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民培育和农村职业教育初探

新型农民培育和农村职业教育初探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国家人口的绝大部分,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培育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与时俱进的新型农民是时展的需要。在新型农民培育的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促进新型农民的培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新型农民;培育;农村职业教育

一、加强新型农民培育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的基础,农民占国家人口的绝大多数。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按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引导农户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的生产要素,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培育新型农民,培养农村的实用人才,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所以,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培育新型农民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基本政策。新型农民是时代的产物,是顺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未来走向的人才培养战略。新型农民,是指文化程度较高、具有市场意识、自我发展意识较强,区别于传统就业观念的、厌农思想比较明显、家庭观念较弱的职业型农民[1]。农村职业教育,是指在农村地区,以农民的子女为主要教育对象,对农业及二三产业中的各种职业和岗位所需的技术人员所进行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和培训[2]。农民是生产发展的促进者,是改善自己生活状态、走向小康社会的核心力量,是“三农”问题的主要承担者。利用农村职业教育进行新型农民培育,是充分重视农民的作用,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开发农业资源和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渠道,对促进“三农”发展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

二、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十分重视农村职业教育问题,近年来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资源及政策扶持,农村的职业教育获得了一定发展,为培育新型农民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一)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总体上偏低

虽然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已经有所发展,许多农民接受了不同程度的职业教育,很多农民的观念也有所改善,愿意进行特色农业的经营。但是,总体上,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仍较低,小学、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占绝大多数,高中占一部分,大中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农民极少,而这部分人只是短暂在家休整,并不会长久地待在农村进行农业生产。所以,提高农村文化水平较低的新生代农民的综合素质,转变其观念,仍是比较艰难的任务。

(二)新生代农民的农业科技水平较低

新生代农民转变为新型农民是需要时间的,当前新生代农民面临的很大问题是整体科技能力和农业知识的普及率不高。以云南省为例,虽然政府每年都会派遣农业科技的专业人员对当地的核桃、烤烟、茶叶、蔬菜种植和水果加工等产业进行技术指导,许多农民掌握了一些种植、养殖、园艺等技术,但全省地域广阔、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自然地理气候变化多样,很难有足够的人手进行全程指导,农业科技的适应性也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

(三)新生代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欠缺

新生代农民的生产经营管理能力总体偏低,很多农民受限于信息技术知识结构而很难获得市场的变化信息,因而无法根据市场动态调整经营管理策略。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在特色农业种植上还处于重种植、轻管理的状态,这是需要改进的。

(四)农村职业教育能力存在较多问题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起步较晚,发展还很不成熟,很多地区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很多地方没有成立专门的组织体系进行统筹规划,导致管理比较混乱,存在多头审批、多重管理以及重复培训、效率不高等问题。开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院校不足,现有学校的教师资源也不足,“双师型”教师缺乏,导致农村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实际教育质量达不到要求。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不明确也是一个大问题。很多职业院校办学目标模糊、专业设置不清晰,涉农专业较少,导致专业特色不足,长此以往,很难招到优质生源,也很难培养出就业率高、市场竞争能力强的人才。农村职业教育需要庞大的资金、人才持续性支持,但是目前筹资渠道单一,很多地区经费短缺,缺乏实训基地,没有开展大规模的持续性的职业培训,没有办学能力和办学条件,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农村的职业教育体系也有待完善,我国的职业体系是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初、中、高3个阶梯式发展层次的职业体系,但是很多地方在教育体系的优化组合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教育布局与当地产业发展对接不足、教育结构内部不协调且衔接不畅等问题。另外,农村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也需引起重视。

三、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促进新型农民培育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环境

农村职业教育非常重要,是关系当代农民和子孙后展的大事。所以,应动用新旧传媒的力量,大力进行农业技术、国家政策等的宣传,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主动参加职业培训的教育环境和社会氛围。

(二)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农村职业教育是一项长久的利国利民的大事,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除了财政扶持,合理利用国家的专项资金、政府补贴外,农村相关部门应积极扩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农村信贷业务,完善职业培训的金融服务,为农民的持续教育、创业转型提供更便利的融资、筹资渠道。同时,鼓励校企合作,利用学校的师资、实训基地,提高教育的实践性。

(三)创新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系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基本是“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的发展模式,但具体实行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农村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高效地对职业教育的资金、人才、教育教学条件等进行合理配置,政令统一,集中专项管理,以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为重点,层层往下,形成完善的、清晰的、高效的管理体系。另外,农村利用职业教育进行新型农民培育的时候,应充分利用社会的各类资源,将职业教育与企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结合起来,多种形式办学、多种形式培训,多样化提高农村的职业教育水平[4]。另外,应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利用广播、网路电视等开展职业教育,提高教育效率。

(四)加强师资建设

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师资缺乏是较为严重的问题。现代社会,高等教育越来越大众化,农村的职业教育学校迅速减少,职业中学、普通中专的数量大幅减少,许多职业学校转型成普通高中,职校数量不足,职业教师也比较缺乏。因此,必须积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师培养,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应积极培养具有充足的理论知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教授的课程应符合当地实际,设置紧密联系当地的特色农业、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方向相一致的、具有较高可操作性的课程,切实促进农民职业技能和文化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农民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职业技能十分重要。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在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此,该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培育新型农民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建议,值得有关行业人员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李慧静.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职业农民培育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5.

[2]罗蓓.论新型农民培养与农民教育体系重构[J].继续教育研究,2017(6):31-34.

[3]纪文婷.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萌发与完善[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5.

[4]赵涛.云南农村职业教育适应“新生代”农民培育研究[D].昆明:云南农业大学,2014.

作者:刘丽? 单位: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