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主题墙环境创设问题

幼儿园主题墙环境创设问题

摘要:随着学前教育思想不断的发展,“把环境还给孩子”、把主题墙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所认同,创设主题墙环境已渐渐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

关键词:主题墙;环境创设;问题对策

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幼儿园教育环境尤其如此。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纲要》中提出了“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1]的思想理论;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则是将“环境创设与利用”定为衡量幼儿园教师专业与否的标准之一。由此可见,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在幼儿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当前许多幼儿园在进行环境创设时却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进行主题墙创建时,目标模糊不清、价值定位不准,这样就直接影响了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一、主题墙相关理论依据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幼儿园环境。幼儿教育领域中,广义的环境是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幼儿园内部的小环境,也包括园外的家庭、社会、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陈鹤琴先生曾经提出过:“幼儿园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带给他们刺激的一切物质。”[2]2.主题墙面环境。一般而言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部分。幼儿园墙面环境属于物质环境的内容,主要包括:围墙、园内公共空间墙面、室内独立空间墙面。总而言之,墙面环境指幼儿园室内墙面环境,包括活动室、卫生间和休息室墙面环境。这些墙面都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同时也受幼儿发展的影响。

(二)相关理论基础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智力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经过不断的同化、顺应、调节和平衡的过程,得到了发展。皮亚杰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变化的规律,把儿童智力发展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其中2—7岁为具体运算阶段。幼儿动作内化经历了感知运动阶段(0-2岁),动作越来越内化,产生了智力的内部形式,表象思维产生。这时幼儿行为表现出象征性功能。这个时期的幼儿对绘画和象征性游戏兴趣很大,丰富多彩、造型可爱的墙面环境能引起幼儿强烈的注意力。教师通过针对性的言语引导,能激发起幼儿对墙面环境内容的兴趣。2.蒙台梭利教育的环境观。蒙台梭利认为,如果儿童被置于一个有利于他们自然发展的环境中,使他们能按自己的需要、发展的节奏和速度来行动,他们就会显现出惊人的特性和智慧。她认为,儿童的身心是在外界刺激的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是个人对环境的自发的活动。在蒙台梭利学校中,环境教育儿童,即蒙台梭利博士认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内容,而且教育方法的许多方面亦由环境所决定。由此可见,在蒙台梭利教育环境观中对环境的重视和对环境积极作用的肯定。3.布朗芬布伦纳理论。布朗芬布伦纳是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美国问题学前儿童启蒙计划的创始人,生态学理论中著名的“生态系统理论”即是由他首先提出的。它将儿童的发展看作是一系列嵌套结构,每一层都影响儿童的发展。有涉及儿童与当前环境的微观系统,有涉及儿童当前背景之间联系的中间系统,有影响儿童,但儿童不在其内的社会背景的外层系统,还有广泛文化意识形态的宏观系统。这些嵌套的系统都存在于历史系统中,任何环境都会随着时间而变化。教育理论基础为我们的教育行动提供了思想来源以及方法论的指导。通过以上不同的教育理论,我们可以发现环境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幼儿的教育中我们应该将环境创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使环境创设发挥出相应的教育价值,以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

二、幼儿园主题墙环境创设的教育功能

1.墙面环境的教育功能

墙面环境的内容对幼儿的认知、行为发展具有指示性和导向性。教师通过有目的的创设,在墙面环境中给幼儿呈现一些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能够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幼儿通过对墙面环境的观察和思考,能够获得心理和行为的发展。

2.墙面环境的审美功能

好的墙面环境尺度宜人、比例恰当、造型优美、布局合理,能给幼儿美的享受,让幼儿在欣赏美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审美的满足感,还能不断的提升自己对美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最终潜移默化的提升幼儿审美能力。

3.墙面环境的氛围烘托作用

墙面环境的创设为幼儿营造某种氛围,受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色彩对氛围的供托。根据色彩的联想和想象,暖色系的色彩可以为幼儿营造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冷色系的色彩可以营造冷静、紧张甚至不安的氛围。主题墙的色彩搭配协调统一,给人一种心理平衡感,可以为幼儿营造出安全的心理环境,而色彩搭配混乱的环境则可能造成心理的紧张感和不适感。

三、幼儿园主题墙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的主题墙环境创设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一部分,通过对主题墙环境的有效设计和合理规划,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并且能够培养幼儿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发展。但当前许多幼儿园在进行环境创设的时候却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教育目标模糊,忽视儿童主体性作用

幼儿园的主题墙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而当前许多幼儿园在创建主题墙时,未能正确理解与把握主题墙对于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目标,使其教育目标指向不明。例如在主题墙的环创过程中,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甚至大包大揽了一切任务,幼儿反倒成了参与者,幼儿的主体性地位无从体现。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实现幼儿发展的教育目标,而且也会妨碍幼儿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环创内容零散,忽略活动相关性作用

幼儿园在进行主题墙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会因为一味追求环境创设的数量而随意选择内容,忽视了与教育内容的相关性,导致将一些与教育内容无关的课程素材也体现在主题墙中,这样做不仅未满足幼儿学习的兴趣与需要,而且也造成了课程资源和教学时间的极大浪费,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3.类型材料单一,轻视家长支持性作用

袁爱玲认为:在幼儿园进行环境创设时应遵循适合性原则、丰富性原则以及平衡性原则。但是,很多幼儿园的主题墙面环境创设类型单一,不能与其他相关主题的内容融会贯通,而且环境布置的材料多是通过幼儿园统一采买,而很少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也未能充分利用和挖掘家长已有的资源来弥补幼儿园现有资源的不足。

4.功能体现不足,弱化社会背景性作用

孙学勤从主题墙的教育功能角度出发,系统的论述了主题墙创设应该体现一定的目的性和多功能性。但是目前许多幼儿园在进行主题墙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出于美观的考虑以及为了达到充分展示的目的,教师会将收集到的主题资料、儿童作品、活动照片按一定的分类进行简单的粘贴、选择,并不会关注这些素材背后的教育意义,也很少与当前的社会背景知识相结合。这种过度追求美观度,不顾实际的做法,模糊了主题墙的功能,弱化了其教育价值。

四、改进幼儿园主题墙环境创设的对策建议

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由此可见,环境创设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融合过程,同时,幼儿园的主题墙环境创设也是一个持续且漫长、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因此,在主题墙环创过程中,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策略。

(一)明确环创教育目标,尊重幼儿主体地位

幼儿的思维是以直觉行动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认识周围事物大多是依靠直接感知的。因此,在主题探索活动中,首先要明确主题墙的环境创设应该达到的教育目标;其次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环境的创设,把环境创设的主动权交给孩子,教师承担着观察者、倾听者、支撑者的角色;同时,教师要多关心孩子,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和需求,激起他们创设主题墙饰的积极性,然后多倾听孩子的看法,给孩子提供支撑,发动幼儿单独制定墙饰的内容。

(二)重视环境创设内容,紧密联系教育活动

在主题墙开始创设前,老师就要慎重构思,选定合适的主题墙内容。在进行选择时,首先要考虑与教育活动紧密相关的内容,摈除那些与教育活动无关的素材,做到主题墙环境创设精简美观。同时,这些内容的选择不是凭空捏造,而是根据孩子的兴趣与需要,符合孩子们身心发展水平,并且结合幼儿所学习的五大领域或者课堂的延伸,融合多领域的知识教育。这样的主题墙环境的创设既能与教育活动紧密融合,了解多领域的教育理念,还能使幼儿参与活动乐在其中,增加幼儿环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增强家校有效合作,丰富资源材料类型

在主题墙的建设方面,首先应该综合同一主题的内容,丰富主题墙创作类型;其次,在材料的运用上,应该就地取材多利用身边废旧之物;最后,应该充分利用家长已有的资源,丰富环创的主题来源和内容素材。在此过程中,家长和幼儿一同参与工作,不但可以加深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理念的理解,更能让家长体验到自己孩子的发展变化,特别有利于亲子互动和家园共育。故此,幼儿园方面应建立相应的家校联系措施,并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使家长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发展模式,争取让家长参与其中建言献策,共同促进幼儿园的良性发展。

(四)关注环创教育价值,融入社会文化知识

在进行主题墙的环创工作时,应该正确把握主题墙的教育价值,切忌因为一味的追求美观而顾此失彼。同时,关注主题墙的教育价值还应该融入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因此,在主题墙的建设过程中,应该从我国当前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结合实际,构建属于中国特色的内容,加强幼儿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增强文化自信;主题墙的创建也应该结合当下社会发展的趋势,创新主题内容,体现时代特色。基于此,幼儿园的管理者在开展幼儿园工作的时候,应该具有大局意识,并立足于整体,考虑大的社会背景,将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纳入到整个的幼儿园建设之中。综上所述,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一门艺术,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调动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引导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学习到宝贵的知识与经验。不同地区的幼儿园都有其自身发展的优势,教师充分开动脑筋,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挥本地优势,认真探索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理念,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富荣.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6

作者:曾燕 单位:渤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