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情景教学实践浅谈

中职语文情景教学实践浅谈

语文核心素养是构建现代中职语文教学体系的起点,也是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归宿。语文情景模拟则是教师根据中职生心理特征、年龄特点,在反映论认知规律约束下,结合课程内容,全面挖掘形象,创设生动性、具象化场景,将抽象语言形式转化为生动可视的语言,促使中职生更多的接触、感受语文知识,用语文进行思维,用语文的方式主导教学行为。基于此,对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指导下的中职语文情景模拟教学实践进行适当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中职语文情景模拟教学概述

情景主要指外部具体场合,不仅指场景、景象、环境,而且指情节、任务以及由场景、景象所唤醒的人的内心世界[1]。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情景均可通过模拟搭建。情景模拟特指语文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由教师、学生情感、意志、兴趣等主观心理因素以及由教学手段创设而形成的自然过程、自然现象、社会形象构成的特色教学氛围。简单而言,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语文情景模拟就是将“情”“景”有机融合,激发中职生求知欲、探索欲,促进中职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掌握,进而在知识获取期间提升思维、认知水平,陶冶情操。

二、中职情景模拟教学实践过程

1.课前准备。在情景模拟教学实践开展前,教师应根据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从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入手,进行教学目标的合理设置。其中在知识与能力维度,中职生需要在积累文章中重点字、词语、句子及句式的基础上,准确、简要概况故事情节。并在故事情节概括过程中,体会紧张的情节、戏剧性的场面、个性化人物语言,分析刘邦、项羽、张良的性格特征;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中职生需要根据项羽、刘邦、项伯、张良的个性特征,深层次剖析鸿门宴斗争中刘邦胜利及项羽失败的原因,并探究鸿门宴在楚汉战争中的意义;在过程与方法维度,中职生需要将人物放置在激烈的矛盾争斗中,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赏析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及艺术美。同时了解课文中成分省略、词类活用现象及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律。在教学目标明确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及目标任务,利用现有工具书及互联网工具,搜索与鸿门宴相关的资料,如《大风歌》音乐、《史记》写作背景、《楚汉风云》片段等。在上述资料收集完毕之后,从宴会前(曹无伤告密、范增献计、项伯夜访、刘项约婚)、宴会中(刘邦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项伯翼蔽、樊哙闯账)、宴会后(刘邦逃席、张良留谢、曹无伤被诛)三个环节入手,将所收集的资料合理分配,为情景模拟奠定基础。

2.课中实践。《鸿门宴》是一篇文言文,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中职生对文言文字词理解、主题思想把握、艺术手法认知问题较为突出。这种情况下,若需要中职生朗读或背诵,其往往无法得出正确的理解,出现理解欠缺、情感苍白等一系列问题,制约核心素养培养进程。基于此,教师就需要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返璞归真”式的情景模拟教学。以第四段为例,第四段发生在宴席中,樊哙的出现帮助刘邦化解了危机,不仅是整篇文章的关键段落,而且是人物心理的主要反映段落。为了促使中职生明确认识段落中所设计的人物,以及对应人物语言、心理联系,教师应通过播放前期准备文本资料,深度还原生活场景,促使中职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如同在现场观战,给中职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首先,由中职生整体齐声朗读文章。在朗读阶段,教师应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其梳理文章关键词语、句子含义[2]。并简要解析语句朗读语调、语气以及刘邦、项羽、樊哙、张良讲话时的神态、动作,以便中职生正确理解文章含义。其次,将中职生划分为三到五人的若干个小组,每一个小组负责一个角色,教师担任旁白(或者由多媒体叙述),要求中职生分角色示范朗读段落。在分角色朗读过程中,帮助中职生进一步梳理人物的角色、人物的每一句话,以及讲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随后引导中职生逐步放大视野,理解对应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及对应场景。最后,着手布置相关场景,对中职生朗读进行具体指导。比如,良曰:“甚急!”这一句应朗读得急促、简短,由于其是短句且后续还接连了一个感叹号,表明了张良对项庄在鸿门宴上舞剑紧张感,特别是在看到樊哙时,连其它的话都说不出口,只能吐出两个字“甚急!”。在该段语句朗读指导时,教师可以为中职生模拟项庄舞剑的情景,并为其深度分析上下文,以便中职生对张良的情绪感同身受。如在项伯告密说事情很紧急时,张良回答:“臣为韩王送沛公,……,不可不语。”或者“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故幸来告良。”张良整段话以“义”为中心,不仅表明其对刘邦的君臣大义,而且表明了朋友之间的义气。这种情况下,他在宴席上看到项庄舞剑时一定会感到非常紧张。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实行“轮岗”,让中职生轮流扮演“项庄”“张良”,从不同视角全面了解故事情节、人物情感。而通过穿越历史文本还原文中生活及编者想法,可以让中职生认识生活并与文中的张良情感产生共鸣,牢固把握张良这一个人物的形象[3]。进而由文入情,由情入理,获得思维层面的发展与提升,以及文化层面的传承与理解。

3.课后评价。在评价阶段,教师可以观察中职生在文章学习过程中口头朗读情况,从语气、动作、语调、表情等方面,针对性评价。同时与中职生共同探讨情景模拟阶段存在的语言、情感、思维问题,深层次探讨原因,并征询中职生的改进建议,为下一次课文情景模拟提供参考。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在每一个小组中设置专门的观察员,由观察员分析每一位组员表现,最后将观察员结果汇总,客观、全面评价,保证评估客观性[4]。在课后恰当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带领中职生反思对某一角色的理解,并自我反思在参与、观察过程中增长的语言、技能、素养以及在特定环境中角色与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随后利用简短的文字将上述反思、理解汇总后形成反馈,在全班分享。

三、中职语文情景模拟教学的实践意义

1.提高语文课程教学效率。情景模拟教学是一种促使语文教学过程演变为一种不间断激发中职生学习兴趣并引导中职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学方法[5]。通过情景模拟基本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在既定教学目的达成的基础上,根据中职生学习需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氛围,引发中职生情感体验,帮助中职生在短时间内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中职生心理、技能全方位协调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2.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情景模拟教学是以反映论原理为基础的教学,在形象为主体,情感色彩浓郁的场景中,可以最大程度激发中职生学习情趣、学习动机及潜在智能。进而提高中职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中职生语言、思维、文化等各方面素质得到有效提升[6]。综上所述,语文情景模拟教学是根据语文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浓郁情感色彩的情景,在激发中职生学习情绪的同时,引导中职生从整体层面理解、建构、运用语言的一种方法,具有突出的科学性、直观性、趣味性。因此,语文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中职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与中职生共同创设具体场景或氛围,切实将言论、行为、情景融为一体,促进中职生核心素养提升。

作者:徐峰 单位:山东省泰安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