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保险发展问题

农村养老保险发展问题

摘要: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老年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我国老年人口的75%集中在农村,人口结构老龄化成了阻碍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很多家庭背负着养老重任,这种现象在农村以及部分贫困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通过扶贫工作来解决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势在必行。在这个背景下,农村养老保险是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一项具体措施,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农村的贫困老年人的生活才能更有保障。养老保险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做到“精准”,只有这样养老保险才能准确、迅速地起作用。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新闻、文献的研究参考,基于精准扶贫视角下的养老保险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症结所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业发展落后、农村的养老保险保障体系极其脆弱、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等具体问题,并提出了夯实农村贫困地区农村养老保障的经济基础、增加农村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资金供给、建立符合精准扶贫政策的多元化养老保险体系、大力发展中西部贫困地区、加快贫困农村地区城镇化进程等具体建议。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养老;养老保险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国现阶段正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其中,养老保险是精准扶贫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当前我国的养老方式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集体养老为辅。在农村贫困地区这种养老方式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是农村贫困地区的贫穷,许多家庭支付不起老人的赡养费用,所以这就需要国家扶贫的支撑。目前,我国城镇养老保险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但是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农村养老是这次扶贫的重点,必须借助精准扶贫,大力解决农村养老保险中的遗留问题。

一、贫困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构建是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目前我国农村工作的重点之一,其中贫困地区农村养老问题尤为突出。

(一)贫困地区养老状况

我国农村的养老保险发展时间较长,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与规模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未富先老”使众多农村老年人因缺乏足够的养老资源而陷入困境;同时,由于我国正处于农村养老保险保障模式转型时期,传统保障模式的功能不断弱化,而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尚未完善,导致农村养老面临严峻的挑战。养老保险由企业和个人承担,单位缴纳20%、个人缴纳8%。其中社保缴纳有年限限制,缴满15年后,在年龄达到60岁后,可按月领取养老金。我国目前有四种养老模式分别为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由于机构养老太贵、社区养老在农村没有基础以及社会养老不完善,所以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养老基本上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作为我国农村的主要养老方式,是与社区养老相区别的一个概念,但是至今国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这一辈老年人口基本上是伴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出生的一代人,他们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历经坎坷。他们把所有的积蓄用在了子女身上,自己的养老却成了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力度太低甚至不够基本生活保障,更别提养老;商业养老保险等一些高费用的养老方式他们又无力支付;土地养老只是一个概念,没有贯彻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家庭养老负担越来越重更不能保障养老问题得到解决。

(二)养老保险的发展状况

我国养老保险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从社保方面来说保障了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但仍存在着各种问题,基本养老总保险人数自2012-2017年逐年增加,说明我国养老保险覆盖面在逐渐增大,其中城镇职工2016-2017年人数增加了将近两倍,并超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12-2016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高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012-2017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总人数低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较多但养老保险基金总额却低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由此可知农村养老保险人均养老金远远低于城镇养老保险,可见城乡差距使得农村养老保险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贫困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贫困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处的时期不无关系,农村落后地区“养儿防老”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在目前来看这种家庭养老已不能解决养老问题,但长期看来家庭养老功能不会弱化。也就是说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还会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和集体养老为辅。

(一)主要问题

1.贫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及城市地区发展迅速,农村经济发展一直被忽视,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别的地区,这是农村养老问题突出的根本原因。如果一个地区连基本开销都成问题的话,养老保险是不会在考虑范围内的。所以贫困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发展不起来的根本问题是经济问题。

2.农业发展落后

农村的主要生产资料还不能进入市场流通,几十年来,中国的农业只是为城镇提供生活资料、为工业化提供资金和原材料的基础而已,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不是重心。建立农村养老保障,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让农村,包括老年人口从中受益,而不是把本属于农民的利益强行拿走,把农村和城镇之间人为地划出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农村市场经济没有发展起来是农村贫穷落后的原因,而农村养老保险发展起来有困难的原因也正是因为贫穷。

3.农村养老保险体系极其脆弱

传统的家庭养老、集体养老方式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家庭人数越来越少、集体组织形同虚设的背景下,已不能满足老龄化的需求。而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现有的社会保障并不能满足现有的养老需求。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养老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员或自食其力,养老保障金仅占整个收入来源的4.5%。在资金受限的情况下,购买商业保险根本无从谈起,由此可见养老保险体系的薄弱。

4.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自然条件及制度的差异使我国经济区域发展极度不平衡,而养老质量的高低跟经济发展程度直接挂钩。东部发达地区养老有多种方式,因为其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当社会养老不能满足养老需求的时候,他们可以选择购买商业保险或自费住进养老院。而对于中西部来说,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养老一方面依靠家庭养老而另一方面要依靠社会养老,但目前,社会养老并不能满足养老需求。这也是中国农村养老保障试点工作20多年,至今没有形成全国统筹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或体系的重要原因。我国东部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远远高于西部地区,且在近几年间人均可支配收入有增大的趋势。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导致西部地区更加贫困和养老问题的加剧。

5.城乡发展差距较大

在农民工大量进入城市就业的背景下,反映出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城乡发展差距大。城市较农村拥有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基础设施、更好的就业前景等。所以农村青壮年大量涌入城市,为子女和家庭获得更高的收入。因为在农村靠土地已经不能满足农村人口的生活需求,也反映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已经不能满足农村人口的需求。而老年人口因为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在养老问题上显得更为被动。

6.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存在漏洞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在由政府层层下放的过程中,经历了层层关卡,在管理上存在漏洞,在资金发放效率上可能也会存在拖延。本来社会养老保险就是为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失去了时效性就丧失了保险的价值。

(二)主要原因

1.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下

人口老龄化应该出现在一国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阶段,此时有配套的养老设施以及相对完善的养老制度,而我国处在经济发展中水平,所以经济发展水平是养老问题的根本原因。没有配套的养老制度、养老设施等,养老问题存在也在预料之中。

2.我国老龄化人口基数大

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由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的落后,我国人口大规模膨胀。当这一代人到了生育年龄后,国家开始实行计划生育鼓励人们少生优生,养老问题就在此时埋下。随着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以及养老观念的淡薄,60、70后养老压力巨大,子女养老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养老问题。截至2017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6.14%,这部分老年人的养老基本还是传统的养老方式。庞大的老年群体,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及任务的艰巨性、紧迫性可想而知。近几年来,少儿抚养比高于老年人口抚养比,但老年人口抚养比的增速却大于少儿抚养比,说明老年人口养老压力在不断增大。所以必须完善养老保险,这是一件“天大的事”,是功在当代,利在将来的大计。

3.“大水漫灌”方式行不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就不容小觑,无论从发展速度还是从发展水平上来讲都令世界惊叹。经济发展最大的受益者应当是广大人民,可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我国现阶段出现的问题还是基于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直以来我国的经济数据都是总数、平均数较多,而这些数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能说明实际问题。贫困地区的实际问题并没有解决,而是在一次又一次地被平均中呈现给广大人民。我们应改变现有的扶贫及养老方式,扶贫和养老都要精准到户。

4.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窄

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总人口为137462万人,而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有85833.4万人,占总人口的62.4%。这就意味着有将近40%的人口没有参加养老保险。一方面养老保险覆盖面窄使养老基金规模受限,另一方面一部分人口养老没有保障。

5.传统观念的束缚

自古以来,有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特别是在思想比较落后的农村,大家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就该“床前尽孝”,不愿意接受养老保险或者机构养老的方式,这样使得很多老年人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6.养老保险落实不到位

人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所以即便是政府官员也有可能存在着玩忽职守的情况,所以养老保险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就会存在着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农村落后地区养老保险存在很多问题,围绕扶贫开发的总体战略,精准扶贫与养老保险相辅相成,中国基本上形成了包括“三农”发展、区域发展以及专项扶贫开发政策体系。其中扶贫开发政策包括农村保障制度,而在如今农村留守人口老龄化严重且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农村养老保险的完善既能解决这一问题,又能助力精准扶贫。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借助精准扶贫中“三农”发展的政策既能完善养老保险,又能切实解决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

三、借助精准扶贫发展农村养老保险的对策分析

养老保障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生产环节的供给能力。所以我们在讨论养老保险这个问题时,不能仅限于某一个领域,必须把它放在整个社会再生产中来审视,应从国家、集体、家庭以及各个方面来入手。养老保险更应该借助精准扶贫的大背景,在这个时期有所突破,造福人民。

(一)夯实农村贫困地区养老保险的经济基础

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归根到底是城市拥有更好的基础设施,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去寻求更高的收入更大的发展空间,致使农村人口的流失以及农村土地的荒置、加剧了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的出现。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加快城镇化建设,缩小直至消除城乡差距。养老保险在发展过程中也应该向有相关经验的国家学习,如日本在经济发展中期也出现了大量人口向城市转移的现象,但在经济发展后期出现了大量人口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现象,原因是城乡差距的消失。所以要想减轻城市压力,解决农村存在的养老等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二)增加农村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资金供给

农村贫困地区农业资金的供给不能满足养老保险的发展需要。在农村,农民的最大依靠是土地,但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以半机械化为主,种植效率较低,规模较小。所以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资金供给,提高农业种植技术,提高土地收益,增加农民收入。以此来实现资金的融通,为贫困地区养老保险增加资金供给。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业经济的扶持力度,提供先进的技术、扩宽农产品销路,建立新型农业,不仅可以增加家庭收入还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吸引年轻人返乡就业,可以完善家庭养老。就山区而言,可以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为养老保险提供资金来源。

(三)建立符合精准扶贫政策的多元化养老保险体系

农村养老保险应广泛吸纳资金,扩大资金的投资渠道,使其产生更多收益。在精准扶贫大背景下,养老保险最大的问题是资金,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从土地入手,改革土地制度、转变土地发展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允许农民使用土地进行抵押或转让,获取资金,规划养老。但要尽量避免资金过少或者一次性将资金给付的形式,可以按月给付。另外一方面就是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和现代化农业,实现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工业化,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养老保障的城乡统筹。从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上来考虑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才是标本兼治之举。

(四)大力发展中西部贫困地区

我国国土广阔,每个地区都拥有不同的区域条件,因此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区域不平衡现象。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我们应加强中西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共同发展”,不应该落下一个地区。中部地区相对于西部地区而言拥有相对更好的自然优势,适合发展现代农业;西部地区以山地为主,适合发展第三产业。同时,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需要政府大力支持。东部大城市越是发展,房地产的价格越高,区域发展差距就越大,农村农民融入城市的代价就越大,养老保障就更没有依靠。因此在宏观层面上统筹区域发展,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势在必行。

(五)加快贫困农村地区城镇化建设

据有关研究表明,依照现在的农村生产技术水平,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约有1亿左右,限制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其中贫困地区更为明显,严重影响到农民养老保险的缴费能力和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在2011年达到51.27%,低于国际同等发展程度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特殊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导致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是不可能建成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的,更不会实现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险体系。只有加快城镇化的速度拓宽农村人口的生存发展的空间,才能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参保能力。精准扶贫,精准养老,政府应将扶持中心放在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精准扶贫要做到项目申报和资金使用权全部下放到村。自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已多次强调要加快城镇化的进程,然而这个工程有很多的工作要做:首先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实现城乡居住人口的自由转移;其次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单位用人只按照岗位需求录用,而不是按照户籍标准用人,消除户籍歧视,实行同工同酬;再次是统筹规划城市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六)严管贫困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基金

贫困地区养老基金的流动性及资金管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养老基金应提高管理层次,加大立法惩治力度,提高经办机构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实行“问责制”。虽然养老基金安全性很重要,但养老基金不应该是停在那不动的,政府应该引导农村老年人口运用养老基金再投资,使农村老年人口真正参与进养老基金收益的分配。同时应加强养老基金的监管,不能让微薄的养老金还存在支取难,甚至支取不到等问题。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人均养老金不足贫困户及低保的三分之一,根本起不到养老保障作用。无论是养老保险还是商业养老保险都不应该是意义上或者是书面上的养老保险,而应该真正能起到养老保险的作用,因此,提高农村养老保险水平势在必行。同时还应该盘活养老金,让农村老年人口获得更多的保障。

作者:徐贝贝 侯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