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课程范例

财务风险课程

财务风险课程范文1

关键词: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财务审计风险

在科技发展中,科技成果转化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科技成果转化的程度决定了科技能否被得以实施,只有做好科技成果转化才能有效地结合科技与经济的发展[1]。充分认识和正确化解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不利因素,是推动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程的有力保证。本文通过梳理以中国地质调查局为代表的地质调查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了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财务审计风险,就如何解决好相关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1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1.1概念及特征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推进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是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产生影响的重要途径。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是为了提高解决资源、环境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对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开发和后续试验研究,促使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等,促进开展相关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许可、技术转让、技术投资、技术合作等行为[2],具有创新性、实用性与重复性、具有独立完整的内容和存在形式等特征。

1.2保障措施

近年来,以中国地质调查局为代表的地质事业单位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精神和要求,以用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引领地质调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加强地质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制定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办法》,从体制机制源头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和促进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重大和重点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和促进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有效开展。

1.3进展及成效

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中国地质调查局已经建立了科技成果组织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体系,搭建了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强了科技成果转化培训与宣传,加强了转化成果知识产权的保护,初步建立了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和促进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初见成效。2015~2018年,通过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让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等方式,实现的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收入以平均12%的增长率逐年增加,已有百余人兼职或离岗创业。由此可见,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在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实践生产力的同时,为各单位带来了经济效益,有效地激励和促进了各单位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2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财务审计风险分析

现行体制机制下,地质调查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还跟不上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跟不上政策的变化,一些政策和制度之间的有效衔接在短时间内还不能落实,致使相关政策、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的规定和标准把握不准,工作中可能产生一些风险隐患[3]。笔者通过对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现状梳理分析发现,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在成果定价、会计核算、收益确认与分配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财务审计风险,使地质调查事业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感到困惑,甚至对科技成果转化持观望态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

2.1技术类无形资产定价方面存在的风险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和《中国地质调查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办法》均规定,科技成果转化可以通过协议定价、在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市场化方式确定价格,但对通过协议定价是否经过资产评估手续,尚无明确的政策要求。由于地质调查科技成果受行业特征限制,技术类无形资产(特别是应用型专利)的推广使用范围较小,且其价值只有进入市场后才能体现出来,科研技术人员多专注于专业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对市场的把握明显不足,对科技成果市场化、商品化的经营能力也较弱[4],在市场经济和“买方”市场条件下,缺少对科技成果产生经济价值的参考依据和评估标准,实际操作中很难对科技成果进行准确定价,会导致由于定价不准确造成的低价转让、低价出售的风险。

2.2成本核算方面存在的风险

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在成本费用核算方面难度大、准确性差。一是应采用全成本核算还是采用制造成本核算的方式难以界定,特别是自行研发的、多项知识产权共同作用形成的技术产品,会计准则对这类知识产权成本核算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地质事业单位也很难对这类知识产权的实际支出进行准确计算。二是科技人员同时承担财政项目和成果转化项目,成本费用能否准确归集核算直接影响收益的确认,特别是直接费、间接费分摊确认原则和标准的把握准确与否,是影响成本核算的关键因素。三是事业单位自2019年起统一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全面引入了权责发生制核算原则,实现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财务会计和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在此情况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能否完全采用权责发生制,对于预提、待摊等费用是否归集核算、收入确认时点能否准确界定,也是影响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核算的重要因素。

2.3成果转化净收益奖励分配环节存在的风险

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可分配的净收益确认、计税依据、奖励标准和奖励人员确定等是否准确、是否合理、合规,直接影响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效果。《中国地质调查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对科技成果转化净收益的奖励标准和范围做出了具体规定,但在具体操作中,对成果奖励分配标准的把握是否严格,对科技成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人员和参加人员的界定是否合理准确,以及对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与绩效分配制度能否有效衔接,激励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等,直接影响承担国家指令性任务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人员力量的平衡,同时,也直接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地质事业单位科技人员队伍的稳定。

3对策建议

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一项政策性较强的工作,也是推动地质科技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工作中存在的财务审计风险也是改革创新发展中存在的比较现实和具体的问题,需要在工作推进中逐步解决。

3.1努力破解体制机制难题

充分发挥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机构和信息平台作用,在提供地质调查科技成果政策支持、业务指导和咨询服务的同时,管理人员要准确理解、吃透政策,并积极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既要落实国家关于科技成果转化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更要着力解决制约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的体制机制难题和核心问题,为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顺利进行提供政策支撑。

3.2规范成果转化项目的会计核算

专账核算不仅是科技、财政部门的监管重点,也是地质事业单位享受各项科技政策的刚性要求。因此,应依据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结合地质调查工作实际,对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会计核算作出明确要求,尽可能做到专账核算、专款专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准确归集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成本费用,准确确认成果转化净收益,为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奖励分配制度的落地提供依据。

3.3确保成果转化收益奖励分配制度的落实

在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具体工作中,应严格把握成果收益奖励分配标准,准确划分参加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各类人员,处理好绩效分配制度与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的关系,妥善解决具体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从项目立项时起便应做好相关材料的准备工作,确保成果转化收益奖励分配制度的落实。在充分发挥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激励作用的同时,保证科技人员队伍的稳定,促进地质调查事业科技创新发展。

3.4推动成果转化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由于地质调查事业单位的成果转化工作还都处于起步阶段,专业技术队伍尚未建立,成果转化工作还不太规范,建议地质调查事业单位,一是要完善工作机制,配备专业人员;二是系统梳理可实现转化的科技成果,确定转化目标;三是打通成果转化渠道,规范工作流程;四是在成果转化项目立项、实施、核算、奖励分配等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五是对已经完成转化的项目及时进行总结评价,推动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工作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

4结语

财务风险课程范文2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管理;措施对策

农村信用社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国家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市场改革,给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壮大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尤其是财务风险管理的不足严重阻碍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因此,加强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风险存在于农村信用社的资金运转的各个环节,任何金融机构都不能完全规避财务风险,当前农村信用社由于内部外部多方面的因素,导致财务结构不合理,财务风险应对不足,已经成为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

(一)财务管理体制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农村信用社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由农民和农村其他个人集资联合组成,实行入股社员民主管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但是农村信用社的管理理念并没有及时更新,其管理模式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财务管理工作缺乏市场导向,只是在接到上级部门的指标任务后,在其监督下按照要求完成指标任务,对其过程进行程序化管理,不注重实际效益,不会深入考虑这些指标的完成会不会给信用社创造利润。财务管理制度也不完善,内部控制薄弱,没有形成整套的财务管理体系,常常会出现财务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的现象,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混乱,财务成本管理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大大增加了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意识较差,信贷风险应对不足

存贷利差是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收入来源,信贷业务是农村信用社的主要业务,因此,信贷风险也就成为信用社运营过程中面临的最关键的风险。在我国很多农村信用社当中,信贷资产管理不到位,信贷风险意识不足,个别信用社管理人员无视信贷制度规定,对贷款申请审核不严,没有对客户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进行严格审查,就有可能形成坏账风险,给信用社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三)财务风险管理人员业务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除了财务系统风险,大部分的财务风险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对策进行规避或降低,这就需要我们的财务人员有敏锐的识别能力和专业的职业判断,减小信用社产生财务风险的可能。但是目前农村信用社相比于其他银行金融结构,扎根于农村基层,工作条件相对艰苦,难以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很多财务管理者学历不高,专业知识缺乏,虽然近年来通过校园招聘引入了一批高学历的专业人才,也很难长时间留在信用社。这就导致了信用社缺乏应对财务风险的人才,增大了产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

二、加强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管理的应对措施

加强农村信用社的财务风险管理,是确保农村信用社经济和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基础,能够使其更好的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能够全面掌控经营状况,对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能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提高信用社的市场竞争力。鉴于财务风险管理对信用社发展的重要意义,面对当前信用社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出及时应对,加强农村信用社的财务风险管理。

(一)建立健全农村信用社的财务管理制度

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要转变工作理念,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在整个农村信用社管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建立效益最大化的管理目标,从组织结构、人员调配出发逐步建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体系,大力建设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完善信用社的固定资产管理、成本费用管理等相关制度,规范财务管理的每一步程序和每一个步骤。

(二)强化信用社内部控制,加强监督

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有效,是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为了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必须强化内部控制,明确管理职责,做到分工明确。尤其对于信贷业务,要严格把关,强化信贷风险管理,从多方面进行合理评估,防范信贷风险。要建立有效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在事后监督的同时也要注重事前和事中检查,将财务风险降低到最小化。同时要注重对财务数据和指标的分析,加强会计核算,降低成本费用,将短期评价指标和长期评价指标相结合,将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推动农村信用社的长久发展。

(三)加强培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农村信用社要想更好的实现财务风险管理,必须以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为依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者要强化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吸收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到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来,同时要加大培养力度,加强职业培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也要重视职业道德教育,使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抵制不良思想侵蚀,全面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农村信用社作为扎根农村的基层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只有不断发展和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才能抓住市场发展的机遇和应对竞争挑战。我们的农村信用社管理者要对财务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改变传统落后观念,勇于创新发展,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应对机制,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为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徐飞.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4(01):204.

[2]李丰宇.浅述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中的问题[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三———课程改革[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02).

财务风险课程范文3

关键词:烟草企业;财务风险;对策

综观我国烟草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处于行业上游的为负责烟草生产与加工的各大烟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烟草产品提供的质量和数量;处于行业中游的为烟草商业企业,承担着烟草的销售职能;而行业下游则为庞大的烟草销售群体及数以亿计的广大烟民。位于烟草生产经营顶端的烟草工业企业的作用不容小觑,烟草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直接影响着烟草的产量和质量,间接影响烟草商业企业的销售和营利,并且更为广泛地影响着消费者的体验感和消费行为。但是,烟草企业特殊的行业背景及市场地位导致其忽视甚至懈怠除烟草生产与销售之外的其他职能,首当其冲的便是财务风险管控的职能。众所周知,财务风险的管控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关键一环,涉及到企业业务的方方面面,必须严加重视。

一、烟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一)财务风险管理的含义及目标

财务风险管理,指的是在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指导下,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对企业资产的筹集、使用以及对现金流和所获利润合理配置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及问题等进行管理、控制与防范。烟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与其他一般企业别无二致,即通过一定的财务行为和财务活动,辅之以相应的财务规章制度,帮助企业规避或解决经营管理中的财务风险性问题,为企业资金安全保驾护航。作为有着资深生产经营实力的国企,烟草企业拥有较为丰厚的自持资金,负债率较低,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相比于一般企业来说较低。对于烟草企业来讲,主要的财务风险的管控目标便是如何处理资金的筹集、投资、运营管理等过程中存在的多方面风险,以保障企业的资金安全及资金使用效率。

(二)财务风险管控的内容

资金的筹集、投入与资本运营管理共同组成企业的财务管理内容,同时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问题,必须严加防范。其中,资金的筹集量的多寡不仅直接关系到后续资金的投资及资本管理等过程,还关系着烟草企业如何进行生产经营;资金的投资将焦点聚焦于企业的资金分配到哪里,以及分配多少的问题,同时也将为烟草企业的发展带来重大的经济利益;最后一项——资本运营管理,主要解决的是企业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问题,这项内容的工作实质与前两项存在交叉关系,其关键在于大力提高资金周转效率。而财务风险管控便是深入财务管理过程的方方面面,针对筹资、投资、资本运营管理等多项业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防范、规避与解决。如拓宽多样化的筹资渠道与投资渠道、及时进行电子化结算、平衡资产负债关系等均是烟草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的重要内容。

(三)财务风险的来源

只要处于整合社会大环境之中,就难以避免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烟草企业的财务风险来源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等两大方面。第一,从外部环境来看,烟草企业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宏微观环境。外部环境是企业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是企业借以优化业务流程的依据,是企业衡量行业发展前景、制定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考核,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建立、运营和发展过程。烟草公司作为居于垄断地位的烟草生产及销售企业,其受到的环境威胁主要来自于国家政策。比如,当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或无明显变化时,证明烟草企业所面临的政策环境是比较稳定的,财务风险也会相应降低。相反,如果烟草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遭遇较大的政策变动,比如控烟履约、贷款利率上升等问题,那么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便会大大提高,直接影响到烟草企业的稳定性。第二,从企业的内部管理与控制层面上看,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烟草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是影响财务风险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如果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不合格,财务工作便会面临巨大的风险。比如,企业采取较为粗放的经济管理模式或者较为消极的业务考核形式,再或者企业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浮于表面,无法合理规范员工行为,难以满足科学、有效的资金管理要求等,都将给烟草企业带来极大的财务风险问题。

二、烟草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一)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较差

经历过多次经济周期变化和金融风暴以后,我国企业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具体表现在:第一,财务风险管理部门被轻视。对于烟草工业企业来讲,最重要的莫过于烟草的生产与销售,即烟草企业众部门中生产部门与营销部门独树一帜,居于重要地位,而担负辅助功能的如财务部门则相对不受重视。因此,在一些企业中,甚至没有专门设立有独立地位的财务部,而仅仅设立财务会计一职,将财务与会计混为一谈。第二,作为企业财务工作首要内容的筹资渠道过于单一。受企业性质的影响,我国烟草企业的自持资金量十分可观,没有较大的负债负担,在政策环境不发生明显改变的情况下,烟草企业的财务风险相对可控。但市场并非静态,一旦国家政策根据国际市场状况作出相应调整,或者金融体系出现裂痕,都将使烟草企业的财务风险猛增。

(二)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受“安逸”的行业环境影响,烟草企业疏于对内部管理与财务制度的控制,导致各级烟草企业在践行国家政策与行业制度时流于形式,而没能根据企业实际经营需要进行深度制定,更别提贯彻执行了。与此同时,规章制度上的缺位也对绩效考核和财务监督带来诸多不便,财务风险的管控工作未能被提上企业工作日程,日常经营管理中的财务风险显著提高。

(三)风险投资能力明显不足

为了获得良久发展,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除了重视企业的核心生产经营工作以外,非生产性价值的创造同样不可忽视。而企业的多元投资渠道便是这种企业资源的重要来源。目前来看,烟草企业庞大的自持资金没有获得科学合理的使用,仅仅是采取较为保守的投资方法,将闲余资金存进银行,这样做虽然资金风险较小,但是收益过低,不利于企业的整体经营发展。

三、烟草企业管控财务风险的建议

(一)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烟草企业首先要做的便是跳出“安逸”的牢笼,意识到市场与政策都是瞬息万变的,未雨绸缪好过亡羊补牢,只有提前树立财务风险意识,提高财务警觉性,摆正思想观念,才能有利于建设烟草企业财务管理体系。首先,烟草企业的领导阶层尤其是中高层管理者,必须将财务风险的管理与防控纳入企业的战略规划当中;其次,建立专门的财务风险管理部门,将财务风险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功能适当分离,突出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及核心地位;最后,建立多样化的筹资渠道,以避免政策或市场变化时,企业由于缺乏多元的资金来源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等。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制度,提高内部控制能力

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是有效降低财务风险的利器。第一,各级烟草企业要在国家政策及行业制度的指引下,积极主动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企业经营需求的财务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合理规范财务行为和财务内容,提高财务风险处理的效率和效果;第二,重视企业财务风险部门的建设及财务人员的选聘与培养,具体而言,既要适当对其安排业务课程与进行业务考核,以提升其专业化技能和风险应对能力,又要在选聘新员工的时候注重学历与新技能以及风险思维的考察,为企业选聘高水准人才等。

(三)拓宽企业投资渠道,创造非生产性价值

烟草企业有区别于一般企业的特殊地位,在市场环境中缺乏竞争者,但即便如此,烟草企业在经营目的上与其它企业别无二致,均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对于处于垄断地位的烟草企业来讲,财务风险管控的工作与内容不能只停留在保证现行资金运行的流畅性等基本方面,还应该对现有资金及未来资金做出合理规划具体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当前时期的闲余资金如何使用、如何投资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资金的使用范围与能力预测等,以在保证资金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获取资金的非生产性价值等。当然,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够成熟,烟草企业在拓宽投资渠道时要注意“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合理分散投资风险,提高资金收益,必要时可采取引入专业化风险投资管理部门的方法以大幅度降低烟草企业的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李秀恒,李炜.对烟草商业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若干思考—基于内部控制的视角[J].财经界,2019(03):122-123.

[2]张民.浅谈招投标工作中财务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的协同效应[J].财经界(学术版),2018(09):73-74.

财务风险课程范文4

关键词:新经济;建筑企业;财务管理

当代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是对本组织财务经济活动进行控制、监督与客观评价,旨在规避经营风险,切实做到查错防弊、改善经营管理模式,促进财务信息交流,辅助本企业获取最高效益。

1 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是现代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系统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发展状况;强化财务分析和预测,对未来企业的经营决策做出科学依据,保障投资建设的合理性;对投资、筹资、现金流量、利润分配等进行科学管理,有效提高资金和资产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和成本消耗,促使企业的整体目标和战略目标有效地实现。在制定和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企业组织需要以制度条文的方式规定本企业财务管理各级组织机构,设置各项目小组与管理部门,明确各机构、各部门、各小组的职责。其次,建筑企业应紧密融合新会计准则,不断细化会计核算管理体系。不难看出新会计准则的推行和实施对当代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使会计核算工作的内容更加细化,同时也对企业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整体结构来看,会计核算工作的实施,主要是对企业的资金活动情况、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进行全面、准确地反映,规范化地做好基本的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对企业的收入、支出、费用、成本、资产、负债、利润等进行科学的核算。为保证有效的反应企业的资金状况、财务情况,则需要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财务核算的规范性。与此同时,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在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构建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此外,会计信息的特征能够反映会计质量,为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和规范性,要求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数据信息准确、内容真实、凭证规范合法,确保会计信息与国家规定的会计准则要求相符。要对企业的会计核算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确保会计信息的收集、分析、利用规范,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有效支撑。要及时地处理和分析会计信息,确保其及时利用。

2 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做好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必须结合时展趋势,大力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努力促进财务管理技术的更新与升级,通过搭建财务管理综合平台以促进财务信息共享。其次,应组建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系统,以此确保财务预算结果的精确性,辅助企业规避财务风险。与此同时,应通过启用财务信息化技术做好财务报表编制工作,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案,不断提升财务绩效。另外,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会计核算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内部构建完善的财务数据共享系统,有助于实现精确运算,规避人员核算不准确、速度慢等问题,同时,充分借助信息化平台和系统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信息的利用效率,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3 综合培养高素质财务管理团队

全面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理应重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财务管理团队。对于企业创新型财务人才培养工作来讲,培养体系是对组织内部培训类型与层次实施系统化处理,明确初级会计师、财务主管、财务总监等不同人才培养对象、培养目标、任务、形式、考核、资格认证和整个财务部门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应坚持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立足于本企业核心需求,兼顾人才自我发展和系统推进需求。在建设创新型财务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谨遵四项基本原则:第一,基于战略原则。该原则要求财务人才培养工作必须立足于企业发展战略,通过提高人才素质来辅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第二,动态开放原则。当代企业所处环境和会计法、会计准则均会出现变动,为了适应一系列变化,不断提高财务专业人才素质,则需要坚持动态开放原则,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根据各自变化调整人才培训方案。第三,满足需求原则。该原则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要确保人才培养工作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则是要满足智能财务人才个人发展需求。第四,全员参与原则。在信息时代,创新型财务人才培养工作并非完全独立进行,而是要让全员参与,使上下能达成共识,财务专业人才能自觉接受培养。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依次做好三步工作:第一,做好会计核算专业课程压缩工作。在传统模式下的财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力,会计核算专业类课程内容所占比例较高,课程划分过于细致,从高到低划分,有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中级财务会计、初级财务会计和基础会计,这些课程虽然具备专业理论性和核算技能性,却难免因为课程量过大而影响受训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因此,要注重尽量压缩课程,做好课程资源整合工作。第二,促进管理会计与统计学教育的有机融合。在财务人才课程设置中,应适当增加管理会计和统计学课程,对于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应酌情取消,增加统计学课程,以此适应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分析和整理利用工作需求。与此同时,需要将企业战略规划制定和企业风险分析等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中,这样有助于提升管理会计教学地位。第三,增加新技术应用课程。当代智能财务会计工作采用了多种新技术,因而,要将互联网金融、财务软件开发、互联网交易、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运营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纳入课程体系中,以此增强人才的智能财务技术操作能力。

4 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力度

部分建筑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控力度不足,其主要原因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会计控制存在裂痕,财务管控薄弱,财务控制制度缺乏健全性。如果企业没有制定良好的财务控制制度,就很容易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风险失控。其次,部分建筑企业管理人员风险管控意识薄弱,只注重追赶工作进度,忽视了对经费的管控,存在盲目投资问题,导致企业财务资金紧缺,陷入负债的窘境。而加强企业组织财务风险控制力度,理应客观评估本组织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能,准确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同时,企业应构建财务风险监控模型,通过运用该模型了解财务活动变化信息,根据具体变化制定可行的应对方案。

5 促进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管理的有机结合

全面做好内部审计工作,辅助企业降低风险,获取更高效益,理应加强财务审计管理,努力促进内部审计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严格审核财务数据信息,准确预测财务活动趋势和风险,使内部审计与财务预算管理能达到有效衔接。当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有四大职能:第一,经济财务监督职能。该职能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最基本的职能,审计部门会严格按照财经法与内部制度对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以及各方面的财务经济活动予以审核、评价,监督企业中的经济活动与财务资金去向,同时,对企业内控制度执行状况与各部门的工作予以监督,以此规范经营,获取更多效益,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第二,财务风险控制管理职能。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均面临着各种不同的风险,在项目开发工作中,往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回报大多比较迟缓,这就很容易陷入风险与窘境。做好内部审计工作有助于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审计工作人员会对财务风险管理过程进行全面调查了解,采用规范化、系统化方法评估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对风险控制措施予以严格审查,做好风险识别工作,制定更合理的风险控制策略。第三,经济评价职能。该职能主要是指对企业内部经济运营管理制度、经济效益和经济责任的评价。其中,企业内部经济运营管理制度评价是通过对该经济运营管理制度的检查、评估来判断该制度是否健全,准确识别该制度的执行效果与适用状况,并对该制度予以完善,加强制度效果。经济效益评价是对某一次经济活动方案、支出成本、收益进行全面审核,对最终获取的经济效益展开客观评价,以此为依据,辅助本企业制定更合理的经济活动方案,节省成本开支,获取更高收益。经济责任评价主要是结合预期经济目标和相关责任人的业绩实施客观评价,判断经济责任落实与否,辅助企业设计更合理的经济责任管理模式。第四,服务管理职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可以深入了解本组织各部门内控程序与工作状况,与此同时,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审计人员熟悉财经法和税法以及财务活动等相关知识,这样审计工作覆盖范围极为广泛,审计人员大多是一专多能人才,通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服务管理职能,为企业各部门提供合理的建议,不断提高企业总体管理水平。

6 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效果,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理应重视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大力促进内部审计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另外,要重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财务管理团队,全面提高内部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职业技能和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 王晓燕.关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问题的思考研究[J].商讯,2019(35):55+57.

财务风险课程范文5

关键词;私立学校;规模扩张;财务风险

一、现阶段私立学校规模扩张存在的财务风险

现阶段我国私立学校规模扩张过程中主要存在财务报表质量偏低、对贷款风险认识不够、没有充分论证规模扩张项目的可行性、银行对于学校的贷款信用评估过于乐观以及相关部门外部监管力度有待加强等问题。

(1)学校财务报表质量偏低。目前,部分私立学校所编制的财务报表并不能够对学校自身的规模扩张情况以及财务状况进行反馈。出现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这部分学校仍然采取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对于各个阶段的诸如贷款、支出等经济业务并不能及时进行反映,而且相应的经济责任也没有进行准确落实。同时,私立学校缺乏监管,其扩张规模情况得不到有效制约,对财务报表质量的要求相对较低,进而为财务风险埋下了隐患。

(2)学校对贷款风险的认识不够。现阶段一些私立学校并没有认识到贷款风险,也没有树立偿还贷款的责任意识,一些负责人错误地认为学校相对于企业更具稳定性,并有着一定的政府扶持,没有向学校各个部门贯彻和落实财务风险相关内容,进而导致私立学校在做出决策时忽略了学校负债经营带来的财务风险,不顾自身偿还本金的能力,只考虑偿还利息能力,进而导致财务风险加剧。

(3)学校没有充分论证规模扩张项目的可行性。一些私立学校近几年发展势头良好,教育教学设施已不能完全满足学校发展需要,有些学校开始利用贷款资金开始基建项目建设。但是部分学校并没有根据自身实际教育教学需求进行项目规划,而是一味地追求高标准,没有采取一定措施对贷款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进而造成部分资源的浪费,引发财务风险。

(4)银行对于学校的贷款信用评估过于乐观。部分私立学校近些年来发展迅速,财务报表反映运营情况良好。从银行角度出发,考虑到学校相对于企业来说贷款风险更小,在考察其现阶段运营状况后,对于贷款信用评估过于乐观,没有充分考虑其未来发展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进一步盲目扩张,没有适度进行控制,容易引发财务风险。

(5)相关部门外部监管力度有待加强。虽然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对于私立学校建设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但是面对私立学校急速扩张的现状,一些新出现的问题并不能够被及时发现。同时,监管部门在获取相关信息时存在着一定困难,进而导致监管滞后,使私立学校财务风险失控成为可能。

二、私立学校规模扩张财务风险防控建议

考虑到私立学校规模扩张财务风险的多样性,可以采取优化其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加强对贷款风险的认识、完善银行信用评估体系、妥善利用各类资源以及加大监管力度等方式来防控。

(1)优化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可以从工作内容以及相关规章制度两方面进行优化和完善。第一,财务管理工作内容。私立学校应当重点优化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设置现金流量与财务预算等相关指标,财务人员应当定期对指标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采取定期定量方式反映出学校的财务情况并反馈给管理层。这样不仅能够使学校管理层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运营状况及潜在问题,而且还能够为其及时做出调整和优化对策提供基础数据,有利于财务风险的防控。第二,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私立学校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保证其资金被有效利用、实现风险防控的有效方式。鉴于此,私立学校应当全面实现资金统筹管理,要能够充分结合学校运营实际情况优化财务管理规章制度。首先,学校应当在会计核算基础上进行优化,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以便对各个阶段的诸如贷款、支出等经济业务及时进行反映,并落实相应的经济责任。同时,基于权责发生制,学校还应当对相应的报表进行调整,对部分会计科目进行修改。其次,学校还应当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对预算流程及内容进行明确,以便学校规模扩张所需资金的反映。再次,学校还应当对财务部门各个岗位的权责进行明确,尽可能地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出现问题能够明确责任,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主观能动性。最后,学校还应当重视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情况考评机制的制定,要对财务管理相关工作设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并实现与其绩效相挂钩,间接促进学校财务管理人员在开展核算、分析、反馈等相关工作过程中更加仔细、认真,实现学校规模扩张过程中财务风险的防控。

(2)加强对贷款风险的认识。私立学校应当加强对贷款风险的认识。首先要推行学校法人治理,促使学校法人深刻认识到自身与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所承担的责任,树立偿还贷款的责任意识,转变思想。同时,学校管理层还应当积极向各个部门贯彻和落实财务风险防控相关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能够起到促进其他部门科学开展相关业务的作用,达到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

(3)妥善利用各类资源。私立学校在规模扩张的过程中,对于资源的利用非常重要。鉴于此,私立学校在对项目可行性论证时应当充分考虑到以下因素:第一,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私立学校在规模扩张过程中应当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现实条件和实际需要,将限制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放在第一位,并结合学校长期愿景规划,避免资金浪费;第二,竞争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想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则应当从技术、组织管理、科学研究、课程安排、师资力量等多维度进行提升。对此,私立学校应当重视对以上项目的投入,制定合理的标准,要根据自身实际教育教学需求加强相关项目建设,并在建设过程中不断论证其可行性,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而达到降低财务风险的目的。

(4)提升信用评估工作质量。私立学校规模扩张的资金筹集,除了财政资金扶持,另外一个重要渠道就是银行贷款。银行应当提升对私立学校信用评估工作质量,不应当仅仅通过学校当前运营情况对其盲目放款,而是应当安排专人实地考察,并根据学校以往运营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来综合评定其信用情况,之后适当评估贷款金额。这样不仅能够大大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而且还能够有效遏制学校进一步盲目扩张情况的发生,降低了其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

(5)加大外部监管力度。我国相关部门应当重视私立学校规模扩张情况,可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对学校规模扩张的相关数据信息及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研分析及时发现私立学校扩张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及问题。对于一些疑难问题,相关部门应当通过会议讨论及评估等方式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同时,应当投入一定资金用于信息共享系统建设,及时获取学校与银行等组织机构的相关信息数据,切实提升外部监管工作效率与质量,从外部角度实现对私立学校财务风险的防控。

参考文献

1.张忠良.学校负债扩张及财务风险防范.经济研究导刊,2013(3).

2.王林雄.民营学校财务风险及其应对策略.会计师,2014(22).

3.潘聪.民办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科技经济市场,2015(01).

财务风险课程范文6

关键词:财务风险;内控体系;问题;措施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风险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很多企业在建设中,并没有比较专业的财务人员,即使有专门的财务工作人员,但是其自身并不具备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知识和技能,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很大的问题。就目前很多企业而言,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大多数的财务决策和管理工作开展主要依靠一些没有财务风险管理专业知识的人员展开,导致财务分析总结的决策缺乏科学性,在长期这样的工作状况下,企业中财务决策失误就会越来越多,对企业的良性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

(二)财务风险意识缺乏

很多企业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到财务风险,很多企业认为财务活动和财务工作之间不存在绝对性,因此在实际开展财务工作,并没有意识到财务活动存在就会存在财务风险,企业中财务风险意识就比较缺乏,并且在企业中的基层工作人员在财务风险意识上就更加缺乏,这主要是因为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大多数并没有经过比较专业的培训,对财务风险没有意识。

(三)缺乏系统的内部监督体系

随着财务工作在企业建设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几年,很多企业已经逐渐制定了一些内部监督制度和规范,但是在内部监督体系建设上仍然还有一大段路程需要走。即使有一些企业制定一些内部监督制度,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却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原因是很多企业中管理系统工作并不能真正发挥其效益,导致内部监督管理工作名存实亡,由于企业中上级管理不严格,没有对财务工作中出现失误的员工财务相应措施,最后导致监督力度不够,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

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现代化企业建设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企业建设与发展中,企业内控体系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保障条件和前提,但是在目前的企业建设与发展中,企业中的内部控制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内部控制意识

目前很多企业中工作人员没有形成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意识,对于内部控制体系在企业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不能全面认识,对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也存在不利影响。没有意识到企业中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能够提高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员工自我的不断监督与提升。

(二)内部控制执行力度小

很多企业在谈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并没有对内控控制体系工作全面展开实施,没有专门开展专业知识培训课程和讲座,导致很多企业内部员工对于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决策没有形成比较清楚的认识,所以,企业内部领导人员和员工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都没有执行力,导致内部控制体系管理发挥的效用较小。

(三)信息反馈缺乏及时性

内部管理工作不是企业中一个部门的工作,它需要企业内部所有部门之间的有效结合运用,和企业中任何一个部门的建设与发展都具有明显的关系,但是在目前的企业建设中,很多公司的结构比较复杂,在沟通上效率不高,内部部门之间的信息不流通,这就会导致企业内部的信息不能及时的传达,导致信息在共享性上存在效率低的问题,甚至因为信息的传达不及时问题,就会导致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给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带来问题。

三、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内控体系构建措施

(一)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性

在企业的发展中,财务工作人员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记录,因此,企业在建设中,企业建设需要重视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为企业建设与发展提供比较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保障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人员都能够具备较好的预测能力。并且,企业在进行员工培训工作中,可以利用多元化培训的方式,在企业的财务内控体系建设中,应该将重点放在风险评估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两方面,促进企业内部员工都能够形成财务风险和财务管理意识,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提到日常工作中,在最大程度上使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减小,为企业建设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财务环境,另外在进行财务工作人员的招聘过程中,需要按照严格的考核制度,对前来应聘的人员进行全面考察,采取考核过关上岗的模式。另外,在企业的建设工作中,应该建立比较完善的激励机制,针对在财务工作中表现比较突出的工作人员按照公司的奖励制度给予一定的奖励,针对在财务工作中比较懒散的工作行为,也需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对其进行惩罚,从而提高整个企业中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企业内部的领导者和员工自身都应该具备较强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在对企业中财务风险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为企业稳定发展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企业内部的财务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形成是关键,因此企业中应该在日常的工作管理中,应该加强风险防范的宣传和知道,定期进行宣传册的发放工作,召开知识讲座,让员工能够全面重视财务管理风险工作,能够采取比较积极的态度对自己的工作,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内容,同时应该在企业内部应该组织专门的管理人员构件企业内控体系,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提供完善的体系保障,促进企业内控工作又快有好的运转,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管理,为企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优势特点。

(三)完善企业内控管理体系

在保障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能够对内部控制体系知识和基础内容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应该为企业员工采取开放式的管理制度,在管理中注意收集员工们的意见,企业在内部管理工作中应该针对员工们自身的意见和建议,来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进行不断完善,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改革。就具体来讲,主要是要做好企业内部风险预警和快速应急机制,及时识别处理相关问题,针对企业中的财务风险监控工作、风险内控措施、风险应对等工作进行不断的改进,最终形成财务风险的闭环管理,为企业建设与发展提供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内控体系的构建工作在整个企业建设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只要有财务活动,就会存在财务风险,这是不能忽视的问题,但是目前很多企业中都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导致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对企业内控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为企业内控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供保障,采取相应的措施全面改进企业内控管理工作,从而为企业竞争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钱慧.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内控体系构建[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9):157+159.

[2]王京伟.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内控体系构建[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3):222-223.

[3]范思远.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高新技术企业内控体系构建[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22):103-104.

[4]廖晓琳.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内控体系构建[J].中外企业家,2017(20):67-68.

财务风险课程范文7

实现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国财务管理教师大多从学校到学校,没有进入企业实践过,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的检验,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型。目前,财务管理理论教学主要是采取案例分析的形式,只是对知识的点的验证性分析。对于这种教学形式,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因此,难以提高学生的财务管理实践能力。学校应运用多种方式,实现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学校可以为学生联系相关企业实习,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可以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检验知识,查缺补漏,从而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水平。

2.财务管理实践

财务管理实践是指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用实践来检验财务管理理论,从而发现财务管理理论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教师应采用案例教学、讨论教学以及情境教学等教学方式,加强理论学习的实践性。通过校内实践学习提高学生财务管理的实践能力,教师应根据财务管理的课程理论,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课堂实践教学或者实验教学等形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的采用现代化地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加强校外实践。课本知识毕竟是形而上的知识,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具有实践意义的科目,应加强实践。学校可以采用校外实习和社会实践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大三学年,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这能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并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查缺补漏,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改正。再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人才是社会所需。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但是学校的学多是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实践的验证,具有一定的缺陷性。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

3.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地控制企业财务或资金活动的行为,也是一项综合管理活动。其目的是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使企业能够良性发展。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企业要想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发展,那么必须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首先,明确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企业应针对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客观条件,全面衡量企业面临或者即将面临的风险,从而制定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使企业因为风险遭到的损失降低到最低。总之,为了确保企业能够有序、健康的发展,企业应该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其次,完善风险管理机制。风险对企业来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企业无法避免风险,而只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其实,风险对于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只有在面临风险的情况,企业才会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从而将因为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因此,企业应该树立风险意识,时刻注意防范危险,在面临风险时,增强抗风险能力,将风险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再次,对于企业财会人员,必须提高他们整体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提高财务处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水平。企业必须加强对财会人员的训练,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从而发挥他们重要作用,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4.结语

财务风险课程范文8

一、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在市场经济财务风险的影响下,加强制造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所谓财务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即就是企业通过运用相关制度和方法将全部的财务成本精细化分解,规范财务成本的管理与操作,在降低财务成本的风险的同时,确保财务成本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从而促进企业的财务稳定和综合实力的发展。所以制造企业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具体作用如下:

1.提高财务管理的准确性与效率

制造业由于生产的种类繁多,其生产成本复杂多样。在实际情况中,企业的会计核算与实际财务状况有所偏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没有一个准确、精细的反映,这些问题将对企业的相关决策和生产带来一定的麻烦。而通过制造企业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可以保证财务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可以准确详细地反映出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状况,维护企业的资金稳定与安全。同时可以促进财务管理的效率,细化各部门在财务管理中的职责,有效规范财务业务的操作与办理,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

2.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传统粗放式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财务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大,管理的财务种类繁多,导致对企业其他流程和实际情况了解较少,而通过财务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将企业的财务工作逐渐细化到每一项具体细节,使财务工作人员对业务的办理更加熟悉,对其他业务接触机会增加,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企业工作和业务的了解,在合作交流中不断学习,以此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可对企业的管理提出相关建议,从而为企业培养出优秀的综合型人才。

3.促进企业的整体工作能力

在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不仅涉及财务业务的管理,也对其他配套的业务或部门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在企业整体精细化管理的同时促进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财务成本的细化可以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各部门明确自己的职责,企业对资源进行合理优化,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在科学监管和生产的过程中获得企业的最大效益。

二、当前制造企业在成本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制造企业缺乏对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意识

在我国大部分的制造企业中,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追求生产销售带来的最大效益,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对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环节比较重视,但对财务成本的管理意识不够,这样使得企业的财务成本未能有效发挥最大作用;另外,由于企业对财务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低,财务业务操作不规范或管理方法不当,有时会导致资金周转不利、有限使用资金不足等问题,这样反而会影响生产环节,对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2.制造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系统和制度不完善

根据相关调查,在制造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中,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有的中小制造企业,其财务成本信息管理主要依靠一些财务处理软件,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重视财务信息的核算方面,而在财务成本的预算、分析控制等方面缺乏精细化管理。其次,制造企业在财务成本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和流程,相应的财务管理指标不明确,有时会导致财务管理的混乱,收集的财务数据丢失、缺漏等问题。

3.企业对财务管理的审计及评价监督体系不完善

对于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企业应有相关的财务审计和考评制度,目前在很多制造企业的管理中,管理人员对企业财务的审计认识不足,没有制定出严格的监督和考评体系来管理财务工作,使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不能有效激励和提高企业员工对财务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4.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企业财务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是保证企业稳定运营的关键环节,而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素质是影响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当前在一些小规模的制造企业中,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 ,企业缺乏对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在选用财务管理人员的过程中没有合理的选拔制度,聘用的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不强,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影响。

三、有效促进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目前我国制造企业的财务精细化管理还处在学习和完善阶段,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应不断探索和总结,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从而降低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通过分析当前在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此提出相关的建议。

1.明确各部门职责,落实财务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为了落实企业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管理,应在完成财务成本精细化分析的基础上,将精细化管理工作细化到各部门的工作中,企业财务管理不能单独依靠财务部门的管理,还需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与联系。企业在实际管理中,各部门应分清职责,明确工作内容,各部门可以利用相关平台及时准确的将财务数据或信息反映给财务部门,加强各部门间的联系与交流,才能了解企业的整体实际情况,落实财务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2.建立合理的财务管理和监督激励机制

制造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较为复杂,这就需要每一位工作人员参与到财务成本的精细化管理中来,企业应加强宣传,让每一位员工增强财务成本的意识,全心投入到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在财务管理方面,企业应健全相应的财务精细化管理制度,同时完善科学的财务成本预算指标,将其分解到各部门的工作中,明确员工的职责与工作目标,通过制度管理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强化操作流程;在财务的监督激励方面,企业要健全监督管理规章,同时也要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促进财务精细化管理。

3.引进先进财务管理系统和提高人员的专业技能

在财务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方面,首先应引进和使用先进的财务管理设备,完善财务管理设备的系统性,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使数据的处理更加准确。另外,要提高财会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制造企业首先在选择工作人员的过程中,按照一定的选拔规定,对应聘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专业技能测试,进而选择优秀的人才。企业在内部发展中,也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比如企业可以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也可开展相关课程的讲座等,使财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增强。

作者:衡琨 单位: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郑州分行

第二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应用

一、财务风险管理的含义

财务风险管理是公司应对金融市场不确定性的有效方法,是风险管理的一个分支和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它包括评估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和制定财务风险管理战略两个部分。其中,风险管理战略的制定应与企业内部的工作重点和政策相一致。

二、某燃气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

燃气行业财务风险的表现是企业经营风险在财务活动上的集中体现,财务风险管理是指企业为应对和改变所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状况而事先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行为。本文认为,某燃气公司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利率风险利率的变化,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如筹资﹑投资﹑收益的分配等都会产生影响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受到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以及中央银行的管理行为﹑货币政策﹑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通货膨胀率﹑投资者预期﹑借贷风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利率上涨,资金的使用成本上升,会导致燃气行业投资成本增加,这样会使其整体的回报减少。

(二)企业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某燃气公司的财务人员风险意识相对淡薄,财务人员并没有认识到财务风险是伴随财务活动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不少财务人员仅仅将自己的职责局限于对自己的管理方面,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此外,正是由于风险意识淡薄,致使财务决策往往缺乏严肃性,最终导致决策失误,财务决策失误也是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成因。

(三)风险信息处理不流畅,缺乏风险管理整体策略

目前,某燃气公司尚未形成企业风险信息标准和传送渠道,风险管理缺乏充分的信息支持,企业内部缺乏对于风险信息的统一认识与管理,风险信息的传递尚未有效的协调和统一,对于具体风险,缺乏量化和信息化的数据支持,这些数据并没有被统一集中地处理,而是散落在各个业务流程或业务单元中。企业更多地将精力投入到具体风险管理中,缺乏系统﹑整体地考虑企业风险组合与风险的相互关系,从而导致风险管理的资源分配不均,影响企业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另外,企业还没有一套严谨﹑规范﹑完整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现有的管理体系中风险管理功能与协调功能较为欠缺。

三、某燃气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针对上述风险现状、综合分析及某燃气公司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树立提升风险意识

某燃气公司应全面树立、提升风险管理意识,面对潜在的或现实的财务风险,始终以积极的心态进行风险规避与防范,增强企业竞争力。公司应遵守风险收益均衡的原则,不能只顾收益而不考虑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在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时,应考虑与不同的企业战略相关联的风险;在战略执行和日常管理过程中,更要关注风险发生和变化的规律,估算风险对企业可能造成的影响。做到财务风险控制的重点从事后的把关,转变为事前、事中的介入,将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此外,公司应立足于市场,通过确立风险防范和规避机制的手段,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同时,促使财务管理人员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公司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构建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

内部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主要是对资金管理体制进行创新,改变长期以来燃气行业一直实行的“差额”管理方式,对资金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基层的各项资金来源全额上存资金管理部门,基层的各项资金运用由管理部门进行统一配置。通过资金集中,建立资金统一的管理和操作平台,实现流动性、利率风险管理与信用风险管理的适度分离,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三)加强风险整体预测,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预警是从财务角度对企业进行预警,以财务核算信息为基础,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预警指标的变化,对企业可能要面临的财务风险实施实时监控和预警。结合某燃气公司的实际情况,在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树立财务预警的全局观,全面掌握公司的总体财务状况,及早捕捉危机信号,提前发现公司财务危机的征兆。另一方面,要确立财务预警的局部观,财务危机往往从公司管理的局部产生,部门财务预警是工作的重点,可以对主要经营部门设置相应的预警线,将公司经营活动的关节点纳入监控全过程。此外,还要将局部监控与全局把关有机结合起来,发现风险隐患点,进行风险点的全局性评估,确立预警机制的系统性与针对性。预警系统的建立必须以真实﹑准确﹑及时的信息为前提,所以,信息收集贯穿财务预警工作的始终。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跟踪﹑记录和计量,将核算﹑考核的实际情况与目标﹑预算﹑定额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偏差中存在的问题。当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时,财务预警系统能发出警告,提醒企业的管理层早做准备,采取对策以减少财务损失。同时,企业应当提升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软件,制定有效措施,阻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避免严重的财务危机的发生。

四、结论

总之,财务风险贯穿于公司的各种活动中,“金融大鳄”索罗斯有句名言:“没有风险就不能称之为事业,但重要的是要知道什么地方有风险,给自己留有出路和活路。”财务风险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能通过认识和了解它的表现特征并且分析它的产生原因,从而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规避它,而不可能完全消除它。现代公司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风险程度也远远超过以前,公司只有在对财务风险有清楚认识的前提下,做好防范措施,才能使公司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刘书杰 单位:津燃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第三篇:重型机械制造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对策

1我国重型机械制造企业的财务风险表现

1.1企业资金管控力度不够,导致企业的资产流失

我国重型机械制造业近年来得到非常迅猛的发展,但一个企业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来维持。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企业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内部管理的原因,资金管控能力不足,进而导致赊账现象而且外账难以收回。所以在生产过程中,资金流失现象严重,经济损失范围明显扩大,导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严重影响和制约企业的正常发展。

1.2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健全,缺乏监督和制衡机制

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不能对员工进行有效地制约,没有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原料采购、机器设备购置、基建投资等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徇私舞弊,导致盲目采购、盲目投资现象,给企业带来损失。在生产过程中,考核机制不健全,员工思想比较自由散漫,质量意识不强,很容易导致产品不合格,用户拒绝验收产品,进而造成产品积压,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造成一定的财务风险。同时在进行报账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岗位制衡、监督机制,一些员工钻内控制度漏洞,对相关的财务款项进行虚报和假报,这种行为也严重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流通问题,对企业的财务状况造成一定的风险,影响企业的发展。

1.3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没有有效发挥作用

虽然我国的大多数重型机械制造企业中都建立起来了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风险预警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在预警发出之后,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风险规避方案,进而导致财务风险恶化。

2我国重型机械制造企业的财务风险成因

我国的重型机械制造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在进行财务风险管控的过程中要找到造成这些财务风险的原因,并努力完善财务管理工作。

2.1企业对资金的管控力度不够,管控制度不健全

我国的重型机械制造企业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一味地追求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往往比较容易忽略企业资金控制制度的建立,导致资金控制制度不够健全。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对外业务量也在不断地增加,现金的流动规模不断地扩大,但是,资金的管理制度没有进行及时地更新和调整,很难适应大量资金流动的现实性问题。同时,重型机械制造企业的一大特点:生产周期长、资金占用量大、资金周转周期较长。前期投料所需大量资金都需生产企业垫支,如果资金控制管理出现问题,管理力度不到位,垫支的资金不能及时回收,导致企业内部流动资金短缺,影响生产经营的同时,造成企业在进行技术和基础设施投资的过程中缺少资金的支持,进而严重制约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2.2企业的财务预算意识薄弱,预算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财务预算是对企业的资金进行合理的规划,进而保证企业生产的经营目标。我国重型机械制造企业对于预算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具有片面性,员工往往会认为预算是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所以其他部门对预算管理的参与度不够高。同时,预算过程中,编制不够科学合理,且准确性不高,预算编制的管理和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预算的过程中,目标不够明确,往往容易脱离企业发展的现状,不顾企业的生产规模,一味地强调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导致预算的成果不符合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在进行短期预算的过程中没有及时地与长期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导致短期的预算目标与长期的企业发展目标不相符。

2.3财务的分析机制建设不到位,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不够

健全的财务分析机制能够使企业更准确地掌握内部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做好财务分析能够帮助企业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并且对投资策略进行及时调整。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企业的财务分析制度往往不够合理,内容单一且方法缺乏创新性和有效性。缺乏对企业整体的运行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企业潜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同时,企业的财务工作事务比较繁杂,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有严格的监管体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国的重型机械制造企业往往不能够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及时的监管,不能发挥财务审计的重要作用,进而导致财务管理的风险进一步增加,严重影响到企业的良性发展。

3完善我国重型机械制造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控制的策略

对重型机械制造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进行政策性建设的过程中要对症下药,完善资金管理系统,加强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力度,同时做好企业的财务预算,对财务管理的工作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督,进而保证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科学合理运行,推进企业内部和对外工作的顺利开展。

3.1建立企业内部流动资金管理体系,加强资金的管控力度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在进行资金的管理过程中,要努力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尽量避免资金闲置和浪费的现象。在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强化企业管理层的资金管理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在对资金进行掌控的过程中,要将近期的计划与企业长期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应提前制定好应急措施,当资金遇到缺口现象时,积极采取应急措施,及时对缺口进行有效的弥补,保证企业资金的有效流通。同时,当企业资金大量流入时,要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避免盲目投资或非法投资,确保企业资金的使用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样一来,将对企业资金的管理纳入到比较规范的轨道上来,进而保障企业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能够顺利开展。

3.2对员工特别是财务人员进行财务管理知识的培训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首先需要企业的员工树立起财务意识,认识到企业内部进行财务风险管控的重要作用,提高员工的财务风险认识。而且对企业内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积极的宣传,使员工明确财务管理方面的各项工作和规章制度。同时对于财务管理人员来说,一定要定期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考核,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而保障财务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做好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建设和具体实施,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保障。

3.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预算管理体系

1)要对重型机械制造企业的财务内部预算进行管理,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财务预算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进而加强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财务预算,同时积极协调除财务部的其他部门做好预算管理的计划,做到企业整体的预算管理和各个部门的预算管理相协调,进而保障财务预算的可行性和科学合理性。

2)在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对预算目标的可操作性进行有效地分析研究,对企业的自身运营状况进行分析,制定出阶段性的财务预算,同时也要结合企业整体的发展规划,对企业发展的长远发展制定合理的财务预算,在长远目标的激励之下,保证近期目标的一步步实施,进而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达到企业的长久性发展。

3)做好财务预算之后,要加大执行力度,避免政策性的文件和方案成为一纸空文,将计划和政策落到实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摒弃形式主义,使预算管理得到全方位的准确实施。

3.4建立健全财务分析制度,加大财务的监督监察力度

在重型机械制造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好财务分析工作。财务管理人员要对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有一定的重视程度,保证熟悉企业财务分析报表的制作程序,同时能够有效地利用财务报表进行企业运营中各方面财务状况的分析。在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要充分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依据企业的整体发展趋势进行财务分析工作的建设。同时,在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财务监察机制,发挥财务分析的价值。

3.5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的风险预警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都可能会有一些危机,重型机械制造企业当然也不例外。所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自身的风险意识,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财务危机进行科学有效的预测,加强资金管理的同时,及时发现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管理风险和危机。同时,做好危机的应急处理方案,一旦发现财务危机,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弥补,减小风险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的损失。

4结语

重型机械制造业在我国经济增长中起着主导作用,是我国进行经济转型的基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我国的就业率。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财务贯穿重型机械的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是重型机械制造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所以必须要加强重型机械制造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规避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财务风险,尽量减小企业运行过程中的财务危机,保证企业的安全健康发展,进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

作者:向晓丽 单位: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路运业有限公司

第四篇:煤炭企业价格波动财务风险对策

一、煤炭价格波动形势分析

在煤炭行业的下游行业如电力、钢铁、等行业耗煤量下降的情况下,煤炭企业必须顶住压力,对下一步发展战略更加谨慎,规避财务风险。

二、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一)对煤炭企业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分析

根据企业年报显示,潞安环能公司在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12年为3.4亿元,13年同期为1.6亿元。同时根据14年煤炭行业年报显示,截止到第三季度,开滦集团为-1.36亿元,去年同期则为1.55亿元;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为-25.47亿元,去年同期为26.38亿元。可以看出,煤炭价格波动会使企业的应收账款迅速增加,现金流压力增大,从而使流动性风险加大。

(二)对煤炭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分析

在行业形势向好时,信用风险变低,企业较强的赢利能力使总体违约率降低;当行业形势低迷时,信用风险增加,因为赢利情况总体恶化,借款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足额还款的可能性增加。根据14年煤炭行业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第三季度,山西晋城无烟煤集团由30.57亿元增加至85.62亿元;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由149.36亿元增加到199.57亿元。

(三)对煤炭企业筹资风险的影响分析

行业日渐低迷使大部分煤炭企业盈利能力随之下降,部分企业盈利水平和现金获取能力明显下降,高负债率使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降低,现金流紧张会进一步提高企业外部融资需求,但融资难度和成本正在明显上升。银行对煤炭企业的信用等级下调,这导致了煤炭企业在急需资金的时候融资反而更加困难,而银行断贷、债券不再发行等情况也时有发生,企业的融资难度增加。

(四)对煤炭企业投资风险的影响分析

当整体行业盈利水平较高时,煤炭企业大都对固定资产和项目进行长期的大额投资。当企业对投资风险意识不足时,大量的投资会使煤炭行业进入到产能过剩的阶段,当煤炭价格进入波动调整阶段或者下降阶段时,企业现金流不足,投资回报率降低,可能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投资风险加大。根据企业年报显示,潞安环能公司1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亿元,去年同期为-3.6亿元,现金流压力进一步增大。

三、煤炭企业加强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

(一)短期策略

1.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

财务风险是必然存在的,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因此,企业负责人应当绷紧财务风险管理的弦,指导财务管理人员将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落实到财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2.做好可行性预算,控制发展速度。

面对目前的煤炭行业现状,煤炭企业应当缩减大规模建设,降低资产负债率。企业领导在项目投资前,应做好科学预测计划及可行性研究报告,调整资本结构,控制财务风险。

3.采取科学手段,控制成本。

在目前煤炭行业买方市场占主导地位的大环境下,成本就是企业的生存线。煤炭公司必须改革思路,向管理要效益,深入挖掘人员成本及企业管理的可创新之处,激发发展动力,以改革增活力,全力推进“人人降成本,个个增效益”。

(二)长期策略

1.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制度。

理顺工作流程,完善相关制度,做到依规办事,做好业务流程的管控;同时完善企业董事会、股东会等的集体议事制度,严格落实三重一大报告制度要求,做好权力运行监控。在事前做好预防,在事中加强监督,在事后加强审计,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和供应链风险。

2.提升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整体素质。

采用对内培训对外招聘的不同方式,提升财务人员水平,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当企业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后,及时引入先进的管理措施,对从专业性的角度堵住企业财务风险的漏洞。

3.以客户为中心,建立大营销格局。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煤炭公司应当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以客户为中心进行主动营销。加强差异化营销,将不同客户进行分类指导,分区对待,为重点用户量身定制销售方案,及时反馈、跟踪服务;搭建电子交易平台,实现产品网络销售,实现销售资源配置最优化、边际效益最大化。

4.投资新型煤化工领域,加快煤炭产业升级。

新型煤化工是指以洁净能源和化学品为目标产品,应用煤转化高新技术,建成未来新兴煤炭-能源化产业,通常指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等,与传统煤化工涉及焦炭、电石、合成氨等领域不同。新型煤化工能够高效利用煤炭资源,优化集成高新技术,经济效益高,可以预见会成为煤炭行业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四、结语

面对当前煤炭价格在震荡中持续走低的现状,可以预见未来几年煤炭企业面临的压力一定更加巨大,因此,对煤炭产品价格波动趋势及企业财务风险的相关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煤炭企业需要比以往更加注重财务风险的管理,谨慎决策,通过上述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各项措施,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企业的预期目的。

作者:李彭玉 单位:山西高河能源有限公司

第五篇: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一、引言

对现代化企业来说,管理是决定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在企业众多管理内容中,财务管理属于核心部分。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结构与组成形态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企业财务管理结果如何,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企业运营状况。企业要想在发展的过程中获得最大化的利润,就需要保证财务管理方面不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能够维持企业资金的正常流转,保证企业资金流合理运作。但是,在大环境多变的情况下,财务管理风险也隐藏在某些地方。因此,现代企业在正常运作的时候需要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二、财务风险的基本含义与特点

1.财务风险的含义

财务风险是一个非常自然的经济现象,简单来说就是经济学上发生损失的基本可能性。财务风险和财务问题融合在一起,是经济风险的重要因素。财务风险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可以度量的可能性,如果不能对风险进行准确的度量和认识,就很难进行风险的转移和分散,也就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可能多的损失。财务风险与收益有着之间的联系,报酬越高相应的风险也就越大,高风险高收益也是基本的风险收益平衡理论。企业经营过程的所有收益,都有一定的风险成本,财务风险也就是预期与实际之间的差异程度,这也是财务风险加强科学防范措施的关键问题。

2.财务风险的特点

要想对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良好的管理,首先必须要了解财务风险的特点。了解了财务风险的特点,就能够根据其特点进行良好的管理。经过系统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客观性。客观性指的是财务风险的出现与存在并不会受到人的意志影响而发生改变。人们在研究财务风险的目的就是要减少财务的损失,但是在此过程中应当清醒的认识到要彻底的消除财务风险是不可能的。在企业经营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受到经济环境影响的同时,还会受到政治、文化等环境的影响。想彻底的消除财务风险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是不确定性。即使在财务风险产生之前可以进行估计与控制,但是影响财务活动结果的各因素在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很难在事前确定财务风险的大小。

3.现代财务风险的类型

财务风险有多种表现形式,不同的风险有不同的影响,作用机制也不同,通过对风险进行分类,更有利于在经营过程中掌握风险的实际情况,更好的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或者处理。第一,所有权财务风险。所有权和经营权两者分离的情况下,企业所有者会面临投资回报的风险。企业的投资者一般通过监督机制来考察经营情况,所有权财务风险更多的关注的是经营的结果,正因如此,所有权财务风险一般通过完善的制度来进行防范。第二,经营权财务风险。与企业所有者不同的是财务目标更加复杂,受到财务风险的影响也更加直接。经营权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者按照投资者作出的委托,负责利用投资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担负着增值和债券的双重责任。第三,制度财务风险。企业经营的制度直接关系到未来的规划和控制,从防范风险的角度分析,制度就是对不确定性进行一定的约束,降低不确定性的具体范围,从而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第四,固有风险。企业的财务风险还受到管理本身的限制,财务管理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手段,自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很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也都是建立在理想环境下的,对于真正的风险难以作出确切的预估。第五,操作风险。操作风险主要指的是财务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因为决策失误或者操作事物所带来的风险。操作风险一般来源于具体的个别工作人员,但是带来的危害和损失是不容小视的。

三、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经济市场发展形势来看,财务风险至关重要。但是从目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在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某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首先,财务风险意识不强。对现代企业来说,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并且在现代企业经营的整个环节中,财务风险可能贯穿于其中。充分了解到财务风险的特点,要想规避财务风险,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与决策人员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关心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不放过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但是,从实际中了解到,财务管理人员与决策人员并不具备这样的意识,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其次,缺乏具有针对性地财务风险管理。资金回收风险、投资风险与收益风险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比较常见的风险。现代企业在经营的时候重视产生利润的经营活动,对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管理则采用的是概括式的方式,并没有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导致在风险出现的时候企业难以应付,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最后,不具备财务管理体制。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应当属于一项比艰巨的任务。在企业经营活动实施的过程中,要想将财务风险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要求现代企业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该体制就应当包含信息传递、预警、决策控制等等,这样才能够完成财务风险管理。但是就目前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财务管理体制并不具备,很难将财务风险管理应用到实处。

四、加强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措施

其实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其问题并不仅仅表现在这么几方面。但是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都需要不断加强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1.提高财务管理风险管理意识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环境市场也在发生着变化,竞争、复杂表现的非常明显。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与决策人员就应当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且还应当了解到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并不仅仅在财务部门,而是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努力,才能够规避风险的出现。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就与决策人员应当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并且需要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向企业职工展开相应的培训,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财务风险管理意识的提高,有助于促使企业管理人员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始终将财务风险管理作为工作的重点。

2.建立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在企业内部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由专门的组织机构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详细规划财务风险管理。实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制定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分别从财务风险监督、信息传递、预警,直至风险的反馈、控制,形成一体化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切实做到财务风险管理人员与岗位相匹配,明确不同岗位职责,并且将相应的权力赋予他们,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监督本部门的工作,检查各项风险管理措施实施的具体情况,并将本部门工作汇报上级,根据相关部门及时做出调整,以此形成反馈及时,自上而下的动态管理机制。

3.制定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体制

由于企业的投资活动,如更新企业固定资产、扩大生产经营范围等多项高成本,长周期的经营活动,导致企业所得经营活动即使再好,也会造成资金运行非常紧张,进而会对企业财务状况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对本企业的财务状况实行实时监督控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政策,将款项及时收回,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资金使用计划,以此最大限度满足企业顺利资金顺利运转与正常经营对资金的需求。

五、结语

在市场环境不断变更的过程中,现代企业要想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就需要从各方面出发加强各方面的管理。而财务风险管理是其重要内容,应当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

作者:于海 单位:华晨汽车工程研究院

第六篇: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模式分析

一、我国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以及造成此现状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用电需求以及用电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不断提高的要求,用电企业也在千方百计的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例如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但电力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对资金投入、资金流动量有着重要的需求,加之电力设备的维修护理费用又是一笔大的开支,一系列的不利因素为我国电力企业财务安全造成了巨大的风险。这些风险及相关原因主要表现在如下:其一,大规模举债追求经济利益与当下的财务结构不和谐。当下正是电力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许多企业违背经济规则开始出现过度扩张的局面,大规模的向银行借款,造成较高的负债率,甚至超过企业的偿还能力,为企业的财务带来巨大的风险,同时也为企业的融资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其二,忽视固定资产的管理,盲目进行固定资产投资。通过研究不难发现目前的电力企业缺乏有效的固定资产台账管理,对设备的维护及加之评估存在很大的问题,加之当前市场的开放,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加,电力企业在没有对自身、对市场有科学实际的认识,盲目上项目以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这些直接造成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不利于电力企业的和谐发展。其三,电力企业投资收效慢与较大的资金需求之间不同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电力销售从宏观上来看具有较大的市场优势,但从微观上看却存在很大的漏洞,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是先用电后交费,这种模式下便潜在在巨大的风险。因为拖欠电费的回收便会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拖欠电费回收难,死账坏账风险进一步升高。这些既不利于电力企业资金回笼,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为企业的下一步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财务风险。其四,“计划电、市场煤”的僵化格局难以打破,加剧的电力企业的亏损风险。电力企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其垄断性质造成了企业缺乏竞争意识,员工的思想僵化,服务质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同时由于其资本密集性的原因,企业极容易受到外部利率变化的影响,亏损风险进一步加大;目前煤炭市场化进一步加深,而电力企业的发展与之严重不同步,煤炭成本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力企业的投资成本,而电费则一般很难上调,便极容易产生极大的矛盾。

二、电力企业财务风险整合管控模式的概念及意义

上述内容很大程度上描绘了当前电力企业的财务面临的严峻形势,一系列的风险必须得到有效控制才不至于影响到电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电力企业财务风险整合管控模式是指集中管理企业财务面临的各种风险,进一步促进集约化、规模化优势的有效发挥,减轻或消除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进而实现企业的低成本化以及利益最大化。实行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模式对于电力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有利于将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分门别类,进行分类管理。

现实中电力企业面临的风险种类繁多,而每种风险又不是独立存在的,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的,例如电费回收难与电费制度之间的矛盾无法得到有效化解,又必须双管齐下,所以将财务风险分类整理,分类制李景明张家胜定有效措施调控具有鲜明的意义及可操作性。

2.2有利于划分职责,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进而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电力企业根叶深,部门繁多,对于领导层制定的财务措施往往存在着执行难的老大难问题,尤其是触犯到群体利益时几乎是无法执行下去的。说到底还是各部门职责混乱,甚至经常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导致管理效率极其低下,长此下去,矛盾不断积累升级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与生存。

2.3有利于企业认清现实,面对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俗话说的好,治病要治本,打蛇打七寸。面对错综复杂的风险,必须保持清醒,分清主次,措施得当,方能有效化解风险。对于企业财务而言更是如此,制定的措施必须具备针对性与可行性,才能高效而快速的解决问题,营造和谐的财务环境,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科学利用财务风险整合管控模式的有效措施

科学利用财务风险整合管控模式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可采取以下有效的措施:

3.1建立健全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从制度层面保证风险的全面识别并进行整合。

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财务管理更是如此。相关部门必须建立健全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这样才能保证时刻将企业面临的一些列风险,包括已经发生的和潜在的风险展示在管理层面前。有利于促进管理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将所有的财务风险牢牢掌握,为风险整合提供有力的依据,为后期防范措施的制定提供有效的目标,以显著增强措施的可行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采用电力营销稽查等有效途径促进电力营销管理,降低财务风险。

电力销售环节作为企业利润回收的重要环节,必须高度重视。采用电力营销稽查可以有效的促进电力营销管理,有利于提高营销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服务质量;对营销的各个环节可以有效地监控,防止弄虚作假贪污腐败的滋生;不但保证企业的利润不流失,而且可以提高销售队伍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企业的软实力与竞争力。

3.3完善问责机制及奖惩机制增强财务团队的活力与执行力。

完善问责机制,有利于促进管理效率的有效提高,保证谁经手,谁负责,最大限度的消除推诿扯皮现象,也可进一步提高财务团队的整体能力。使得一把手动起来,员工上行下效,同时管理层奖罚分明,更大限度的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有利于激发财务团队的活力与执行力,进一步增强企业财务的抗风险能力,为财务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总的说来,电力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当前的严峻形势,结合“三集五大”的战略理念,在内抓管理、外逐效益的过程中应始终高度重视财务风险,科学的整合财务安全面临的所有风险,分类制定有效的措施将风险牢牢的管控在合理区间之内,这样才能有效的保障财务的安全,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才能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李景明 张家胜 单位:武汉纺织大学经济学院

第七篇:民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防范

一、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研究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民营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重视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民营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越来越显著。但是由于民营企业的特殊性使得民营企业的经营者没有对财务风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也没能对财务风险的发生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许多民营企业在发展初期就因为没有预料到的财务风险的发生而倒闭。财务风险的不断发生使得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十分薄弱,同时也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使得民营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这种恶性循坏对民营企业十分不利。因此,研究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有利于民营企业的经营者正确全面的认识财务风险,从而加强民营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重视。

(二)有利于促进民营企业采取积极的风险防范措施

财务风险的存在和发生严重阻碍了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是许多民营企业对自身的财务坏境以及财务风险存在的原因没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因此民营企业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防范财务风险。研究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有利于民营企业了解自身的财务环境,充分认识财务风险存在的原因,清楚财务风险的现状;有利于民营企业的经营者提高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并且能够积极采取一些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来应对财务风有险的发生,从而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促进民营企业长远健康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特点

(一)客观性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人们不能回避它、消除它,只能采取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降低损失。民营企业的财务活动可能会实现预期的目标,也可能不会实现预期的目标,这就表明民营企业不能实现预期目标风险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比例。

(二)全面性

即财务风险在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个过程中都是可能存在的。

(三)不确定性

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和时期内,财务风险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这就表明民营企业的财务状况有着不确定性,那么民营企业时时刻刻都有可能蒙受一定的损失。

(四)收益性或损失性

任何的风险与收益都是成正比的,民营企业虽然存在着财务风险,但这种风险的存在可以促进民营企业改善经济管理,从而提高民营企业资金的利用率。因此,收益性与损失性是并存的。在我国民营企业里,由于某些不良因素的作用,财务风险会影响到企业经济收益的稳定性。

(五)激励性

因为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越高,意味着在企业经营状况较好的状况下,其所获得的收益也越高,所以,民营企业会采取措一些施防范措施,从而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财务风险是具有一定激励性作用的。

三、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现状

(一)机构设置不健全

一方面,我国民营企业多以独资、合伙及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存在,以家族式的经营为主,必定会产生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落后,内部分工不明确等问题;另一方面,许多民营企业往往忽略了机构设置健全与否对于企业兴盛衰竭的重要性。因此,机构设置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设置会计机构,但分工模糊,一个人担任多个职务;二是有些小的民营企业没有会计岗位,在必须提交报表和纳税时才突击编报。不健全的会计机构会不利于民营企业财务的管理,不能提供精确的财务信息,这会加大民营企业的投资和决策风险。

(二)管理模式存在弊端

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多为家族式,基本上都是由家族的成员担任内部的管理人员,这种管理模式使得民营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高度统一,缺少社会化的监督机制。家族成员的财务管理知识非常贫乏,经常会越权行事,致使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因为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在进行重大决策时,容易用血缘关系来代替民主决策,由此引发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财务管理理念陈旧

许多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过于陈旧,认为财务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填制凭证、制作报表和应付工商、银行、税务的审查。财务管理工作仅仅随着民营企业经营活动的发展和调整而进行相应的发展和调整,这种机械被动的财务管理既不能合理地配置民营企业的内部资源,也不能广泛地吸收外部资源,更不能预见性地规划生产经营活动,不仅使得财务管理失去了它本身该有的作用,更是阻碍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资产管理不规范

由于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并且财务管理理念过于陈旧,导致民营企业对资产的管理不够规范。同时,由于库存过多等一些不良因素使得民营企业占用的无效资金过多,在短期内不能变现或者不能收回,从而大大降低了民营企业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五)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内部控制是民营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是现代会计制度和审计制度的基石,主要功能是制定合理有效的机构和任务分工。内部控制制度是民营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核心是实行权责分明、互相制约的内部牵制制度,主要内容是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审计控制。我国民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发展可以描述为先天营养不良、后天发展畸形。大多数民营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残缺,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与监督、检查、考核体制不到位,民营企业为了减少成本,让一个财务人员负责多项财务工作。

(六)会计人员素质水平偏低

由于民营企业的会计体系不完善,在招聘时对人才的引进与培训方面存在漏洞,导致进入民营企业的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存在许多不足,有些甚至不是专业的会计人员。此外,部分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有限,缺乏一定的辨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不能够适应多元化商业的需求,缺少创新精神和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营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执行。不同业务素质的会计人员对同一个会计事项进行评估和判断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业务素质相对较差的会计人员,由于自身水平的约束,就算遵循了会计准则的规定,也很可能使会计信息与会计业务的实际不相符。会计人员素质水平偏低,一方面,导致民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如会计科目不规范、原始凭证不完整、不按时理账、账簿的设置不齐全、业务分录不合规、不及时规范地对会计档案进行归档等;另一方面,导致民营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而会计信息反映了民营企业资金的管理和运用。会计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具有可预测性,它可以反映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民营企业发展情况。真实的会计信息有助于民营企业做出最优的经营决策。

(七)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民营企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会遇到许多风险,它们会阻碍民营企业的成长。由于大多数的民营企业经营规模较小,设备不先进,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偏低,新产品的开发能力较差,产品技术含量普遍偏低,市场竞争力不足。同时由于管理不规范,财务状况不透明,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因此,很难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再加上民营企业的信用较低,承受信贷资金风险的能力较弱。民营企业自身素质的缺陷让它在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风险更大更多,但是管理者很少关注可能存在的风险,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机制,更没有让专业的人员来控制和降低风险。

(八)财务决策水平不高

民营企业会计机构不健全、会计人员素质偏低、会计信息的真实度偏低使得民营企业不能根据会计数据反映的信息来判断财务决策的可行性。同时,由于民营企业决策者自身财务知识的贫乏和财务管理的不规范,使其不能全面地分析各种因素对财务决策的影响,导致民营企业的财务决策水平偏低。

(九)信誉等级不高

民营企业的信誉是民营企业的无形资产,良好的信誉可以让民营企业筹集更多的资金,但过低的信誉会使得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目前,阻碍民营企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资金短缺、融资困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民营企业的管理不规范,会计信息真实度低,收益不好,信誉偏低,使得贷款机构不敢给其拨放贷款。申请不到贷款使得民营企业的资金周转比较困难,从而加大了财务风险。

四、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一)完善会计机构设置

虽然民营企业的会计机构比较简单,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所以民营企业不能因此忽视对会计机构的设置,而应当设立分工明确的会计岗位,一个会计人员只担任一个会计岗位,每个人只负责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越权,从而可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帮助民营企业的经营者者做出正确的决策,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优化管理模式

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弊端,因此民营企业应该优化其管理模式,积极吸纳优秀的管理人才。同时,要提高家族成员的财务管理水平,职权分明,杜绝越权行事,加强对财务的监控力度。此外,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并且认真执行,切忌感情用事。

(三)树立财务管理核心理念

财务管理是民营企业管理的核心,所以强化财务管理是民营企业的重要任务。因为民营企业的各个方面都牵扯到资金的运转,所以,资金管理是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来完成,它应该由财务部门作为倡导者和制定者,并层层分解落实下去,由各个部门共同来遵守、执行,由上到下,统一战线,共同树立资金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理念,并切实从各方面、各角度加强资金的管理。

(四)加强资产管理

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是强化民营企业的资产管理,防止发生不良资产,提升资产的变现能力。从长远来看,民营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直接关系到它整体的盈利水平,民营企业的盈利水平高就表示它的负债能力高、财务风险低。一个健康的民营企业的偿债资金不是来自它的负债,而是来自它的盈利。因此,民营企业要采取合理配置资产、加速资产周转等措施,提高民营企业的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五)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自动防止舞弊,具备防治和控制的职能,从而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大大降低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民营企业首先要明白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明确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其次要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全方位地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控制,由此实现强化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收益的目的。同时,民营企业还要建立完备的内部会计控制评价体系,积极地寻找有效的内部控制方法,全面发挥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此外,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民营企业还要健全内部审计,增强内部审计功能。内部审计在保护企业财产安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民营企业要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强化内部审计机构,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其次,要明确规定内部审计的权利、责任、工作范围等,让内部审计步入规范化的道路,以确保它的客观公正性;再次,要充分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还要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水平,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再控制”职能。

(六)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会计人员的素质关系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只有提高了会计人员的素质,才可能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真实性。优秀的会计人员不仅可以给民营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还可以给经营者的决策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提高民营企业决策的正确率。因此,会计人员要努力学习和巩固会计专业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了做好会计工作,民营企业应当适量地给予会计人员一些知识技能培训、评估测试,使会计人员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同时,民营企业还要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督、考核。在日常的会计工作中,对考核合格的会计人员予以一定奖励,相应地也要对考核不合格的会计人员予以一定处罚,形成竞争激励机制,激励会计人员不断进取,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七)增强风险意识并建立防范机制

对风险的重视程度会直接影响民营企业的发展与竞争前景,为了民营企业的各项业务能更好的发展,民营企业必须加强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民营企业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应该提高风险的识别能力,能正确地认识和鉴别各种风险,明白什么是企业的主要风险,企业是否存在着重大的风险。只有做到这些,民营企业才能提前准备好各种防范措施,从而把风险的损失降到最低。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建立风险基金。即在发生损失之前民营企业以预提的方式成立用来防范风险损失的专项资金;二是建立民营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监督制度。即民营企业要定期考核财务比率,强化对流动资金的管理,增强流动资产的周转率,以提高民营企业的变现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同时,民营企业应该盘查存量资产,处理闲置的设备,以此获得的现金可以用来还债。

(八)提高财务决策水平并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投资决策是民营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决策是否正确直接反映出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否有效。为了防范财务风险,民营企业应当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决策者除了要强化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还应当全面提升自身的财务知识,在决策的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采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为切实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民营企业还应当考虑是否可以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对民营企业的经营者来说,财务预警系统可在财务危机发生时就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民营企业的经营;对于民营企业的投资者来说,财务预警系统可以在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出现时及时处理现有的投资,从而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对于民营企业的供应商来说,可在财务预警信号的帮助下制定商业信用政策,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等。

(九)提高企业的信誉等级

民营企业的信誉是要靠自己慢慢积累的,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信誉整体偏低。为了提高民营企业的信誉等级,一方面民营企业要诚信经营,为客户提供优良的产品;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要向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不弄虚作假。良好的信誉可以提高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提高资金周转率,从而可以降低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作者:吴志开 许晓芳 田文娟 赵凡 单位:铜陵有色股份凤凰山矿业有限公司铜陵学院

第八篇: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房地产产业迅速崛起,不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成为人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房地产热,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2011年,国家为了使房地产业的发展更为稳健,接连出台限购、限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息率等一系列政策。随着一系列调控政策的落地,房地产业的“高收入”特点被打破,一些资金也纷纷撤离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企业在进行市场运作时,本就具有负债率高、融资规模大以及运营周期长的特点,当市场遇冷后,很多资金不能及时回收,迫使一些房地产企业无法按期筹措到需要还贷的资金,不得不宣布破产。能够正常运营的房地产企业也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应对资金方面的压力。危机的处理方法不应是消极、被动的,而应是积极、主动的,为此,房地产企业应建立财务风险应变机制,构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以预防为主,通过财务风除管理体系的建立转变房地产企业在面对财务危机时的被动局面。英国著名学者汉斯认为,财务风险管理主要包括财务风险的识别、财务风险的度量与财务风险的管理。其中识别为难点,度量为重点,而管理则是应对财务风险的关键,及时发现财务风险,精准度量财务风险,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应对与化解财务风险,以利用尽可能低的支出将为企业财务上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台湾学者袁宗慰认为,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意义在于市场环境中会突发一些不可预知的情况,而这些不可预知的情况通常难以度量、观察与判别,如何对这些不可预知的风险做出精准的判断,并通过合理、科学、有效的方法将风险进行整合,进一步提出应对的策略,将由风险为企业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就是财务风险管理。如上所述,财务风险管理主要分为三个环节,即风险的评测,合理预防措施的采用,达成以最低支出获得最大产出的目标。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

划分财务风险目标的主要依据为企业在经历了风险前后,是否能完成既定管理目标,其中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是临界点,可以划分为影响前目标和影响后目标两种类型。

(一)影响前目标

(1)成本支出合理目标。

房地产企业以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为企业发展的重心,即使是在风险出现前,它依然会选择经济合理性最高、收入效益最明显、性价比最突出的投资方案。通俗一点讲,房地产开发商都希望通过最少的投入赚取最大的收益。但房地产行业的高投入特征决定其投资成本不可能过低,而应该是一个合理的范围,房地产企业希望通过合理的成本支出获得合理的经济收入。

(2)工程项目安全目标。

影响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诸多因素中,财务风险为较为重要的几个因素之一。如果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企业对工程的投入,财务风险的出现会波及工程项目固定资产与原材料的安全,会使工程项目不能如期完工,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影响后目标

(1)企业正常运营目标。

当发生财务风险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必然会受到其影响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丧失一些机遇。因此,财务风险管理虽然不能完全避免其为企业造成的损害,但是可以将风险的影响力降到最低,至少可以保证企业可以正常运转。

(2)达成计划预期目标。

企业可以正常运转是财务风险管理的第一目标,此外,还要通过财务风险管理应对计划执行所带来的困难,缩小与调整企业在实际运行与计划中出现的偏差,尽量使工程项目的收益达到预期目标。

三、房地产财务管理体系构建

房地产财务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模块,即财务风险的识别、财务风险的评估、财务风险的管理。每个模块由多个子模块的构成。

(一)财务风险识别

(1)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

常用的财务风险识别方法有四种。不同的财务风险识别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也有其不同的优缺点。选择适合房地产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风险识别方法,有利于识别准确性的提高,有利于风险识别时间的提前,有利于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与手段。

(2)财务风险的调查表的应用。

财务风险调查表主要用于辅助财务风险识别方法来进行风险识别。识别表的应用虽然偏向于定性因素的识别,但是简单可靠,可以用于房地产企业的初步自查,它会与财务识别方法共同发挥作用,可以帮助房地产企业迅速判定自身是否正面临着财务风险。房地产企业可以对调查题目进行作答,如果选择“是”的数量超过5个,则说明企业当前存在财务风险,如果选择“是”的数量小于5个,则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稍小,但也要引起注意。

(二)财务风险评估

现用的财务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繁多,但是基本上都是参照国家财务部于1999年颁布的《国有本金绩交评价规则》。定量指标包括财务效益指标,可分为成本费用利润表、销售利润表、资本保值增值表;资产运营指标包括不良资产所占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周转率和资产损失率;偿债能力指标可分为酸性测试比率、流动比率、长期资产适合率、经营亏损挂账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发展能力指标可分为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三年资本平均增长与三年利润平均增长。定性指标主要包括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领导综合素质、员工综合素质、发展能力预测、行业地区影响力、经营发展战略、基础管理水平以及技术装备。上述财务风险评估的定性与定量指标反映的所有企业可以应用的所有指标。而房地产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应用上述指标进行风险评估,可操作差的局限性就显现出来。因此,参照上述财务风险评估指标,本着典型性原则、可以反映实际偿债能力的原则、统筹性原则、反映经营利润等原则,构建适合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指标系统。房地产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可以分为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大类。

(1)财务指标。

房地产风险管理体系中的评估体系的财务指标的具体分类。

(2)非财务指标。

一是岗位设置。建筑工程从规划设计到竣工验收,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更需要大量的专业的、合格的技能人才的参与。例如,工程设计师、招投标人员、工程预算人员、造价师、财务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风险控制人员以及质量检查人员等。每一项工作都必须由专人来负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协调配合,才能保证工程的完工。然而,很多房地产企业为了缩减开支,多采用一人多岗的方式,甚至存在有岗无人的现象。这种岗位设置方式本身就为企业带有很大的财务风险隐患。二是人才管理。房地产行业中,一些专业技术人才在企业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就会选择离开原有企业自主创业,或者一些工作人员对现有的薪资待遇不满,主动离开寻求新的单位。这样一来,房地产企业每年都会招聘大量的应届毕业生,然而,应届毕业生虽然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但是无论是从实践经验上,还是专业技能上都与曾在企业工作多年的技术人无法比拟。人才的流失还会使企业丢失一些客户资源,由此看来,人才管理不到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三是管理人员。管理层是否对市场信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是否可以精准地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是否具有长远的战略发展眼光,是否可以产生强大的凝聚力,都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四是福利待遇及薪资发放。当今社会,企业福利的好与坏一定程度上成为判断企业是否盈利的重要标志。薪资是否发放及时也成为企业是否具有较高诚信的标志。福利待遇与薪资的及时发放会影响企业人才的去留,会影响企业凝聚力的提升。无法留住人才,就无法推进项目改革,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也会影响企业的生死存亡。五是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房地产是安全事故高发行业,并且是产品质量最不易控制的行业之一。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频发的安全事故会为企业造成很大的财务损失。一些开发商不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工程竣工验收时才发现问题,大规模的返工给企业带来很多的财务风险。

(三)财务风险管理

(1)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房地产开发周期长、资金使用量大,而合理地利用债务资本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合理避税。然而,债务资本在工程开发过程中所起到的是财务杠杆的作用,比例适当,可以实现预期目标,即完成工程开发且合理避税,如果比例过大,企业自身的偿债压力就会加大,如果市场突然变化,很可能会出现财务风险。因此,建议房地产企业不要仅仅依托于债务资本与自我资本进行工程开发,可以通过信托基金或自身的优良信贷记录来拓宽资金的筹措渠道,优化资金结构。

(2)健全财务预算机制。

房地产企业应更新观念,从传统的重质量、抓工期的工作重点转移到质量、工期、预算齐抓共管。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预算机制应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其一,在项目开发前,就要对资金的筹措、使用、成本支出与收入比例、利润分配进行科学的预计规划;其二,在进行项目预算时,财务管理人员要统观全局,考虑全面,将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所有财务支出都纳入预算体系中并一一进行分析,确保其合理性与科学性;其三,在资金的使用上,财务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拨付资金,杜绝预算资金挪用和盲目借贷行为的出现。

(3)加强流动资金管理。

房地产开发项目不仅资金使用量大,并且占用周期长,工程项目一旦开工,资金的链条就不能断裂,如果在某一环节出现资金链条的断裂,就会致使整个工程无法进行,那么,工程的工期与质量都会受到影响,企业也会因此陷入财务危机。因此,房地产企业应加强流动资金的管理,重视大宗大额资金的财务稽核,定期进行对账工作,随时检查项目后期的资金保障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资金回流政策,提升资金的周转率。

(4)加快专业人才培养。

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可以通过三大报表进行财务风险决策,适时地采用有效措施,及时地化解财务风险。房地产企业应该注重财务管理工作,注重财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将财务风险管理纳入到财务管理工作中,让财务管理人才制定有效的财务风险预防方案,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机率。

作者:张银平 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第九篇: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探讨

一、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简单介绍及特征

企业集团主要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以母公司为核心具有多层次、多功能的企业群体。企业集团中各成员的利益关系主要建立在领导机构的指导下,从公司发展的各个方面而建立起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群体,因此为了保证企业集团及各个成员的利益,就需要母公司在企业集团中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企业集团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在企业集团中所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进行分类和辨识,并预测这些财务风险将对企业集团所产生的一些消极的影响。(2)对以上所识别的财务风险进行具体的量化分析,从而测量评估财务风险因素。(3)当针对财务风险在进行相应的识别、评估后,从而为企业集团财务风险决策提供依据,并利用有效的防范措施将所带来的财物损失降到最低。由于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更加的复杂,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种类和来源更加的广泛,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特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和单体企业相比,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影响面较大、破坏性更强,并且由于企业集团各子公司之间都具有密切的联系,从而使得一但企业集团在财务问题上出现危机时,将极大可能的会对社会和经济产生严重的影响。

(2)企业集团就如同金字塔一般,处于企业集团核心地位的母公司处于金字塔塔尖的位置,以下各子公司的收益和亏损严重影响着母公司,从而使得母公司的收益风险加大。

(3)由于企业集团结构复杂,可用的借款主体和担保主体数量众多,从而使得各子公司的财务风险积聚,由于母公司对各子公司具有控制关系,从而母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扩大,随着这种风险的日益加剧,将会对母公司的资金链条带来巨大的挑战。

(4)企业集团为多级法人治理的结构,从而使得母公司无法对各个子公司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准确获取子公司的管理信息,从而容易形成打来能够的不良资产,并且导致企业集团在融资计划和投资中没有准确的方向,加大了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

(5)由于子公司内部人利益的强化,使得母公司与子公司没有一直的利益取向,同时再加上设置的管理层中存在重复,在提高企业集团的管理成本的同时,工作效率也会出现下降,使得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大。

二、我国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具体情况

1.企业集团对财务风险管理不到位

首先由于企业集团对风险管理没有足够的认识,母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一味的认为对集团中各项规章制度的汇总就是对整个企业集团的风险管理,而子公司的管理人员则往往会遵照母公司的规定,相对完成对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管理,由于企业集团的风险管理人员没有具体的认识,从而直接降低了集团整体的抗风险能力。

2.没有明确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集团受资本市场多元化投资可分散风险观念的影响,从而使得一部分企业集团没有明确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甚至一些企业集团盲目跟风,忽略了不同地区、业务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只注重短期的利益,从而使企业面临的风险进一步扩大。因此在企业集团中就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专业领域和从业人员,针对企业集团的未来发展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

3.企业集团中没有完善的资金流通链

当前在企业集团中存在着对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没有形成完善的资金财务的流通,在企业集团中,几乎所有的工作部门都需要资金的支持,但各部门有的账面存在很多的资金,而有的部门中虽需要资金来促进其转动,但最后却是一味的向集团申请资金,从而使得企业集团中的资金不能做到统筹兼顾,同时由于有些部门向集团申请流动资金,容易对集团正常运作和经营带来很大的风险,这就要求企业集团采取有效的措施爱解决这种情况,防治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不受控制。

三、提高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与措施

1.加强企业集团的财务预算管理

财务的预算主要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从而使得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经营成果以及资金的分配有一个初步的安排,为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决策提供一个参考的基础。加强企业集团的财务预算管理首先就要建立财务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主要负责拟定财务预算、制定财务预算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组织审计考核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从而督促企业完成财务预算目标,同时还要规范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以及各预算部门定期报告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通过各项措施来加大对财务预算的实施和管理。

2.完善和提升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水平,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主要存在于财务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为完善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就需要对各个环节做好管理工作。首先就要改变陈旧的观念,由于以往的思想上对财务管理并没有一个足够的认识,从而使得长期以来企业集团中的财务工作与会计工作没有一个明确的工作界限,为了能够在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获得发展就需要围绕企业集团的工作目标,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层次。同时在企业集团的筹资和投资决策中也需要建立和保持最优资本结构,在企业的筹资和投资决策中都是企业中重要的一步,企业应当克服过于依赖片面追求低成本而忽略财务风险的倾向。

3.健全企业集团中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

在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使得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持续增加,尤其是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健全,因此就需要对财务风险具有识别和预警系统,从而可以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的监控,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少财务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过程中就需要选择合理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以及健全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保证企业集团中的财务运作符合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企业集团需要应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企业中有限的资源,来不断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降低财务风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促进实现企业集团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张健 单位:秦皇岛日报社

第十篇:成长期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管理研究

一、成长期企业特点概述

第一,企业的销售能力较强。

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由于企业产品的定位与市场渗透等都已趋于稳定,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业务增长较快,因而销售量较大,企业由于销售带来的现金流入也较高。

第二,企业的投资项目较多。

成长期的企业面对市场需求的提升以及市场竞争压力,出于自身经营发展壮大的考虑,往往也会增加项目的投资,在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方面的投入较大,对于市场的开拓资金投入较高,大量的营销费用投入往往会超过企业的现金流入。

第三,企业的筹资需求较为迫切。

由于成长型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项目的投资,因此企业的资金缺口相对较大,为了确保企业经营发展现金流的稳定,往往需要企业进行直接融资或者是通过金融机构进行间接融资,以满足企业对于资金的使用需求。

二、成长期企业所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分析

第一,筹资风险问题。

成长期企业为了确保自身的稳定经营发展,必须具有充足的资金作为后备保障,因此企业势必会存在大量融资问题,很多企业往往是通过负债经营来实现财务杠杆效益。但是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如果对于自身财务状况、经营实力以及现金周转考虑不全面,融资策略不当,尤其是债务偿还时间不合理或者是融资成本过高,很容易由于各种债务压力造成企业内部的流动性变差,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筹资风险问题。

第二,投资风险问题。

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以及生产经营规模,必然会开展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投资,如果对于这些投资项目缺少全面的可行性论证以及效益分析,或者是开展投资选择的时机不当,都会致使企业出现投资风险,造成投资项目的经济损失。

第三,营运管理风险。

成长期企业营运管理风险主要是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以及存货风险,如果企业在销售方面对于客户群体的信用控制管理不当,内部的存货周转周期较长、速度慢,都有可能造成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较差,甚至是出现资产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影响企业的变现能力以及债务偿付能力。

第四,收益分配风险问题。

对企业的经营收益如何进行分配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发展稳定。如果企业对于经营收益分配缺少科学合理的分配控制,尤其是留存收益不足或者是股东收益不稳定,都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造成不确定的风险影响,不利于企业经营发展的稳定。

三、成长期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管理措施

(一)筹资风险的评价与控制

1.筹资风险的科学评价。

防范控制企业的筹资风险,首先应当合理的选择风险评价指标对企业的筹资风险问题进行评价分析。对于筹资风险的评价指标,往往是通过选择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以及利息保障倍数等对企业的短期及长期偿债能力进行评价,进而明确与此相对应的筹资风险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制定防范策略。

2.筹资风险的防范控制。

避免成长期企业的筹资风险问题,首先,企业应当充分实现自身自有资金高效利用,并通过资本需求量预测合理的确定筹资规模,同时进一步的优化融资资本结构,实现财务杠杆收益与负债的合理平衡,防范筹资风险。其次,应进一步的优化债务结构、拓宽融资渠道,企业还应当注重维持合理的债务结构,控制资产负债率维持在60%-70%,同时进一步的拓宽企业的股票、债券以及基金等融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提高筹资风险防范控制能力。

(二)投资风险的评价与控制

1.投资风险的评价。

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主要有总资产增长率、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相应的指标,用以表征企业的资产增长与获利能力之间的关系,依靠这些指标的具体情况判断企业是否存在投资风险问题。

2.投资风险的具体控制。

在成长期企业投资风险的控制管理上,首先应该加强对投资方案可行性的具体研究,通过投入产出效益的预测分析,确保企业始终可以结合市场行情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动把握科学准确的投资方向。其次,应该注重合理的选择投资时机,并根据对企业内外条件以及投资信息的分析,进一步调整投资组合方案,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问题。

(三)营运风险的评价与控制

1.营运风险的评价。

对于企业的营运风险评价,主要是通过对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存货周转率等指标的全面评价分析来判定企业的资产变动、资产流动以及现金流情况,进而判定企业的营运风险。

2.营运风险的控制。

对于成长期企业的营运风险控制,企业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完成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并在企业内部建立现金预警机制,以避免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同时,企业应该重点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能力,加大对客户群体的信用标准登记管理控制,避免坏账或者是呆账风险。此外,在营运该风险的管理中,应该完善内部的整体财务预警系统,通过对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的统筹分析,指导业务活动的开展。

(四)收益分配风险的评价与控制

1.收益分配风险的评价。

现阶段对于企业收益分配风险的评价指标主要是以现金流量比率、股息发放率以及股本报酬率等相应的指标,整体评价企业内部资金使用状况以及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进而判定收益分配风险问题。

2.收益分配风险的控制管理。

对于企业收益分配利润风险的控制,关键在于实现企业与所有者、利润分配不同项目之间的合理均衡。在具体的控制管理措施上,企业可以通过适当降低现金股利支付率,以收定支维持稳定的内部分红比例,以及兼顾经营者与职工利益确定有效的激励措施方面采取管理措施,统筹收益分配避免风险问题。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