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评论论文范例

经济评论论文

经济评论论文范文1

1.信息角色的互换性

在互联网时代平面设计中的信息传递是通过网络来实现的,信息传播者和受传者的信息角色的互换性主要在以下的三个层次体现。第一层,受众和传播者都是作为信息的传递者,单纯的角色互动,没有实际上的意义;第二层,受众者和传播者在平面设计中深层次的互换,两者起到的作用相同。传播者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根据其意愿来控制设计的走向,受众者也同样可以做到。第三层,传播者与受传者为一体。设计者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受传者。因而,在交互语境下,这两者的角色没有很明显的界限。

2.信息内容的数字化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即是数据。这就是平面设计中交互技术的数据化特征。从我们日常接触的互联网可以看出信息数字化在以下三个方面最为明显。首先,最明显的是信息内容的数据化。信息内容的来源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文字、图形、色彩、材料,甚至是声音、气味这些都是可以用数字技术吧它转化成数据储存,在互联网中的平面设计就是应用这个数据技术,把鲜活的人物、事件、声音、靓丽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的视觉中。其次,是信息内容的程序化。我们在互联网上所看到的页面几乎都是用各种程序编码形成的,在页面上显示的文字、色彩、声音、动画这些都是利用编程技术通过代码来实现的,在这些页面中一个文字、一个声音、一种色彩、一个动画都是一个代码,各种代码堆叠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程序,而各种程序融合在一起则会衍生出有声、有色、有字、有图的缤纷多彩的世界。这些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数据的一种表现形式。最后,就是信息内容的虚拟化。互联网可以说是一个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一切物体形态都是运用虚拟技术虚拟出来的,例如在网络上售卖的游戏积分卡、网络礼包、游戏软件这些都是属于虚拟物品,这些都是在平面设计过程中,将传达的信息虚拟化,通过网络来实现信息内容的开放、共享、交互的特征。

二、多种媒体的系统整合性

媒介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搬运者的角色,它可以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将多种媒体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视、听、触、幻相融合的信息平台的纽带。因为在交互语境下的平面设计,媒介有很多种,像传统媒体、多媒体、超媒体这些在交互语境下都是共存的,信息内容的数字化使得多种媒体的整合在平面设计中发挥了很大优势,这种多媒体的系统整合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数据的自由转换,即信息通过一种媒介转换到另一种媒介,这就是图音互变、声文互变、图文互变、音色互变的基本原理。

三、情感体验的沉浸性

传统平面设计在本质上就是一个信息存储器,信息传递一直是单向进行的,这个信息储存器就只能实现受众的阅读功能,受众与作品在情感体验上保持一定距离。而在交互语境下的平面设计,人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是可以通过沟通来缩短的,信息传递中的传播者和受众这都可以参与到作品的建构中,从而实现信息的交流共享,受众者与参与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两者可以同时参与到作品当中,把自身的情感融入作品中,通过即时影像输入设备、虚拟技术、网络技术都可以把这些纳入到作品中,消除受众与作品在情感上的审美距离。这种基于交互语境的平面设计取向,与传统的平面设计最大的区别就是信息传播者和受众者两者之间的角色,与平面设计作品的情感距离。

四、结语

经济评论论文范文2

关键词:资产评估行业;经济发展;作用

1资产评估行业为国企和非国企的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国企和非国企进行改革,使资产评估企业可以对企业内部的资产进行有效的评估和价值见证,这样可以为企业的改革提供有效依据。我国的国企改革是发展的必经之路,而非国企改革也随着时代的变化愈加踊跃,所以资产评估行业在国企和非国企的改革时,可以通过对企业资产价值进行评估,使企业内部可以获得对自身价值的正确认定,从而为自身改革的方向确立有效目标。通过专业的资产鉴定部门,对企业资产的合理认定,可以使企业的资产,避免了被贬值或者被高估的现象。另外资产鉴定部门,通过对企业自身资产的有效评估时,在征得企业的同意下,可以将企业自身的资产评估报告公布于社会,在社会当中是人们更加了解到这个企业的影响力,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在人民心中的公信力。另外,有效地保护了股东的合法权益。另外,在企业产权交易当中,资产评估机构可以通过与人员的有效联系,使企业的产权交易能够合理顺畅的运行,保证资产在转接时不被损失,从而保护了交易双方的利益。

2资产评估行业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资本市场当中,企业以自身利益为目的进行投资和收购活动时,都需要对收购目标以及投资目标的资产评估进行有效了解,所以资产评估可以作为一种价值尺度,在市场上进行流通,在交易进行前或者交易发生时,可以通过科学的计量方法对资本进行有效评估,从而使收购者或者出售者能够达到利益的最大化。在资本市场当中,资产评估机构可以通过对资产的评定在交易过程当中成为重要的定价依据。另外,资产评估也可以作为一种中介机构,在交易时可以将双方的交易成本互相降低,从而使交易效率有效提高。在资产评估时,可以通过多种计量方法确定资产价值减少了资产价值的流失。资产评估在资本市场的交易当中,可以起到维持秩序的作用。

3资产评估行业可以促进金融机构改革以及对金融机构的风险进行防范

金融机构进行体制改革,可以将资产评估作为一个重要依据。在资产评估完成后,金融体制可以通过对资产评估报告这些有效分析,从而确定自身的资产价值,从而决定以后的改革方向。另外,通过对资产的准确计量,是金融机构有效明白自身的内在价值以及市场占位,从而使金融机构的改革机制能够更好迎合市场的发展需要。另外,在资产评估时可以提供有效的定价参考依据,对金融的不良资产进行资产评估处置,在处置金融不良资产时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外,资产评估可以在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投资时有重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因为金融行业的高风险性,从而资产评估可以通过对市场的分析以及对当前进入行业内在实力的分析,使行业更加明确自身的投资目标,降低了投资的风险性。

4资产评估行业对内外资交流和互融活动的展开提供有力支持

当今企业的发展需要与世界接轨,许多中国企业在外国建立,外国企业也逐渐在中国扎根生长。所以在经济交流的过程当中,会通过对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评估,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以及商标方面等进行评估,这样通过合理的,科学的计量时,投资人员以及企业人员,更好地明确自身企业的产品价值,从而使在中外经济交流过程当中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外国的交流。资产评估行业通过对企业自身内部资产的评估,使企业能够明确自身的投资方向,在与外国企业进行交流时,明确自身的经济发展位置,从而推动了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

5资产评估行业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

市场是瞬息万变的,为了保证市场交易的正常进行,资产评估行业可以通过对市场资产的有效分析,来保证市场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在市场经济中当中,交易要尽可能的做到公平公正性,所以不管是企业与企业之间或者是企业与人之间都要通过标准的资产评估,来进一步明确企业内部的资产价值,通过专业化的分析,使得企业在交易过程当中,双方都能明确自身的市场价值,从而使投资方理性投资意识,来减少社会的交易成本。通过资产评估行业在社会当中的地位可以有效的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在未来的发展当中,资产评估行业一定会在市场经济领域当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6结束语

我国的市场经济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资产评估行业也在迎来一个新的机遇,资产评估的业务领域从原来的国有改革等也逐渐转为当今的对外投资。所以要使资产评估在市场经济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市场秩序的维护,以及对市场交易方中产权的维护,另外,通过对企业资产的认定,保护企业的资产,是企业能够明确自身的市场目标,从而确立发展方向,改变制度。未来的资产评估行业一定能在市场经济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天林.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监管的新环境与新实践[J].中国资产评估,2019(01):26-28.

经济评论论文范文3

一方面,培养学生法律层面的职业素养是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需要,是实现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我院经管类专业主要有营销、会计、物流、商务等专业,此类专业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会涉及到经济、法律等相关知识,经济法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树立法律意识,养成依法办事、依法经营的意识与习惯,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的职业技能人才,为学生日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夯实基础。另一方面,经济法课程的开设是职业资格考试的需要。我院学生实行“双证书”制度,即“毕业证+职业资格证”,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而我院经管类专业所涉及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有助理营销师、助理物流师、会计从业资格证、国际商务师等。在职业资格考试的培训中我们发现,近几年的职业资格考试中,经济法律知识的分值比重在逐年加大,其重要性逐步显现。因此,经济法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灵活应对相关职业资格考试中对经济法律知识部分的考查。

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一)课时少,内容多

目前我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总课时是32课时。随着高校“两课”课程体系改革的发展,原来的法律基础课程被整合到思想品德修养课程中,课时大幅缩水。加之我院多数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开设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导致经济法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一方面,学生刚刚从高中跨入到职业院校,教育模式、学习模式的转变尚未完全适应,突然面对大量的法律术语和教学案例,学习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对经济法授课教师而言,在课时短缺的情况下,要让学生掌握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大量知识点,无疑压力倍增,因而不可避免的有选择性的删选教学内容。

(二)授课内容未能有效体现专业特性

我院经济法平台课的开设专业主要有市场营销、会计、物流管理、国际商务。学院对各专业的教学内容并没有统一的规定,课程标准的制定、教材的选取也大多由任课教师自行确定。因此,课程内容的选取、课程标准的制定必然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实际上,不同专业对经济法律知识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如,营销专业学生需要熟悉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国际商务、会计专业则需要熟悉票据法等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讲授的内容没有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严格区分,而是一视同仁,专业虽不同内容却一致,这必然导致专业间的差异性消失,法律知识模块的学习也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基于“厚基础、大平台”的经济法课程内容体系的搭建

随着我院“厚基础、大平台”人才培养方式的提出,基础课、平台课的建设工作日益得到重视。根据高职院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结合近年来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经验,对经济法课程体系的建设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人才培养方案是源头,课程标准是标杆

高职院所有课程的设置必然是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的课时、知识要求、技能要求、职业要求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因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课程标准的第一指南,是制定课程标准的直接导向。此外,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的标杆,也是规范教学的有效手段。因而,课程标准的执行程度,直接影响到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要想有高质量的教学内容,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前提,高效的课程标准的执行与实施是保障。

(二)课程内容应体现专业特点

目前我们统一称之的“经济法”,更多的可以说是民法、商法、经济法的混合体。以经贸学院经济法课程为例,在第一章,经济法基础部分,学生所学习的法人制度、法律行为制度、制度、诉讼时效制度等,实属于民法范畴,但却是经管类学生学习商法及经济法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物权法、公司法、合同法、票据法、保险法大多属于商法的内容;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证券法则属于经济法的内容。经管类学生究竟该掌握哪些法律知识,可以由专业需要和生活需要决定知识模块,即应该根据学生职业素养和个人素养两个方面来确定教学内容。一般而言,可以从生活相关和专业相关两方面考虑。如,生活方面,应该熟悉劳动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物权法等;专业方面,考虑到经管类学生的专业特点,应掌握公司法、合同法、票据法、证券法、破产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等。

(三)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证相结合

在教学内容选取的宽度和深度上,要结合各专业职业技能岗位的需求,以职业能力发展为目标,围绕职业资格考试来精选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适应当前及今后职业生涯中的相关法律知识模块考试。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营销专业学生要求在校期间需取得助理营销师资格证书。而在营销师考试大纲中,明确法律法规知识,包括: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票据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价格法、担保法、商标法、劳动法等相关内容。而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而言,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因在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中已学过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和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因而,就没必要再将票据法重复放在经济法课程中,而要想继续参加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则必须认真学习民法基础和劳动合同法。

(四)教材结构的设计

经济法课程的教材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法学专业用教材,主体架构包含了经济法总论、经济法主体、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特点是“专、深、窄”,这类教材显然不适合经管类学生使用;另一类则是专门针对非法学专业或者经管类专业学生编写的,这类教材大多受到“大经济法”观点的影响,内容比较宽泛,即前文所称的“民法、商法和经济法的混合体”。相比较第一类教材,显然第二类更适用于经管类专业,但是第二类教材最大的特点也是其最大的缺陷———太过宽泛,反而忽视了专业间的差异性。鉴于经济法教材的现状,我们不妨尝试“基础+通识+职业能力”模式来重新搭建教材结构体系。“基础”部分,即民法总论,包括法律行为制度、制度、诉讼时效制度、仲裁、复议制度等。“通识”部分,即经管类各专业都需要学习的内容,包括:公司法、合同法、劳动合同法。“职业能力”部分,则采取“自由选择”的方式,根据各专业职业能力发展需要,从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商标法、价格法、票据法、担保法、证券法、物权法、保险法等内容中选择与专业职业能力相关性较强的法律制度模块,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组织教学。目前,经济法课程定位为我院经管类专业技术平台基础课,鉴于课时有限的现状,不妨在32课时中重点讲授“基础+通识”部分,让学生对此部分模块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而“职业能力”部分可以设置在专业技术课程体系中,或者作为职业资格考试专项培训课程。

四、结语

经济评论论文范文4

1.1指标体系筛选的原则

要客观衡量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就必须要建立可行、有效和具有代表性的客观评估指标体系。客观评估指标体系包含的指标,从整体上应是由多个指标构成的统一体系,从个体上又是既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群。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山东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年度综合评估考核办法》,结合烟台市的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及国内学者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选取了相应的县域经济发展客观评估指标,在构建指标体系时遵循可行性、代表性和全面性的原则。

1.2评估指标的选取

结合烟台市的实际情况,选取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构建了烟台市县域经济发展客观评估指标体系。

1.3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主要通过查阅2010—2013《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2010—2013《烟台市统计年鉴》获取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归纳和整理。

2结果与分析

2.1各项客观评估指标的权重系数

按照综合指数测算法的基本思想,选取2010—2013年烟台市海阳、蓬莱、栖霞、长岛、招远和莱州6个县域12个二级指标数据,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

2.2烟台市县域经济客观评估指标综合评分情况与分析

2010—2013年烟台市县域经济客观评估指标的综合得分情况。2010年栖霞的最高为0.0978,依次是海阳、莱州、蓬莱、招远,长岛最低为0.0294;2011和2013年表现为同样的趋势;2012年略有不同,评分最低的为招远。2010—2013年平均得分情况为,栖霞的最高为0.1084,依次是海阳、莱州、蓬莱、招远,长岛最低为0.03293。年度之间的变化不稳定。除了招远外,其他县域都是2012年的得分最高,其次是2013年、2010年,2011年最低。烟台市县域经济的总体情况表现为栖霞的得分最高为0.1084,依次是海阳、莱州、蓬莱、招远,长岛最低为0.03293;不同年度之间的表现为2012年的得分最高,其次是2013年、2010年,2011年最低。

2.3烟台市县域经济客观评估一级指标评分情况与分析

烟台市县域经济客观评估一级指标评分情况,2010—2013年二级指标中人民生活的得分最高,其次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得分最低,不同的县域之间略有差异。各县域二级指标不同年度的变化情况。海阳县域经济一级指标中人民生活表现为增加的趋势,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年度之间变化较少。蓬莱县域经济一级指标中人民生活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而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不大。栖霞县域经济一级指标中人民生活表现为增加的趋势,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年度之间差异不大。长岛县域经济客观评估一级指标中,人民生活也是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年度之间比较稳定。招远县域经济一级指标中人民生活表现为明显的先上升后下降,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年度之间差异不明显。莱州县域经济一级指标中人民生活表现为明显的上升,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年度之间略有差异。

2.4烟台市县域经济客观评估二级指标评分情况与分析

2010—2013年烟台市县域经济客观评估二级指标得分情况。二级指标的变化情况表现为各县域的二级指标X2到X9基本没有变化,保持稳定状态。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本研究采用综合指数法,利用变异系数确定权重系数,根据各县域经济得分综合得分、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得分情况,分析了2010—2013年烟台市的海阳、蓬莱、栖霞、长岛、招远和莱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主要结论:(1)烟台市县域经济的总体情况表现为栖霞的得分最高为0.1084,依次是海阳、莱州、蓬莱、招远,长岛最低为0.03293;不同年度之间的表现为2012年的得分最高,其次是2013年、2010年,2011年最低。(2)2010—2013年烟台市县域经济一级指标中人民生活的得分最高,其次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得分最低,不同的县域之间略有差异。(3)二级指标的变化情况表现为2010—2013年二级指标X2到X9基本没有变化,X10、X11和X12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各县域均以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X12)得分最高,说明烟台市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烟台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差异,各县域之间和各级指标的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有待于进一步调整。

3.2建议

经济评论论文范文5

1.平面设计的含义

平面设计是指通过特殊的操作处理已经经过数字化的图像的过程,它是将电脑技术、数字技术、美术与艺术创意结合的操作技术,也是沟通传播、风格化和通过文字和图像解决问题的艺术。

2.校园文化的含义

校园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概念:广义的校园文化指的是校园学生生活方式的总和,它是由全体学生、教职员工和校园工作者共同组成的文化主体,在物质和精神双方面表现形式上存在特点鲜明的文化类型;狭义的校园文化主要就是以学生为主,在校园空间内,以教书育人为主要方向的文化,有别于社会上其他群体的文化精神和意识。

3.平面设计和校园文化的联系

平面设计集结于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它对艺术和文化的展现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平面设计结合当代文化的特点与思想,将校园文化与学生学习生活相结合,在平面设计中看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看平面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平面设计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在校园文化建设里无处不在,它渗透在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带给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平面设计的类型

不同于社会上其他产业的平面设计方向,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平面设计的类型也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

1.校园标识设计

标识设计是传达校园文化最直白最有效的平面设计方式,一般的标识是通过简化的图文相结合形成的某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图形,这种简单精致的标识设计比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更加能清晰地传达设计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和标识所体现的文化内容,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标识具有代表校园文化的特色:

(1)明确的设计理念,体现校园精神文明的主要方向;

(2)针对中小学生为欣赏主题,设计简单易懂,不能一味地标新立异,内容积极,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向上成长;

(3)结合校园环境,标识导向简洁明了,与校园整体环境设计相互辉映。

2.校园公益设计

校园文化建设中公益设计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公益广告的设计,公益广告是通过广告的形式传达某种公益理念,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公益广告主要针对的是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它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自我品德,帮助学生提升自我修养,优秀的校园公益广告具有以下特点:

(1)公益性,顾名思义公益广告是代表社会公共利益的广告,校园内的公益广告应该紧扣学生思想品德课的可贵品质为主题,尊老爱幼、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精神,给中小学生的品质建设起到了模范作用;

(2)启发引导性,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公益广告就是为了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在学习生活中,能够像公益广告里所倡导的中心思想一样,努力把中小学生培养成“素质高品德优”的校园主体;

(3)艺术性,公益广告在现代社会已经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公益广告的拍摄内容也变得多种多样,作为校园文化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公益广告应该采用中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材料,制作出幽默诙谐,道理浅显易懂的优秀设计,不仅符合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更是对艺术的创新。

3.校园板报设计

校园板报是我国校园文化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过了历史对校园文化的沉淀,它在我国校园文化建设中依然处于尤为重要的地位,在当代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优秀的板报种类繁多,但都具有以下特征:

(1)板报的制作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是帮助中小学生锻炼动手能力的好机会,我国校园文化中的板报设计大都是由中小学生自己创造制造而成,比如黑板报,手抄报等等,板报的制作由于其简单便捷,美观易控制的特点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他们将自己感兴趣的元素加入到板报当中,制作成独一无二的板报,学生很好的融入了校园文化,加深了他们对校园文化的理解,提升了自我素养;

(2)板报可以设计于校园里每一处可以绘画的地方,在保护公共财物整洁的情况下,板报出现在校园的黑板上,宣传栏里,食堂宿舍等都是可以放置板报设计的地方,它有着及其强大的普及性,时时刻刻影响着中小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

三、平面设计对校园文化的作用

1.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承

平面设计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小学生应该在从小就学习优秀的中华文化,了解中华文化需要平面设计与校园文化相互结合,共同为传承优秀的国家文化做出贡献。

2.彰显校园文化的价值

平面设计将校园文化为主要设计理念,以校园教育思想为中心,设计出能够彰显校园文化的各种设计,平面设计与校园文化相互交映,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不仅是艺术设计的创新,更是一个时代校园文化的见证。

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平面设计结合当代校园文化,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方方面面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对艺术的自我追求,帮助他们形成优秀的人格个性,通过校园内平面设计的各种形式,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塑造优秀的人格魅力,促进中小学生的个人全面发展。

4.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

经济评论论文范文6

(一)融资平台的法律定性不清

从融资平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来看,融资平台公司起源于上世纪末。1986年经国务院的批准,上海市政府设立“久事公司”,采取“自借自还”的方式,利用外资进行城市建设。但当时这种融资模式并不普遍,因为当时的地方政府财力比较充足。随着分税制的改革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及4万亿投资计划之后,在相关部委指导意见的鼓舞下,地方政府进一步集中资源,融资平台公司开始迅速发展并扩展到县级甚至是乡镇一级政府,地方债务风险全面铺开。融资平台公司的发展历史解答了这样一个疑问,本身属于公法领域应当解决的问题,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何要通过公司这一私法主体来进行,其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地方融资平台尽管在形式上采取了公司制的形式,但一切运作又深深地受到行政权力的影响,有学者将其称之为“行政化”运营。疑惑便随之而来,融资平台到底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法律身份在实际运行,是属于市场主体中的私法人,公法人,特殊法人,还是类社会中间层?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将直接影响针对其进行的一系列制度的设计。为了控制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近3年来银监会、发改委以及国务院出台了诸多规定,其核心内容围绕控制风险做出了诸多安排,将地方融资平台进行分类管理。强化监管的路径日渐清晰:对地方债实行分类管理、加快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严控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逐步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等。在上述规定中地方融资平台被分为三类:承担公益性项目融资,且主要依靠财政资金偿还债务的公司、承担非公益性项目融资的公司和虽承担公益性项目融资,有稳定的经营收入且主要依靠自身收益偿还债务的公司。对于第一类公司进行清理,第二类和第三类继续发展。单纯从控制风险的角度出发,此种制度设计无可厚非。但这种商事化的定位却与地方融资平台设立的初衷和平台公司的本源相去甚远。换句话说,地方融资平台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受到了质疑。

(二)委托关系不畅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的地方自治理论和奥茨的地方供应有效理论很好的诠释了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人的必要性。斯蒂格勒从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分配的公正性角度论证了地方政府更适宜行使资源配置职能。斯蒂格勒从两条原则出发阐明地方政府存在的必要性:一是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更接近公众,更了解辖区内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选择偏好及效用;二是一国国内不同的人们有权利对不同种类与不同数量的公共服务进行投票表决,与之相适应,不同种类与不同数量的服务要求由不同级次、不同区域的政府来提供。奥茨运用福利经济学的观点,通过一系列假定,将社会福利化表达为一个线性规划,并求解出资源配置处于社会福利最大化时的一般均衡模型。他在分析这个模型的附加条件时发现:在对所有的人口子集等量提供公共物品这个限制条件下,某种公共物品由地方政府提供要比由中央政府提供更有效。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这种委托关系中,中央政府对诸多公共产品、国有资产等无法直接实施管理,转移支付制度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制度安排,而两者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中央政府监督乏力,两者之间目标利益的冲突又使得地方政府作为人存在机会主义行为。至于中央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中央政府代表全体人民履行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出资人责任,其需要同时兼顾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这使得金融机构通常承担了很多中央政府的政策性负担,时常出现政策性亏损。这就产生了所谓的预算软约束问题。国有商业银行经常心甘情愿的贷款给陷入经营危机、累积了巨大债务风险的地方融资平台,根本原因就在于银行系统的软预算约束问题。

(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合法性的危机

目前融资平台公司最大的尴尬是政府担保不具备法律的有效性。《担保法》第8条规定,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最高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国家机关和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违反法律规定提供担保的,担保合同无效。为了规避担保法关于政府不得提供担保的规定,不少地方采取通过人大决议的形式将平台公司融资后的还款付息计划列入财政预算以提供财政担保,将融资平台之债转换为政府之债。部分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被打包成信托受益权,在经发行银行担保之后出售给其他银行,信托公司在销售此类信托产品时,一般都会突出地方政府对债务的隐性担保。有学者对此种地方人大还贷承诺的性质进行了探讨,认为其不是普通债权的担保,也不是项目融资安慰函,还贷承诺是一种公法上的行为,并具有宪法或行政法上的程序监督与制衡作用,其对象是受其监督对其负责的地方政府而非金融机构。从公法的角度理解,它体现的是人大与政府之间在公法上的关系,并非项目融资安慰函中的项目主办方或项目所在地政府与金融机构的私法关系,但是地方人大还贷承诺对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债务约定作了形式上的确认,至少为债权人的追索权延伸和落实提供了公法领域的依据和可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向银行贷款时,经常采用“市政公用行业不动产收益”,“道路建设车辆通行费收费权”,“特许经营权”,“土地出让收益经营权”等作为权利标的进行质押贷款,但这几种权利能否作为质押的标的,学术界与实务界颇有争议。由于尚未有法律法规对“市政公用行业不动产收益”等权利的出质资格作出规定,所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习以为常的权利质押贷款行为面临着无法摆脱的合法性困境和前所未有的制度风险。现行《预算法》第28条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地方政府为了规避该法律规定,竞相成立融资平台举借债务。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名义上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所以其债务不会列人地方政府显性债务范围,而只是构成地方政府的隐性负债。预算法并未就隐性负债与或然负债作出限制性规定,导致其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行为规制问题上束手无策,这对地方政府财政的稳健运行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其实,预算法第28条的禁止性规定在实践中已经出现松动迹象,如国务院已经授权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进行自行发债试点,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一审稿也有关于地方政府举债的规定。在此背景下,预算法的修订有必要充分考量地方债务生成的特殊制度背景进行相应的观念更新与制度变革以堵塞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法律漏洞,防止地方政府的财政机会主义行为。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经济法规制

(一)地方融资平台的经济法主体地位

目前地方融资平台都以国有独资公司的形式存在,从形式上看是公司,作为商事组织而存在,理应具备独立的财产,独立的人格以及独立承担责任。然而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实际运作来看,它与公司相去甚远。从财产上来看,多以土地使用权、股权、银行贷款等出资、并无严格的验资和登记公示程序。地方政府直接或间接的控制了投融资的领域,融资平台本身并无独立的财产支配权。由于地方政府信用在融资平台的设立之初便起到关键作用,其运作也有赖于地方政府,独立承担责任无从谈起。因而它不是商法上的“私法人”。有学者提出了类社会中间层主体的概念。笔者认为这是对融资平台的现状比较准确的一种定性,是对其实然状态的表述。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监管会议上指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就是地方政府间接或直接出面向银行借款的载体”,其债务是由“银行以政府作为交易对手”所产生的。这一论断已明白无误地道出了政府融资平台的实质,它是政府职能的延伸。它具备社会中间层主体所具有的公共性,中介性以及功能的相似性,但它不具备社会中间层主体的民间性,这也是政府融资平台并不完全归属于社会中间层主体的根本原因。类社会中间层主体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是在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所必然产生的,是在现有体制下的最优化安排。但由于其产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混沌状态,因此,在市场化程度日益深化的过程中,必然出现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也必然会对正常的市场秩序与市场经济运行带来潜在风险。而随着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类社会中间层主体必然会在实践中日益暴露其难以克服的缺陷。那么融资平台的应然经济法主体地位该如何定位?目前出台的一系列制度设计呈现出商事化的价值取向。但融资平台的根本职能在于履行政府应承担的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商事化的取向使得它丧失了应有的公益性特质,背离了制度的本源。回归公益性定位是融资平台发展的应然趋势。融资平台既有公法人的属性又有市场化的一面,因此将其定位为特殊法人。当特殊法人的经济法主体地位确定后,如何平衡公益性定位与市场化运作的利益平衡成为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财税体制改革———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为突破口

经济评论论文范文7

人类所从事的传播活动其历史比较久远,与之前传播的历史进行比较,如今传播已经发生急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势必也会让平面设计视觉语言相应也呈现诸多新特征,以下首先分析新媒介信息传播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随后分析新媒介信息上平面设计视觉语言的传播特征.

1.1新媒介信息传播特征

由于当前新媒介信息传播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远程通信等技术条件综合运用的条件下,导致呈现新的面貌在信息的、接受、反馈的整个过程,与传统媒介进行比较拥有巨大的优势.一是拥有比较广的信息覆盖范围.通过对新媒介所进行的分析就可以了解到,其在信息的过程中则采用的是超文本格式文件进行实施,伴随着发展的技术,这就导致新媒介不仅具备特别广的信息覆盖范围,而且受众范围也显得特别广泛,在此基础上,也就会让世界逐步成为“地球村”,让整个世界交流更为频繁.二是提供无限性信息.新媒介技术所具备的超文本链接方法与非线性特点,可以使用一种更为变化与灵活的方式将信息向读者呈现,处于互联网上的Web站点当中的广告可以提供不受限制的信息数量,广告主能够将数以千页记的说明与信息进行提供.三是传播方面呈现出综合性感官刺激.通过与传统媒介进行比较,新媒介所体现出的技术成分与传统技术进行比较往往会显得更多,这种新媒介就能够充分的将诸多媒体优势有效融合,通过对其进行研究,就可以了解到其具备的功能则是将动画、图片、声音、文字等功能进行综合,还具备实时性、动态性、交互性等特征.四是交互性传递信息.处于新媒介下的人们在互动模式就能够有效的主动性与选择性接受传播的信息,难能可贵的就是这种新媒介还能够做到及时的将信息进行反馈,这就使得人们在信息的获取过程完全可以做到按照自己的个人喜好,并不如同过去传统受众被动接受与单向传播信息.

1.2新媒介信息上平面设计视觉语言的传播特征

由于新媒介平面设计视觉语言这是有效结合艺术和技术,可以综合传统媒介优势,传播方式所具备的技术与知识内涵特别高,那么信息传播中立足新媒介技术所产生的平面设计呈现出现的特征.一方面是传播信息是点对点,绝大多数传统媒介进行传播都是属于点对面,相对来说信息传播在新媒介条件下相应也会显得更为灵活,新媒介传播的形式从传播的受者和传者两个层面进行总结,就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个人之间、多人之间、个人与多人之间、多人与个人之间等;将传播放在传播信息时间与接受信息时间来看,可以是异步也可以是同步.另一方面是传播信息多元化与数字化.数字化就是不管是哪种信息或者是传播内容能够通过计算机可读的0与1数位形式保存下来过程,借助数码相机、计算机等设备创造与汇聚视频、音频、数据、文本等信息,由于转译程序同样也能够做到有效的实施传输信息,使得整个传输的信息可以做到有效的流动.从本质上来看,所谓的新媒介技术则是将文字、图片、声音、视听等等综合表现方式实现,电子空间能够借助一个个数字字节流传播声音、图形、文字等,比如网页界面设计、多媒体设计等.从这可以了解到,通过比较值钱的设计范围,新媒介平面设计已经将以往传统的范畴进行有效突破,根据笔者的观点来看,这种做法势必使得未来信息传播发展肯定会呈现纵向的数字化和多元化态势,通过进一步的比较就能够了解到,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肯定是更为纵深的数字化与多样化,这种趋势已经部分得到证明.

2新媒介的平面设计视觉语言表现形式

时间观念在逐步发展的技术条件下肯定会做到注入现代平面设计视觉语言的相关表现要素,通过总结就可以了解到传播环节肯定会体现出更为广阔互动空间.除此之外,更为明显的就是能够实现综合表现听觉、视觉等这些器官,而在以往的传统媒介当中,确实不能将所具备的这些优势进行有效体现.一是从静至动四维表现.由于新媒介平面设计环节这已经突破印刷媒介范畴,视觉信息能够借助故事情节形式生动表现某一个概念.新媒介平面设计继承与采纳电影中跳跃性故事线、铺垫、并列、蒙太奇等语言,设计环节还融合贯穿三维、音频、视频、文字、影像等元素.从表现上来看字体设计运用新媒介,不仅能够运用传统手段,更为关键的体现从静到动以及运动轨迹环节导致的识读体验,所有跳跃与旋转的文字,可以将特定意义和情绪进行表达.二是互动性与主动性的视觉认知、传播.新媒介传播的主要一个特征就是互动性,能够将更大选择权力赋予受众.基于这样的模式,新媒介逐步发展成为信息发送者发送信息与接收者接收信息的交换站,两者互动借助新媒介,并且所处位置可以互换.由于新媒介传播信息的互动性,将受众选择能力和机会极大增强.三是综合表现听觉与视觉.人们相互之间主要信息沟通实现的方式就是听觉与视觉,新媒介综合感官运用听觉与视觉受到技术特点影响,这样就可以让受众积极参与各类经济交流活动中,将以往传统媒介下屏幕设计视觉语言纯视觉识读进行改变.

3新媒介平面设计视觉语言心理

受众的行为表现与心理现象在传播活动显得纷繁复杂,媒介信息与符号不同会影响与制约受众的行为、心理.一是受众认知心理特征.基于新媒介传播,与传统媒介相比,呈现特别大的变化在信息表现形式、存储、发送、接收、生产等方面,势必让广大信息传播的受者造成极其亚洲的肯定会影响受众认知心理.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就可以了解到,首要的就是通过新媒介平面设计的数字化,借助新媒介向受众传达,通过与传统媒介下信息进行比较,大容量存储方式与丰富内容可以持续便捷的满足还可以将其烟草大改革;其次是注意选择层面.与传统媒介的强制性注意进行比较,新媒介信息在图像、文字、声音、图形等媒介符号负载,在受众感觉器官作用,相应的通过平面设计视觉语言,其具备的选择权力更为广泛,按照自身需要决定对信息内容是否实施进一步理解.最后是加工信息层面.只有加工原始信息就能够有用,新媒介传播过程借助显示屏呈现视觉符号,有效融合视觉、静态、听觉、动态等表现方式,协助受众接受信息,多方面刺激人的感觉神经,将传达效果增强.二是审美心理特征.新媒介平面设计视觉语言有效结合新媒介下平面设计与传统平面设计中美的形式规律,以便所有单独媒体并不存在的意义产生,这就造成艺术欣赏上新的审美趣味与创作上新的艺术追求.其次是新媒介平面设计背景下的传播特征不但将存在的环境模式改变,还会造就新的视觉语言传播方式,深刻变革人们审美意识.新媒介下已经变革显示方式和信息接收方式,将人们传统阅读方式改变,这种与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介不同的阅读体验产生.最后是交互性的新媒介平面设计还为变化的艺术活动实现.人们并不被动固定空间与时间对相同信息接受,受众能够对信息选择性与主动性接受,将用户不同审美需求满足.平面设计应该对既定美学原则遵循,从本质上艺术美并不局限于形式美,这也是人伦美与人文美.有鉴于此,平面设计视觉语言基于新媒介技术背景下补单可以将多样性的艺术手法与形式鼓励承认,还应该对新艺术形式下的内涵进行探寻,积极探寻共同创作原则与方式,基本认识美学这是其前提.有效结合新媒介技术具体问题与传统设计美学,将新媒介平面设计美感增加,使得大众审美需求满足.

4结语

经济评论论文范文8

边际分析理论是当代西方经济学分析问题的主要理论,其主要包含了边际效应的有关理论和边际报酬理论。经济学运用边际效用的方法分析产品的价值,产品的边际效用决定其内在价值。商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属于商品的价值范畴,产品的效用即使用价值决定价值,这里的效用是指产品的边际效用,是消费最后一个产品时产生的效用,而不是最高效用或是平均效用。边际理论是分析经济学问题的核心理论,企业可以根据产品的边际效用确定产品的供求数量以及相对应的劳动力规模,以此来确定企业生产的最佳水平。合理分析边际效用对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边际分析理论可以运用到物流成本管理上。运用边际理论分析物流成本,首先要把物流成本的数学概念引进来,使用数学模型对物流成本建模好处在于模型建立之后,在知道一个经济变量后就会了解其它变量的大体情况。另外,根据数学图形还能知道其它经济变量的发展趋势。在常用的数学模型中,除了一次函数之外,其他大多都成曲线的形状,所以在这些数学模型中都会存在关于变量的变化率的问题,当自变量增大,因变量会因此而增大或者减小。当在整个数学图形中的某一点处,因变量由增大变为减小或者是由减小变为增大,这个点就是数学模型的极大值或极小值点,也就是要分析的边际点,在现实问题中,这些点往往是最佳的消费或生产点,这就是经济问题的边际分析方法。

2物流成本评价指标的选取

由于物流活动由多个环节组成,需要多方面分析物流系统的各个要素环节。要分析评价各个要素环节的物流成本,需要借助数学模型来选取物流成本评价指标。笔者把宁夏华横物流公司的物流作业管理、成本控制情况和成本核算作为该物流公司的成本评价关键点。首先是物流作业管理。华横物流公司物流作业的各个环节对物流成本的高低起到了直接决定的作用。在物流成本分析的过程中,物流作业中的原料采购、仓库保管、产品运输到装卸各个流程都会对整体物流成本产生影响,所以加强对物流作业的管理会对物流成本降低产生影响。其次是物流成本的控制情况。将会计的核算理论运用到物流成本的控制过程,控制物流成本首先要从原料采购这个源头环节进行,将华横物流公司的采购成本列成报表进行分析和统计,可对物流成本得出一个基本性的结果,其中运输成本会在整个物流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所以控制好运输成本是整个环节的重中之重。在管理运输成本时,首先可以在多个运输方式的情况下,提高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效率,争取做到无缝连接。其次对于货物的运输方式,根据货物特点选择最佳运输途径,对货物进行合理的摆放和装卸,提高运输的效益。最后要根据运输线路的特点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建立最优的运输路线。最后是物流成本的核算。物流成本的效率高低最终要靠物流成本核算得出结果,是物流成本管理的基础,数据的核算对成本的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华横物流公司可以根据自身各物流作业流程的成本,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力争实现最优的物流成本管理。

3物流成本评价模型构建

物流运输量同整个物流行业的价格和利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当物流运输量增长较大时,价格可能会降低到一定程度,这时利润将达不到相应的最大值。所以在运输量与价格之间要适当选取一个对比关系,使企业能够实现最大的利润。在构建数学模型时,边际报酬理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价格和运输量对总利润起不到重要作用,总利润同边际报酬的关系体现在边际报酬对总报酬的作用上,当边际报酬和边际成本同时取0时,可得到利润的最大值和总成本的最小值,对此数学模型的构建,需要考虑二阶导数的结果,从而确保存在相应的极值条件。

4案例分析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物流行业也受着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接受着因经济发展带来的调整,本节以宁夏华横物流公司为例,对物流成本的优化进行分析,对深入了解物流成本的基本构成因素和优化的模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物流的仓储环节方面,对物流行业的原材料及其产品的存储时间和存储空间提出了要求。存储时间越长,占用存储空间越大时,物流成本会越高。两者同物流成本成正比例关系。在对华横物流公司的物流环节要素进行分析时发现,该公司对仓储的时间和空间没有一个准确的测度,首先是产品的仓储时间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备案管理,增大了企业的物流成本,其次是企业对物流仓储的空间缺乏管理。针对不同的货物准备不同特点的仓库,是改善该公司物流成本的重要保障措施,良好的仓储空间和时间是公司物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针对宁夏华横物流公司的具体物流数据进行组合分析时,需要对其进行非线性的组合规划。在构建相应的模型时需要对其情况作出具体分析,针对该公司的物流运输主要是公路和铁路运输,该公司所在的宁夏本地的物流量远远小于其他地区物流运输量的现实状况,需要对其作出相应的假设,首先是宁夏是其商品的生产地和消费地,商品的流向是向外的单向流动,而运输方式只考虑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不考虑其他运输方式。作出这些假设后,可以将其物流行业数据代入到上述最优数学模型中。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