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中学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以疑激趣

善问者,必善教也。所以说课堂提问也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如果善于从教学实际出发,设计出有高质量的、富于技巧性的问题,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记忆、理解和运用等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我在上《变色龙》一课前,就设计几个问题要学生预习、思考:1.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2.他“善变”的明显特点是什么?3.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一变再变?4.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变色龙”这个形象呢?经过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讨论和教师的点拨,便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使原来死水一样的课堂也就变活了,从而也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悬念激趣

在我国独有的古典章回体小说里,往往在情节向前推进时,作者猛不丁在某处来一个“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此一悬念,便是让它把故事或人物暂且挂起,给读者产生一个迫切想知道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心境。即用此来吸引读者急于往下看的心理。其实我们把它“拿来主义”运用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之中,何尝不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呢?如《背影》一课中,作者朱自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教师适时启发:为什么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接着问:在你读过的一般作品中,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哪里?于是,学生们针对上述提问便开始思考、讨论。当最后大多数学生的观点都集中在了人物的面部神情和音容笑貌时,我紧接着问:既然如此,那《背影》这篇课文,为何抛开这些却抓住人物的“背影”而不惜浓墨重彩的作那么具体细致的刻画呢?于是,学生的讨论在教师引导下逐步领悟到这里描写的“背影”正就是进入老境“颓唐”父亲的背影,正是它它深深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一个印记。这震撼儿子的“背影”不仅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更表现出父子依依惜别中给儿子烙下的刻骨铭心的深刻、不可磨灭的印象。

三、活动激趣

我感到在语文教学中对此的恰当运用,势必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时,我便抛开自己过去在课堂上一贯上演的“独角戏”法,而是让学生们竞演“群英会”———让学生们阅读理解、互搭班子、排练演出。孰料,他们竟然排练演出了好几个版本的《皇帝的新装》的课本剧。其中有一个班子的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编排,依照故事发生较为集中的皇宫、织房和由更衣室到游行广场三个场景编排了幕次。当这个班子在演出过程和结束后,出乎想象的迎来了全班同学雷鸣般的掌声。那一刻,我除了高兴,还是高兴,因为我们的有些课文,其实是不需要老师在那里刻板的、一言堂的去给学生灌输的,因为我们的学生,其实也是很有能力的去自己阅读、理解并且加以运用的,而重要的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其实更是富有才华的。当然,这样的形式更是激起学生们学习语文浓厚兴趣的重要原因吧。

四、总结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语文教学心得。而要真正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那确实是一门教学的艺术,所以尚需我们广大同仁去好好学习、实践、探讨和研究。孔老夫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老夫子看来,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因此,如果能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达到“我学习,我快乐”的状态,我想,那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将是充满情趣的课堂,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将是走向成功的教学。

作者:梁占华 单位:甘肃省榆中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