进行评价。一般建议由指导教师团队基于学校的整体要求,结合专业的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用不同的引导动词描述学生能达到的不同能力层次,制定评定标准。制定的标准经专业负责人或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后执行。

3.2强化过程评价实现不断改进

达成度评价是针对成果的评价,是对教师教学成果和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要贯穿于毕业设计的执行过程中,按照工作安排的节点进行各阶段学习或训练成果的检验,而不是等到毕业答 辩 时 进 行 一 次 性 检验。根据课程目标,将成果达成度评价落实于每一个单元或环节中,是为了实现不断地持续改进,只有第一单元的目标达成之后才能进入第二阶段的训练,是最大程度地确保学生毕业答辩时能很好的达成总的课程训练目标。

3.3利用互联网加强毕业设计管理

课程目标论文范文4

关键词:产出导向;应用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一、引言

目前多数国内高校的主要教学模式是以教材为依据,以教师为主导,以面授为主要形式,强调通过记忆掌握知识。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主要由教师为其确定学习进度和要求,而学习要求也是以教材和教学大纲为基础由教师提出,学习过程缺乏主动性、方向性和参与性,教学效果往往由期末试卷的得分来评价,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用人需求存在明显的脱节。产出导向(OBE),是英文outcome-basededucation的缩写,即“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该教育理念强调“学习成果评价标准教学实施持续改进”的闭环。学习成果的描述是学生在未来就业岗位上的真实需求,不是教学大纲的条目。它的评价标准是学生获得了什么知识和技能,是否与实际的社会需求相匹配,而不是教育者的投入,也不是教师的教学过程本身。这一理念近年来引起了国际高等教育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和地区运用这一模式开展教育改革和课程建设,涌现出大量的学术成果。国内对OBE理念的应用在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建设及专业认证方面成果较多,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方面应用尚有不足。

二、市场营销专业基于产出导向进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国家层面。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已经广泛应用于中国的高等教育。随着教育教学模式的深度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用于当前的人才培养要求。产出导向的教育模式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具备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需要以适应社会需要和以培养核心应用能力为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二)社会层面。随着新商业形态的变化,市场营销人才的社会需求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通过对10余家合作单位的调研发现,在智能互联、移动互联、大数据和云平台技术应用、新媒体融媒体流媒体时代,社会出现了消费者洞察总监、互联网运营经理等新的营销岗位。应用型高校营销人才培养要积极应对新环境带来的新要求,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验条件等方面对接并满足新业态发展的需求,例如开设大数据应用、新媒体营销、互联网运营管理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互联网营销思维及能力,注重培育复合型市场营销人才。

(三)高校层面。本校在推行OBE教学模式改革时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如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不足以支撑毕业要求;实践课程比重不够,且课程逻辑性有待梳理;实践教学内容不够深入,教学方式创新不足,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起到的作用有待提高;实训课课程目标单一,考核标准不明确,不利于教师实训教学过程的控制,不利于学生以目标为中心进行学习和自我管理等。通过调研多所同类高校,发现部分高校依托各级各类质量工程项目,优化了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更新了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室,但大多数高校的实践教学创新不足。

三、产出导向的营销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过程及实施

(一)确定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产出目标。通过调研反馈,毕业生期望在大学期间开设以下相关课程或培训,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新媒体运营;数字媒体智能营销;专项项目拓展、项目投标及项目实施过程整体设计;关于商务谈判或者营销推广实际场景的话语话术的培训;客户关系管理;数据分析,ps,vi,PPT制作与演讲;办公技能和分析软件如表格串联公式编辑、PS、视频拍摄编辑、用各种软件制表制图等;就业方向指导、考证相关的培训等。根据“国家标准、社会需求、同行借鉴、本校实际”的思路,通过深入研究国家高等教育标准中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相关规定,结合对雇主单位、高校同行和专业学生调研结果,满足国家要求和人才需求,确定了本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产出总目标:“三能一素”。“三能”是指“市场洞察与用户行为分析能力、全渠道运营与营销管理能力、新媒体营销策划与执行能力”,“一素”是指综合素质,包括职业素养和学习能力等。

(二)构建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围绕“三能一素”的产出总目标,重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体系。1.市场洞察与用户行为分析能力。以市场营销学为出发点,以消费者行为学为中心、通过理论课———市场营销调研,实践课———营销调研实训、经济信息资源检索与应用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与分析应用、消费者洞察能力。2.全渠道运营与管理能力。以营销渠道管理为中心,通过理论课———零售管理、电子商务、推销理论与实务、物流管理、国际贸易、商务礼仪、服务营销,实践课———营销渠道管理实训、零售管理实训、电子商务上机、跨境电商实训、企业营销管理调查、ERP沙盘模拟实训、推销实训、现代企业与服务业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商务礼仪实训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渠道设计运营和管理、营销团队管理能力、客户关系管理能力。3.新媒体策划与执行能力。以新媒体概论为出发点,通过理论课—互联网运营管理、互联网产品策划、互联网运营经典案例、整合营销传播、网络营销、品牌管理,实践课———营销策划课程设计、网络营销课程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广告设计、新媒体艺术摄影实训等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体技术应用能力、营销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形象设计与传播能力。4.综合素质。通过实施导师制,开展管理经典著作阅读、经济信息资源检索与应用、专业认知实习、市营专业学年论文、市营专业毕业论文、市营专业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梳理课程逻辑关系,分析学生不同年级学习规律和特点,形成了目标明确、体系合理、逻辑清晰的实践课程体系:二年级重点培养“市场洞察与用户行为分析能力”,三年级重点培养“全渠道运营与管理能力”,四年级重点培养“新媒体策划与执行能力”,“综合素质”贯穿始终。如图1所示。

(三)OBE导向的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各实践课程组根据毕业要求的分指标点,结合不同课程的教学特点,由课程负责人确定每门实训课的课程目标,撰写OBE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根据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实施教学改革。主要改革成效有:1.市场营销调研实训课程。根据“营销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毕业要求设置了3个课程目标:分析、发现现实营销管理问题,利用营销调研的方法与技术开展营销调研,进行数据分析,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通过撰写调研报告、制作PPT并进行汇报交流,提高学生的书面与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通过分工合作,开展问卷调查,提高学生的团队管理能力。实施课堂教学与学科竞赛结合,对接“湖北省营销策划挑战赛”和“正大杯营销策划大赛”的调研主题展开实训。2.商务礼仪实训课程。根据“国际视野”的毕业要求增加了课程目标:了解国际商务交往规范,理解中西方文化及中国亚文化的差异,分析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社交问题,提高国际交往能力。围绕人际交往、团队合作和国际视野三个课程目标。改革了课程考核形式,取消了以实训报告为最终期末成绩的单一考核标准,而注重实训过程中的阶段性业务考核,以学生技能培养目标的达成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各技能的掌握程度,根据三种业务技能计入平时成绩1,平时成绩2和平时成绩3。期末考核包括业务考核1、业务考核2、业务考核3个环节。3.专业认知实习课程。根据“营销职业素养”的毕业要求调整了课程目标:弘扬优秀商业文化,培养营销职业道德,加强学生对企业营销管理等知识的感性认识,形成对商业文化及企业营销管理的基本认知。根据课程目标增加了实习内容:参观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了解并学习优秀商业文化,了解近现代中国工商业、武汉工商业发展的情况;邀请业界人士来校开展讲座,主要讲解本企业营销管理、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制度等内容。4.管理经典著作阅读、营销管理调查、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等课程。围绕“自我管理和终身学习”的毕业要求,此类课程设置了相关课程目标:督促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具备自我学习能力,形成一定的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能够不断学习和适应社会进步发展。为了实现“职业素养”和“自我管理和终身学习”的毕业要求,结合这几门课程的特点,实行本科生导师培养制等。

四、课程体系实施效果

自2017级本科生开始,实施了OBE导向的课程体系,主要成效体现在:

(一)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产出目标更明确。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产出目标更明确,更符合新时期新商业环境下,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应用能力的新要求。

(二)课程逻辑更清晰,课程与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明确。实践教学课程比重明显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更新,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重新梳理,形成了目标明确、体系合理、逻辑清晰的实践课程群。

(三)实践教学平台长效稳定。构建了一个以食品制造型企业为主体,覆盖采购、生产、零售、电商、仓储、展销等环节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群,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四)教学效果提高。教师通过课程达成度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意见,并在下一轮进行教学改进。从学生的评教信息可以看出,经过不断改进,学生对实训教学更为认可,认为实训教师指导认真,教学方法较好,实训教学意义较大。绝大多数实训课程得分为90分以上,且院内评教得分排名均在前20,全校排名在前50。

(五)学科竞赛成绩显著。课程体系的改革实现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紧密融合。如营销策划课程设计课程调整至第6学期,与每年春季举行的的省级营销策划大赛对接,开展真场景实训。市场调研实训、推销实训、零售管理实训》课程将课内教学与学科竞赛结合,对接各类学科竞赛展开实训。学生的营销实践实战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近两年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积极性高,学科竞赛成绩显著,如表2所示。

五、结语

应用型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应紧跟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以产出为导向来确定培养目标可以使方向更明确,思路更清晰,是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以此为基础进行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学手段方法的改进经检验可以为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瑞林.成果导向的商务礼仪实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武昌首义学院为例.高教学刊,2019,(8).

课程目标论文范文5

[关键词]OBE理念;对分课程;教学模式;制药分离工程;实践

2016年12月,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共同编制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其对人才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2017年6月,教育部了《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这一举措极大地推进了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引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主动对标《华盛顿协议》和中国工程教育认真标准要求,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将“成果导向教育、学生中心、持续改进”三大基本理念切实地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简称OBE)理念于1981年由Spady等人提出,经过四十年的教育实践检验,OBE理念因其在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中所体现出的优势逐渐被高校和企业所接受并在很多国家教育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2016年我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会员国,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质量标准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自此OBE理念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被广泛地推行且被具体地落地到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这为高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了保证。OBE理念关注学生经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以社会对工程人才能力的期望以及学科发展的现状确定培养目标,由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再由毕业要求确定课程体系,通过这一反向设计的过程,OBE理念被融入至教学大纲中并最终被贯彻于具体的教学环节[2]。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是确保OBE理念能够被融合于教学过程的保证。2014年,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了“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并在课堂教学的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3],在此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中心地位被充分地体现,这也正与OBE理念中“以学生为中心”相契合,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能最大程度地完成相关课程“高效课堂”的构建。制药分离工程课程是一门与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和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密切相关的必修课程,具有鲜明的工程应用特色,作者基于OBE理念结合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就其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基于OBE理念改进教学大纲

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2017年我校开设制药工程专业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医药健康行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制药分离工程是制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共有16章,32学时),第一章绪论部分简单地介绍了制药分离过程的运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后面十五章内容分别详细地介绍了不同的制药分离技术以及其技术原理和工艺流程。目前,关于制药分离工程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内容多,课时量却很少。教师主要采用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被完全忽略;(2)制药分离工程具有鲜明的工程应用特色,但是课程团队中没有具有工程教育背景的教师,都是理科出身,缺乏对工程教育的认识和工程领域的实际工作经历,这直接导致这门课在课堂教学中缺少工程性;(3)课程评价体系单一,仍然以考试成绩为主,忽略了课程过程性评价,这些都是造成学生课堂参与度低且学习积极性差的原因,进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2018年,制药工程系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OBE理念重新编写了人才培养方案,之后我们按照OBE理念对制药分离工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构:首先根据培养方案确定该门课程支撑的相关毕业要求,然后根据每一条毕业要求确定该门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最后根据毕业要求指标点确定该门课的课程目标:了解制药体系的基本特点及对分离过程的特殊要求系统地掌握现代制药分离技术的基本理论,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正确地选择和运用各种分离技术(课程目标1);了解各种制药分离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进展,着重强调制药分离工艺设计和优化,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目标2);掌握现代制药分离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并掌握其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课程目标3)。为了更好地支撑课程目标,我们根据本地区制药工业的发展特色以及专业的发展定位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并组织开展教学活动:选定《制药分离工程(案例版)》(科学出版社,2020年2月第一版)作为教材,全书共十六章,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讲授与中药制药和化学制药相关的分离过程(共十个章节,32学时),关于其他章节的学习主要由学生在课下进行,另外要求学生按照学习内容观看中国大学MOOC上制药分离工程(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5]。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我们会在课堂教学中侧重讲解每一个章节涉及到的制药分离过程的案例,然后基于课本中的案例学习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学习与制药分离过程相关工艺过程的研究论文(让学生自主从美国化学会旗下的OrganicProcessResearch&Development期刊去选择与制药分离过程相关的研究论文)并将论文凝练成案例在课堂上分享,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与制药分离过程相关的发展前沿并检验自身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此外,通过线上的途径给学生发送与制药分离生产过程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文章等资源,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具体地了解实际生产过程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针对课程目标设计课程考核与评分标准,健全课程的过程性评价,并在课程考核完成之后完成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分析,并且基于评价结果提出持续改进的办法。这些关于教学活动的调整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将OBE理念贯彻于实际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解决与制药分离过程相关工程问题的综合素质。最后,我们对课程考核部分也做了如下调整:平时成绩(40分),考核方式:课后作业10分,10次作业;案例分析10分,以小组形式提交5个案例分析;平时出勤率(5分);课堂测验(5分);课堂互动(10分)。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60%。考试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教师在课堂中提及的重难点和相关案例分析实例。

2利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2014年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在全面考虑教学过程的可行性和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交互的心理机制首次提出了基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对分课堂,其把教学明确分为讲授(presentation)、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三个过程,简称为PAD课堂,其核心理念是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在这种模式下,师生可以在课堂上展开有效的讨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地挖掘,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另外,对分课堂中的过程性评价机制能及时量化课堂学习效果并为后面教学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通过这种教学模式OBE理念被很好地贯穿于教学活动实施的微观过程中。本学期授课班级为制药分离工程2019级大三学生(50人,分为10组,每组5人),每周上一次课,连续2节,每节课45分钟,下面我们以第十二章“结晶分离”(共4学时)的讲授过程中为例对对分课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作具体的介绍。具体实施过程如下[7]:在2021~2022学年上半学期第14周,教师首先对第十二章“结晶分离”对应支撑的课程目标进行讲解[8],然后对本章所涉及的重难点知识(重点:结晶过程的各种必要条件,影响晶体质量提高的各种因素,掌握一般结晶技术的应用范畴和设备使用注意事项;难点:结晶过程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进行解读并借助多媒体教学作详细地讲解,最后要求学生课下以小组的形式去查找并选定与“结晶分离”相关的研究论文(让学生自主从美国化学会旗下的OrganicProcessResearch&Development期刊去查找)并将论文当中涉及结晶部分的研究内容提炼出来并做成PPT以便在课堂上分享。本周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充分利用两次课之间间隔一周的时间消化吸收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并且写出读书笔记、完成相关作业,另外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文献的查找、翻译以及将其中与结晶相关的部分做成案例。在第15周的课堂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根据课下所学在小组内发起讨论并形成一致性的学习成果,在此期间教师需要在各讨论组之间巡视并督促学生进行与课程相关的讨论,但是注意不必实质性介入讨论,然后教师随机抽选几组发言,各位发言人分别代表本组向全班分享本小组制作的案例分析实例和学习成果以及课下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然后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作针对性的释疑并选取其中最贴合课程内容的案例分析实例(从十个案例分析实例中选取一个)结合对应的文献进行详细地讲解,最后对整个教学环节进行回顾性总结。本人节选了所抽取的案例分析实例[9],如下:“芦丁是一种极具代表意义的黄酮类生物活性化合物,被发现广泛存在于在我国和越南生长的超过七十种植物中,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过敏和抗病毒等方面的活性。由于其广谱的生物活性,在全世界超过130种已近注册的药物制剂中,芦丁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添加剂。作为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芦丁以低浓度((0.1~2.4wt%))存在于水果、蔬菜、植物种子和叶子中。根据有关文献报道:经过分离分析鉴定发现芸香叶中含有高达8.6wt%的芦丁成份;槐树的花蕾中含有高达22wt%的芦丁成份,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槐树的种植,但是由于其粗提物中含有较高的生物碱导致其有较多急性毒性的报道,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药物生产之前对粗提物作进一步的纯化。下面是关于芦丁半连续结晶工艺的介绍:虽然现在间歇结晶工艺被广泛地用于原料药的分离中,但是连续结晶工艺由于其多方面的优势(物料处理量高、产品质量稳定和成本效益高等)逐渐在制药工业界被广泛应用。由于从草本植物中提取芦丁主要以间歇结晶工艺为主,所以关于高纯芦丁连续生产工艺的研究不是现阶段的重点,在这里主要介绍芦丁分离的半连续结晶工艺……”该案例分析来源于文献(Org.ProcessRes.Dev.2017,21(11),1769),主要介绍通过结晶分离方法从槐树花蕾中提取芦丁的工艺方法,学生对其中涉及芦丁半连续提取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地介绍,通过本案例学生对晶体生长过程和晶体生长中涉及到的动力学知识和结晶分离的工艺流程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在本章的教学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对书本知识点的掌握和对科研论文的理解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都得到了较好地培养。此外,通过制作源于科研文献的案例分析实例有利于强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

3结语

课程目标论文范文6

1.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虚实偏差

课程目标的虚实,与课程目标层次有切实的关系。有研究认为,课程目标由教育培养目标和分科课程标准中的分科目标两个层次构成。宏观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时代性、市场性、专业性特点,它基于国家制定的课程方案之中。微观目标是指具体分科课程标准的目标,它具有更直接的操作性和指导性,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

2.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目标呈现不清晰、滞后性状态

教育部提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运动训练和竞赛组织等工作的多能一专的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通过研究,我国体育理论研究相对落后,因此,高校普遍存在以体育教学目标替代课程目标;以体育教育目标替代课程目标。调查显示,在校生认为湖南一师大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很清晰的占14%,比较清晰的有38%,认为不太清晰的有37%,还有11%认为不清晰。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在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针对课程目标的研究很少,大部分被教育、教学目标替代。

3.新建院校体育课程目标与社会需求联系不紧密

本科院校体育教育课程目标要体现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的结合,但多数单一的培养目标跟不上飞速发展的社会和体育事业的要求。通过研究,新建本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以至于不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到临毕业时才匆忙进行专业方向的选择;据所调查的102人中,只有48%人对自己未来有一定的认识,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目标不清楚,甚至几乎没有规划的意识,而是过分依赖自己已有的经验。有43%人对就业现状较为清楚的了解,而57%的人对就业现状的认识不到位,缺乏对就业政策、就业环境、就业形势的了解。有59%的人不清楚就业的途径,缺乏与就业指导机构的沟通交流,没能及时而全面把握就业渠道等,以为只要获得毕业文凭就意味着做好了就业准备,就能较顺利地就业,结果往往会导致被动就业或找不到就业岗位。

二、转型期体育教育专业目标培养的实现途径

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适应时展的需要,使课程目标符合体育人才市场的要求,作者对新建本科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进度以及实施过程进行分析,并结合我院情况,进行了课程目标实施的研究探索。

1.优化适合体育教育专业目标的课程设置

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应根据本专业的师资条件、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有目标的设置和优化适合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加强基础学科的应用性、应用学科的时代性、技术学科的一专多能、加强基础学科的通用性,是改革的要点;加强体育教育专业目标、专业方向、专业学科、专业课程内容的深入研究应是改革的指南。

2.加强教学方法的教学与运用

作为体育专业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知识是基础内容。从长远考虑,体育运动与知识的传授教学则是重要内容。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教学方法的积极性,强化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掌握多种教学手段,是学生成为教师角色转变中的重要基础。

3.加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及训练环节

加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及工作是符合时代性,市场性需求。科技技术日益翻新和该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相对较低的现状,提高专业学生科研素质是当务之急。实践性建议:在课程设置中开设丰富的体育科学研究课程,科研基本方法课,资料查阅课,论文撰写课;进行体育科学实践性研究;各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倡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研究兴趣。

三、结论与建议

1)通过对用人单位的了解和反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专业方面表现的专项能力突出,非专项水平一般;管理组织能力、训练竞赛能力较强,教学手段科研能力不强;顽强拼搏、责任心强但吃苦耐劳不够。

2)从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现状来看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虚实偏差,专业课程目标呈现不清晰、滞后性状态,新建院校体育课程目标与社会需求联系不紧密。

课程目标论文范文7

(一)课程目标理论性倾向严重

我们反思的第一个对象就是课程目标,思考结论为,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过于突出理论基础。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通过读书、教学让学生掌握理论基础,从历史与逻辑两个角度都可以证明理论基础扎实是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把握了理论就可能抓住规律,预测未来,有眼光,有见地,就可能远离浅薄和摇摆。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大学人才培养体系中,理论课天然地居于主流,成为授课的主要目标。而实践课程由于其自身往往是附属于理论课程的存在,而在实际教学中,被屈居于次要,也很少体现在课程目标内。除了学校自身的教学定位,我们还能发现在课程的实施程序上,学校也是遵循着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教学思路。实训、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这些最重要的实践环节通常都是在三四年级,是被认为在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之后才可能从事实践活动。然而,事实上,由于一二年级过于突出以教材、教室、教师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实践环节被忽视,或者难以与理论相结合,学生对于理论的掌握也是不扎实的。不少调查表明,等到三四年级集中实习时,前面所学的书本知识也被逐渐遗忘了。这种两段式的课程实施办法是造成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重要根源。

(二)课程结构不合理,忽视教学实践环节

以往研究表明,在计算机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常常处于辅助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广西十一五期间一项教改工程研究报告中揭示出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实践课程学分比例低,在总学分中各类实践课程不到25%,在专业课总学分中,实践课程的比例则不到20%;实践教学方法与内容滞后,验证性实验多,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少,系统综合设计开发能力训练少,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质量不高;缺乏公司与企业实践经历,不了解社会需求,即使进入公司实习,也难以参与项目设计开发,多半从事的是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工作,缺乏有效锻炼,表现为体验式的而不是参与式的。课程设置中,实践环节的缺失,直接导致一方面使得老师在教学中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传授,无法将理论有机地与实践经验结合授课,极大地影响到了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的教学质量;同时,实践环节的缺失,也影响到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众所周知,计算机技术课程的讲解是建立在实际操作之上,缺乏实践经验,单纯讲解高深玄奥的理论知识,既枯燥又不直观。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对枯燥的理论过度排斥,进而影响到其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感观。

(三)实践教学受滞后的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

由于实践教学地位不高,处于从属地位,因而,实践教学师资也难以受到重视,常常被定位为教学辅助人员,入职门槛低,入职后在培养提高、工作条件等方面也难以有好的机会和改善,甚至还存在随便抽调一些人来应付的状况。在从事实践教学的老师中,不少人的成长经历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自身缺乏公司企业实践经历,也不够了解社会需求状况。这种状况是造成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重要原因。从学校和教学院系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分析,人才培养的空间分布主要是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以读书为主,以校园为主。实践基地虽然也有,但是公司和企业与学校之间的结合程度普遍不高,真正把公司作为人才培养的内在有机环节的学校并不多。同时,公司把参与人才培养作为自觉意识、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的更不多。学校和企业之间本应以产学研为纽带紧密结合,但由于法律,利益等诸多方面原因,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在校外、在企业不容易落实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地处二线城市的高校情况更为突出。

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实践问题对策研究

(一)创新课程目标,把实践能力强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追求

前面讲过,按照分类培养的思想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必然要创新课程目标。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们经常处于尴尬境地。一方面,我们主张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规格,希望现实掌握完整、扎实的理论基础,认为这样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有潜力,后劲大,因而,理论课成为课程的首要目标,在课程体系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另一方面,为了学生的就业,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要,我们不得不兼顾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考虑其应用性,然而,理想与现实出现较大的反差,结果是我们顾此失彼,两个目标都没有实现好。不少人感到,只有把理论课排够、上足,充分掌握理论才能达到本科生的培养规格,否则,就可能沦为专科生。这是一个误解,是我们顾此失彼的思想根源。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05年搞的一个调研报告很有说服力,充分证明了加强实践教学对于完成理论教学培养目标的重大价值。他们把实践教学分为八项内容,分别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践、论文训练、课外比赛、SRT计划、科研活动、企业项目。相对应需要考量的是五个方面的影响,分别为促进理论学习、加深内容理解、提高职业技能、培养思想素质、激发创新精神。问卷分析总的结果证明“,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非常大”,其中,对于提高职业技能,激发创新精神作用更突出。这个材料说明,凸显实践能力培养不仅不会影响理论基础的培养,反而会促进学生更加扎实地掌握理论知识。

《中国计算机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在建议中强调,从根本上讲,计算机科学是一门技术科学,科学的成分有,但工程技术的含义更多。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他们的建议是真知灼见,把实践能力作为应用型人才的核心价值追求,不仅是专家的意见,更是社会现实的迫切需要,是人才培养的趋势。我们在创新课程目标时应该明确这一点。笔者所在的学院积极探索课程目标创新。在知识体系方面: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面向行业需求,构建合理的工程知识体系并不断完善。在实践技能培养方面: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推进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课内实验与课外创新活动相结合,校内实验和企业实训相配合,强化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以培养、引进、外聘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逐步建立水平高、能力强、结构合理的信息教育教师队伍。

(二)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资源,完善实践课程体系

优化课程结构的重点在于实践课程。首先,要给予实践课程重要位置,确立它的主导地位。将实践环节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其次,要优化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两大体系、五个环节实践课程体系。两大体系是校内实践课程体系和校外实践课程体系。校内实践课程体系包括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和设计性实验为主的实践活动,实验室的开放性,规范建设和培训,毕业论文训练。校外实践课程体系以校企合作为基本模式。采取“订单式”“、工学交替式”、“顶岗实习”“、校企共建”等方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提高校企合作水平,努力将实习与科研开发、就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关于实践教学环节,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从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课外实践活动等五个方面描述了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加强高校自身课程建设,积极推广五个实践教学环节在高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对于我国高校信息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地影响。统筹考虑和综合利用校内外两种课程资源,才能形成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才能有效地解决实践教学在的突出问题,优化的思路,通过统筹安排整合课程资源。

(三)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课程目标论文范文8

[关键词]聚合物反应原理;课程知识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工程教育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1],也是评价工科类专业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方式[2]。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持续改进为目的”。东北林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依据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逐渐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持续改进措施,推进专业发展。专业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的直接渠道,因此,课程的改革与探索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根本内容。《聚合物反应原理》是东北林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于2014年新建立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基于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化工原理及有机化学等课程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课程整体设计紧紧围绕着工程教育认证的三大理念-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性,质量持续改进展开,着重培养学生高分子材料制备与改性相关的工程意识,有效促使学生在毕业时达到专业的毕业要求,使学生的能力符合内外需求,并通过持续改进,不断优化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教学设计等内容,促使学生能力不断提升,达到东北林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要求。

1课程目标的制定与课程内容的编排

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结合东北林业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以及东北林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在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和终身学习十二点毕业要求中,《聚合物反应原理》课程着重承担学生在工程知识、问题分析及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结合着高分子专业学生的培养需求,并围绕着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制定了课程的课程目标如下:基于不同类型的聚合机理、聚合工艺原理、聚合实施方法及工艺流程,能够分析关键工艺技术问题及各种工艺参数的影响因素,并能够利用分子反应模型正确表达聚合物生产过程及聚合物的化学反应历程,为毕业后从事高分子合成、改性、应用等相关工作奠定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下列能力:课程目标1:能够基于聚合机理、聚合工艺原理、聚合实施方法及工艺流程,分析聚合物生产过程的制备方案及工艺条件。课程目标2:通过实际生产流程案例,能够运用高分子科学中的聚合机理、聚合工艺原理及分子反应模型正确的表达聚合物生产过程中的聚合反应历程及聚合物化学反应的过程。课程目标3:通过具体的实际生产案例,及不同种类聚合物生产的全流程全周期过程,从而认知聚合物的设计目标及技术方案的影响因素。表1描绘了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课程内容的编排也紧密围绕着课程目标进行的。在课程的编排中,《聚合物反应原理》不仅仅将聚合物合成原理与工艺作为核心内容,并将聚合物的化学反应从高分子化学课程中转移到此门课程之中(如表1所示),而且,课程内容的编排仅仅围绕着学生已经建立起的高分子化学知识体系框架而构建,依托聚合反应的机理(如自由基机理、离子聚合机理、配位聚合机理、缩合聚合机理及逐步加成聚合机理等)搭建合成工艺原理,结合工业生产实施例,为学生在知识体系的搭建和工程意识的建立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从而提升学生对于聚合物生产及聚合物的相关化学反应相关工程问题的认知、设计和解决等能力。

2教学方法探索与改革

工程教育认证及人才培养需求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提升综合能力的核心环节,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实施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是“学生为中心”提升能力的重点问题[3]。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在课堂中主要作为接收客体,较少主动参与课程的主体内容中,而根据学习金字塔可知,被动地听讲,是学习效果最差的;而通过试听、演示、讨论、实践、甚至授以于人则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这些高效地摄取知识养分的环节,大多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基础。因此,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从教师为主体转换到学生为主体是迫在眉睫的。但是,学生在接触新知识时,并不能完全将内容理解透彻,因此,并不是说学生主体原则就是教师可以不进行讲授,而是教师需要辅以讲授,并结合板书、控制课程进程速度,给予学生思考和理解的时间,从而为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聚合物反应原理》课程中,着重学习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如何经历工业过程制备而成,学生在未接触到工业过程时,自然对于过程的理解无法深入,因此,在工业实例部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等手段为学生呈现动态过程,结合学生已具备的高分子化学理论基础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利用所熟知的数学、化学及高分子化学等科学理论解决实际生产高分子材料过程中复杂工程问题,进而建立高分子材料合成工业的思维模式。新颖的教学方法是赋予课堂活力的重要源泉,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方。因此,课程建立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1)互动式教学:即翻转课程教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特定的知识点,进行文献调研,并形成生动的演示文稿,并走上讲台进行讲述;讲解后,学生进行提问、教师进行评价等环节,鼓励学生分析问题、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与兴趣。(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师通过在线课程网站及学习通APP推送知识点演示文稿、视频等材料,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前预习、课后测验、课后复习巩固等环节完成自学,教师根据学生学习与讨论反馈情况,精准掌握学生反馈要点,进而精心备课;此外,教师可借助在线课程平台及学习通APP上传课程相关资料以及拓展资源,为学生提供用于拓展视野的材料,并结合课程知识点,能够提升学生对于不同问题的分析能力;总之,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切有关课程内容的材料与资源展示给同学,体现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独特优势,使方法多样性,知识共享更加高效。(3)案例式教学:课程中以大量的案例为主,且结合互动式教学,在多数案例中启用学生资料调研及讲解模式,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了学生对于工业生产全周期、全流程的认识,提升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过程中主要承担辅助引导作用,有利于提升教学能力。

3课程考核评价。课程的考核评价以知识掌握程度考核为辅,主要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核,使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课程的有效考核贯穿于课程的始终,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进而综合评价。《聚合物反应原理》课程的总成绩由阶段考试、期末考试及平时成绩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主要由跟踪性考核评价的在线作业、模块化考核评价的案例分析讲解(即翻转课堂)以及综合性考核评价的课程论文构成,除了对知识点进行掌握程度考核,也以递进形式逐步考核学生对于聚合物生产及聚合物的化学反应相关领域的设计、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阶段考试由于知识点尚未完全,主要以知识掌握程度及工程问题分析与解决并行的方式进行考核;而期末考试则完全为综合性试题,以考核学生通过运用聚合物反应原理相关知识,解决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4质量持续改进。质量持续改进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之一,必须建立有效的持续改进机制、质量监控与反馈机制。《聚合物反应原理》课程的质量考核课程教学过程、阶段考试、期末考试、课程论文、学生评价、课程质量评估(评估专家组)等多个方面进行,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反馈,此外,依据课程目标及其具体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进行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分析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形成达成度分析报告,找出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进而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教学设计与实施,使得学生学习效果及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不断提升。

5结语

工程教育认证的“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质量持续改进”的理念是高校工科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同时也给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方法的实施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作为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要紧跟时展,搭建的课程知识体系要顺应社会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仅以《聚合物反应原理》为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些许改革和探索,希望能够为学生解决高分子科学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今后,在教学过程中望与不断思考、总结、探索,不断推进教学方法改革,进而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阮敏,靖金球,刘爱红,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8):156-157.

[2]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