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前教育发展运用(5篇)

幼儿学前教育发展运用(5篇)

第一篇: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发展建议

幼儿园布局调整,是指对现有幼儿园格局进行重新规划,以提高学前教育的投资效益。由于“布局”讲究空间配置和呈现方式的合理性,因而特定领域的布局应与上位及相关布局相协调。[1]显然,对于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来说,有无规划、规划得如何,意义重大而现实。

一、我国学前教育长期是短板———“欠账过多”

长期以来,“穷国办大教育”是我们听到最多的有关“教育国情”的管理解释。其实,公开数据和比较研究都表明,这种解释是简单化的。[2]实际上,我国教育财政比例常常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在这较少的教育财政经费里,又极不合理,形成“大大、小小、欠幼”局面。

1.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长期“欠账”。所谓“大大、小小、欠幼”,是对我国教育经费分配格局的一种形象表达。大意是我国财政中教育投入长期欠账,并且结构很不合理:大块的钱用在高等教育(大学),小块的钱用在基础教育(以小学为代表的义务教育),对学前教育熟视无睹(幼儿园、托儿所)。显然,我国学前教育长期是教育短板———“欠账过多”是最简明的概括。众所周知,新中国前30多年以计划经济为主,我国学前教育被视为“后勤”,“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是其任务之一,公办园(包括集体园)一枝独秀。世纪末市场化改革后,原有的公办园经过“关停并转甩包袱”后所剩无几,学前教育资源总量急剧下降,而民办园则“自然”生长,逐渐占据主流。需要指出的是,在相当长时期,我国涉及幼教的几次变革,大多是作为其他改革的适应性调整,实际上是“被改革”。根据统计,直至2009年,我国幼儿园总量严重不足,城乡学前教育三年的毛入学率仅为50.9%。

2.农村学前教育身处弱势,发展严重缺失。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上还存在着严重的城乡不平衡、区域不平衡、园际不平衡。这种不均衡不仅导致城市幼儿的“入园难”,更导致农村幼儿的“难入园”———城市的“入园贵”“入园难”(难入优质公办园)与农村的“入差园”“难入园”并存。其症结是:总量不足,发展水平极不均衡。以城乡不平衡为例,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差异十分严峻。近40年来,前30年我国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严重缺乏,不少乡镇连一个公办园都没有;有公办园的也主要坐落在乡镇政府所在地,覆盖面极为有限;民办园也多选择交通便利、生源多的地方,贫困偏远地方很少有人去办园。农村幼儿长期处于无园可入,尤其是无法就近入园的境地。于是,不少留守儿童成为散养的“野孩子”,而随迁子女则成为圈养的“野孩子”。由此诱发了一系列问题,甚至发生了一些恶意性事件。以安徽省为例,直到2007年,按师生比要求,全省专任教师配置的达标率不足20%。迄至2013年底,全省专任教师应有111967,实际上只有51120人,约占46%。农村幼儿园专任教师比例不足城市四分之一,入园率低于城市近40个百分点。

二、农村幼儿园布局研究不足,亟需联系实际研究

1.近年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意义被重新认识。值得高兴的是,经过10多年的反思,学前教育事业的意义在我国被人们重新认识。在新世纪里国家已经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2010年,两个与学前教育有关的重要文件出台,给学前教育事业大发展带来空前机遇:一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它为学前教育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描绘了蓝图。二是《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它对学前教育发展做出全方位设计。由此,各地以积极态度发展学前教育,落实“行动计划”。在“规划纲要”和“若干意见”的引导与设计下,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进入“春天”。特别是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和中央财政支持的系列项目,以县为单位连续实施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根据教育部网站资料,实行“行动计划”五年来,我国学前教育投入和幼儿教师迅速增加。截至2014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0.5%,比2009年提高了19.6个百分点,成为我国近年教育事业发展上的一大亮点。”

2.农村幼儿园布局亟需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但是,由于历史欠账过多,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大多处于“野生状态”:总量严重不足、设施设备简陋、课程教学随意、教师素质不高、园际恶性竞争、安全隐患潜伏和小学化倾向严重等现象十分普遍。这些矛盾可以从不同角度审视,但是,经济水平失衡、资源分配不均、幼教监管缺失,无疑是造成城乡学前教育不公的最重要原因。这也表明,当前我国城乡幼儿园布局亟待调整和完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挑战和机遇同在。令人遗憾的是,过往我们对学前教育及其管理尤其是学前教育规划、幼儿园布局的研究严重不足。有鉴于此,我们以“幼儿园布局调整”为题申报了研究课题,希望在调研基础上揭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

三、近年学前教育发展成绩显著,但仍需通过布局调整提升水平

1.历时5年对300多人进行全面系统调研。课题研究在查阅相关政策文件和研究文献基础上,主要采用问卷、访谈、观察和比较的方法,选取安徽省各地市300多名来自农村的幼儿教师、园长为研究对象(另有少量教研员和家长),对比分析毛入园率、园所类型、教师队伍、管理体制等指标,对与幼儿园布局相关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以下是调研中问卷部分的整理和访谈要点,从中可以了解一些基本情况。

2.问卷调查围绕幼儿园布局情况和调整效果。问卷调查有258名调查对象参加,共设20题(其中3个多选题),了解我国农村幼儿园布局情况(个别题有1~3份丢失,故少数题的总和不足100%)。17个单选题,结果整理如下:(1)布局对民办园的影响———67.1%认为布局调整对农村民办园发展有影响,13.2%认为没有影响,19.8%回答是否有影响不清楚;(2)当地城乡幼儿园的差距———66.3%认为调整后农村园和城镇园间的差距有所缩小,10.5%认为差距进一步扩大,11.2%认为依然存在较大差距,10.9%回答不清楚;(3)当地家长对布局调整是否满意———9.3%认为非常满意,56.2%认为满意,8.9%认为不满意,0.8%认为非常不满意,24.4%回答对家长看法不清楚;(4)制约农村园发展最重要因素———50.4%认为政府支持力度不足,34.9%认为是落后的教育观念,各有5.8%认为是落伍的硬件和不合格且高流失的教师队伍,2.7%认为是其他因素;(5)所在地幼儿园布局调整是否合理———4.7%认为调整非常合理,72.9%认为合理,17.8%认为不合理,3.5%认为非常不合理;(6)所在地乡镇是否有公办园———62.4%回答有一所,20.2%回答有不止一所,8.9%回答目前还没有,8.1%回答正在新建;(7)所在园存在时间———58.5%表示调整前已存在,40.7%表示是在布局调整后才有的;(8)所在地农村新建扩建公办园教师来源———54.3%表示由教育局统招有编制即定编定岗,7.4%表示统招无编制即定编不定人,22.1%表示由幼儿园自招自支工资,15.9%表示通过其他渠道招聘;(9)所在地农村园的主管部门———6.6%表示由乡镇政府管理,72.5%表示由县教育局管理,19.8%表示由县乡共同管理;(10)所在园性质类型———71.3%表示属公办园(含部门、集体办),14.3%表示属普惠性民办园,10.5%表示属民办园,另有3.1%表示来自其他教育机构;(11)所在镇中心园校舍来源———53.9%回答新建,35.3%回答扩建;9.3%回答闲置校舍;(12)调整后农村园水平是否提高———74.4%表示整体水平有提高,15.5%表示并没有提高,8.9%回答不清楚;(13)调整后所在地城乡幼儿是否享受高质量学前教育———29.1%表示可一样享受,58.5%表示不能享受同质教育,11.6%表示对此不很清楚;(14)调整后所在地农村园环境条件是否得到改善———77.5%认为调整后得到改善,15.5%认为并没有得到改善,7%表示对此不很清楚;(15)所在地农村幼儿入园难问题得到解决情况———85.3%表示入园难问题得到解决,7.8%表示没有得到解决,6.6%回答是否得到解决不清楚;(16)调整后所在地幼儿园增减情况———57.8%表示调整后有所增加,27.9%表示并无增加,14.3%表示对此不清楚;(17)布局调整对个人工作的影响———74.8%表示调整后压力更大,20.9%表示没有明显影响,3.9%表示压力减轻。3个多选题,结果整理如下(括号内为调查对象的选择频数):(1)布局调整给幼儿园带来压力的来源:来自落后观念需改变(210),教师自身素质需提升(206),家长给予的压力(133),幼儿园给予的压力(98);(2)农村园在布局调整中应注意问题:提高教师质量(207),保证教师数量(203),园舍建设符合要求(152),公办园、民办园互补(105),避免一刀切(92),园长持证上岗(87);(3)布局调整得到明显改善的方面:教学条件改善了(203),教学质量提高了(142),入园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解决了(132),师资质量提高了(126),幼儿园经费落实了(89),教师待遇提升了(27),问题没有得到明显改善(29)。

3.访谈围绕布局调整和“一镇一园”工程情况。2014年11-12月,借学校承办“国培计划”,邀请部分农村园长进行专题访谈(共4次,被访谈人36人)。访谈内容广泛深入,主题是幼儿园布局调整效果和“一镇一园”工程。通过与园长访谈,我们了解到:目前我省农村园布局基本可做到“一镇一园”,但是,学前教育依旧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农村幼儿园中的一些“老大难”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诸如经费投入水平较低,缺乏长效保障机制;师资队伍数量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办园体制、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农村幼教小学化压力巨大,保教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等。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认真进行研究。不过,一些园长在工作中富有实践智慧———有些做法很值得我们思考并借鉴。例如,有些地区出现的“民办幼儿园火,公办幼儿园冷清”的现象,可以采取民办园反哺公办园的做法。此外,大部分园长提及有关部门和少数官员“不作为”和“乱作为”问题,这在农村公办园建设中表现比较突出:不少人只是将其当作一项任务,追求的是政绩和形象。我们认为其中可能既有官德问题,也有水平和方法问题。为此,在农村幼儿园布局中,政府特别需要把“好事办好”。首先,应该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分步调整;其次,需要加大投入,不仅仅是经费投入———多措并举,尤其是加强教职工队伍的建设,努力扩大农村园教学资源;第三,增加农村园建设普惠性政策的落实,相关部门应当强化保障;第四,理顺和创新体制机制,规范办园行为,切实提高办园质量。

4.以布局优化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协调发展。根据以上问卷结果,结合访谈、观察和比较研究,我们认为,如同我国迎来学前教育春天,通过5年多的努力,安徽省学前教育包括农村学前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成绩显著。截至2015年底,全省幼儿园共6988所,在园幼儿185.7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0.1%,比2009年都有大幅提高。应该说,长期积累的“入园难”问题初步缓解,原来扩大着的城乡差距得到一定程度遏制———成绩来之不易。不过,在肯定成绩,提高信心的同时,也要看到我省学前教育与先进省市还存在不小距离,农村幼儿园布局调整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还不少。[3]基于《安徽省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针对与发达省市的差距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本课题研究为促进安徽省学前教育发展提出如下建议:明确省政府统筹和各级政府主导发展与管理学前教育的责任,将学前教育纳入区域发展规划,探索建立实行“全国规划、省级统筹、县管为主、乡村配合”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幼儿园批建、师资组建同步机制;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建立帮扶与补贴机制,建构公办民办园并举互促格局,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幼儿教师编制和待遇,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素质;积极鼓励民众参与,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农村幼儿园覆盖率和入园率,促进学前教育内涵发展和健康发展。

作者:吴玲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褚宏启.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变革———新型城镇化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15(11).

[2]庞丽娟.中国教育改革30年(学前教育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沈建洲.甘肃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现状与对策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13(12).

第二篇:学前教育专业幼儿美术教学思考

摘要:

幼儿美术教学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有效对接,才能培养适合幼儿美术教学岗位的优秀幼儿美术教师,对此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应该在教学目标、教师专业能力、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实现与幼儿美术教学的对接。

关键词:

幼儿;学前教育专业;幼儿美术教学;对接

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与发展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了艺术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因此,通过有效的教学才能达到幼儿艺术修养的培养。在幼儿美术教学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师能力参差不齐,课程设置不合理,评价体系较片面。这已经成为教学中的硬伤。因此,提出优化建议,实现幼儿园美术教学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有效对接,才能真正做到教学体系的完善。

1明确教学目标与幼儿美术教学目标的对接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目的是培养未来的幼儿教师,最终的服务对象是幼儿。所以必须牢固树立“以‘幼儿’为出发点、以‘幼儿’为中心点、以‘幼儿’为落脚点”的教学理念,一切教学工作的核心都要围绕“幼儿”而展开。为此,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幼儿美术的特点,教师要了解幼儿审美心理的发展以及指导幼儿开展美术活动的方法和策略,不能只重视技能训练,也不能以此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幼儿园工作的幼儿教师。

2加强教师专业能力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需求的对接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其专业知识水平高低和结构特点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应该特别加强教师在幼儿教育原理和方法方面的在岗培训。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与完善相关制度和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加强业务进修,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和知识储备。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应该成为幼儿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

3实现课程设置与幼儿美术教学需求的对接

3.1科学完善美术课程各模块之间的配比

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模块中,主要分为绘画、手工、环境创设和美术欣赏四方面。其中绘画是基本内容,是重中之重,它大体上又可分为三个基本方块:美术基本功(简笔画与线描)、幼儿装饰色彩基础知识与运用、装饰性绘画的创意与设计(儿童画创编)。这三者中,儿童画创编无疑是教学的重点,应使它贯穿教学的始终,而美术基本功则是学好装饰色彩和儿童画创编的前提,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在一起。要加强幼儿美术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有必要开设幼儿美术教学论、幼儿审美心理、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等理论课程。加强理论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还可以提高学生将来的教学水平和为幼儿服务的意识。

3.2应该进一步重视实践类课程

课程内容应将美术专业基础训练与实习、实训紧密结合起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加教育见习、实习课时,把基础训练和见习实习交替进行。如在完成刮画课程教学后,让学生到幼儿园见习实习幼儿刮画教学,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刮画的技能,还学到了幼儿刮画的教学应用。应该特别加强教育见习和实习的管理,每位主讲教师要亲自带队指导,随时掌握学生的见习实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实践的目的、任务、内容、过程与要求等,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实践完成后,要让学生对实习情况进行总结,写实习报告。

4达到教学方法与幼儿美术教学需求的对接

4.1采用交互探究式的美术教学方法

教学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把单向性的教学活动引入自由开放的状态。在教学中通过图片,影像资料向学生展示各类绘画精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过程中理解作品的艺术风格及文化内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用这种交互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可以开展合作学习,课前将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方法分好小组,对于开放性的议题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者让小组成员之间合作进行一个较为复杂的手工活动,如为其他课程设计制作教具,在讨论和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分小组讨论、进行探究活动等。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互相观摩、学习并借鉴经验,共同探讨解决未来的幼儿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不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加强了学生的互动合作意识,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将来学生走向工作一线与幼儿互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2示范讲解式教学法

美术教学中,动手去画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但如果教师不提供任何范例,学生就会一片茫然,脑中一片枯竭。如果无任何内容去借鉴和吸取的话,我相信这“动手去画”就会变成纸上谈兵,毫无实际意义。所以在动手之前,应让学生欣赏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有名的无名的,各个画种、各个风格的美术作品。像海绵吸水一样,让学生从中去体会其内涵、了解其主题,借鉴其色调,从而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长此以往,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将有很大的飞跃。

4.3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如:给出一个定物,让学生进行联想创意表现,教师则可以从定物的形态、环境以及故事性等多个角度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和创意。通过学生的创意联想,一个简单的定物,经过变形、夸张、添加、装饰、几何化等的处理和加工后,最后形成一张构图饱满、内容丰富、创意独到的“创意装饰线描”。通过启发学生的创意联想思维,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潜移默化中转化成学生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教学方法,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幼儿美术教学将十分有益。

5完善教学评价与幼儿美术教学需求的对接

由于学前教育美术学科自身的特殊性,高职院校的美术教学评价要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美术教学评价模式,应重点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进行评价,其评价不能单靠分数决定,评价形式应该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作业通过展出,观摩的活动形式,形成“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外部指评”相结合的作业评价模式,从而提高学生评价的积极性,进而推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注重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学会扬长避短,鼓励学生不断进步。既要抓住静态结论性的评价,也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注重对学生的能力、情感等方面变化的动态评价。

6结语

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带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如火进行,归根结底,改革应以“‘幼儿’为根本、就业为导向、市场为标准”。在学前专业美术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目标,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手段,实现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与幼儿美术教学的对接,培养符合幼儿园工作需求的优秀幼儿教师。

作者:李根 单位: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与发展指导纲要(试行)[S].2001.

[2]郭萌萌.刍议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J].文教资料,2010(05).

[3]王大根.幼儿美术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沈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绘画美学,2009.

第三篇:学前教育学生创编幼儿模仿操研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可见幼儿体育在幼儿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幼儿体操又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形式,被广泛使用且深受幼儿喜爱,成为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幼儿每天进行户外活动的重要形成。因此,创编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幼儿体操是培养幼儿运动兴趣、促进幼儿身体发展的需要。其次,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具备独立创编幼儿体操的能力,从近两年由我校承办的合肥市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工作中就可以看到,幼儿体操的学、练、编、教每个环节都很关键,创编能力已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一项重要技能。只有掌握科学的创编技能,才能有效提高幼教工作者扎实的基本功;只有掌握正确的创编方法,选择符合幼儿身体发展的动作,充分调动幼儿学习兴趣和参与意愿,才能更好地适应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所以引导、鼓励幼师学生进行幼儿模仿操的创编具有实际意义。

一、幼儿模仿操创编的方法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创编

幼儿模仿操的目的在于发展幼儿身体素质,提升幼儿运动模仿能力,在增进幼儿健康的同时,还能对幼儿的智力、德育、审美方面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所以在创编的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身体机能、动作基础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幼儿特点的动作来确定具体创编内容。以创编1节操来说,三个班段的要求都不同,大班可安排4×8拍动作,每套操8节左右,节奏可安排一拍一动;中班可2×8拍为一节,每套操6节左右,节奏可两拍一动;小班则可1-2×8来进行,每套操4节左右,节奏安排4拍一动。从动作的编排上,根据大中小班的各班不同时期的接受能力安排难易程度不同的动作。小班主要是基础性动作练习,以动物模仿、游戏模仿为主,学习简单重复的动作;大中班以动作技能发展为目标,在于形成正确的动作姿势,以运动模仿和劳动模仿为主,要求方位、路线、动作要有一定的变化。

(二)结合趣味主题进行创编

1.根据动物动作及动作的典型特征进行创编。对动物进行模仿形象又具体,通过已经建立起动作的表象,对小猴子、大象、大公鸡、小企鹅、大雁等经典的动作、形象的动作、夸张的动作进行改编,配合走、跑、跳、蹲、弯腰等动作,同时借鉴、利用已有的资源如《世界真美好》《12生肖》等幼儿操都属于对动物的典型特征进行演示,再发挥想象大胆尝试,加上生动形象的儿歌,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提高她们辨别动物的能力。

2.根据劳动情节进行创编。幼儿对世界充满好奇,对家庭劳动环节更是关注。创编时,要善于观察生活的一些劳动场景,提取幼儿能够理解的劳动动作,将劳动情节操化,以简单的动作形式重复展现,重复并不单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对某些动作的衍生、派生。生活中的劳动情节有很多,可选取擦玻璃、拖地、洗衣服、叠衣服等便于实施的动作作为创编元素和题材,可以有针对性锻炼幼儿全身各关节,同时也能够引导幼儿参与家庭劳动,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高幼儿的劳动能力。

3.根据生活场景进行创编。把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景通过动作来展现,让创编源于生活,用动作体现现实场景,极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这样生活的典型动作,幼儿很容易记忆并且掌握。例如对洗脸、刷牙、划船、上学、睡觉等生活场景动作提炼,结合灵感进行创编,以此为创编要素,这有助于开发拓展幼儿的大脑思维,使幼儿在做操的时候能够提高对该生活动作的强化理解,进一步提高生活中一些行为的自理能力。

(三)根据动作的顺序性进行创编

动作的顺序性创编体现在动作的部位由上至下来进行。幼儿模仿操主要属于幼儿保健类操,所以动作编排要全面,由上肢到下肢,由局部到全身,结构体现在左右的对称性,循环进行,动作简单,路线清晰,以便于幼儿很好地掌握动作,逐步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不管是动物模仿还是生活劳动情节,均可根据动作的顺序来进行。完整顺序应包括:准备运动、伸展、肩部、上肢、扩胸、体侧、体转、腹背、踢腿、跳跃、整理运动环节。根据教学的要求酌情选择创编的具体节次,也就是设定哪些操节,确定好后再根据每一环节的动作,有针对性设定动作、路线及锻炼的部位。以四节模仿操创编为例,可安排整理运动、上肢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四)根据音乐的特点来进行创编

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音乐是展现体育艺术的有效途径,风格不同的音乐创造出来的作品都会不同。往往是先编动作再套音乐,后期需要不断调整动作来结合音乐的需要,而根据音乐结构和旋律特点进行创编,二者就能够做到完美相融合,就不会出现创编出来的动作与音乐不符、节拍不准确的情况,能够减少创编中的盲目性,有助于提高创编的效率和创编质量。还要兼顾大中小班的动作实际,必要时还要适当对音乐进行剪辑调整,音乐旋律速度要适宜,不能太快,也不能过慢,如通过有趣、动感欢快的儿歌:《我是一个粉刷匠》《小二郎》《捉泥鳅》《虫儿飞》等音乐特点与节奏来进行创编,不但生动富有童趣,还能让幼儿闻歌起舞,有助于养成自觉锻炼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因此,结合音乐特点进行创编会逐渐成为幼儿体操创编中的主流。

二、在教学过程中探析幼儿模仿操创编的具体实践流程

引导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编排动作时要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要根据对象的特点,结合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同时还要学习创编理论,以合理安排运动强度、难度,从而达到健体益智的双效力。完整的创编可以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突出主题→任务分解→展示评价→下园实践。

(一)明确目的,确定主题

幼儿模仿操形式多样,动作活泼可爱。首先,要明确创编的目的,紧扣主题进行创编,具有针对性,便于展现操节的风格。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划分七到八组,每两组为同类型的操,要求创编的主题不同、内容不同,这样创编出来的模仿操作品齐全,有利于资源的共享。

(二)任务分解,头脑风暴

小组内研讨,每人要承担一节的创编任务,即4×8拍。可1×8拍、3×8拍为主题模仿动作,另2×8拍则要体现锻炼的具体部位如头、颈、胸、下肢等。通过小组的讨论交流,激发出新的理念和创新设想,并融入简单的路线与队形的变化,再逐步串联编排成套动作。创编过程中要突出模仿操节的特色,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动作细节的把握,如跳跃运动时防止膝关节受损,落地要轻,脚尖先落地;体转运动锻炼身体的躯干,脚跟踩实不要移动;整理运动节奏缓慢,体现舒展与放松等。

(三)展示评价,以考促练

班级小组依次进行展示,成套动作呈现后教师进行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表彰鼓励提出意见;依据评价的结果小组边练边调整,反复斟酌,最后以考试的形式完成创编。同时将已经确定下来的自编操用影像录影方式记录下来,或以简易图文形式保存,以便于记忆,为日后实践教学环节提供参考。

(四)从做中学,下园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每学年都有教育见实习活动,通过下园见实习将所创编的成套动作教授给幼儿,要求示范动作规范、教学有法。在教学过程要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对动作进行再次改编,对难易动作进行调整,从而更加合理地达到创编操的要求及发展幼儿身体机能的目的。

作者:黄惠宁 周景 单位: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

参考文献:

[1]方学虹.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操创编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0(8).

[2]张建辉.论音乐结构进行幼儿体操创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2).

[3]王晋明,党伟熙.浅谈幼儿操的创编方法及注意的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职教幼教,2013(9).

第四篇:高校幼儿学前教育体育课程运用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在时代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就直接决定了时代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速度。尤其是对幼儿的教育,幼儿阶段的教育对一个孩子来讲属于萌芽阶段的教育,这就直接关系到了孩子在今后学习生涯中的学习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一系列重要的因素。所以,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教育是尤为重要的。幼儿的全面的成长不仅要有良好的知识储备,还应该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所以教师应该特别注重对幼儿进行体操教学。因此,在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对学生进行幼儿基本体操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本论文中,首先会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开设幼儿基本体操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进而对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幼儿体操;学前教育;体育课程

一、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开设幼儿体操课程的意义

(一)能够使学生充分的掌握相关的教学要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得心应手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的提高。之前许多教师以及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孩子只要成绩好就够了。但是现如今时代的趋势是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成绩好,而且身体素质也要达标。所以说作为一名教师,在今后的课程中提高自己的讲课技能是尤为重要的。在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开设幼儿体操课程,可以让教师在正式上岗之前先熟悉教学的要领以及各个应该注意的方面,这样在能在今后正式上岗后更加得心应手的开展教学工作,同时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既是符合时代要求的表现,也是符合新课标改革的表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的时代所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高智商的、能创造经济效益的人才,同时也需要身体素质过硬的人才。只有能力强、身体素质好的综合性人才才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而且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新课标的要求中也明确的点出了对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要求。因此,从娃娃抓起,从幼儿阶段就对小朋友们进行体操等方面的训练,是有利于孩子全面成长的。在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开设这门课程,有助于提前让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幼儿老师们熟悉讲课的流程以及各项规范,从而以更好的状态进入工作岗位。

二、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开设幼儿体操课程的现状

在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开设幼儿体操课程已经成为了各个高校的该专业中的普遍趋势。这不仅是符合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重要表现。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一课程的开设虽然在趋于不断完善的状态,但是还是有一些问题的存在。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物质条件不达标,基础的教学设备还比较差

物质条件不达标,基础教学设备较差是目前多所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学设备属于重要的硬件设施,它是支持教学顺利、高效开展的重要力量。甚至可以说,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幼儿体操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因为幼儿的体操课程主要分成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就是不使用设备的,而另一部分是需要借助设备的。如果设备差或者没有设备的支持,那么很多项目就没有办法顺利的开展,教学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很多学校的设备差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资金的匮乏,因为资金上严重不足,所以没有多余的资金来购买这些设备。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因为思想上对此不重视,认为这项课程不重要,所以并没有购买这些设备。

(二)学生的自身能力以及素质有待提高

即将进入工作岗位的准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能力以及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通过目前的教学活动可以看出,许多学生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以及素质就有待提高,他们自身的局限性就决定了在教学工作中会出现某些局限性。因为他们自己的角色定位认识不够,而且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够,因此导致了他们自身的水平、能力等也非常有限。

三、改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幼儿体操的应用对策

(一)改善物质条件差的现状,更新教学设备

在上述中我们已经提到了,落后的教学设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要想获得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有设备等硬件设施做保障。我们也提到过了,设备的落后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在思想层面上的不重视,第二个就是在资金上的不足。因此,要想改善这一问题,就要在这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校方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让他们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以及更新设备的重要性。其次就是要通过财政部门、社会支持等多种途径寻求资金方面的帮助,从而更新教学的设备。

(二)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以及素质

加强教师自身的能力以及素质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他教学思维及教学内容会直接影响到幼儿所接受到的知识。因此要针对现如今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来对症下药。首先,要丰富学生自身的知识架构,多为学生讲解一些专业性的知识,使他们的知识体系更加丰富。其次,还要多给学生创造一些去现场学习的机会,学校加强与幼儿园等单位的合作,可以让学生参加幼儿园的实习,给学生一些亲自去学习的机会,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最后,在知识丰富、实践活动参加以后,还应注重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以及自我反思的环节,然后进行总结,并将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作者:徐丹 单位:哈尔滨剑桥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健忠.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02.

[2]杨景元.论高校开设学前体育课程的必要性[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3,04.

[3]彭佳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特色体育课程的构建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06.

第五篇:学前教育学生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培养

摘要: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是一门专业技能课,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教师应通过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合理编排课程,明确教学任务;感悟幼儿舞蹈,精选教学内容;加强创编训练,来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是该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它与艺术院校的专业舞蹈课不同,也与业余舞蹈训练不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修养的作用,但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让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一些舞蹈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是要他们成为舞蹈演员,而是为他们将来从事幼儿舞蹈教学工作进行的职前训练。掌握一定的舞蹈理论知识,形成舞蹈动作示范能力,懂得舞蹈训练的基本方法,了解和掌握幼儿舞蹈创编的基本原理和策略,就成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的重要任务。本文仅从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谈一些粗浅看法,意在抛砖引玉。

一、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其实质是学习需要,具有引发、维持和加强学习行为的作用。学习动机应通过明确学习目的,启发学习的自觉性来激发。要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掌握一些舞蹈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的基本技能,这是为从事幼儿舞蹈教学工作时,能够运用舞蹈这一手段对幼儿进行美育及舞蹈特长的启蒙与培训。在今后的幼儿园工作中,特别是幼儿园举行一些活动时,往往需要幼儿教师编排一些舞蹈节目,这正是考察一个幼儿教师的能力和水平的时候,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有没有较强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才能激发起其强烈的学习动机,唤起他们学习创编幼儿舞蹈的热情和兴趣。当学生对幼儿舞蹈创编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就会有强烈的学习积极性,就会用坚强的毅力和忘我的学习精神,投身到舞蹈课的学习中来。

二、合理编排课程,明确教学任务

学前教育专业开设舞蹈课,让学生接受舞蹈训练,是使学生进入童心世界的过程,是使学生将所学的各种舞蹈知识、技能转化为一种能通过舞蹈对儿童身心进行美的耕耘、美的培养、美的熏陶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程度的幼儿舞蹈创编知识和技能,还应具有丰富的舞蹈专业词汇和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教学过程中,应从培养目标和教学实际出发,合理编排课程体系,正确处理知识结构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身心发展顺序的关系,遵循教育规律,保证教学质量。基础训练方面,必须对学生进行规范的舞蹈基本动作训练,使其掌握舞蹈的基本技能技巧。此外,还因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民族民间舞蹈和古典身韵作为补充的教学内容。形成以形体训练为基础、民族民间舞蹈和古典身韵为补充、幼儿舞蹈创编为主体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体系,分阶段、多方式、有重点地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和实践,培养其幼儿舞蹈创编能力。

三、感悟幼儿舞蹈,精选教学内容

幼儿舞蹈创编能力是幼儿教师在舞蹈知识和技巧基础之上,广泛的汲取幼儿舞蹈素材,编创出有特色和深刻内涵的幼儿舞蹈的能力。舞蹈表现生活而又源于生活,幼儿舞蹈表现、源于幼儿生活,幼儿教师要创编幼儿舞蹈,就需要深入幼儿生活,在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观察、体会和熟悉幼儿的身心特点,通过对幼儿生活的深入感知,将感受通过一个个舞蹈动作表现出来,才能创作出蕴含幼儿特质的并且能引起幼儿兴趣的舞蹈作品。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教学,应通过见习、实习让学生了解幼儿生活、兴趣、爱好,观察幼儿的喜、怒、哀、乐,在与幼儿的接触中去感悟幼儿舞蹈。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的教学,还应精选能提升学生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在幼儿生活中甄选出反映幼儿乐趣的舞蹈素材,学会挑选在音乐节拍与舞蹈节奏上以及与幼儿舞蹈的主题、情感相契合的背景音乐,学会编排体现“模仿”这一元素的幼儿舞蹈动作。

四、加强创编训练,提升创编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很多来自农村,不少人入学前几乎没有接受过艺术训练,音乐、舞蹈素养普遍较差,应该说对舞蹈是从零开始。这就要求必须通过加强创编训练,来提升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的教学可结合教学内容适量的地对学生传授幼儿舞蹈创编知识和进行创编训练。在打基础的掌握舞蹈理论知识和基本形体训练阶段,可在舞蹈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中穿插幼儿舞蹈创编知识,在舞蹈基本技能技巧训练中,可结合幼儿基本形体训练的方法进行讲解。在民族民间舞蹈练习阶段,让学生掌握其风格和动作特点,对提高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水平也是会大有帮助。在最后的巩固运用阶段,教学重点应放在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技能上,这一阶段的训练内容应以幼儿律动、幼儿成品舞的创编为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幼儿舞蹈创编训练应注意丰富学生的舞蹈词汇,组织各种诸如互助法、角色互换法等创编练习,对于创编能力较差的学生,可采用“填充式”或“造句式”等创编活动。还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体现和升华。培养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对与他们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创造性地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必须明确教学目标,从根本上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方能培养出合格的幼儿教师。

作者:徐婧 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亚聪.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刍议[J]知识经济,2010(12)

[2]赵飞霞.职校幼师专业学1生舞蹈创编能力培养策略[J].新西部,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