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探索

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探索

摘要:发展生态畜牧业是贵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从启动南方现代生态畜牧业推进行动项目以来,贵州的生态畜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以贵州思南县为例对生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探究,分析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思南县发展生态畜牧业可行性对策建议,以期为贵州省思南县实现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0引言

近年来,贵州省把发展生态畜牧业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发展至今,贵州生态畜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2020年贵州省畜牧业总产值为1019.01亿元,增长2.8%,占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3.4%;2021年一季度全省畜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9%[1-2]。虽然贵州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依旧存在缺陷和不足,因此本文以贵州思南县为例对贵州生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探究,针对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可行性建议。

1贵州思南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1.1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思南县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主要有4种。①农户个体养殖,该模式养殖规模小,用于自家消化,略微有所剩余向邻里乡亲或屠宰场供应。②“公司+家庭农场”的发展模式,它是“公司+农户”的升级,这种养殖模式相较其他几种存在数量最少。③“龙头企业+村级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由当地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引进外地养殖企业,政府提供一部分专项扶贫资金进行参股,参股股份分配给贫困户和村集体经济。④“公司+基地+代养户”的发展模式,经营模式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所有生产要素自己提供,自产自销,当地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优惠支持。

1.2生态畜牧业总产值稳步增长

根据思南县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呈稳步增长的趋势,2018年比去年同期增长22.3%,2019年增长为6.8%,2020年增长为7%。年出栏生猪从2018年47万头增加到2020年的49万头,增长了4.2%;年出栏肉牛从2018年2.94万头增加到2020年的4万头,增长了36%;年出栏肉羊从2018年8.5万只增加到2020年的10万头,增长了17.6%;生态家禽产量从2018年的168万羽到2020年的245万羽,增长了约45.8%。这些数据都反映出思南县生态畜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稳步发展的趋势[3-4]。

1.3产品销售模式及渠道

思南县生态畜牧业销售模式有2种,一种由养殖户自产自销,另外一种是与公司合作的家庭农场由公司收购或者公司自销。第一种养殖户自产自销。以某养殖场基地企业为例,主要销售到各地屠宰场,进行长期合作,主要以推销县外为主,如贵阳、怀化等,本地销量不大,这种模式对养殖者的销售能力要求较高。另外一种则是公司自己组织销售,政府起到辅助作用。重点开发网络市场、国内外市场等,采取“线下营销+线上营销”的销售模式,在省外创建了多个营销站点,在省内建立农产品销售专柜,一般建立在人流量大的高速服务区,还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来实现网络营销。

1.4生态畜牧业养殖技术服务逐步完善

更加重视农业科学技术对农业的推动作用。引导当地养殖农户与贵州大学和贵州省农科院加强科技合作,实现了养殖场、实训基地和综合试验站一体化,给养殖户提供更便利的技术支持,更好地推进产品改良和养殖过程的科学管理,减少养殖过程中畜禽患病带来损失的风险。

1.5畜禽粪便绿化处理

思南县的养殖场畜禽粪便处理一般有以下几种绿化处理方式。①公司采用自动清粪系统,配套有机生产加工车间,采用富氧高温生物发酵生产工艺,把畜禽粪便生产为品牌有机肥等系列产品,赠予当地农民从事种植业生产,可满足蔬菜,果树,茶陵云林花卉等种植需求。②把畜禽粪便抽到发酵床里面,经过发酵把水分蒸发,蒸发后变成有机肥。③把畜禽粪便发酵,发酵之后作为天然农家肥放在土里面种草,这样既能增加土地肥力,还可以环保地解决畜禽粪便,达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2思南县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草料供给不足,天然草资源利用率不高

贵州大部分地区为山地,平原偏少,土地分散程度高,不能连片大面积种植牧草,又由于气候原因贵州人工草地一年最多收割一季或者两季,仅靠人工种植难以满足需求。在天然草资源的利用上,草坡利用率不足,大面积的自然草坡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并未有效利用起来[5]。人工种植的牧草生长周期长,只能花较大的成本从外省进口,天然牧草资源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2.2生态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思南县农工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重点体现在产前、产后服务不发达。产前服务不发达,当地提供不了优良的畜禽幼崽品种及各种生产设备和工具。产后服务主要体现在销售方面,思南县畜禽出栏后销售方式主要是将畜禽批量低价外销或者出售给本省的屠宰场。当地畜牧业产生的经济效益主要限于畜禽畜肉的经济价值,其产生的经济效益较小而且单一,带动当地的就业岗位也有限。

2.3生态畜牧业商品化程度不高

大部分农户家庭的畜牧养殖还仍旧停留在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阶段。然而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基本只能满足自身的需要,距离满足市场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种自然经济形式向商品化经济转型还存在很多问题,大部分家庭养殖还受传统喂养习惯的影响,这种传统养殖模式分散,生产规模较小,科技含量和管理模式落后,加之生产周期长,导致商品化率低和生产效益不高。因此,出现了龙头企业难以牵动,又因农户本身运用科学技术饲养意识不强,生产设备资金短缺导致了难以从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型。

2.4从事养殖业的劳动力缺失

当地从事养殖行业年龄比例严重失调。在当地从事养殖工作的劳动者年龄一般都是在40岁以上,年轻人长期在外省打工,占比极少。年龄大的劳动者在从事畜禽产业化养殖这方面还在问题,大部分劳动者在专业技术和经验上还有所欠缺,这部分劳动者在培训过程中对专业知识吸收较慢,不能满足畜禽产业化生产的需要。现在的养殖企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这部分的劳动者对现代科技设备的掌握比较陌生,学习周期长且困难,培养一个技术人员成本比较大、风险高,所以企业更倾向于外聘,这样当地技术人才难以培养起来,出现持续短缺的现象。

3思南县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3.1发展节草型畜牧业

采用科学管理的手段提高天然牧草的利用率及改良人工种植牧草的品种。首先提高天然牧草的利用率,天然牧草具有季节性,养殖企业可以在牧草丰富的季节以固定的价格雇佣当地农户收割牧草,大量收购天然牧草,用一定的技术储存起来用于草料缺乏时期。其次,可以在当地收获季节后收购可利用农作物的秸秆,用一定的处理技术后储存起来和人工牧草混合使用。最后,改善种植牧草的品种或种植方式,引进外地高质量、生长周期短的牧草,结合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适当改变牧草的种植方式。

3.2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积极推动思南县生态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重点发展产前、产后服务体系,产前服务可以满足农民发展家庭农场经济的需要,为养殖户提供各种价廉质优的生产资料,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畜禽品种改良技术,为当地提供优质的畜禽幼崽,减小养殖户起步的阻力。逐步建立完善产后服务,政府通过引进产后服务企业或者通过合资形式建立相关产后服务企业,提供加工、分级、包装、储存、冷藏、运输,及销售等服务,实现在思南县内完成一体化服务,再销售到各地。

3.3提高生态畜牧业商品化程度

大部分养殖户还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养殖,目的是满足自身的需要。把这部分农户纳入商品化发展的队伍里面去,改变传统喂养习惯和方法,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畜禽的质量和数量,提高养殖效率和扩大养殖规模。发展模式为村集体+企业+农户。政府引导几个村集体合资开办乡镇企业,以每家每户为生产单位。村集体乡镇企业把产前、产中服务外包给有资质的企业,由企业提供部分生产要素,如畜禽幼崽,饲料,技术等,农户提供土地要素和劳动要素。每个片区安排一名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定期观察每户的养殖情况,每月对养殖户进行集中培训,重点培训养殖方法和注意事件。

3.4吸引返乡农民工就业

优惠政策吸引部分青年人回乡发展,调节劳动者比例。①大力发展产前、产后服务企业,增加就业岗位,提高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及劳动者工资。②在前期发展阶段工资不高的情况下,政府和企业对于返乡农业企业工作的劳动者每月给予一定的补助,贴补家庭支出。③企业可以通过建造屠宰场,利用冷链运输销售肉类,或是将建造工厂加工成品向市场销售,大力开发产品附加值。④企业完善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劳动者相关福利,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作者:徐青青 曹大敏 赵严 单位:贵阳人文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