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创新风险研究

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创新风险研究

一、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国际贸易融资产品首先可以帮助银行获取利润、抢占市场。调查发现,一国的贸易融资规模占据该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30%,但实际发生额并未真正达标,市场的空白为各大银行带来了发展机遇,银行可以通过提货担保、进口融资、出口押汇等产品为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获取高额利润。其次还可以促进国际贸易增长,贸易融资可以调整国家的进出口结构,调节国际收支平衡,工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外贸金融的支持,通过创新完善融资产品,银行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特点为其选择最佳的融资产品,促进企业发展更多的对外业务。最后可以加快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步伐,随着贸易规模、数量、范围的不断扩大,企业在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也应注重海外投资,这也意味着企业将要面临很大的金融风险。因此需要不断创新融资产品,通过专业化的金融服务降低贸易风险,促进企业不断迈向国际市场。

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创新

(一)创新内容

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创新既表现在方式上也表现在组织形式上,一方面是融资方式的创新,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发展较为缓慢,创新方式相较其他国家而言也较为落后,其中福费庭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创新方式,这是一种中期无追索权的出口贸易融资方式,它可以将延期支付变为现金交易,有效解决了业务处理中的资金占用问题。另一方面是组织形式创新,其中最为主要的便是结构性贸易融资,它可以由利益出发分散项目的总体风险,同时还可以满足不同项目的具体要求,具有很强的出口导向性,适用于非常规、高风险的贸易业务。

(二)创新特点

首先是融资方式更加灵活丰富,国际贸易融资在结合资本市场特点的基础上,不断的丰富与更新贸易融资的做法与内容,使其显示了蓬勃的生命力。其次是借鉴借鉴证券市场经验进行管理,银行主动管理所持有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定期决定持有或出售证券,同时根据市场基准衡量国际贸易融资表现,通过市场基准衡量市场价格,为贷款提供了客观的衡量标准。最后是与国际贸易结算手段紧密结合,利用贸易结算工具以此获利融资,例如利用可转让信用证将权利与义务转让给第二收益人,以此赚取差价。

(三)创新趋势

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创新主要包括观念更新、技术创新以及服务模式创新等,首先是观念更新,银行的融资不再仅局限于存货等实体物资,而是致力于协助客户降低整个供应链成本,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其次是技术创新,融资产品为客户提供了订单管理员功能并利用影像技术实现文字与数字化环境的转换,保证客户可以在线获得单据信息。最后是服务模式的创新,它加强了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保证客户可以实时跟踪单据处理状态,及时沟通各项业务的进展情况。

三、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风险

(一)汇率风险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主要是围绕国际间的业务活动开展的,因此一定会受到因汇率变动所造成的影响,银行若不能及时重视这些影响,就会使这些因素慢慢渗透到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产生汇率风险。汇率的变动存在着很多不可预知性,如若银行涉及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将会大大提升,因此银行应尽力缩短融资期限,最大程度的避免汇率风险的影响。

(二)银行内部操作风险

银行若缺失完善的内部管理控制体系则会相应的促成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产生,首先是银行不能系统完善的审查相关贷款人的信息,无法科学预测其贷款资格。例如,目前很多外贸公司在银行开立多个户头,银行很难对其经营状况作出明确判断,甚至一些不符合融资规定的客户通过各种手段欺诈银行贷款,造成财政损失。其次是银行缺乏有效可行的信贷监控体系,不能更好的监控贸易融资的相关贷款情况。最后是银行缺乏完善的风险保障机制,企业一旦经营不善破产,银行将不可避免的承受一定的财务风险。例如一些贷款担保人并不具备担保资格缺乏担保能力,企业破产后不能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

(三)信用风险

国际贸易融资中,如果当事人不能按照事先的协议履行合约,那么其中一方必然无法完成预定的交易项目,企业必然会承受一定风险。目前我国的很多进出口企业经营状况并不乐观,经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外来债务,一旦银行不能明确其财务状况,就会很难获得融资的相关款项,致使银行无法追偿行使债权,使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甚至有些客户长期占有商业银行的短期融资资金,严重影响了银行资金的安全性与流动性。

(四)政治风险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的政治风险主要指的是由于贸易合作国的政府不履行责任,对我国国际贸易造成的不利影响。如果该国政府机构变更频繁、对外经济关系并不强大,那么银行应慎重对待与其的贸易合作业务,避免因该国政治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国内的环境因素,重点考察该国的财富分配率与社会失业率等可能会影响该国政治局面的经济因素,同时关注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等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的非经济因素。

四、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风险控制措施

(一)建立风险防范

首先应先选择诚信客户,货款能否顺利收回重要取决于直接融资人,银行进行国际融资时应一方面应考虑融资对象的诚信记录,国际贸易本身环节较多、时空跨度较大如何识别选择客户是进行国际贸易融资的一大难题,稍有不慎,就会卷入贸易纠纷之中,甚至上当受骗,经济蒙受损失。同时,银行签订合同前应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把握整个市场的金融走向,避免出现刚发货市场价格就下跌的局面。另一方面华英严格落实担保人的担保资格。能作为担保人的必须是有清偿债款能力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因此银行必须严格审查担保人的财务状况,预测其担保能力,国家机关、学校、医院等公益性事业单位不得作为担保人,提供担保时应注意审查。

(二)授权授信管理

通过调查发现,贸易融资问题的一部分原因缘于银行内部管理出现了漏洞,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审贷分离管理模式,设立业务、信贷以及审批小组,分层次进行授信审批。首先业务发展部负责联系本地、国内以及海外的各类客户,并建立良好的信贷关系,全面推行银行的信贷业务,并严格审查授信对象。其次是信贷部进行授信审批,除信贷部以外的其他部门均没有审批资格,所有审批个案必须交由信贷部审核,支行权限内的信贷业务可自行审批并报信贷部备案。最后是三级放审制度,其中总经理室放审组是银行的最高授信决策小组,他们通过讨论形式对审查对象进行审批放审。

(三)创建内控机制

内部控制主要指的是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相互制约关系,它可以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促进各项经营活动的有效实施。银行的内控机制完善与否直接决定了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控制水平,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首先应在开拓业务的基础上兼顾内控和监督,建立第一责任人制度,明确防范工作要求,其次还应进一步建立控制政策,逐步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制度,同时依照授权有限、相互牵制的原则不断完善制度,建立科学的管理流程,推进银行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最后还应进行强化督查,相关内控检查部门应转变监督观念,变主动为被动,在检查贸易融资业务操作的基础上及时分析判断业务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与建议。

五、结束语

中国已经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迅速发展的进出口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得以发展的天然条件。国际贸易融资需要更强的生命力与更宽阔的发展空间,然而我国的贸易融资并未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学术界对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研究仍不够充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国际贸易融资的形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这就要求我国必须不断改进融资形式,深入研究融资创新,探索广阔的发展路径,以便尽快使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在我国得到发展与创新。

作者:张晚冰 李义伦 单位:广东青年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