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悬念的设置

语文教学中悬念的设置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因此,教师可针对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巧设悬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在课堂上吸引他们的有意注意力,使他们都能广泛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进一步活跃他们的思维,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教学;“悬念”;设置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我们期待的成功的一种教学,所需的并不是教师对学生采取强制性的措施让他们学习,而是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们每一个人或许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一个人在看一部武侠小说或者侦探小说抑或言情小说时,书一拿到手中,由于被里面的精彩情节所吸引,便恨不得一口气看到尾,不肯释手。另外,我们还会经常看到一些电影、电视的海报或预告,它们往往都是展现出几个精彩的镜头或者扣人心弦的片断,从而吸引观众的兴趣和注意力。为什么会这样?其原因之一就是这些书籍和电影、电视、海报等都为读者或观众设置了悬念,他们抱着读者或观众急于想知道故事发展的情节或结局的心理,进而吸引了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以至于使读者或观众产生了“非读不可、非看不可”的想法和愿望。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每一个学生成长的起点,更是学生主动学习,进行积极思维和探求学习知识的内在源动力。所以,针对这一状况,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悬念”的方法进行教学,同时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这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教师的具体实施可从以下环节进行入手。

一、悬念开讲,扣人心弦,引向深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悬念开讲,可以给学生造成一种渴望、积极的心理状态,进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得自己的教学能够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启发学生能够积极进行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像我们经常所说的:“一般人只知‘百发百中’是神,却不知道‘百发不中’才是真正的神”。这里便说到了关于学生的“悬念”和对教师“追问”了,很多学生便急切地想知道:为什么百发不中才是真正的神呢?学生很想急于知道下文……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注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当学生处于这种“心愤口悱”的状态时,作为教育者,才有可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的欲望。假若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不积极、不活跃,而且在心理上没有任何强烈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即使受到再大、再强的外部信息的刺激,教师也是无能为力的,这就好像教师虽然对学生的身上接通了“电源”,但是如果不按“启动键”,学生还是不可能迸发出自己发自内心的学习热情进而自主地进行学习的。另外,教师若想使学生产生真正的一种“愤”“悱”的状态,就必须在课堂开讲时就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同时给予学生充足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或为学生“搭桥铺路”,或为他们“开渠引水”,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新的并能够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学习的“战略纵深”高度。1.趣题开讲,注意引发。新课的导入就好像裁剪师傅的第一把剪刀,外科医生的第一把手术刀,书法家的第一支毛笔,所以,无论是对教师的授课及学生的学习,新课的导入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曾研究表明,每个人皆有新鲜感,而学生对新课及新知识,都有一种新鲜的感觉,他们都是怀着一种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期待而主动接受学习的,当然这也是学好新课程的有利条件与良好基础。另外,由于学生的这种新的期待和兴趣更不是长期不变的,而是稍纵即逝的一种心理。如果教师在对课程开讲时,就能巧妙、合理地设置教学悬念,因势利导,进而把学生的这种期待和兴趣的火苗进行“鼓风助燃”,就可以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对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了,从而对学习新的课程也产生浓浓的兴趣,进而在行动上会促使他们自身能够积极潜心研究,进一步积极思考和努力学习。2.管中窥豹,举一反三。“管中窥豹,举一反三”,运用到课堂上便是指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要把旧知识和新知识做到进一步联结起来,起到一个相辅相成的作用,能够使学生从单一知识过渡到综合知识,同时使学生由机械记忆过渡到理解记忆,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起到因此及彼的串联作用。孔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语文知识,浩瀚如烟海,深不可测,广无边际。“管中窥豹”,可以让学生在那广阔的知识海洋中从内心激发出一种创造、积极和进取的活力与动力。

二、形成悬念,提纲挈领,探求未知

对于学生来说,悬念是一种“悬而未解”的学习问题,而这类问题恰恰需要我们教师来提纲挈领,引领全篇,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而且如果教师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做到恰到好处,富有启发,则能够完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启发他们能够认真细致地朗读课文,促使其不断地运用已知去探求未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课文内容中令人不易理解的一些情节中提出相关的学习问题,然后再让学生深思、学习,同时进一步引起他们情绪上的激荡和心理上的悬念,以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出师表》《隆中对》两篇课文时,由于是文言文,颇有些难度。为了不让学生打退堂鼓,让他们进一步享受挑战成功的乐趣,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供两则史实资料,向学生说明:诸葛亮在初出祁山时是一直是节节胜利的,前程也很乐观。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却出现了以下的情况:正在他节节胜利之时,却出现了马谡失街亭的严重情况,反胜为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一生素来谨慎的诸葛亮为什么却任用马谡守街亭,是什么原因招致了街亭战役的失败?这两个问题确实令人费解和深思,教师如果紧紧地抓住了这些重点,也就牢牢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了极大的探究悬念,以激其趣;最终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这样一来,一节课的课文学习目标和内容便很快地、而且出色地完成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课文内容中引出一些“令人担心”“急于了解”“迫切知道”的故事情节来,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悬念,即以激其趣。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课文的深刻内涵及文章所包含的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出发和入手,引起学生对问题的震惊和深入思考,进一步激起悬念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悬念问题”:“有一位文学家曾说过,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却是社会的悲剧。悲剧往往是催人泪下的,但是老师在读了《孔乙己》之后,并没有流眼泪,而是感到内心有一种刺痛,这种痛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可以说是泪向内流。那么,《孔乙己》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悲剧呢?相信每一位同学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从文章中含蓄、深沉的描述中细细咀嚼,深入体会,是一定可以获得答案的。”像这样结合课文内容的情节,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问题来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悬念,就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一种巨大的诱惑力和想象力,从而迫使学生能够主动集中自己全部的注意力,同时带着一种好奇和紧迫的心情去学习新的课文。试想一下,当学生有了这种自发的内驱力和源动力,再深刻、再难懂的文章能阻挡住他们探求知识和前进的步伐吗?

三、激发悬念,兴趣感染,深入探究

激发悬念,犹如章回小说中在故事情节发展到高潮之际,突然中途便“打结”“停止”了,即作者让它暂时“悬挂”“停顿”下来,从而给读者的心理造成一种“非常期待”“非常想了解”下一步的故事和情节发展的情景,进而用造成悬念的进一步演变来吸引读者。联系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激起悬念的提问法,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提问时,可以向学生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方法,使他们能够对问题或事情产生一种“欲知后事如何”的好奇心,能够对知识的学习有一种继续“探究”、继续“读下去”“追下去”的悬念心理,从而使学生带着一种心理上的期待情境继续去学习,这样便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在课堂上的学习注意力了。

四、巧设悬念,再掀高潮,余音绕梁

巧设悬念,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在“巧”字和“悬”字上下功夫。“巧”乃在于:求新、求异、求活,要在“意料”之外;“悬”则是指要让文章的疑点突出、主题鲜明,情节更加耐人寻味。一堂课如果有一个好的结尾,可以使学生急于想了解和求知下面的内容,如同电视连续剧或章回体的小说一样,故事情节发展到“扣人心弦”和“千钧一发”的时刻,人物生死存亡危在旦夕之间,却戛然而止。为此,教师在教学课文时应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课文上下两章节或两节之间的联系,在某节课结束时,可以先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造成悬念,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使学生在完成这堂课的学习任务之后,心理上还处于一种“欲罢不能”“非读不可”的心理状态,这样一来,不但激发了学生自主想象、自主学习的火花,而且还迎合了学生急于知道下文的心理需求,为他们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

实践证明,教师利用悬念法进行教学,是一种非常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科学教学方法,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又可以减轻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紧张感”和“无聊感”。当然,教师在设置悬念教学时,切忌拖拖拉拉,一定要难易适中,如果不“悬”,则学生不思即解,达不到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若太“悬”,则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亦会挫伤其学习积极性。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学生兴趣盎然。

参考文献:

[1]孙伟.暗香浮动月黄昏———“设置悬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巧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6).

[2]苟健东.浅谈语文教学中悬念的设置[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5).

作者:王瑞军 单位:甘肃省民勤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