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探究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探究

内容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语言更是一种艺术。艺术化的课堂语言教学效果,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高标准要求,特别是语文课堂的语言更应该具有规范性、艺术性、引领性。高水平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是破解教学瓶颈优化教学效果的一剂良药,更是启发学生思维、引领学生创新的法宝。要使课堂充满艺术魅力,要达到笑声不断掌声不停的效果,教师必须要潜心修养自己独特的语言艺术美,这种语言的艺术化归结为语言的为规范性、形象性、趣味性、激励性。

关键词:语文;语言;艺术美

一.课堂语言的规范性和生活化

课堂语言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首先是规范化的专业化的语言,语文课堂更应该是规范化语言的先行者,临场发挥和动态生成的语言也必先合乎其规范,不是随意的任性的。其次教学要将蕴含的内容和情感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体现出来才能容易让学生接受,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其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语言要简洁明了,不要故作高深,使人费解,尽量做到化繁为简、平易近人,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愿意交流。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既要规范化又要生活化,在发音技巧、节奏控制等方面多多思考、长期锻炼。1.字正腔圆是语言美的基本要求。语言不能模糊不清也不能将口头禅长挂嘴边。最有效的办法是经常进行朗读练习,选取精彩的文章段落,放慢速度逐字逐句朗读,有意识地注意字音的完整,有意的纠正不正之音才能达到后期的腔圆。2.准确控制节奏。节奏过快如爆竹筒,信息量太多,学生难以分辨重要信息,则容易使大脑疲乏,影响教学效果。反之,教学语言节奏过慢,则会使教学陷入昏昏沉沉、闷闷不乐中来。特别是追求高效的互动式开放式教学,更要准确把脉,切中节奏。3.抑扬顿挫是关键。声调的抑扬顿挫、沉默等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手段。语调的高亢是“扬”,语调的低沉是“抑”。课堂总应在抑扬顿挫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或是低沉或是高昂,或是激情或是舒缓,或是“凄凄惨惨戚戚”或是“大风起兮云飞扬”,都是语言艺术的魅力绽放。4.生活化的语言化平实为神奇。课堂语言的情感总会在生活化的语言里得以共鸣。如学习梁实秋的《下棋》时,可以先让学生叙述自己和同伴的感人故事,让大家都有话可说,有感可发,进一步体会文本风趣幽默的文字,妙趣横生的场景。在细腻的现实生活中和触动心灵的情感世界里,师生的互动、学生与作者的共鸣,都在生活化的语言里传递着神奇的正能量。

二.课堂语言的形象性与启迪性

语文课堂应该是趣味横生、意从形出的语言大杂烩。其中的味道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语文教师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上能九天揽月下能五洋捉鳖,要将和文本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均可引入课堂,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但要规范,还要形象,貌似无关的弦外音和娱乐圈恰好就是破解疑难杂症的一剂良药。语文课堂的语言美应该“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不为人注意的场景,用寥寥数笔的精确勾勒和恰到好处的雅淡幽默,对中国文化或普遍人性加以谑而不虐的针砭”。语言的魅力还在于启迪智慧。教师讲课语言的启发性,就是在用语上要处处着眼于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空穴来风的。教师本身不仅要锤炼课堂语言,更要引导学生塑造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学生课堂语言。

三.课堂语言的激励性与幽默感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课堂中,教师每一句可能自以为无意性的评语,往往会左右学生听课情绪,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的评价就应体现对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教师亲切、恰当的评价,对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回答得真精彩,你这节课的表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为xx同学的精彩发言鼓掌、“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语出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回答得真精彩,你这节课的表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等。激励性的语言潜移默化滋润学生的心灵,学生感受着成功,享受着幸福。同时,没有哪位学生不喜欢幽默感十足、风格独特的教师,也没有哪位学生不喜欢徜徉在幽默的世界里感受字里行间带来的温馨与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极大地缩小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之间产生了极大的亲和力。

作者:杨栋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