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探究(3篇)

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探究(3篇)

第一篇:中学体育课如何进行创新教育的路径建设

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学兴国,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即学生的观察力、获得知识信息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创新实施能力等。体育课堂中的创新教育,一要注重学生的智力的开发,二要注重创新教育的多样化和自主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参与意识,多方面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现就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与培养进行如下阐述:

一、创新教育是注重智力的开发

智力就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智力是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总和。较为统一的认识是:智力是人脑功能的表现,是人的观察、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人的智力发展虽然主要依靠智育来完成,但人体发育智力的器官机能却有赖于体育活动。在教学中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

二、创新教育是多样化的教学

(一)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追求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追求从生理改造到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追求从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说明各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尽管这些教学模式还不尽完善,但在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强调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

培养形式灵活,培养层次结构多样化,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电化教学、分组考核、小组创编队形,以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录像、电影,访问体育明星,回顾我国体育发展史等,对陶冶学生性情,激发学生情感很有好处。

(三)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可接受性

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

三、创新教育是自主性教学

创新教育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景,形成欢迎进入第一网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在体育教学中包含着各种要素,如教师、学生、教材、组织教法、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场地器材等等。这些要素之间,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每一种要素的变化又都影响着其他要素的变化,影响着整个体育教学质量的变化。因此,要使体育创新教育获得最大效益,必须从整体性的观点出发,把握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弄清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是说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题意识的过程,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中国两千余年封建历史源远流长,“天、地、君、亲、师”森严的等级观念的余泽,给“师道尊严”罩上一层神圣的光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陈腐论调至今仍被某些为师者津津乐道,甚至成为“治学生”的法宝。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学生对教师必要的尊敬(这个“尊敬”也应当建立在教师对学生人格“尊重”的基础上)。我们反对的是“惟上、惟师、惟书”,反对的是“惟师命是从,惟师训是依”,不加选择,不辩是非的盲从,反对的是人格上凌驾于学生之上,对学生的自主性、自尊心视而不见,动指责、喝斥、甚至辱骂、殴打的错误做法。这些错误的观点和做法,对学生的人格是无情的摧残,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无情的扼杀。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关系,合作就应当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

(三)处理好知识与身体活动的关系

体育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这就形成了体育教学在实施时与其他知识传授类学科不同的特殊性。因此,创新教育必须结合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去组织教学。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全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国教育学刊.2000(2).

[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0(2).

[3]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北京教育.2000(5).

第二篇:浅析中学体育教学方法与创新教育的研究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学;教学方法;创新教育

摘要: 笔者从阐释“创新教育”的涵义入手,通过新的体育教育思想指引体育教学方法的变革方向及创新教育要求创造性地改革体育课堂教学两方面,对中学体育教学方法与创新教育进行了研究。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创新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要素已为广大师生所认识。体育学科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学校的其它课程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而且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征。

一、“创新教育”的涵义

创新教育是挖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它的本质就是遵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人的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具体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教学思想,创新教育思想是时展的产物,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中学体育创新教育的基本理念:一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三是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四是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体育与保健的理论知识,提高对体育的认识,掌握必要的技能,提高体力、增进健康、发展个性、培养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学生体育生活化水平、社会化水平,增强勇敢、顽强、坚韧等心理素质。实行体育创新教育,其特点在于“创新”,新在它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新在它突出了课堂教学结构;新在它体现了素质教育要求。而传统的体育课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存在许多弊端:对不同个体的学生传授同样的竞技运动技术,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压抑了学生的体育特长和兴趣,使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体育教学的任务过分局限于所谓的增强学生体质,忽视了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的传授,忽视了体育能力、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因此,要打破陈旧观念,在课程设置上要突出趣味性、可行性,以此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

二、新的体育教育思想指引体育教学方法的变革方向

体育教学方法的确立和发展源于教学思想,一定的教学方法,是一定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反映。社会的发展也在影响着体育教学思想不断地变化与更新,这种变化与更新又直接影响着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推动了教学方法的整体向前发展。学校体育教学逐步向学生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注重体育教学方法的整体性效应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社会性等综合方面发展,必须要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作指导,以先进的教学思想、科学的教学原则、正确的教学方法为前提。

三、创新教育要求创造性地改革体育课堂教学

1.以转变观念为先导,要在体育课中开展创新教育,必须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质量观,从转变观念入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摒弃机械重复、单调的教学方式,代之以充满情趣的创造性学习。因此,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要跟上形势,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改变多年习以为常的,陈旧的教学思想、方法和习惯,接受新的思想,勇于实践,开拓新的教学、教育思路。

2.以教师素质为前提,没有教师素质的提高就没有改革。学校体育思想、内容、方法的贯彻,最终都要通过体育教师来实施,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实施体育教学改革的根本保证。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大潮的冲击下,教师队伍中也难免有“落伍者”,他们失去了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热爱,不安于体育教师这个岗位,怎能够产生教改意识,去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实践。所以作为教师,就不能因循守旧,要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善于吸收新的知识,在教育改革中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要制定有效的提高教师素质的措施方法,加强自身建设,让教师了解教学思想,掌握新知识,提高思想业务素质,建立有效的岗位竞争机制,以深厚的知识能力储备来推进体育创新教学。

3.以课堂改革为重点

(1)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探究者;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构建为核心,通过建立教学情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协作、实践,使学生达到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并通过意义构建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像等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这也是其他的教学媒体或其他学习环境无法比拟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就是在先进的体育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适应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和框架。教法和学法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有什么样的教法,就会有某种相应的学法,或者为了建立某种新的学法,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教法。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的建立,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从能够学习到学习水平的提高,都是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方法的创新成果。

(2)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一的课堂教学格局已经受到很大的冲击,必然会被现代的教学技术所取代。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极大地增加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趣味性,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计算机和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上的运用,使体育课堂教学发生深刻的变化,它既可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处理知识的能力,也可以创造超时空的课堂,给课堂教学带来教学领域突破性的变革。大学体育电子软件、多媒体教案、电子课件的研制和使用,要求我们认真思索,努力寻求教学新方法。根据学生需要,让学生走向娱乐场、健身场、走向大自然,使体育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充分利用语音室、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观摩学习,了解当前体育课的课改方向,并结合实际来学习和训练。

总之,在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解放思想,提高自身素质。工作中大胆尝试,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健康为第一的体育教学思想下,转变体育教学观念,大胆改革现行体育课程,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启发、引导和组织学生,给学生较充分地提供自学、自练、自评和互帮、互评的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的、健康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金勇.走出体育教学的误区[n].音体美报,2001.

[2]陈伟霖.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及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12).

第三篇: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浅析

一、在新课改下采取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方式即创新教育

多年来的体育教学课大多是体育教师作口头阐述和简单的示范动作,同学们照样子做或模仿的动作像就可以了,动作的原理并不明白,教师在这一点上也不会太重视或关注,只是传授给同学们即可了。因此同学们并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动作要领的要点,当然也就不注意动作是否规范到位了,一堂课下来,同学们只是舒展了一下身体而已,起不到锻炼体能,增强体质的作用,其实是教学目的并没有很好的达到。因此针对以往的这种教学方式,在新课改下就需要体育教师进行改革,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即创新教育,以此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如下。

(1)体育教师在作示范动作前要向同学们先讲明此动作的要领及要点,并讲解此动作的原理,旨在锻炼哪一方面的骨骼和肌肉以及这样的动作需要规范到位来做后可以增强同学们哪方面的体能素质,道理明了了,同学们做起动作来就会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2)教师示范动作做完之后,可以让同学们分成小组来练习,5-10分钟后教师让每一小组推选出认为动作规范到位的同学来个小竞赛,让同学们来打分评出动作做的最规范的三名同学,老师再指定这三名同学作为全班同学的小教练来指导同学们更加规范的完成教学动作,这样以来,同学们各个跃跃欲试,信心十足,做起动作来都很认真,这就是教师抓住了中学生的表现欲和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来设计这堂体育活动内容的。在体育教学内容编排上采用这样小竞赛的教学方式,会极大地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增强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以后也就不会把体育课当作是自由活动课了。

(3)教师利用一堂课的三分之二时间来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之后,接下来可组织同学们进行一些小的游戏活动,让同学们感知到体育活动是快乐体育的宗旨,使同学们明白体育是终身的体育,体育锻炼是每个人需要自觉来完成的一项活动,不是别人强加于你的一项负担,体育是一项使每一个人快乐的健康的活动。

二、在新课改下,体育教学活动的创新体现在教师主体地位的改变

传统的体育教学课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占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学习状态,因为是被动学习,所以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更别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发挥他们的潜能了。因此教师需要在新课改下,改变这样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授课主体地位,把体育课的教学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为同学们解放思想、释放压力,增强他们锻炼的求知欲和自信心,让他们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现在的中学生学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体育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现状,为他们制定一系列适合中学生的体育教学活动,并通过精心地课堂教学设计来改变他们对体育课的偏见和不正确的认识,充分调动同学们对体育课活动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以此来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例如,在体育教学设计中,可将全班同学分成男女两大组,根据男女同学进行体育活动的差异来分别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如有的男同学喜欢足球,教师就可以把喜欢足球的同学分成一组,进行兴趣训练。

而有的女同学喜欢打羽毛球则把这些同学细分成一组,仍然是进行兴趣训练。这样以来体育课成了同学们的兴趣课,同学们在完成体育课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后,可以按兴趣进行活动,这样就真正的可以达到发挥自我能动性的作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充当着辅助者的作用,虽然教师的主体地位在此有所改变,但却提高了同学们在体育课中的学习积极性,使体育课堂变得的生机且有活力。因为这一阶段的中学生处于对新鲜事物的认识和接受度比较高的阶段,所以只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教师还需合理地安排一些户外活动和体验,让孩子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进行符合中学生发展的体育竞赛或社会实践活动,去进一步开拓他们的眼界和拓展他们的知识范围,进而提高中学生的体育素质和素养水平。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的改革要求下,在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创新教育实践活动是必要的,在这项改革中教师通过体育课堂精心设计针对中学生身体和心理特点的体育活动是创新教育的体现。同时通过中学体育课堂的创新教育活动,也改变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并有效地提高了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使体育课堂真正发挥它的有效性和创新性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身体机能和综合素质水平,提高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因此不管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都要围绕着发展中学生的体能和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根本和目标,增强他们的意志和不怕困难的品质,这也是每一位体育教师最基本的工作职责所在。

作者:张福国 单位:内蒙古扎兰屯市中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