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档案管理范例

金融档案管理

金融档案管理范文1

 

随着我国新金融产业组织结构的建立以及国内金融企业新一轮的改革,金融企业档案的内容、数量和结构较以往发生了显著的改变。金融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也会不断面临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采取新举措。   一、金融企业档案的种类和特点   金融企业档案是指金融企业在各项工作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查考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其基本涵义包括四个方面:①其形成者是各类金融企业,如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等。②形成的档案是金融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中,以及面向客户开展的各项专业金融业务和服务活动中直接产生的。③企业保存备查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档案,是企业各项工作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原始凭证。④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金融企业档案的种类:经过十多年发展,我国各类金融企业群体逐步壮大,经营管理活动日益精细化,各项金融业务活动涉及的对象也越来越社会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化服务体系初步建成,使得金融企业档案产生的领域和来源更加广泛,呈现出其独特的发展特点和规律。从金融企业档案所反映的活动性质和内容看,金融企业档案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与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档案,包括文书档案、审计档案、信访档案、法律事务档案、科技档案(基建、设备和信息技术档案等)、人事档案、财务会计档案等;二是与客户密切相关的金融业务档案,包括信贷档案、中间业务档案(信用卡业务、电子银行业务等)、金融会计档案、保险业务档案、证券业务档案、金融业务客户档案等。   2、金融企业档案的特点:(l)内容的复杂性和专业性。金融企业档案内容上的复杂性,表现在金融企业产生的档案既包括传统的档案内容,又包括丰富的金融业务档案内容。而每一大类金融业务又可分解为数种至几十种,从而使金融企业档案内容更加复杂。   金融企业档案内容的专业性,表现在其内容反映了货币和信用的密切关联性,这是其与其它企业档案内容最大的差别。   (2)数量的庞大性。金融企业档案内容的复杂性和载体的多样性决定了企业档案数量的庞大。   本市区级综合性档案馆的馆藏一般为10一20多万卷,而据不完全统计,至2004年底某国有商业银行上海分行各类档案总量已超过400万卷。   二、金融企业档案的管理现状及改革   金融企业深化改革、加大创新、强化内控,既提高了对金融企业档案工作的总体要求,又为档案工作提供了广阔舞台。   l、金触企业档案传统管理体制引发的弊端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例,传统的档案管理体制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其管理模式沿袭了机关档案工作的管理模式。这就造成了企业档案工作“三重三轻”的状况:第一,各级立档单位均较重视文书档案的管理,而轻视了金融业务档案管理;第二,重视行政管理方面档案的建立,而轻视了企业经营管理和科技档案的建档;第三,重视档案实体的整理质量,而轻视了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利用。   而今,金融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实行怎样的档案管理体制和模式,实际上决定着金融企业档案工作今后的健康发展之路。笔者认为,在遵循法定、求实、效益等基本原则上,今后金融企业的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将出现多种类型,并逐渐向多元化、专业化和法制化等方向发展。金融企业档案的管理,也将实现由原来的以文书档案管理、行政档案管理为主,向以金融业务档案管理、经营管理档案为重心的转变。   2、依法管理金融企业档案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目前,国内金融企业档案工作依法管理面临一些新问题,例如部分企业档案工作的开展经常依赖于有关领导的重视而非相关的法规制度,而企业管理层和员工档案法制意识较淡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金融企业档案工作的依法管理体制不完善等,也造成了金融企业档案工作中目前存在着一些无法可依、有规难依、执法不严、监督乏力的现象。   因此,要实施对金融企业档案工作有效的宏观管理。首先,要逐步健全金融企业档案工作管理的规范体系,使金融企业档案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实现各类金融企业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稳定性。其次,要深人开展档案普法教育。档案普法的对象不能仅限于档案工作人员,还应包括金融企业的董事、监事、法定代表人、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各类专业人员。   最后,要加大档案执法力度,加强对金融企业档案工作的依法监督。针对目前企业档案工作等级管理已被取消的情况,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更多地转向法治手段,通过行政执法检查的法治手段来监管金融企业的档案工作,确保金融企业改制、改组、改革过程中企业档案工作的健康、稳步发展,尤其要推动金融企业建立适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档案管理体制。   3、金融企业档案基础工作的新变革   随着我国金融企业档案的种类逐步增加、档案的内容更趋复杂、档案的载体更趋多样、档案的数量急剧增长等的变化,金融企业的档案基础工作必须进行新的变革。   (l)强化档案收集工作,提高收集的齐全完整   对金融企业而言,企业档案种类的增加、内容的复杂和载体的多样,必定会给档案收集工作增加不少压力,对此可采取以下改进措施:①转变收集重点。从内容方面看,收集范围的重点由以党政工团为主转向以经营管理和业务开展为主。从形式上看,重点由以纸质文件为主转向以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并重。②完善收集制度。要及时制定和细化档案收集归档范围,要履行严格的归档材料交接手续,控制好交接环节上存在的隐患与风险。   (2)规范档案分类规则,科学确定保管期限,简化立卷整理方法#p#分页标题#e#   在档案鉴定分类和立卷整理过程中,大部分金融企业尚缺乏行业内或系统内统一规范的档案分类体系、档号编制规则和保管期限表体系,不利于今后档案垂直化、集约化、专业化和信息一体化管理;同时还存在档案分类中人为主观性较强、立卷整理方法繁琐、重复建档现象较严重等问题。因此,可考虑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   ①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档案分类体系、档号编制规则和保管期限表体系。对于金融企业总公司(行)而言,要根据行业特点确定一个系统内至上而下、统一明确的档案分类方案和档号编制方案,解决以往各级分支机构因缺乏横向和上下级间的联系沟通而自定一套分类方案的问题。另一方面,为适应企业档案工作发展特点,应尽快对各类档案保管期限表和各级单位的保管期限表实施统一规划和修订,由小到大、由下至上地建立同一企业、同一行业和整个金融行业的保管期限表体系,使同一级别、同一类档案保管期限表保持一致,不同级别、不同种类的保管期限表不应重复,从整体上实施档案鉴定的标准化管理。   ②适时调整档案实体的分类和立卷整理方法。对于企业的文书档案,在运用了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后,同一年度的电子归档文件所对应的纸质文件分类就可采用“机构(问题)—责任者—形成时间顺序”的分类法,从而减轻在文件材料分类方面的人为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同时某些短期保管的电子文件不必还原为纸质文件,而直接进行电子文件逻辑归档即可。对于金融业务档案,按单笔业务项目结合办理顺序立卷是传统的整理方法,随着金融业务期限的拉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及服务手段的现代化,按客户分类立卷逐渐成为较合理的方法。对于会计档案,鉴于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主要是银行)采用综合柜员制,可按“经办部门(网点)—会计档案形式(凭证、帐册、报表、其它)”来作为分类整理的方法。   档案信息实现数字化管理的基础上,档案立卷工作将趋向简单化、规范化和自动化。简单化即指推广单份文件立卷形式,除文书档案外,对于金融业务档案也可视其产生的应归档材料的多少,来灵活确定立卷形式。对于已实施了缩微扫描处理的会计凭证,则可运用真空包装、加贴条形码的现代化手段。规范化是指档案材料卷内目录、检索工具的编制、打印等皆可由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按预先设置的统一的样式、规格来完成,不再受到人工操作因素的影响,并可实现一次录人多次利用。自动化即指电子档案文件材料的排序编号工作可由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自动完成,而后再将相关档号编制到对应的纸质文件材料上。   (3)优化档案库藏结构,提高保管效益和水平基于金融企业档案的发展趋势,金融企业档案的库藏结构也应发生一定的变化。   ①妥善解决“鉴而不销”的问题   “鉴而不销”的现象在金融企业普遍存在,但随着个人金融业务、中间业务迅速增长等因素,金融业务档案数量猛增,给库房容量带来不小压力。而让过期可销毁档案占据着档案库房空间,就是对库房资源的最大浪费。因此.开展档案鉴定销毁工作,解决“鉴而不销”的问题是每个金融企业都须抓紧进行的工作,这也是优化档案库存结构、提高档案保管效益的有效途径。   ②提高档案保管效益和水平   根据金融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企业档案产生状况以及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不同,可分别采取不同的档案实体保管措施,达到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档案实体安全、完整保管的效益目标。   首先,进一步细化档案的保管期限,对不同保管期限的档案可实施不同的科学保管方法,以降低档案的保管成本。对于其基层单位、营业网点产生的短期档案,其保管条件和要求可适当放低,其库房建设投人仅需满足短期保管需求(巧年以下)即可。同样对于将中长期保管的档案委托给社会中介机构实施专业化档案保管的企业来说,对由其自身保管的短期档案材料,保存在标准办公楼的改造库房内即可。其次,加强大规模档案库房的专业化管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业总公司(行)的档案部门应加强对集约化档案保管工作方面的监督指导与执法检查,实施档案托管的企业应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检查监督。同时,可考虑采用现代化技术辅助档案保管工作,如采用条形码技术来实施对档案实体接收、出人库和利用等工作的辅助管理,积极采用库房温湿度控制自动化系统等来实现对保管条件的自动控制等。

金融档案管理范文2

一、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档案管理人员的水平不高

我国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较高,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具备基础的理论知识,这样管理人员才能在工作中完全发挥出自己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虽然建立了一支稳定发展的队伍,但这支队伍的专业水平与文化知识并没有达到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与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目标差距还很远。因此,就在客观上导致档案管理工作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十分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

许多企业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管理不够规范的情况。这类情况分别体现在几个方面:档案编号编排不合理,档案标题书写不规范,档案开头没有目录等。因此,档案管理存在严重混乱的现象。导致管理人员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时,管理不规范,造成企业无法正常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三)档案内容的质量低下

在我国现阶段的档案管理中,很多企业中的档案内容质量都不高,档案的内容缺乏利用价值,档案的资料趋于形式化,并不能落实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呈现出来的档案的内容,大多反映了个人的学历状况、人生经历、政治面貌和工资水平待遇等,档案中并不能有效地反映个人能力状况、道德品质、专业技术水平。此外,大部分档案内容都很空泛,很多都是生活中的套话,并不能真实反映出个人的具体情况,或是档案的内容只是说明了优点,并没有对缺点加以说明。(四)进行档案检索的效率不高在我国现阶段的档案检索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手工检索,另一种是使用计算机进行档案检索。针对我国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手工检索这种方式应用的范围更加广泛,大部分企业使用的都是这种方式。企业在手工检索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在努力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编制出了很多检索工具。但是部分企业在实际编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求数量的“多”而不要求“精确度”的提高。并且很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一味地认为,只要增加了检索工具,与之相关的档案管理的质量水平也随之提高,这种思想是不对的,在某种情况下会严重阻碍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国内档案管理的解决对策

(一)全面提高档案管理者的素质

在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时候,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作为有效联系档案和其他人员之间的纽带,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首先要注意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还能使档案管理人员通过熟悉档案管理工作的流程,加强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因此,对企业内部的档案管理一定要严格把好人才关,加强对应聘人员专业知识水平的考核力度,这样才能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充分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较为单一且繁琐。任何具体的工作,一旦在服务上具有落后性,就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要对档案管理工作及时进行改革,工作人员更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加快进行档案资料的收集,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尤其是在有效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在工作人员之间形成公平合理的竞争氛围,才能不断地促进企业的进步。但是在一些档案管理部门,很多管理人员都认为工作是一个固定的“铁饭碗”,员工们在工作过程中,对待工作的态度都很不认真。因此,档案管理部门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一定要全面推广企业员工聘任制度,根据优胜劣汰的原则淘汰工作不合格的员工,全面调动起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们的工作热情。因此,作为档案管理部门的领导,一定要全面加强档案的宣传工作,不定期在档案管理部门开展教育工作,使每一位员工都能从根本上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水平,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三、展望我国企业的档案管理发展

通过回顾历史发现,我国的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从建立开始就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的进程。通过研究企业档案的发展历程,才能发现企业的档案管理体制是处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的。并且,企业档案管理制度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总结企业发展的规律,才能进一步了解企业中档案管理的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由于企业的性质单一,各种国营企业的数量非常多,企业内部进行档案管理的体制也很单一。随着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及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企业,由于其性质的不同,单一化的档案管理模式完全不能适应多元化的企业的发展需求。尤其是我们国家在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相继制定出企业档案管理办法,才形成一套健全的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体制,促使企业中的档案管理体制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各个行政管理部门都具有一定的管理权,行政管理部门直接干预各个企业中的生产活动,才能保证各项档案管理工作正常开展。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国家开始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其中全面增强企业的活力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档案的管理工作,不能只是依靠法律的手段来得以实现,还需要加入一定的执法监督功能。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利用各种组织,主动提供有效服务,才能全面引导企业的档案工作能够有效地开展。因此,开展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更需要企业的行政与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立法工作,并且还要充分依靠社会的力量对企业的档案工作进行全面的引导。

四、总结

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也越来越突出,档案管理也已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不能缺少的重要资源。所以,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一定要有效加强档案管理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面落实档案管理工作。分析档案管理的最主要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对策,才能有效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保持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陈玲 单位:广州铁路集团广深铁路实业发展总公司

第二篇: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档案管理影响及其对策

1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现状

1.1落后的设备

目前我国大多的电力企业还是沿用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方式,而且由于我国对档案管理方式的改革还处在初级阶段,电力企业自身的档案管理方式还是没有得到改变。落后的设备无法提高工作的效率,也就无法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1.2没有正确的档案管理意识

目前有些电力企业的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加之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致使管理手段落后。一般电力企业的管理者都会把重心放在企业的经济效益上,忽略了对企业的档案管理。电力企业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且也没有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体系,导致档案管理的工作无法顺利进行。此外,员工缺乏对档案管理的正确意识,对领导的工作抱有怀疑态度,再加上繁琐的工作流程,往往导致员工情绪低落,状态不佳,无法提高工作效率。

1.3缺乏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体系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档案管理的保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体系来保证档案的安全,但是目前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基础设施还没有完善,信息共享和开发的程度还有待提高,这些都原因影响了现代信息技术优势的发挥,也不利于企业档案信息价值的提高。

2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档案管理的影响

2.1有利于推动档案管理方式的改革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强烈地冲击着电力企业传统档案管理者的思想,这就为档案管理方式的改革带来巨大的新动力。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思维的局限性,使生产者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从而使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提高。为了企业档案管理能得到有效提高,就必须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指引下,理清现代信息技术对电力企业档案管理水平的异同,摒弃不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落后的思想,坚持创新与发展,并且落实于行动。电力企业档案管理者必须解放自己的思想,找到适合于现代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方式。

2.2有利于实现对企业档案管理的智能化

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方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也赋予了电力企业档案管理许多新的特征,智能化就是其中最为明显的特征。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较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更加高效,电力企业运用这一优势,建立了智能化的档案管理方式。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使档案的存储方法得以转变,更是推动了存储手段多元化的发展。智能化的档案管理方式能够快速找出档案信息,减少了漏档、错档情况的发生,能更加方便地查询档案。为了尽早实现知识共享,给电力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必须在档案管理的方式中加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

2.3提高档案管理者的水平

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束缚了管理人员的思维,而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是管理者的思维得到了转变,虽然思维转变的过程需要时间,但不管怎么说新的档案管理方式更有利于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当管理者适应了这种先进的管理水平,熟悉了管理软件之后,将会大大地降低工作的难度,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为电力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3如何在档案管理中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3.1完善档案管理设备

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是实现现代化档案管理的必要基础。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档案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要求比较高,因此为了提高管理的效率,必须引入和完善设备。同时引进先进的设备还可以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为电力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3.2培养适应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的人才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电力企业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IT队伍的整体素质只是适应了电子时代的脚步,要想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要求,就其目前掌握的技能是无法实现这一要求的。因此电力企业要根据不同的岗位要求,培养专门的人才,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使档案管理者能够较快适应现代化信息技术下电力企业发展的要求。

3.3转变旧的思想观念

现代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了电力企业的更好地发展,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实现信息化、智能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档案管理者就必须革除旧的,落后的思想观念,跳出思维的束缚,用新的思想明确档案管理的具体流程和手段,用新的思想指导工作。通过对档案的合理、科学地管理,了解在档案管理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实际运用,仔细考量档案管理的方式,提高电力企业的竞争力。

3.4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水平

为了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要求,就必须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水平。除此之外,档案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对档案管理的有效资源做出整合,加强沟通,开展业务合作,对工作做出总结,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化的档案管理方式,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4结论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促进了电力企业档案管理方式的改革。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浪潮下,由于现存的档案管理方式有其局限性和制约性,已经不能适应电力企业发展的需求,所以必须实现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而要实现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就必须完善现有的设备,引进新设备,不断实现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让企业档案在企业历程发展的见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朱立军 单位: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牡丹江水力发电总厂

第三篇:房地产开发企业档案管理与利用分析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档案管理的特点

房地产开发企业档案可以说是专业档案的一种,它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生产、经营以及日常管理活动中所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价值的原始资料。档案的管理与利用工作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要充分重视的工作,同时也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资料。下面笔者就房地产开发企业档案管理的特点进行分析:一是档案周期较长,变动率较大。房地产项目从投资到建成的时间可以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在这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很多因素都可能出现变化,所以应当要坚持房地产档案的动态化管理,保证收集的档案材料真实准确。二是房地产档案类型较多。它往往关系到土地使用的很多文件、证书及项目建设的批件和报告等,这些种类复杂多样的文件材料使得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变得非常复杂。三是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性较强。作为一个相对庞大的系统,房地产行业关系到很多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同时还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充分了解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房地产知识,同时还应当掌握国家政府部门关于房地产行业的诸多政策方针以及地方政府对于房管工作的一些具体规定,这样才能制定出集团公司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四是房地产档案的利用率较高。由于房地产档案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市场的动态变化规律,可以为集团的决策层提供高价值的参考依据,从而为企业未来的战略发展规划的制定指明方向。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对于房地产档案的需求性较高。五是房屋作为长期使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贵重商品(价值可达百万、千万),与城市的建设、与政府的规划、与老百姓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综上所述,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档案管理及利用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将其做实、做好。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档案的管理与利用策略

(一)优化档案人员结构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组织建立综合档案管理办公室,对公司档案管理工作实现统一化,如此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档案管理开发工作的实际作用。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应当是专业的档案工作者,我们可以根据其实际的水平划分为高级管理员、中级管理员以及助理管理员。助理管理员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基础性的,一般来说负责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编目等;中级档案管理人员通常负责对档案管理流程进行编制,制定企业档案计划,指导助理管理员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同时对基础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而高级档案管理人员一般拥有丰富的实际管理经验和较强的专业素质,充分了解公司实际情况,能够对收集而来的档案信息材料进行整体把控,根据企业的需求对其进行总结并整理成为数据报表,以便于企业相关人员使用。

(二)加快档案数字化进程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档案信息化水平,也有效地增强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保障了档案材料的安全性,提升了对档案材料的处理速度与相关人员查询使用档案的速度。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强化业务建设,不断推进数字化档案管理,实施数字备份机制,进一步促进档案资源结构全面化、档案管理数字化、档案利用高效化。借助于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方式,通过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来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保障档案管理利用服务网络的稳健运行,建立档案数据库、检索目录、资料备份库,不断规范档案电子文件中心,推广网上查询检索,组织网上档案展览,为公司其他各部门提供准确到位、稳定快捷的服务,从而让档案管理工作真正服务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生产经营。我们应积极利用计算机来实现档案资源的自动化管理,提升档案材料的利用效率,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打造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让企业其他各部门能够借助于这一平台来查询相关信息,为房地产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三)创新档案管理方法

在对房地产项目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应用文件连续体理论,对房地产工程项目相关的文件材料进行一体化管理。文件连续体即是从档案材料的形成到最终的归档制作,再到档案利用管理这一过程中的连续管理方式。这样的管理模式把档案材料的质量控制融入到文件材料形成的各个环节中,即是档案材料从文件形成、流转、到归档最后成为档案的整个环节,每一个流程都有其具体的质量管理要求以及移交规定,从而确保档案文件材料归档质量。集团公司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应当积极配合,严格按照房地产工程项目档案材料的形成规律、归档原则和收集方法,遵守相关规章制度要求来保障档案文件质量,确保档案形成和房地产项目建设同步进行,在此基础上保证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之后将收集到的档案材料汇总归纳后移交到集团档案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并由集团移交到城市档案馆等相关政府部门。

(四)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缺少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任何工作都不可能开展好。因此,我们应制定并完善针对档案管理利用工作的管理制度,同时将其真正纳入到全员的绩效考核之中,坚持定期考核、责任到人。房地产项目档案种类较多,有文书材料、电子档案和相关的实物档案,所以必须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库房管理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档案归档利用制度等。比如说在房地产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过程中,档案管理部门应当提供全面的竣工图纸以及工程资料,若档案材料不完善或者和实际存在较大差异,往往会导致房地产项目验收不合格,进而对工程结算产生影响,项目的上市日期便会延迟。因此,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档案管理利用相关的规章制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制度,按照制度规范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做好房地产项目档案材料的收集、分类、归档、立卷等工作,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有序进行。

三、总结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很长一段时期之内房地产开发企业仍将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但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现阶段房地产开发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必须要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努力做好档案管理与利用工作,第一时间掌握房地产市场动态,推动房地产档案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整体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作者:杜芳 单位:广西长冠贸易有限公司

第四篇:油田企业档案管理水平提升对策探讨

1.当前我国油田企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1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规范

尽管油田企业普遍都在进行档案管理,然而很多油田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都缺乏规范性,在整理资料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要求,也没有对资料进行明确的分类,档案管理的水平和效率都比较低。一些油田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在对文书档案进行整理时,没有以部门为依据整理油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记录,这也造成了在查阅工作记录是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也要求油田企业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管理。

1.2档案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综合性

一些油田企业对于能够产生直接经济利益的工作比较重视,认为档案管理可有可无。甚至一些油田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根本没有主管部门和领导进行监督,大多数的油田企业的档案整理工作都由次级部门来负责。这也造成了档案管理工作不能与其他部门保持一致,在协调上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油田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综合性,档案管理的形式得不到有效的更新,其知识结构也难以得到优化,造成油田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技术水平较低。

1.3档案管理的深度和幅度不足

当前的油田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者没有全部的掌握油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信息,也没有对企业的生产业务进行深入的了解,造成了档案的利用和收集存在一定的问题。与此同时,很多油田企业还没有建立起档案管理声像手段,造成档案的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1.4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由于油田企业没有对档案管理工作遇阻够的重视,没有选拔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来进行档案管理工作,造成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一些档案管理人员无论是在档案管理的业务水平还是在责任心方面都有待提高,而且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档案管理水平,导致档案管理的效率普遍不高。

1.5档案管理的自动化水平不高

当前我国油田企业的档案管理自动化水平普遍不高,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精力,档案管理的效率有待提高。尽管一些油田企业在档案管理的自动化方面进行了一些改进,而从总体上而言,我国的油田企业档案管理自动化水平仍然较低。

2.油田企业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对策

2.1做好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要有效地提高油田企业的档案管理水平,首先就要加强档案的收集与整理。档案管理部门要与各基层部门取得联系,及时记录和整理相关资料。与此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具备主动意识,了解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自觉自动的收集各部门的资料。要确定资料归档的合理范围,可以安排档案管理人员参与企业的各项会议,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对重要文件进行收集。

2.2整合档案资源,做好综合管理

有些企业要加强档案管理的综合性,特别是对不同类别的档案进行综合管理。要分门别类的收集和整理各部门的工作资料,档案管理部门也要与其他部门保持联系、协调发展。在档案的整理和收集过程中,档案管理部门,要深入基层组织,及时催收重要档案,并对其进行及时的归档。为了提高油田企业的档案管理水平,还应该将档案管理工作的奖惩制度建立起来,追究没有及时归档和档案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员工的责任,奖励工作表现良好的员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3对档案工作的生态环境进行强化

油田企业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及时评估现行的档案管理制度,检测归档设施,及时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此同时还要保障档案管理人员的各项待遇,档案管理人员和一线作业人员一样,对于油田企业的发展壮大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应该与一线管理人员一样,享有各项节假日和绩效工资。

2.4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有利于节省人力和时间、减少人工操作中的错误,全面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这就要求油田企业要对信息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对纸质档案信息进行综合和归纳,全面实现档案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这样一来,档案管理的工作能够更加有序,查阅时也更加便利。

2.5对档案文件的制作进行规范

为了提高油田企业的大管理水平,必须进行规范化的档案制作。要选择符合要求的纸张,保证档案纸张,在幅度和尺寸方面的统一,采取统一的排版和装订,使油田企业的档案文件更加规范。与此同时还要对记录字体和文件制作的签发手续、引文文种进行规范。

2.6建立健全高素质的大管理人员队伍

当前油田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仍然要靠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油田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油田企业要经常性的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责任心,立即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各方面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只有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者素质,才能有效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3.结语

油田企业必须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油田企业必须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推动油田企业的发展。尽管当前我国油田杰在档案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相信只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一定能够有效地提高我国油田企业档案管理的水平。

作者:刘一静 单位: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篇:油田企业档案管理分析

一、当前档案管理出现的问题

1.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

从当前我国油田企业内部管理系统来看,其在档案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一个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管理工作没有规范性,这主要是由于部分管理人员不仅没有按照企业的内部要求和规定来进行管理,在整理档案资料时还没有对不同的资料进行明确的分类,从而导致该管理工作的效率被大大的降低。与此同时,我国部分该类型企业在处理文书档案时,并没有以部门为单位,对每一阶段同本公司有关的各项生产经营资料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整理,以至于使得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后审查相关资料数据时,往往因为资料缺失的原因导致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从而导致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被浪费。

2.没有进行综合性的档案管理。

就目前来看,在我国众多油田企业中,档案管理工作在其内部管理体系中并没有占据重要位置,这就使得油田公司管理者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不是很高。这种情况的出现,就使得档案管理工作被大部分油田企业的管理者所忽视,并将其交由一些次级部门管理。这样一来,一方面,档案管理工作没有被企业主管领导所重视,使得该项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并不是很严密;另一方面,由于档案管理涉及到的信息数据内容较为复杂,而次级部门管理力度又相对薄弱,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该管理工作同企业内部其他部门工作脱节。以上情况的出现,极容易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在同其他部门的工作进行协调时出现问题,综合性有所降低,从而导致工作的进行出现严重的阻碍,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

二、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对策

1.提升档案收集和整理的工作水平。

作为保障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基础,档案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在整个管理工作中是占有重要地位的,所以,提高其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十分重要。首先,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不断的加强同企业内部其他部门的联系,保证可以在第一时间从各部门获取到有价值的档案资料和文件,并对这些文件资料进行分类处理。其次,负责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自身便需要具备自动收集各部门信息资料的意识,具有极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和工作范围,从而保证其能够实时掌握企业当前真实的生产经营情况,为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整合档案资源,方便综合管理。

相关工作人员在完成了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之后,还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档案资料进行明确的分类,并进行综合管理。对此,档案管理者需要以公司内部规定的管理要求为依据,按照相应的工作流程对档案资料进行管理;并且,由于各部门工作内部和性质的不同,其档案资料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对此,工作人员需要协调好同各部门的关系,按照各部门职能和性质的差别对资料进行分类处理。此外,在档案移交时,一定要指派专人进行监督管理,注重移交工作的细节,从而有效的防止由于档案资料在过程中不慎遗失而为公司带来损失。

3.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

虽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范围的扩大,使得当前档案管理人员的任务量有所减轻,但是从实际情况上来看,大部分的档案管理工作还是需要依靠人力才能够完成的,所以,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是十分必要的。对此,油田企业在对此方面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时,需要将素质培训放到同技能培训平等的位置,重视对工作人员工作思想的培养,使得这些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有所提升,从而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当前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出现,我国的市场竞争环境也因此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这种市场变化也使得我国经济市场的竞争力也愈发激烈起来。因此,作为影响油田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也在近些年凸显出来。对此,笔者特从当前油田企业在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并就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加强档案管理进行简单的研究和介绍。

作者:王娟 单位: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甘谷驿采油厂

第六篇:石油企业档案管理现状与未来发展

一、石油档案管理的现状

1.石油企业缺乏档案管理意识

目前许多人认为石油企业作为一个以资源输出和加工为主要职能的单位,工作的重点只有产量和经济效益。有的员工还没有意识到档案在现代这个信息化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也没有搞清楚档案管理和业务之间的关系,没有意识到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重要性。并且许多企业领导也都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只是简单的文字保管工作,从而也不去重视,他们反而认为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是一种浪费人力、财力、物力的无意义的工作。殊不知行之有效的档案管理正是企业效益的重要保证。因此,档案管理工作就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石油企业在开展工作时,往往没有积极性,只是应付上级的评测与检查。

2.石油企业档案管理缺乏专业部门

在石油企业迅速发展过程中,企业领导缺乏较强的创新意识,导致档案管理员工的工作只是趋于形式化,所以档案管理要实现现代化首要的任务就是实现人才的现代化。前期档案管理工作只是被看做兼职,从业员工不具有专业性,而且流动性大,所以我们现在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求从业人员能够进行新技术、新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和更新,同时要具有先进的管理技能,较高的文化素养。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石油企业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而是被合并在其他部门之下。

3.档案信息不能如实反映企业发展情况

现阶段档案资料的信息不能如实的反映企业的发展变化。石油企业的档案特点之一就是资料中的图表格式非常专业,如果注解没有清晰的表达信息,就会导致一些人或者企业领导看不懂图表,以至于难以理解其中要反映的经济信息,再加上如果员工的人事档案中的表格填写没有引起收集人的足够重视,就会造成从业员工资料填写不全,若没有及时进行认真审核,就会导致档案信息的缺失。除此之外,有些信息的数据没有连续性,不能长期的进行检测记录,导致数据前后所反映的同一个问题失去可持续性。而且现在档案管理主要倾向于网络和信息化,但从现阶段来看,石油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是比较滞后的,大多数档案的主要功能仍然是资料的留存而非共享,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低。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不仅仅是更新几台现代化设备那么简单,而是学会物以致用,既能发挥电子网络所特有的信息共享功能,又能清晰的反映企业的发展变化。

二、石油企业档案管理的发展

1.加大员工培养

石油企业的领导、各个管理层的工作人员和档案管理员工要充分认识到在石油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真实的历史依据。所以要想实现石油企业档案管理的长久发展,必须意识到人才的发展才是根本,在企业信息化达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下,首先是要将档案管理部门实行岗位责任制,安排专人负责这项工作,而且要对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者进行专门的定期的培训。要培养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求真务实的工作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对刚入职的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同时鼓励在岗人员自学,石油企业要定期举办档案管理知识培训班,提高其业务水平。同时要增强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现代化意识,不断解放工作人员的思维模式,从石油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信息化技术,提高档案人员的思想。档案管理者不只要有一定的理论业务水平,还需有广博的知识水平,既可以熟练掌握档案管理业务水平,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档案管理工作要站在企业发展得战略高度上,借助由档案体系建立起来的平台,为石油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2.加快硬件设施的完善,逐步走向现代化

石油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要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向着现代信息化不断靠拢,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档案管理方面的服务质量。同时要广泛采用电子文档,进行档案的无纸化管理,加快推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进程,以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3.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石油企业的档案信息非常庞大、数据十分多,许多信息都是比较零碎的分布在各单位档案中,因此要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加大对档案管理的创新力度,使人们不会觉得资源不足。在管理上的创新就要明确档案资料归档的范围、归档的时间、归档的地域以及归档的格式等方面的要求,对档案材料要及时的收集;当把收集的资料录入电脑时如果发现资料存在与相关的纸质材料或其它载体形式的材料不一致时,要认真得对其统一性进行审核,然后再归类进行集中存放;如果遇到电子文档资料具有永久保存价值时,要及时对其进行备份,相应的保存其纸质版的资料,以防止因电脑或设备的损坏导致电子文档的消失;而且还应严格借阅制度,未经允许一律不准复制或查阅纸质版的文档,建立健全严格的查阅审批制度。

三、结束语

档案管理工作是当前石油企业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工作之一。所以身为国家经济发展命脉的石油企业应当及时转变发展理念,培养档案管理人才,更新技术设备,采取先进科学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规范石油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够提升石油企业的整体运营水平,助力中国石油的快速发展。

作者:王娟 单位: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甘谷驿采油厂

第七篇:企业兼并重组与档案管理工作分析

一、企业兼并重组和档案管理工作

企业兼并重组是指企业通过合并和股权、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积极进行整合,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转变发展方式,从而实现资源的扩张与储备,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手段。国家顺应经济发展形势,及时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新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拓展国际国内市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新常态”企业兼并重组带来利益,提高资源配置率。一个企业,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党政档案、企业管理档案,科技档案、财务档案,人事档案等各种各样的档案,这些档案都是企业最真实的记录,是企业的历史基础。企业兼并重组后,档案的管理状况会随着企业的变动而发生变化。在企业兼并重组之前,这些档案资源基本上会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企业兼并重组后,企业会发生重大的变化,档案的管理状况也会发生变化。企业兼并重组新形势的发展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使档案文件资料的整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但同时也给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机遇。能不能发挥它的价值,在于档案管理工作能不能引起企业领导人的重视与支持,能不能充分发挥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全面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重视,不断调整和开创档案管理工作新模式。

二、企业兼并重组中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价值

企业兼并重组中,多数企业领导没有意识到档案的重要性。一些人会心存疑虑,档案到底对企业能发挥多大的价值。档案记录了企业的历史发展进程,是对企业发展历程的最真实的记录。相对于其它形式的载体相比较,档案具有的真实性、原始记录性、稳定性,关联性等特质是不可取代的。企业档案在企业组织存在和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对企业兼并重组后企业的整合和融合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由企业各部门产生并且反过来服务于企业各部门。档案作为是一种信息资源,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支持,随着档案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企业也开始加大对档案工作的投入力度,档案已然成为企业的一种知识资产。档案管理工作为企业兼并重组提供后盾。很多企业兼并重组中存在产权不清、资产不实、债权债务复杂的情形,还有些仍处于诉讼中。正是由于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才会出现这些问题。使档案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其关键性的价值。

三、我国企业兼并重组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档案交接和处置工作

在企业兼并重组的过程中,企业档案的交接、处置工作异常复杂,再加上机构裁剪,人员新老交替,加大了档案整合的难度。对于企业原有档案,企业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加强规划,加之互不了解双方档案工作,企业兼并主体档案管理员极易对一些原有档案采取丢弃、销毁的措施,从而阻断档案管理的连续性,对企业兼并重组后的融合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档案管理人员采取消极的态度,不重视档案的交接工作,使档案管理责任不清,整合不规范、收集不齐全,导致企业后续问题得不到解决,损害企业的利益。

2.企业兼并中对档案不重视的问题

一些大的企业兼并重组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其所形成的档案材料涉及机构部门广、文件数量多,机密性强。一方面,企业领导层并不认为档案管理工作能为企业的发展创造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所以也就不重视对档案的利用和保管。在企业一系列活动中发生纠纷时,由于企业拿不出有力的、关键的证据,因而带来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企业兼并主体积极性不高,对档案管理工作进度及队伍建设工作不重视,企业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导致档案工作原地打转,停滞不前,不能及时落实相关安排,影响档案工作的完成。企业兼并重组档案工作解决方案四步走:

第一,重视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

企业兼并重组是企业发展的一种策略而不是目的,为了更深一步发展,需要加强企业的整合。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是一个复杂和系统的工程,包括财务整合、制度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人力资源整合和文化整合等。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是企业兼并重组的重要一环,及时完成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完善处理好档案管理工作,为企业以后的经济活动提供凭证,对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企业兼并重组档案涉及数量多,种类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档案资源整合的方式也多种多样,而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使档案信息发挥综合性、系统性以及关联性,方便档案的调动与利用,为企业的加快融合和长远发展提供保障。在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合时,需要主动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加强统筹与规划,针对企业兼并重组实际情况交换意见,以便于后续工作的进行。

第二,两制并行,加强培训,打造复合型现代化档案管理队伍。

两制即管理人员牵动制和考核制。考核制即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并进行专业考核,增强整个当管理队伍的素养和水平。管理人员牵动制即档案管理人员互相牵动而相互制约的制度。尤其是在企业变动等形势下,通过这种方式来维系和制约档案管理的平衡,同时又不制约管理人员积极创造性的发挥,是档案人员有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从而达到企业兼并重组档案管理的新高度。企业的良好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过程,企业兼并重组的形势下更需要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档案管理素养。两制并行,加强培训和管理,打造专业的、复合的现代化队伍,使其在面临新形势下,增强专业性和在新形势下企业重组能够做出及时反应和发展的眼光对档案工作提出新要求,改进思路和方法,开创新模式。

第三,企业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企业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衡量档案价值得到多大发挥的重要标准。档案的完好无损以及最大档案资源价值的利用,会大大地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后发展的适应性与融合性。企业领导加大档案管理的投入,重视档案管理的基础建设,会为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会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企业领导人应当加强规划,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统一性和整体性。第一,进行统一标准的建设,即对档案进行综合性管理。企业可以成立一个综合档案管理部门,制定统一制度和标准,使档案管理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第二,档案信息网络的建设。通过档案信息网络的建设,充分挖掘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信息覆盖,发挥档案资源整体作用,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第四,档案法制宣传与法律法规建设相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档案管理工作重视,国家的档案法律法规建设也不断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机关档案工作条例》、《企业档案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都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作出规定。201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中提到加强服务与管理,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加强信息资源交流。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尤其对企业兼并重组等中档案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监督中法律法规并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政策法规,针对具体的企业经济活动,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企业档案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加强档案法制建设与宣传,使档案意识深入人心。

四、总结

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政策的调整,为企业兼并重组迎来了发展和机遇。企业档案资源在企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映射和写照。企业兼并重组档案资源的整合与管理对企业兼并重组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企业兼并重组不是一蹴而就的,档案资源整合与管理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系列问题,根据企业兼并重组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档案管理工作解决方案四步走,以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后的迅速融合,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如今,国家调整税收政策,同时“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国内外投资新政策,国内外企业的兼并重组率也进一步提高,三大政策的“组合拳”必将掀起了企业兼并重组潮。面对这一趋势,企业兼并重组中档案管理工作也必将作为重要的环节在企业兼并重组发挥关键性的价值,为企业的兼并重组开展实施活动以及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形成新形势下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机制,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实现企业长远的、稳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渠璇姿 单位:郑州大学

第八篇: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思考

一、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现状

1.档案管理分散、零乱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每个企业每个月都有人会退休,这些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有的还存放在原企业,有的转到了他们居住的社区,或者户口所在地的相关部门,存放地点较为分散、零乱,管理难度大。而且,有些破产的企业退休人员的档案还存在着无人管理的状况,企业破产后的退休人员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档案是否还存在,存在在什么地方。如此分散、零乱的档案管理,不仅会危害到这些退休人员档案的安全性,也会影响档案的权威性和神圣性。

2.设备设施差、保管条件差

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设备设施差、保管条件差、人事档案材料欠缺,也是现阶段我国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大问题。主要是由于破产企业的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无专人管理,也没有专门库房,只留留守人员临时看守,有些破产企业甚至对此不做任何解决措施,任由退休人员的档案分散、流失,对退休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其次是有些企业将退休人员的档案转到社区,但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数量少,难以形成规模,更因为社区经费紧张,不可能为几个人的档案建立单独的保管库房,造成了档案与文书档案一起杂乱对方等现象,也因此造成了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设备设施差、保管条件差问题。最后也有相当一部门的退休人员档案不齐全,尤其是对退休后增加的养老保险金和健康状况等材料未及时收集、整理归档,造成了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材料欠缺的问题。

3.档案管理人员身兼多职、业务不熟悉

现有的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人员一般都不是专职人员,往往都是由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兼职来管理档案,这些人员没有经历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培训,对退休人员的档案管理业务不熟悉,很容易造成对该收集的档案资料未收集,并在整理过程中造成归档错误等现象,想要退休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有所提高,就要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加强和完善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思考

1.建立管理机构和专门库房,实行统一管理

经过对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不断思考,总结出想要完善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可以由专门的档案管理中心保管,申请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人员专门编制,配备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做好档案入库前的移交工作等来实现。通过这些手段不仅可以使得企业在有人员退休时可以快速地做好档案移交工作,并完善退休人员入库资料,同时,能够保证退休人员退休后的资料的及时收集和正确整理归档,并为这些档案提供良好的保管环境,为完善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做出贡献。

2.建立县级企业退休人员档案数据库

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立县级企业退休人员档案数据库来完善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这一手段主要通过将所有企业退休人员的姓名、年龄、性别、住址、健康状况、从业经历、养老金调整情况等资料输入电脑,并且实现县级与各个社区的档案信息网络互联,为企业退休人员开辟社会化管理的绿色通道,为其提高更加高效、更加便捷的服务。县级企业退休人员档案中的基本情况通过互联网与社区互联,可以使退休人员更方便快捷的知道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养老金调整状况等,为退休人员的生活提供高效的服务。

3.建立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队伍

最后想要退休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正常、高效的进行,就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队伍,来更加完善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这一手段可以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档案管理人员,选择责任心强,专业水平高,政治可靠,素质高的工作人员,并在工作后对其多加培训,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队伍。

三、结语

退休人员的档案管理关乎我国社会人才宝贵财富的保护和对国家经济历史发展的完整延续。完善的企业退休人员管理,能够更有效地为社会保障系统的发展和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做出贡献。因此,本文提出了几点有利于加强和完善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措施,如建立管理机制和专门库房,实行全县统一管理;建立县级企业退休人员档案数据库;建立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队伍等。希望为企业完善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提供参考,也为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与完善贡献社会公民应尽的力量。

作者:路燕琴 单位:人才流动开发办

第九篇:金融企业档案管理数字化分析

1、金融企业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必要性

1.1是当前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

金融企业档案管理数字化是当前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相对于传统档案管理手段而言,进行必要的革新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要求和根本的发展趋势,而数字化正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技术手段,相对于以往的档案管理手段和技术来说,其优势是比较明显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也已经呈现出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对于金融行业的档案管理而言,其对于档案管理的要求也逐步的提高,比如,当前金融企业内的档案管理数量越来越多,需要储存的信息量逐步的增加对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另外,在档案信息管理的持久性和信息搜索的高效性方面,传统的档案管理手段也已经很难满足这些发展趋势,因此,数字化档案管理就成了金融企业档案管理的一个必然要求。

1.2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金融企业档案管理数字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点是针对于全社会的发展现状而言的,在当今的社会各个领域中,几乎已经实现了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普遍化发展,很多行业中都已经逐步实现了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作为诸多行业中比较关键的一个,金融行业也应该逐步地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这是作为一个组成部分的必然要求;另外,随着当前社会发展中各个行业之间信息交流越来越普遍,为了更好地实现全面的发展,必然应该针对档案管理的形式进行统一,这种统一主要就是对于数字化档案管理方式的统一发展。可见,在金融企业中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3是档案传输的必然要求。

金融企业档案管理数字化是档案传输的一个重要保障,对于以往的纸质档案管理而言,其进行档案的传输必须要经过人为的传送,这种传输不仅仅耗时较长,还会对于工作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对于当前的金融企业来说,档案传输的高效性要求越来越明显,这也就更进一步的促使档案管理必须做出一定的改变以确保档案传输的效率,数字化的发展必然就成为一个关键的技术手段,其通过这种数字化的模式能够极为高效的进行档案信息的传递、共享以及查询,贡献是极为明显的。

2、金融企业档案管理数字化发展措施

2.1促进档案管理数字化发展的规模化建设。

档案管理数字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就在于其能够实现档案管理中传输、查询以及共享的高效性,这是有别于以往的纸质传统管理手段的一个重要优势,对于这一优势而言,要想充分地实现该贡献的呈现就必须首先做好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全面化发展,这种全面化主要是指在整个的金融行业内必须普及这种数字化档案管理技术,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实现档案管理的高效传输、查阅等功能,单一企业进行数字化档案管理建设虽然也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不够明显,也仅仅局限于该金融企业自身的发展,相对于整体性和规模化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建设而言,其优势的发挥并不明显,因此,在今后的金融企业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中就应该着重突出这种规模化的建设。

2.2完善金融企业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规章制度和标准。

在当前来看,金融企业档案管理实现数字化还是一项比较新的技术应用,因此,在具体的应用和管理中就必然会存在一定的缺陷,这种缺陷在规章制度和相应的标准上表现的最为明显,因此,这些规章制度的完善和标准的制定就成为了实现金融企业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必要措施。具体来说,对于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标准而言,应该是自上而下进行完善和建立的,一般来说,都需要整个的金融行业参与到具体的完善和制定中来,进而再进行推广使用,最终实现整个金融行业内的数字化建设的统一性,尤其是对于相应的标准而言,只有实现了这种统一才能够进行准确的档案信息的交流和互换,相反,一旦每一个金融企业都各行其政的话,就很难实现整个金融行业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上述的规模化发展。

2.3重点加强金融行业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安全性建设。

对于金融行业来说,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优势是比较明显的,这一点从其发展的必要性上就可以体现出来,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应该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安全问题更 是极为关键,对于金融企业中的一个核心档案信息来说,确保其安全性是极为必要的,一旦出现泄漏问题就会造成整个金融企业较大的损失,很多时候这种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而这种安全问题在当前也是时有发生的,很多金融企业都发生过档案信息泄露的事故,比如在网络中存在的一些病毒,或者是黑客的恶意攻击等都会造成金融行业档案信息的外泄,基于这些问题来看,加强金融行业档案管理数字化发展中的安全性建设虽然是极为重要,但是困难程度也是比较高的,具体来说吗,需要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和控制:(1)首先,加强对于档案信息浏览的访问权限的设置和管理,这是保障其安全性的一个最为基本的处理手段;(2)其次,定期针对整个的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的病毒扫描,减少因为病毒的存在所造成的档案信息外泄现象;(3)最后,还应该采取必要的加密手段来进行核心档案信息的保护,确保其储存和使用的安全。

2.4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对于金融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来说,除了加强必要的技术发展和制度建设之外,还应该确保其具体的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和技术素质,尤其是对于这种数字化管理而言,当前很多的金融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对于具体的一些操作仍然存在着一些困惑和不熟练的现象,这也是今后必须要加强培训和教育的重要内容所在,加强理论和实践的配合,切实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数字化管理能力。

3、总结

金融档案管理范文3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职业素质;提升策略

一、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必要性

首先,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高校职业道德建设的组成部分。高校职业道德建设是高校办学发展的重要任务,高校职业道德建设状况关系到学校整体风气和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高校要从整体上提高教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使全体教职人员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学生、奉献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在高校信息决策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不仅关系到档案工作的质量,而且关系到高校信息决策的水平。因此,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对于推进高校职业道德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其次,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高校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推进,使高校内部收入差距日趋明显。这就导致了档案管理人员在思想意识和行为上存在的问题日趋突出。比如,在观念上强调个人意识,追求个人利益和重视个人价值;在行为上,以自我为中心,用金钱来衡量自己工作的价值,把名和利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在思想上,缺乏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对自己的得与失斤斤计较;在业务上,缺乏钻研业务的干劲,不思进取,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高校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不仅能够使之确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不断进取、服务学校、奉献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而且有利于部门形象的提升,使档案管理在办学发展中的作用更为有效地发挥出来。再次,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档案管理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信息时代,档案的载体形式、种类、数量、用途和管理方式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以互联网、计算机为代表的新的“书写”技术、存贮技术和信息传输手段,在行政管理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表明档案文件的数量在日益增多,档案载体正在从传统的纸质档案和少量的声像档案向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并存的方向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子档案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多,这些都是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所不曾遇到的问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档案的用途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信息时代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归根结底是需要有能力、有知识来解决这些新问题、面对这些新挑战、抓住这些新机遇的专业人才,因此,高校必须培养一支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

二、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现状

首先,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偏低。以北华大学为例,虽然档案管理人员不少,但是科班出身的高学历人员不多,鲜有精通档案管理业务者。就档案管理人员的学历构成来看,其中研究生学历占24.1%,本科学历占40.7%,大专学历占39.4%,大专以下占6.8%。这说明,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整体文化水平较低,表现为缺乏创新意识,理论水平不高、学术意识不强,很多高技术和现代化工具使用率不高,无法适应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的问题在民办高校表现得更为突出。在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只有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两人(资产管理处一人、校长办公室一人),其中一人只经过简短的培训即上岗,另一人自上岗至今未曾经过任何培训,仅仅通过师徒式的传授就上岗了。在其他高校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当中,未受过专业培训的占40%,接受过基础培训的占50%,毕业于档案管理专业、受过系统教育的不足10%,即绝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半路出家”,这就导致了高校档案人员的职业素质不是短期内能够得到迅速提升的。其次,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外语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多数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外语读写能力,因此涉及外文档案的时候,或者手足无措,或者需要借助翻译来进行,使学校的很多外文档案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特别是一些涉密档案,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不高,使泄密风险大增。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改变了档案的存储和读写方式,这就要求档案管理者必须不断提高信息化技能。但是以北华大学为代表的地方高校,由于档案管理者知识结构老化,导致档案管理工作长期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由此可见,高校必须下大力气提高档案管理者的职业素质。

三、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思路

首先,高校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之尽快熟悉、适应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技术。高校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开展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交流工作,可以定期去兄弟院校进行参观学习,使其专业素质在学习中得到有效提升。基于此,高校要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开展在职进修,扩大岗位培训的范围和内容,使之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职业道德水平。高校特别要扎实开展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教育工作,做到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记的不记、不该听的不听。2017年秋季开学伊始,齐齐哈尔大学以校史馆面向全校开放为契机,加大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选送一批年富力强的档案管理人员进修档案管理专业研究生的课程,极大拓展了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空间。不仅如此,齐齐哈尔大学档案馆、校史馆每年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敢于直面问题、敢于揭短,形成了人人熟知档案、人人善用档案的良好态势。其次,高校要建立健全竞争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高校内部,由于档案管理工作看起来不如教学、科研工作重要,导致了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热情不高,其潜能没有充分发挥。因此,高校要采取有力措施改变这一状况,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建立竞争机制,使档案管理人员产生危机感、紧迫感,不断激励档案管理人员“自发、自觉地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高校要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在职称评定和业务考核过程中向档案管理人员倾斜,调度其工作的积极性。对那些业务成绩突出、职业素质高的年轻档案管理人才,学校主管部门要采取低职高聘的方式大胆提拔任用。高校要想方设法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最大限度提供拴心留人的环境,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再次,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自我提高的意识。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应采取走出去的办法,与地方图书馆、博物馆开展学习交流活动。2017年秋季学期伊始,齐齐哈尔大学组织档案馆、学校办公室的档案管理人员到齐齐哈尔市档案馆开展交流活动。为了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双方联合举办了岗位技能比赛,高校与地方档案管理人员同台竞技,相互取长补短,极大地激发了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提升职业技能的意识,使之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自身职业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对于处于办学发展关键期的高校而言,如何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有效发挥档案作用的关键。因此,高校要下大力气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上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建好档案、管好档案、用好档案。

参考文献:

[1]李光泉.档案工作基础[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461.

金融档案管理范文4

关键词:档案管理;区块链思维;应用

随着集团性企业档案利用需求的不断增加,集团总部与各所属公司之间跨公司、跨地区档案互借的现象越来越频繁。传统的跨地域办理借阅手续不仅耗时长,异地档案原件邮寄也成为企业管理费用的一项重要负担。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管理费用成本,档案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国际档案理事会已经在号召各国档案管理领域充分抓住数字技术发展的机遇,进一步推动档案利用,为数字时代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区块链思维正是当前信息社会开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大创新点。

一、区块链技术特点及区块链档案系统的意义 

区块链是以多个节点的形式参与进来的一种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节点由区块以时间戳作为纽带连接在一起,每一个区块都是一个数据结构,详细记录了相关信息,是构成区块链的最基本的单元。区块链的运行基础是复杂的算法技术,管理学思维革新导向时期基础,与传统通过升级硬件的模式来提升系统管理能力的形式相比有着很大的区别,它主要是通过对运行软件的计算方法进行革新来驱动管理思维的发展,虽然依托于一定的硬件条件发展,但是却不依托其硬件技术来实行更新换代。根据区块链的链结构以及具体的应用范围,区块链可以细分为公有区块链、行业区块链与私有区块链三大类,其中特点最为突出的是共有区块链,不仅具有中立、开放与去中心化的特点,还不能更改撤销,具有抗审查性,而在传统档案管理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档案备份,并且对备份的过程有复杂的技术要求,虽然有很多企业借助租用或者购买服务器的方式进行客户文件储存,但本质上依然还是中心化的管理模式,共有块链有效弥补了这一弱点。私有区块链也有很明显的特点,由于能够比较容易的修改规则,在数据管理上所需要耗费的成本比较低廉,能够限制读取权限。比较而言,二者所表现出的特点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应用优势明显,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在档案管理领域也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进行区块链设计的目的就在于跨组织搭建相似的业务网络,实现行业内部机构数据共享,打破小圈子思维,在提前制定规则的基础上保障各个区块规范行事。传统档案管理过程中为了保证档案的真实性,需要在数字签名、数字水印等技术与管理层面进行加强,而无论是向国外证书服务商申请数字签名还是制度本身的合理性,都会影响到文件档案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在区块链机制下,错误或者存在潜在欺诈性的操作都能够被删除,但是每一次操作都会留下记录,这与档案管理存在很多相似之处,意味着二者能如果能够有机结合起来,那么区块链也能成为档案管理更好的载体,不仅具备有开放、共享的优势,还能用作储存,不需要进行异地备份,而且能够在多个节点进行自动备份,实现档案管理的低成本高效率,并提升档案利用率。

二、区块链思维的档案管理系统建设与分析 

(一)区块链思维在档案管理系统的适用性。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区块链技术已经成为数据管理与网络应用领域的主要阵地,并在多个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并已成为档案管理领域发展的新趋势。根据区块链思维逻辑,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从下而上也需要全面包含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和应用层五个板块。区块链的应用基于IT技术,而经过多年的发展IT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因此主要需要关注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网络层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算法以及主要针对虚拟基础设施提供服务的云服务系统等内容,而共识层则主要是对多个网络节点的共识机制算法的封装,激励层的内部关系与经济关系非常相似,要想推动区块链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处理好激励层关系,这是决定发展与否必不可少的内部要素。虽然从概念上来说区块链思维是新事物,但是对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并不需要对区块链技术有多深入的了解,也不需要关系底层技术的实现情况,只需在充分了解区块链思维特点的基础上开展数据建设工作。合约层则是在充分满足档案管理内在逻辑需求的基础上组建的系统簇,而应用层则只需具备满足档案管理需求的应用系统。从现阶段区块链技术储备以及档案管理发展趋势来分析,区块链思维在档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并不是将所有的档案都上网上链,而是选择内容合适、使用频率高、能够满足更多人的应用需求并且需要高成本维护的数字化档案信息上传到行业领域区块链上,区块链上各个节点在自动验证用户信息技术上能够有效应用所需要的信息。在此过程中区块链上所有的设备与网络都进行共享,需要对合约层、数据层以及应用层做好行业规范,形成行业特色。

(二)区块链思维在档案管理系统搭建的应用。区块链是“互联网+”的升级版,区块链技术也正在试图进入各个行业,并在各行各业渗透扎根,这将对未来各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区块链的实质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信息不对称,这就与集团化的档案管理难点非常契合。对于集团化的企业来讲,档案管理最大的问题就是各分支机构的档案管理难以达到集团要求的同一水平,而档案信息化平台构建必然是以公司查档案应用的需求为核心,对全集团的档案进行标准化管理,这就对集团化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档案行业应对区块链技术的策略 

(一)正确认识区块链思维,持续关注区块链技术发展形势。区块链虽然更多应用在金融行业,且其以技术的面目诞生,但是其所带来的已经远远超越技术范畴。区块链不仅仅是一项技术、一个工具,更是一种思想。开放、共享、去中心化,区块链的这些核心精神和档案信息化利用的思想不谋而合。然而,区块链在档案行业的应用目前并没有形成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如果需要形成技术标准,真正在实践中有效转换,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需要档案行业始终保持理性的原则,积极关注区块链技术发展的新形势,结合档案管理发展实际进行策略调整,确保随时能够灵活应对。

(二)进一步加强技术储备更新。要想更好地适应区块链的发展形势,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储备,只有在掌握一定层次的技术开发与应用实力基础上,才能够在实践中结合具体的项目深入开发摸索,才有实力参与到后续区块链应用到档案管理系统搭建的项目的研究与交流中去,可以借助各种小范围的摸索性应用项目积累自己的技术历练,储备技术认知和实践经验。

金融档案管理范文5

关键词:现阶段;财政监督;档案管理工作;注意事项

财政档案管理工作在业务上是根据档案局的指导工作,主要是对企事业单位内部的有关财政的数据、信息、文书、以及科技进行收集和归纳整理,财政档案管理既可以保证财政数据的安全,也可以保证财政信息的完整,整理好的财政信息可以更好的服务于财政有关的工作,在单位决策时提供有效的财政依据,因此为了保证各企事业单位决策的有效性,必须坚持做好财政档案管理工作。做好财政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帮助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对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有深远意义,也是我国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1现阶段财政监督档案管理工作的注意事项

1.1保证档案资源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财政监督档案管理不同于一般的档案管理,涉及的内容繁多,不仅有财政收支管理,也有会计监督工作;不仅有金融市场管理,也有国有资产监督,这些工作不仅包括行政方面的管理也包含党建方面的管理,这些各个领域的不同工作加在一起组成了财务监督档案管理的系统,财政监督档案是以财政档案为基础而存在的,因此财政监督档案理应服务于财政管理档案,同时也应该体现出监督管理的特点,围绕财务、会计管理和金融等工作建立起详细健全的管理档案,努力形成一个真实科学、全面系统的财政监督档案管理体系。

1.2将信息技术在财政监督档案方面带来的利益最大化实现

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各行各业都被广泛应用,若将信息技术应用在财政监督档案管理中将给财政监督档案管理部门带了许多便利,这给档案工作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网络的发展不仅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很大程度上缩短了人与信息之间的距离,因此企事业单位应该将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到财政监督档案的管理中,与此同时,企事业单位也应该考虑到计算机的配置问题,首先计算机要有过硬的硬件配置,这样有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企事业单位也要比较选择合适的管理软件,使档案的信息管理能够符合当前自动化技术的数据要求和标准。以上问题处理好的同时,企事业单位还需要注意加强财政监督档案的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这可以方便档案管理人员通过计算机网络将信息资源进行快捷传输、有效利用、及时反馈,也可以大大提高财政监督档案信息的准确率和全面性[1]。

1.3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首先,作为一名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在工作过程中要做到认真负责、爱岗敬业、有强烈的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够做到一边工作一边进步,在思想层面和政治层面上提高自己,在工作中要秉承着服务于财政大局的工作理念,为财政监督档案工作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其次,财政监督档案管理工作有很强的业务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想出色的完成工作必须有专业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应该对财政监督档案的具体情况和具体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并努力掌握,对财政监督档案的收集、整理、统计等工作做到精通,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通过学习不停的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只有如此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轻车熟路,以及时应对最新的机遇挑战,更好的服务于财政监督档案管理工作[2]。

1.4加强日常管理和日常积累

财政部门不同于一般的管理部门,它是一个具体的政府工作部门,它独特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财政工作的繁多与杂乱,因此与其他不同工作部门交涉产生的工作档案就有多种形式和多种种类,这些财政档案的特点就给财政监督档案提出了关于档案如何管理如何积累的问题,而结合日常的工作经验,为了保证档案管理的工作目的的实现和档案工作水平的提升,各企事业单位应该更加关注档案的积累并且对档案进行统一且集中的管理。目前各企事业单位的财政部门对文件和材料基本上都能做到及时记录归档,也基本上都能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齐全性,但是却不能保证对档案进行统一性的集中管理,有很大一部分档案没有归档,仍然在个人手里保存,这回对财政监督档案的准确性产生影响,所以,财政部门应该按照财务文件材料的范围进行归档,尽量达到档案管理的齐全完整的归档标准,还应该加大对档案集中管理的工作力度,要求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把档案的移交作为首要工作任务,保证档案交接过程顺畅、档案安全完整,为财政监督档案管理工作打好基础[3]。

2结束语

通过信息化方式对财政监督档案信息进行处理可以令财政监督档案信息与其他部门的各类信息更好的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档案系统,这种系统的出现,为人们更好的利用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能帮助人们更好的利用档案信息为财政部门工作。在此同时也需要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加强档案的日常管理和日常积累,努力做好财政监督档案的管理工作。这无论是对机关事业单位还是社会企业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参考文献

[1]王晓晨.财政监督档案管理工作之管见[J].黑龙江档案,2012(04):138.

[2]王江.保密原则在县级财政监督检查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探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12):198-199.

金融档案管理范文6

关键词:授信;档案;管理

1授信档案的特点

授信档案是银行在对各类企业或个人客户授信活动中形成的,反映信贷业务工作情况并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的总称,一般包括受理、调查、审查、审议、审批、放款、授信后管理资料。它是银行与企业(个人)双(多)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原始凭证及银行依法催收的重要法律依据,是银行核心业务档案之一。授信档案不仅具有一般档案所具备的属性,同时还具备“产生机构的复杂性、存在状态的动态性、载体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特点的分析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立足点。

1.1产生机构的复杂性。授信档案,不同于一般档案的重要特点就是产生机构的复杂性。授信档案,顾名思义,是在授信业务过程中产生的文件资料,授信业务从贷款受理直到授信后管理,需要调查、审查、审批、放款等多个步骤才能完成。根据授信工作“审贷分离”的原则,一定是由多个部门共同完成的,而且根据不同种类的授信业务,产生的部门也不尽相同。授信档案的产生,要涉及公司业务部、个人业务部、授信审批部、授信管理部、风险合规部等部门,因此,银行授信档案的来源是复杂多样的。

1.2存在状态的动态性。授信业务的流程较为繁杂,其授信工作也是一项漫长且不断完善的过程。授信业务在贷款受理、调查、审查、审批之后,客户部门还会定期召开授信后工作例会,信管部门还会开展风险预警、风险分类、放款审核等工作,仍然产生大量应归档的文件资料。有些贷款虽然已还清归档,但由于后期该项贷款做了“倒贷”的处理,仍然还会认定不良贷款,那么还会产生应归档资料,因此授信档案从形成之始到归档保存均处在动态变化中。

1.3载体形式的多样性。随着银行风险把控越来越严格,对于授信业务的担保管理也越加重视,担保人或客户可以通过提供抵质押物品,来获得银行较高的授信额度,银行也因暂时获得抵质押物品的所有权而降低自身风险。因此在授信业务中,除了文件资料以外,还有各种载体形式的抵质押物的证明资料需归档保存。如各种房屋产权证、保险凭证单、有价值的实物等。

2授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产生资料部门多,集中收集难度大。一般而言,授信业务各环节产生的文件由各部门自行保管,部门保存文件时,往往从自身角度出发,将自以为具有保存价值的资料保管好,不重视归档范围内文件的积累,容易造成归档文件的缺失。同时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各自为政,导致授信业务的冗长和不连贯,档案收集工作难度很大。如何实现授信各个部门之间工作的有效衔接,保证归档文件齐全完整是档案部门面临的首要问题。另外,银行授信文件形成的动态性也加大了档案室的收集难度,档案室经常要向业务部门催收文件材料,而且部门之间也会在提供归档文件时出现扯皮现象,档案收集工作难以齐全。

2.2载体形式多样,保管方式需创新。授信档案不仅有纸质材料,而且还有抵质押物品的登记文件原件、保险原件以及存单、国债等重要有价单证。随着银行风险防控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借款人提供足额的抵质押物,归档保存的各种有价单证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文件材料的整理可以按照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装订、编号、装盒、上架进入档案室保管,而有价单证只是因为贷款抵押的需要而暂时存放单位保管,待贷款还清后还需归还给借款人,因此,与银行其他档案相比,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做好这部分单证的保管。

2.3信息化程度不高,实体和电子需匹配。商业银行为了提高授信审批的效率,近年来在业务中大多增设了前端影像平台,从发放审核提交的审批材料到业务发起的文件材料进行扫描上传,实现授信从流转到审批过程的全部业务在线完成。而客户信息的更新、贷后管理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文件资料需要保存,但根据我们对多家银行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系统设计的流程没有将这部分文件资料进入系统保存,使得系统数据和实体不能一一对应,并且档案系统和前端影像系统也不能兼容,导致授信档案查找工作仍然依赖于档案实体的查找,业务人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档案数据的查找上,档案利用服务的满意度较低。

3授信档案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3.1加强授信档案管理的整体规划。商业银行应该结合行内现有的授信业务管理体系和现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即从授信业务的管理和管理所需的要素两个方面,对授信档案的管理进行整体的设计与规划。从宏观角度,重点查看授信档案的管理是否融入现有的授信业务管理之中,档案工作流程和业务流程是否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做到这一点,档案人员要充分地了解掌握授信业务的工作流程,根据授信业务的工作流程,规划授信档案管理以及提出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管理所需的要素是以授信档案管理活动为对象,从微观角度对管理活动中涉及的管理系统、规章制度、管理人员等要素进行规划研究。授信档案的特点,决定了对授信档案的管理具有了不同于其他档案的管理行为。对授信档案管理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进行规划是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是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3.2制定授信档案的标准和规范。目前国家档案局和中国银监会对授信档案没有一个具有针对性的、明确的制度和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上级主管机关的有关制度规范,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授信档案的标准和制度,可以参考的制度和标准有《企业档案工作规范》(DA/T42—2009)、《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8)、《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金融企业业务档案管理规定》(档发[2015]3号)。以上这些标准规范提供了一个总体的框架和原则,但它们只阐述了档案某一方面或者某一部分的管理要求,并未就授信档案的概念、管理流程、操作标准等内容进行全面且详细的定义和规范。因而,制定出切合银行自身实际的、详细可操作的制度标准,是保证授信档案规范化管理,提升授信档案管理质量的前提条件。在制定制度规范时,首先应坚持全过程管控的原则,鉴于授信文件产生机构的复杂性,授信档案管理的标准规范必须能覆盖授信业务的全流程,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必须考虑档案工作与业务工作之间的关联,保证它们之间协调统一。其次应规范文件材料的整理,在业务管理制度中要充分体现归档文件的范围以及文件收集、归档的标准,归档的标准不仅涵盖普通文件的整理,还要针对证照、单证这些载体文件制定出整理规范,在文件归档的前提下保证档案实体不被破坏。最后应落实文件归档的责任制,将授信档案工作落实到业务工作的具体岗位和具体人员,要求各岗位人员严格执行制度、履行工作职责、严格操作流程、提高档案意识,在贷款申请、调查、审查等各环节中做到材料收集齐全、文件定期整理并及时立卷归档,确保档案资料齐全完整。

3.3构建授信档案信息化的平台。银行档案信息化,是银行发展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也是档案管理自我提升、发展壮大的根本出路。目前银行档案信息化的主要形式是建立档案管理系统,横向上,将文书档案、业务档案、实物档案、声像档案等银行所有的档案门类纳入统一平台,实现银行档案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纵向上,应实现档案从收集、整理、利用到鉴定销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保证了档案管理流程的规范性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同时,利用网络传输的便利条件,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开发信息资源的价值。在授信档案信息化方面,档案管理系统应与授信业务影像系统建立接口,或在业务影像系统的后端增设档案管理模块,这样影像系统中已有的影像可以及时为档案系统或档案模块所用,不必重复录入、扫描。建立完善的用户权限分配机制,除满足内部查询外,外部监管部门检查,也可以开放系统查询用户的功能,提高外审人员查询,可避免调阅纸质档案时的丢失、混乱等现象发生,提高档案利用效率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敏.对新常态下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城市金融,2015(09).

[2]吴晓东.转型期银行会计档案管理化的思考[J].兰台世界,2014(06).

[3]王秀云.商业银行档案管理集中化、电子化与编研深化的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2(15).

金融档案管理范文7

关键词:会计档案;电子档案;可信度;区块链;人工智能本文侧重研究银行进行电子档案管理的方法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1银行电子档案管理功能框架

电子档案管理功能框架包括档案分类、实物档案管理、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管理四大部分。其中,实物档案管理包括库房管理、档案入库、档案出库、档案借阅、档案鉴定、档案销毁等功能。电子档案管理部分包括电子档案采集、档案检索、档案调阅、电子文件存储、电子档案内容提取、档案数据挖掘和知识图谱分析、电子档案信息安全可信管理等功能。本文所述的电子档案系统所存储的电子文件包括业务归档时的实物凭证电子影像,也包括业务办理过程中的业务相关电子文件。相比常见电子档案管理功能,该功能架构增加了安全可信管理、档案内容提取、档案数据挖掘和知识图谱分析功能,以解决前述的档案可信度低及档案利用率低的问题;将在下面的章节中做详细阐述。

2利用区块链构建可信电子档案

2.1区块链与档案管理。传统的真实性认证方法采取基于非对称密码学的技术,通过公钥基础设施(PublicKeyInfrastructure,PKI)的方式对文档的数字签名等信息加以认证。[1]这种操作离不开可信赖的第三方机构,即认证中心(CertificateAuthority,CA)的支持。认证中心是一个高度集中化的管理机构,它通过对申请者进行全面验证之后为其提供数字证书,从而将其纳入中心的认证范围。多年以来,PKI/CA的解决方案已发展得较为成熟,也为档案的真实可信提供了一定的保障,然而其过度依赖于第三方机构,并且缺乏统一性标准等问题尚需解决。在电子档案管理方面,区块链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和研究,[2][3]区块链技术中固有的可溯源、难以篡改等特性,使得其中的文件本身具有很高的安全保证和可信任度,不用再依赖于外部的认证机构,也无需考虑认证标准的具体细节。另外,区块链可以将多份文档的真实性进行关联,对任何一个的修改都会影响到其后续的文档,使得篡改难度大大增加。

2.2区块链技术平台。目前区块链企业级应用主流平台朝着联盟链的方向发展,支持智能合约和多种共识算法。国内对区块链技术平台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已有平台大多集中在金融行业领域。区块链技术本身也存在一些应用挑战。其一,数据冗余问题。在利用去中心化特性的场景中,区块链技术提高了数据的并发查询访问效率,但存在数据冗余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应用进行冗余调整。其二,共识效率不高。在利用不易篡改特性的场景中,区块链技术可以在去中心化的基础上提升数据安全级别,但存在共识过程计算量大引起的效率不高等问题,需要寻求安全和效率的最佳折中点。

2.3基于区块链的银行档案数据处理、查询与检索。在区块链数据处理方面。当前区块链平台的吞吐量TPS(TransactionsPerSecond,每秒事务数)偏低,基于工作量证明(PoW)机制的比特币为7TPS,以太坊为30TPS,基于实用拜占庭容错(PBFT)算法的HyperledgerFabric为2000TPS。事务确认时间方面。不同的区块链平台存在较大差异。Fabric事务确认时间短,适合银行电子档案管理企业级应用。基于区块链的档案管理系统可提供智能合约和IPFS(InterplanetaryFileSystem)接口,区块链存储电子档案的摘要信息,实现档案的存证,并增强数据保护,IPFS文件系统存有电子档案的原始信息,并通过分布式哈希表保障数据安全性。[4]在区块链数据查询、检索技术方面。银行电子档案管理等区块链应用中,需查询的关键字包括区块的哈希值、数据哈希值和应用相关关键词,使用倒排索引、大数据等技术可提高数据查询效率,缩短查询结果响应时间。[5]基于批注的方法进行数据溯源,通过构建三元组<s,d,i>,其中s表示数据项源,d表示目标数据,i表示中间数据,通过三元组传递,支持数据溯源。[6]在区块链数据验证技术方面。银行电子档案管理等金融行业的应用场景中,链上记录数据的时候,需校验其合规性、正确性。验证是否有正确的数字签名,能否使用所输入的数字资产,是不是资产的拥有者在参与事务等。通过对每笔事务输出进行数字签名,在输出该笔数字资产时,需要提交相应的签名信息。应建立可信赖的银行电子档案存储库,综合应用区块链、可恢复性证明和开放档案信息系统等新技术,实现银行电子档案记录保存、记录存储、数据管理、访问记录、传播存证、迁移存据和数据溯源等应用。

2.4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银行档案管理系统。银行档案的使用具有一定的范围,一般不会对社会广泛公开,因此公有链的使用场景较少;对于仅限于银行内部的档案管理,可以采用私有链技术;而对于需要与外部企业或机构交流与共享的档案,则一般以联盟链为主。在数据管理的方式上,虽然区块链本身就是一个分布式的存储账本,可以将电子档案数据都放在链上进行保存,但采取这种方式往往效率不高,对于链上的运行速度和区块容量都有着较大的挑战。另外,这种做法使得区块链与原有的档案管理系统冲突较大,对业务和技术架构需要做大量改动,而且难以保证稳定性和日常运维。因此,可行做法是采用区块链和其它存储技术融合的方式,对于档案的元数据、文件摘要、关键性记录、数字签名、Hash值等重要信息上链,而基础数据和辅助数据则通过与区块链相关联的链下服务来完成。基于区块链的银行档案管理系统,对电子档案生成摘要,并将其存储于区块链分布式账本中,通过检索其GUID、数据哈希值、元数据、时间戳等信息,比对其生成的摘要信息与链上存储的摘要信息是否一致,验证其一致完整性和原始出处。将原始数据哈希值存储在区块链上,对原始数据的任何改变,都会导致其哈希值的变化,因此在与其链上哈希值比较时,就能发现其与原始记录的不一致,判别其新记录文件与原始档案相异,实现对电子记录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的识别。利用智能合约对上链的电子档案数据进行合规性验证,只有通过验证的数据才能存储到区块链上。在电子档案查询、检索环节,利用智能合约做出档案一致性判断。基于去中心化分布式平台的电子档案管理,提升了电子档案的系统安全性、完整性和智能化。在生成电子文件时,同步生成电子文件的摘要信息,将这些摘要信息加上电子文件的元数据上链到区块链系统中。如果电子文件被篡改、伪造,那么其对应的文件摘要信息就会发生变化,与区块链系统中保存的原始文件摘要信息就不一致,从而能被识别出来。由于区块链中的数据是不可篡改的,从而保证了电子档案系统中数据的高度安全、高度可信性。

3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慧电子档案

3.1新一代智能OCR技术提升档案数据提取能力。电子档案的另一大特点就在于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算法对其内容进行提取和分析,以便于检索和利用,基于图像识别的OCR技术就是其中一个代表。以中国银行凭证影像综合应用系统中的OCR识别为例,利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OCR引擎实现了各类常见凭证内容的识别,例如身份证的识别率达到99%以上,银行卡、存单、驾驶证、行驶证等票据的识别率均在95%以上,为信息的进一步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2机器学习和知识图谱提升档案数据再利用能力。构建基于档案的知识图谱能有效进行档案知识推理,是实现档案智能检索的关键技术和主要路径之一。基于编研人员的档案利用,通过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入挖掘,实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智能检索,提高了档案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同时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支持对检索结果中的知识图谱展示以及档案信息的自动聚类,为利用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档案利用服务。

4结论与展望

金融档案管理范文8

1.开展广泛调研

国网公司除投资建设运营电网的核心业务外,产业板块还包括了信息通信与电子商务、节能与电能替代、境外投资与运营、工程总承包等业务,拥有16家产业公司、6家上市公司。金融业务涉及银行、保险、资产管理三大板块,涵盖10个专业金融单位,参股23家机构。国际业务方面,成功投资运营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的骨干能源网,在全球设立了10个办事处,在美国和德国设立了研究院。国网公司全口径用工总量超过163万人,除全民所有制用工外,还包括了较多的社会化、国际化用工人员,该部分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与传统用工方式区别较大,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存在较大困难。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工作,更好地支撑国网公司所属企业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国网公司高度重视,组织由内部单位专家、外部专业公司人员组成的课题组,对不同行业领域的用工方式和人事档案管理开展研究,探索适用于多种用工形式下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模式。2019年6月,国网组织部梳理制定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调查问卷,分为传统用工、社会化用工和国际化用工3类,涵盖了工作组织、业务开展、信息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共包括91个选项,对公司所属73家单位开展了书面调研。截至目前,共计收到调研问卷反馈63家。同时,针对社会化和国际化用工,国网组织部于7月25日选择了鲁能集团、英大集团等社会化用工较多单位,7月26日选择了国网国际、联研院等国际化用工单位,开展了专题座谈讨论,进一步收集了各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管理需求等真实数据,为下一步开展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了更好地了解外部单位管理情况,国网组织部对北京市委组织部、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开展了实地调研,从中吸取了相关管理经验。

2.梳理存在问题

课题组经过梳理分析,发现国网公司多元化用工形势下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目前,国网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基本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进行管理,但因用工形式多样和涉及人员较多,部分人员的人事档案存在于人才中心、外资人才管理机构等,缺乏该部分人事档案管理的统一规定,加上由于户籍等限制而导致的人档分离等现象,所属单位工作人员不知道对该部分人事档案如何进行管理。二是干部人事档案收集范围不全。在社会化用工方面,新入职员工的待接收人事档案出现了内容不规范、格式不统一等问题,档案人员审核后将缺失材料清单发给个人要求增补,相关部门和人员不能及时反馈,造成人事档案收集不全,对该部分人员的内部选拔、档案审核工作造成了不便。在国际化用工方面,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对涉外用工人事档案管理缺乏统一的规定,加上所在国家、地区的法律法规不同,入职人员仅存在背景调查材料、评估报告等入职材料,且该部分材料不在传统人事档案管理范围内。在工作过程中,收集材料由于涉及多个部门,加上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和人员外派、出国等原因,导致部分人事档案收集较慢或无法收集。三是干部人事档案转递不及时。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新入职员工人事档案接收不及时、个别人员档案转递超期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员工调出原单位后,经审核不符合接收标准的档案,退回后因沟通及时性降低,增加了整理、完善材料的时间,导致其不能按照相关规定时间完成整改工作。另外,离职员工人事档案转递不出去,部分人员离职后创业或进入民营企业,但其人事档案仍保存在单位,且不配合转出,造成部分人事档案沉积在库房。四是干部人事档案利用不方便。据初步统计,目前国网公司所属单位干部人事档案大部分以纸质形式存在为主,加上部分社会化人员人事档案没有集中保管,缺少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副本。一般采用纸质材料进行利用,容易对该部分人事档案造成损毁。五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不完备。国网公司部分直属单位因人员编制和场地条件限制,缺乏专业的干部档案管理人员和保管场地,导致无法正常开展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3.明确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