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论文3篇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3篇

第一篇

一、阅读教学的定位应基于对“盲点”的诊疗之上

1.自由那些伺候豪华公子硕腹巨贾的帮闲茶房们把大部分抢去了。愚见:“茶房”一词亦在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背影》中再次出现。倘就文论词,卓然能感触到叶老于时代流变、民生凋敝的厌弃与悲戚———倘若仅限于此又易陷于“标签党”的窠臼,故以为需对“茶房”一词的内涵与职业功能作一般意义的阐释,进而助推对“抢”字的理解。

2.却满被着许多锈斑。削去皮的时候,刀锋过处,很不爽利……只有孩子高兴,他把这许多片嚼完,居然有半点钟头工夫不再作别的要求。愚见:工具之粗劣,极富内涵:可照时代之巨变,生活之衰败,心态之粗糙,匮乏善待的感情———与叶老之深切的同情、细腻的体察形成了鲜明比对。

3.但是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是令人心醉。愚见:当如何理解“丰富的诗意”?什么叫“无味之味”?哪来的“令人心醉”?———参见《唐代饮食中的野菜》、贺知章《答朝士》、白居易《想东游五十韵》《续古诗》《放鱼》、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张志和《渔歌子》、储光羲《采菱词》、常建《空灵山应田叟》。———参见《老子的“无味”之“味”说与中国文艺美学“淡”范畴》。中国美学对“淡”之境域的美学追求,其生成原点应该归依于老子美学中的“无味”之“味”说。在老子看来“,无味”之“味”,乃为“味”之极至,是“至味”之所在,“无味”是“道”之境域的显现。引申到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淡”即指艺术文本意境所表征出的韵味淡远、语淡意深之审美境域。关键词:淡乎其无味“无味”之“味”至味淡远冲淡———参见《<味道之味觉现象>淡———无味之味》。唯有平淡是所有味道的基础,既不是甜也不算不甜,既不是酸又未必不可以酸,包含且孕育了一切。古人欣赏平淡,与其说是为了它在口舌间产生的生理反应,倒不如说是哲理上的认同。所以老子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4.在每条街旁的小河里,石埠总歇着一两条没蓬的船,满盛着莼菜,是从太湖里捞来的。当然能日餐一碗了。愚见:参见《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船意象》,颇感叶老笔法之精湛,意蕴之隽永。

5.譬如亲密的家人在那里,知心的朋友在那里,怎得不恋恋?怎得不怀念?愚见:不同寻常的语言表述风格之于主旨的升华,在此句中得到集中体现。既可将该句的语言还原为日常风格加深理解,亦可明晰叠词运用的效果,需要说明的还有语言风格的时代特性。如果把了然一篇文章比作构筑一座大厦,那么实存的“盲点”便是凸显其表征的一砖、一瓦、一墙、一梯。坦然地接受纰漏,积极地展开思考,大胆地展示主见,踏实地施行研究……之于学生能突破时代、认知的藩篱,缩短与作者、文本的距离,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及领悟,疏通阅读的障碍,提升阅读的品质;之于教师,则能协助其诊断学生的不足,把脉其“最近发展区”,确立教学的立足点,优化教学的路径;之于二者更能助推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问题意识、实证精神的养成;进而延拓思维逻辑的空间,深化习作、教学的角度和见地。总得来说,助于“教什么”问题的解决。

二、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应基于对普遍经验的考量之上

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天然地就决定着在观念、认知、习惯、经历等方面必然存在着诸多不可回避甚至不可调和的“代沟”。之于当下的学生而言,这种隔膜更为明显。这里以笔者所在单位———上海浦东城乡结合部的一所普普通通的初级中学初一年级学生为例:

1.沪籍生源占53%,外省籍生源占47%,主要来自皖浙苏豫等省份;沪籍生中约98%的属于城镇户口,2%的农村户籍者也是长期处于“人户分离”状态,生活在城市里。近87%的外省籍学生属于打小就生于沪的“新上海人”,剩下23%的学生对于老家、农村的印象大多停留在记事之前,稍长一些便跟随父母迁移到上海来了;他们多为12—13岁,出生于21世纪之初,是典型的新生代,00后。较于叶老截稿之时,相距80余年。这些学生不曾历经民族民主革命的风起云涌,对中国农民的悲苦命运难以达到感同身受。

2.多元的价值观,张扬的个性,开拓的视野———相信即便作为中国新文学第一代作家,饱受传统艺术、文化浸润,自然平和的叶老也一定难以想象当下时代、社会的“山乡巨变“之于孕涵学生志趣的影响;

3.当理想一再地被挤压成一个户口、一套房、一部车……时,也就应然地促进着这群孩子首先必须应对的是现实这部“教科书”所给予的压力,读书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找个好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赚更多的钱……那种“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厚恋,那种对农业、农村、农民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归属感早早地却又别无选择地为强烈的“城市身份”认同感所模糊、替代和超越;在他们看来“,土地”确是个可以不断增值涨价的稀缺商品———至于“故乡”,也就是蓝印户口、居住证上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抽象名词;

4.至于“藕”“莼菜”,在叶老生活的那个年代尚属极普遍的“家常主食”,那么今天它们还能承载起这份平实的理想人生与体尝深至的感情吗?蜷缩在菜场一角裹得严严实实的“桂花糖藕”难辨新嫩,即便在楼堂馆所亦归入“冷盆”系列,就更不必说极富地域特色的“莼菜”早就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重要的创汇手段,难觅了踪影。无庸赘述,尽管我们也承认“乡关“思恋之情作为共同的文化心理、民族心理早已植入血脉相承的基因中,但人既是时代和环境的产物又兼具着“不可替代”的唯一性,那么作为其思维情感延续的文学作品必然也就存在着某种局限性。因此作为施教者不可忽视上述学情的客观存在。如何消弭作者、文本与当下的学生之间的这种“隔阂”则需要施教者仔细斟酌、反复考量,从广泛的日常经历中唤醒积淀的印象和体验,于流变的形式里打捞起“乡土、乡俗、乡情、乡人”的故有体会,再纳入当下的现实境遇中,于普遍经验的“山重水复”间构建起一座桥梁———助推“怎么教”问题的化解。

三、阅读教学的开拓应基于对现实意义的挖掘之上

诚然,作品形成自有其特定环境,作家创作自有其特定体验,读者阅览自有其特定感受,实施教学自有其特定标准。但一部作品能得以传承,甚至凝聚成一部经典,则定然有其精妙:不单单只在乎文笔与构架,尤其是文思及核心理念必兼具着某种普遍的价值、意义和需求;必存在着多样解读的可能。也正因有了这种需求和可能,才需要我们在当下的阅读教学中不断挖掘出文本里那些既适用于过去又适用于现在、既适用于个体又适用于群体、既适用于本民族又适宜全人类的意义与价值来。简言之,就是需要我们立足当下,从文本出发,激活人人所具有的有着普遍意义的情感体验,于思想的碰撞和融合中剥离具体的环境与成因,不断地锤炼和提取出其中合理的普遍适用的“正能量”,再结合时代的元素、通俗的表述,来实现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对人文精神的弘扬。其路径莫如易中天先生所言:“抽象继承,现代解读,当下链接。”《藕与莼菜》颇有着值得开掘之处和深发的意义。不仅在于叶老温婉谦和的笔端所显现的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里畸形的都市文明下广大农民和城市平民的悲苦命运;不仅在于对故乡特产、强健美丽的乡男乡女、独有的乡风乡俗的无限夸赞眷恋中所流荡着的人情美和生活美;更在于柔和的笔调,清晰的对比构架下所显露的对现实黑暗的厌弃以及对“真、善、美、爱”境界下的生活的期盼。

同样值得肯定的还有它给予了我们各种生活的启迪:时代需要发展,也需要坚守,当以清明的心灵去感悟生命的自然;那些看似与我们无关紧要的凡人琐事背后往往也蕴藏着我们自己生命的轨迹;善待他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无论他(她)有着怎样的卑微、高贵;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为我们呈现出了一片更为广袤的思维空间:当“冒险家的乐园”进化成了享誉中外的国际化大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足迹踏遍整个大江南北,被奴役被压迫的劳苦大众一跃成了这个国家的真正的主人,“寻常百姓家”的“莲藕”演绎成为“舌尖上的中国”,当iphone5、ipadmini已然同步发行,飞驰的动车承载着亿万颗似箭的归心交织成“世界第八大奇观”的时候,我们还会觉得故乡真得离我们很遥远吗?

所以絮叨,盖因教学双方原本都是读者,惟有求同存异,各取所需,方可活跃思维,启迪智慧,锤炼思想,于相得益彰中为“学什么”提供借鉴。赘言再三,又因“取法乎上”,往往“仅得其中”。也正是经历了上述的“萃取”,才使得一部作品的“生命之树”得以保持“常青”———虽饱含沧桑,却历久弥新。

作者:陈思明 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

第二篇

一、利用课文的插图,进行口语训练

在教学《颐和园》时,可以利用课文的第一幅插图,让学生扮演导游。“走完长廊,来到万寿山脚下。”按照一般的参观顺序,应先向游客介绍山脚的排云殿,再往上走,再介绍半山腰的佛香阁。但请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假如你是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介绍万寿山的景物?按上说的顺序,还是按课文安排的顺序呢?先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认真观察插图,分组讨论、组织解说词,然后各小组选派代表扮演导游,向游客(全班同学)介绍万寿山的景物。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课文中为什么先写半山腰的佛香阁,再写山脚的排云殿,而且还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加强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训练,一举两得。

二、利用课文的具体内容,灵活进行口语训练

利用课文的具体内容,灵活进行口语训练,这不失是一种好的方法。教者可以根据课文的不同类型,不同特点,进行口语训练。如学习《草船借箭》一文之后,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这四个人物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喜欢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看法,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论。再如,在《景阳冈》一文的教学中,教者可以围绕“你对武松打虎这件事有什么看法?”“你对武松这个人有什么看法?”等问题,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联系实际,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用发展的眼光对武松打虎这件事以及对武松这个人物进行适当的评论。对于课文具体内容,还可以通过复述的形式,进行口语训练,这也是很好的。但这样要求较高,因为复述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进行表述的方式。通过复述,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施时,教师要本着循序渐进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从简单的一个内容、一个人物、一件小事的训练开始,逐步到复述一个小故事,再到一篇课文。只有这样,才能降低难度,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训练口语的目的。

三、利用课文的“空白点”,进行口语训练

文本中有不少课文由于表达的需要将一些情节给省略了,形成了一些所谓的“空白点”。教学中,教者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空白点”,“无中生有”,创设语境,进行口语训练。如《将相和》一文,蔺相如以宽广的胸怀感动了居功自傲的廉颇,使得廉颇愿意主动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对于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场面,作者只是一笔带过,没有具体描述,这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空白点”。教学中,教者可以抓住课文这一“空白点”创设情景,让学生自由扮演“廉颇”和“蔺相如”,自我设计交际对象,根据所扮演的角色的特点和当时的情况进行口语训练。“廉颇”怎么说、怎么做,“蔺相如”又怎么说、怎么做,一切都由学生自由发挥,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对话和交际场面。这就是一次很好的“空白点”的口语能力训练机会!又如,《女蜗补天》是一篇神话故事,其特点就是想象力特别丰富,课文有很多的“空白点”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课文中写女娲寻找五彩石部分,只写了女娲忙了几天几夜,没有写女娲怎样找的。于是,利用这个“空白点”,创设女娲补天的艰难情景,让学生从艰难处去发挥想象,发掘女娲找石补天的不易,体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决心、毅力与伟大。指导学生善于寻找课文的“空白点”,设计自己的方案和计划,在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训练了自己的口语能力。

四、总结

总之,在文本中存在着大量的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材料,只要善于发掘,充分利用,就能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作者:李清忠 单位: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中心小学

第三篇

一、通过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阅读教学,通常是让学生能够在比较和谐欢快的教学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这也是阅读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例如,在教学《土地的誓言》一课时,通过多媒体演示写作背景,运用多媒体的图、文、声、像并存的特点,演示九一八事变的惨状,以及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无家可归,使学生如同置身于作者生存的时代,与作者感同身受,便于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利用信息技术巧妙设计各种声像,启发、引导和鼓励学生体会作者内心深处的苦痛和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这样通过与信息技术整合拉近了学生与现实的距离,引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加快获取知识的进度。通常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图形声茂并存的特点,为阅读教学创造一个比较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从一个或者多个角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学生在一定的氛围中阅读就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效果更加明显。

二、信息技术拓宽阅读渠道,促进相互交流和合作

在网络环境中进行自主合作,不仅可以实现互补和共享,还能达到多元多维的交流。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使得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社会等的交流更加畅通。例如,教学《狼》时,根据手中的资料(同步训练,倍速等)自拟任务,进入网络教室搜查。各负其责:有的查阅作者简介;有的释义重点语句;有的总结狼的特点;有的搜集有关狼的成语等。这样,学生之间互发贴子,查阅学习心得。同时,教师在网络平台上展示《母狼的智慧》一文,并列出思考问题:1.母狼引开猎人的目的是什么?它成功了吗?2.假如你是个猎人,你会怎样处理这两只小狼,为什么等。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中,促进相互交流和合作。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学生遇到疑惑,可以通过网络的交流的方式得到解决,同时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还能进行自由合作探讨,在阅读中与教师进行讨论。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合作交流,教师通过网络就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定的了解,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与社会的交往,还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听和说的能力。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整合,教师由传统的权威者变成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指导者设计者和合作伙伴。

三、信息技术丰富阅读感受,推进学生创新发展

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有助于推进学生的创新发展,让学生既阅读课文语言,又将课文以图文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的方式形象地呈现出来,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多渠道地充实学生的阅读感受。比如,在教学《木兰诗》时,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可以将美国好莱坞电影《花木兰》的部分精彩片段放到里面,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然后再给学生设置问题,当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理解课文的时候就有了很深的印象,他们能够根据这些背景材料和电影片段,反复研读课文,从而得出答案。最后在有一个小组讨论,以达到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实现了课内外的沟通的思维发散,还增加了学生的试听感受,使学生自然地产生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联想和想象,有效地帮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和感受。

四、总结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整合,不仅是现代教学领域的需要,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以及信息化时展的需要。加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整合,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把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自然地、恰如其分地融合到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整合,极大地发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现、主动探索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檀晓斐 单位:河北省任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