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论文(4篇)

中学音乐教学论文(4篇)

第一篇:中学音乐教学兴趣理论运用

一、从教师自身做起,发挥个人魅力

从开学第一节课起,音乐教师的举止言谈就要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充满着艺术感的激情,牢牢地勾起学生想要模仿、学习的欲望。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神情状态要做到充满活力,尤为上课前的十分钟,教师想要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要用生动的言语或动作,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欲望。在课堂上,要与学生创造一种相互交流、平等民主的教学气氛,与之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记得把笑容和关爱留给学生。

二、把学生引进音乐世界的门槛,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流行音乐着手

和同事们在一起的时候,不约而同就会谈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你所教的学生都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呢?大家的回答语出惊人地一致,就是对流行音乐非常感兴趣。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只有学生对所学的音乐感兴趣了,才能让他们把注意力放到学习的音乐中去,这样才会产生自己的想法,进而对音乐达到创新认知的一种高度。既然学生大都对流行音乐感兴趣,作为教师就可以从此着手,从而逐步把学生的好奇心打开,带领他们进入音乐世界的大门。教师可能在大学师范学习期间并没有系统地研究过流行乐,甚至部分还存在偏见。其实好好斟酌一番,流行乐才是国家改革开放初期为老百姓普遍接受的大众音乐并且它也经过了一小段的发展时期。现在的学生出生在流行音乐盛行的时期,身边到处可以接触到它,他们中所了解的时尚前卫音乐可能比老师知道的多得多。我们就该放下老师的身段,深入到他们当中去和他们做音乐上的朋友,一起探讨研究当今的流行音乐。就这样一步步,“润物细无声”地把学生引入到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中,同时我们自己也在流行音乐知识方面充电学习,补充知识的不足。想来真是一种两全其美的好方法!

三、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让音乐充满生活,让生活充满快乐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有助于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从而自身修养再进一步提高。教师在授课中经常提点生活与音乐的关系,让学生喜爱音乐、热爱自己的生活,让音乐跟随一生,提高生活的品质。在平时的教学环节中,从生活入手,积极引导学生加入生活情感,并结合平时的音乐现象、社会经验,乐于主动探索音乐和人生的关系,使得音乐课程变为一种感性的艺术化生活体验。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努力使音乐充满生活,生活充满了快乐。这是学生乃至所有音乐教师的美好希冀。通过生活与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对音乐教学的感情,是终身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完美体现,也是现阶段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

四、丰富评价机制 

学生在上课学习的过程中,一直把获得眼前的成功满足感作为直接目标,得到得越多,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越高。少些批评多点表扬,少些挑剔多点鼓励。切忌空泛大话,用亲切和蔼的语言说出:“你声音真好听!”、“动作真优美!”、“思维真活跃!”等具体的话语来夸奖学生。假设我们的教学评价语言能为培养出热爱音乐和生活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那就是非常动人的教学成果!

五、开展竞赛

课堂上开展竞赛活动是课堂上激发和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较好的方法。典型的是以组为单位,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要求进行抢答或表演,看哪一组表现得最积极,并给予不通程度的表扬和奖励。例如音乐课中《缤纷舞曲》,这一单元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根据这一特点,就可采用竞赛的方法:1.请学生猜出歌曲的名字,然后进一步提问:你认为这首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感呢?2.老师给学生明确歌曲的演唱情感方式,划分各小组依次演唱该歌曲并比赛。3.请各小组的学生代表到教室前面根据歌曲韵律表演简单的舞蹈动作,比一比哪个小组最优秀。这种比赛的方法,需要小组成员的合作,不仅是一种竞赛的形式。

六、鼓励各施展才华

教学中,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创造展示才华的平台。多鼓励学生各自施展自己的才华,点燃兴趣之火,让每一位学生秀出自己、表现自我,让每一份真情自然地释放。无论是有关音乐的才能,或是文化知识方面的才能,都要培养他们勇敢地表现出来。因为21世纪的今天,家长越来越注重孩子在音乐或文学、书法等素质修养方面的培养。学生在课余之时应该会有一定的爱好特长,教师要在课堂上予以鼓励,使学生敢于在大家面前展示。例如在班里举办唱歌比赛、绘画比赛、诗歌朗诵会、故事演讲会,还有加强美文诵读、培养良好的晨读习惯等,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七、总结

总之,为了提高音乐教学,教师必须用生动的形式将知识内容结合起来,创造一种有节奏、有形象,既和谐又生动的教学气氛。教师要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把自己的位置摆正在“主导”上。在教学过程中,使课堂充满知识性、趣味性、创造性。这样一定会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学生必会欢跃,情不自禁地投入到美的音乐世界中。

作者:何嘉翊 单位: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

第二篇:中学音乐教学改革探讨

一、中学音乐改革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大部分中学生家庭条件都非常好,日常生活作息无规律,严重缺乏休闲娱乐的活动,中学生学习音乐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期,通过教学改革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自己喜欢的音乐课当中,打破了以往音乐课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个性发展,大部分学生不能如愿以偿的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如:民族类的、通俗类的和流行类的,经过教学改革,不仅能使学生拥有一技之长,还用利于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给学生带来了极大满足感,为学生营造良好音乐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使学生产生较强的音乐求知欲。

(二)有利于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中学音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其目的是为了更好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兴趣,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探究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求最佳传授知识的方式不断的发展学生个性,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求职欲望。

(三)有利于音乐教学活动的轻松愉悦化

中学音乐教学活动主要是对以前陈旧、呆板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改善,不断提升音乐艺术内涵,例如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先进行识谱,然后再进行练谱,最后填写歌词,最终将中学音乐改革成适合中学生身心健康的教学活动,给中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自觉的学习音乐,欣赏音乐,达到符合音乐艺术内涵的改革教学目的,使学生真正体会到音乐为人们带来的快乐,与大家共同分享好听的音乐。

二、中学音乐改革的措施

(一)科学合理的运用音乐教学法

加强中学音乐教学法的创新与改革势在必得,科学合理的权衡多种音乐教学方法的利弊,不断提高中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审美能力,旨在培养中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习惯,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会积极主动的学习音乐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选用教学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情商和音乐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全面权衡改革新出现的利与弊问题,筛选优良的、适合教学的科学方法,成为音乐教师教学创新的目标。

(二)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在中学生阶段,音乐素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对中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对歌曲的不同意境非常敏感,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制定教学计划、内容和方法,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让学生进入音乐的意境,感受在音乐旋律的美感和舞蹈的动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深化中学音乐教学改革

中学音乐教学不只局限于文化知识的教授,还将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艺术进行传播,具有较强的感受力和欣赏力,音乐教育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作用。因此,中学音乐课作为当代美育教育的重要意图,深受社会的关注并得到广泛的推广,面临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对于中学音乐的教学来讲,在教学技术上和思维意识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所以中学音乐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完善,依据学生个性特点作出合理的调整,深化中学音乐教学改革是一条长远的道路,需要教育界的不断推进和完善。

(四)提高中学音乐教师教学基本功

在完善音乐教学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中学音乐教师教学基本功,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中学阶段的音乐学习主要是作品赏析、乐理基础知识、声乐练习等教学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无法做到全面、具体,只能根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特点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内容进行教授,在与音乐教师访谈中得知,他们教授中学音乐课是有选择性的,比如音乐课本上例举的是不同题材歌曲的典型范例,对音乐的欣赏阶段和乐理知识的讲解只是一带而过,这样无法保证音乐内容的高质量完成,所以提高中学音乐教师教学基本功显得非常重要。

三、结语

音乐课程是中学实践教育活动性最强的课程,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当中,他们无论是认知结构上还是思维方式上都发生巨大变化,中学音乐教育也是学生认知和体会音乐艺术美感的最佳时期,对其一生都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音乐教学活动的不固定,所以音乐教学模式始终处在不断探索的阶段,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中学生学习音乐的需求,首先应科学合理对音乐教学法进行创新,其次是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深化中学音乐教学改革,提高中学音乐教师教学基本功,从实践教学上引导和帮助中学音乐教学活动走上高效率和优质量的教学方向。

作者:于新宇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第二中学

第三篇:多媒体技术中学音乐教学有效运用

一、在中学音乐演唱教学中恰到运用多媒体技术

传统的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都是凭借着教师的感觉和经验,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一般是定性的标准,而不是定量的标准,例如要求演唱的“甜美一点”“声音饱满一些”“亮一点”“圆一点”等等,这些定性的标准往往需要教师多次纠正和学生的勤加练习才能够实现,教师很难对班级里众多的学生做一对一的知道,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缺少参照物,无法感知是否达到了要求。但是如果在演唱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够把歌曲复制下来,课堂的教学就有了延续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课堂上最良好的声音表现,带到课下去勤加练习,巩固和加强良好的演唱状态,同时还可以凭借多媒体技术做乐队伴奏,强调节奏与风格,让学生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树立较强的风格观念和节奏观念,表达出来的音乐才更具有准确性,这样也是避免单一的乐器伴奏而产生一些教学问题。

二、识读乐谱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

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识读乐谱的难点和重点知识,制作成音乐课件,甚至可以附带一些小动画的元素,把一些声音或者是图片文件插入其中,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够图文声并茂,让学生首先获得美的感受,吸引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唤起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同时也比单一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更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鉴赏与感受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

通过多媒体技术使得教学实现视听相结合,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鉴赏、欣赏能力,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的“感受”、“视觉”和“听觉”是衡量音乐鉴赏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如果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大前提,那么学生在缺乏兴趣的情况下对学习内容的吸收程度可想而知,教学的目的就无法实现,因为良好的兴趣比教师严格的管教要强的多的多,中学生受到年龄阶段特性的影响,对形式新颖,比较具体的音乐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而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动能静、声像同步、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达到视听结合的目的,这样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多媒体技术能够直观的展示课堂上所需要的视频、图像和文字,能够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在音乐鉴赏过程中,如果一味的让学生听重复的磁带演唱或者是教师的演唱,会让学生感到单调和枯燥,注意力很难集中,教学也达不到良好的效果。但是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VCD、音乐CD等环绕立体声和高清大屏幕画面,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想象力,让学生感同身受,激发他们强烈的音乐创造欲望和表现欲望。

四、音乐创造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领域里面展现了强大的优势,能够实现声音、动画、图像、图形、数据和文字的有机统一和融合,多方位、多层次的展现教学的音乐之美,能够创造一个相对比较优美的已经,把抽象的、枯燥的音乐理论具体化和形象化。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场景,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过利用高品质音频和音乐设备,让学生真是的感受到自己的作品,同时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体验,从而形成自己对音乐的看法和想法,可以随时更改和变动,直到学生自己满意。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纸上谈兵,理论联系实际,这无疑比“黑板+粉笔”更能够吸引学生,因为它不仅可以拓宽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可以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

五、总结

教育领域里面是不能缺少多媒体技术的,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音乐教学的挑战和冲击,如何完善和发展这些多媒体技术,使之更好地在中学音乐教学领域中恰当的运用,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增砖添瓦,如何为教育事业创造出更大的贡献,将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要面临的严峻考验。

作者:刘翠珍 单位:江西省寻乌县寻乌中学

第四篇:中学音乐教学情感教育渗透

一、渗透德育的音乐教学

德育渗透在学校教学的方方面面,在音乐教学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元素往往是深层的、内在的、个别的甚至隐藏的,教师要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例如,通过公益歌曲的学习,可以渗透德育。公益歌曲具有的号召力能为大众接受,公益歌曲承载的社会责任感还能激励心灵,将情感、正能量传递给学生。世界和平、保护环境、关爱他人、社会文明等主题思想,都能为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将情感融入音乐教学

苏霍莫林斯基曾说,我们教给他们的知识是同人的情感世界融合在一起的,热爱自己学科的老师,他的学生也充满热爱知识、科学书籍的情感。音乐教学也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投入充足的情感,将德育情感融入课堂教学。教师要对课本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在熟知音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要深入探究作者创作时的情感表达,通过富有感情的讲解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教师的情感表达不仅可以感染和引导学生,还能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情感张力,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体验音乐,提高课堂效率,有效地达到德育的效果,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

三、善于挖掘音乐情感

《乐记•乐本篇》有云:“凡音之起,由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这充分说明不同的音乐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思想情感。为了更深刻地感悟作品的真实情感,中学音乐教学中要充分体会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音乐的词句是作者的情感升华,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通过这些显著性的语言文字可以更好地把握作者在创作音乐作品时的心情感受,进而对整首歌曲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还可以通过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其本人的经历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帮助学生找到情感体验的入口。例如,贝多芬在“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的情感中而创作的《命运交响曲》,正是贝多芬与贫穷、疾病、失意等不幸命运不屈不挠斗争的反映;当失聪的贝多芬身处宁静安逸的乡村,创作了《乡村交响曲》,以表达对大自然的浓浓依恋之情。

四、创设情境,引发情感

中学音乐教学中,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以引发学生的真实情感,并深化学生对音乐的情感认知。这要求教师善于创设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音乐审美情境,运用专业术语、多媒体展示、体态模拟等是创设情境的重要形式。教师在使用语言描绘情境时,要善于讲究语言艺术,通过多种语言技巧和方法,把学生带入和音乐紧密结合的音乐审美情境,用引人深思的言语引领学生去想象、去思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把握和理解音乐情感。使用多媒体以图像和声音结合的形式,再现具体形象的情境,快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情境,激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共鸣。使用体态模拟,如教师的表情、动作姿态、活动空间的变化,形成富有立体感的音乐教学,产生“以音显形,以形扬音”的效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跟随教师用心体会音乐,把握音乐的内涵情感。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情境的创设是通过多种途径实施的,教师要灵活使用方式方法,引发学生与音乐的共鸣,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音乐情感的迷人,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引领学生聆听音乐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是从听觉上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感悟音乐中的情感。学生只有聆听才能最直接地感受音乐所带来的心灵感触。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聆听音乐,从音乐的节奏、乐器中感受作曲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以更深入地了解音乐。在聆听音乐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具象手段,增加音乐画面感,帮助学生对音乐有全方位的了解。如教学《春江花月夜》时,随着音乐的变化,播放不同的画面,音乐与画面完美结合,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江南春夜美景;同时配以《春江花月夜》诗词朗诵,以音带情,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情景交融,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体悟其中的“使人伤感,未免有情”。

作者:梁羽 单位:石家庄市长安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