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与中等职业教育互融性

企业文化与中等职业教育互融性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以为企业培养技能人才为己任的中等职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这一变化趋势。通过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企业文化方面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从而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如何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融合企业文化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企业文化;职业教育;相互融合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学校越来越重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少学校出现了以企业冠名的校企合作班,教学也开始注重按企业的岗位要求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然而,学生进入企业后仍感觉难以适应企业的环境,其主要原因是学校在日常的教学中几乎缺乏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方面的教育。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不仅是企业的灵魂,而且还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尽管学校都专门开设关于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方面的课程,但对学生进企业文化方面的教育绝不是开设德育课程所能解决的,而应体现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渗透式”的教育,才能使学生进入企业前有适应企业环境的心理准备,顺利地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1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教育融入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和企业工作岗位的客观需要,直接服务于企业,但中等职业教育总要适应于企业的发展形势,不可能在“真空”中存在和发展。目前,学校往往只重视对学生进行技能型的教育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方面却忽视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紧密相连的企业文化。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使之能在技能上能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这固然很重要,但这还是不够的,真正影响一名学生在企业的生存状态除了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之外,还需要有良好个人综合素质。学生是否有对企业环境适应能力,对企业理念、发展目标的理解,对企业氛围、工作环境的融合,这直接关系到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能否在企业获得真正的发展。 企业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广阔平台,但也需要学生对企业的支持、信任和配合,即对企业文化的认可和接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融入企业,进而赢得自己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学校在教学以及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融入企业的文化成分,从内容、方法、形式上吸收先进企业的文化理念中有价值的元素,才能更好地突出职业教育的中“职业”特色,因此职业教育融入企业文化是相当必要的。

2工学交替办学可以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和企业文化的有效融合

在学校中推行工学交替办学能够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在企业实践环境中能感悟到在学校学习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同时更能领悟到企业文化内涵。学生在生产第一线直接接受企业管理以及工人师傅手把手的教学,和企业员工同劳动,不仅提高自己的技能、而且还会进一步增强爱岗敬业精神和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思想。在企业学生能切身体验到严格的生产纪律和安全生产要求,更能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同事之间工作协作的重要意义。这对强化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严谨的工作态度,合作、团结的团队精神和坚定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都有极大的帮助,并从中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学生在工学交替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清醒的看到现实生活中企业之间竞争激烈性,这是在学校校园学习所看不到的,会对“市场不相信眼泪”有进一步的理解。这不但强化学生增强竞争、效率和成才意识,而且锻炼不怕困难,勇于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逐步把外在行为要求内化为自身的内在需求,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工学交替不仅能将企业文化融入对学生的教学与管理全过程,而且能拓展职业学校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在“做中学”中能及时发现自己在知识和技能上的不足之处,学会分析问题,培养技能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且真实体验并反思“技能”背后所蕴含的“默会”知识,不断生成对职业意义的理解和自觉追求,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进一步推动学校对学生思想教育,学生管理、教学方法的变革,从而又带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准的有效提升。

3中等职业教育融入企业文化可以促进学校内涵式建设的全面提升

学校可以将先进的企业文化因素纳入到学校内涵式建设各个要素中,进而可以推动教学和生产过程、专业设置与岗位需求、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的全方位对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学生了解企业和企业文化的窗口,而且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和企业文化融合的关键因素。学校可以定期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一线优秀工匠作为兼职教师,运用现代企业就生产过程中所采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来指导学校的专业课理论和实习教学工作,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学校教学内容。此外学校利用假期派教师到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培训学习,这不仅可以直接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以及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充电”,而且还能和企业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及时了解企业在科技方面发展趋势,进而又可以使学校每学期实施性教学计划制定更加符合专业发展的实际,推动学科专业建设,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学校通过吸收企业文化,可以进一步缩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距离。学校日常实习教学场所要尽可能包装成企业的“车间”,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等。把学生包装成企业“工人”,统一穿上实习服装、带上工具包、凭借胸卡进入“车间”上岗,进一步在学生中树立一切工作都要按行业规范去做事的观念。在对学生施以“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严格时间观念,不得迟到早退,形成浓厚“职业”氛围。在“车间”走廊悬挂和张贴“全国劳动模范”、“能工巧匠”、等人物和“优秀企业”的宣传图片,让学生明白“劳动改变命运,技能创造幸福”,使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促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形成职业认同感。此外,教师还应使学生应懂得;优秀企业文化常常激励着全体员工团结奋进,并成对外界的一种精神的象征,如海尔集团提出“教人为先、创新为魂、质量是根,情感管理”;奇瑞汽车“世界一流,造福人类”等理念,这对提升学生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形成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以加快学生社会角色的转变,促进学生社会心理的成熟。

4结语

总之,中等职业教育是以知识,技能和管理为向导,倡导培养技能人才的创新,在职业教育中融入企业文化,保持与企业开放与共享的气氛,推动学校内涵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适合企业的需求,迅速适应社会、适应企业,也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加具有鲜明的职教特色和顽强的生命力、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刘景忠.莫辜负天赐良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185-278.

作者:薛峰 单位:江苏省徐州机电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