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研究论文范例

经济研究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范文1

一、规范环境保护产业市场

我国环保产业真正发展实施的时间并不长,因而环保产业市场并不成熟甚至呈现出混乱状态,这已经成为影响环保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应尽快推出针对环保产业市场通用的专门规则、技术规范、产业标准、职业资格等详细条文,以逐步推进环保产业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环保部门应以高度的责任心,积极贯彻落实监督管理职能,和相关部门联合起来共同查出环保产业市场中违反国家规定的行为。

另外,应提高对环境设施建设市场的重视度,将其作为环保产业的重点管理对象,尤其涉及到重点专业技术内容,如噪声振动控制、城镇污水治理等应制定专门的法规,确保环境市场能够规范运行。

二、提高环境保护部门的管理能力

现阶段,环保理念的逐步普及使得环保部门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但环保部门在实际运作中仍然以事后管理为主,事前监测、主动预防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也没有利用其和政府部门、人民群众以及当地企业间的密切关系,来推动环保产业的不断进步。为了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环保部门应和其他部门组织联合起来,共同推行污染治理技术进步的示范工程的建设,加强对环保设施建设的监督力度,也可以充分发动群众对企业进行监督,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还可以利用其在政府部门、人民群众以及当地企业的枢纽地位,成立一个由上述三方代表组成的机构,不仅能够使环保产业信息更好的上传下达,也有利于多方机制的互相监督,减少漏洞的出现;应对环保的关键技术和设备进行规范化制定,并实施重大设备专项攻关计划,以利用引导、组织和协调功能,为计划实施做好人力和物力的准备;技术创新也是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环保部门应该联合企业骨干,利用政策资源走出一条产学研结合之路,积极制定和落实环保产业的创新计划;环保部门具有指导和卸掉地区环境问题的权利,因而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出环境保护的一个中长期规划,确保环保产业能够按照这个规划逐步实施,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我国当前我国情况应将产业结构调整放入到规划中,逐步淘汰出高污染企业。

三、加大环境的监督力度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重视环境保护,滥用一些污染性较强的设备、材料,不仅危害了本企业员工的健康,也对周边环境或人群造成严重危害。因而环保部门应加大监督力度,遏制这一不正之风。首先在企业投入运行前,除了对企业产品的污染性进行考察外,还应对生产企业对土地、水、周边人群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考察。

其次,在企业生产中,应定期到企业检查,防止出现使用和运行前不同的设备、材料或流程。同时可以安排专门人员给予企业产品技术的相关指导,以促进企业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的提高,以转变企业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引导企业通过提高技术来获得盈利,对于生产中涉及到的土地、水、空气等都应做重点监测。发现异常时应做进一步核实确认,加大惩罚力度。

最后,对于检查结果应及时总结,做好横向和纵向比价,及时发现环境出现的细微变化。

四、结语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可逆转的潮流,环保部门应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监督、引导、组织功能,联合相关政府部门、人民群众和企业,共同遏制危害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推动环保产业、环保理念的推广普及,最终实现我国社会的绿色发展。

作者:程玉明 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环境监测站

第二篇

一、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状况

我国地大物博,但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能源资源开采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虽然中国的GDP增速曾震惊了世界,但高速的经济发展使得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资源能源的过度开采使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地破坏,对未来的长期发展造成了巨大困难。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一直不是很乐观。首先是技术手段以中低端为主,低碳能源替代问题没有得到合理解决。低碳技术转让也受到障碍。联合国气候大会大部分时候都会讨论低碳技术发展创新,发展中国家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给予技术援助和支持。但在近几期大会中,发达国家常纠结技术的探讨,有意忽略对发展中国家技术援助和支持。

其次产业结构仍不合理。我国产业结构已经调整很多年了,但还是有一些污染严重、能源消耗巨大的产业存在。尤其是遇到金融危机后,产业结构调整遇到了很大问题,政府忙于救市,其计划虽然考虑了清洁能源,但大部分资金还是转向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忙于自救,也忽视了低碳技术的应用,我国最终成为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头号国家。最后,人们消费习惯距离低碳生活差距大。发展低碳经济,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很重要。人们仅仅对低碳有认识,但具体生活中,还远未做到低碳。尤其是私家车数量呈急剧上升的态势。由此引发城市拥堵、停车困难等问题越发严重,都不利于环保和节能减排。

二、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模式转变

1.传统的经济理论向低碳经济理论转变

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和创立到现在,经济理论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得到发展和创新,但是基本理论观点和框架却张孟才,等: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模式转变城市资源与环境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要进行生产,必须得投入。只有投入了货币和人力这两种资本,才能生产出产品。传统的经济理论还认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天然禀赋,具有天然性、流动性和外部性等特征,它不是商品,不形成价值。这种经济理论已经不完全符合新的经济发展实际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低碳经济理论认为:在资本投入中,不但有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同时也有自然资本的投入,并且将环境要素必须内化到经济活动过程之中。在已有的生产要素循环中要增加自然资本的循环,在价值流动控制的基础上,增加对经济活动中的物质流动方式和通量的控制。低碳经济理论的创新,是经济模式创新实践的科学概括。

2.实现从经济增长向经济发展的转变

经济增长侧重于从投入产出以及供给的角度强调总量的增长、速度的加快和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主要表现为GDP、人均GDP及GDP增长率三个指标。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只追求经济总量增长发展方式的超越,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对中国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通过改变投入产出组合方式来实现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改变,其实质是通过提高要素使用效率来获得最大的产出。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要摈弃以往只见“GDP增长”不见“GDP质量”的传统观念。低碳经济发展先“低碳”,再“经济发展”,在地球生态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的经济最优化活动才是通向“经济、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它实质是“快”、“好”先后顺序的转变,这体现了发展思维的深刻转变,是对自然经济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和回归。

3.以低碳政策、制度促进结构转变

近年来,中国对重工业为主的产业发展形成了对资源的强烈依赖,投入产出比高且技术效率低下。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最终消费品结构的转型需要宏观政策、经济制度的推动。通过结构调整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变,政府在建立制度、经济政策上有着重要的职责,应将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连接起来,使得制度和政策成为原始推动力,形成强大的政策导向。尽管这在短时间内可能难以实现,但是相关低碳政策及激励制度能够加速结构转变的速度。尤其是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空间还是很大的,应引导全民消费模式走上“低碳化”道路。

三、结论

我国虽然人口基数大,但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不足,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受生态环境制约。而我国正在由粗放型经济转向集约型经济,正倡导科学的发展观。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等残酷的现实,我们必须树立低碳发展理念,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我们更应该抓住这次世界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机遇,根据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和确立的方针,大力宣传低碳经济,加速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造,积极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孟才 刘阳 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第三篇

一、长三角地区低碳经济路径分析

(一)低碳经济技术路径比较

1.能源结构

江苏省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呈高碳型特征。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大,在76%-82%之间波动,上海的能源结构比江苏要好,煤炭所占比重每年都在60%以下,而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低于江苏水平。

2.产业结构

因为不同产业对能源的需求不同,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合理还可以反映在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上。江苏的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工业主导型产业结构明显,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特征明显。根据2012年的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江苏实现生产总值49110.27亿元,比上年增长18.56%,其中,第一产业生产值为3064.78亿元,第二产业生产值为25203.28亿元,第三产业生产值为20842.21亿元,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6.24%、51.32%、42.44%。同期上海和浙江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0.7%、41.3%、58%和4.9%、51.2%和43.9%。

3.能源消耗

2011年上海、江苏、浙江三省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分别为0.618、0.6和0.59吨标准煤/万元,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长三角地区省份均拥有一批科研实力雄厚的高校以及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智力支撑。

(二)低碳经济支持措施

长三角地区也陆续出台低碳经济措施、政策。浙江省设置了淘汰落后产能数量和时间的底线,2010年被列入淘汰对象的行业包括炼钢、造纸、皮革、印染、化纤,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总值达500万吨。上海在打造“低碳城市”的过程中,着重对建筑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在20多栋公共建筑上安装了用能实时监测系统,并将监测数据交由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进行统计汇总和审计,并与电力公司联网,公开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能源审计以提高大型建筑能效。

二、长三角地区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启示

1.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政策

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通过现有节能减排政策的整合,制定一系列的低碳发展政策。引导产业发展的低碳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逐渐实现重工业化阶段向高加工化阶段转变,工业向服务业转型,低碳技术。发展低碳经济必然要通过新建和发展大量的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来推动。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切实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2.发展低碳技术

提高能源转化效率,通过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发力度,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实现燃料充分燃烧,减少能量转化的中间环节,减小热量的损失。实现将能源供应与能源消耗环节直接挂钩,减少能源市场上各环节之间的割裂,提高能源利用水平。改善能源供应结构,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低碳的可再生能源或其他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高碳的化石能源。

3.加强低碳经济监督

量化减排目标,设立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建立“低碳经济评估体系”。建立基于碳排放的基础数据和监测体系,建立符合省情的碳汇资源评估体系,并对相关环境信息和数据进行公开化和标准化。

4.提倡低碳消费和低碳生活方式

加强低碳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引导良好的消费观念。对低碳产品管理规范化、严格化,鼓励企业进行低碳产品认证。对低碳产品的提供者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消费者实施激励政策。进一步引导消费者消费模式的转变,从高耗能、高碳排放的不可持续的生活消费方式,转向低碳消费方式。利用低碳消费和低碳生产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5.根据低碳经济发展要求,提高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和提高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既可以美化人居环境,又可以提高碳汇能力

“碳汇”一词源于《京都议定书》,是指从空气中消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主要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通过开发利用碳捕捉储存技术以及加强森林、草地等碳汇建设,持续提高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

作者:陈建琼 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商学院

第四篇

一、国内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国内低碳经济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低碳经济的制度研究,包括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制度建设和对策建议;二是低碳技术研究。何建坤指出,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更是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黄勇(2009)把低碳经济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主张应积极应对低碳经济的挑战。吴晓青等(2008)则认为低碳经济是新工业革命、新经济增长点,是占领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契机,要加快研究制定国家低碳经济战略。很多学者也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和策略,如潘岳(2009)呼吁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建立低碳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周宏春(2009)认为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农业,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任力(2009)认为应该实施低碳发展战略,调整产业与能源结构,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建立碳交易市场,促使企业承担低碳社会责任等。低碳技术研究方面,何建坤(2009)认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低碳技术创新,需大力发展“碳埋存技术”和“煤基液态燃料技术”创新,尽快形成低碳能源技术的规模化、产业化体系,外争合理碳排放空间,内求积极应对。很多学者还研究了低碳经济和消费方式的关系,如张一鹏(2009)认为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简约、俭朴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低碳经济仅依靠先进技术是不够的,必须依托于“低碳生活”才能实现减排的目的;吴晓江(2009)强调低碳经济需要“公民运动”,即培养低碳经济的生活方式。

二、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分析

2009年,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正如同志所说:“在如此长时间内这样大规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对黑龙江省这样一个经济相对落后、以工农业为主的省份来说,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第一,黑龙江省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煤炭、石油、能源、电力、化工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为支柱的产业格局。这些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产业结够不合理、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重化工产业格局,导致了过重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使节能减排工作面临更大压力。面对国家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黑龙江省必须积极承担起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要求。第二,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而农业生产与全球气候变化紧密相关,它是温室气体如CO2、CH4、N2O排放的主要来源。据测算,全球一半以上的N2O来自土壤的硝化与反硝化过程。土地利用已成为大气中碳含量增加仅次于化石燃料的第二大来源。此外,农业生产也会受到温室效应的严重影响,因为温室效应会改变气候特征,从而影响农作物耕作、收获等一系列环节,进而影响整个农业生产、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发展。第三,黑龙江省所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未来经济发展必须走低碳化道路。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北地区,自然气候条件较差,冬季较为寒冷。这直接导致了黑龙江省冬季采暖期碳排放量的急剧增加,这个过程不仅向大气空间排放了大量CO2,而且耗费了大量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因此,对于黑龙江省来说,解决冬季采暖期低碳化发展的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分析

正确的战略对策取决于对现实情况的正确判断,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内部优势

首先,黑龙江省是一个生态大省,有着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如果黑龙江省在现有资源的保护和高效利用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上,能够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并举的新型发展道路,那么对于全省低碳经济发展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其次,黑龙江省的诸多大型企业如果能够成功实现结构调整,改变过去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不仅可以对全省低碳经济发展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更可以对全国其他省份低碳经济发展起到示范作用。李红霞等(2009)对大庆石化公司的调研发现,2007年,大庆石化公司通过落实节能减排公关项目,实现了用能总量降低15%的节能减排目标。能源消耗大户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现年节约标准煤16.6万吨。由此可见,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空间,具有较大内部优势。

(二)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内部劣势

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工业化格局是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内部劣势。此外,资金匮乏、人才短缺,以及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较弱也成为制约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内部瓶颈。由于地处边疆高寒地带,很难吸引到高精尖人才,尽管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引进人才政策,但是效果仍不明显。人才的匮乏导致技术的落后,同时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也非常弱,最终导致黑龙江省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撑。同样由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所需资金问题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资金约束问题。

(三)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潜在外部机会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虽然没有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但是世界各国都清楚地意识到,气候变化将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因此必须致力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也就是发展低碳经济。正如潘基文所说:“这次会议是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重要一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承诺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国际国内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潮将会为黑龙江省带来很多机遇,同时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起步较早,一些成功经验如碳交易市场建设、低碳技术方面的经验可以为黑龙江省乃至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提供良好借鉴。

(四)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潜在外部威胁

黑龙江省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的外部威胁主要来自于发达国家对先进低碳技术的封锁以及在国际碳交易过程中的“操控”。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碳交易在2008—2012年间,市场规模每年可达600亿美元,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为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碳交易成为世界最大宗商品势不可挡,如何结算,以何种货币结算将对未来国际货币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发达国家已经在此方面先行一步,这对于黑龙江省乃至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都是一个战略威胁。

四、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对策

(一)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环节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资源潜力大、环境污染低、可永续利用,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能源。根据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建议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光伏发电和热利用,近期光伏发电的主要市场是发达国家的并网发电和发展中国家偏远地区的独立供电;风力发电技术已基本成熟,经济性已接近常规能源,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将会保持较快发展;生物质能利用方式包括发电、制气、供热和生产液体燃料,将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

1.太阳能。黑龙江省太阳辐射资源较为丰富,年太阳辐射能为4.18×106~5.02×106kJ/m2。全省年可照时数为4443~4470小时,年实照时数在2300~2900小时,为可照时数的55%~70%。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可节约大量煤炭资源,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利用光伏发电不仅可为偏远地区居民供电,还可以为特殊领域(通讯、导航和交通)供电,建议黑龙江省尝试建设屋顶并网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引进光伏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项目,促进已有在建项目,如双鸭山市汉能光伏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早日量化投产。在解决光伏电池生产原料硅主要依赖进口的问题上,建议联合有实力的科研院所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进行新材料基础研究,为将来光伏太阳能推广和商业化打好基础。黑龙江省处于高寒地带,采暖期能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为此应大力发展太阳能。太阳能热利用的发展方向是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并以常规能源为补充手段,实现全天候供热,提高太阳能供热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太阳能供暖和制冷方向发展。

2.风能。黑龙江省位于三北(东北、华北北部和西北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区内,且分布范围、平均风速和稳定性等均符合建设大型风电厂的要求,是中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风电包括离网运行的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和大型并网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已基本成熟。随着风电的技术进步和应用规模的扩大,风电成本的持续下降,经济性与常规能源已十分接近。据测算,黑龙江省50米高风能资源潜力约为10.2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约为2.3亿千瓦,发展风能潜力巨大。对于已经商业化的风能发电技术和设备,如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应该积极引进,同时发挥黑龙江省已有技术和研发优势,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尚处研发阶段的技术研发工作,如风电场集中和远程监控系统、风电场设计和优化等,力争在新能源发展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设备并向全国推广。

3.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位居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的能源。当前生物质能开发对一些国家来说并不是加工利用技术问题,而是耕地和粮食资源制约问题。黑龙江省发展生物质能必须要处理好能源植物种植与保证粮食供给之间的关系。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畜争料,不与农争利”的“四不争”原则。建议黑龙江大力发展非粮型生物质能源,发展重点应放在研究和开发利用以秸秆、农业废弃物等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建议对黑龙江省乙醇汽油生产布局重新定位,因为生产乙醇汽油的原料是玉米,用于能源生产的玉米消耗量持续增加将导致价格不断上涨。从长期看,乙醇汽油生产也会受到玉米产量和价格的影响和制约。要发挥全省大农业的优势,统筹安排、统一布局,合理开发生物质能,建设秸秆电厂,最大限度地利用荒地、盐碱地生产能源作物;要充分利用国家支持沼气开发的政策和资金,引导农户积极参与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切实淘汰落后产能

1.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发挥政府的产业政策引导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摆脱资源依赖,建立结构优化、附加值高、技术先进的现代产业布局。依托哈大齐工业走廊、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以及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在黑龙江省建立部级装备制造中心、现代物流中心、高新技术孵化中心、现代农业实验基地和生态保护示范区。

2.要下大力气和决心淘汰落后产能。落后产能消耗大量资源,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环境污染严重,这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结构的目标相悖,也将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淘汰落后产能要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企业加大治理力度,加大淘汰电力、水泥、煤炭、焦炭、铁合金、造纸、酒精等行业落后生产能力力度,坚决关停小火电机组、小煤矿和落后钢铁产能企业。如煤炭行业,除保留部分极薄煤层开采矿井外,全省其他地区3万吨以下矿井应该全部关闭,有关部门应加大执行力度和监察力度,必要时确定“目标责任状”。考虑到黑龙江省特殊的省情,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关、停、并、转模式,而是要充分利用现有产业,挖掘低碳经济潜力,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对于鸡西、双鸭山和七台河等以煤矿为主的城市可考虑采取煤电化循环经济模式,利用煤矸石发电可以减少煤矸石、煤泥和粉煤灰对环境的污染,又可变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可利用的工业原料,实现变废为宝。

3.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以大项目为引导。“项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动力和引擎,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往往也是以投资项目的建设来落实的”。要强化大项目的示范和推广作用,如玉米深加工余热利用项目、煤层气综合利用项目、热电联产项目、垃圾综合处理项目,以及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等大项目均可以为黑龙江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低碳经济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三)设立低碳经济发展专项资金

无论从机构建设还是资金保障等方面,黑龙江省低碳经济都与其他省份存在明显差距。建议黑龙江省尽快成立专门的节能监察机构,设立目标责任制,积极开展监督检查;设立节能专项资金,设计专门的科研项目、咨询项目并进行招标,充分挖掘科研院所人力、技术、资源优势,突破低碳技术瓶颈。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式包括:无偿资助和贷款优惠,无偿资助方式主要用于盈利性弱、公益性强的项目。贷款贴息方式主要用于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符合信贷条件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项目。按照国家要求,在银行贷款到位,项目承担单位或者个人已支付利息的前提下,才可以安排贴息资金。年限为1~3年,年贴息率最高不超过3%。对使用发展专项资金进行重点支持的项目,凡符合招标条件的,须实行公开招标。

(四)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培养普通公民的“低碳意识”,树立节能环保理念

经济研究论文范文2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大多数主流的经济学家却对经济系统赖以运行的地球物理系统不可抗拒、必须无条件遵循的客观物理规律给经济系统的运行带来的种种限制缺乏必备的了解,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趋势。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无论在经济学、物理学或者其他学科中,没有一个理论是完全正确的。理论的有用性和有效性取决于它是否对其试图解释和预测的一系列现象成功的做出解释和预测。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人们也就不断的用观察来检验理论。作为检验的结果,理论常常得以修正或完善,有时甚至被抛弃。检验和完善理论是经济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关键”(平狄克、鲁宾费尔德,2000)。从经济学定义的演化可以看出,大多数经济研究人员或多或少的都承认这一点,即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佳配置,以使人类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一门社会科学。也就是说,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之所以研究资源配置,前提是主流经济学假定资源相对于人们的欲望需要是稀缺的,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需要,就必须优化配置使用资源,充分使用当期所能获得资源生产出最大数量的产品以供人们消费。由此可以看出,资源与资源稀缺是主流经济学研究为满足人类欲望而实施资源配置以进行经济生产的理论前提和基础,也就成为纯粹经济学进行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张,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一系列极其难以解决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生产与生活方面的重大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是由“资源”与“资源配置”引起,又是主流经济学难以解释的。因此,重新认识并界定经济学中的“资源”与“资源配置”问题,也就是说,必须重新认识并构建新的经济学理论中“资源”这一逻辑研究起点,才能够真正理解并解释“资源稀缺”这一经济学假设,才能够进行真正经济意义上的资源配置,才能够解决或缓解当前经济学在经济发展理论与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的理论与现状之间的矛盾,从而为新的经济学理论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资源的定义

在主流经济学理论中,“资源”大多指的是劳动力、资本、土地三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威廉•配第在考察物质要素在资源配置中对财富创造所产生的作用后所得出的结论。此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尤其是金融资本在参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增大,资本也逐渐成为在资源配置活动中创造财富的内生变量。在由美国数学家科布和经济学家保罗•道格拉斯共同探讨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的科布-道格拉斯函数Q=f(L,K)=ALαKβ中,能够看出劳动力、资本是创造财富的两大资源要素,此后为了体现技术进步的作用,后来的经济学家把A表征为时间的函数,并把技术也看作为创造财富的一个资源要素。实际上,若追根究底,促进技术进步的原因众多,社会与企业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教育发展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技术进步的,因此应当说,技术是目前参与财富创造的最为复杂的资源要素。但是考察主流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与代表人物的思想,都没有把作为社会生产所需要的自然矿产资源与能源作为主要考察对象来进行研究的,而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及信息社会的出现,都需要以能源的消耗来提供足够的负熵以维持人类社会的有序结构,否则经济社会的历史将会出现走向无序的倒退。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而生,纯粹经济学意义下的资源究竟是什么,应该包括什么;所谓资源稀缺到底是何种意义、何种程度上的资源稀缺,如何在既有的、现实的资源稀缺基础上来重新进行资源配置以维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纯粹经济学理论研究对“资源”这一逻辑起点的一个根本性命题。传统的主流经济学对于资源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在古典经济学时代,经济学的奠基者之一萨伊认为“人类所消费的某些东西,例如在某些情况下的空气、水、日光等,是自然所赐予的无代价礼物”,“它们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范围”,原因在于“不需要人的努力去创造它们。因为它们不是可以生产得出,不是可由于消耗而毁灭”(萨伊著,陈福生等译,1963)。应当看到,在萨伊所处的年代,工业经济尚处于发展阶段,对空气、水、日光等自然资源的消耗尚没有超越地球物理系统能够正常“代谢”的范围,但是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激增,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大,到了经济学家马歇尔所处的年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已经大大的影响的地球物理环境,此时马歇尔认为:虽然一切自然资源、环境都是财富,但属于经济学研究范围的财富只是两种:第一种财富是他具有私有财产权的那些物质财富,因为它们是可以转让和交换的;第二种财富是属于他所有的、在他之外存在的,而且直接作为使他能够获得物质财货的手段的那些非物质财富。通过马歇尔的论述可以看出,此时经济学家已经开始承认自然资源、环境等财富的存在,但是仍然未把这种财富看作经济学研究的“财富”的组成部分,这种观念一直延续至今。随着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人类活动空间的急剧扩展,热力学第二定律与耗散协同规律同时作用,为了维持人类社会有序结构的发展与正常运行,人类维持的经济社会系统必须吸收更多的能量以维持这种社会有序结构的熵值处于一种较低的水平,以克服人类社会系统走向无序引起的熵增效应。这就致使经济生产中向地球物理系统需要攫取的“空气、水、日光”等自然资源越来越多,同时向地球物理系统排放的工业废品也越来越多,地下水漏斗、臭氧层空洞等重大的地球物理资源环境问题的频繁出现,使得经济生产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目前已经大大超出了地球物理系统的正常新陈代谢范围,从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再采用传统主流经济学中“资源”的理解,不把自然资源与环境系统纳入经济学的“资源”概念范畴来进行所谓的“资源配置”,就显然不合时宜了。因为这种所谓的“资源配置”大大超越了地球物理系统所设置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系统的客观条件限制,从科学规律意义上来看,更“挑战”了物理学中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定理与耗散协同规律,“有机体赖以负熵为生”(薛定谔),这就是生命的热力学基础。考察一下当今世界所利用的能源,除核能和潮汐能之外,包括水利、风能、太阳能、光和作用能、矿物燃料等能源,都直接或者间接来自于太阳,由于石油、天然气(凝聚储存的太阳能源)等能够提供热能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只要简单计算一下地球生态环境的辐射收支与负熵流,就能够得出地球物理系统对人类经济活动的承载能力是有限度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反思传统主流经济学的“资源”概念,不把自然资源与环境纳入经济学的“资源”概念逻辑中,则无异于挑战必须遵循的客观物理规律。从规律的层级来审视经济规律,则经济规律无疑是属于物理规律下一层级的规律,因而经济规律必须从属并无条件服从物理规律,若现实的经济理论妄图挑战物理规律,其结果必然会以失败而惨淡收场。因此,重新构建新的“资源”概念,将自然资源与环境纳入经济学的“概念”范畴,是构建现实意义上的经济学研究逻辑起点的概念基础。

二、资源稀缺的定义及特性

(一)资源稀缺的定义

自亚当•斯密创立古典经济学以来,许多经济学家在构建自己的经济理论时,都把资源的稀缺性作为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一致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个人、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组织如何在社会内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进行社会稀缺资源使用的科学。就经济学研究的本义来看,经济学理论的根本任务就是研究资源配置的全过程以及决定和影响资源配置的各种因素,实质上就是研究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满足人们的消费欲望。因此,资源的稀缺性是引发经济活动的基本诱因,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提与基础。主流经济学基于这一点才建立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正是由于稀缺,所以才要合理利用稀缺的资源,以最大限度的生产经济物品,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消费欲望,从而在经济学研究中引入“资源稀缺”这一约束。但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深入和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展,如果从更为宏观、更加客观的视角来认识经济活动,比如说从经济物理学角度上来审视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根据熵增加原理与耗散结构理论,如果要维持如此大范围、高深度的经济活动的有序性甚至要使其更加有序,就必须要有更大程度上的能量注入与物质形态与特性的转化。毫无疑问,能量注入与物质转化都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才能实现。因此,对于不可再生的资源来说,当期使用的越多,就越发稀缺;而对可再生的资源来说,即使是太阳能,由于地球表面积、地日距离、地球物理环境(例如大气和云的覆盖)、能量转化的层级消耗等限制,一段时期内的总量也是有限的(赵凯华等,1998)。因此,无论能源如何再生,相对于人的无限的欲望总是稀缺的。更何况,技术进步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资源消耗以充分利用能源的状态,换句话讲,经济社会这台巨大的“热机”不但接受的能量供给有限且利用不充分,功效比也非常低,从而也使得“资源稀缺”这一约束的刚性越来越强。

(二)资源稀缺的特性

在经济学说史上,明确地把稀缺置于经济学整个理论体系中以重要地位的是罗宾斯。他认为,经济科学的研究主体并非某一特定的活动,而是所有人类行为的一个方面。这个方面就是经济稀缺这个“事实”—一个人和社会方面的目标无限,而满足那些目标的资源供应有限。在罗宾斯的基础上,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明确地提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它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各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萨缪尔森,1999)。主流经济学家通常根据这种对“资源稀缺”的理解来解释经济学理论的由来,并由此引出“资源配置”—为谁生产、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的核心理论,以讨论效率和公平两种资源配置的理念各自的优缺点。就目前的主流经济学理论而言,所谓的资源稀缺大多是认为资源之所以稀缺是由于人类的欲望无限且随着人类认识的拓展也不断拓展,而在任何一个时间节点由于人类开采自然资源以供加工使用能力、利用土地以供生产生活的水平、科学技术发展固有规律限制、人口整体素质提升的客观条件制约等方面的约束,因此无法满足人们无限的消费欲望。为了缓解这一矛盾,从而需要优化合理配置已经开采出来的资源,以实现当期和后续时间的社会财富最大化。从经济哲学的角度上讲,稀缺是经济学对人类所面对的自然、社会环境特征的基本概括。稀缺是经济学中的客观实在,因为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的。人们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这些欲望又需要靠用有限的资源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去满足。因此“如果把经济学依靠以利润为目的生产来配置稀缺满足极大化欲望的办法与欲望本身的特点联系在一起,则会发现经济学逻辑上的一个矛盾。它一方面认为资源因为欲望才是稀缺的,一方面又认为欲望是无限的。与此同时它又把自己的使命定位于用对稀缺手段的有效率的配置来满足无限的欲望。这就是说它要用有限来满足无限,这一点即便是从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来理解,也显然是办不到的”(田大庆,2004)。问题的根本在于:既然是基于资源稀缺这一假设为逻辑起点展开研究,就必须要慎重仔细确认资源稀缺的原因和程度,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合理配置。考察一下主流经济学的教材,大多没有仔细论证这样一个问题:资源因何而稀缺?到底稀缺到了何种程度?对此程度下稀缺的资源,经济学研究能够在何种程度上拿出解决的办法,能够提出什么样的合理配置的方案抑或是次优方案?由此可以看出,主流经济学所谓的资源配置,只是简单假设了资源稀缺这样一个前提条件,在假设完这个前提条件或者说是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之后,就开始对现有资源的使用配置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一系列的机制设定,从而开始了对公平与效率的经济产出讨论,而并没有认真考虑资源的总量与人们不断发展的欲望相比到底稀缺到什么程度?当期能够挖掘使用的资源存量究竟有多大?在这一可供使用的资源存量中究竟有多少是可供当期使用的?对这一可供当期使用的资源的使用效率到底是多少?如果考虑长期的资源配置,则应该在既往的资源开发基础上重新认识资源的稀缺程度,引入时间参数来看待资源的稀缺程度,重新考虑确定当期与下一段时期各种资源的稀缺程度再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代际公平和当期与长期相结合的资源有效配置,这才是真正基于资源稀缺基础之上的经济资源配置研究,而非仅仅着眼于当期可供使用的资源总量进行的经济资源配置研究。

三、在新资源稀缺概念框架下重构逻辑起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少学者开始注意到传统经济学家对资源这一基础概念理解的偏颇之处,自美国学者威廉•福格特在1949年发表的《生存之路》中强调要保持人口数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一观念之后,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更加强调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20世纪70年代末期,从经济学角度对自然资源问题的研究逐渐深入。但是必须看到,由于分类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入,大多数经济学研究者仍然把自然资源(包括生态)置于部门分类经济学门类之中,例如美国学者阿兰•兰德尔的《资源经济学》等著作的出版,虽然使自然资源作为经济系统内生变量的进程更进一步,但是大多数将其研究归类于所谓的资源经济学或者生态经济学门类之中,并未意识到自然资源根本就应是经济学中“资源”概念所应囊括的范畴。因此所谓的资源经济学本身就犯了重复概念的错误。因此,不仅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没有将自然资源作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来看待这一观念是错误的,把自然资源单列出来独立于经济学中“资源”范畴的经济学研究其本身也带有极强的狭隘,不利于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逻辑起点,进而影响到经济学理论的整体一致性。这样看来,传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毕竟狭小,对于经济学逻辑起点的资源稀缺这一假定的认识偏离客观现实太多,它仅仅将经济社会看作一个没有收放限制的简单开放式系统,而把自然资源看作是经济系统的外生变量,认为经济系统既可以源源不断地从生态系统获得生产原料和能源,同时可以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任意排放到环境之中,而丝毫没有系统内部的闭环反馈考虑。应当说,这是不符合地球物理系统的客观事实,也是违背物理规律与系统理论的。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经远非百年前西方主流经济学家马歇尔所处的时代所可比拟,更非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所处的经济时代所能预料,即便是萨缪尔森、弗里德曼等当代的经济学名家,在奠定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之时,也把关注点更多放在论证市场的效率方面。受所处时代自然资源供给充裕且经济社会消耗并不是特别大与研究惯性的限制,主流经济学家大多数把关注点放在了简单给定资源稀缺这一假设后的资源配置使用方面,而对资源稀缺的实质与稀缺的程度并没有做深入的探讨。但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经济的发展已经不得不重新面对并审视资源稀缺这一现实,这一现实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思考现行的主流经济学理论基础,参照物质世界的客观现实,重新理解资源稀缺的内在本质,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经济学研究中资源稀缺这一假设的逻辑起点。撇开世界范围上的资源环境的紧张情况不谈,仅就中国而言,中国是一个资源短缺而资源消耗量巨大的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2,仅2003年中国消费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分别约为世界消费量的7.4%、31%、30%、27%、25%、40%,多种资源不得不依赖进口,同时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且这种情况到2007年还在继续发展,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加快发展的主要瓶颈,而且环境问题还在逐步恶化。因此,正确认识资源稀缺这一客观事实,并将上述新的资源稀缺理论运用于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的构造中,不但会对创立新的经济学理论提供重要的理论实践依据,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实践与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丽杰 王劲松 宗刚 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循济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二篇:数理经济学

一、数理经济学分析

数理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的区别,主要就是在理论研究中,采用数学推理的方式进行,这样推理的过程更加科学,也更加具有理论性,但是在实际研究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可以进行数学推理,因此数理经济学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推理的过程中,由于推理的方法不通过,得到的观点和理论德国,也会有一定的差异。由此可以看出,数理经济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数学推理等,引入到了经济学中,在数学推理的基础上,可以建立一定的经济模型,将一些实际问题和数学函数等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直接解决经济学中的一些问题。数理经济学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很多专家和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大量的经济模型,如英国学者提出的社会选择和社会福利函数的关系,其中很多模型对现代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现在依然有很多学者,对这些经济模型进行研究,希望能给找到一些先进的经济理念,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二、数理经济学中影响经济模型建立的因素

(一)样本数据

要想建立一个经济模型,首先应该获得一定的样本数据,尤其是数理经济学中,经济模型是建立在数学推理的基础上,要想保证经济模型的准确,必须确保样本数据没有问题,而且样本数据越多,相应的模型也就越精准,但是在实际模型建立的过程中,不可能收集所有的相关数据,只能根据模型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选择一些特殊的数据,组成一个样本。样本数据的多少会对经济模型的建立产生影响,样本数据的分布情况,同样也会对经济模型造成较大的影响,要想保证经济模型的准确,在获得样本数据时,如果从不同的地区获取,应该保证各个地区的数据量差不多,然后尽量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数据。由此可以看出,样本数据的多少以及分布情况,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模型建立的情况,而样本抽取情况,受到数据调查人员素质的影响很大,在抽样调查的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一定的鉴别,挑选出对模型建立有用的数据,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经济模型的准确性。

(二)数学推理的方式

对于数理经济学来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数学推理来建立经济模型,而对于同样的数据和理论,通常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推理,每种推理的形式,都能够得到一个不同的结果,因此对同样的问题进行分析时,由于建立经济模型学者的不同,以及推理过程的不同,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和理论。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数学推理方式,对经济模型的建立能够起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改变经济模型,由于经济模型研究的通常是现实中的问题,具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以此这些不同的结果和理论,都是正确的,只是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变化,使得数学推理的方式不同。

三、数理经济学中对于经济模型的确立分析

(一)经济模型的设计

在实际的经济模型确立之前,首先应该根据研究问题的情况,针对性的设计一个大概的经济模型,这样可以避免建立模型过程中的一些错误工作,如样本数据采集中,可以根据设计模型的内容,针对性的进行数据采集,以此来提高样本采集的效率,对于经济模型建立来说,这个事先设计的模型,就相当于一个工作大纲,表示出了每个环节中应该做的工作。学者在建立经济模型之前,都会先进行大量的调查取证,通常情况下,会提出一个假设的模型,很多情况下,这个假设的模型就是事先设计的模型,这样实际的模型建立过程,就是对假设模型验证的过程,如果每个环节都和假设的一样,就说明假设的经济模型成立。如果在样本采集的过程中,发现实际的工作于假设存在差异,说明假设的经济模型有问题,这时应该根据差异的实际情况,考虑是直接放弃假设的经济模型,还是在假设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最终得到准确的经济模型。

(二)经济模型的确立

数理经济学中,主要的目的就是建立一个经济模型,通过对以往数理经济学进行分析可以知道,很多学者的研究成果,都是以经济模型的形势呈现出来的,由此可以看出,经济模型的确立,对于数理经济学的重要性,而且数理经济学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开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很多实际的问题,可以转化成相应的数学模型,将问题利用特定的数学符号进行描述,就可以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变成数学计算的过程,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理经济学中的经济模型,也是一种数学模型,只要注意样本数据的情况,同时建立相应的逻辑关系,尽量将实际问题采用数学符号来描述,就可以很轻松的确立经济模型。因此,在进行市场经济环境的分析与发展的进程中,确定经济模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能够掌握经济的发展规律,把握市场的动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于经济规律的分析。模型是一种能够建立在数学分析的基础上,将经济以及市场的数据进行归纳与分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概况分析,最终得到一组真正的模型归类。总之,确立经济模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着手,将重要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通过数学方式进行归纳与总结,得到属于某一经济领域内的特定经济模型。四、结语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数理经济学作为传统经济学的分析,随着现代经济理论体系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数理经济学可以采用数学推理的方法,建立相应的经济模型,对于实际的经济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模型建立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样本数据的多少和分布情况,同时采用适当的数学推理方式,以此来保证经济模型的准确性,为了最大程度地确保经济模型的确立,在具体的建模之前,应该先提出一个假设的模型,然后在实际建立的过程中,对假设的模型进行验证。

作者:唐俊波单位:云南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三篇:经济学教学

一、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本人使用“案例情景引导法、角色扮演学习法、项目任务学习法、网络自主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1.1案例情景引导法——侧重于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本课程采用“案例分析”和“电影视频片段、寓言故事片段”等情景演示导入教学内容。“案例分析”贯穿于本课程整个教学的全过程,选取的案例注重对重要基本原理和内容的理解。此外,本课程还通过电影视频片段、寓言故事片段等情景演示导入教学内容,通过看电影学经济学、听寓言学经济学等生动有趣的方法,增强学生对经济学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的感性认识,加强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如:用动画片《三个和尚》解释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用《大腕》中“侃房价”的片段引出需求法则的例外。用寓言《最好吃的东西》引入“效用论”教学内容等。

1.2角色扮演学习法——侧重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如在说明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时,老师分发给两个学生10元钱,限定只能购买两种商品——旺仔QQ糖和雀巢巧克力威化饼,然后教师让两个学生讲述一下购买的过程,并且给每种商品的满足程度进行打分,感受商品的边际效用在消费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这个例子就是要说明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即随着某种商品数量的增加,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在递减的。这种游戏教学方法可以将经济学原理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中,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1.3项目任务学习法——侧重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给学生设计项目任务,以小组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前完成知识铺垫,解决教学难点。通过“项目设计---引出任务----围绕小组作业提出知识点----点评深化----总结提高”,提高学生分析经济学问题的能力。

1.4网络自主学习法——侧重于学生知识结构的系统化。在“课程同步实训平台”上,以选择题、判断题、案例题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在线自主学习题库和指导性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加强课外学习,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资源进一步熟悉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基本分析工具和方法,系统掌握课程内容。学生在线完成课程习题后,系统自动完成标准试题的评分、提供标准答案,学生还可以查看教师对自己作业的评分和评语。教师通过系统分析可以实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

2.教学手段。

2.1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过程,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法可以将繁杂的数学推导和模型转化变为直观生动的多媒体演示,比如各短期成本之间的关系,用几何图形和曲线等就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各类短期成本之间的关系及变化的趋势。在利用多媒体的同时,必要的板书不可缺少,以加深同学们的理解。

(2)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制作相关课件,把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教学文件、教学录像、课程内容PPT、各章习题与答案、参考试卷、主要阅读书目、案例分析、资源网站等教学资源全部上网,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3)网络实训平台。本课程网络实训平台已经初步建立,教师在该平台建设“标准化习题库”和“实训案例库”,并提供给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

2.2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我们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激发学生主动查找资料、思考分析相关问题,使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经济学原理来分析微观企业主体的行为、认识到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了解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原因,及其实施的目的以及实施的效果。

二、课程特色与创新

1.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方法上,尝试使用“案例情景引导、角色扮演、项目任务、网络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

2.教学内容密切结合社会经济热点。用同学们感兴趣的经济热点问题将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理论串起来讲,如“房地产调控的经济学分析”。

3.教学手段积极尝试理论课程的实践化教学。本课程在“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理论指导下,尝试将这门基础理论课程进行实践化教学。

第四篇:张会清 单位: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第四篇:国有金控集团发展

一、演化经济学的理论观点与应用

为什么有的企业会赢利,而有的企业会亏损呢?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企业组织形式。决定企业组织形式主要涉及到两大视域:

1、分工与交易。银行、证券与保险等金融活动是满足各种金融需求的分工的产物,但作为一个企业组织,只要内部组织费用低于市场交易费用,它就会把相关金融业务都纳入自己的体系。从金融业发展历史看,由于客户需求和金融技术(包括金融创新和信息技术的支持)的发展,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种类越来越多。这导致的主要结果就是同一金融机构生产多种金融产品而每类产品又需要组织系统支撑,综合演变的结果即是金融控股公司的产生。

2、交易费用。交易费用决定了金融企业为什么存在以及规模大小。金融企业是选择市场交易,还是选择组织内部交易,取决于交易成本的大小。为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金融企业总会越来越多地选择组织内部交易。然而,当金融企业规模扩大(即将金融市场交易更多地变为金融企业内部交易)超过某一点时,金融企业内部组织的成本就会上升,就有可能发生规模效益递减。

二、金控集团的基本理论

(一)金控集团含义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经济大恐慌后,美国银行间所建立禁止银行跨业的行业防火墙机制,在欧陆系的综合银行的强力竞争下欠缺竞争力,所以在金融业百货公司化的市场趋势下,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出现了以银行控股公司经营不同金融行业。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保险监管协会世界三大金融监管部门的界定,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所属的受监管实体至少明显地在从事两种以上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同时每类业务的资本要求不同”。目前,知名的金控集团,国际上有美国的花旗、日本的瑞穗、德国的安联;国内有华融、民生、平安、中信、光大、上海国际等。随着金融企业组织形式不断演进,大型金控集团已成为金融集群化、国际化背景下业界优选的企业组织形态,成为世界性潮流。笔者认为,金融控股集团是指在同一母公司控股下,拥有两家以上的子公司从事银行、证券、保险或其他金融业务的集团公司。在金控集团中,控股公司可视为集团公司,其他金融企业可视为成员企业。集团公司与成员企业间通过产权关系或管理关系相互联系。各成员企业虽受集团公司的控制和影响,但要承担独立的民事责任。

(二)金控集团基本特征

1、集团控股,联合经营。金控公司大多采用集团公司的组织形式,即集团有一个控股母公司,在此之下有若干个子公司从事不同的金融服务业。站在集团控股母公司的层面,这些从事不同行业的金融子 公司追求的是协同优势。它们是通过控股母公司的资本运营纽带,形成了一个联合经营的组织架构。

2、法人分业,规避风险。金融控股公司并不能直接从事金融业务或其他商业。也就是说,站在控股母公司的层面,它不存在混业的问题。但它可投资控股的范围则包括了银行业、票券金融业、信用卡业、信托业、保险业、证券业、期货业、创投业、外国金融机构等。它控股投资的若干子公司可以分业经营上述行业种类中的一个。这样,每一个行业产生的风险,都限在每一个子公司内,在“有限责任”的制度设计下实现风险不交叉传递。

3、财务并表,各负盈亏

从控股公司的角度,集团是要追求财务并表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也就是说控股公司有一套集团的财务并表,并据此开展集团内部的资本运营以及对各个子公司开展绩效的考核。但是,对各子公司而言,它们也有自己独立的财务,并且做到对投资权益的负有限责任。

三、演化经济学视角下金控集团成因与发展动因分析

(一)金控集团的演进。

金融控股集团(包括其他类型的企业集团)就是既非单体金融企业、也非金融市场,而是介于金融市场与单体金融企业之间的一种“中间形态”,是金融市场和单体金融企业的“混合形态”。历经1998年、2008年两次世界性金融危机,大型金融控股集团已成为金融集群化、国际化潮流下业界优选的企业组织形态。

(二)金控集团成因与发展动因分析。

从金融控股集团发展的角度来看,金融市场组织形式演化的内在逻辑有三条主线:范围经济、防范风险和降低交易成本。纵观国际趋势,大型金融控股集团已成为世界金融集群化、国际化发展背景下金融市场组织的潮流,主要因为具备三大优势:

1、金融控股集团具有较明显的范围经济效应。集团控股、联合经营是金融控股集团的重大运营特征。金融控股集团有一个控股母公司,可能是单纯的投资机构,也可能是以一项金融业务为载体的经营机构,前者如金融控股公司,后者如银行控股公司、保险控股公司等。金融控股集团的范围经济效应表现在三大方面:一是多元金融业务的协同效应。集团母公司统筹规划各种子公司的发展业务,协调各子公司联合经营,将不同地区、不同金融品种之间的优势加以组合利用,并通过在精简的组织机构上扩展金融服务产品的种类,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元化业务的范围经济和规范经济效应;二是推动业务创新,由金融零售转向金融批发。通过金融部门内部各要素的重新组合和衍生,在控股公司下,子公司独立运作,业务发展空间更大、自由度更高,有利于各子公司在各自领域更充分地发展业务并实现业务和产品的交叉销售。20世纪后半叶是金融创新业务飞速发展的时期,与金融控股公司相关的金融创新业务主要内容包括:“金融超市”或“一站式金融服务”以及网络金融服务;三是构建起产业资本、虚拟资本融合的通道,成为拥有庞大资产体量的金融寡头。众多先例证实,随着大型金融控股集团不断壮大,它们必然通过资本市场控制各类实体经济。很多金控集团甚至成长为横跨实业界和金融界的巨无霸,最大限度地追求范围经济。比如,2006年台湾地区前十大企业集团,金融控股集团就占了一半,分别为霖园、兆丰金融控股、富邦、新光、华南金融控股,其资产总额达6.4万亿元新台币,相当于当年GDP的65%。

2、金融控股集团具有较强的防控金融风险能力。金融深化的初级阶段,金融风险的生成一般集中在某个特定领域,扩散速度相对较慢、广度相对小,分业经营的金融机构能够较好地应对、防范和化解本领域的金融风险。随着金融创新大大提高了信用杠杆化程度,金融风险蝴蝶效应更加显著。分业经营的金融机构,一旦遭受金融风险“核裂变”,在很短时间内就可能被击垮。然而,如果金融业务能够多元化,从静态上讲可以依靠不同地区、不同品种金融资产,分散金融风险;从动态上看,不同金融资产有不同的周期,金融风险可能在时序上被拉平,而不至于集中在一个时点上暴发。同时,金融控股集团自身的两大特征,也有利于防范“准混业经营”可能产生的市场风险和集团内部的财务风险:一是子公司法人分业经营,能够较好地规避风险。不同金融业务分别由不同法人经营。它的作用是防止不同金融业务风险的相互传递,并对内部交易起到遏制作用;二是财务并表,各负盈亏,能够较好地防范集团内的财力风险。根据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控股公司对控股51%以上的子公司,在会计核算时合并财务报表。合并报表的意义是防止各子公司资本金以及财务损益的重复计算,避免过高的财务杠杆;另一方面,在控股公司构架下,各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控股公司对子公司的责任、子公司相互之间的责任,仅限于出资额,而不是由控股公司统负盈亏,从而防止风险扩散。

3、金融控股集团具有降低交易成本的优势。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金综合调度更便利。控股公司在资金调配上拥有更大的灵活性。例如,当银行因资本金过剩要降低资本金水平时,需要得到有关监管当局的认可,这一过程可能会耗时较长,而控股公司则没有上述限制,有利于减少时间成本和不必要的监管成本,提高资本金的使用效率。比如,在后续融资时,母公司向控股公司注入其他资产,一般不需要特别监管;然而,任何资产注入上市银行时,一般都要接受监管;二是降低金融服务成本。不同金融业务的营销网络资源可以共享,从而极大地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程度,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比如银行的一个网点,可以同时销售证券、基金、保险等不同金融服务产品,将分别设立网点要节省许多人力和设立网点的费用。

作者:高丹桂 王吉娜 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江西省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第五篇:应用经济学课程

一、应用经济学课程讲授的新要求

信息时代随着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在高校应用经济学课堂上,学生以自身现实需求为导向,要求教师授课的内容要理论联系实践,要富有启发意义,要使学生切身感受课堂知识与现实实践的直接关系。因为,信息技术对知识获取的多元化特征,使得学生不满足于老师单纯、单调、单向的灌输,而是要在学生自身知识可获取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挥老师引导与配合的作用。目前,单纯照念课本或PPT的授课方式,已经成为学生不堪忍受的教学方式;即使是讲课熟练或科研能力强的教师,一旦缺乏与学生之间有效的沟通,便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实践应用需求,自然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因此,在新时代条件下,教师与学生之间需要建立新型合作的伙伴关系。教师绝对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为基础平台,以互动沟通为协调机制,构建可持续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就应用经济学教学来说,应该为学生提供一种可以参与的空间。教师在学生面前,一定要善于通过自己的适当引导,培养学生能够主动探寻、筛选、处理信息与知识的能力。这对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主动思考运用和毕业论文设计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另一个角度讲,教师保持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互动与交流,是帮助学生统一协调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处理信息能力的好方法。

二、应用经济学课程讲授的新路径

第一,要使学生具有交叉性的视野。应用经济学在本质上要求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更好地为实践服务。当前,我国处在经济变革的关键时刻,这就要求学生站在国家高度,审时度势,关心国内外经济事件,品行经济生活的实践。例如,在2013年的国家战略中,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发挥着国家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引擎作用。不仅如此,十八届三中全会设立的更多自贸区试点,将会在中国掀起由内而外、从上到下的“以开放促改革”的大转型。教师在授课中,应当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纳入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自贸区的建设中来:自贸区设立的初衷,与目前国际国内诸类焦点问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无论是国际TPP、TTIP新自由贸易规则协议,还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对外经济开放水平,亦或是我国最近的“海陆丝绸之路”战略、国内市场化改革、区域经济合作和城市化发展、产业升级与转型、产业转移,以及以金融、旅游、会展、专业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等,都可以将上海自贸区的设立进行联系和对比,以此拓展学生认识真实经济世界的视野,将理论联系实践,表现经济社会普遍联系的特征,使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再如,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市场决定作用,政府互补作用为基本特色的管理体制。实际上,这是非常难得的经济学思想层面的问题,值得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在更高的思想层面去思考经济学的历史、哲学层面更高深的问题。市场和政府之手的问题,无论金融学、国际经济学,还是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财政学,都无法回避。教师可以尽量以自身学科为出发点,为学生讲授本专业关于历史上市场和政府之手相互协作与抗争的博弈史,甚至可以列举名人轶事,如哈耶克与凯恩斯的世纪论战等,提升学生在经济学素养上的高度。紧接着,就是激发学生围绕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确立市场决定作用的大背景,在诸多应用经济学学科知识框架下,从区域、产业的层面去思考我国已发生、正发生和将要发生的金融、财税、贸易投资、法律等方面的变化。最终的结果,可能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知识为探索知识,变单一思维为多元发散思维。在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下,要使学生对同一现实经济事件形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思考状态,促进学习争鸣,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外与课内的统一。因为经济学本身就具备这样的特征,各个学科具有各自专业性的同时,相互之间又具有极强的交叉性和共性。而且社会科学本身在很多领域、很多问题上都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为学生提供唯一答案或是权威答案,已经不符合大学教育。即使是已经形成定理性的经济学问题,也需要分条件、分阶段地去讨论它。这就要求培养学生能旁敲侧击,举一反三,从而事半功倍。

第二,要使知识讲授系统化。在教师的课堂上,即便是学生对于某些经济学专业课讲授的经济现象略知一二,但教师更大的作用应该是进一步带领学生将这些知识在理论与实证层面进行系统化。比如粤港澳经济学这门课程,国内外都没有系统的教材,教师给本科生上课时,应该充分显示交叉性和系统性,把关乎国际经济的、区域经济的、产业经济的和制度经济的基本理论观点讲给学生听,激发他们对同一学习对象的多方位思考;教师当然也需要在最基本的实证方法上给学生一种直观的感受,比如常用的数据、图表展示,让学生最直观、最形象地感受统计、计量知识的学习作用和兴趣点究竟在哪里。PPT一定要生动,最好多运用视频与语言结合的方式。

第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形成互动。基于前面的知识铺垫、理论与实践的引导,教师可以适当在课堂上为学生预留一部分时间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充分给予时间准备的情况下,让学生在课堂上将自己的真知灼见充分展示给大家。这种展示不应具有绝对强制性,可以有充分自愿前提下的鼓励性,比如可以以此增加平时成绩等。并且,不要限定具体题目,可以列出与课程相关的大致方向或者选题,但一定要注重整个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

第四,学校的机制配合。应用经济学的教学,套用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决定作用纳入重要决议的鲜明特征,高校应该将教师的“卖方市场”转向学生的“买方市场”,将以教师为中心的“垄断市场”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竞争市场”,至少是“垄断竞争市场”。应该打破学生越上课越沉默的状态,需要从学校整体的高度更新教学路径,应该更多地是引入竞争机制,让“教学市场”成为“竞争型的买方市场”。首要的做法是,给予学生选择教师的权利。目前,我国的大学机制虽不能完全像西方国家一样按兴趣自由选择,但至少可以在基础的公共课与专业必修课中,让学生可以在同时上课的几位教师之间自由选择。

作者:王方方 单位;广东财经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第六篇:运动经济学

一、运动经济学及其应用价值

1.体育运动的运动价值。(1)运动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2)运动有利于发掘自身潜力;(3)运动有利于丰富人文精神。

2.体育运动的社会价值(1)引领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弘扬体育文化。运动产业的魅力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更是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国家软实力重要的战略任务。当今世界,体育运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互相渗透,是中国的发展和强盛的重要支撑力量。体育运动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缓解社会竞争所带来的压力,提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质量。(2)创新运动产业发展的模式,促进经济发展。体育运动经济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运动产业的出现与发展拓展了经济的新视野,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对于运动发展的新认识。要通过各级各类运动产业的发展途径,使运动产业成为未来经济的产业支柱,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运动的热潮,促进体育运动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3.满足多元化需求,构建和谐社会。体育运动产业的价值不仅表现为运动与德、智、美、劳的结合,更是关于人文性与科学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有机统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运动在人们生活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二、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运动具有强身健体、娱乐,另外还有教育、政治、经济等功能。运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及其培养人的各种心理品质为目的。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人们对精神方面的需要高于对物质方面的需要。人们对于运动的认识不只限于强身健体的方面,希望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得到更多的精神享受。

1.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进步,现代人的健康观由单纯的身体健康转为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当人们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问题后,对健康问题的关注越来越重视,对健康的渴求也显得越来越强烈。追求健康已经成为时下人们的基本目标,成为一种时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体魄,长命百岁,拥有高品质的生活。的确,拥有了健康,才是创造一切财富的基本保障。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肩负生活的重担,才能发挥一个人的价值,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才能劲情的享受生活带来的乐趣。俗话说:“长江一起无回头,人老何曾在年少”,逝者如斯夫,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所以健康才更显得弥足珍贵。在新经济时期,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健康更是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衡量全民素质的一项重要标准。

2.高速发展带来的健康问题。2012年8月卫生部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①,报告中指出:15年间,我国的患病的人次数增加了20%,同时成年人中不参加运动锻炼身体的高达八成。可见运动锻炼的意识在我国远远达不到标准。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显示:我国年满18岁以上的居民83.8%从来不参与体育运动,其中城市人口为73.2%,这一数字更是低于2002年检测到的78.4%。数据调查显示,仅有11.9%的居民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他们每周运动的次数最少为3次,每次最少10分钟。有专家认为,人类目前从疾病史上来看,已经进入到“精神疾病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随着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很多人都顶不住如此大的压力。目前,大部分的80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结婚生子。而这些最早一代的独生子女们可能面临着婚后赡养四位老人的义务,同时面临着高昂的房价和哺育下一代的成本及超负荷的工作压力,身体健康问题不容乐观。而中年人在经济发展强劲的势头下更是面临着严峻的健康问题。中年人可以说是经济发展当中的中流砥柱,所承受的社会压力,工作压力及生活压力更沉重。而中年人中常见的疾病如痛风也与经济的发展有不可忽略的联系,暴饮暴食、酗酒、食入富含嘌呤食物过多是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常见原因。社会经济状况的改善,肥胖、高血压等代谢疾病患病率增加,也使痛风的患病率增加。而就老年人而言,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老年人人数众多,老年人口中频发的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也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影响密不可分。

3.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众所周知,适量的运动对人身心健康有很有效的帮助,体育运动不但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同时,我们还能通过运动来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调节人体的生理平衡,达到治病和预防的效果。在心理健康的问题上,体育运动则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舒展身心,陶冶情操的作用,同时运动能使我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通过集体项目如篮球、足球等体育运动的锻炼,还可以培养人的团队、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

4.运动对经济的促进。

4.1我国客观存在着巨大的运动经济消费市场。2012年8月24,姚明出现在乐山的2012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活动②现场,观看了孩子们的最后一轮比赛,并在现场与参加训练营的孩子们进行了互动。姚基金和奥妙共同参与组织了此次篮球集训比赛,乐山的活动是2012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的最后一部分。这种鼓励青少年运动健身的活动如肯德基每年都在举行的篮球“三人行”活动近几年来盛行,运动健身的浪潮盛行各地。我国客观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潜在全民健身消费市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单单满足于基础生活的消费,更多地转向享受型消费,而近年来健康问题更是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更加了解运动对生活的重要性。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最近撰文呼吁“促进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他说,要大力发展各种体育组织,发挥政府组织的作用。体育组织既可以搞全民健身,又能稳定社会,所以今后一个很重要的思路就是尽快发展非政府体育组织并发挥它们的作用。非政府组织就是把现在的官办体育组织真正平民化,使它能够在普及全民健身活动和增进健康保健方面发挥主导主用。众多的人口和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的态度决定着我国潜在的巨大运动经济消费市场。

4.2体育运动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使运动产业使体育运动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国务院办公厅于2010年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22号),此文件从国家的政策方面肯定了运动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体育运动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主要目标和任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体育运动事业开始向国家主导、各部门和全社会联动发展的方式转变。该文件出台后,地方性体育运动产业政策陆续出台,推动了体育运动产业的发展。而于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为我国体育产业的首个五年规划,此项规划确立了体育运动产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主要的措施及任务,首次明确提出体育运动产业的量化指标,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的体育运动产业一平均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到“十二五”末增长值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占到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0.7%,从业人员超过400万,体育运动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之一。在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之下,体育运动产业蓬勃发展。同时,新兴的运动经济产业更加刺激消费,而李宁、匹克、探路者等企业的成功上市,更加表明我国体育运动产业融资体制逐步的完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

三、发展运动经济的措施

针对不同人群发展多元运动产业。运动项目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派生演变出各式的运动模式,是运动呈现多元化、多极化的景象。体育运动项目多种多样,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们所发展多元化运动项目,将更有针对性的对人身心健康和经济增长起到更加优化的促进作用。

1.针对年轻人发展时尚运动。时尚运动流行具有前卫、时髦、新潮的特点,时尚运动正因其前卫而被推崇,因其时髦而被青睐,因其新潮而被追随。而这些崇尚新潮、追求时尚、力争前卫、追求刺激正是年轻人所追随的,只有吸引大批年轻人参与其中。正是因为这一现象,时下新兴的时尚运动产项目如攀岩、冲浪、击剑、街头滑板等深受年轻人推崇。就如街头滑板运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冲浪演变而成的滑板运动在而今已成为地球上最酷的运动。滑板运动不同于传统运动项目,不拘泥于固定的项目,对场地的限制也不高,可以说是只需一块滑板随时随地都能运动。滑板运动不但富有身心极限的自我挑战,融入自然,强调身心的自由,同时作为一项新兴运动方式的兴起,也带了了如VANS等专业品牌的潮流,促进了经济增长。

2.针对中年人的中高端俱乐部。社会的主要财富都集中在中年人的手里,但同时他们面临着更加沉重的财政压力和身体健康的威胁。针对中年人这一生活特质,一些中高端的健身会所和俱乐部悄然兴起。这些俱乐部提供给处于喧哗高压亚健康状态下的中年人一个安静轻松、舒适健康的运动场所,不但使他们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能放松心情,忘却烦恼。

3.针对老年人的小区活动场所。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严重,老年人的各种疾病的频发不但不利于老年人身体健康还增加了养老负担,所以让老年人“动起来”刻不容缓。针对于老年人行动不方便等问题,我国应该发展“小区运动经济”,即在小区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安置健身器材,使老年人不花一分钱在小区就能达到健身作用,减少了养老支出,可以用来发展其他经济产业。

经济研究论文范文3

应用型本科开设的课程更注重课程的实际应用而不是烦琐的理论推导。虽然计量经济学课程作为经济学的必修课程,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计量经济学在开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计量经济学是由数学、经济学和统计学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也是数理经济学、数理统计学和经济统计学三者的交集,以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统计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为先修课程,因此计量经济学内容丰富。其次,计量经济学要求学生的先修课程具有良好的基础,但对于经管类的学生来讲,大部分为文科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而现行的计量经济学教材过分注重理论推导,各种公式充斥着教材,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背景以文科为主,枯燥乏味的理论推导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畏惧感,甚至出现排斥的心理。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理论教学,忽视理论联系实际

经济学各专业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理论课程过多过繁、实验课程所占比重较小且不被重视、教学方法缺乏创造性等特点,容易造成学生重视理论学习、轻视实践能力,重视书本知识、轻视实际应用能力的现象。对于经济类的学生来讲,经济类的专业都是应用型很强的专业,其理论和实践同样重要。而在实际教学中,以实际经济问题为出发点,建立数学模型的讲解相对较少,课程更重视理论参数估计、模型检验和理论方法的讲授,缺乏通过实验对计量模型的建模步骤、原理以及模型的局限性及前沿性的深入分析。教学中缺少经典案例的讲解与分析,导致学生学完理论方法之后,不知如何用经济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也不知如何对模型的经济意义进行解释,这种教学方式也就失去了开设计量经济学的实际意义。

(二)实验教学环节薄弱,效果欠佳

经济类各专业的实验教学主要是以上机模拟的形式出现,总体情况不太乐观。原因是班级人数太多,往往是2~3个班的100~150人同时上机,教师在前面演示实验,很多同学看不清楚,并且人数太多,教师指导学生实验难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三)教材难度太大,不适合本科生

纵观计量经济学的教材,很多学校选择李子奈的计量经济学,这本书很经典,不仅适合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同样适合。对于本科生而言,这本教材难度太大,其他一些计量经济学的教材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对于经济类的本科生而言,更需要一本适合他们自身知识结构特点的教材,理论上能够深入浅出,同时又能结合经济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使得学生避开烦琐的数学推理,掌握一些更实用的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和课时设置不合理

目前计量经济学安排为48课时,其中理论课为32节,上机课为16节。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掌握计量经济学模型很不容易。课程设置为前面16节课为纯理论课,后面32节课是一半理论课一半上机课,课时数偏少,加上理论的晦涩难懂,一些理论需要反复讲解,导致教学效果欠佳,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三、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改进理论教学,培养应用能力

目前的计量经济学考试都是以理论考试、平时成绩、作业等为主,若将课程论文作为平时成绩,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站下载相关计量经济学的论文,并指导学生从统计年鉴下载相关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并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建立计量模型,估计方程并看懂相关统计指标的含义,并进行相关分析,为学生写毕业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重视实验教学,改进实验条件

由于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课程而非数学课程,因此教学过程应当避免不必要的、烦琐的数学推理,重视理论方法,重点是思路而不是数学推理过程,要重视应用模型和应用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应当加强计量经济学的实际应用。在教学中加强演示实验,结合经济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演示实验步骤,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现在很多课程都是2~3个班合班上课,对于其他的课程是可以的,但是对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来说,最好是小班上课。因为要通过软件演示实验,人数太多效果不好,并且在实验教学中,小班上课有利于教师对学生面对面的指导,更有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教师针对计量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知识背景,应当准确、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注重搜集实验资料,注重吸收其他课本的精华,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比如《Eviews统计分析与应用》这类书籍就有不少很好的案例和视频,可以借鉴过来,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结合SPSS和EXCEL,分析介绍Eviews和SPSS、EXCEL的功能,让学生了解一些常用软件的功能、操作,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

根据所选教材,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学校组织教师重新编写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手册、实验教学案例等,安排学生在机房完成实验操作训练,并加强课堂交流与讨论。有效地将计量课程的专业理论、实验教学融为一体,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学位论文的撰写以及学生进一步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合理安排课程课时

经济研究论文范文4

经济法和经济学之间集即有着联系,其中也存在着区别,不能够相互混淆。而对于经济法中所需要调整的对象来说,这也是国家在协调本国的经济,并且在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存在和发生的经济学关系。涉外经济法主要是一个国家所创造的,这也是属于国内经济法体系中的重要范围。

【关键词】

经济法;部门法属性;经济法律关系

一、经济法与经济法学之间的关系

(一)经济法和经济法学的概念

想要明确经济法和经济法学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在经济法的理论研究以及制度建设之间明确的了解到其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在经济法的发展过程中,法律体系也是一个独立的部门,并且是法学学科中一个独立的学科,所以能够看出,经济法和经济法学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不能够混淆视听。

(二)经济法与经济法学之间的联系

在经济法的发展过程中,其调整的对象和经济法律关系之间的主要问题之上,还有一种重要的观点认为,经济法律关系主要就是经济法的重要调整对象,但是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经济关系中,也是由经济法所调整的几种经济关系。同时还有一些学者虽然在说经济法能够调整经济法律之间的关系,但是经济法组成的部分与经济活动之间的法律关系调整也是经济的主体[1]。

二、加强经济法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一)加强经济法的制定以及实施的需求

经济法中的理论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也是经济法的最终制定和实施的主要过程。经济法的实施过程,指的就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以及国家司法机关中实际实施的经法法律规范的重要活动,其中就包括经济守法、经济执法以及经济司法。

(二)维护经济法和经济法学的需求

在社会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的阶段,我国的法学家提出了关于经济法和经济法学中不同程度上的相关理论,因此很多学者认为经济法并没有特别的调整对象,经济法中的调整对象也是综合的,并不是独立的法律部门,而是一个综合的法律部门。同时经济学家认为,经济行政法所调整的经济领域中的管理关系,还包括行政法的调整和执行,在某种意义上讲,经济行政法是行政部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2]。

(三)提高经济法学界的理论水平

在2012年末的时候,我国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曾经明确的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国所面临的责任,主要就是需要切实的解决自身存在以及比较突出的问题和情况。”在中国需要比较深刻的意识到并且认真的执行和解决经济法理论在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这样才能够提高自身以及国家的战斗能力。

(四)培养专业的法律人才

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条例表明,想要保证国家的法律具有良好的规范,还需要专业人士能够比较好的掌握有关法律的学科内容,以及基础的理论知识,在这一学科上良好的掌握基础的理论,以及系统的知识,并且在这一学科中坚实的了解其中存在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学习其中的专门知识。

三、在哪些方面加强经济法理论研究

(一)加强经济法总论的研究

在经济法的发展过程中,只有良好的掌握经济法的总体理论,才能够比较深刻的意识到经济法中的法律规范,以及经济法中各项法律制度以及法律内容,这样也能够深刻的意识到经济法中的精神实质,对于经济法的科学建设和良好发展,经济法的建设和发展对于经济法中立法以及经济法的良好实施,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经济法分论的研究

想要加强经济法理论的研究,还需要加强经济法总论的研究,同时还有经济法分论的主要研究,其中重点的内容就是需要加强经济法总论的内容研究,而针对经济法总论来说,重点就是需要加强经济法学中的重要范畴。这也是在哲学上反映出客观事物本身的练习和基本的概念,这也是人的思维对于客观事物本质的概括和良好的反应。

四、如何加强经济法理论研究

(一)具有正确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以及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结合,这也是科学的世界观以及方法论中的统一内容,因此在研究经法的过程中,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够在复杂的社会中揭露经济法的本质现象,寻找到经济法在发展过程中的规律,这也是经济法的实践内容。

(二)采取科学的研究方式

想要对经济法的发展方式进行详细合理的研究,还需要重点体现经济法的指导思想,其中经济法的发展和方法的创新不能够离开经济法的指导思想,这样才能够良好的加强经济法理论的指导研究。

五、结论

根据以上内容能够看出,创造性的描述经济法主要就是调整在国家协调以及本国经济的运行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经济关系以及法律规范,经济法学主要就是研究经济法和其发展规律的重要法学学科。这也是加强经济法研究的主要问题。

作者:齐望均 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经济研究论文范文5

(一)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结构体系

根据学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2版)所制定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在培养大二学生基本设计素养的同时,结合“设计研究”的部分内容,将风景园林设计初步教学结构设置如下。该课程设计体系保留了传统教学内容,结合风景园林发展研究涉及到的热点问题,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基础的同时,关注行业动态,能动性地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概括地说,这一教学结构可概括为“一个体系四大板块”,即以概论为核心的导入板块(第一、二章)、以构成与表达为核心的基础板块(第三、四章)、以行为和风格相协调的研究板块(第五、六章)和以设计入门所构成的实践板块(第七章)。它将“新与旧”相结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进而形成“理论与实践”“调查与研究”“传承与创新”的“设计研究式”教学内容。

(二)结合优势

将“设计研究”的部分研究方法探讨应用于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体系中,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将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集聚成“点模式”,即,将多变、离奇解决问题的想法和观点转化成具象思维。在分析调研的基础上,以创新为导向,按照“理论基础—实践调研—分析研究—设计导论”的路线完成教学。

二、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体系介绍

(一)以基础为准则,导入案例

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在学校的发展中已历经了一个相当长的平稳时期,并形成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在这一教学体系中基础能力培养集中分布在第一和第二板块,其核心内容仍然延续原有设计初步教学体系内容,即强化构成与表达,以三大构成、素材表达为主,通过模型设计将“二维空间”的保守转向“三维空间”的灵活,并将历届学生优秀作业和教学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作为案例,循序渐进,逐步导入,强化基础。但在这一过程中却忽略园林素材的造型、视觉、空间的表达在设计中的运用。亦忽视“人”作为空间的主体使用者的行为癖好、活动方式及行为特点等。长期以往,设计思维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即“重形式而轻功能”,与功能主义背道而驰。为此,不得不探寻一种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设计研究式教学方法,减少干扰,追求实用。

(二)以创新为驱动,寻找新契合点

为弥补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经过专业建设组的集体讨论,结合风景园林的发展态势和国内外研究动向,引入了“设计研究”这一方法,探索在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中的契合点,形成新的教学结构体系,达到“以点促面,以面聚体”拓展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效果。

1.契合点一:环境空间与人的行为

就本质而言,风景园林设计与建筑设计一样,即设计探索出适合主体人的行为的空间。众所周知,场地环境是由“相对静态的实体空间”和“相对动态的体验者人”共同组成。对风景园林设计新手而言,想从体验者的角度迅速转化为设计师的角度并非易事。要改变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实际案例和场地调研双重结合,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设计师式思维”方式。同时组织学生实地感受并体验环境空间,观察空间中人的行为方式、特点等,进而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研究空间中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和随机性。全面理解空间中人的行为,通过“过程式”的设计研究达到对“人”在空间中的行为进行思考。这一板块的教学重点以实践教学为主,组织学生到广场、公园、居住区等人为活动较为密集的地点进行采样调查。记录同一空间中不同时段内人的活动特点、行为癖好等,同时记录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中,活动频率发生较高的地段、空间环境质量及无人问津的“废空间”。结合课堂讨论总结出各类不同性质、不同地段公共空间的构成特点,同一性质不同地段的空间及同一地段不同时间段的主体行为人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养成平时留心观察空间中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和随机性的特点,发现空间设计存在的相关问题,加以总结并在今后设计实践中如何规避。

2.契合点二:导入设计风格及著名设计师

就设计本身而言,无章可循,变化的模式和解决场地的能力都离不开设计的本原,即理解相对固定的设计风格的本质。掌握著名风景园林设计师的设计思想及相关作品,并从建成案例中探究相对固定的“设计风格”和“设计师式思维方式”表达。从这一点逐渐培养风景园林初学者的设计思维———一种基于人性角度的行为空间探究设计。这一板块的教学主要导入风景园林学中较为常见的设计风格,介绍相应设计风格的特点、相关案例、优势与劣势以及应用范围。对于风景园林设计师主要选取国内外著名风景园林设计师,介绍其背景、设计风格并分析其主要代表作。

3.契合点三:设计入门的引导

风景园林的实践性强于理论性,这也是“设计研究”的本质所在,通过设计达到研究的目的。将理论视角下的想法付诸实践,解决人的欲望与客观规律之间的矛盾。设计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通过案例讲解、设计师的创作理念、设计训练一系列过程的逐步演练与分析,引导学生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矛盾,并最终获得诗意栖居的“第二自然”,这一板块的教学有着较强的纽带作用。为较好地引导学生通过场地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讲解概念与形式的相互转换,结合建成案例剖析、案例训练以及案例反思这一过程来完成。

三、结语

“设计研究”作为风景园林界的一个研究热点,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将人工化世界转化为人情化世界。作为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既要引导,又得担当。而两者的结合,对于教师和刚踏入设计之门的学生而言,都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要在这一过程达到互利双赢,必须着眼于以下几方面的培养。

1.强化基础教育,以基础带动能力。

在基础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强化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于相关园林要素的表达,理解并熟练运用园林要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是培养空间式的思维,将二维图转化为具空间特性的三维图。

2.并达到读懂每一个案例图后的故事,弄懂事实的真相。

案例教学在风景园林设计一直居于首要地位,但案例背后设计师鲜为人知的创作过程、推演过程、后期使用及使用的影响评价却是帮助学业理解案例的重要环节,这也是教与学中理解设计的关键所在。案例背后的故事在设计性教学中所扮演的积极引导作用,不仅是提高学生实际画图及表达能力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也是教师教学中必须深入研究的部分。只有通过著名案例的讲解与现场案例的教学双重结合,设计研究的教学方法才能得以较好的推演和发展。

3.结合热点,循序渐进。

经济研究论文范文6

为了能够活下去,人们要么完全脱离学术工作[沙波什尼科(Н.Н.Шапошнико)],要么完全更改学术专业,停止研究经济理论问题[斯卢茨基(Е.Е.Слуцкий)],要么投入执政党领导发起的同“人民敌人”斗争的运动[皮里亚文(Пилявин)]。在后一种情况中,科学被意识形态所顶替,而学者则变成了党的宣传员。后一种社会学的“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人数众多,正是其中的一些人构成了那时苏联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队伍。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在我国经济学所处的这种艰难时刻开始形成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过程是按照上级命令进行的,并非经济科学内部的发展逻辑使然。

1936年年初,联共(布)中央通过关于政治经济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决定。其中谈到教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必要性。20世纪30年代中期之前,人们在“苏维埃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这门课在1933年取代了“苏维埃经济理论”,然而在理论和方法方面两者并无太大差别)的框架内研究了苏维埃经济。这纯粹是描述性的教程。它们给学生提供未经加工的说明国民经济某些部门发展的实际材料,经济政策的主要措施。实际上其中并没有理论,如果除去诸如“计划(苏维埃经济理论)或者无产阶级专政(经济政策)乃是苏维埃经济运动的规律”之类的议论。经过对上述联共(布)中央决定的讨论达成共识:经济政策教程“乃是经济措施史教程,而不是政治经济学教程。那种经常建立在部门观之上的经济政策教程,不能深入说明整个苏维埃经济制度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性”③。

然而,承认对苏联经济做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必要性本身,远不足以赋予这种研究以真正的理论性质。对苏联经济发展动力的唯意志论的观念仍然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基石,也是执政党积极灌输的观念,是解决这一问题难以克服的障碍。这种观念也从苏维埃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教程原封不动地转移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上去。身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初创阶段的波里林(Б.Борилин)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规律性是社会主义工农国家自己创造的。”④在这种方法论基础上当然根本无法建立真正的科学。不是偶然的,常常有人抱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缺乏理论,这种怨言一直延续到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此时经济理论的方法论问题被推到次要的地位。1937年4月《布尔什维克》杂志的社论指出:“……我们的经济学杂志,例如《经济问题》,很少或者几乎不提理论问题。这些杂志不研究也不反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问题。”⑤这种状况当然不是偶然的。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在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名义下创造了阶级斗争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增长而尖锐化的理论。

斯大林这样做依据的是列宁以及斯大林本人的各种发明,尤其是上述理论。在建成社会主义基础之后正式承认阶级斗争必然尖锐化,是为了扩大大规模镇压,在这以后已经几乎没有人来创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了——到30年代末有学识的经济学理论家已被消灭殆尽;至于青年学者,他们无法获得必要的理论修养,被党教育坏了,不能把理论同意识形态区分开来。由执政党的政策造成的战前苏联经济科学的尖锐危机明显表现在以下事实上,1937年经济研究所没有发表一项学术成果,甚至一本小册子,虽然其计划中有137项,1937年3月,苏联科学院主席团认为研究所的工作不及格;1938年经济研究所总共出版了两本小册子;1940年年底《经济问题》杂志指出,“最近几年”经济学家的著作“几乎没有提出一个国民经济的大问题”①。

直到1943年斯大林才明白,露骨的唯意志论是同真正的科学不相容的,并且这正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注定失败的原因之一。1943年第7~8期《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的社论反映了斯大林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的新理解,其中写道:“没有规律,没有合乎规律发展的地方,也就没有科学的地位”,“一个社会,不论其形式如何,都是按照立足于客观必然性的基础之上的一定的规律发展的”。由此得出结论,存在客观的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不过立即做了重要的补充:这些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意识和意志”表现出来的,因此这是“被认识到的规律,被苏维埃国家自觉地运用和利用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的规律”。列举的这种规律的例子就是“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上述补充意味着承认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是表面上的,新观念的真正使命是赋予当时经济政策的重要方向以客观经济规律的地位,从而保持对这一政策的绝对正确的信念。竭力赋予政治口号以科学的外衣的努力在斯大林的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原罪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始终没有能够消除。在它存在的整个时期都一直在意识形态上帮助执政党,为其服务,这是它的主要职能。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的主导经济学家们指出,“我国研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基本内容”是由“苏联进入开展共产主义社会的建设决定的”②。稍后承认,提出开展共产主义建设这样的目标纯属乌托邦。20世纪70年代苏共宣布在苏联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后来承认,这过急了。苏共中央在苏共第27次代表大会所做的政治报告中说:“……关于发达社会主义的提法在我们这里广泛流传的看法是针对解决共产主义建设任务的道路和时间的简单化的观念的。但以后对发达社会主义解释的着重点逐渐混乱了。

经济研究论文范文7

在21世纪初,我国各高校相继把政府经济学作为大学课程开设,可以说它是我国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该课程是运用经济学的原理来研究市场经济活动中政府行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对学生的经济学专业基础要求比较高,对教师综合素质和组织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该课程在教学中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授课内容庞杂。

较之于传统专业的课程,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知识体系尚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中,不像经济学或其他的学科那样有成熟的体系、稳定的架构。课程的教材尽管有不同的版本,但实践性和应用性不强,政府经济学中的最新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最新成果未能及时纳入教材体系中来。因而对于任课教师来说,无论是选定教材,还是开展教学工作,无形中难度都大大被提升。同时,政府经济学具有理论性、应用性、交叉性、边缘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因而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组织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授课方式单调。

由于政府经济学课程内容既涉及经济学理论,又涉及公共财政、公共管理的理论等,这对学生的知识背景与学习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各高校基本采用多媒体教学,尽管信息量较大,但课程教学基本上是以讲授为主,原理借助图形分析只通过一张简单的PPT来展示,推理演绎过程被省略了;也进行案例教学,材料事先布置给学生准备,学生课业较重,每门课都有案例分析,很难对提供的材料进行阅读和分析,因而课堂讨论也只停留在事件本身,由于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主动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另外,由于课程与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都存在交叉领域,加上学生选修课程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学生的学科知识体系参差不齐,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很多时候,授课的效果并不理想。

3.考核形式单一。

在课程考核方面,很多高校都要求教师必须以某种形式进行考试,这样便于最后的归档管理;期末考试的期末卷面学生的成绩要呈现近似正态分布,否则就认为考试中存在问题,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过程缺乏综合性的考量。这种知识性考试方式主要考查学生对特定专业知识的记忆能力,学生往往以死记硬背的形式应付课程考核,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课程缺乏能力性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解程度、应用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未能充分评价。

二、体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政府经济学课程的实践运用

1.体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体验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基于“体验”和“探究”的结合。体验探究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知,在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科学选取一些现实的案例,进行情境模拟,引导学生进行不同角色扮演和角色体验,从事件的现象透视其内在的根源,进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锻炼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使体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教师要在课程知识体系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多元化等方面下功夫。其次,教师在课堂讲授知识的同时,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聆听学生的想法,进行有效的沟通。第三,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根据授课老师设计的论题进行合作学习,案例分析和讨论以小组形式进行;第四,适时安排学生进行基地见习、暑期实践,既围绕教学内容又紧密结合实际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达到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究的目的。

2.体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政府经济学课程的实施建议。

①科学调整教学内容。

我们在传授知识时,应根据实际需要从广度和深度上加以拓展和完善。目前政府经济学教材有多个版本,每个版本侧重点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吸收各版本的精华,结合自己对课程体系的理解,结合学生专业的特点重构内容框架体系。例如在“政府与市场”这章,主要讨论的是“市场失灵及纠正”,我们可以结合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海啸,我国政府40000亿投资等现实情况,深入分析市场失灵的原因,以及各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采取的措施及产生的效果等,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存在的缺陷性,对帮助学生运用经济学的理论知识正确认识和思考社会上存在的某些现象是有好处的。

②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当前高等学校主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形式进行教学,以图、文、声音、视频等多样化方式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方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但对于理论逻辑性较强的内容仍适合传统讲授的方法。例如,外部效应这一章节的内容,对于外部效应的产生和产生的效率损失,就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绘图分析并详细讲解,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消化。这是传统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优点,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来选择教学手段。

③案例分析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大学教师在课堂讲授基础上,设置更丰富、得体的教学案例,突出问题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和教师一道探索问题,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积极地引导、启发和讲评,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启发学生采用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探究原因,提出解决的对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得出值得和大家分享的成果,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④运用情景式教学。

作为授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笔者深刻体会到适当地运用情景式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兴趣。通常我们先播放一段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由学生扮演视频里故事中的角色,进行现场“演习”,让学生在这种既定的情境中,思考现实的问题,分析问题所在,提出可行性解决办法。情景式教学能够使一些枯燥的理论借助于“景”的存在而变得浅显易懂,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感知现实,领悟理论知识。

⑤社会实践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政府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学科,要使学生深刻理解政府的经济行为的必要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就必须让他们到实践中去体会理解。在社会实践环节,一方面要组织学生到相关政府部门实习;另一方面,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调研选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或假期时间展开社会调查,撰写调研报告。这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获得感性认识,并在现实中发现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独立科研的能力,这也是高等院校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⑥探索多样化的考试模式。

课程考核和成绩是学生和老师在知识传播上的交汇点,考试评价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由教师主导来设置,应保证教师在专业领域内根据专业标准、学术标准和教学目标下的自由裁量权。除了有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老师可根据课程的特点来布置期末论文、研究报告、成果答辩等形式,以此代替闭卷考试,这样学生容易接受,教学效果明显、考核结果也会相对公正,从而体现考试的本质意义。

三、结语

经济研究论文范文8

1.1参与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导向,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获得丰富的研究体验和科学的文化知识,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收集、分析、判断大量的信息材料,进行积极探索和体验。研究型教学的整个过程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探索实践。

1.2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性

放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是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善于思考问题,勇于探索是其主要目标所在。师生关系平等能让课堂气氛融洽,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和思想观念的碰撞,使学生成为自我开发创造力的主体。

1.3创造性与潜在性的统一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宗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它是一个能动、创造性地教学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相关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寻求“主观能动性”的解答。

2中国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地位和实践价值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分享,但其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效果差等问题也受到学界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学科自身发展不足,教学方式不科学,教学效果不佳等。

2.1学科自身发展不足

近年来,区域经济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探索均得到了迅速发展,大部分高校开设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博士点,为我国培养高水平经济学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教师资源紧张、教材建设和课程大纲建设滞后、课程设置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教学内容框架等自身发展不足的问题。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因此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大多是针对实际问题的应用研究,而其理论体系建设相对较落后。

2.2教学方式不科学

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大多教师习惯于“灌输”式的课堂讲授,多年来一直沿用一种教案和教学模式,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去创新和探索。老师把学生看成接纳知识的容器,要求全盘记录和死记硬背所教内容,缺乏课堂沟通与实践教学环节。

2.3教学效果不佳

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学生真正学到的内容不多。课程学时普遍过短及课堂教学内容过多致使学生不能全部消化现象较为突出,还有些课程内容不能进行详细讲述等问题十分突出。其二,学生缺乏实际转化能力。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知识的获取,而往往忽略实际转化应用能力的培养。现实当中大多学生无法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学习和应用脱钩现象十分突出。

3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区域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

3.1更新教学理念

区域经济学课程的实践性质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由于长期以来过于强调理论而缺乏对区域经济学的应用实践应用,学生对区域经济理论没有深刻的理解,只停留在比较抽象的理论层面,例如,在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时,更多关注的是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而忽略现实区域问题与区域经济理论相结合等问题。与区域经济学作为“致用之学”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驰。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区域经济学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学生知晓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理论产生的背景、发展脉络、适用条件、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在实际中应用,使学生能够理解整个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通过定量化方法的传授,提高学生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通过调查研究、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课程论文等方式,提升学生应用区域经济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要紧紧抓住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热点”与“难点”问题,把抽象化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加深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理解,提高其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区域经济问题的能力。

3.2改革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能力。

区域经济学作为偏重实践的一门课程,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

(2)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来说至关重要。同样的实验现象、实验结果,思维方法不同,得到的结论可能完全不同。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4)培养学生的素质。

素质是保证人们成功进行实践活动的稳固的心理特征的综合,严谨的作风、开拓进取的精神、辩证唯物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品格、节约勤俭的品质都是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的。

3.3转换师生角色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跟着老师走,老师跟着考试走,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长此以往,教师和学生都失去了活力,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更是陷入了单一化。教师的角色是教材的执行者,任务是传授知识。在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教师将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尽快转换教师角色,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构建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关系。

3.4改变考核评价

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改变单一的考试方式,重点考察学生在平时研究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及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分析应用能力,考核方法可以是调查报告、论文写作、科技制作,等等。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