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论文(9篇)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9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问题探析

一、小学阶段语文个性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作文的规定限制

任何事在实施的时候都要有一定的规则,但是如果被条条框框约束得太紧,就会起到反效果。在写作中也一样,如果过分地强调作文结构格式,就会导致学生的作文作品死板,毫无生气。而且也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原本小学生的个人经历就是有限的,若加入过多的要求,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畏惧的心理。

2.小学生如何理解个性化定义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缺少人生经验,对事物的认识、定义都不是很准确。如若进行个性化作文教学,不免会出现各种天马行空的文章,有时甚至会出现揭露其他人隐私等问题。但是优劣各半,个性化作文也可使小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极大地开发学生对学问的潜能和兴趣。

二、对策探析

1.有意义活动的举办

有意义活动的举办,既可以丰富学生的人生经历,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写作的信心。因此,我们应鼓励这种活动的举办,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优化对写作结果的评判

在小学生的世界里,不会有刻意的优劣等级、界限之分。所以,我们应该多从不一样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如若学生的写作作品十分离奇,老师要合理地与学生进行沟通,深入了解学生自己的想法,不能按传统教学那样“满堂灌”,使学生求知欲骤降。

3.加强对个性化的认知

老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更好地发展。老师应在学生的思维中,树立个性化的具体定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写作时把握尺度,减少不合格的作品产生,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

三、总结

本文就新兴教学方式,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展开了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对作文的规定限制,小学生如何理解个性化和如何使学生的个性化写作水平上升等。由于个人教学经历的局限性,可能导致问题不能全面地分析,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谅解。

作者:贺桂香 单位:安徽省六安市丰安小学

第二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浅析

一、捕捉生活素材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为什么小学主要以记叙文为主呢?因为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可以借助外界的具体事物进行逻辑推理,通过写记叙文能够让学生去观察周遭的环境,通过发生的事情来感知外界,有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完整发展。小学记叙文一般要求学生记叙自身经历或身边事物,例如“记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我的妈妈”“第一次做家务”,这些都是小学作文中比较常见的类型。比如“记我最难忘的一件事”就应该围绕“我”“难忘的事”展开描写,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去生活中捕捉作文素材。很多学生一写作文就觉得没东西写,没有什么难忘的事,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对生活素材进行讲解。生活素材并不一定要求是重大的人物或者事件,生活中难忘的事也并不要求是救死扶伤、见义勇为的大事,而是学生直观感受到的难忘的事。比如今天和伙伴去哪里玩或者做错事被父母惩罚,这些都可以成为难忘的事,学生只要把这件事如何让我难忘这样的心理感受写出来,一篇记叙文就出来了。学生不应该为了写作而刻意去编纂一些虚无的“难忘的事”,真实的情感就是记叙文的灵魂所在。教师应该经常布置记叙文题目,不一定要是长篇记叙,教师可以从记叙短文入手,如“第一次洗衣服”“周末游玩”,教师可以一个礼拜给学生布置两篇记叙短文,规定字数可以由少到多,这样学生既能习惯去捕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素材,也能让学生锻炼记叙能力。经过这样反复记叙练习,教师便可以让学生接触记叙长文。学生经过多日的观察已经能轻易捕捉身边的素材,教师再专门开展一节写作课对学生的文笔素材加以修改指导,学生对于写作素材就不再头痛了。

二、积累美词美句

一篇好文章是由无数组美词美句组合成的,这就需要学生的文学素养。一个文学底蕴深厚的写者可以信手拈来成语、名言警句、经典素材,好文章就是小菜一碟。对小学生而言,积累文学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这并不是要求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让学生知道小学时期该积累怎样的词汇和句子。深厚的文学底蕴并不是两三天就能积累出来的,每一个当代名家都是从小做起。小学阶段,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先从课文中积累词语。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每一篇教材中的所有文章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有极大的帮助。比如在长篇记叙课文或者议论课文中就有许多现代成语、名言警句,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会对这些词语句子有详尽的解释,理解了语义学生记忆起来便很容易。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课外阅读,仅仅靠课堂学习的文学积累是不够的。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在空闲时间阅读一定量的课外读物,可以是《红楼梦》等世界名著,也可以是经典美文,还可以是中学创新作文。阅读适当的课外读物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词句,还能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写作功底,小学至中学阶段,学生本就处于学习模仿的阶段,适当的模仿大家的写作风格也有助于学生找到自己的写作风格。当然,教师必须明确告知学生哪些是对身心有益的课外读物,不要让学生接触对学生的成长易造成不良影响的黄暴类书籍。

三、尝试大胆新颖用词

很多学生写作都是照搬写作的经典模式,素材写来写去也就是原封不动的几个,这样的作文中规中矩,找不出什么漏洞,但是却显得很死板,整篇文章毫无生气,写作本该是作者为了抒发自己的看法、情感、感受而创作的,老套的作文模式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巨大阻碍。在小学这个阶段,学生看世界还处于新奇的阶段,对事物的发展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解方式。所以,小学生写作文大可利用这个特性展开写作,尝试大胆用词,把自己的世界观呈现出来反而会让人眼前一亮,大呼“童言无忌”。学生的认知大多不一样,每个人都能有五花八门的想象,释放自己的思维,大胆地描绘自己所看所想,这个世界需要创新。教师应该通过训练学生的扩句能力来锻炼学生用词能力,例如“我扶老奶奶过马路”,普通的扩展方式就是“今天放学的时候,我扶了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过斑马线”,这是基本的扩句方法,把人物、地点、时间、事件交代清楚再稍加修饰。而教师需要教更加大胆一点的用词,比如在“我”和“老奶奶”和“马路”都能大做文章,如果把“我”换成“急匆匆赶去上学的我”,“老奶奶”换成“步履蹒跚的老奶奶”,“马路”换成“车来车往的十字路口”,那么,这个句子是不是就更有场景渲染力呢?学生积累的成语、歇后语都能为学生的写作锦上添花,增加整篇文章的新颖性。

四、总结

所谓创新,就是写别人没有写过的东西,学生可以把自己对新奇事物的疑问,对常识的辩驳,对科学的不解写出来,比如“相信外星人的存在”,学生就能把自己所认为它存在的原因写上,甚至还能和外星人来一次“对话”,这些都是写作中需要的创新思维。

作者:赵建锁 单位:江苏省句容市实验小学

第三篇:情景教学小学作文教学方法分析

一、利用多媒体实现情境创设

利用多媒体来实现情境创设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方式,这种模式也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对于一些题目与写作要求都很明确的作文训练,教师可以灵活地应用多媒体来创设相关的情境,进而辅助学生更好地梳理自己的思路,为自己的文章打下草稿。小学生写作能力还较为缺乏,在作文练习时最常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从何下笔、不知道应当写什么,这是学生学生思维能力较为缺乏的一种直观表现。教师需要做的是透过有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们化解这一问题,并且给予学生一些有效的引导。教师可以透过多媒体来展开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们在特定的视频资料的观看中找到一些写作灵感,并且确定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这对于学生的思维同样是很好的一种指引。例如,教师要求小学生完成一篇《一件感人的事》的作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梳理自己的思路,并且找到自己想要写的事情,教师可以通过检索查找相关资料,以广告、影视中感人片段播放的形式,让学生从中受到心灵的洗礼和切身的感动。或者通过现场模仿、表演等方式情景再现,让学生在作文的表达过程中抓住感人的动作细节和场面,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有独到的描述和解析,以细节描写达到感动自己感动他人的目的,更细致更全面地完成高质量的作文写作,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个时候多媒体可以充分发挥其教学辅助功效,透过这些情境的呈现,不仅能让学生们确立自己的写作素材,也能够让大家在写作技巧上有所领会。这些都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习作,并且能够提升作文教学效率。

二、让课外活动与写作教学相互结合

情境教学的方式还有很多,教师同样可以结合一些学生们喜爱的课外活动来为写作教学提供辅助,这也是情境创设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对于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而言,帮助学生们积累更多好的写作素材很重要,这也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因素所在。教师要引导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留心观察,对于那些值得思考的片段与瞬间要加以储存,这些都会成为自己日后写作的素材所在。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情景教学应用于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方法分析江苏省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小学部葛爱萍教学游戏,透过活动的形式来活跃课堂氛围,这也能很好地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更好地进行文本构思。教师可以结合一个写作主题来展开相关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允许学生各自发表想法和意见,经过自己参与、自己观察、自己构思、自己表达、自己写作的过程,达到意想不到的学习表达和构思写作的效果。在课堂中穿插活动与游戏,还可以使学生适当地放松,减轻学习负担,合理调整,劳逸结合,让学生掌握从游戏活动中对素材的选择与提取,充分锻炼他们的学习能力,进而让他们高效率地完成写作。活动情境的创设不仅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在参与的过程中也能够很好地活跃自己的思维,进而为自己的写作过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情境教学与话题作文的融合

随着学生知识积累的不断增多,自身的写作水平慢慢提升,高年级学生会慢慢接触到一些话题作文的训练,这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进一步要求。话题作文不仅需要学生以恰当的语言来表达与阐述自己的观点,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提出了相应要求。对于这类作文的训练过程教师仍然可以以教学情境的创设作为辅助。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话题来组织学生展开交流探讨,让大家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同时,学生从其他同学的想法中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启发,这将会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大家在自己的习作中有更多出彩的地方。在话题内容确定后,教师可以组织大家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讨论。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联想能力,让每一个小学生谈谈对题目的理解和认识,集思广益,将话题作文涉及到的素材和问题一一展现,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特长,沿用自己最擅长的题材或尝试别的同学提出的新颖的素材。这就将话题作文的范围缩小,将作文的话题探讨具体化,减轻了话题作文写作的难度。同时,在整个情景教学、素材讨论的相互合作的教学过程中,整个课堂学习气氛更和谐,使小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并且能够很好地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进而能够让大家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习作。

四、结语

情境教学能够很好的为小学语文作文课程的教学带来辅助。情境创设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可以透过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进行写作思路的梳理;同时,教师也可以透过一些活动情境的创设来帮助学生们积累更多有效的写作素材,丰富大家的知识储备;此外,情境教学还可以很好的为话题作文的教学带来辅助,透过讨论情境的创设能够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与观点,进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习作。

作者:葛爱萍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小学部

第四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浅谈

一、身体力行,激励学生,消除畏惧心理

第一,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多和他们接触交流,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和发现他们周围的一些事。学生写作文前,教师先写好贴近学生生活又富有童趣的“下水文”,这样的“下水文”让学生又兴奋又激动,因为老师在作文中写的全是他们心里想说而又表达不出的语言。如一次我布置学生观察母鸡下蛋的作文之前,自己先进行了观察并写了篇《母鸡下蛋》,把母鸡下蛋的全过程详细地描述出来。我念了这篇“下水文”之后,学生的注意力就马上集中起来,兴趣也随之提高,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写出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习作来。第二,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的点滴优点,哪怕一个词用得好,一个句子写得新,教师也要及时表扬鼓励,对习作有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此外,还可利用学习园地、黑板报等张贴学生的优秀习作,并时常选出一些优秀习作在课上讲评、朗诵,这样以点带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有了成功感,学生对写作的畏惧感就会渐渐消失。

二、搜集素材,开阔视野,使之有话可说

(1)引导学生向生活要素材。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素材,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用自己的语言写成生活日记;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写观察作文。先是定向观察,由教师确定观察对象,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在观察中领悟观察事物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先说后写。在说中想象情景,再现情景,在写中锤炼语言。有一次,我组织学生游览村子附近的一个小水库,游览时,我一边按游览顺序指导,一边提醒学生要观察水库的形态大小,有风无风时水面及水里的倒影各是怎样的。有的孩子在划竹筏,往湖里扔小瓦片时,我则要学生特别留神其动作、表情等。回来后,我稍微点拨,学生大多能写出条理清晰、语言生动的习作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发展到随机观察,让学生自己捕捉观察对象,写观察日记。久而久之,学生变得勤于观察,也善于观察了,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同步提高。(2)引导学生向书中要素材。教师要把作文教学延伸到阅读教学中去。每教一篇课文,都要以课文内容为范例,有侧重地进行写法指导,有重点地让学生练口练笔,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达到学以致用的训练目标。对课文中的一些优美词句或篇章应该要求学生背诵;对课文中的一些优美片段,要指导学生仿写或续写,把写作放进阅读教学之中。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把每册课本中的插画都写成一篇篇习作,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改编故事、续编故事,或者抓住课文中某个没写具体的场面加上自己的想象写具体。如学习了《凡卡》一课后,同学们对凡卡的信投入邮箱以后的故事,十分感兴趣。我抓住学生这一点,及时组织了读写《凡卡》课文的习作活动。经常这样训练,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此外,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读书汇报会、作文竞赛、讲故事比赛等,激发学生的读书写作兴趣。学生经过多读多写,扩大了知识面,积累了写作素材,语言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锤炼。心中有表达的欲望,写起作文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学生参与评改,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在农村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总是把评改这一与学生密切的环节割裂开来。实际上,没有学生积极参与讲评,必是枯燥、呆板、低效的讲评,只有带动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地讲评,才可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如我在讲评《放鸭》一文时,摘录一位学生习作的重点段:“一群鸭子赶到了水塘边,跳进了水塘,它们游得真痛快啊!”我让学生充分讨论,在学生充分明确这一段落是本文的重点应该详写而本文却没有集中笔墨把它写具体时,把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写如下三个内容:“①一群鸭子是怎样来到水塘边?②一群鸭子跳下水塘时你看到了什么?③你从哪些地方发现‘鸭子游得真痛快’?”学生边回忆,边想象,边动笔。三组学生讨论后,我把三段话抄录在黑板上,让学生鉴赏。“一群鸭子在领头鸭的率领下,一摇一摆,一路欢歌来到了水塘边。”“嫩绿的水草,碧绿的池水,立刻引起了这群鸭子的浓厚兴趣,它们争先恐后扑通扑通跳进了水塘。水塘里漾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美丽极了。”“水塘成了这群鸭子的乐园,它们有的展开双翅,拍打着水面,溅起星星点点的珍珠;有的用自己扁平的嘴巴搓洗自己的羽毛,高兴得嘎嘎直叫;有的一头扎进水里,觅食小鱼小虾……瞧它们的样子,不知多高兴呀!”学生参与讲评,动笔修改,不仅调动了积极性,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果实,而且提高了写作的能力,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作者:陈君青 单位:福建省尤溪县八字桥中心小学

第五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思考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想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以及写作热情。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发展状况,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进行作文教学,使学生投入其中,体验写作的乐趣。另外,教师要善于提炼写作的素材,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培养学生的情感,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把生活融入作文

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来源于生活,都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和憧憬。离开了生活的作品,相当于缺乏了作品的灵魂所在,无法表达出思想感情。在教学中,如果把写作与生活分离,会使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很多素材都不熟悉,出现很多常识性的错误。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把生活的素材运用到作文当中,培养学生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

在作文写作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减少对学生条件的束缚,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表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自由创作,没有固定的题目和条件。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通过题目的设定,让学生根据题目进行写作,会使很多学生产生排斥的心理,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在写作上更多的自由,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写的内容进行命题,这样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此外,还要在精神上解放学生。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是在自由的环境中创作的。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表达。

作者:张渊 单位:陕西省靖边县第五小学

第六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思考分析

一、农村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

从作文教学实际看,现状不乐观,学生怕写作文,一上作文课,就像换了个人一样,愁眉苦脸,笑声没了、灵气跑了、个性也逃了,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搜肠刮肚也吐不出两句话。随着语文课节数的减少,大多数老师把写作文放在周五、周六。结果出现很多学生不愿意过周末的奇怪现象,经常听到学生唉声叹气地说:“周末就是受难日,我的作文怎么编?”再看看语文老师,周一上交的作文,一个班找不出两三篇像样的,老师一边看作文一边发牢骚:这些作文非常差,简直是胡编乱造,不知所云,真想两下子给撕了。这样,师生“两怕”的现象就更严重了。其次,作文教学呆板,我国农村小学教育从师资力量到硬件设施历来就比较薄弱,尤其是出现在作文的学中,语文教师大多采用“命题一指导—学生写作—批改—讲评”的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尤其是束缚学生的思维。

二、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地区的偏僻和客观问题。

作文难教、作文难写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们,在农村地区其难度就更大了,农村学生生活涉及面较窄,语文教学的各项教学设施(如电脑、音像制品等)相对陈旧,单凭书本及教师的讲解无法满足农村学生的知识需求。尽管有些学校增加了一定的硬件设施,但大多放置在一个专门的教室中,很少向学生开放,也很少应用于课堂教学。

2.学生主体性的忽视。

一些农村语文教师认为农村学生分析能力差、见识面窄,从作文的命题、分析至范文的挑选、讲述这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作文教学没有注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忽视了其独有的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

3.作文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

小学生作文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否则学生就会觉得无话可写,假话、别人说过的话满篇皆是。然而,农村部分教师在给学生布置的作文命题和一些范文的讲解时都脱离了农村孩子的生活,致使其无话可说。

4.作文教学形式单一,指导不到位。

写作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而不是材料的简单堆砌。素材积累得再丰富,没有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学生仍然是无从下笔,即使写出来了,也只是材料的重叠,不可能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一些教师教学方法枯燥、单一,就是让学生多背范文,背优美的词句、背各类文体范文的开头和结尾,很少教学生怎样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也不引导、督促学生怎样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

三、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走出困境的策略

1.培养写作兴趣,挖掘主体潜力。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好,甚至有的学生潦草应付。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一种激励人们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被培养起来,就会认真写好每篇作文。对那些平时对写作不感兴趣的学生不要性急,要留心观察他们的爱好,以一种兴趣培养另一种爱好。

2.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

农村小学生知道的人和事容易写得生动而具体,不熟悉或者不了解的人或事则难以下笔或出现纰漏。因此,基于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只有立足农村生活,让学生描写自己熟悉的农村的人和事、景和情,才能使作文教学富有生命力。农村生活虽然朴素而简单,但只要做有心人,就可以描绘出春天的耕耘和秋天的收获,谱写出生活悠扬的旋律。

3.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生活,培养随时记下来的习惯。

农村学生有自己的一片生活蓝天,他们随时有机会体验劳动的辛苦和乐趣:播种育苗,爬树采摘,养鸡喂羊,赶牛下田……学生对于自己体验过的东西,写起来才有话可说。对于记录什么,怎样记录,则应强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促使学生采用“五官”齐下的记录方法,即全面调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感受生活中的人和事、景和情,再加上自己的所思所感,这样做能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避免作文牵强附会,虚有躯壳。作文材料一旦充实,入情入理,就有可能成为妙文。

4.增加学生阅读量。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之一,是获取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当前,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内容不够丰富,表达能力不能令人满意,除了生活不充实外,读书太少也是一个原因。因此,指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5.让学生乐于写日记。

鼓励学生每天随时练笔做起,记录发生在身边的一件一件小事情。每一天的日记不必有“字数限制”,日记没有必要要求学生写出“长篇巨作”。科学课上对实验的观察与研究,放学路上的所见所闻,家庭生活的感想,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读书的感受,自己的喜怒哀乐等都可以被记录在日记中。

四、总结

总之,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种种困难,教师要善于总结得失,提高教学素质,努力寻求一条因地制宜的作文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有的放矢地展开作文教学。更重要的是,农村语文教师一定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使命感,捧起一颗爱心培养学生的兴趣,让每一颗幼稚的心灵得到真、善、美的陶冶,让他们用自己的笔描绘五彩缤纷的世界。

作者:王德高 单位:纳雍县猪场乡新寨小学

第七篇:小学作文教学问题及对策探析

一、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作文教学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在作文具体实践中,学生良莠不齐,对于习作的掌握能力不同,出现了如下现象。

1.作文教学将学生的能力看得过高,忽视了学生的真实学习生活,过于注重表达技巧和遣词造句的能力,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挥。学生面对陌生的题材,不知如何下手,只好求助于作文书,或者是胡编乱造。

2.学生缺乏思考的时间,缺乏将习作进行修改的时间,习作依然是成了和数学一样的速成品。应试教育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写完一篇习作,这样才能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学生在平常的练习中,缺乏厚积薄发的积累,这样一来,无论是多少作文,都不过是完成作业的一种方式。

3.教师的评价单一。我们的评价还是很单调,缺乏用运动、变化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习作。在评价学生习作中,总评过多,详批较少,让学生并不能真正在教师的批语中,看见自己习作的优点和缺点,从批改中学生得不到启迪和发现。

二、应对策略

1.降低作文的具体要求,让学生自由发挥首先,在题材上,将命题作文改成自由命题作文或者半命题作文,这样学生的思考空间变得更大。习作提倡真情实感,提倡独特感受,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加以积累、提炼,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

2.指导学生将习作写得具体完整在习作中,学生之所以不能将习作写得完整,就是因为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说与写、想和做之间的关系,感受到自己的材料丰满起来,在写的时候,自然就变得容易很多了。

3.习作批改层次化,评价方式讲实效学生在写完之后,很多时候直接交给了老师,大量的习作,由老师个人批改,写上批语,这对于批改效果来说是无效的。教师可以对习作较差的面批面改,而对于习作已经初有成效的,采用学生互批、小组互批的模式,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会修改、学会评价和比较。对于评价,教师应改变过去的整体评价,让学生在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点评和小组之间的点评,让学生看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三、总结

总之,教师要指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入手,体验和感受生活,用教师教的表达方式,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让学生高高兴兴参与,就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韩梅 单位:吉林省敦化市青沟子乡学校

第八篇:小学作文教学要素整合

一、有效整合作文素材,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往往在讲完一篇课文后,会让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有时候,教师会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感想。有时候,教师随意想到一个题目,就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由此可以看出,小学语文作文素材存在的不确定性。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作文教学,没有较强的针对性,使得学生的作文水平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根据这一情况,教师应该对作文素材进行有效地整合,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根据相对稳定的题材体系进行写作训练。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组练“春天来小学作文教学的要素整合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方向小学董?芬了”这部分知识点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对这部分知识点进行整合。因为这部分知识和春天相关,该单元所涉及到的几篇课文也描述的是春天或者春天的景物,比如“春笋”和“春到梅花山”等。这时,教师就应该根据“春天”这一主题整合作文素材,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关于春天的相关印象。春天属于四季的概念,继而教师可以以“四季”作为作文题材的一部分,将相关的题材全部整合到这个范围内。当然,其他的题材可以整合到其他的范围内。通过这种处理方式,教师可以使学生根据相对稳定的题材体系进行写作,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二、合理整合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通常会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孤立开来,使得作文教学的效率低下。事实上,教师没有看到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开展阅读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阅读技巧,更多的是增强自己的语感、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结合作文教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白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所以,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教学中,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二者有机结合,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组第十课“奶奶的白发”这部分知识点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合理整合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由于这部分内容和“奶奶”相关,教师在讲授“奶奶的白发”这篇课文时,不应该只是注重文字本身,还应该帮助学生把握其中所要传递的情感,增强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奶奶”的小作文,由于学生刚学完了这篇课文,他们写该话题时会感到得心应手。所以,教师应该培养学生通过文章阅读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从而在写作中更好地进行表达。

三、灵活整合其他学科,拓宽作文写作素材

由于语文教育本身的基础性作用,语文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样还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以及小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教师应该灵活整合其他学科,引导学生通过其他学科发现其中的写作素材。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还能够拓宽作文写作素材,促进作文教学的有效进行。由此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拓宽他们在写作中的写作素材,丰富写作教学。比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组第二十三课“夕阳真美”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联系小学美术的内容继续讲述。因为这部分文章和大自然中的夕阳相关。教师在讲述这篇文章时,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夕阳的美,同时结合美术教材中的相关图片和概念,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美感”的体验。当然,其他学科中也有很多知识可以和语文作文教学进行结合,从而丰富语文教学,拓宽语文教学的外延性。通过这样的处理方式,教师可以增加更多的写作素材,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对写作素材本身进行多方位的挖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使得小学作文教学的各个要素之间较为分散。作文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方式严重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该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要素加以整合,确保小学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相互结合,同时使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推动小学作文教学要素之间的整合。

作者:董?芬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方向小学

第九篇:小学作文教学问题和对策分析

一、引言

学生的作文能够非常明显地将他们的知识储备情况、语文能力以及思想认知水平等反映出来,因而通常情况下,作文的质量被看作是学生语文水平的一项重要衡量标准。然而现阶段,小学生普遍存在畏惧写作文、写出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与新意等问题。因此,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对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促进作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存在畏难的心理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不具备健全的认知结构与丰富的阅历,因而其理解及表达能力也比较弱,势必会对作文产生一定的畏难心理。除此之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也因为资历低,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会担心教不好学生,难以促进其写作水平的提升。正是因为教学主体双方存在的不良心理,进而对师生之间的互动及写作教学的有效开展造成了极大的限制。

(二)采取的教学策略缺乏合理性

其一,重视写作数量,轻视写作质量。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一些教师为加快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在考试中取得高分,通常采取限制写作字数与范围的方式来开展作文教学。在此种硬性要求下,小学生就会出现写作拖沓的情况,通常花费过多笔墨在前面不重要的情节上,最后在字数的限制下,只得简单描述高潮部分。此外,为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有的教师还会规定学生每天写一篇甚至多篇作文,此种做法直接导致学生对写作敷衍了事,把写作仅仅当成是一项码字的任务,作文也无重点与质量可言。其二,注重模仿,忽视学生的自创能力。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时常强调经典案例的吸收与借鉴,并注重学生对优秀作文的模仿,这也导致学生盲目跟从心理的产生,对几个典型的主题与案例进行反复使用。例如,好人好事几乎都是扶老奶奶过马路、帮助同学复习功课等等。由于缺乏创造性思维,许多学生的作文缺少真情实感与新意,这对其作文水平的提高尤为不利。

(三)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

当前,许多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小,其活动范围囿于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接触社会与大自然的机会,因而不具备足够的生活经验。但是,作文主要来源于生活,是将生活感悟与情感体验表达出来的一项重要途径,如果未能深入接触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学生也无法写出具备独特思想的作文。

三、小学作文教学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改变教学观念,调整心态

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首要任务便是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对心态做出调整。首先,教师应对小学生的学习及心理特征展开深入分析,充分认识到他们存在的理解、表达、逻辑等能力较差的不足之处,以及好奇心重、可塑性强等优势,并根据这些特点展开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师还应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情境,并对其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与鼓励,在将学生写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的同时,使其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这样一来,便可让教师与学生之间以良好的心态来开展各项写作活动,确保写作教学的科学、有效进行。

(二)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其一,加大对学生的指导力度。小学教师应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指导他们对生活展开深入观察,并将自己的感悟随时记录下来。与此同时,还应对学生需要掌握的说明、议论等表达方法展开训练,指导其将话语说得更具体、明白一些。例如,对于《我的爸爸/妈妈》此类文章,就需指导学生采取记叙的表达形式,通过有选择性地记录发生在父母身上的一两件典型的小事,从而将其性格特点刻画出来;而在开展有关《不要拒绝做小事》等作文的训练时,则指导学生采用议论的手法,将自己的看法有条理地写出来。其二,鼓励学生加大课内外阅读量。良好的写作水平离不开阅读的支持,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加大课内外的阅读量,并将碰到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在对他人优秀的写作技巧与思路展开研究与借鉴的同时,为今后的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其三,对学生作文展开及时评价。在作文教学中,评价为一项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作文展开及时的评价,可让学生对自己在写作方面存在的不足和优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为教学策略的调整与改进提供可靠支持。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为了保护学生的写作热情,应当以肯定、鼓励的评语为主,并结合学生互评、佳作欣赏等多种评价方式,从而将学生写作的兴趣与信心充分激发出来。

(三)拓宽教学时空,丰富学生的生活

如果缺乏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观察与体会,学生就写不出具备真实情感的好作文。因此,教师需要拓宽教学的时空,除课堂讲授知识外,应该加大体育课程及郊游、野营、义务植树等实践活动的开展力度,让学生与自然及社会直接进行接触。通过引导学生对周围事物展开仔细观察,并形成独特体验,从而达到丰富生活,为学生写作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写作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以及交际、表达、思维等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对现阶段存在的作文教学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全面了解教学中有待改进的地方,其后再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亲近生活与自然,做到时常积累写作素材,并将自己对事物的感受正确表达出来,在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为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翠兰 单位:辽河油田幸福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