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题材论文范例

金融题材论文

金融题材论文范文1

1.1教学的目的

了解以公司法为核心市场主体法、以物权法和知识产权法为核心的财产法、以合同法为核心的市场交易行为法、以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为核心的市场交易秩序法、税法为核心的市场调控法、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为核心的市场监督法、以民事诉讼法和仲裁法为核心的经济纠纷解决法。

1.2教学的意义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立法活动,2015年3月15日修改并实施的《立法法》第八条规定,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六)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七)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征用;(八)民事基本制度;(九)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十)诉讼和仲裁制度;……”只能制定法律的(六)到(十)项都是关于经济法的,足见经济法教学的意义重大。

2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的问题

首先,教师没有实践经验。很多教师直接从这个大学到那个大学,没有实际进行过立法、司法、执法等领域的法律操作,举的案例都是从书本到课堂,很不生动;其次,教师教学没有针对性。很多教师不管下面坐的是那个专业的学生,教学往往采用相同的案例轮流适用,忽视了经管类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最后,教师教学不能与时俱进。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经济立法也在不断完善,司法领域出现很多新型案件,但很多教师还是使用老案例旧思路教学,不进行前沿理论的研究。

2.2学生的问题

首先,经管类专业学生对学习经济法认识不足,经济法是平台课或专业基础课,不是经管类专业主干课程,很多学生没有考虑为什么学经济法?学到了什么经济法知识?更不知道如何具体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经济法律问题?其次,经管类专业学生缺乏相应的法律基础,对经济法的没有兴趣,没有兴趣怎么学好经济法?最后,经管类专业学生草率应付经济法考试,学生为了通过考试,使用要求老师考前划重点或者作弊等方式来应付考试。

2.3教材的问题

经济法教材的滞后性。教材是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和价值观念、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具有静态性。但是经济法顺应于国家立法、司法、执法等法治发展进程的,经济生活也是日新月异,不断会产生新问题、新案例,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因此经济法教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一本落后的教材,怎么给学生使用和老师教学?

2.4课时的问题

由于经济法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不是专业主干课,很多学校往往只开设32学时到40学时,导致很多内容没有时间讲解。对于没有法律基础的经管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么短的教学时间,理解法律条文都存在很大难度,更不谈用法律知识解决实践问题。没有足够的学时,怎么学好经济法课程?

3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3.1针对教师的问题

首先,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比如每5年去律师事务所等企业、法院、检察院顶岗实习至少6个月或者每到寒假暑假去上述单位挂职学习。在那里可以得到大律师、大法官和检察官的指导,可以认识很多优秀的法律界同事,可以接触真实而鲜活的法律案件,可以让自己的法学专业得到发挥的空间和境界的提升。其次,要求教师制作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教案。比如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计划,不同教案。比如工商管理专业至少三分之一课时;讲公司法和劳动合同法;市场营销和物流专业就要至少三分之一课时讲合同法;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至少三分之一课时讲税法、会计法和票据法;金融专业至少三分之一课时讲金融法等。最后,要求教师教学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内容,不断发表法学论文。在课堂授课的教学方法中,把自己论文中或别人论文中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学生。在案例教学法中,以律师事务所等企业、法院、检察院顶岗实习真实的活动情境或事件为题材,或选择网上有目的性、时效性的热点事件为题材,老师总结争议焦点,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头脑风暴式”的对案例提出自己的看法。

3.2针对学生的问题

首先,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对学习经济法认识。从法律案例讲解中强调经济法对每个人的意义。比如于润龙案前后经历13年,当事人两次入狱,四次受审,几经反复,终获无罪。于润龙案说明人治的时代,个人生命随时可能被国家机关剥夺,个人财产随时可能被国家机关以各种名义侵占。中国只有走法治,个人生命和财产才能得到保障。说明经济法很重要。其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比如可以进行法律顾问式教学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法律顾问教学教师的指导下,为处于纠纷中的法人、非法人企业和自然人提供法律咨询、解决他们经营中的法律困惑,为他们提供解决法律问题的思路。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角色小组,分别代表原告、原告的法律顾问,被告、被告的法律顾问,法官、仲裁员等对案情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最后,改革成绩评定标准。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各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热点问题讨论题,法律顾问教学角色扮演教学,以学生在案例的处理表现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参考依据。期末考试一律闭卷考试,考前不准划重点,严查作弊,倒逼学生学习经济法,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3.3针对教材的问题

可以用电子教材和纸质教材结合方式解决经济法教材的滞后性的问题。电子教材是指数字化、交互功能的智能化将教材内容以科学直观的视、音、图、文展现出来的通过电子介质阅读的课本。电子教材形式多样,比如PPT,WORD文档。教师定期发放PPT,WORD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电子教材上的案例和最新法律条文和法学理论。电子教材可以弥补纸质教材滞后性的缺陷,可以加入书签、笔记和标注等功能,更好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为传统教材模式向现代网络化教材转变提供了好的模式。

3.4针对课时的问题

金融题材论文范文2

中国民间年画艺术博大精深,传承多年,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年画沉淀下来的精髓使得年画艺术在整体创作时,注重对称饱满的构图,追求象征寓意的造型,表现鲜艳和谐的色彩,这些特点对于现代海报设计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启示。在现代海报设计中,将中国年画艺术的精髓融会贯通,扎根本土,加以创新,是创作具有民族特色作品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中国年画;海报设计;启示

中国年画作为我国特有的文化艺术,传承多年,影响深远,它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力量、智慧与信仰的结合,反映出普通大众的生活面貌,体现出人民群众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年画现已发展成了一门艺术,它体现了中国最古老、最原始也最纯洁的美,对今天人们的审美观依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1中国年画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年画,始于唐代,延至宋代才普遍流行,且宋代年画中的人物题材已经出现,并被广泛的应用其中;到了明代,年画的创作发展到达一个高峰,在今天保存下来的年画作品中,,彩色套印的木刻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图都成为了现代极为珍贵的文化财富,这一年代的年画制作技艺也深受民间艺人的推崇;发展至清代,年画在保留了之前艺术性与制作工艺的前提下,开始涉猎更多的题材,人物、花卉、风景、故事都开始频频出现在当时的年画作品中,特别是一些幽默故事构成的图画,及艺术性与幽默感于一身,除此之外,清代年画的制作技艺在绘制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木板、炭彩、胶版、石印等,形式丰富,种类多样。直至今天,年画艺术仍然对现代民族艺术的发展起着极大的影响作用,随着历史发展和不同地区风俗习惯的不同,年画产生了丰富的形式和题材。如:四川绵竹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年画、江苏桃花坞的木版年画,这四种年画在全国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2中国年画的艺术特点

2.1构图讲究对称饱满

中国民间年画的画面构图,由于体裁的区别和内容的不同,手法各异,但是无论哪种形式的年画,均讲究布局完整匀称,有很强的装饰性,同时巧妙地使用主次、虚实、呼应等对立统一的法则,来达到较强的装饰效果。对称的构图在中国民间年画创作中十分常见,这也符合人类的审美心理——对称能够给人带来安静、平稳的心理感受,因此也是构图当中最易被人接受的一种。但是同时,对称也容易存在一定的弊端,过度的一致会缺少变动,极易产生视觉疲劳。在传统的年画创作中,并非所有的年画都追求这种绝对的对称,它们在保留了稳定匀称的同时,避免了绝对的复制,而是讲究呼应中的变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这种构图方式深深地体现出中国人崇尚中庸和谐的审美观念,又使得年画作品呈现出极强的美感与装饰意味。满,也是中国民间年画中构图的常用方式,这种方式区别于文人书画中的留白,追求最大限度的饱满与填充,而这种构图特点与“团圆美满”的传统思想正好呼应,体现了劳动人民追求圆满的心理特征。

2.2造型追求象征寓意

荣格曾在其心理学著作中提到:“象征是某种神秘的,但却是人所共知之物的外部特征。象征的意义在于:试图用类推法阐明仍隐藏于人所不知的领域,以及正在形成之中的现象。”象征手法在中国民间年画的造型选取中大量使用,民间年画艺术这种充满智慧的艺术活动,将汉字的多义和谐音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如:用石榴的造型来表示多子,用梅兰竹菊来象征君子的气节,用蝙蝠来代表福气,用莲花和鱼的组合来表示连年有余,用喜鹊和梅花的造型来象征喜上眉梢,用牡丹、海棠来指代富贵满堂……这种造型的使用并非按部就班的依据某种宗旨,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智慧的自由体现。

2.3色彩表现鲜艳和谐

在中国民间年画创作中,除了使用造型语言来表达场景心情外,独特的色彩语言也体现得尤为突出。由于材料的局限,高纯度高饱和度的颜色被大量使用,这种色彩展现出强烈的张力与表现力,正是这种强对比的颜色使用,才能与过年的喜庆氛围相呼应。同时,为了中和大面积的高饱和色,避免强对比所产生的视觉不适感,年画色彩中少量运用了低纯度色作为过渡,正是这种色彩的运用方式,使年画的表现更加和谐、自然,既有原始美感,又不失自然的效果。

3中国年画艺术与现代海报设计的共性分析

海报设计与年画艺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海报最早进入中国的艺术形态——月份牌,到后来的抗战宣传画、政治宣传画以及现在的市场广告海报,可以看出海报这种艺术形式本土化的最佳载体就是来源于年画。首先,海报设计与年画的时效性都非常短,都需要在一个短时期内传达某种信息,并且给人们留下印象,其主题和内容都要及时有效,为特定的时间和环境而服务,是受时间、空间等环境因素制约的,甚至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环境和目的而应运而生的。这就对于画面创作有极高的要求,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表达出完整清晰的信息,以平面的、无声的表现手法传达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次,海报设计与年画都是为了某种宣传目的而出现的,这就需要具备独特的艺术创作力,能够通过画面传达出语言,可以让人对于画面上的内容印象深刻,所以鲜明的主题和独特的创意也是其共同追求的特点。可见,现代海报设计与中国年画艺术确实存在着不少相似之处,而这种相似恰恰为现代海报设计的借鉴、创作提供了可循途径,有助于海报设计的发展。

4现代海报设计中的年画元素借鉴

海报设计是由图形元素、色彩元素遵循一定的构图原则和形式美法则来实现的,而这些元素在中国民间年画艺术中都可窥见一斑。

4.1图形借鉴

现代海报设计和其他的平面设计作品一样,都是以图形来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因此,图形图像设计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整幅海报作品的成功与否。海报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进而传达某种信息,这就决定了其图像设计必须引人注目,所以,海报设计可以借鉴中国年画中的典型形象和表现手法,用已经被人熟知的年画图形来取得人们的共鸣。同时,对于图像的处理,也可借鉴年画中的夸张手法,对画面进行必要的夸大变形,以反常态的形象传达信息,事半功倍。

4.2色彩借鉴

在各种视觉要素中,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在海报设计的色彩表现中,可以借鉴年画的协调对比手法,即使用高纯度高饱和度的色彩表达主题,吸引眼球。海报设计中所应用的色彩越鲜艳,越能在短时间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达到传达信息的目的,如果大面积使用过于平淡的色彩,即会使人感觉沉闷、缺少活力、低调,这些都与海报的本意背道而驰。同时,在使用色彩时也要注意协调的原则,色彩的数量必须严格控制,低纯度色的过渡连接功能也要充分加以重视,这些均可从中国民间年画的色彩使用中找寻规律,加以借鉴。

4.3构图借鉴

年画的构图饱满匀称,画面主次分明,遵循了形式美法则中的对称稳定的原则,现代海报设计同样可以灵活运用这一原则进行画面构图。对称,应用在海报设计中,是最稳定的一种构图形式,可以将有效的信息以图片,文字的形式加以排版,这种构图非常稳定,容易给观看者带来平和,信任感,所以在一些政府性质的宣传海报中经常能够见到,将政府信息化为对称构图的画面,更易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认同。饱满,是年画作品中构图的另一特点,它满足了人们传统的圆满思想,在现代海报设计中,针对特定的主题内容,比如说中秋节、月饼、家庭等等,也都可以借用这种饱满的画面构图匹配画面主题。总的来说,年画构图是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视觉习惯,找到这种习惯,利用这种习惯,即为最好的借鉴。

5结语

中国的传统年画艺术博大精深,我们的先辈用其智慧和技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年画作品,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借鉴价值对于现代海报作品的创作,有着巨大的启示和指导意义。中国年画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构图成熟,这些特点对于同为平面设计的海报而言,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把年画艺术的精髓融会贯通,现代海报设计必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作者:王莉 单位: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程诚.中国民间传统年画的构图及造型特点探究[J].大众文艺,2012(08):51-52.

[2]李孟宣.中国年画元素在现代招贴设计中的应用[D].长春:吉林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13(05):30.

[3]康晓晋.试论年画的文化表达[J].中国商界,2009(05).

金融题材论文范文3

一、涉农期刊特色栏目现状

涉农类期刊一般创刊早、发展历程较长,其依托于农业类院校、科研机构产生,具有较强专业性,同时也广泛服务于农业行业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涉农期刊创建特色栏目对期刊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创立特色栏目,才能吸引优秀的稿件和增加读者群体,进而提高期刊的质量和知名度。因此,特色栏目的创建对期刊来说应摆在首位。通过分析期刊自身特点和优势,创立特色栏目,征集高质量的相关稿件,不但使得特色栏目内容应用性和科学性更强,而且通过创立特色栏目的举措,也可以提高编辑的专业水平和期刊的管理水平,最终大幅提高期刊的发行量,促进期刊的良性发展。《安徽科技学院学报》杂志创办于1984年,由安徽科技学院主办,是反映农业科学、工程技术、基础科学等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及高等教育领域的新成果、新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刊物。其特色栏目“动物科学”主要报道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医学等相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于1992年创刊,依托于安徽农业大学的优势学科,为科教兴农、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的实施提供建言立说的平台。其特色栏目“新农村建设”重点关注“三农”问题,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安徽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建设服务。《现代农业科技》杂志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安徽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出版,创刊于1972年。杂志主要刊发农、林、牧、渔业应用研究及与农业有关的技术研究论文,报道各学科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其特色栏目为“资源与环境科学”,包括“科学研究”“污染与控制”“土壤与肥料”“农业气象”“水土保持”“生态农业”等子栏目,涵盖农业与环境相关的多方面内容,充分体现了实用性。

二、涉农期刊特色栏目创建思路

(一)发挥主办平台的优势作用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依托其主办单位安徽科技学院这一高等教育科研平台,在报道农业科学、工程技术、基础科学等学科新成果和新信息方面独具优势。尤其是其动物科学学院,为“动物科学”特色栏目创建提供了优势条件。该学院的动物科学专业、动物医学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均为部级或者省级特色专业,并承担多项改革试点工作;拥有动物生产学、基础兽医学和预防兽医学3个省级教学团队,拥有提升畜牧学学科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基础兽医学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动物科学”栏目借助学院有利的学科优势和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有针对性地建设特色栏目。通过积极联系相关优秀人才团队,巩固专家资源基础,持续稳定和不断扩展优质稿源,提升栏目水平。

(二)紧跟国家政策导向

2005年10月8日,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后,新农村建设一直是国家和政府关注和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广大农村地区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此背景下打造其特色栏目“新农村建设”,聚焦“三农”问题,针对各项社会关注的农业土地资源、农业人口医疗与教育、农村金融、乡村旅游、农村人口就业等热点进行报道,提供新的农村可持续发展政策、信息,交流各种新农村建设成果等。《现代农业科技》杂志密切关注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国家的政策导向,积极整合期刊人力和资源,着眼于目前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国家提出的“农业供给侧改革”问题。国务院《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指出:“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污染向农业农村扩散,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投入品过量使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增多,推动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十分迫切。”基于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需要,“资源与环境科学”栏目中的“污染与控制”子栏目针对此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满足社会行业需求

全球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频发,而农业生产对气象因素的影响极为敏感,迫切需要总结相关应对策略和实践经验,以应对各种极端气候条件,保障农业稳产和高产。因此,《现代农业科技》杂志“资源与环境科学”栏目中的“农业气象”子栏目注重探讨区域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象灾害分布与防御,尤其关注气象为农服务,直接指导农业生产一线,为农业生产者及农业企业经营者提供技术服务,具有很强的实践作用。《现代农业科技》的“资源与环境科学”栏目顺应农业生产发展趋势,紧跟农业生产行业热点,着重报道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农村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生态农业实用生产技术、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等方面的新方法、新技术、新经验,注重探讨与农业生态环境友好密切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实用技术。

三、涉农期刊特色栏目创建途径

科技期刊特色栏目建设对提高期刊知名度至关重要,作者的科研水平、专家的学术水平及编辑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特色栏目建设的成败。特色栏目的建设离不开作者、专家、编辑三支队伍的建设。因此,加强科技期刊作者、专家及编辑队伍建设是提升科技期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关键。特色栏目的创立是提高期刊创新性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期刊杂志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充分发掘期刊自身的优势以及读者需求,创办特色专栏,拓展优秀稿源,提升期刊影响力。

(一)提升期刊从业队伍职业素养

1、强化编辑队伍综合能力

杂志社应建立起一支具有对口专业背景、稳定度较强、业务水平较高的编辑队伍。一是注重通过内部交流学习提升编辑的业务能力。定期召开业务会议,主编统筹引领方向,社长综合协调日常工作,除了进行常规工作安排和交流,应有针对性地探讨特色栏目选题与策划,选择开放式议题,各个栏目编辑共同参与,鼓励创新,尤其是尝试对跨学科的新颖题材进行探讨,多维度地提升专业水平。加强交流,多角度拓展视野。二是有计划地参与业务培训,更新业务知识。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要求,编辑应当每年进行相关业务培训,目的是为了不断提升业务水平,紧跟行业发展需求,强化与更新编辑业务知识,使期刊出版在符合国家要求的前提下不断发展与创新。三是积极参加相关学术会议,拓展视野。有针对性地参加学术会议,尤其是特色栏目相关学科的专题交流,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并且有意识地联系相关专家和研究团队,把握学科发展动向,为特色栏目的组稿、约稿奠定基础。

2、强化通联部门的服务意识

通联部门是负责日常接洽读者与作者的部门,是杂志社对外沟通的窗口,通过邮箱、QQ、网站、电话、信函等多种方式与作者(读者)交流,全天候有求必应,解答疑问,满足需求。通联部对特色栏目创建也有重要作用,应明晰栏目的特色方向,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注重适时推介和引导,主动出击,让更多的读者和作者了解特色栏目,从而吸引他们参与其中进行交流互动。及时听取读者和作者的反馈意见,对有益的建议进行总结,通过提供贴心服务,让读者和作者满意,从而愿意主动为期刊发展建言献策。

(二)严格进行选题策划

1、正确把握导向,坚持科学的办栏宗旨

涉农期刊是为我国农业行业服务的,为农业领域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提供交流平台。刊物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把握正确的导向,各项组织工作均围绕发展农业这一立国之本而开展。在特色栏目创建过程中,更需要坚持科学的办栏宗旨,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引下,既顺应时展趋势,也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要求,服务区域社会的实际需求。

2、立足本刊实际,以栏目和刊物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依据期刊的特色制定期刊长远规划和年度规划,组织开展市场调研和论证,并针对特色栏目创建有针对性地进行选题策划。编辑根据期刊的年度计划,对相关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进行筛选,选择能反映特色栏目的新方法、新经验等相关选题,进行内容与形式的策划,使作者撰写的文稿能按照策划编辑的总体思路进行表述,从而强化特色栏目的特色。

3、关注国家重大决策,对前沿热点迅速捕捉

由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特殊的地位,涉农期刊对行业新政的关注尤为重要。在特色栏目的选题策划中,应当围绕国家的重大决策,对时政方针正确进行解读,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甄选主题。关注社会热点,紧跟学科新动态,开展选题研究,不仅迅速捕捉前沿热点,还要使选题策划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和延续性,通过系统性地选题策划,突出特色栏目的深度和广度。

(三)积极组稿和约稿

1、充分发挥编委会作用,依托主办单位拓展稿源

农业科技期刊的来稿质量直接关系到期刊的学术水平高低,是保证期刊质量的重要基础环节。编委会是期刊学术性水平的体现,也是优秀稿源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当利用编委会的专家资源,积极争取优质稿件,在特色栏目建设中重点关注领域内专家的动向,主动邀约优质稿件。依托主办单位这一重要发展平台,发挥其学科优势,扩展专家库,延伸读者和作者群体,形成群体效应。针对特色栏目相关的学术群体,联合权威机构和科研团队广泛组约稿件,为栏目的发展建立信息支撑。

2、关注行业热点动态,重视学术会议交流

密切关注特色相关专业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有目的地组织编辑人员参加相关专业学科学术会议,还可以组织专题座谈会,与各有关学科的带头人、课题负责人保持密切联系,函约或面谈,以便及时、准确地组织或约到优秀稿件。

(四)严格审稿和严谨编校

1、坚持主编审稿制度,甄选优质稿件

在特色栏目创建中,主编和编辑都应当具备前沿意识[7-8]。平时针对特色栏目注意积累热点信息,了解行业和学科动向,审稿时遴选出切合特色栏目的稿件。

2、不断进行横向比较与纵深挖掘

编辑在特色栏目创建中,应当注重与其他同类刊物的相关栏目进行横向比较,扬长补短,吸取其他刊物的经验,总结其成功之处,结合本刊特点,发挥本刊独特优势,刊载优质的特色稿件。强化问题意识,坚持深度纵向挖掘,即对相关领域的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剖析,寻找契合点。尤其是农业技术研究期刊,应从实用角度出发,针对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关注的问题进行报道,突出技术论文的实用价值。

3、强化编校质量

涉农期刊要生存和发展,内容是根本,编校质量是保障。在特色栏目建设过程中,尤其注重确保编校质量。不仅要符合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出版物的审核要求,也是期刊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农业科技》杂志实行编校一体化,坚持三校和通看终审制。定期组织抽查审读,尤其针对特色栏目,将刊物送至相关的专家进行审读,针对性地听取其意见和建议,努力提高编校质量。

(五)提高出版发行质量

涉农期刊的封面设计各具特色,但是一般尽量遵循出简约、大气的设计理念。《现代农业科技》封一追求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左下方绘有期刊公众号二维码,以方便读者(作者)通过纸媒延伸到网络端。内文设计根据技术研究性期刊的特点,追求庄重、简约、有序的风格,视觉效果很好,也便于读者阅读;特别是接转部分,极易查阅,克服了传统排法很难找到或找不到论文接转部分的弊病(有些杂志校对粗漏,甚至丢失接转部分,或者美编粗心,排版时丢失转接部分;还有些期刊,为排版方便,把论文的接转部分排在论文首页的前面,不便作者阅读),设身处地地为读者(作者)着想,深受读者(作者)好评。特色栏目建设过程中,可以在体现期刊一贯风格的基础上,针对栏目对设计进行变化和创新。如内封设计中,均可以特色栏目相关领域为切入点。《现代农业科技》杂志针对“资源与环境科学”栏目,配合增加环保主题的公益广告,从而适时起到特色栏目宣传作用。

(六)贯彻期刊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

《现代农业科技》杂志在特色栏目建设过程中,自筹资金,自建具有稿件管理、期刊宣传、后台服务等功能的期刊网站,并不断更新和优化。为了加速期刊内容的传播,满足作者(读者)对信息时效的需求,还加强与国内知名的期刊网站合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上述网站近几年公开的数据表明,《现代农业科技》杂志的各项主要指标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均名列前茅,期刊的“网络发行量”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处领先水平。“网络发行量”的大幅增加,不仅大大提高了该刊的知名度,累积了品牌效应,也进一步提高了广大作者的社会影响力,加深了作者与作者、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稳定了一支可信可靠的作者(读者)队伍,2017年度《现代农业科技》杂志社在微信平台的搭建实现了PC到手机的延伸,使数据获取和信息反馈更为迅速便捷。主要定期推送一些农业生活常识、刊社动态、企业文化、每期目录和重点及热点论文等。最主要可以实现手机微刊的在线阅读,从而获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四、特色栏目建设效果

对3家涉农期刊2011-2017年载文情况以及特色栏目论文数量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通过几年的努力,《安徽科技学院学报》的“动物科学”特色栏目的创建取得了累积性的成效。2011-2017年,全刊载文数量有所减少,但是其特色栏目的论文占比呈明显上升趋势,由9.14%上升至15.03%。此外,“动物科学栏目”的基金论文比例也由35.29%提升至78.26%,由此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栏目论文质量水平呈上升的发展态势。《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特色栏目“新农村建设”,经过不断调整,其论文数量比例也得到提高。2013年该栏目论文数量仅占比10.93%,到2017年增加至14.65%,增幅明显。《现代农业科技》的“资源与环境科学”特色栏目,其论文变化趋势十分明显。2011-2017年,期刊精简版面,优选论文,全刊年载文量减少37.65%,而该栏目论文数量却稳中有升,其占比逐年攀升,由10.67%提升至18.79%。通过特色栏目的创建,使栏目有效地发展壮大,其在各栏目中的优势地位逐年凸显。

五、结语

涉农期刊是传播农业科学知识和技术的重要平台,为我国农业科研工作者、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业院校学生提供交流空间。为了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同时实现期刊的自我发展,应当针对期刊自身特点进行创新,创建特色栏目对于提升涉农期刊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涉农期刊应充分利用农业类院校、科研机构的专业平台优势,紧跟国家政策导并满足社会行业需求,积极创建特色栏目;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要继续根据国内期刊的发展态势以及本刊自身的发展需要,不断巩固特色栏目建设效果,持续带动期刊整体发展,从人才队伍、选题策划、审稿与编校等各个环节多管齐下,有效提升涉农期刊特色栏目的知名度,进而把刊物办出特色,成为引领我国农业科研水平和指导农业生产发展的旗帜。

(一)加强研究团队建设

涉农期刊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期刊研究团队建设,培养一支专业水平与稳定度较高的研究团队至关重要。在特色栏目创建过程中,通过开展持续研究,在关注与分析期刊发展趋势和农业领域热点动态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团队持续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努力创新,为未来栏目的更新与调整做准备,为本栏目和期刊的持续发展蓄积力量。

(二)发挥优势,促进栏目纵深发展

涉农期刊应利用特色栏目的优势,继续加大与行业专家的联系,吸引知名专家审稿和投稿,掌握其研究动态,以便深度挖掘各学科前沿热点议题。针对性地策划专题,对某些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进行持续跟进,追踪报道,从而扩展特色栏目的深度,提高期刊学术水平。在达到一定要求后,可以把水平较高、系统性强、特点突出的特色栏目整理成专集或创办成新刊。

(三)以点带面,提升其他栏目的水平

总结涉农期刊特色栏目的创建经验,带动期刊其他栏目的发展。寻找共性的规律和可借鉴的措施,努力提升其他栏目的水平,使其各有所长、各具特色。通过开展创建工作,形成一批颇具优势的特色栏目,带动了期刊整体水平的提升。

金融题材论文范文4

[关键词]学年论文;管理困境;管理创新

学年论文是本科生学术能力培养和提升的关键性专业平台课程,与毕业论文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目前,在学年论文的管理与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学生对学年论文重要性认识不够[1]、对学术缺乏足够的敬畏[2]、学年论文定位不明确和力度把握不当[3]、指导教师数量不足且缺乏有效的质量保证机制[4]、材料拼凑现象严重且创新性不强[5]、存档不及时及产学研脱钩[6]、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不衔接等问题[7]。针对这些问题,学界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包括强化学年论文在教学大纲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8],建立确保学年论文选题科学性的保障机制[9,10],理顺学年论文指导机制与本科生导师制、产学研合作机制、师生双向选择机制等关系[11-13],实现学年论文管理系统的科学设计并强化学年论文过程管理[14,15],实施与学年论文相关的课程改革[16,17],以及理顺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之间的衔接关系[18,19]。尽管学术界针对学术论文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有了较为丰富的研究,然而仍缺乏针对经济类专业学生学术论文管理和实施困境与策略的专门研究。有鉴于此,本文拟结合国内相关院校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的经验整理,以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类专业学年论文管理与实施为例,阐释经济类专业学年论文管理创新、现实困境与发展策略问题。

1他山之石:国内高校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中的经验借鉴

为了搞清楚国内高校在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中的好做法和优秀经验,笔者于2017年8~12月间,基于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搜集和整理了相关高校或学院涉及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等的相关规定,并重点收集了经济类专业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的相关规定,如表1和表2所示。

1.1国内高校对学年论文开课学期的设定

多数学校对学年论文开课学期都有明确的规定,仅有少数学校的规定不太明确,如黑龙江大学规定学年论文应该在专业必修课程基本结束的学期内。多数学校认为学年论文应该开设在第5学期或者第6学期,也有部分学校认为可以在第4学期开设。从学校层面看,大多认为学年论文仅应开设1次,仅有部分学校在第4学期和第6学期分别开展1次学年论文。学院层面对学年论文开设学期的相关规定基本与学校的规定一致。多数学院都强调应该在第6学期或者至少是第3学年开设学年论文课程,部分学院也认为学年论文在每个学年都应开设,如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等。学年论文开课学期是该课程实施的重要细节。开课学期过早或者过迟,均不利于该门课程作用的发挥。学年论文的开课必须建立在学生对专业学习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而且应该与毕业论文写作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周期。由此,学年论文课程的开设最好应该放在第3学年。由于第3学年第2学期专业课程大多比较繁重,且部分优秀学生已经开始筹备考研,学年论文课程宜开设在第5学期。

1.2国内高校对学年论文主要文体形式的规定

学年论文的文体形式决定了写作质量、学生参与积极性等。从搜集到的资料来看,主要的文体形式包括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案例分析报告、改革方案研究、实习报告、经济活动分析、研究报告、课件制作等。实际上,基于学年论文的课程名称,多数学校和学院偏爱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开展学年论文课程活动。不过,部分高校也以调查报告作为学年论文的主要内容,如天津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等。案例分析或者改革方案研究等形式也是主要文体之一,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等均以案例分析报告或者改革方案研究报告等作为学年论文文体形式多样化的手段之一。实习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研究报告或课件制作等作为学年论文的备选文体形式,也被杭州师范大学等加以采用。

1.3国内高校对学年论文字数的要求

任何一种文体的经济应用文书或专用文书都有一定的框架和结构,由此也会有一定的篇幅要求。篇幅过短,不利于实现文章的完备性;而文章过长则将导致更多的非专业术语、非逻辑用语的出现。由此,对学年论文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字数要求。国内相关高校和学院对学术论文基本上都有一定的字数要求,但具体要求则不尽相同,其中淮阴工学院等规定字数应在3000字以上,怀化学院等规定字数应该在4000字以上,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规定字数应该在5000字以上,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则要求字数达到6000字以上。事实上,对不同专业、不同体裁而言,学年论文应该有不同的字数要求。单就经济类学年论文而言,可以采用的文章体裁形式很多,但要把一种经济社会现实分析清楚,学年论文宜规定在6000字左右,毕竟字数过少不太能形成一篇合理的论文或报告文书,而字数过多也不利于学生对整体框架或者文章细节进行有效的把握。

1.4国内高校对学年论文导师配备的基本要求

导师的配备决定了学年论文的层次和可能达到的高度,一般而言,国内高校对学年论文导师配备主要有最大指导人数限制、指导教师基本条件等要求。不同学校对学年论文指导最大限制人数的规定不尽相同。其中,比较宽松的是重庆大学,仅要求单一导师指导学年论文的人数不超过30人。其次是黑龙江大学,仅要求单一导师指导学年论文的人数不超过20人。多数学校要求单一导师指导学年论文的人数不超过15人,如重庆工商大学等。最严格的是中国人民大学,要求每位导师指导学年论文学生人数不超过5人。对学年论文指导教师的要求大致体现在职称和学历上。其中最为宽松的是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仅要求指导教师具有助教以上职称,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稍微严格一点的是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等,要求学年论文指导教师至少应该具备硕士以上学位或者是讲师以上职称。更为严格的学校或学院包括哈尔滨师范大学等,要求指导教师至少应该具备讲师以上职称。事实上,由于一般高校规定硕士毕业两年才有资格进行中级以上职称评定,由此以职称规定的学年论文指导教师条件要比以学历规定的条件严格得多。还有少数学校要求学年论文指导教师既具有讲师职称也具有硕士学位,如安康学院经济管理系。也有部分学校要求指导教师是由确定的本科生导师具体来指导相应的本科生,如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对指导教师的职称、学历以及指导学生上限的要求,都对学年论文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对指导教师职称、学历的要求必须结合系所、教研室实际师资结构进行设置。

1.5国内高校对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的其他规定

对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的其他规定主要包括校外导师聘请的相关条件设定、学年论文成绩评定的相关细节、学年论文的学分设定。从搜集到的资料来看,相关高校对学年论文外聘导师通常没有较大的限制,仅有安康学院规定校外导师必须具备硕士以上学位和中级以上职称。对学年论文成绩评定的规定主要以指导教师考核为主,但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也规定可以通过院系组织统一答辩来确定学生学年论文成绩。对学年论文的学分规定主要以2学分为主,但也有部分学校或学院将学年论文的学分确定为3学分,如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等。笔者认为,对学年论文考核方式的细节设定不宜过于具体,应该给指导教师相应的权限,以审核学生相应的学年论文成果。而对于学分的设定,由于毕业论文的学分数一般都比较多,所以学年论文学分不宜设定过高。至于校外兼职教师的聘任,除非是涉及调研类以及具体的经济管理实务工作等,如果学年论文采用学术论文的形式,可以不聘请校外兼职导师,毕竟相比较而言校内导师在学术论文等方面的造诣要远比校外导师丰富。同时,对校外兼职导师的聘任也不宜在学位或职称上有过高的要求,仅仅应该在行业经验或者实践经验上具有更好的从业经验即可。

2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类专业学生学年论文管理创新及困境

2.1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类专业学生学年论文管理中的创新举措

1)以系副主任负责制确保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的有效性。学年论文是关系学生学术水平的大事,需要全体教师的投入。然而,如果仅将学年论文作为一门课程,则通常只会有1~2名教师参与教学过程。为了缓解这种矛盾,重庆科技学院确定了由负责实践教学的经济系副主任担任学年论文课程的责任人。由于负责实践教学的系副主任的工作职责包括实验、实习、毕业实践、毕业论文、学生创新、技能大赛等实践教学的管理和实施,可以很好地调动全系教师参加学年论文的实施和答辩工作,也容易将学年论文和相关创新、创业和技能大赛活动结合起来。2)以管理规范制定及模板设计,提升学年论文的规范性。为规范经济学类本科生学年论文写作与实施,重庆科技学院组建了以经济系主任、支部书记和骨干教师为主的学年论文工作小组,经过多轮的讨论和修订,形成了《经济系学年论文教学与管理工作规范(暂行)》《经济系学年论文模板》(以下简称《规范》和《模板》)两个文件,以确保实现学年论文的规范性。其中,《规范》包括学年论文的选题、工作小组的选聘和职责、指导教师的选聘及职责、对学生的要求、成绩评定以及执行事宜等6个部分。《模板》包括封面、摘要、关键词、目录、英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页眉页脚、图、表、参考文献等格式和内容要求。学校通过《规范》和《模板》的制定和实施,有效地将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细节进行了制度化设定,也为指导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格式和内容标准。3)以先修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保证学年论文文体的多元化。《经济应用文写作》是开设在《学年论文》课程之前的专业平台性课程,旨在阐释经济类专用文书写作的相关细节问题。《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内容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年论文备选文体的多元化。重庆科技学院为保证经济类专业《学年论文》备选文体的多元化,积极实施了教学大纲修订和教学内容改革。其中,在教学大纲修订过程中,首先讨论和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备选章节库,包括论文写作、课题文书写作、契约文书写作、招投标文书写作、调查文书写作、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报告写作、行业研究报告写作、财务会计审计报告写作、规划文书写作、个人求职文书写作等;并依据不同的专业设计了不同的课程章节。同时,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重庆科技学院在对所有专业均强化了学术论文、经济契约文书等基础上,对不同专业重点选择不同章节,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也利于不同专业学生在进行学年论文写作时有不同的备选题材。4)以学生自选文体款式,提升学生参与学年论文的积极性。一般地,学生对写作专业的学术论文并未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可能对一些具体的调查工作、策划活动等,以及其他涉及具体工作的活动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重庆科技学院在学年论文实施中,在选择文体上给予了学生较大的自由。学生可以在学年论文、调查报告、活动策划书、课题申报文书、行业研究报告、规划文书、招投标书等多元化文体形式中任选一种。文体的多元化确保了学生能够根据研究兴趣或对实际工作的兴趣,来选择适应于自己的文章体裁。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提升学生的专用文书写作能力。5)以师生互动选题和工作小组审定,确保学年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学年论文题目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生最终提交成果的质量,也关系到学生的写作兴趣。为确保学生学年论文选题的科学性,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系主要采取了备选选题库提供、师生互动定题和学年论文工作小组选题审定等措施。首先,以历年学年论文选题和指导老师新出题为基础,学校形成学年论文的备选题库,供学生初步选择。其次,对于不愿从选题库中遴选题目的学生,学校鼓励学生自行拟定题目或与指导老师协商拟定题目。最后,所有学生选定的题目,统一提交经济系学年论文工作小组审定。学生必须按照审定的题目进行学年论文工作。6)契合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拓展学生学年论文写作调研的经费支撑。由于学年论文的多元化文体中涵盖了调查报告或其他专用文书的写作,这就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撑。单纯依赖学校拨发的学年论文课程建设经费并不足以支撑调研报告或专用文书类的科学写作。重庆科技学院在学年论文管理中,积极创新学年论文写作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协同发展的工作模式。事实上,创新创业是目前国家关于大学教育的主流方针。各级政府或学校均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经费,包括部级、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优秀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可为学生提供0.3~5万元不等的经费,这可以支撑学生开展深入的调查分析和科学研究。7)契合专业技能大赛,提升学生学年论文成果层次和水平。目前,学生就业仍然是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专业教育和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参与学年论文的积极性,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系将学年论文写作与专业技能大赛校内初选等进行了有效结合,包括海峡两岸校际模拟商展、全国商科技能大赛、全国能源经济征文比赛、资源与环境创新设计大赛等。学年论文写作成效突出的学生将有机会参加各级专业技能大赛并获得相应荣誉,这些荣誉反过来又可以提升学生参与学年论文学习和写作的积极性。

2.2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类专业学生学年论文的实践困境

1)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且实际工作投入力度不够。目前,重庆科技学院经济学类专业学生的学年论文主要由经济系教师承担。经济系在编、在岗的教师共有23名,其士6名,副教授7名。指导教师队伍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表现在缺乏教授师资、现有师资中大部分教师未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部分教师研究水平和研究层次不高、缺乏高层次的标志性研究成果。指导教师的水平相对较低且分布不均衡,致使学校经济学类学年论文仍主要采用现状、问题和对策等3段式写作款式,缺乏对最新研究动态和顶尖研究主题、最新研究方法的跟踪研究。同时,教师对学年论文的认识不到位。部分教师认为,学年论文就是分配给部分教师的教学任务,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指导学生。即便是担任学年论文主讲的部分教师,也仅仅把它作为一般性实训或者实习课程加以对待,缺乏对学生学年论文的深入指导和投入。2)学年论文体裁仍以学术论文为主,多元化程度不够。尽管在学年论文的管理和实施过程中,重庆科技学院强调学年论文可以有学术论文、调查报告、行业研究报告、读书笔记等多种形式,但大部分学生仍主要采用学术论文形式。当然,并非以学术论文形式展开的学年论文活动有什么不好,但不同的学生应该围绕不同的职业和人生发展目标采用多元化的文体,以提升其专业文书写作能力。3)学术道德规范落实不到位,部分学生有抄袭嫌疑。学术道德规范是从事学术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对学术道德规范的学习和遵循,是为学生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奠定基础的必要环节。然而,目前在学年论文的管理和实施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学术道德规范存在着漠视,主要体现在开始写作学年论文时抄袭框架、写作学年论文主体部分抄内容、图表格式不规范、参考文献格式不规范,并且存在伪造参考文献或注释、伪造分析数据等违背学术道德基本规范的问题。这将影响到学生学术研究和经济应用研究等能力的提升,也容易形成抄袭的习惯,不利于未来职业的发展。4)学年论文理论和方法论修养不够,学年论文通俗化趋势明显。学年论文是为后期毕业论文写作和长期从事学术研究作准备的一项基础工作,学年论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学年论文写作时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且学习时间较毕业论文更为充裕。事实上,从目前经济学类专业学年论文的管理和实施来看,学生多愿意选择“对策研究”“分析”之类的课题,该类选题主要强调对现状的把握、对问题的诊断以及相应对策的提出。选这类选题的学生由于对现状的调查和把握力度不够,对问题的诊断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而据此提出的对策则必然缺乏针对性。与此同时,该类选题的学年论文写作无须借助较为高深的研究方法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学年论文口语化、通俗化和空洞言之无物化比较严重。5)学生搜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不够强,分析缺乏严谨性。经济学不同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其对经济社会现象的描述、解释、预测与决策等活动均离不开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目前重庆科技学院已针对经济类学生开设了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商务统计学、经济预测与决策、计量经济学等课程,以培养学生对数据的认知、分析能力。然而,目前学年论文写作中,学生对前述课程学到的数据分析能力应用不多,多以对原始数据的列表处理等进行数据的展示,缺乏对数据的深入和透彻分析。由此,基于这些数据的分析也只是流于表面,无法实现严谨而流畅的专业分析。6)学生对学年论文写作重点的把握力度不够,框架缺乏流畅性。不同的学年论文体裁有不同的框架和写作重点。以学术论文为例,综述类论文、调研类论文、理论分析类论文、经验验证类论文的写作框架不尽相同。综述类论文主要是对所有相关文献的评述,强调基于时间、空间或者逻辑关系的文献“叙述”和“评论”。调研类论文则主要基于调查问卷、座谈会等调查实际,对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强调对调查科学性、完备性以及调查结果真实性的处理。理论类或经验类论文则分别强调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框架,不同的框架应该安排不同的写作重点。目前,学生对学年论文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框架把握不是很明确,找不准文章主要要干什么、解决什么问题,由此提出的对策建议也缺乏针对性和逻辑对称性。

3经济类专业学生学年论文管理与实施优化策略

3.1加大对学年论文指导教师的引进培养力度,适度聘请行业兼职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水平是学年论文水平提升的关键环节。针对学年论文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必须加大学年论文指导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首先,加大博士或高级职称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博士是经过3~4年学术训练的专门人才,一般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而高级职称教师是专业技术人才经过多年积累并获得学术认可的教师队伍。对指导教师结构改善和水平提升的关键细节在于引进和培育博士或高级职称教师队伍,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平均学术水平,并带动其他教师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其次,加大对现有教师学术水平提升的培训。学校要加强学术道德规范的培训,以学术研究范式规范教师的学术行为。同时,还应该加强对现有教师学术研究方法的培训和通行研究范式的培训。从目前流行的期刊经验来看,学术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和创新性以及学术论文写作的范式性已经成为各个期刊发表专业文章的基本要求。第三,适度聘请行业兼职导师作为学年论文指导教师。行业兼职教师相比较在岗在编的专业教师而言,具备更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而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的直观感觉和了解,也可能比专业教师更为深刻。由此,聘请资深的行业专家作为学年论文兼职指导教师能够弥补校内指导教师的一些缺陷。当然,对校外行业专业教师的聘请应该围绕一线、资深的专家进行,对其职称和学历的要求不宜过高。

3.2建立科学合理的学年论文指导教师奖惩制度

合理的课程指导激励约束机制是保证指导教师投入适度学时,开展学年论文活动的必要条件。学院或专业系应该划出一部分专项资金作为学年论文指导的专项补助,或者以折算工作量的形式,将参与学年论文的指导教师工作量纳入折算学时进行年终补贴。同时,对指导教师指导学年论文的行为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管理规范中并不具体规定每个指导教师每周或者每个工作日应该指导学生的学时数,放弃过程管理为结果管理。学校可以在相应的管理规范中规定:如果学生学年论文达不到规范的要求,扣除部分津补贴;或者按照学生的学年论文水平和评价等级,对指导老师的指导津贴予以一定的乘数系数。对于那些明显违背学术道德规范的学生学年论文,除了给对应学生一定的纪律处分外,还可制定针对指导教师的教学事故认定或者津补贴扣除办法。

3.3契合《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加大对学生写作学年论文规范性和科学性的培养力度

《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是《学年论文》的先修课程,应充分发挥其在学年论文写作规范性和科学性中的作用。针对学生写作学年论文中呈现出来的学术道德失范和框架缺乏科学流畅性问题,应该在《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中加大对相关政策规定中涉及学术道德规范相关细节的阐释和讲解。同时,在各类应用文写作讲解过程中,应该着力讲解各类应用文的基本框架,各种框架的内部结构、结构重点以及框架结构流畅性的细节安排。

3.4契合数学、统计和经济等类课程加大学生理论和方法论修养的培育

学年论文写作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分析方法基础。这些基础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依赖前期相关课程的培育。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在专业学习的前4学期,应该安排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理论课程讲授;同时,应该安排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类课程;商务统计学课程也应该在前4学期加以开设。这3类课程的开设将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经济分析的理论修养、经济数学分析修养以及经济统计分析修养。学院或专业系在加大学生数学、统计、经济类课程开设的同时,还应该围绕这些课程的考核适度布置一些可供考核的课程论文,给学生以练习的机会和提升的可能。

3.5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拓展学年论文写作经费支撑渠道

金融题材论文范文5

一、“汽车检测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思路

“汽车检测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的基本思路包括:(1)要通过理论学习来提升实践能力,让学生先进行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活动,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观摩和演示、实验、操作等活动,初步形成一定的实践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汽车检测的能力。(2)要开展实习实训活动,联系企业进行定岗实习活动,让企业内部的优秀工作人员带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形成具体的实习评价模式。(3)要领学生去优秀的大型企业内部进行参观,并完成毕业论文的设计,同时形成项目实践活动,形成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训练。

二、“汽车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过程

“汽车检测技术”课程实践教学要先构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在已经开设的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拓展知识体系,将目前先进的汽车检测技术、检测方法、职业理论等内容融入其中,能够让学生在形成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具备较强专业思维能力、职业素养,提升专业知识的丰富感。其次,要建立课程实践教学基地,校方要与企业进行合作,构建基础设施更为高级的实践基地,这样才有利于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有亲自检测汽车的机会,提升检测能力。另外,要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要求,制定了具体的专业课程标准,该标准明确了相应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考核方式、评价标准。例如:在进行“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加速踏板踏下的速度和力度要均匀,且要求重复性良好,取三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若有飞点必须剔除。

三、“汽车检测技术”课程教学环境

“汽车检测技术”课程实践教学要营造真实工作环境。首先,要提升校外实习的时间比例,这样学生才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参与汽车检测活动的重要性。其次,要开展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活动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模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模拟汽车维修人员参与工作,例如:“加速熄火”为故障案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小组就会先学习相关理论,然后诊断故障,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更为理想。另外,教师还可以模拟企业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在班级内感受到企业的工作氛围,因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践课程教学和企业的生产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因此把企业模式借鉴应用到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中,具有了可行性。

四、“汽车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方法

1.推行任务教学方法

“汽车检测技术”课程实践教学要推行任务教学方法。第一,要提出整体的任务目标。例如:发动机检测的教学过程中提出整体任务就是:通过外观症状来了解发动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不同的任务来明确发动机技术状况变化的主要外观症状有功率下降,燃料与润滑油消耗量增加,起动困难,漏水、漏油、漏气、漏电以及运转中有异常响声等。第二,要将任务目标进行分解,每个典型任务分解为若干项目。第三,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执行任务过程中的不足和优点,逐步提升实践的工作能力。在推行任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白,任务要有基础和提高之分,如在发动机拆装时,基础任务是每个同学都能够按要求拆装普通的发动机;提高任务则是要求他们拆能够正常运转的发动机,且装好以后发动机要能够良好运转。

2.案例教学方法

“汽车检测技术”课程实践教学要推行案例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展示各种不同汽车故障的解决案例,然后提供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将案例熟记在心中,这样遇到工作中的相关状况就可以通过案例回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案例教学方法就是为学生累积了工作经验。同时案例教学方式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学生兴趣更高。

五、总结

“汽车检测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实施过程中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更为明确,思路更清晰;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引导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汽车检测技术能力,在理论知识充足的同时,形成独立检测汽车问题的实践经验;实践教学方法的推行必须要构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营造真实工作环境,推行任务教学方法,让教学效果更具实效性。

作者:邹海林 单位:广西机电工业学校

第二篇:易经课程教学方法探析

一、教学的核心是思维方法

《易经》主要研究宇宙万物的变化,描述的是阴阳转变的系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被挂上封建落后、迷信低俗的臭名,成为被摒弃封杀的对象。而后我们更难以理解《易经》中所包含的精神文化,例如,《易经》中的“有我”和“无我”境界,“无我”境界中的发到自然以及阴阳变化细分系统、易经规律、表现方式,“有我”境界中的人道合一以及自我实现的方式、真理、内涵等,我们都只是理解表面现象,甚至是一头雾水茫然不知,那是我们思维方式太过于机械化或者其他原因。所以,我们要转变思维方式,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运用独特的见解去分析,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投入《易经》的思想模式,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教学的前提是宇宙观

宇宙观需要用博大的心怀去感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前提。《易经》的变法序列是通过形象来表达的,以观察万物为基础。例如,《易•系辞传》曰:“古者包牺氏(伏羲氏)王天下也,仰者观象于天,俯者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可见,通过远近事物的变化来揣测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再构成形象,来透析本质和规律。《易经》不再是简单的去模仿形态,而是拥有自身的思维特点,可以表达万物的客观存在性。用意念来塑造的形象不能真正反应其客观真实性,单纯靠想象捏造只是主观想法,没有客观的逻辑性。然而《易经》通过形象描绘的事物的特征,通过系统、合理、间接的方式来体现。正因为如此,宇宙观对《易经》的重要性更毋庸置疑了,同时宇宙观也成为了教学的前提,但是由于《易经》本身的博大精深文化以及社会因素,使在教学过程中宇宙观更显得难以理解。对此,学生更应该在课前了解中国文化中宇宙观的进程,及其对我们国家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的途径是其结构组成

想要学好《易经》,首先就要从《易经》的组成、内容来学,通过这途径,找到学习方法。《易经》也名《周易》,在东汉郑弦的《易论》中,认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的意思。而唐代颖达的《周易正义》认为“周”是指岐阳地名,是周朝的代称。总之,对《易经》众说纷纭。但是《易经》中的组成部分是不可辨驳的,从内容上来分,可以分为十篇,《象传》(上分别、下篇)、《系辞传》(上、下篇)、《文言传》等等,被称为“十翼”。《易经》中的“阴”“阳”,形似毛笔画勾勒的“一”形状,相拥成圆形。古人用阴阳来表现寒暑、男女、日月、昼夜等相反的概念,这就是所谓的“一阴一阳”。

四、教学的核心的内容的择取

《易经》包含了两个内容,即卜筮和义理,二者相关相连,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在择取教学内容上,教师该学会如何去鉴别知识点,去除不适合学生的内容。当今学生在阴阳八卦五行方面是比较迷茫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避免将这些传授给学生,以免学生消化不了。要提取《易经》中的哲学思想、道德理念,比如《易经的思维方式》、《易经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等来作为教学内容,但因为《易经》本书内容丰富结构复杂,教师应该挑重点来说,加深学生的记忆,而不是泛滥教学。

五、教学的目的是加强道德修养

能力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在教师讲课过程中,也应该重视品德的注入,古人视修身养性为生活的一大重点,而学生在学习《易经》的过程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易经》包含了对立统一、阴阳互根、阳逆阴顺、此消彼长、物极必反等规律,同时与这些规律数千年沉淀和积累形成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等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特征,以及中华文化和谐意识的核心和精髓。例如在乾卦的一个内容:“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亢有龙悔。”这段总共有六个层次,依据人在每个层次生长所具有的特征、社会经验等来建立适当的选择。初九指的是事物的开端,力量薄弱、根基不稳,这时候需要逐渐扩大实力保存实力,再进行下一步的进展,对应的年龄段是二十岁以下,二十岁以下没有自己的雄厚的能力,学会蓄势待发,属“潜龙”;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也就是九二,就要少年当自强,尽心尽力去学习,把握好机遇展现飞龙奔腾;九三被界定为三十至四十的年龄段,已有所成就,这时候需要有沉稳的心态去尽心工作,存在相应的危机感,不放松警惕,每天反思自己并敢于去纠正自己错误之处,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曾经感叹说,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完全学透中国的《易经》,可见《易经》内容的深刻程度。学习《易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一,重振国学;第二,可提高国人的道德水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提高国民的精神生活水平,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对于治国理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四,对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第五,对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琼 单位:辽宁省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方法

一、课程设置与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后,由于食品毒理学在世界各个国家的高速发展,结合我国国情的实际情况与需要,首先在预防医学专业开设了《食品毒理学》的基础课程。此后,伴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消费者对加工食品的需求不断提高以及相应的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开始高度关注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管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食品毒理学的研究需求急剧扩大。截止到2005年,教育部批准设立及备案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高等学校已经到达67所。

二、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专业层次不同

食品毒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包含了药理学、免疫学、现代生物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卫生毒理学、分析化学、遗传学、病理学及流行病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尤其是运用临床研究、试验研究和实际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各类毒物质进行全面研究的作用机制,属现代医学方面的范畴。目前,在我国主要是本科医科学校的防预医学专业,农业和商业院校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以及高等职业院校的商检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检验)等相关专业开设食品毒理学课程,食品毒理学的基础课程开设因学生专业的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异。除了学习食品毒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外,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中,食品毒理学教学偏重于食物中潜在的有害物质或食品添加剂的毒性亦或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来源等内容;预防医学专业的食品毒理学多侧重于毒理机制、评价程序及管理等方面的教学;而高职高专等院校中食品毒理学则侧重于各种食品中常见毒性物质的分析。这样一来,与医学专业及药学专业的学生相比,我校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的动物实验动手能力普遍较差,对理论知识的领会也不尽如人意。

(二)教材版本多样化

随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设置,当前出版的《食品毒理学》及类似教材的版本也相继增多。有些教材还是沿用了编写预防医学领域毒理学教材的思路,重点对每阶段毒理实验的具体设计和管理与评价进行了描述,对于食品专业的学生来说,教材的适用性收到了限制,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专业培养要求。因此,选用合适的教材对于食品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可喜的是,近几年随着教材的编篡工作不断加强,笔者自己也参与到新教材的编写工作。我校目前使用的是单毓娟主编,我校参编的《食品毒理学》教材,这本书与食品专业特点结合相对来说更为紧密,学生更容易掌握里面的内容。

(三)实践教学环节欠缺

动物试验是食品毒理学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也是食品毒理学实验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很多院校和专业食品毒理学都表现出实践教学环节的欠缺,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与医学院校自己所拥有的教学实践基地相比,农林院校的食品毒理学专业的学生就缺乏实践环境。例如,由于农林院校未开设有关实验动物学的课程,关于实验动物解剖、染毒方法的操作、动物设计等基本实验项目开设的很少。即便在医学院校,因为食品毒理学的实验周期设置的比较长,所以大部分院校对实验教学内容也进行了简化。我校在这方面的情况表现得更为突出和严重,目前,急需要扩大食品毒理学教学实验室,同时,必须要重视该课程的基础建设与投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四)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的知识水平是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食品毒理学的发展与生命科学的发展紧密相连。教师自身也要具备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作为授课教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修养和综合素质,要广泛学习和阅读最新文献,同时加强对基础学科的理论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融会贯通,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中。

三、教学方法

(一)理论教学

我校将食品毒理学这门课程设置为2个学分,共计34个学时,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矛盾凸显,若想面面俱到,就需将教材内容满堂灌输给学生,极易使学生知识思维混乱。这就要求教师在完成教材大纲讲授之余,及时补充各种与食品毒理关联的最新科技动态和发展趋势,向学生展示本学科研究所取得的成就,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学科的一些前沿内容并让他们看到令人振奋的学科前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既大大提高了学生听讲效率,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进而学生普遍对所授内容予以好评,提升了讲授效果。

(二)专题讨论

在完成教学大纲任务的前提下,适当利用一些机动课时组织安排食品毒理学的专题讨论。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组织学生对文献资料进行学习,指导学生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并将资料发给他们,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学习。另外,还要根据课程教授进程,形成专题学习小组,每组同学做好PPT后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并开展课堂讨论,很多同学在讨论中表现得都很积极,大部分拿到资料的学生都能认真完成任务。通过这种互动式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就感和完成任务后的成功喜悦感,也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布置课外小小论文

本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想法,在课堂教学中,通常要布置课外小小论文给学生作为过程考核的一部分,吸取国外老师授课的特点,加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教会学生如何查阅科技文献,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和阅读文献,结合课堂所学的食品毒理学关键知识点和当下热点的食品安全问题,自己选题写一篇小小论文,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论文字数不要求太多,但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这样的探索,让老师能够看到一些同学身上平时发现不到的闪光点和想法,同时也加深了对学生的了解,学生也更愿意与老师交朋友,积极和老师讨论一些问题,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四)结合课程内容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大赛

结合我校目前开展的大学生创新活动,积极鼓励和帮助一部分同学参与项目申报,根据食品毒理学的授课内容和当下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让学生组队,然后和老师一起想办法、查找相关的书籍、进行试验设计。与此同时,老师给予及时的帮助和引导,并督促学生按照设想逐步完成研究内容,遇到困难时与他们进行讨论。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实验室技能训练,学生的实验动手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升,在每年的研究生面试中很多学生能取得好的成绩也与这样的科研实践关系紧密。通过把这样的实践活动年年延续下来,充分发挥和调动了我校本科学生进行实验研究的热情,培养了他们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食品毒理学》作为食品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以培养学生掌握食品毒理学相关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为目的,为学习其他食品相关专业课程和了解我国现有食品安全法规及标准打下良好基础。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个课程的重要性,才能在学科建设方面给予重视,这样,课程的改革才会有充足的力量。另外,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持续性的工作,要不断深化和改善,才能适应食品学科发展的整体规划模式,培养出高素质的食品专业优秀人才。

作者:唐俊妮 陈娟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第四篇:新课程高中音乐教学方法研究

一、高中学生心理的发展

1.高中学生心理的特点。

高中生正在处于人生当中的朝阳时期,他们不再像小学生和初中生那样稚嫩,开始对社会以及生活中的一切产生好奇。对世界的认识已经由感性转为理性,开始产生实践的渴望。他们正在走向成人化,他们渴望知识,渴望交际,在一点点的摸索中,体会快乐。高中学生的心理大概有以下特点:第一、抽象性逻辑思维能力加强。随着对事物本质的不断认识,使他们的思维概括能力增强。第二、情感更加丰富多彩,逐步趋向深刻而稳定。第三、随着高中生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他们对事物也有了独立的见解。第四、高中时期学生的认知情况是其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

2.高中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特点。

音乐是一种优雅的文化形式,它与民族、道德、人性等息息相关,又包含着情感、文化等。高中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已经趋于成人的水平,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认知也在逐渐提高。高中生正在渴望通过音乐来了解人生,来获取生活体验,来接触文化。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够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高尚的情操。高中生从自身对认知的角度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包括对音乐种类的喜好、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以及对音乐创作者的崇拜与追求,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素养,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二、普通高中音乐教育课程的基本理念、特点及内容

1.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针对高中音乐课程提出了以下几种基本理念:第一、在音乐欣赏中提高高中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并以此为核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第二、全体同学一视同仁,但是不埋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及意识;第四、在多元化音乐种类的教学过程中不忘弘扬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使学生增强爱国情操。

2.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特点。

音乐课在众多课程中是一种必修课程,按照新课程标准来讲,应当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核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发展成为爱好。音乐课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使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弘扬民族文化。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特点为:第一、高中音乐课程在设置时应当给学生提供选择性的空间,注重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这样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同时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能力和水平,能够不断的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第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修养。高中生的音乐文化修养是指学生对音乐中体现的民族性、时代性等人文方面的理解,以及对音乐的表达形式、音响、种类等方面的认识。其目标是为了提高高中生的品味以及文化素养,并使高中生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与满足。第三、使学生在“比较”中体验和欣赏音乐的美好,而不是被动的欣赏与理解。让学生能够在音乐的比较中学会对音乐的判断、鉴赏以及学会对音乐作品的价值欣赏;第四、通过对音乐的学习让高中生能够拓宽探索其规律性和逻辑性的思维方式,让高中生更深入、准确的了解音乐的抽象性特征。

三、现阶段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对音乐课程的重视度下降。

音乐课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从孩童时期一直陪伴着学生的成长,从学前教育中儿歌的学习到高中时期对音乐欣赏的学习,音乐课贯穿了整个学生时代。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高与知识难度的增加,音乐课程正处于逐渐被缩减的状态。在中国这个应试大国,学生在步入高中之后不得不跟随应试教育的大河,开始对考学科目的研究与学习,也给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状态就使得音乐课程逐渐被忽略,成为不必要的学习内容,大多学校都将音乐课程更改为应试科目的学习,音乐的教育与培养不再是学校课程规划的重点,甚至有些学校直接取消了音乐课程的安排。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无疑对高中音乐教育的开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2.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多样化。

在大多数高中课程中,音乐课依然是在开展的状态,但是限制了课程的课时安排。作为教师,首先不能从自身放弃了对音乐课程教育的机会,应时刻要求自己,从自身开始提高教学知识的储备量,开拓思路,丰富课堂内容和形式,将枯燥的乐理知识讲解转变为组织简单的课堂活动,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对音乐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将高中音乐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加深学生对音乐的了解以及加深对乐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从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方式上改善当前高中音乐教育的质量。

3.高中音乐教学的目标不明确。

大多学校在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指定时并不明确,造成课程教学质量的下降,以及无法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教学,以至于难以达到新课程标准中对高中音乐课程的要求标准。另外,有些学校使用的教材与课程内容不符合,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下降,最终造成高中音乐课程教学成为了形式化教学。

四、新课程观下高中音乐的教学方法及策略

1.充分发掘音乐资源。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学校教育设施的配备变得更加齐全。在现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很多学校都配备有钢琴、手风琴等教学设备,甚至有些学校在音乐教室配备了多媒体电脑设备。在图书馆,也为学生准备了乐理知识的图书以及音像材料,使学生能够通过更多的方式获取关于音乐的资料。高中音乐教育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教学以外,还可以发掘更多的教学资源,例如,可以在课间休息时使用校园广播对学生进行音乐的熏陶,或者在食堂增加音乐播放的设备。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与音乐有关的课外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知识,有利于学生音乐领域能力的拓展,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

2.教学方法多样化。

兴趣是决定动力的关键因素。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了高中音乐教师应当研究的课题。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激励法等方式以及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如在课堂上播放一段经典音乐,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音乐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思维得到开拓。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其他科目的知识,如与音乐有关的人文科学知识、历史知识等,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3.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审美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感知与创造能力。音乐的教学使美育的重要载体。要想使高中生能够在音乐课程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就应当先用音乐的魅力去吸引他们。高中的学习过程是漫长而枯燥的过程,这个时期学生的心智趋于成熟由还未完全被控制,因此容易因考学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并有较强的情绪波动。音乐恰巧是可以使人得到放松的方式,教师可以在适当情况下播放一些舒心的音乐,在高中生的心理和情绪得到缓解和放松的同时进行审美引导,使学生能够与教师产生共鸣。此外,在高中音乐教育的教材中,所使用的音乐作品大多都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经典。通过对不同风格的音乐欣赏,如:蓝调、古典、浪漫、流行等,领略不同风格的音乐给人带来的美的享受,并在欣赏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以及对作品的鉴赏与判断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对音乐的学习,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并使学生能够陶冶情操,精神得到升华。

五、结语

总而言之,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在音乐课程教育中应当注重教学的方法及策略,充分了解高中生的学习心理,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还应当结合自身能力以及学校的教学条件对教学形式及课堂内容灵活掌握。因此,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高中音乐教师就应当熟悉学生的基本状况,针对性的制定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观下,高中音乐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应当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部分学生的抽查来了解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及共性特征,也要求高中音乐教师能够洞悉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以及专业的业务水平,这样才能在学生提出个性化问题时做出合理的解答。在高中音乐的课程教育中,新课程观还要求课堂主体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担任着传授乐理知识,安排教学进度的工作,在新课标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能够对音乐的学习产生兴趣,并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作者:叶璐莎 单位:福建省南平市第一中学

第五篇:高校法学课程逆向教学方法

一、传统法学教学方法利弊评析

从世界范围来看,传统法学教学方法主要分为两类,即以讲授法为主要形式的大陆法教学方法和以案例分析为主要形式的英美法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主要是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要方式,辅之以问题解答、阅读辅导和论文写作指导,并以学生是否完全接受教师课堂讲授的知识作为主要衡量标准的教学方式。其课堂讲授内容多以系统的介绍整个法律制度结构为主线、详细讲解法律概念、性质和特征等基本法律知识,因而这种教学方法通常具有四个明显特点。(1)讲授法注重法学知识讲解的系统化和体系化。系统化和体系化是大陆法系国家制定成文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其目的是避免法律规则间的冲突和保证法律体系内部逻辑性的统一。因此,教师在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法时必须严格按照法律体系的内在要求系统地讲解法律基础理论知识和法律文本的具体规定。这样的讲解更有利于学生们系统地了解法律基本原则、基本精神和基本框架。(2)讲授法注重法律素质的培养和法律精神的传播。法学教学是以培养法学研究型和实务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因而法律规范的学习和分析,法律价值的理解和判断,以及法律精神的领会和传承应成为法学教学的主要内容。而这些教学内容的实现不仅有利于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法律精神的弘扬和传承。(3)讲授法注重教学者理论功底的加深和法律素养的提高。法学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对法学理论和实务知识的讲解和分析,指导学生依据法律逻辑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完全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因此,教师理论功底的深厚和知识广博的程度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任务的完成。(4)讲授法注重课堂教学形式的采用。这种方式对教学环境和物质条件的要求不高,可以在教师数量不足和法律实践场所不足的情况下开展,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法学的发展,传统的讲授法已经很难单独应对学生们获取知识的渴望和社会对法学人才的要求,讲授法的劣势逐渐显现。例如:讲授法过于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案例分析法。

为应对讲授法的弊端,案例分析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讲授法的不足。案例分析法是源于英美法系国家的教学方法,其逐渐受到各国高等学府的重视并应用于法学教学实践之中。该方法是通过分析和研究现有案例,指导学生将法律规定适用于案例的解决过程,从而使学生掌握案例分析、逻辑推理和法律适用的技能。其具有如下四个主要特点:(1)案例分析法是以案例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该方法要求教学活动紧紧围绕案例展开,进行介绍、分析、讨论和讲解。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案与法的融合中感受和理解法学理论的含义和法律条文的具体规定,并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文本解决具体案例。(2)案例分析法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引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应体现在教学策划、案例选择、信息提供、课堂组织和讨论评判等一系列活动中。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案情、评论案情、共同讨论和相互辩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自发地和自愿地参与其中。通过上述的引导行为和激发行为帮助学生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整个案例教学活动中自主完成案情讨论、案情分析、法律思考和法律适用等活动,而教师只是在这一过程中予以细心的指导,并引导学生顺利完成案例分析和得出正确的结论。(4)案例分析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能力是案例分析法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重点培养学生理解法律、适用法律和评价法律的认知能力,分析判断和归纳总结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陈述观点,解释缘由和观点论辩的语言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力。然而,案例分析法同样具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①案例分析法过度侧重于案情分析和法律适用,忽视法学理论的研究和学习。其结果只能是学生学会依据法律推理得出案件可能的裁判结果,但是为什么法律如此规定和法律背后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则很容易被学生所忽略。②案例分析法在实践中还依然是讲授法的辅助手段,案例只是理论知识讲解后的辅助性解释工具而已。对此问题,许多学者建议将讲授法与案例分析法有效结合,使学生在理解法学理论的同时学会分析案例和法律适用技能,这样做既兼顾了理论学习又兼顾了法律实践。然而,如何很好地运用这一混合方法一直是学者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对此,逆向教学法的出现为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二、逆向案例教学方法的优势和实践

逆向教学法是美国课程与教学领域的专家GrantWiggins和JayMacTighe于1999年率先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方法是从教学目标逆向入手,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和开展教学活动,最终指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方法。换句话说,课程只是实现既定学习目标的手段,而教学则是将注意力集中于特定主题,使用特殊资源,选择特殊学习指导方法,最终达到既定学习目标的过程。在具体教学中,逆向教学法不是由理论讲解到案例分析的顺向教学方式,而是先引入案例分析再进行理论讲解的逆向教学方式。其教学过程由三个阶段组成:(1)明确预期的教学目标;(2)确定教学目标需达到的证据;(3)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

1.逆向教学法的优势。

(2)逆向教学法首先进行的案例分析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这种教学法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精心地选取典型法学案例,并为之后的案例解析所需理论的学习奠定实例基础。那么在这一阶段,学生的法律学习是以了解案例具体情况为主,进行独立的分析和思考,并形成基于理性判断而得出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享受美好的探索乐趣,开拓广阔的思维空间,在伦理、道德和法律之间迂回游走,在快乐的探索中完成理论学习的铺垫工作。(2)逆向教学法鼓励学生基于各自的判断依据展开讨论,相互攻辩,在激烈的交锋中辨别是非曲直。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学生们通过讨论和辩论发现各自观点的不足,在相互学习中逐步提高对案情所涉及法律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同时,相互探讨和相互辩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和渴望获得真理的想法。(3)逆向教学法有利于教师通过启发式和探究式的讲解帮助学生解开谜团,帮助学生把对案情所涉及的法律关系的理解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将分析案例所需的法学理论和法律条文予以详细讲解,使学生们能够将自己原有的认识与这些法学理论和法律条文相比对,从而理解法学理论的含义和法律规定的合理性,最终实现法学教学的预期目标。

2.逆向教学法的运用。

逆向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可借《民法学总论》课程为例加以解释。例如:教师准备讲授公序良俗原则时,可以依据这个教学目标选取一个现实的并且社会争议较大的借腹生子案例,并将详细的案情提供给学生,使其对案情有所了解。然后,鼓励学生们进行思考和讨论借腹生子是否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要求和法律规定的问题,并让学生将形成的观点予以表述。那么,当不同的观点出现后,学生们自然会对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观点进行反驳。当然,如果在对方观点依据充分且分析合情合理的情况下,学生也会认可和接受不同观点。这就由自行探索和学习的阶段进入到相互学习的阶段。最后,教师可以就这个问题认真讲解借腹生子可能产生的一系列社会伦理和道德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共利益可能造成的危害性结果。之后,顺势引出公序良俗原则,通过解释该原则的含义明确指出借腹生子虽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予以禁止,但其违背了公序良俗原则的基本要求,因而属于违法行为。

三、结语

逆向教学法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方法在设计方式上相逆的教学方法,其强调以教学目标为起点和归宿,视教学为目标达成的手段,致力于对教学思路的核心环节进行改进和创新。如果探究该方法的本质,逆向教学法实际上是传统教学方法中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的结合,是一种混合教学方法。只不过这种教学方法将教学过程的顺序由传统教学的顺向教学转变为逆向教学。其由教学活动的终点起步,基于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合理安排案例分析和理论讲授的过程和阶段。在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自主参与和主动求知,最终全面掌握法学理论和实务技能。

作者:顾成博 高凛 单位:江南大学法学院

第六篇:国际金融学课程引导式教学方法

一、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手段落后,“灌输式”仍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把记忆当作接受知识的唯一途径。目前,国际金融学教学仍然是教师主讲为主,教师依据国际金融学的教学安排和要求自行讲授每节课内容,在讲授中,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在课堂上很少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种传统的讲授方式,使学生经常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应用能力欠缺,教学效果不佳。

2.学生在学习国际金融学过程中,教学资料较少,缺乏案例型和便于自学的学习资料,导致学生在预习和复习课程的过程中,难于理解课本上的知识。

3.在国际金融学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学生只是单纯上机进行模拟炒汇,在实践环节中缺乏对各种外汇交易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虽然对实践和实验环节很有兴趣,但学的内容却很少,只是单纯学会了炒汇的基本操作,可外汇交易的水平和灵活利用各种传统和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国际贸易、投资、风险规避水平仍较差。

4.双语教学仍处于教师主讲,而且以“翻译课”为主。在国际金融学双语教学中,很多学生感觉课堂上比较吃力,感觉教材的英文程度较难,感觉现有的补充资料理解也很困难。在上课中,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英语学习和翻译中,而无法把精力放在国际金融学课程的消化和理解上,导致双语教学效果并不好,学生学习兴趣不大。通过以上的分析,研究表明,现在采取的一般的教学方式不适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影响到上课学习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本文提出了“引导式”教学方法,期望通过国际金融学课程“引导式”教学方法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国际金融学的知识。这种“引导式”教学方法在国际著名大学的经济相关课程授课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应用前景广阔。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引导式”教学是美国专家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经过不断的改革和优化,现在提出来的“引导式”教学的基本原理是:教师改变以往传统课堂上,以教师为主讲的授课方式,而是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教师首先按照教学要求整理好预习的资料,并通过网络或其他媒介发给学生,事先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所了解,然后在上课的时候,教师主要通过各种引导方式,如问题引导、案例引导、热点新闻引导等方式,提出一些问题,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多思考,多发言,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美国著名学者AsliDemirguc-Kunt在1998年提出,“引导式”教学方式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式”教学方法通过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热情,使学生能真正掌握课程的知识。我国“引导式”教学方法开展得比较晚,但是有些专家也开始进行了研究,朱尔茜(2013)提出教师们在金融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各种金融的最新案例,让学生课堂上进行大量讨论和发言,调动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新鲜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周剑雄等人(2012)提出教师在讲授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情境来设计引导式问题,特别设计一些与课程相关的热点问题和新闻问题,使学生能认真思考,努力寻找答案,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李寒梅(2013)提出在大学教育中,根据课程设计多种生动有趣的案例,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

三、国际金融学“引导式”教学方法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1.研究目标:

(1)提高学生国际金融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素质,通过理论教学的“引导式”教学,使学生比以往更能熟练掌握国际金融学理论体系和相关原理。

(2)提高学生国际金融的实践素质,通过实践教学和实验的“引导式”教学,使学生炒汇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能灵活使用各种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进行投资,规避风险。

(3)灵活采取各种引导式教学方法,使学生高效地学习国际金融相关知识,增加课堂的活跃度,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4)通过双语教学引导式设计,加强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增加英文精读、课堂英文互动,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锻炼英文听、说、读、写的能力。

(5)改革考核方法,使学生不再以一张卷子来论分数,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

2.国际金融学课程“引导式”教学方法的主要内容:

(1)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不同的引导方法进行教学:一是“问题引导式”和“案例引导式”教学方法。所谓“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提出问题来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一种教学模式。“案例引导式”是教师提出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的模式。其具体步骤是:第一,教师课前认真备课,结合内容设置要思考的问题和案例;第二,教师课堂讲课,提出问题和案例,请学生思考和讨论;第三,请学生发言和修正;第四,教师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提高。二是“兴趣引导式”教学方法。对学生广泛关心和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外汇市场”、“外汇风险”等,可以由学生自己查找案例和资料,并自己对找到的案例进行分析,写出分析报告。国际金融学“兴趣引导式”教学根据课程的不同章节,设计有趣的题目,比如国际金融市场章节可以设计国际股票市场是怎么发展的,有哪几个重要市场;在学习“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危机”时,可以设计让学生自己阐述欧债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机理等等。学生还可以分组对各种有意思的题目进行分工和讨论,每组有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和安排工作,最后要每组派代表利用幻灯片和各种素材进行讲解。有的时候,对于比较简单的章节,还可以安排学生自学为主,自己准备课程,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成就感。三是“热点新闻引导式”教学方法。国际金融学作为与国际经济形势和实践关系非常密切的一门课程,许多热点的国际金融新闻都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教师要密切跟踪国际金融新闻和信息,并把这些国际金融新闻融入到各个章节的引导教学中。比如,在讲述“国际收支”时,教师选择一些重要贸易伙伴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的新闻,让学生们了解国际收支情况;在讲述“外汇与汇率”时,教师可以选择有关影响汇率因素的不同新闻,让学生们判断汇率的变化走势;在讲述“国际金融市场”时,教师选择国际金融市场的新闻,比如国际主要股票市场的信息变化、欧洲债券市场的每周情况、国际金融期货市场的新闻等,让学生们结合这些新闻,对国际金融市场变化进行判断,使他们更加了解国际金融市场;在讲授“国际资本流动”的时候,结合欧债危机和其他国家货币危机的新闻,让学生讨论和评价各国政府处理货币危机的方法。总之,每天,通过各种媒体的国际金融新闻数不胜数,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需要经常关注国际金融新闻,并结合课堂的各个章节,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评价和预测。四是“视频引导式”教学方法。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视频录像,有关于国际金融方面的视频非常多,既有生动有趣的纪录片,比如“货币”、“华尔街”,还有各种各样的访谈节目,比如“一周财经新趋势”、“财经正前方”等,在国际金融课堂上,应适当按照章节安排选择一些视频给学生们播放,比如在讲授外汇和汇率制度的产生、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体系等章节,选择给学生课上播放一些时间短的视频,课下以作业方式让学生自己看一些时间长的视频,课堂上让学生们进行交流、讨论或谈感想,有利于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国际金融学的实践知识。学生通过观看生动有趣的录像,对国际金融基本知识都能全面了解,枯燥的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等知识,通过视频引导就能全面了解和掌握。

(2)教师要准备好引导式教学的资料。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深刻理解教学大纲的精神,认真钻研教材,然后对教材内容进行“剖析”,明确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地方可以设疑,哪些内容枯燥乏味,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独特的自我设计,设计出相应的教学资料、讲义和习题,更重要的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意义的主题或带有争论性的问题和案例(以视频形式),并全部上传到网上,要求学生预习,并对主题、问题和案例进行思考。

(3)在实践课和实验课中,教师也应采取“引导式”教学方法。在实践课和实验课之前,教师也应把相关课程资料、问题、实验设计资料和案例传到网上,在学生充分做好预习基础上,按照教师设计的实验内容进行基本的外汇、期权和期货操作,重要的是还要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案例设计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设计出案例中涉及的外汇投资、风险规避等方面的解决方案。

(4)双语教学的“引导式”教学方法设计。双语教学比较有难点,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些困难,但是必须改革以往灌输式,以翻译为主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一,应重新选择或编写一本国际金融学英文教材。现在选择的是英文原版教材,难度较深,重新选择一本相对简单的教材,或者在原版教材基础上编写一本教材,在系统介绍国际金融学本身的同时,英文相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对学生非常重要;第二,教师必须准备大量的相关英文、中文资料,并且英文资料要简单易懂;第三,教师要设计好问题和案例,让学生认真预习;第四,在课堂上,要与学生多交流,多互动,真正展开讨论,而不是单纯地翻译。

(5)按“引导式”教学特点,设计考核方法。“引导式”教学有别于传统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上也需要重新设计,具体考核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分数、笔试成绩、实践教学的成绩。第一,平时成绩。平时成绩要占到总成绩的30%-50%,这是由引导式教学的特点决定的,平时成绩包括课堂上回答问题情况、分组讨论情况、案例分析情况等,教师要严格记录每一个学生平时成绩,做到有据可查。第二,笔试成绩。这部分成绩主要是通过试卷试题的完成情况来给分,但考试的内容也侧重于国际金融学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侧重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第三,实践能力的考核。这部分主要通过国际金融学的实验考核来完成,通过在实验课中,学生国际金融学的实验表现、模拟外汇交易操作的分析能力、盈亏情况、学生对外汇风险规避方法的运用情况来给成绩。

四、国际金融学“引导式”教学方法的实施方案

1.设计国际金融教学中文和双语教学的“引导式”教学方法,根据各个不同章节和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式、案例引导式和兴趣引导式等教学方法。

2.对国际金融学的理论教学进行“引导式”教学方法改革,突出国际金融理论的重点和难点,并要配上简单易懂的案例,并且不断补充相关的最新国际金融理论,编写教学资料和习题库;与此同时,在国际金融学双语教学中,选择或编写一本更好的英文教材,并编写相关教学资料和习题库。

3.设计国际金融实践和实验环节的“引导式”教学方法,并设计实验内容、实验问题、案例,并且在实践和实验环节中实施“引导式”教学方法,编写实验教材,制作实验模拟软件。

4.根据“引导式”教学的特点,改革考核方式,详细设计。

5.在上课的实践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相关资料进行修改和纠正改革思路。

五、结论

“引导式”教学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值得研究和应用。通过将“引导式”教学方法在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教师们通过设计各种不同的“引导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国际金融学的课程学习中,可以通过分析问题和案例来学会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金融、贸易、经济问题的素质。“引导式”教学方法对于加强学生课堂的主动性、趣味性,加强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以及实践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罗丹程 宋连成 单位:沈阳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第七篇: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方法

一、实施该方法的重要意义

第一,可以推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引入这样一种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教学方法,可以改变过去由专业教师单独讲授的“一言堂”模式,变为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不仅可以采用主题发言、小组汇报的形式,也可以由不同观点的同学提出疑问供大家讨论与争鸣,使课堂氛围变得活泼有趣,极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此外,作为一种“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法,它的实施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检查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情况,掌握每个学生对研读资料的分析水平,同时对于教师本人来说,每一次的经典阅读也是一次新的学习之旅,必将积累不同的学习感悟,发现更多前人的思想闪光处,无形中逐步夯实了教师自身的专业体系,拓宽了教师自身的专业视野。第二,逐步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目前,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呈现两种不良状态:一种是虚心向学,苦下功夫,但学习效果不明显;另一种是平日不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临阵磨枪”,这两种学习状态与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严重偏离。而究其原因,问题均出在学习方法上。笔者通过与班级学生课下访谈得出结论,结合教学过程采取经典研读,可以适当地施予学生压力,并且能通过集体讨论、辨析和教师总结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这有助于课程学习效果的持续提升。

二、实施该方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整体优化。依据教材编写教学大纲以完成基本教学为基础,经典文献的研读为辅助,做系统化的设计,整体遵循“形散而神不散”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做到课堂讲授和课外专题研读、研讨相结合。第二,知识容量大,视野开阔,覆盖面广。在总体教学框架中,各主题内容的覆盖面力求宽泛,尤其注重选择有代表性的前沿理论。第三,突出重点,详略有度。

三、实施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及考核指标

具体步骤:首先,由任课老师指定经典文献、经典书籍或者经典公共问题评论等材料,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进行阅读与思考(阅读周期通常为一周);其次,采用随机抽取方式,每次抽取若干名学生,作为每次经典研读学习讨论课的指定发言人,根据相应的评分要素进行考核。再次,发言过后,评委及观众可进行提问,提问应由讲述者回答,其他人有独到见解也可回答。若论辩交锋情况出现,视其回答问题的观点正确、逻辑层次、深刻程度、流利度以及最终有无解答提问者的解答等方面酌情加分。最后,每位同学在经典研读讨论课上,需要上交一份此次规定经典研读内容的读后感或读书笔记。考核指标:第一,读后感演讲:(60分)1.仪态仪容:服装是否正规、得体,妆扮是否自然、得体,台风是否自然、大方,肢体语言是否简洁、得体。(5分)2.语言表达:普通话是否标准,感情是否丰富,语意是否清楚,语言组织是否符合逻辑,用词是否准确,演讲是否能完全脱稿连贯流畅表达。(10分)3.主题内容:演讲内容是否完整、丰富,演讲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内容是否具有趣味性。(10分)4.逻辑结构:演讲是否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清晰完整、符合逻辑。(10分)5.分析结论:经典研读材料分析的是否有结论,结论是否深刻独特,并体现个人独特视角,能否引起他人共鸣。(20分)6.时间安排:详略是否得当,时间控制是否得当(是否超时)。(5分)第二,读后感写作:(20分)1.内容:对于经典材料主题内容把握是否准确、完整,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5分)2.结构:结构是否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清晰完整、符合逻辑。(5分)3.感悟:研读的感悟是否深刻独特,并体现个人独特视角,能否引起他人共鸣。(10分)第三,论辩交锋与创新:(20分)1.问答:所提问题是否新颖独特,是否具有说服力,随机应变能力如何;论辩过程中把控全局的能力如何,小组协调程度如何。(10分)2.创新:演讲内容、演讲形式等方面的闪光点;任何独到之处都可加分。(10分)

四、实施该方法后取得的效果

笔者在自己所授课程《公共政策学》实施该教学方法后,取得了如下的效果:第一,这种教学方式处于初步尝试阶段,从第一次实施效果的反馈情况来看,学生能够按照具体的任务要求认真进行课下准备并完成读后感,但是在课堂上形成激烈交锋的时段较少,这说明在平日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不断培养学生深入思辨、开展论辩的能力。读后感整体完成的质量较好,学生态度较认真,但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形成个人独到的见解,并在课堂上勇于阐述个人的观点。第二,根据问卷调查的简单统计,学生普遍认为能够从课堂内、外经典研读的交流与思考中学到很多东西,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活跃思维思路,拓展视野,提升能力,为以后的学业深造做铺垫。学生对于经典研读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认识,认为采用过经典研读教学方法的老师比较清楚经典研读的目的及其意义。第三,根据问卷调查的最后一个开放式问题(你对专业课老师的授课还有哪些更好的建议),将两个年级学生的建议汇总如下:1.期望授课教师更多地与学生交流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2.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理论研修或带领学生开展外出实践。3.加强文献研读与拓展思考,多结合社会时政、实事进行分析,和学生交流、交换观点与思想。4.课堂形式应更为丰富多彩,可以案例教学、经典研读、课外实践、课程讲座等多种形式相互穿插于课堂之中等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五、个人小结与反思

首先,与课程同步的、紧密相关的经典专题材料的选择问题。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自己广泛地进行阅读,从中挑选出适合学生阅读实际的文献。程度过高,学生即使按老师要求去读了,也有可能对知识一知半解,不能真正读懂,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程度过低,又有可能达不到研读的目的。因此,经典材料的甄选可在后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挑选出适合的文献并建立学科经典资料库。其次,从哪个年级开始实施经典研读的方案?对于大一、大二年级的本科学生,接受的课程几乎都是大学通识教育课,此时进入专业书籍/文献的研读是否适当。有老师认为从二年级开始就应该进入高要求高水平的经典研读,那么,往后的专业课是否能继续地保持和跟进,是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沿用这样的方法,有的著作在二年级某门课上就提及或有部分学生课下已经读过了,那么以后在专业课课堂里还有没有必要介绍,或者介绍多少?这些问题还需要在教研活动中继续交流与思索。最后,授课方式的系统化设计,包括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设计、考核办法等问题。如何在规定课时(课时较紧)的前提下,既保证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又不脱离基本的教学框架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如何与教材结合,如何与考核方式相配套?这样教的教学广度和难度是否会超出教学大纲要求,老师能否驾驭?这样教,学生能否适应?等等。

六、结语

金融题材论文范文6

一般认为,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理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1961年,美国学者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一文中提出:“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①。日后,学术界将雷马克将所言的“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具化为“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历史”、“文学与社会科学”、“文学与自然科学”以及“文学与宗教”等。比较文学的“跨学科”一词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1975年,法国学者让•皮埃尔•巴利塞里在一次比较文学国际研讨会上提出,比较文学研究不应该受制于学科界限,可以从“多学科”和“跨学科”的角度,加强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②。这是比较文学领域首次出现“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一词。中国比较文学的“跨学科”吁求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1987年,杨周翰在为《超学科比较文学研究》所写的序言中指出:“按照比较文学的一般定义,它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国别、不同民族或不同语言的文学的比较研究;它还包括文学和其他学科、其他艺术或其他表现领域之关系的研究”③。他认为,中国比较文学工作者在前一个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而在“跨学科”领域所做的研究不多,有很多的不足。为此,他发出呼吁:“我们需要具备一种‘跨学科’的研究视野:不仅要跨越国别和语言的界限,而且还要超越学科的界限,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来考察文学”①。

历史上,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又被称为“科际整合研究”,即把人类社会童年时期处于同一个母体的、日后被细化的社会分工所割裂开来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学科重新整合起来,以文学为中心,从文学的入手,在文化的背景下,在比较的视野中,对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进行研究。比较文学“跨学科”理念的提出及其理论构建,得益于20世纪世界文学的发展和文学观念的更新,得益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视野的拓宽和思维方式的嬗变。这种情形下,研究方法日趋多元化,语言的、国别的、传统的、人为的界限早已打破。传统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不但“难以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①,而且已不能满足宏观视野下综合研究的需要。而超越时空观念,超越学科界限和超越文学自身的综合性研究,既可为当代比较文学研究开辟新的、广阔的研究领域,也是比较文学研究顺应时展所做出的必然抉择。其实,在提出“跨学科”理念的同时,雷马克就谈到了“科际整合”或曰综合研究的必要性,指出“我们必须综合,除非我们宁愿让文学研究永远支离破碎。只要我们有雄心加入人类的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我们就必须随时把文学研究中得出的见解和成果集中起来,把有意义的结论贡献给别的学科,贡献给全民族和全世界”②。因为比较文学“是把人类创造活动本质上有关而表面上分开的各个领域连结起来的桥梁。”如果想发挥这座桥梁的作用,就要在研究领域上做文章,即“不仅把几种文学互相联系起来,而且把文学与人类知识与活动的其他领域联系起来”③。跨学科研究充分体现了比较文学的边缘性、渗透性和交叉性特征。它的出现,扩大了比较文学的外延,拓展了比较文学的空间,使文学研究走出了自我封闭的藩篱,使部分的、彼此孤立的文学现象连成了一个整体。与此同时,跨学科研究又将文学置于同其他学科相关联的时空领域中,不但扩大了文学研究的范畴,开辟出一条文学与其他学科沟通与对话的渠道,还使我们有机会站在文学以外,站在其他学科的视角上观察文学,研究文学,鉴赏文学,从而对文学有新的认识和新的发现。如今,“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三大基本途径已为比较文学界所认可和接受。

二、中国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现状

中国比较文学的文献中最早出现“跨学科”研究的信息是20世纪80年代。1982年,张隆溪选编的《比较文学译文集》选入了美国学者里恩•艾德尔的《文学与心理学》、牛顿•P•斯托尔克奈特的《文学与思想史》和玛丽•盖塞的《文学与艺术》;1985年,干永昌、廖鸿钧、倪瑞琴编选的《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也选入了艾德尔的《文学与心理学》;1986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的《比较文学研究资料》,除了将上述三位美国学者的文章选入外,还选入了中国学者钱钟书的《中国诗与中国画》、乐黛云的《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以及钱仲联的《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1987年,杨周翰、乐黛云主编的《中国比较文学年鉴》除了继续收录乐黛云和钱仲联的同名成果外,还收录了傅鸿杰的《奥尼尔与尼采》、程代熙的《朱光潜与尼采》、朱维之的《禅与诗人的宗教》等;1989年,乐黛云、王宁主编的《超学科比较文学研究》除了王宁的长篇《导论》外,还收录了很多当代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如乐黛云的《文学与其他学科》及《文学与其他艺术》、许明的《文学与哲学》、王锦园的《进化论与文学》、徐志啸的《文学与宗教》、伍晓明的《文学与音乐》、王长俊的《文学与绘画》、王宁的《后结构主义与分解批评》、孙津的《中西文论的哲学背景》等。中国比较文学的教材中最早出现“跨学科”研究的内容也在20世纪80年代。1984年,卢康华、孙景尧的《比较文学导论》以“非本科范围研究”为题介简要提及了“社会学与文学”、“神话、民俗学与文学”、“哲学与文学”、“宗教与文学”、“思想史与文学”、“语言与文学”以及“其他艺术与文学的关系”等跨学科内容。1988年,乐黛云的《比较文学原理》在“科际整合”一章中介绍了“文学与自然科学”、“文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及“文学与艺术”跨学科内容。1988年,乐黛云主编的《中西比较文学教程》在“跨学科研究”一章中,介绍了“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哲学社会科学”、“文学与自然科学”等跨学科内容。#p#分页标题#e#

同年,陈?、刘象愚的《比较文学概论》,在“跨学科研究”一章中,介绍了“文学和艺术”、“文学和宗教”、“文学和心理学”以及“文学和哲学”等跨学科内容。90年代及至21世纪,“跨学科研究”不但成为比较文学教材必不可少的内容,外延还拉伸到“文学和经济学”、“文学和历史学”、“文学与社会学”、“文学与语言学”、“文学与系统论”、“文学与信息论”、“文学与控制论”等领域。中国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著作多出现于20世纪尾声和21世纪初叶。如陈洪的《文学与宗教》、龚每律、谭桂林的《当代中国文学与宗教文化》、冯川的《文学与心理学》、叶舒宪的《文学与人类学》、彭兆荣的《文学与仪式: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麻承照的《文学与民俗》、许建昆、陈又凌的《文学与电影的对话》、阮庆岳的《文学与建筑相问》、王宁的《文学与精神分析学》等。此外,一些非文学工作者也在自身学术视野内探索文学与其专业的关系,如罗小平的《音乐与文学》、蒋容理的《音乐与文学的对话》、罗立刚的《宋元之际的哲学与文学》、唐德刚的《史学与文学》、周群的《宗教与文学》等。另外,还有学者将“跨学科研究”引入具体的学术领域中,如郑杰文的《中国古代文学跨学科研究》、陈致文的《跨学科视野下的诗经研究》等。与著作类成果相比,中国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在论文类成果上呈辐射式和多元化态势。除了“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历史”、“文学与社会科学”、“文学与自然科学”及“文学与宗教”外,在“文学与计算机”、“文学与网络”、“文学与动漫”、“文学与医学”及“文学与农业”等方面均有数量不等的成果出现,展现出一种较为可观的局面。纵观中国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历程,有如下问题值得关注:(1)全方位、多视角的多元化研究格局已经形成。其内涵和外延不但突破了雷马克当初制定的界限,而且随新兴学科发展的脚步不断延伸,使比较文学的“边缘性”、“交叉性”和“渗透性”功能得到充分施展。(2)文学界主宰研究的局面被打破。很多非文学领域的学者纷纷从自身的学术追求出发,深入探讨所在学科与文学的关系,如“绘画与文学”、“建筑与文学”、“医学与文学”等,有的研究队伍和研究成果已呈赶超文学之势。(3)整体理论性探索不够,实践阐释不足。很多研究流于表层,流于文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的泛泛叙述。系统的、有理论探索的、有实践个案的、有学术含量的成果所占比重不是很大。与“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相比,“跨学科研究”尚未形成完整和成熟的理论体系,研究成果也无法与“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相提并论。

三、“跨学科研究”在比较文学教学中的角色转换

在比较文学基础教学中,“跨学科研究”至今还是一个配角。尽管作为三大研究途径之一,“跨学科研究”拥有与“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相等的地位,但落实到教学环节中,“跨学科研究”则往往成为可有可无的边缘性角色。这一点,在中国比较文学复兴以来出版的教材中就可见一斑。最早的“跨学科”内容,是以“附”的方式出现在教材的角落中,篇幅也很小。随后的“跨学科”内容,或以“科际整合”,或以“跨学科研究”为题,正式出现在教材的章节中,范畴和篇幅也有所扩充。日后及今的比较文学教材,基本上延续了这一格局,即大多把“跨学科研究”作为一个章节的内容加以介绍,范畴相对稳定。然而,一旦进入到具体的教学,对“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关注度,就远远大于“跨学科研究”。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留给“跨学科研究”的寥寥无几,其“附属”的配角地位至今没有大的改观。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首先是前面所述的理论建构的不足。自雷马克提出这一理念起,“跨学科研究”始终没有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没有产生“影响研究”的“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以及“平行研究”的“主题学”、“题材学”、“文学类”、“比较诗学”以及由此变异而生的“形象学”和“译介学”等理论范畴。缺少了理论根基,就缺少了底气,教学上自然会产生无话可讲的感觉。其次是知识结构的陌生。由于“跨学科研究”的外延超出了文学本身,使从事文学研究的人们对所“跨越”到的学科领域或一知半解,或一无所知,在文学与这些学科之关系面前不知所措,更不知如何下手。

金融题材论文范文7

近年来甘肃文化产业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产业附加值不高。提升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推动甘肃文化产业升级,政府应当通过高端规划、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创新支持模式、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版权产业引导甘肃文化产业升级。

关键词:

甘肃文化产业;升级;政府引导;策略;路径

基金项目: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管引作用研究》(14YD085);甘肃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甘肃文化产业价值链高端攀升路径研究》(1305ZCRA151)

近年来全国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上升。各地政府都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出台各类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一些发达地区政府利用财政优势、人才优势、管理优势引导当地文化产业向高端发展,大力促进当地文化产业升级。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同样面临文化产业升级的问题,但是欠发达地区在财政资金、人才储备、管理水平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不小差距,不可能照搬发达地区政府经验。欠发达地区政府如何引导当地文化产业升级需要深入探索寻找适合自身的路径。产业升级实际上是同一价值链中各环节和不同价值链间互动产生的复杂动态结果,是产业在价值链中朝高附加值环节不断攀升的过程[1]。近几年来甘肃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但是文化产业增加值绝对量还较低,文化产业附加值不高,甘肃文化产业基本处于价值链低端,提高甘肃文化产业发展质量,提高甘肃文化产业附加值,升级甘肃文化产业成为发展的必然。

一、甘肃文化产业升级的必要性

甘肃文化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文化产业发展质量不高、效益还比较低。

(一)发展质量不高

经过几年的发展,甘肃文化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产业规模与发展效益仍然偏低。从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与GDP的比值来看,2012年全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与GDP的比值为3.48%,甘肃省的这一比值仅为1.16%。2013年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13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1351亿元,与GDP的比值为3.63%。其中,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20081亿元,比上年增加2010亿元,增长11.1%,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1个百分点。2013年甘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69%,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及以上,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同期,陕西文化产业完成增加值643.4亿元,增长27.4%,占GDP比重为4%,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2013年贵州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09.72亿元,比上年增加57.69亿元,增长37.95%;占GDP的比重为2.62%,比去年上升0.4个百分点,增长18.02%,从产业规模、GDP增速来看,甘肃文化产业与西部地区省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与全国发展水平相比差距明显,文化产业发展质量不高。

(二)以低附加价值产业为主

通过对甘肃发展年鉴(2014)中文化产业数据的整理,可以发现甘肃文化产业中从事初级文化产品生产、制作的企业数量较多,从事文化创意、版权交易、影视发行、工业设计的企业寥寥无几。特别是在具有较高附加值的版权交易、文化资本运作方面发展严重不足。近年来,甘肃省虽然在电影、动漫产业进行了努力尝试,2014年“双联”题材影片《腊月的春》亮相央视电影;2012金鸡百花电影节期间,甘肃有多部影片进入展映环节,甘肃獒声文化有限公司拍摄的《阿米走步》、甘肃籍知名电影人陈逸恒执导的《腊月的春》、青年导演张忠拍摄的《小西天狄道传奇》分别进入民族电影、新片展播单元。此外,还有以兰州“最美新娘”李成环的故事为原型拍摄的微电影《飘去的白丝巾》及省公安厅出品的微电影《儿子别逃》。然而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电影、动漫产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高附加值的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实现的增加值占文化服务产业增加值比重不足14.58%(剔除新闻出版发行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值为6.13亿元,占比9.31%,与全国平均水平有明显差距。高附加值文化业态发展迟缓,甘肃文化产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2]。

(三)产业竞争力较弱

各国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表明,文化产业具有十分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取决于是否具备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而文化产品具有非常明显的边际效益,文化企业规模越大,效益越好,竞争力也就越强。尽管2014年甘肃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达到了10088家,但具备竞争实力的企业还不多,规模都偏小,缺乏能够带动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特别是在全国具备影响力、品牌和实力突出大型文化企业集团缺乏。作为甘肃省最具实力的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营业收入为8.71亿元,营业利润为1.25亿元。与国内主要传媒企业还有较大的差距,竞争力不强,难以发挥对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总体来看,甘肃文化产业及企业规模都较小、文化产业链不长、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结不密切、产业集群没有较好地形成,主要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产品质量亟待提升、整个产业竞争力不足。因此通过文化产业升级,提高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效益,促进甘肃文化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提高甘肃文化产业竞争力是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甘肃文化产业升级中的政府引导策略

近几年甘肃文化产业取得了良好发展增速较高,但甘肃文化产业整体规模较小、有竞争力的企业不多、发展中还存在盲动现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3]。加上甘肃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文化产业市场尚未发育完善,各个地区(州)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足,且大多数还处在低级阶段,通过产业自身市场化发展向高端演进难度较大,因此政府引导必不可少。对于甘肃文化产业而言,政府应当重点采取以下策略引导文化产业升级发展。

(一)放松规制

各国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表明,放松规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4]。就甘肃省实际情况而言,首先,应当着重放松准入规制。根据文化产业不同行业的产业结构、公共程度,确立进入规制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对文化产业中的自然垄断行业,要逐步地引入竞争规制,通过竞争不断提高文化企业的生存能力,通过市场倒逼企业向高附加值区域转移,带动文化产业升级[5]。其次,放松融资规制。放松融资准入规制、建立多元化的文化投融资体制,调整文化所有制结构。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和发展规律特点出发,积极借鉴一切有利于发展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在国家现行政策允许范围内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可以通过股份制改造,发展混合所有制,促进文化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二)培育企业价值链意识

文化产业价值链构成符合典型的“微笑曲线”特征,处于微笑曲线两头的业态附加值高,处于微笑曲线中间位置的业态附加价值较低。初级文化产品生产都处于微笑曲线中间位置,由于对资本、技术、管理的要求相对较低,进入门槛很低竞争激烈,而且在面对上下游业态的挤压下,缺乏议价能力,在整个产业附加值的分配中只能获得较低的附加值,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而文化创意、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文化产品周边开发、品牌运作、资本运营、形象授权等业态处于微笑曲线两头,由于资本、技术、管理的优势,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能够在整个产业附加值的分配中获得较多,处于价值链高端。因而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当树立价值链意识,在发展文化产业时,政府要积极培育企业的价值链意识,提高各类文化企业对价值链的认识,让各类企业尽可能发展处于高价值链环节的文化业态。要摒弃简单文化产品生产理念,向价值链曲线两端移动,向创意、营销、品牌化方向努力[6]。

(三)引导文化企业“走出去”

甘肃文化产业升级不能闭门造车,需要“走出去”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甘肃文化企业参与全国乃至全球文化市场竞争,在竞争中学习提高。甘肃政府应当结合甘肃实际,采取具体措施,制定与甘肃发展相配套的文化企业“走出去”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推出配套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投融资政策、财政税费优惠政策、对外开放政策。培育核心产业链,壮大骨干龙头企业,打造文化产业“航母”,推进文化产业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市场化程度,促进文化甘肃文化企业“走出去”[3]。通过“走出去”学习成功企业的运作经验、商业模式、管理技术促进甘肃文化产业升级发展。

三、甘肃文化产业升级中的政府引导路径

从国内外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来看,政府、市场都起了重要作用,不同之处在于政府、市场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作用大小,政府和市场谁更主导[7]。对甘肃政府而言应当做好以下工作引导甘肃文化产业升级发展。

(一)高质量规划引领

甘肃文化企业由于自身能力限制,规划意识缺乏,不仅很难把握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和指向,也缺乏对自身发展做出规划的能力,地方政府应当通过规划加以引领。甘肃政府应当发挥文化产业研究者的作用,借助省内外专家的知识、经验,充分理解把握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尊重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提炼出甘肃文化产业升级发展目标与方向,为甘肃文化企业的发展指明道路和目标[8]。以高质量、高水平的规划为指导引领甘肃文化产业升级发展。抓住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找准切入点,以点带面,以大项目、大投资规划为核心,带动甘肃文化产业价值链的重构,推动甘肃文化产业升级发展。

(二)发展文化产业服务平台

文化产品、资本交易是否通畅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9]。地方政府应当为文化企业打造孵化、产权交易、产权登记托管、产业投融资合作平台。利用区域内改造的文化产业街区、现有场馆实现文化产品展示交易。积极建设专业的文化产品展示馆,满足交易、会展、电子商务、拍卖等功能。以甘肃文化产权交易中心为核心,联系国内外交易平台,拓展服务功能,为甘肃文化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产业交易、投资引导、资金融通、商务咨询、产权交易等服务为文化企业提供展示交易的平台。搭建文化产业信息资源交流平台,聚合产业、高校、政府、国内外文化资源信息,为各文化产业参与者提供文化信息、行业政策信息浏览、市场营销、资源贡献、项目合作便利[10]。搭建文化产业参与者互动平台,让各个文化企业、资金需求供给者、文化产业研究者能够及时了解甘肃文化产业的现状、政策、规划和发展趋势。通过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解决甘肃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引导甘肃文化产业升级发展。

(三)创新支持模式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但对于甘肃而言,政府财政能力有限,传统的财税减免、奖励补贴等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实施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文化产业的支持中,应当解放思想,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创新文化产业升级支持模式。一是设立文化众筹平台。众筹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已经逐步得到政府的认可和支持。甘肃政府应当积极引导社会力量设立文化产业众筹平台,引入文化产业投资担保公司进行担保,为小微文化企业筹措资金提供有益的帮助。二是设立文化融资租赁公司。影视剧、动漫制作往往需要专用软件、设备。而这些专用软件、设备价格高昂,一般的小微文化企业缺乏承受能力。对此,甘肃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扶持积极引导有实力的企业设立文化设备融资租赁公司,由文化设备融资租赁公司购买设备、软件租赁给企业使用,降低小微文化企业成本。

(四)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

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是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最佳选择[11]。一方面,科技创新为文化产品发展的表现力、传播力、创作力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了科技创新的发展速度。在文化与高新技术结合的时期,文化企业要注重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文化业态,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甘肃政府应当着力推动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利用高科技推动甘肃传统文化产业,如促进演艺、报刊、出版、印刷产业与科技相融合,大力发展数字出版、有声读物、微电影等新兴业态。

(五)发展创意版权产业

推动甘肃文化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创意版权产业是最为有效也是最为可行的路径。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表明,内容创意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在文化产业价值链条中,创意版权产业处于价值链高端,能够带来很高的附加值[12],另一方面,创意版权产业发展所依靠的核心资源是人。甘肃相较于其他发达地区,在资金、科技方面具有较大的差距,但是在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方面投入门槛相对较低。甘肃应当借助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以创意版权文化业态。通过合理的机制吸引、培养人才,利用新技术、专业化服务,重点发展工业设计、影视文学作品、动漫创作等业态。

四、结语

甘肃文化产业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产业竞争力、带动力正在逐步提升。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西部地区一些省份相比,产业发展水平层次仍然较低,2015年甘肃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加快甘肃文化产业升级,但在地方政府财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仅仅凭借地方政府的力量推动全省文化产业升级发展难度较大。政府应该通过规划引导、搭建服务平台、创新支持模式、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创意版权产业引导地方文化企业升级发展,通过促进地方文化企业升级带动甘肃文化产业升级。

作者:杨齐 单位:甘肃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卫平,陈林.产业升级的内涵与模式研究———以广东产业升级为例[J].经济学家,2011(2):60-66.

[2]刘伟平.政府工作报告(2014)[3]安文华,周小华.甘肃文化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47-48,92-93.

[4]马佳男.中国“兰西格经济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52-53.

[5]欧阳坚.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78-79.

[6]连辑.在甘肃省一季度文化产业调度会的讲话

[7]王福生,周小华.甘肃文化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8-18.

[8]刘进军,周小华.甘肃文化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67-68.

[9]胡惠林.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论文献研究综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02-103.

[10]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前沿—十二五展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32-133.

金融题材论文范文8

摘要:

“一带一路”战略为福建文化产业发展优化提供新的机遇。但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福建文化产业发展优化面临着文化产业区域发展失衡、文化资源整合不足、沿线国家的文化差异带来不确定因素、沿线国家和国内地区文化产业的挑战等问题。基于此,从整合文化资源、构建“一体带动两翼,两翼支撑一体”的文化产业空间发展格局、建立跨区域联动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合作共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提出福建文化产业发展优化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一带一路”;福建;文化产业;发展

2013年中央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不仅包含了文化产业,还需要文化产业带路、搭台,让文化产业搭车[1]。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将福建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为福建文化产业发展优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是福建各地市文化产业发展失衡、文化资源整合不足、沿线各国文化背景差异等各种因素,使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因此,福建文化产业要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大放异彩,合理调整其发展布局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一带一路”战略与福建文化产业的关系

“一带一路”战略为福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拓展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空间。“一带一路”战略也需要依赖文化产业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搭台,可以让文化产业搭车传播福建形象、福建故事,提升福建文化影响力。

(一)“一带一路”战略为文化产业发展优化提供新的机遇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是连接台湾海峡东西岸的重要通道,是太平洋西岸航线南北通行的必经之地,也是海外侨胞和台港澳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一带一路”战略为福建文化产业发展优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福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发挥文化资源和对外开放的优势,拓展对外文化贸易平台和渠道,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文化合作和竞争,把更多具有福建地域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向世界,文化贸易额持续增加,位列全国第四位[2]。但福建文化对外贸易缺乏中高端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出口大多为低端产品,高端文化产品难寻其踪,特别像动漫、电影、电视剧出口数量非常少[3]。这就表明福建与“一带一路”沿途国家和地区之间发展文化贸易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带一路”战略无疑将给福建带来文化贸易伙伴增多、地域拓展、更加开放的历史机遇[4]。

(二)文化产业是顺应“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实现

的现实需要“一带一路”战略是在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程中被提出来的,文化产业是这一战略重要的转型基础与融合性产业,是新常态下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促民生的重要领域[5]。“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过程中的内在需求,文化产业以其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市场潜力大等特点,成为顺应经济发展形势,缓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也顺势成为了国家战略[5]。“十二五”以来,福建把发展文化产业摆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战略位置,紧密结合自身独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条件,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形成既有本土核心竞争力,又与其它省份差异化发展的格局,推动福建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2015年福建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1%,总量和占比均居全国前列,文化艺术精品不断涌现。比如,电影、电视剧、戏剧、歌曲、广播剧、文艺类图书荣获第十二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实现“满堂红”;创排大型舞剧《丝海梦寻》,受邀在联合国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机构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地演出。上述优秀文化产品将拓展福建文化产业的文化辐射功能,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民众提供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福建文化影响力。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制约福建文化产业发展优化的因素

“一带一路”战略为福建文化产业发展优化提供了新的机遇,而文化产业发展拓展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与视角,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基础。但存在着影响文化产业发展优化的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文化产业区域发展失衡

区域文化是地理区位、资源、气候、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逐渐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地域文化。区域文化的发展取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同时,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也决定着地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性质等,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互动互进的关系[6]。福建省各地市经济基础不同、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也存在差异,使得文化产业区域发展相对不平衡,发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福建文化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福州、厦门和泉州,法人单位数占福建的66.1%,实现的增加值占福建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约为77.3%,它们是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城市。而漳州、莆田、宁德、三明、南平、龙岩等六个城市经济基础发展水平低,文化市场发展水平也较低,文化产业发展不尽如人意,相对比较落后,对GDP的贡献率相对较低。但这些相对落后的城市也已开始结合自身的特色文化和优势着手发展文化产业。例如,南平在武夷山规划了8平方公里的创意产业园区;龙岩依托古田会议旧址群、长汀革命旧址群、才溪乡调查会址,打造一批红色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宁德设立福建畲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莆田大力发展妈祖文化产业和工艺美术业等。这表明由于受地理区位空间条件制约,福州、厦门和泉州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优于省内其他城市,而省内其他城市是“一带一路”战略架构中的“开放重地”,这是福建文化产业腹地拓展的重要支撑,也是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7]。

(二)文化资源整合不足

文化资源整合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发掘、选取和价值再造的过程,根据市场的需要加以集中优化,形成具有较高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文化资本[9]。文化资源开发是一个保护、传承和品牌化的过程,资源整合往往会形成1+1大于2的合力和裂变效应[9]。因此,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趋势所向。目前福建文化资源整合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南平市政府提出大武夷旅游概念,整合了延平溪源峡谷、顺昌华阳山、建瓯根雕城、大安源、瀑布林等重点景区,将奇峰怪石、险滩飞瀑、森林氧吧、温泉禅茶、畲族风情、根雕文化等地域自然、人文资源融为一体。但从总体上来说,福建各地市文化资源整合面不大,过于狭窄,文化产业发展散点化问题较为突出,缺乏整体形象定位和共同开发保护的政策和项目协调,导致各地市在文化旅游推广过程中各自为战,难以形成“抱团”打造拳头产品和品牌化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市场化的运作机制还是配套服务能力都有待进一步完善提升[9]。比如,一些城市单纯利用实体性文化资源开发旅游业,往往忽略传说故事对旅游景点的提升价值[10]。

(三)沿线国家的文化差异带来不确定因素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曾经是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宗教的发祥地,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孕育出许多各具特色的古老文明,文化多元性和多样性较为明显,造就各国的文化差异。而各国的文化差异有利于发挥自身的文化禀赋优势,促进文化交流与借鉴,实现文化精神产品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同时也会阻碍它们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甚至存在文化壁垒和文化冲突。比如,一些民间社会团体和民众受宗教信仰、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文化相对主义的倾向,注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本土文化的独特性。少数民众和社会团体趋于保守,消极应对本土文化的更新和与异质文化交往,排斥外来文化,会阻碍沿线国家的文化交往特别是精神产品的贸易和价值观的相互传播[11]。因此,沿线部分国家与福建在文化上的差异、冲突,会影响双方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寻求合作点,也就难以真正让福建文化产业项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发展,最终影响福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的整体推进[1]。

(四)沿线国家和国内地区文化产业的挑战

“一带一路”沿线涉及的国家60多个,包括东南亚11国、西亚18国、南亚8国、中亚5国、中东欧16国、独联体7国、蒙古国、非洲等;同时也涉及中国内陆地区,包括西北五省、东北三省、广西、云南、西藏、上海、浙江、天津、福建、成都、重庆、武汉、郑州、长沙、南昌、合肥等,以及香港、澳门、台湾。这些沿线国家和国内地区,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开发出文化产品,在文化产业竞争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与福建文化产业共同分享国内外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随着福建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内外文化产品正在融入福建文化市场,对文化消费者的欣赏口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刺激文化消费者不断产生新的更高的文化需求[12]。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表现为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较好的文化设施基础条件和较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区位、人文优势[13]。但福建要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发展本土文化产业面临严峻的现实问题。从企业规模和品牌影响力看,沿海多数城市的文化龙头企业实力较强、文化知名品牌影响力较大,与省外其它城市相比有一定差距;从文化创意人才数量和储备来看,沿海城市高等教育相对发达,高端文化人才集聚力强,有较强的文化创新活力,这方面福建也存在差距;从文化消费需求看,福建与沿海城市比较,辐射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高雅文化消费需求不足,大众文化消费市场不旺。

三、“一带一路”战略下福建文化产业发展优化的路径选择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发挥文化先行优势,加强福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优化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

(一)整合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是“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的宝贵资源,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整合现有文化资源,不断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着力解决文化产业“小、弱、散”的问题,为文化产业发展优化提供组织结构保障。福建文化资源丰富,但对文化资源的整合,总体上还很不够,造成在国内外文化市场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不多。因此,应充分整合现有文化资源,紧扣“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把福建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加快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建构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享利益、共识推动的文化平台,形成文化产业发展优势,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由独唱到合唱[7]。比如,在利用和开发茶文化时,可以将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这四大名茶进行同类串联,又可以将中华茶道与日韩茶道、宫廷茶道与民间茶道等进行相近串联,还可以将茶道与禅道、瓷器、奇石、书画等进行相关串联,达到文化资源的多角度、全方位开发[10]。因此,应对福建文化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合理摄取、保护和利用,打造文化产业运营新平台,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整体水平。

(二)构建“一体带动两翼,两翼支撑一体”的文化产业空间发展格局

“一体”是指以福州、厦门这两个中心城市为支撑,由沿海城市群组成的区域,该区域以福厦、厦漳铁路和福泉、泉厦、厦漳高速公路为轴线,南北绵延300公里,其经济发展水平高、人民收入水平高、人口数量多,是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彼此间联系较为密切,正形成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14]。“两翼”是指以北部闽江流域和南部九龙江流域为依托,基于相同文化内涵的次发展区域,此两翼以内陆中心城市南平和龙岩为端点分别与福州、厦门和泉州形成了城市对称分布的发展格局[14]。以福州、厦门、泉州为核心的沿海城市是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的绝对力量,切实发挥其对“两翼”的文化辐射功能。以三明、南平和龙岩为核心的福建内陆地区,是福建古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发源地,是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一体”和“两翼”各具优势又存在有机联系,在发展要素、产业层次、功能定位等方面,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合力推动福建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三)建立跨区域联动机制

区域合作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不同区域间形成上下游产业链。促进区域联动发展,是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化资源分布和文化产业开发具有跨行政区域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打破行政区域束缚的羁绊,实现跨行政区域合作[15]。因此,福建各地市要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着眼全局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分类推进文化产业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提高中心城市文化产业的整体合作水平以及中心城市对中小城市文化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16]。从实践来看,泉州和厦门地缘相邻,文脉相通,文化产业互补性和联动性强,合作空间大。为此,需要建立跨区域文化产业协调机制,通过结对帮扶、建立联盟等形式,加强政策互通、相互投资、项目对接,构筑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链,解决区域间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文化资源浪费以及无序竞争[17]。此外,还要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平台和项目,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国际合作[13]。

(四)促进文化产业合作共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战略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人类发展的新思维,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人类的和谐发展,以建构面向未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18]。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在于寻求世界文化产品的共识,其目的在于抵制文化霸权,调和文明冲突,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新方向。而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加强文化产业合作共赢,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因此,应秉承互不干涉文化发展政策,尊重“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文化差异,共同维护沿线各国文化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发展各自特色的文化产品,促进各国文化禀赋互补。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秉承包容性发展的文化理念,拓展文化产业发展新空间,以“海丝”文化品牌培育为重点,突出“海丝”文化主题,将“海丝”文化融入文化产业体系各领域,打造“海丝”文化产品与服务品牌。同时,加大“海丝”文化品牌“走出去”的力度,构建互利共赢的文化产业蓝图,将“海丝”文化作为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合作的纽带,促进文化对外贸易新空间的拓展、新格局的形成,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各族人民群众对文化日益增长的需要。

作者:陈登源 单位:中共福州市委党校政治教研部

【参考文献】

[1]蔡尚伟,车南林.“一带一路”上的文化产业挑战及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

[2]文体新局.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实施意见[EB/OL].(2015-05-27)[2016-08-09].

[3]魏雪莲.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

[4]秦淑娟,李邦君,陈朝霞.“一带一路”下的上海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新机遇及路径研究[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6(7).

[5]滕晶,李敏.“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基于西安曲江新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思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7).

[6]单玉丽.发挥海峡区域文化优势,促进区域融合发展[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2).

[7]李孝敏.“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拓展浅析[J].学习论坛,2016(7).

[8]王志平,郑克强.鄱阳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禀赋评价与保护利用模式[J].江西社会科学,2012(10).

[9]齐勇锋,张超.“一带一路”战略与中蒙俄文化产业走廊研究[J].东岳论丛,2016(5).

[10]林朝霞.福建文化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对策[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4(4).

[11]赵波,张春和.论“一带一路”战略的文化意蕴———基于世界文化交往思想的视角[J].学术论坛,2016(1).

[12]郭颖.福建文化产业竞争环境SWOT/PEST分析[J].发展研究,2007(10).

[13]孙慧英,倪宇婷.福建省文化产业研究十年综述[J].东南传播,2012(1).

[14]曹伟.丝绸之路文化产业战略规划需探讨的几个问题[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3).

[15]郑美娟.海西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及核心动力[J].东南传播,2011(12).

[16]祁述裕,刘东超,孙连才,等.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以福州、莆田、泉州和厦门四地为考察中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9).

[17]刘孟孟,王宜强,黄跃东.福建省基于“一体两翼”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战略研究[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2(9).

[18]明浩.“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

第二篇:文化产业发展亮点和思路

摘要:

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经济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将三明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着力构建地方文化产业群,形成产业集群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形成投资导向与消费导向“双轮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三明文化产业发展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加快三明市文化产业发展应该提出的新思路。

关键词:

三明市;文化产业;发展;新亮点;新思路

一、三明市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新亮点

近几年来,三明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呈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增加值持续增长、产业投资力度加大的新亮点。2015年全市实现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47.96亿元,居全省第7位,增长12.5%,居全省第5位,占GDP比重为2.8%。这些新亮点具体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着力完善文化改革发展三项机制。三明市建立健全领导机制、推进机制和保障机制,市、县两级均成立以市(县、区)长为组长的文化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全市文化产业形势分析会、文化产业统计工作会议、全市文改办主任座谈会、市属文化单位座谈会等专题会议,加强对全市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的协调指导。完成《三明市“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编制,推动重点项目列入福建省推进“互联网+文化产业”行动实施方案和全省“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重大项目(工程)。发挥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导向作用,累计下达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000万元扶持165个文化产业项目(企业),推荐万寿岩文化遗址、泰宁明清园、永安竹天下、沙县小吃文化城、泰宁文艺创作基地等一批项目争取中央和省专项资金补助突破1亿元。其次,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三项任务。三明市7个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已经全面完成,其中市歌舞团推行专业文艺团体竞聘上岗等内部改革,组建三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其“主体不变机制变、主业不变功能变、公益不变服务变”的渐进式改革经验多次获中央和省里肯定。三明歌舞团实行“渐进式”改革,营业收入由改革前的不足3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突破1000万元,被评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由三明人民广播电台和三明电视台合并而成的三明广播电视台挂牌运营,“三明网”和“今日三明网”合并成立三明市新媒体发展中心。荣获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公共文化服务“六联六创”工作机制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全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第三,着眼于增强县域文化竞争力。三明市委、市政府年初提出“一县一品牌、一县一园区、一县一实体”的“三个一”工作重点。三明市各县(市、区)以“做响品牌、做大园区、做强实体”为抓手,着力落实。梅列区的城市文化广场园区,依托市体育场馆项目建设,设立不同功能板块,目前已入驻企业18家。全市有10个园区列入全省文化产业园区名单,评选命名闽台(永安)文化创意产业园、沙县小吃文化产业园等6个园区为“三明市文化产业重点园区”,泰宁丹霞文化产业园入选“全省十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达9家。尤溪朱熹公园建成开放,永安竹天下文化广场“五馆一城”投入使用,泰宁丹霞文化产业园累计入驻企业64家,年产值比增12.5%。第四、着力实施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结合各地发展定位和资源特点,建立了全市文化产业项目库,健全文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挂包联系、每季一通报、半年一点评等工作机制,促进项目滚动开发。2013年以来全市累计推动实施了114个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150亿元,市图书馆、市艺术馆、泰宁明清园、福建(泰宁)文艺创作基地等重大项目建成开放。实施16个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项目,三明万寿岩遗址公园、尤溪朱子文化城入选“福建文化产业十大重点项目”。大型客家历史电视连续剧《大南迁》在多家卫视播出,红色电影《绝战》在全国院线上映,三明学院动画作品《望海的灯》获厦门国际动漫节第七届“金海豚”奖金奖。福建省华悦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已累计创作了林博会吉祥物、世客会动漫介绍片等3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创意作品,在全国动漫专业大赛中10多次获得大奖,“红印山1号”被省政府列为“十二五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被省文化厅评为“省级文化示范基地”;福建华悦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也先后被评为“省级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和“福建省重点创意企业”,原创动画作品在全国动漫专业比赛中获多项荣誉,纯手绘动画片《少年陈景润》和儿童科幻动画电影《万寿岩历险记》获批发行播出;三明传奇文化传媒公司推出旅游实景游戏《三明传奇》,开辟地方旅游营销新渠道。三歌文化传媒公司依托新创办的朱熹杨表正古琴艺术研究会、三歌古琴传习所推动古琴斫制、培训、演出向产业化方向迈进。

二、三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鉴于三明市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所呈现出的新亮点,必须对加快三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新思路。一是加强规划,将文化产业作为创新型城市的支撑产业来培育。要尽快编制出台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三明市发展文化产业行动方案》,对未来几年三明市文化产业的战略布局、产业重点、产业品牌、文化企业、文化园区建设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推进方法和实施步骤进行精心设计和科学规划,把各项文化发展指标列入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力争将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创新型城市的支撑产业。二是创新体制,拓展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分类实施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党报、广电、博物、群文、公园等公益性单位,维持原有事业体制,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文化产品,发挥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引导作用。其他文化经营单位向企业转制,事业单位转制可以转为国有企业,也可以重组为股份公司形式,确立文化经营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三是整合资源,对文化基础设施和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改造、扩张和提升。要整合印刷业。要整合艺术培训业。要调整市区休闲娱乐场所的布局。要做大三明市文化网络业。要鼓励文化领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四是建好基地,形成以重点项目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集聚区。要以三明学院为龙头积极打造数字动漫和创意设计产业基地。要以下洋商圈为中心打造会展经济平台。要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做强特色文化旅游业。要发展与文化旅游相配套的艺术品产业。要以汽车商圈为基地积极发展汽车文化产业。要以专业园区为依托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五是引导扶持,推动文化产业结构升级和投资主体多元化。一方面,政府要建立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另一方面,要鼓励民资进入文化产业。

作者:黎莉 单位:中共三明市委党校

第三篇: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文化,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名片,代表了民族和地区的软实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正渐渐挥手告别以往粗放型的高增长模式,文化产业在改革发展的大流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文化产业作为朝阳行业之一,代表了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从国家统计局披露的公开信息来看,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增加值在2015年达到2.72万亿元,占GDP比重从2010年的2.75%一跃上升至3.97%,比2014年名义增长11%,文化产业增长速度高于名义GDP增长速度约4.6个百分点,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更是达到6.5%。而在广东,根据省统计局披露的信息来看,2015年广东省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增加值达到了3648.8亿元,占广东省GDP比重约为5.01%,其总量依然稳居全国首位。而从文化产业的分布区域来看,汕头市是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超过百亿元的七大城市之一,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市GDP比重持续维持在8%左右。截止目前,汕头市有文化类上市公司奥飞娱乐、凯撒文化、骅威文化、星辉娱乐,占到当地上市公司数量的15%,总流通市值约为374亿元。不论是从全国、广东省或者是从汕头市本地来看,文化产业总量持续增长,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活力,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其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结构的优化升级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困境

(一)文化产业自身特性问题。首先,相较于其他传统行业,文化产业是一个“物质资产轻”的行业,存在无形资产占比重而有形资产占比轻的特点,另外还存在投资周期长、风险高、还款来源不明等情况,导致文化类企业很难通过以抵押有形资产的方式从银行获得贷款;其次,商誉品牌、专利权、著作权、知名度等无形资产的市场价值难以衡量,其成为制约金融对文化产业支持的客观因素;最后,根据汕头市“十二五”规划文件来看,汕头市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还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布局不均衡、产业政策不完善等问题,是制约本地文化产业融资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融资渠道来源单一、贷款结构失衡。企业融资来源主要分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对于直接融资来讲,虽然已有奥飞娱乐等上市公司珠玉在前,但是由于目前中国证券市场严苛的上市制度,能够直接通过IPO等方式直接进行股权融资的文化企业少之又少,大部分中小文化企业依然强烈依赖于银行信贷支持,而股权融资、债权融资、风险投资所获资金占比甚少;另外,由于本市文化企业自身结构与布局的不合理现状,使集中度较高的文化传媒、动漫娱乐企业获得了更多的资金青睐,而在此之外的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等企业的融资发展相对滞后。

(三)金融产品创新不足,行业经验缺乏。针对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浪潮,银行显然普遍缺少对该类“轻资产”的文化产业放贷借款的行业经验,加之金融信贷部门对文化类企业经营运作不熟悉而持相对谨慎态度,导致了银行并未过多区分信贷政策,未针对该行业的贷款需求设计专门的金融产品。

三、金融支持汕头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此简略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文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无形之手”的扶持与推动,在尊重市场导向为主的前提下,政府也应积极发挥引导与示范作用:首先,针对文化产业制定细致税收优惠政策,一方面需要减少创新型文化产业公司的税收负担,一方面又可利用税收优惠优势积极吸引产业外资金流入;其次,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一方面是逐年提高财政在文化产业的支出金额,一方面是设立文化产业扶持专项基金,对具有代表性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与公司予以更多支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产业类企业兼并重组,推动行业结构布局优化,扩大行业规模和提高产业集中度,以此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最后,政府应积极协调各金融机构与文化产业的合作,出台相应的文化产业融资指导意见与监管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投放。

(二)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方式,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在政府直接投资与传统的银行信贷基础上,文化类企业应当更积极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本地券商、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可以建立统一业务信息平台,统一收录市内各类文化企业财务、经营等信息,减少信息流通不畅带来的交易成本。针对平台上有意愿且有能力的文化企业,应当积极鼓励并帮助其去主板、创业板或新三板上市融资,支持现有上市类文化企业通过定增等方式进行再融资;同时,经营状况良好的文化公司可以发行公司债券、短期票据、中期票据等方式融资;最后,政府可引导建立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当中来,另外还需要抓住“华侨板”在汕头设立的契机,吸引海外资金在未来更多的投资汕头文化产业。

(三)加强金融机构产品创新,满足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需求。有别于传统行业通过资产抵押的方式获取贷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根据“有形资产+无形资产”来为文化产业设计专门的信贷政策与信贷产品,这些可以借鉴其他省市的成功经验,如招商银行济南分行针对山东影视集团的贷款需求就采取了信用担保的方式,为其授信3000万元人民币,并为其提供了“一卡通”+“记账宝”的特色服务方案,大大方便了企业资金周转。在我市,针对动漫类文化企业,就可以采取“企业商业品牌价值评估+股权质押”的贷款模式。

(四)针对文化产业贷款存在的风险问题,可以成立文化产业融资的担保与再担保机制,鼓励保险公司开发设计文化产业类贷款保险,甚至可以更进一步建立再担保公司,以此建立较为完善的金融担保体系,减少银行等金融机构与民间资本的顾忌,提升文化产业担保资金的避险能力。

(五)加快建立或引进权威的无形资产产权评估机构。文化产业相关公司难以获得金融支持的一大桎梏就是无形资产难以评估,因而建立或引进权威的无形资产评估机构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建立令市场信服的专业评估机构,推动文化产业商标、品牌、著作权、专利等无形资产的登记与托管服务;第二需要建立健全无形资产正常流通的产权交易所,方便金融机构对无形资产的变现处置;第三是要健全信用监管与违约惩罚机制,并结合上条所提的担保与再担保机制来保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

作者:汪玉涵 单位: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汕头金砂路证券营业部

第四篇: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国家无论是在对社会的建设中还是在对人才的培养中,都对文化素质有了更高的关注。因此,相关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其发展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相关浅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

金融;文化产业;发展;问题

近几年来,经济的全球化得到了普遍的发展和普及,而知识在整个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国家也颁布了相关文化产业建设的一系列文件,目的是加强对文化产业的重视,通过对文化产业的建设来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因此,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

一、我国目前金融支持文化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国家的各个地区已经不断通过金融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度,但是与当前文化产业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偏差,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并不乐观,支持的力度也达不到要求,支持的渠道也非常狭窄。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金融的投入额度比较少

文化产业也是一种重要的企业实体,它在发展和逐渐扩大的过程汇总,在不同的时期,会根据企业的特征和现状额的不同,遇到不同的风险,出现不同的问题和阻碍,机遇与挑战,这就需要不同程度的资金需求。但是,通过对很多资料和参考文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地区的文化企业的规模比较小,更多的都处于创业的阶段,在这个企业成长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和阻碍,需要的金融资金的投入也就比较多,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商业银行考虑到了风险的问题,利率的定价不能够满足整个文化产业的范围,在信贷方面实行对总量进行控制。从贷款的比例上来看,我们会发现,体育、文化和娱乐的贷款在不断地降低,与文化产业国民经济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及其快速增长的趋势相比,金融机构对于文化产业的信贷方面的投入力度还不够大,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2.金融的支持在结构上缺乏针对性

我们从信贷结构的主体上来看,会发现,在现存的金融机构中,对于文化产业进行支持和帮助的银行主要是国有的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而其他的银行例如股份制的银行对于整个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就比较小,在信贷的客体上来分析,金融机构更支持在大城市和大企业中发展起来的文化产业,而对于一些偏远的地区或者一些规模比较小的产业就不会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就会导致文化产品在整个市场中的份额比较小,消费额并不多。而且在审批结构的过程中,贷款的审批程序繁杂,周期还比较长,成本也比较高,这就会使一些小型的文化产业没有条件去达到贷款的要求,在这种强大的限制中无法有效的发展起来[1]。

3.融资的渠道比较单一

国家的相关的部门在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予支持的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是项目补贴、贷款贴息以及奖励等方法。项目补贴比较适合一些国有成分比较高的文化产业,后期的奖励主要的是针对一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业,这些企业在资金的运营方面都比较顺利和请轻松。贷款贴息主要针对的支持对象就是那些在银行取得贷款的企业,政府通过贷款贴息的方式给予其一定的支持和补助。但是我们不应该忽略的是,在实际的文化企业发展过程中,很多文化企业由于公司的规模比较小,而在贷款这一个环节就已经遇到了阻碍,无法实现有效贷款,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根本没有办法获得政府的这种资金上的帮助,因此政府在帮助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辅助的对象不够全面,这样就会导致政府的资金对于文化的产业支持缺乏力度。从银行取得贷款来获得融资的方式已经过于单一,严重的忽略了很多个小型文化产业的发展[2]。

4.金融机构缺乏创新意识

在整个文化产业中,它和普通的产业存在的区别就是它更多针对的是无形的资产,而有形的资产比较少,或者比例比较小。很多中小型的文化企业的经营场所都不是自己建造或者购买的,大多都是采用了租赁的方式。因此在抵押过程中,就不能满足一些房产和设备的抵押条件要求。在现有的银行制度为背景下,这些企业就很难获得贷款。在这个阶段,国家的一些银行还没有采用国外的方法,即选择将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抵押的方式,他们对此还在慎重的考虑当中,因为这样的决定和政策的实施和很多因素都有着紧密的关系。例如:整个国内的知识产权市场的建设条件和现状,知识产权的评估系统的建设,以及国内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程度等等。

二、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对策

1.通过对金融产品的革新来完善差别化信贷服务的机制

首先,为了更好地实现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有效支持,相关的金融机构已经采取对文化信贷产品进行逐步扩展和丰富的方式来实现差别化的信贷服务机制,相关的政府部门可以选择将专利权、著作权、版权和知识产权等一系列无形的资产作为抵押的物品。通过这样的多元化和多层次的信贷产品的开发和创新,能够更好地满足文化企业贷款和发展的需求。但是,不同的文化项目都有特定的文化发展周期和不同的风险特征,对此金融机构要采取有差别的定价机制,在贷款的环节过程中,做到灵活的处理,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3],根据不同的文化产业出台相应的贷款抵押产品组合,这样才能够避免更多的金融风险,同时有效的促进了相关企业在这方面的发展。其次,针对与目前的文化体制的发展机制的不同,部分文化企业正在进行市场优化运作的有效实现,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相关的金融机构就要建立一些相应的金融服务措施,这样才能有效的支持重大的文化企业在发展中做大做强,同时也能够加强与产权交易等相关机构的合作,为企业提供一些资金方面的结算业务和供应链融资以及并购贷款等多方面的业务,这样可以有效地拓展融资的方式,为文化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创造更大的便利条件。最后,相关的政府部门还要建立一些信用评价机制,在文化产业的内部采用一些信用的评价体系。将企业的长期性的发展的指标纳入整个评价体系中,这样与其他的企业进行明显的区别。与此同时,还要综合考虑企业项目的创新性和独占性,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建立符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模型。

2.不断地拓展融资的方式和路径,提高文化企业的融资能力

一方面,中小型文化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阻碍,最主要的就是融资比较困难。为此,相关的金融机构应该扩大文化企业的直接融资的规模,对于一些已经符合条件的文化产业,要进行更好创新和培训以及辅导和推介工作,通过中期票据和中小企业集合债等多种方式来进行融资,这样才能使货币市场得到更为迅速的增长;与此同时,相关的金融机构应该鼓励风险投资资金、对于一些比较偏爱风险和挑战的投资者要积极地对其进行引导,对其的创作过程和企业计划在合理的基础上给予支持和帮助[4],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不断地拓展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的方式和空间,为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渠道。另一方面,要学会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社会的文化产业过程中,社会上有很多零散的资本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也可以对文化企业的融资问题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通过不断地拓展社会资本在文化领域的范围,不仅为社会的资本进入文化领域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机会,同时还积极地促进了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使文化企业在社会上有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实现文化产业的有利发展

任何机制想要得到有效和健康的发展,首要都要有相关法律制度对其加以保障,在对文化产业进行帮助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这点,不仅要不断地完善金融体系[5],同时还要对相关的文化产业项目中的具体的知识产权和项目价值的问题进行更好地完善,这样才能够为文化企业在向银行贷款的过程中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在信用担保方面,金融机构和文化产业双方才能够有效的都达成一致,这样也能有效地保证金融在对文化产业进行支持的过程中,降低一些金融风险,从某种程度上有效地提高金融服务对中小型文化产业支持的积极性。对于那些中小型金融服务体系,政府也要不断的加以完善,应该构建一些多层次和适合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融资的资本市场和交易环境,积极地开发适合文化需要的产品,在此基础上,相应的金融机构还要不断地研发出对于一些金融风险进行有效应对的决策和方案,使整个程序的运行更加专业化和金融化,为文化产业的做大做强提供有力的保障[6]。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产业在整个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的部门必须对其加以重视,不断地完善各种制度体系,在整个金融结构和文化产业的评价体系过程中进行优化和调整,实现文化产业的复兴发展。

作者:荆典 吴佳琦 单位:大连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杨琪.论金融支持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对策[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2]张文静.金融支持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4.

[3]喻敏.湖南省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金融经济,2013,02:146-148.

[4]胡?.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融资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

[5]李建柱.基于新经济增长点的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

[6]史小建,李艳,张李娜.河北省农村生态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湘潮(下半月),2011,01:59-60.

第五篇: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增长极培育

[摘要]

随着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发展县域文化产业成为提高县域经济的有效手段。湖南省县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其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在产业定位、资源整合以及品牌塑造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发展县域文化产业必须明确文化产业定位,打造知名文化品牌,科学整合文化资源,建设县域文化发展片区,增强文化消费内需。

[关键词]

县域文化产业;增长极;创新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创造的文化价值和经济利益也在不断增加。县域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区域内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落实“十三五”规划的过程中促进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非常必要。

一、县域文化产业概念

“文化是一种活生生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是活泼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所有成果。”[1]不同区域和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文化内涵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由此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地域文化。县域文化就是以县域区划为中心形成的地域文化,是经过长期的经济发展和历史积淀后形成的反映该县域地理特征及生活习惯的独特文化,县域文化产业则是依托于这一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成的一种产业。县域文化产业以县城文化为中心、以城镇文化为依托、以乡村文化为背景而产生,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一方面,离开了特殊的地域位置,县域文化产业会失去自然资源和环境依托,失去其相对于工业、商业以及城市服务业的独特性;另一方面,县域文化产业依赖的文化背景小众,在区域范围内才能被文化个体接受,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阻碍。但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区域特点,在千篇一律的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其特殊性产生的是文化的创新点和增长极。县域文化与城市文化作为区域文化的重要部分,两者相互依存,城市文化为县域文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支持和政策支撑,城市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地反哺县域文化产业的建设,县域文化则为城市文化的发展提供坚固的历史和文化基础,为城市文化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内涵。

二、湖南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湖南省县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类型齐全且种类多样,加之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环境和鲜明的民族特色,2014年湖南省正式将县域特色文化产业作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着力点[2],在以常宁为代表的多个县域内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定位不明

县域文化产业因鲜明的区域特点和民族特征,产生了独特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湖南省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其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数量上,湖南有包括武陵源、南岳衡山在内的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60处,其中部级风景名胜区20处,省级风景名胜区40处,部级风景名胜区数量在全国位列第一,占全国近l/lO。在文化底蕴方面,湖南风景名胜区包括古城、古镇、古村落、历史民居、古园林、书院、古祠庙、寺观、牌坊、石窟石刻、古墓葬、革命陵园、文物纪念馆和旧址等重要的历史遗存,其中全国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就有180多处,每一处都承载蕴涵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品质,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不可忽视的时代价值。在民族特色方面,湖南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区域,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境内汉族、苗族、土家族等民族世代居住,创造了民族语言与文字、民间文学与美术、传统音乐与曲艺、传统舞蹈与戏曲、民间工艺与技艺、民风民俗与信仰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数量庞大且内容丰富的文化资源使湖南在发展县域文化产业时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发展县域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湖南许多地区对县域特色文化产业的认识不足、定位不清。主要表现在缺乏对县域文化产业战略意义的认识:一方面,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模式尚未被全面认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认识仍停留在传统的农业、工业和商业模式上。以湘绣为例,目前,湖南湘绣年销售产值只有5亿元左右,在国际市场上,苏绣占了80%,湘绣仅占5%;在国内市场,湘绣只占20%,而苏绣却占75%。随着苏杭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苏绣作为地域文化的代表开始面向国内外旅游者销售,江苏省政府投入近16亿元,在苏绣的发源地镇湖建设了苏绣一条街,在西湖、乌镇等著名景点周边都存在着许多有关苏绣的景点或店铺。但湘绣在文化产品的塑造上却缺乏亲民化,在湖南的各大旅游景区中缺少湘绣文化的塑造以及湘绣产品的展出,即便有其价格也十分昂贵。另一方面,许多县域对本区域内的文化资源缺乏充分的认识,往往是简单的借鉴其他地域发展模式,套用至本区域资源开发和文化发展规划中,缺乏对本区域内文化与环境的宏观把握和微观调查。以凤凰古城为例,作为土家族、苗族聚居地,古城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更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支撑,上刀山、下火海、咬锌口、吃炭火、吃瓷碗、口技、魔术、杂耍、老君打铁等传统民俗技艺能够为景点创造大量的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但古城却主要依靠酒吧、私营店铺等实现经济的增长,完全丢失了地域文化独特的区域特点。因没有正确对县域文化的特点、优势以及不足做出分析与判定,造成县域文化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低下。

(二)县域文化资源缺乏整合

县域文化产业依托于区域自然资源和区域文化资源进行发展,简单的县域文化无法产生经济效益,需要通过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团体的共同作用,对区域内已有的粗放型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进行集约型的整合,将其从单纯的资源向产业化转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地理形成过程中,湖南省目前已形成了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中心的凤凰古城区、以自然资源为中心的张家界风景区、以历史文化为中心的岳阳楼景点等不同类型的小范围县域文化。湖南省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省域辽阔,文化资源密度并不高,县域文化资源较分散,且聚合性差、规模小,不足以成为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载体。这就需要县域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合理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整合的范围、层次、密度等决定了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和核心竞争力。然而,湖南省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文化资源的整合、集约开发不足,文化与旅游发展两张皮,融合不够,难以抢占文化旅游发展的先机。有的县域想挖掘历史文化名人,但缺乏挖掘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元素的人才,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县域有红色文化资源,但缺乏系统策划,还没来得及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载体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就慢慢消失了。例如岳阳县有驰名全国的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相思山爱情文化、张谷英古建筑群等旅游资源,但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整合,没有发挥其对县域文化产业应有的作用。再如凤凰县,尽管其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实施“以文化强旅游,以旅游强文化”的“旅游带动”战略,助推文化产业快速崛起,但是承载着凤凰千百年历史文化的古城、古街、山山水水、城池楼阁,以及凝结着民族文化的民间传统工艺等还远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结合湖南省的行政区划以及地理位置分析,不难看出,省内各县域成熟的文化产业在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历史资源时,忽略了区域整体性和规模化发展,未能将各自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零散的文化产业未能形成“链条式”的产业带。[3]文化资源的分散,加之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相关团体对资源开发过程缺乏整合,使湖南具有显著特色的县域文化呈现出分散式点状分布,资源开发和利用单一无序。

(三)文化品牌效益较弱

文化产业与商业发展一样,对知名度、品牌效应的要求较高,知名的品牌口碑和影响力能够转化为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推动力。湖南特色文化中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力强的知名品牌,如湖南卫视,但县域文化产业却缺少竞争力强、影响范围广的品牌。近年来长沙城区周边的宁乡、望城等县域开始发展休闲文化产业,大量农家乐形式的旅游品牌开始出现,但这些农庄普遍规模小、行业不规范、经营模式无新意,大部分品牌经营困难,生存能力弱。如何培育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较强竞争能力的文化品牌,是湖南省县域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在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文化产品的品牌效益不明显,加之产业的资源整合和定位上存在的严重缺失,县域文化产业在湖南的发展整体推进速度缓慢。2014年长株潭地区、洞庭湖地区、大湘西地区和大湘南地区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59.4%、16.5%、9.4%和14.7%。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看,2014年长株潭地区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占本地区GDP的7.78%,而洞庭湖地区、大湘西地区和湘南地区分别仅占3.87%、3.15%和4.01%,长株潭地区远高于其他地区。14个市州中,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的仅长沙(占比为8.8%)、株洲(占比为7.03%)、郴州(占比为5.43%)3个市。从规上文化企业数量观察,分市州看,长沙、株洲、岳阳、郴州分列前4位,占全省比重为69.7%;张家界、湘西、永州、怀化位列后4位,占比仅为7.3%。分地区看,长株潭地区、大湘西地区和湘南地区分别为1333家、241家和352家,占比分别为56.2%、10.2%和14.9%。从规上文化企业规模观察,地区差距仍然较大,营业收入位列全省前10的企业,有6家分布在长沙,其余为衡阳两家,岳阳、常德各一家。永州仅有一家营业收入位列前100名的企业,而且排在81位。可见,在湖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县域文化较为集中的大湘西、洞庭湖和大湘南地区总体水平却远低于长株潭地区,县域文化对湖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较薄弱。

三、湖南县域文化产业的创新点和增长极探讨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在创造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如何在县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进一步扩大县域文化优势,增加当地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县域文化创新力并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推进湖南省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一)打造园区平台,建设县域文化开发创建试点。

以湖南湘绣城和长沙黄花印刷科技产业园等产业园区为依托,加强产业的规划和政策引导,促进文化企业聚集发展,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培育特色产业,按照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群的要求,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业、数字内容与动漫业、文化旅游业、现代印刷与出版业、文化会展业5大门类,使文化产业尽快成为其支柱产业。以长株潭地区县域为例,“电视湘军”产业十分成熟,可以重点发展现代传媒、出版发行、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制造装备业等产业。同时应注重利用长株潭三角洲区位优势,借助湘江以及洞庭湖的地理位置实现跨地区跨区域发展。可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与湖北、江西等省份共同打造长江经济带文化和创意产业发展区。

(二)实现文化旅游业“链条化”,将点状分散的县域文化和旅游景点进行线条化串联

湖南县域之间分散着许多零散的景点和旅游产品,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整合,将零散的景点进行产业化和链条化,增加景点和旅游产品的资源利用率和大型旅游景区的建设。以张家界附近县域旅游业为例,张家界的武陵源区有著名的武陵源景区、天门山景区等,桑植县作为的故乡具有浓厚的红色革命文化,慈利县作为杜兴武的故乡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通过科学的整合和规划,将三地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进行产业化和链条化,形成张家界文化旅游带,不仅能带动冷门旅游景点的经济增长和效益创造,还能促进旅游资源的优化。湖南县域间的文化模式类型繁多,内涵丰富,将相距较近的多个景点和文化产品进行整合能使文化旅游更加规范。

(三)推进互联网与湖南省文化系统融合发展,利用网络打造湖南文化发展片区

利用互联网助推湖南省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升级,打造新型“互联网+文化”智慧体系,在省内条件成熟的地区,建立互联网企业的相对集聚区或互联网文化产业示范区,带动全省其他地方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发展。县域的优秀历史文化内涵及文化产品可以借助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宣传和推广,借助新媒体的发展,县域内较为封闭的文化内容可以快速通过互联网到全国范围内甚至世界范围,实现跨区域的交流。湖南省各县区域的文化、资源优势明显,积极对其进行整合,合理进行开发,就能有效促进县域文化的经济效益提高。在资源环境方面,湖南许多县区域临城市而建,诸如宁乡、望城、长沙县等离城市市区较近,在便利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同时,自身在土地开发弹性、产业链条建设上都有充足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在人文历史方面,湖南省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例如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的韶山故里,丰富的人文历史和风俗习惯都能成为湖南县域文化产业的依托,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四、湖南县域文化产业创新点和增长极的落实措施

(一)明确文化产业定位,打造知名文化品牌

县域文化产业不仅包含文化旅游、文化休闲,更是一种集民间工艺、新兴文化、创意信息等多种不同门类文化形式的集合体,因此,选择合适的文化产业定位是促进文化产业在县域范围稳定发展的基础。一是调整规划设计,把“互联网+”的元素引进来,在全省文化领域形成主动对接互联网、学习使用互联网、做强互联网产业的氛围。二是调整政策导向,贯彻执行好国家关于互联网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系列政策,制定湖南省文化产业融合互联网发展的政策等,引导文化产业企业主动对接“互联网+”。三是调整资金支持,调整文化产业引导资金、文化艺术创作基金、文化事业引导资金等专项资金的支持重点,将“互联网+”元素的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带动全行业主动步入“互联网+”的发展轨道。四是调整人才体系,在职称评定上,赋予“互联网+”企业领军人物和专家职称评定的资格,使其享受相关待遇;在人才培训上,重点开展互联网知识培训和互联网创业培训,造就一批互联网领域的高级人才。县域文化产业必须依托特殊的资源优势,如凤凰古城、张家界、岳阳楼等依托历史人文景观和独特山水资源可以发展文化旅游;依托独特传统工艺可以发展文化工艺产业,如浏阳菊花石、益阳竹编等则可以借其独特的传统工艺发展文化工艺产业模式;依托传统曲艺和民歌资源可以发展演艺产业,如湘西德夯苗艺表演等产业化模式就是依托传统曲艺和民歌在湘西的完整保存,积极转化为产业化的资源。一般来说,大多数县域都具有一些自己独特的人文自然资源,怎样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当前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合理规划的重要方向。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政策优势以及战略帮扶,实现湖南县域文化产业在新媒体和互联网上的宣传,立足于提高知名度、扩大稀有性、增加可塑性、保证经济性,对县域文化产业进行品牌文化的打造,通过品牌效应充实文化产业的内涵,将品牌进行多方面全角度的推广和宣传,打造全国、全球知名的文化品牌。借助各自的优秀品牌实现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科学规划发展区域经济,建设县域文化发展片区

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状态以及文化消费能力是保证县域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因此,县域文化产业从开发、规划、建设到形成的一系列过程中,政府层面需要高度重视,积极通过完善政府职能来推动区域规划的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对县域文化产业的科学规划必须对区域环境和人文状态做出合理的评估,了解当地人民需求,估算消费能力以及消费接受能力,确定文化项目在该区域是否具有市场和相应的回报。湖南省的文化产业不仅可以依托于红色文化,作为品牌效应较好、关注度较高的电视产业也能逐步推广至县域经济建设中。但互联网行业以及专业的文化园区建设要求的经济能力和专业素质较高,因此在因地制宜的规划过程中,县域产业可以定位至新媒体文化产业的开发和建设,通过承接城市企业的文化产品制作获得经济收益,也可以通过开展自身特色文化活动获得广泛的社会关注,形成休闲旅游产业。要科学规划区域内多样化的文化资源,实现零散的文化资源向集中化、有突出点的文化产业链发展。

(三)促进文化创新繁荣,增强文化消费内需

湖南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足够的市场作为支撑,而市场的产生则以需求为前提,“所谓文化消费,就是居民投入在文化娱乐和提高文化修养方面的开支。”[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文化消费上的指标表现为居民文化教育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比重的16%以上,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类教育的投入力度也越来越大,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倾向明显提高。与此同时,人们更加注重健身、休闲娱乐、旅行等消费,“乐享生活”逐渐成为居民生活的一种“新风潮”。2015年湖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3808元,比上年增加1309元,增长52.4%,增幅居第二位,占全部消费支出的14.2%,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可见文化产业在湖南省具有较高的大众需求作为支撑。[5]在省内条件成熟的地区,建立互联网企业的相对集聚区或互联网文化产业示范区,带动全省其他地方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互联网和产业园区的紧密结合,共同发展。湖南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在强大互联网技术推动下,将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实现产业不断升级发展。湖南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是通过文化事业的发展对居民生活进行价值引导,即在提高居民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能够从价值观上引导居民文明素质的形成,增强人们对优秀文化的价值追求。例如在凤凰古城大力保存民族文化,让当地的少数民族能够充分利用其自身的文化底蕴,参与景区的建设和管理,由居民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促进优秀地域文化的认同和发扬,通过旅游业转化成为经济效益,既保证传统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也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对文化消费平台的形成以及文化消费的渠道开通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文化产业的链条化和集群化,区域内文化元素能够得到有效的整合,转化为强大的经济效益,它带来的不仅是个人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区域内居民整体生活环境和公共设施的完善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产业化和规范化。这一状态下的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够创造更加多元的文化消费点和文化消费渠道,吸引更多的文化产业资金投入和消费产出。

总之,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前期的调查规划、中期的落实开发以及后期的总结反馈不断实践的过程,必须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实现文化产业化、规范化,进一步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湖南省的县域文化产业有丰富的发展空间和开发条件,因此在保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对不同县域的文化做出各具特色的定位至关重要。

作者:周怡岑 戴? 时小侬 周娇 赵立平 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朝明,陈锐.试论陆荣延政权在边境县域经济发展的博弈论[C]//编委会.陆荣延与龙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265.

[2]湖南省统计局.2014年湖南文化和创意产业发展状况及对策建议[DB/OL].(2016-02-23)[2016-09-17].

[3]喻双.湖南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探析[J].中国市场,2015(13):198-199.

[4]搜狐公众平台.2016两会前瞻:发展中国县域文化产业的思考[DB/OL].(2016-02-29)[2016-05-13].

[5]魏蒙.湖南:湖湘特色长沙担纲,文化产业实力非凡[DB/OL].(2016-05-25)[2016-09-13].

第六篇: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版权保护研究

摘要:

版权制度既保护传统文化产业中的创新因素,促进权利人创新,又将传统元素保留在公共领域,保存了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土壤,契合了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因此,陕西应当充分利用版权制度,推广版权登记,降低版权维权成本,让版权制度更为广泛地被当事主体运用,从而保护创新,促进传统文化产业发展。

关键词:

传统文化产业;版权制度;陕西省

关于传统文化产业,至今尚未见到统一的权威定义。根据一般理解,传统文化产业就是将传统文化以现代商业化的方式进行开发的产业。陕西的文化资源条件比起国内其他省市可称得上“得天独厚”,是我国名列榜首的文化大省[1](P89)。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当然需要借助丰富的文化资源土壤,但作为一项产业,则更需要创意和创新为其注入活力。从全国范围来看,陕西在传统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上还有待提高。据徐萍的研究,陕西在文化产业创新因子上的得分排名居全国第26位[2](P80)。时隔六年,到了2012年,据《陕西文化发展报告(2012)》,陕西的民俗产业仍然面临着缺乏创新的问题[3](P194)。民俗产业虽不完全等同于传统文化产业,但两者也有很大的重合之处。因此,陕西发展传统文化产业,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其创新能力。而版权正是激励创意、保护创新的重要制度①。

一、版权制度促进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实践经验

(一)版权制度促进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理论上,版权(即著作权)制度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促进创新。首先,保护版权人的智力劳动成果,保证版权人回收创作成本,激励版权人进一步创作。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往往融入了创作者的创新因素,这部分因素是创作者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的体现,通常表现为版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创作一项作品的成本通常很高,而复制该作品的成本通常很低[4](P323),因此,如果没有版权保护,则图书或者其他表达性作品的市场价格都将最终竞价下跌,直至复制的边际成本。如果是这样,则该作品可能就不会被生产出来,因为作者和出版商可能无法收回其在该作品上的创作成本[5](P50)。因此,作者通过版权,可以对作品实现一定程度的垄断,通过影响定价权等方式尽可能地收回创作成本,保护创新,从而在总体上促进全社会创新,增加社会总福利①。尽管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土壤,但要使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成为现代化产业,创新必不可少。在传统基础上所进行的创新,往往是作者创造性智力劳动的成果,若无版权对这部分成果进行保护,那么作者对传统文化创新所产生的成本将难以收回,传统文化产业将缺乏创新的动力,而只剩“传统”,难以得到长足发展。其次,版权制度在保护表达的同时,将思想留在公共领域内,即采用所谓“思想表达二分法”,以确保传统文化产业能够源源不断地从传统文化基因中汲取营养。版权法之所以不保护思想,其原因十分复杂,简言之,就作者与后续作者之间的关系而言,思想表达二分法将思想置于公共领域,给了后续不同的作者重新表达的机会,充分体现了现代私法要求的机会平等精神。就作者与公众之间的关系而言,思想表达二分法侧重的是表达的私有与公众接触信息之间的不同向度,构成了版权法与信息自由之间紧张关系的安全阀[6]。传统文化产业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往往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因此创作出的作品也往往含有传统文化元素,而这部分元素是经过历史流传下来的,属于全民族的共同财富,处于公共领域,不应被置于个人版权的控制之下,否则,将阻碍全社会的创作。综上所述,版权制度既保护作者的创造性智力劳动,激励作者个人创新,同时又将保护范围限定在表达上,并将传统元素留给社会公众,保护社会公众的创新。在此理论基础上,如何在版权的实际运用中充分发挥版权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德化传统陶瓷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德化陶瓷产业发展中的版权保护经验

德化陶瓷产业积极采取多项举措,充分发挥版权对创新的保护作用,促进了这一传统产业的快速发展。2006年德化县被国家版权局授予“全国版权保护示范单位”的荣誉称号[7](P44),至今,德化陶瓷产业已形成了重视版权和创新的良好局面。德化在推行版权制度促进创新的过程中,较为成功的经验就是让版权“触手可及”,将复杂的版权制度有机地融入到社会经济中。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德化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方面降低了权利归属的证明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维权成本。首先,降低了版权的权利归属的证明成本。这主要表现为推广版权登记。2001年德化县政府拨出专款,指定专人免费为陶瓷企业办理版权登记,登记结果先由登记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初审,再定期送到省版权局审核办证。德化还成立了版权登记服务中心,并对版权登记实行奖励机制[7](P46)。在上述一系列措施推广下,德化的陶瓷版权登记数量大幅增长,从2001年的220件,一直稳步上升到2013年的9123件[7](P48)。其次,降低版权维权成本。主要表现为降低一般知识产权一审管辖法院的审级,充分运用调解,采取灵活的行政执法。在司法方面,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1年4月26日在德化县设立了知识产权巡回法庭,可以直接受理知识产权一审案件。此后,根据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同意指定福建省德化县人民法院管辖部分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的批复》,德化县人民法院也有权审理一般知识产权民事纠纷一审案件②。在2011年4月26日之前,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受理与德化陶瓷相关的知识产权案件仅6件[7](P59)。2015年,德化县人民法院共受理版权纠纷案件已达71件[8](P5)。在数字增长的背后,固然有许多原因,但可以认为,德化县人民法院拥有了版权纠纷一审管辖权后,方便了纠纷的就近解决,这是一项重要原因。此外,调解在诉讼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运用,2015年,德化县人民法院调解撤诉的知识产权纠纷有75件,占比达91.46%[8](P5)。在行政方面,德化县版权行政执法部门从双方当事人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采用灵活的手段进行执法,比如结合实际需要,创造性运用“事后许可、补偿出货”(指在处理侵权案件时,允许侵权人销售侵权产品,但必须赔偿经济损失,赔偿额相当于版权许可费。这种处理方式被视为侵权发生后版权人在一定范围内许可侵权人使用其版权。)等灵活多样的案件处理方式,力图将双方的损失和资源的损耗降到最低[7](P58)。德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降低了当事主体利用版权制度维护自身利益的成本,使得版权制度能够在社会经济中充分运用,从而达到促进创新的目的。陕西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提高创新能力的任务,而版权制度是其重要手段。

二、运用版权制度促进陕西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路径

版权制度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对传统文化产业的创新起促进作用。一方面是通过对创新部分赋予版权进行保护,用于促进权利人创新;另一方面是将传统元素保留在公共领域内,让社会公众都可以利用传统文化的土壤进行创新,这是对社会公众创新的保护。陕西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比如剪纸、腰鼓、皮影戏等。传统文化产业与民俗文化产业多有重合,因此,《陕西文化发展报告(2012)》中关于民俗产业发展的观点也适用于传统文化产业,该报告指出:“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应性改造,保留其民族性与特色性元素,并赋予其创意元素,真正实现民俗资源的转化。目前,我省的民俗产业开发还很不足,大多只是对民俗产品进行简单地投资开发和利用,缺乏创新和精品,而产品的创意研发则是关系企业是否获得高额价值利润的关键环节。”[3](P194)可见,一方面,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创新元素,而创新元素的保护需要依靠版权制度。版权法通过对创新元素进行产权化的保护,从而促进传统文化产业创新元素的不断产生,进而推动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还需要保留民族性与特色性元素。版权法通过将思想部分保留在公共领域内的形式,使得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性与特色性元素保留在公共领域而不被私人占有,从而让传统文化产业能够源源不断地从传统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保留创新的来源。以“曹宏霞、李繁与神木县四妹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权纠纷案”①为例,一方面,案中所涉剪纸作品融入了曹宏霞等人的智力劳动成果,具有创新元素,比如涉案剪纸的“姑娘喂羊”的构图设计,就是曹宏霞等人的创新成果,应当得到保护,这样才有利于作者回收其创作成本,否则,该作品将很容易被他人以低成本复制,导致恶性降价,作者无法收回其创作成本,从而打击进一步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该剪纸以传统的西北生活题材为元素,采用传统的剪纸造型,加入作者独特的构思创作而成,所以,版权法的保护限于作者对各元素的“搭配、构造”以及“作者的创造性劳动”,但对传统剪纸造型和生活题材却不予以版权保护,否则将导致传统文化元素被个人占有,阻碍传统文化产业的创新。综上所述,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以传统文化资源为土壤,加入作者的创新。而版权制度正是保护了作者的创新元素,激励了作者的创新积极性,同时又将传统文化资源保留在公共领域内。陕西在发展传统文化产业时,也应遵循该理论路径,积极运用版权制度,发展传统文化产业。

三、陕西推行版权制度的具体措施

在以上理论路径的基础上,陕西应当采取多项措施,降低当事人实施版权制度的成本,让版权制度真正走到当事主体身边,充分发挥版权制度的作用。

(一)推广版权登记

虽然版权是在作品创作完成时自动产生,但版权登记是一条证明版权归属的有效途径。我国1995年生效的《作品自愿登记试行办法》第一条规定:“为维护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有助于解决因著作权归属造成的著作权纠纷,并为解决著作权纠纷提供初步证据,特制定本办法。”这体现了版权登记的作用。因为版权登记提供了权属证明的初步证据,这就为权利人主张权利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版权登记由国家机关作出,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因此权利人往往凭借该初步证据就可以取得一定的维权效果;而且登记证书还可以间接证明作品创作完成时间,成为司法审判中的一项重要证据。所以,版权登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版权保护,从而保护和激励创新。而陕西在版权登记方面尚有提高的空间。通过对2010—2014年5年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平均版权登记数、平均年末常住人口数以及该5年间每万人平均版权登记数的统计①,陕西在该5年间平均每万人版权登记数为0.12件,在全国排名第18位,可见,陕西在版权普及程度上还在全国居于中间偏后的位置,这与陕西作为文化大省的地位还有差距,因此,在通过版权登记促进全社会重视版权和创新,发展传统文化产业方面,陕西还大有可为。《作品自愿登记试行办法》第三条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版权局负责本辖区的作者或其他版权人的作品登记工作。国家版权局负责外国以及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的作者和其他版权人的作品登记工作。”陕西版权局位于西安市,而陕西其他地区若要发展当地的传统文化产业,也将产生大量的版权登记需求,为此,陕西可以借鉴德化的经验,在各地区根据实际需要,采取措施方便当地权利人进行版权登记(比如设立版权登记服务中心),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对版权登记实行经济上的奖励。推广版权登记,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的版权意识,也有利于当事人维权,提高传统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陕西建成了线上版权登记平台[9]。这也是陕西在推广版权登记道路上迈出的一大步,代表了互联网时代版权登记的一个发展方向。

(二)改革审判权限

史向军、冯炬认为,陕西知识产权管辖法院审级过高,司法保护速度较慢,而且权利人维权成本较大,司法保护力度不够[10]。传统文化产业中许多权利人都是中小企业,财力本就不强,而版权维权成本较高,就会导致很多当事主体甚至因此而放弃了维权,不利于传统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因此,可借鉴德化在降低维权成本方面的经验。德化县人民法院具有一般知识产权一审案件的管辖权,极大地便利了当地当事主体通过司法手段解决版权纠纷。2013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以批复的形式同意指定西安市雁塔区法院、碑林区法院作为第一审法院,管辖发生在其辖区内除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纠纷、涉及驰名商标认定纠纷案件及反垄断纠纷案件之外的、诉讼标的额在5万元以下的一般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11]。这一举措方便了当地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需求。但陕西作为文化大省,除了西安,其他地区在发展传统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也可能产生较多的版权纠纷解决诉求,所以,在其他版权纠纷解决需求大的地区,如果条件允许(比如审判队伍人才充足),也可以积极进行审判权限的改革,增加具有一般知识产权一审管辖权限的基层法院,方便解决当地版权纠纷,降低当事主体维权成本。

(三)充分运用调解

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降低纠纷解决所花费的成本,调动当事主体维权的积极性,这主要体现在行政执法和司法两方面。在行政执法方面,可以从当事主体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采取灵活的执法方式,尽力化解矛盾,降低冲突所产生的成本,比如借鉴德化所采用的“事后许可、补偿出货”的纠纷解决方式,既可以维护权利人的利益,也不至于让侵权人产生过大的损失,从而有利于纠纷的顺利解决。在司法方面,充分运用调解,有效降低纠纷解决成本。现代调解制度最重要的价值是自由和效率[12]。一方面“自由”意味着调解赋予当事人较大的自由选择权,包括对调解过程、调解协议等,都可以充分考虑当事人的自由选择意愿,让当事人选择对自己而言成本最低的解决方式;另一方面是“效率”,由于传统文化产业市场产品变化快,金额往往也不大,因此,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解决侵权纠纷,调解可以有效满足该需求。陕西历史文化悠久,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较深,采用上述纠纷解决方式,可以有效缓解纠纷中的矛盾对立,契合我国传统文化“和为贵”的思想,降低纠纷解决成本,从而在保护了版权的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陕西省拥有发展传统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应利用版权制度,保护产业中的创意元素,促进权利人创新;同时将传统元素保留在公共领域内,促进全社会创新。

作者:林秀芹 黄钱欣 单位: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庞永红,屈健.论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2]徐萍.陕西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3).

[3]郭艳娜.陕西民俗文化产业升级路径研究报告[M]∥杨尚勤,石英,王长寿.陕西文化发展报告(201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威廉•M•兰德斯,理查德•A•波斯纳.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M].金海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李雨峰.思想/表达二分法的检讨[J].北大法律评论,2007,(2).

[7]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保护促进中国德化陶瓷产业发展的研究[R].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5.

[8]德化县人民法院.世界陶瓷之都•德化二?一五年陶瓷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R].2016.

[9]国家版权局.陕西建成线上版权登记平台[EB/OL].[2016-07-06]

[10]史向军,冯炬.科技创新中知识产权保护价值研究———以陕西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3).

[11]王丹.提前行动积极筹备.[EB/OL].[2016-07-06].

[12]刘敏.论现代法院调解制度[J].社会科学研究,2001,(5).

第七篇:高职院校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

高校作为知识和人才集散地,正在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建设的一支新生力量。近年来,高校围绕文化产业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通过人才培养实现文化传承及通过成果转化服务社会等方面,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本文以演艺产业为切入点,以昆明艺术职业学院为例,就人才培养与文化产业发展两者间的互动进行分析,以期对高职院校服务于文化产业获得有益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高职院校;演艺产业;人才培养;对策

文化产业作为经济文化和文化经济化的产物,不仅成为一些国家举足轻重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而且也越来越深刻地介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文化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表现为文化对经济的渗透。现代经济的迅速增长,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都纷纷把提升文化竞争力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文化领域打上了商品的烙印,开始走向市场,文化的经济价值、产业价值逐渐显现。在党的“十六大”后,中国各个省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云南是最早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省份,也是最早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省份之一。云南作为民族文化资源的富矿省份,提出了繁荣文艺创作的要求。云南省的文化产品(服务)具有深厚的文化产业资源积淀,鲜明的民族性、独特性和差异性成为云南文化产业成长壮大的优势和长处。高校作为文化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具备了经营文化产业的知识和技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类型,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大量具有精湛技能和高超技艺的专门人才的使命。昆明艺术职业学院作为云南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在当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地方特色,走“产学研创”一体化的发展之路,以促进自身文化建设和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产学研创融合,多元文化创新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提出依托各州市资源,重点发展歌舞演艺业。演艺业即舞台表演艺术业,是历史悠久的艺术行业,在当代,演艺业已发展成为全球基础性文化产业,也是最具多重开发和产品衍生潜力的原创型文化产业。云南文化资源配置的这种特点为昆明艺术职业学院发展文化产业带来了良好契机。学院可依托昆明在云南对外开放“一带一路”战略中单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的区位与人才优势,集中发展具有云南省民族文化资源特色与优势的文化产业,坚持小而精、特色化的方向,以教育艺术人才培养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适应岗位职业能力需要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应用技能为主线,形成在教学过程中生产文化服务产品。

(二)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途径,搭建产学研结合服务平台

以“产学相长、共同发展”为原则,积极发挥学院“云南民族文化发展中心”科研机构的作用,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建设有影响的“艺术创作培训基地”,做到既有规模化项目生产的能力,又能吸引优秀社会企业资源服务于教学,加强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互通,推进艺术成果转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兴建集文化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发展园区。

(三)立足于“文化传承、产学研创”领域的特色建设

依托云南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集中发展具有云南省民族文化资源特色与优势的文化产业。坚持“根植沃土,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办学传统,努力打造云南民族文化品牌,以促进云南各民族文化事业、产业的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发挥“产学研用”的独特优势,着力打造特色品牌重要前沿阵地,搭建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产学研创平台,构建“文化创意孵化基地”,发挥文化产业领跑者的作用。同时,以打造文艺精品为契机,形成剧目日常商业演出、国内外客运行业演出及交流双关的新局面。文艺精品剧目既丰富了演出市场的新作品活跃度,满足了各阶层观众的审美需求,也将为师生提供更多演出锻炼的平台和实现更高的演出收益。

(四)创建大学生艺术团

云南文化产业的政策效能进一步释放,消费市场空间的上升给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正是这种大势所趋,可组建由师生组成的“艺术团”,这既是探索一条面向市场,解决学生创业、就业、谋求自身发展,又是促进本地文化市场繁荣兴旺的自我发展之路。通过民族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嫁接与创新,形成既具有云南本土民族特点,又能够为各级文化消费市场所接受的文化艺术服务产品;形成集文化创意和文化服务产品于一体的舞台表演艺术。结合云南各地的文化消费实际,对文化服务产品的实际需求进行不断的完善,面向市场,站稳市场。此外,力图开拓国际艺术表演与艺术教育的交流渠道,其目的就是将自身融入到各类文化市场的经营主体中,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二、培养高端创意人才,激发文产活力保护资源

学院应着手加强自身建设,创造各种条件来改善、发展学院的各项软、硬件,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以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学院应充分利用灵活、有效、务实的机制,积极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专业研究部门通力合作,通过学科建设、项目研究加快培养平面设计、网络设计、游戏、动漫设计、演艺策划、工艺设计研发等高端应用型人才,结合双方的长项,共同体现机构合作的力量;通过评选、奖励等办法,鼓励学院各部门具有创意设计潜力的人才参与文化创意、民族文化产品的设计,提升学院整体的创意设计能力;鼓励学院及合作方中有条件的个人、企业、地方政府和传统民族工艺生产基地积极联合,设立有针对性的传统民族工艺文化产品研发中心。通过具体的创意、设计、研发、市场营销过程,培养一批具有创意设计和生产制作的高端人才。

三、准确定位文艺服务产品,在差异化的市场发展中形成优势

(一)准确定位学院在文化产业链之中的身份

遵循文化产业生产的基本规律,抛弃一些不符合自身优势的幻想,将自身定位于文化产业生产链过程中的“初级生产者”,即尽全力打造符合文化市场中各经营主体(各级、各类,不同权属的文化传播、传媒公司、院、团)需要的文化服务产品,以他们的要求和需要为自身的要求和需要。因为在创业起步阶段的资本与资源占用是不足以独立开辟和拓展市场的,所以学院最基本也是最可行的营销手段,就是将自身融入到各类文化市场的经营主体中,以单个、某个主题或系列的文化产品来满足他们的需要,从而获得生存,在基本生存获得一定保障之后,再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来开辟自身的演出市场。

(二)准确定位学院文化服务产品

学院的演出市场不能只盯着舞台、盯着剧场,如何走向社区、走向大众、适应群众需求是扩大市场的重要途径,应将触角伸向广阔的民间消费市场,并根据客户的要求,随时调整演出方案。既有正规军的打法,也有游击队的打法,有分有合,灵活机动。但有一条不变:保证文化服务产品的质量,保住自身的品牌。不论专场还是组台,不论综艺晚会还是礼仪演出,不论剧场还是广场,每次演出、每个节目都需要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全力以赴、倾情尽力。如此方能得到客户与观众的实际支持与帮衬,方能在演出中宣传自己,提高认知度与影响力,完成自身的效益积累。

(三)营销中坚持“三贴近”原则

一是“贴近”各类、各级竞争伙伴,积极争取尽可能多的演出机会,作为基本的生存保证。二是“贴近”时代需要,创新节目内容和风格。推出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精品节目。三是“贴近”新农村建设市场,为自身开拓市场与演出打下坚实的资源基础。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更加凸显艺术教育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艺术类高校从过去单一地为文化事业提供服务调整为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两个方面。作为地方高职艺术院校应立足地域优势,突出产学研创一体化的特色发展,创立品牌,培养出更多适合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地方性文化艺术人才,使人才培养更加切合文化产业发展的节奏,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不断地输送人才资源,以壮大高校文化产业。

作者:谢敏 单位:昆明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施惟达,李炎.态与势:云南文化产业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2]胡慧林,施惟达,田立立.文化产业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范道桂.云南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J].民族艺术研究,2002(5).

[4]范建华.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J].学术探索,2004(4).

[5]刘佳云,张世庆.云南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07(3)

第八篇:革命基地区域文化产业发展

摘要

一直以来对前南峪的研究大多从生态农业、旅游观光、森林建设、雨水存储等角度进行研究和探讨,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从更高的角度给区域经济发展指出方向,本文从文化产业角度进行研究,找到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从而寻找适合前南峪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初步提出前南峪文化产业的三大模块的发展模式,在现有生态农业为主的产业模式中提高文化产业的比例,建设文化产业基地,促进人文资源的不断开发,文化的不断繁荣,为前南峪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对策。

【关键词】

邢台前南峪;文化产业

近些年,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首次提出“文化产业”这一概念。从此以后“文化产业”一词走入公众的视野,在以后一些重要的政府工作会议中“文化产业”一词更是频频出现。紧跟中央指示,各地区开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从此中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拉开了帷幕。一段时间以来,文化产业在产学研各个层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翻开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已经被中央政府视为我国具有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又重申:“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是中国全面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之一。

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各个地域的民族风情,人文地理环境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此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也应根据本地特有的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发展自己独特的,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在一些沿海强省中,文化产业已成为具有新鲜活力、竞争实力的新兴主导产业,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河北是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孕育着丰富多彩的河北文化。革命文化是近现代河北文化的主流和亮点。近代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革命圣地西柏坡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柏坡文化和西柏坡精神。与其遥相呼应的另一个革命教育基地---邢台前南峪抗大遗址也早已形成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森林建设等于一身的综合产业园。邢台前南峪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遗址所在地。1940年末,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从革命圣地延安辗转迁移到这里,是老一辈革命英雄人物、邓小平、等生活、学习、战斗的地方。也是在这里党中央培养了很多新的革命力量。至今在抗大纪念馆内还保留着大量图片和实物,我们可以从抗大纪念馆很好的梳理该校14年的建校史,同时它也见证了我党艰苦卓绝的战斗史。2001年前南峪就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前南峪的研究大多从生态农业、旅游观光、森林建设、雨水存储等角度进行研究和探讨,经济的发展、国家大政方针指导都要求我们从更高的角度为区域经济发展寻找新的出路。从文化产业角度对前南峪的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和探讨是时代的要求和召唤。从前南峪经济总收入中,2002年以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经济中占的比例缓慢下降,近年来第一产业下降了4.71%,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快速增长,至2015年已经在经济中占据了61.3%之多。

目前,第一产业以林业收入为主,第二产业以干、鲜果品加工业为主;第三产业主要是旅游业。前南峪的发展模式已经逐渐形成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在以后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中加入文化产业的因素将使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更有后劲。前南峪为提高红色旅游提高文化品位近年增加了很多人文自然景观。一方面先后建成抗大陈列馆,修整了抗大首长故居,新建成前南峪景区观赏台,革命圣地泽后亭,革命圣地全国第一家少儿书法碑廊等等。另一方面利用万邦珍果园、玫瑰园、柿子沟、红果梁、栗树山庄、领导题字等这些独特的资源,组建了一组组独具特色的观赏小区。每一处景区都自成体系,相映成趣,就好比一个个小公园点缀在景区之中。除了这些前南峪还引进了一些绿化工程,建设了化山瀑布、绿色长廊、登山道路,种植了金丝柳、花石榴、四季玫瑰、日本北海道黄杨等观赏性花木。为了方便游客上山还新建的化山索道,犹如飘在山前的彩链,为景区平添了一道亮丽风景。根据对前南峪地形地貌、旅游要素、市场及旅游资源的调查,我们跳出项目、行业和市场的局限,打造集生态农业、休闲度假、旅游地产的模式,是适应当今经济形式的发展思路。在此思路指导下,项目组挖掘提炼前南峪的文化脉络,打破传统的开发模式,以资源为基础、生态为底色、文化为灵魂,按文化主题策划,形成独特的前南峪发展特色。对前南峪的经济发展研究,初步提出前南峪文化产业的三大模块的发展模式,在现有生态农业,森林建设为主的产业模式中提高文化产业的比例,建设文化产业基地,在原先的旅游的基础上带动经济的发展,促进人文资源的不断开发,文化的不断繁荣。从理论上来说,经常把文化产业的发展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把文化创意直接应用到生产中从而变成产业;二是在传统的产品中赋予新的文化创意,以此来提升产品的内涵,实现产品的再升值。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三大模块的发展态势:一、生态农业旅游+山水实景演出,从区域的文化中提炼出广为人知的民间神话传说,经过改编重新搬上舞台,舞台也由原来的传统舞台被新型的山水实景舞台代替,用这样的演出吸引更多的观众,从而达到从传统的旅游业的单一模式中跳离出来,向组合的多元模式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二、动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依托革命基地组建动漫产业园,动漫不仅对青少年有着通俗易懂的教育作用,同时对很多成年人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青少年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的纽带和桥梁。用漫画引导文化产业还可以蔓延到很多领域,一部动漫电影还可以带动玩具市场,服装市场,游乐园市场等等。一旦动漫产业启动它就能带动整个市场的产业链,从各个层面的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文化产业的合力。三、旅游+房地产模式。前南峪文化开发经营需要进行开发商和景区的双向运作,运营过程中要设立对旅游农业房地产项目进行综合开发管理。一方面,前南峪景区通过一系列旅游项目的开发增加品牌知名度,增加旅游收益,而反过来旅游收益的增加可以有效的提高景区管理、环境保护措施的资金到位,提高景区的旅游品质,使景区进入形成良性循环运转。另一方面,前南峪农产品生产加工公司也借助品牌效应大力发展品牌农业,通过科技合作研发引进适合本地种植的农产品,形成具有前南峪特色的品牌农产品,同时鼓励带动农户栽种新技术品种,由公司统一规划管理收购本地区的农产品进行,进行深度包装,增加品牌知名度,形成具有前南峪特色的品牌效应。

在此基础上引进房地产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前南峪的特有农业、旅游业浑然一体的房地产业也可以借势而上。房价持续高涨,政府频频出台政策打压,大多数房企都在寻求转型之路。纵观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旅游业正在成为各区域大力提倡发展的的产业类型。此时陷于困境的房企正好可以以此借势,配合旅游的发展大胆提出旅游地产的发展思路,以旅游业的发展来带动区域的房地产业的发展,从而为房地产经济转型提供一个新的出路。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不仅仅创造条件形成景区化的发展模式,实际上将对城市消费人群的生活方式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形成依托农村的原始环境,以生态回归为目的的社区化参与模式,为这种社区化休闲度假提供了可能,以此为依托的旅游房地产业将成为都市休闲与乡村度假的核心板块。三大模块可以同时推进投入发展也可以逐步推进各个独立进行。对前南峪的研究重点和难点在于寻求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通过制定文化产业规划,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优惠政策,同时逐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和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鼓励企业以本区域的文化资源为依托,投资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大力创建自主品牌。在本区域积极引进大型文化产业公司,国外知名企业,并为其提供文化产业园的建设,从而把这些知名企业引进到到邢台,建成集创作、制作、研发、加工、市场推广等于一体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前南峪文化产业基地。

作者:田红虹 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田耕.实现大连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08(09).

[2]胡晓鹏.基于资本属性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

[3]厉无畏.创意产业:城市发展的新引擎[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03).

[4]将三庚,王晓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M].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2006(04).

[5]王缉慈.创意产业集群的价值思考[J].社会科学,2002(03).

[6]李楷.对动漫产业链的在思考[J].中国电视,2007(12).

[7]李一峰.新兴动漫企业如何突破产业链缺失的困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03).

第九篇:文化产业内涵特点与发展研究

【内容摘要】

在“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的时代,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时代主题,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成为企业和个人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从文化产业的内涵与特点入手,分析探讨了“互联网+”、“文化+”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和协调发展等方面的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关键词】

文化产业;文化贸易;产业经济;发展趋势

【基金项目】

本文为丽江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丽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

当今社会发展进入“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的时代,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也成为企业和个人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文化产业的政策文件,不仅从理论上厘清文化产业的内涵与特点,更重要的是指导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分析研究文化产业的内涵、特点与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

文化概念的宽泛性和复杂性,导致文化产业概念很难确定下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出现在人们的视角中,各个专业的专家基于不同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阐述了文化产业的本质。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针对文化产业的内涵定义为:从工业生产中延伸而来的文化产品或服务总称为文化产业活动。这也是从工业角度和消费者的角度来论述的文化产业内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指“生产和销售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的产业。”2003年,我国文化部特别出台了《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文化产业界对文化的定义为:一切和文化产业相关的服务、消费活动总称为文化经营产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两个对应的观点,而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又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统计局在2004年出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其中明确提出了:“产业活动为社会大众提供了一系列文化服务活动被称为文化产业。而文化服务活动中又包含了一系列娱乐服务活动,同时还包含了其它与服务活动相关的服务活动集合。”在此基础上,2012年,国家相关部门又进一步将文化产业的内涵加以明确,对相关概念根据需要加以修订,将文化产业的内涵进一步明晰指出:“文化产业主要指的是为社会公众带来了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的产业。”明确规定了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人才、资本、市场、管理、科技、文化资源、政策等要素。同时明确了广播影视、演艺、新闻出版、休闲娱乐、动漫游戏、广告会展、创业设计、民族民间工艺品等文化产业门类。

二、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

文化产业是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的统一,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既不能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社会效益,也不能走向只重视社会效益的极端,认为实现社会精神层面的审美价值就需要摆脱市场,文化产业只有实现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有机统一,才能走上健康的文化产业战略方向。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意识形态和经济体制相融合形成了文化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要谋求文化产业的发展,只有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尊重市场,敬畏市场,与市场深度融合,才能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表现出新的发展特点: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文化产业未来将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将会和其它社会产业进行有机融合。行业界限越来越模糊,出现了行业融合的大趋势。丽江等旅游城市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结合发展就是个案例。今天的文化产业已经不是一个闭关自守的产业,在不同的产业领域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已经越来越深入,二者的融合,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化资源的配置进入大调整、大整合的时期,任何产业都需要资源,文化产业也不例外,无论是出版业、影视业、会展业、演艺业、网络业、动漫产业、广告业、设计业,还是文化旅游业,如果对文化资源不够重视,都会影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步。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已经充分实施,对外文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弥补文化国际贸易的短板。根据2015年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贸易额进行统计分析,文化产业在国际贸易总额中占有极大的份额。近几年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产品出口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其中重点扶持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产品。相关部门和企业也在大力拓展海外文化产业结构,在文化技术上进行创新。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文化产业结构逐渐优化,文化出口贸易活动日渐频繁。

三、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

“十三五”期间,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将进入黄金时代,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文化产业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互联网+”将给文化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文化产业将进入大数据时代,新兴产业门类和新业态将对文化产业进行大解构、大变革、大融合、大转型、大升级。通过“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农业”、“文化+金融”、“文化+地产”、“文化+体育”等元素嫁接模式与技术嵌入手段,实现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衍生出新文化产业链,实现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产业政策体系将会更加完善,形成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和协调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特色发展就是要依赖于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资源,对现有的文化创意进行转化升级,提高科技发展水平,加快市场运作效率,才能构建完成带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其中融合发展主要指的是实现经济和科技的有效融合,其中以文化创作为主要手段,在科技创新领域运用文化创作方式,才能实现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而文化产业的资本融合是国家的政策导向,文化产业的资本融合有利于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有利于催生大型文化企业和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协调发展不仅体现在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还表现在国有文化企业与民营文化企业协调发展,大型文化企业与小微文化企业协调发展,东中西部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我国的文化产业将成为经济新常态时期的重要增长点。近几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滑。而文化产业增长的速度明显增长,以创意创新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将会引导市场消费方向。文化产业能够提高消费的文化含量,转换市场消费方式,为市场消费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拉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我国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文化产业作为再生性产业,只需要依赖知识技术的革新,就能够获取新的创意,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阶段,文化产业和其它产业的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和协调发展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意味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文化产业时代。十三五期间,中国将面临发展国际文化产业市场的新时代。只有准确把握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洞悉文化产业竞争格局,才能规避文化企业的经营与投资风险,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和肖毅 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孙安民.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