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下幼儿园自然教育活动研究

生态学下幼儿园自然教育活动研究

【摘要】家庭、幼儿园和社区是幼儿教育生态系统的主要构成,是幼儿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场所。从生态学视角来研究幼儿教育工作,可以更好地发挥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本文简要阐述了幼儿教育生态系统相关概念,在分析幼儿教育生态系统自然资源特性的基础上,提出自然教育活动组织策略,以提高幼儿园自然教育水平。

【关键词】生态学;自然资源;幼儿园;活动组织

随着城镇化及工业化建设水平的加快,幼儿生活中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少,这不利于幼儿自然经验的获取及个体的健康发展。自然教育提倡“大自然是活教材”的理念,倡导利用自然资源来增强幼儿的自然环境体验,使教育活动满足幼儿自然生长规律及学习规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幼儿园在自然教育方面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加强生态学理论学习,充分挖掘并整合幼儿身边的自然资源,结合本园实际情况来科学制定教学方案,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且遵循幼儿园课程的一般规律。

1.幼儿教育生态系统概述

生态学极为重视个体所处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对于幼儿而言,家庭、幼儿园、社区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主要环境。要想高效开展幼儿园自然教育活动,就必须要系统筛选幼儿身边环境所包含的自然资源,做好资源分析及整合工作。

1.1家庭自然资源。家庭是幼儿生活及学习的主要场所,其中也蕴含着许多自然资源。例如家庭中养的花花草草,家里养的猫狗之类的宠物,家庭菜园里种植的一些蔬菜、栽种的果树,农田里的农作物等等,但是这些资源并没有被充分挖掘与利用。

1.2幼儿园自然资源。幼儿园是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包含的自然资源种类较多,比如养殖区和种植区中的动植物、室外区角及室外自然环境中的自然资源等,这些资源是离幼儿和教师最近,也是最方便使用的。

1.3社区自然资源。与家庭和幼儿园相比,社区蕴藏的自然资源数量更多、种类更为丰富。例如社区环境中的草地、树木、湖泊等;社区范围内的农场、果场、花木场、水产养殖基地等;社区附近的景点:博物馆、科技馆、公园、动物园等;社区的便民场所:水果店、超市、花鸟市场、宠物店等等。社区自然资源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是也最容易被教师与家长所忽略。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充分挖掘社区自然资源,灵活设计活动方案,以此来丰富自然教育活动。在梳理分析家庭、幼儿园及社区蕴含的自然资源后,可以发现这三者之间存在交叉与重叠。幼儿教师要充分挖掘并利用自然资源,以此来加强家园合作,丰富幼儿园自然课程资源、开展更为有趣的自然教育活动。

2.幼儿教育生态系统自然资源特性

在幼儿自然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不是盲目的,而要尊重自然资源、凸显自然资源的特性,如多样性、生成性、多功能性、便捷性。在组织自然活动时,要体现这些属性,要按照这些特性筛选、组织自然课程资源。

2.1多样性。自然资源种类较多,比如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气候资源等等,它们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多样性不仅体现在种类上,还体现在形态与类别上。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可以为幼儿园自然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教师在开展自然活动时,要遵循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大胆挖掘并利用自然资源,为幼儿提供完整的自然经验。

2.2生成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自然资源处于不断变化与生成的状态,如植物的萌芽、开花、结果、枯萎;动物的繁殖、生长、死亡等等,动植物资源的生成性可以为幼儿展示生命的变化过程。教师在利用自然资源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时,要能够体现出资源的生成性,实现自然活动的不断生成,还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延伸出更多的活动。

2.3多功能性。自然资源的多功能性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多元发展。自然资源没有特定的操作方法或流程,因此具有开放性,可以促使幼儿自主思考与操作,不同的幼儿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发展水平,可以创作出不同的作品。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拓宽思路,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充分挖掘自然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2.4便捷性。自然资源的获取极为便捷,例如路边的砂石、树叶、贝壳等,其数量多、成本低,教师在选择自然资源时,可以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及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选择一些幼儿生活范围内常见的、生活化且简单的自然资源,例如家里的宠物、盆栽,幼儿园内的树木等等,引导幼儿在自然活动中进行科学探索,引导幼儿养成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的习惯。

3.幼儿园自然教育活动组织策略

3.1结合幼儿实际情况生成活动。幼儿是自然教育的主体,在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互动中获得经验与发展。但是由于幼儿与自然环境都处于变化发展的过程,提前设定好的自然教育活动方案未必符合幼儿实际。因此教师要做好幼儿的观察与研究工作,注重幼儿周围环境的变化,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需要、兴趣爱好来生成自然活动。幼儿生活事件与幼儿问题最能体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发展需求及实际水平。因此,教师可以从幼儿生活事件与幼儿问题这两个角度入手,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来开展具有教育意义的自然教育活动;通过分析幼儿问题来找出幼儿新的兴趣点、幼儿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进行自然教育课程设计,使自然活动主题更能满足幼儿需要,帮助幼儿获得发展。

3.2自然资源准备及整合。资料资源准备是资源整合的基础,教师要先根据活动主题及需要来梳理家庭、幼儿园及社区内的资源,确定本主题自然活动所需要准备的资源。其次,教师要做好资源整合及活动的准备工作,下面结合动物园春游活动为例进行分析。(1)在自然活动实施前,需要做好资源整合与活动准备。首先,教师要商讨本次活动方案,选定场地、交通工具等,然后将预算及方案报送组长及园长审批。第二,将活动计划以短信或纸质的方式告知家长;与动物园协商并做好实地考察工作,提前熟悉动物园的游览路线、卫生间位置等情况,找到适合开展定向活动的区域;提前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工作;根据活动方案做好分工,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位。第三,梳理并利用自然资源。在家庭资源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告知家长需准备的春游物品,比如衣服、帽子、书包、水杯等,引导家长在家里做好儿童安全教育工作;邀请家长志愿者参与到春游活动中来。在幼儿园资源方面,教师要准备好出行所需的校车,提前购置一些急救药品、食物,做好全程安全保护工作;邀请其他具备春游经验的教师进行活动指导,以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案。在社区资源方面,动物园工作人员要在做好全程的引导与介绍工作的同时,加强安全管理。(2)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资源调整与利用。教师在动物园春游过程中,先按照原先的活动计划来开展活动,从幼儿园坐校车准时出发;在春游活动的各个环节结束后,要清点人数,校医要随时做好急救准备工作。幼儿在活动期间,教师要做好记录工作,以照片或视频的方式进行场景抓拍,密切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如果发生意外,要及时打电话告知家长与园长,做好拍照取证,校医要立即采取救治,如果情况严重要及时送医。(3)在自然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做好资源管理工作。幼儿在参加春游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近距离接触大自然,认识并了解更多的动物,感受到自然活动的乐趣;教师还可以利用本次活动来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文明出行意识,对幼儿开展关爱动物及环境的教育工作。教师可以将本次活动中拍摄的照片与视频保存到幼儿成长档案中来,利用照片来装饰班级的主题墙,也可以将照片送给幼儿留作纪念。

3.3组织自然教育活动。幼儿园自然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利用好自然资源。首先,需要创设生态自然的整体环境。比如根据活动主题来装饰班级的区角、墙面、走廊等活动空间,将与主题有关的自然材料、绘本、音乐渗透到环境中来。其次,提供自然材料。教师要引导幼儿收集自然材料,或将准备好的自然材料投放到活动区域中来,减少图片视频的使用,给幼儿以最直观的感受与观察,让幼儿自主探索与思考。最后,自然活动需要回归自然生活。(1)教学活动。自然活动的开展是一个多环节的过程,教师要将自然活动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进行科学计划与组织,以确保活动的连续性与经验的循序渐进和完整性。(2)日常生活活动。生活活动目标既可以通过生活活动达成,又可以通过自然活动达成。比如在种植活动中,幼儿会养成观察种植区的习惯,浇水后会自觉洗手,或养成打扫卫生、整理环境的习惯。(3)游戏活动。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在自然活动中利用游戏的方式,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与游戏空间,为幼儿营造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提高自然活动水平。

3.4完善自然活动审议及评价体系。对自然活动进行全程审议及评价,有助于保障幼儿园自然活动的科学性。(1)在自然活动实施前,幼儿教师与家长可以针对活动方案的可行性进行探讨,重点审查活动方案是否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活动目标是否均衡,实施途径是否多样化等等,以此来提高活动方案的科学可行性。(2)在自然活动实施中,幼儿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利用教师互评、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来审查活动的科学合理性,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专业水平,有助于丰富资源的利用水平,进一步拓展现有活动。(3)在自然活动实施后,园长、教师、幼儿、家长可以一起来评价活动效果,教师可以根据综合性的评价结果来判断此次自然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帮助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课程资源开发能力、自然活动组织能力。

【参考文献】

[1]谢高明.儿童游戏权利的教育价值及其保障策略[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05):41-45.

[2]姜勇.“生成课程”模式初探———兼论幼儿教师在“生成课程”中的角色[J].教育导刊,2002(03):12-15.

[3]郑三元,管玮玮.幼儿园生活事件的教育意义[J].学前教育研究,2013(01):15-18.

[4]瞿鸿艳.论生态式学前课程的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12):59-62.

作者:李莹 单位:泰州市高港区东方明珠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