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3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3篇)

第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电脑教育游戏应用

【摘要】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时代性、创造性和应用性等特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电脑教育游戏,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课堂上教师应恰当运用电脑教育游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由此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电脑教育游戏;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多数家长和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一旦提到计算机或者上网等,许多教师和家长都持反对意见,尤其是电脑游戏,认为玩游戏就是浪费时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小学生逐渐喜欢上了电脑游戏。电脑游戏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直接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且已经成为了孩子休闲娱乐的方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戏,使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由此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电脑教育游戏的优势

(一)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一般是从具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学生的感官与认知,会直接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1]在教学中运用电脑教育游戏,能够帮助学生将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制作幻灯片时,教师可以通过小游戏来启发学生。在引导学生观看动画片的制作过程,布置一些较为简单的任务,随后结合之前看过的视频,为学生设计电脑教育游戏,将动画片的内容分解成不同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整理,逐渐引导学生学会制作幻灯片。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

(二)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对生活和社会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对一些有声音且有色差的物体非常感兴趣。而电脑教育游戏中包含了音乐以及丰富的画面,这些都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教学手段,有效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输入法时,教师可以借助软件自带的打字软件游戏,引导学生按照游戏规则顺利地完成任务。[2]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自觉地熟悉键盘,以及不同功能键的作用。采用这种游戏的形式来练习打字,能够使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接受新知识,掌握学习技巧,如此便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运用电脑游戏教学,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感官,解放学生的天性,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在课堂上,教师可借助一些小游戏,或者自己开发一些简单的电脑教育游戏,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活动,进行自主创作,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创新。例如在学习使用画图工具时,教师就可为学生提供一些游戏,如使用绘图工具画出自己想要的东西等,由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电脑教育游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关于游戏的选题和操作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想要使电脑教育游戏在教学中发挥良好的作用,就需要教师限定游戏的选题与操作模式。[3]游戏的选择直接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效果。如以识字游戏为例,在小学教学中,识字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如果将大量的生僻字一股脑地塞给学生,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理解与记忆,是不现实的。但如果教师能够把识字游戏融入到课堂上,就能够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更多的生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近年来,电脑教育之所以一直存在争议,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游戏是否有教育的意义,是不是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作用,辅助教学,而且还不能让学生沉迷游戏。因此在选择游戏时,一定要注意游戏的教育意义。小学生的心智还在发展阶段,因此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特点选择电脑教育游戏。必须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如果太难,不仅会让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困扰,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此外,游戏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适应能力,无论是通关模式还是奖惩的措施,都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迅速掌握整个游戏的过程。假如游戏难度太高,即便是游戏充满了趣味性,学生在短期内无法适应,最终也会放弃游戏。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应当选择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游戏,借助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二)恰当把握电脑游戏的度

在教学中,除了选择恰当的游戏外,还需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游戏时间,需要实施有目的、有节制的益智类游戏。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借助益智类游戏来开展高效的信息技术教学,将游戏当作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可单纯地借助游戏来讲解知识,但是游戏的内容应当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如此便能够优化教学效果,且能够避免学生因为执着于游戏而忘记学习,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倡以学习知识为主、以游戏为辅助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并不是每节课都要用游戏进行教学,应当有针对性地使用,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此外,在课余时间,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为学生安排计算机游戏“搬运工”,让学生使用方向键来控制猩猩进行上下左右的运用,将所有的香蕉搬运到指定位置,搬运得正确的就能够得到1分,超过时间则游戏结束。在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简单地介绍一下游戏规则,随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等,选择难度适中的游戏。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失败,不断进取,经历了挫折的考验,仍然积极向上,最终取得了胜利。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心智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也顺利地掌握了方向键的运用,一举多得。

(三)适时监控,力争最佳效果

在教学中,游戏只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学习与游戏的关系。在学生操作游戏的过程中,应当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监督学生,保证学生不沉迷于游戏。课堂上想要采用电脑教育游戏,教师需要先分析一下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引入游戏,在备课中,要按照教学目标与知识点来分析,看看哪些知识适合使用游戏,哪些不适合。此外,还需要考虑到课堂时段,在什么时间开始游戏,以便保证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实施。

(四)将电脑游戏与信息技术教学整合

将电脑游戏恰当地运用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整合,整合不是简单的融入,应当考虑到教学设计的原理、基本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评价等。[4]例如在学习计算机基本设备与名称及相关作用时,按照传统的教学形式,就是教师讲解了相关的知识后,让学生自己背诵,自己理解,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非常有限,而且对知识的理解效果也较差。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将电脑教育游戏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如使用“阳光行动”这款专属的教育软件来教学,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游戏的过程中,进行“学、记、考”,那么就能够充分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设备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信息传递的过程是怎样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采用一些具有探究意义的游戏,引导学生针对学习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实践水平。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融入电脑教育游戏,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游戏中吸取知识,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形成新的思维形式,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此开拓一条新的教学途径。此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且还能够提升教学效率,应当得到合理的运用。

作者:王井怀 单位:江苏灌南县李集乡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王蕾.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机器人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9).

[2]赵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电脑教育游戏的应用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Z1).

[3]张仙.重新认识教育游戏———中外学者畅谈教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6).

[4]张胤.游戏者———学习者:论电子游戏作为校本课程的价值的发掘及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

第二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认知学徒制研究

新课程改革对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其今后的发展道路明确了前行的方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只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传统学徒制已不适应教学发展的脚步,无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新课改形势下,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迫切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认知学徒制,来进行改善和发展。认知学徒制的应用可以将教学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运用、熟练技能。

一、认知学徒制的概述

认知学徒制始于1989年,是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柯林斯与布朗等人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致力于学生通过复杂任务的解决,学习到更有效、更重要的隐性知识和专家技能。”传统学徒制模式下,教师以教为主,在课堂上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往往会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脱节,这既不符合我国新课改的目标要求,也不利于创设适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更不能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学生无法将所学到的知识理论应用到实践问题上,就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用。而与传统学徒制相反,认知学徒制以学为主,符合新课改规定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负责引导学生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际问题中,通过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让学生学以致用。

二、认知学徒制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加强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对信息技术的专业性并不看重,很少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因此很多小学对信息技术教师的选择不够严格,很多老师经验不足,专业不对口,这导致了教学质量低下,很多老师只是照本宣科,生硬的理论知识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产生矛盾冲突。没有实际操作的信息技术课形如过场,无法令学生真正掌握一门技术。根据新课改要求,教学模式要进行突破,采用认知学徒制,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能力,提高专业素养,拥有能够驾驭课堂的专业水平和经验。在课堂上,教师以“练”代“教”,通过让学生练习如何操作继而让学生掌握知识,学生不必死记硬背,而是在反复练习中将技术领会于心,这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2.加强课堂互动,营造教学环境

“传统的小学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顾自己讲课,很少和学生就某个知识点展开互动和讨论,这样不利于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使得学生学习主动性偏低。”学生无法融入教学氛围,就无法产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加强课堂互动,为学生营造一种活泼的、生动的教学环境,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对教师所讲的内容主动进行思考、踊跃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展示自我,教师停止唱“独角戏”,才能真正落实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才能切实完成小学信息技术的教育目标。

3.丰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师往往采取一种填鸭式教学方法,即讲授法,把知识理论生硬地传递给学生,导致学生对课堂没有兴趣,继而产生了厌学情绪,这种教学方式完全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学生不是机器,学生有着充沛的情感、天马行空的思想,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采用强制手段让学生学习,认知学徒制则一改传统教学填鸭式的讲授方法,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对于教学内容实行有效的规划与安排,在课堂上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让学生以小组讨论、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实际操作,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技术的印象,让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由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积极学习。

三、认知学徒制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作为主要方向,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自主思考、勤于动手等多方面的能力。”而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如果学生只懂理论不会操作,那么无法真正学到有用的技能。因此认知学徒制转变了过去老师注重“教”的局面,改教为练,让学生在练习中实行同伴教学,即同伴之间相互施教,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操作能力。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分组,为每一个小组设置任务,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商议、动手实践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将这种办法在最后展示给全班同学,而其他组的同学可以对此进行补充、纠正、完善。各小组间也可以进行比赛,调动其积极性。比如,在讲授画图单元认识画图软件时,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调整画纸大小”的任务,看哪一组最快最好地完成任务。再如,在讲授Scratch单元穿越迷宫时,学生设计完自己的作品时,老师可以布置互相测试小组内同学的作品,并提出修改意见。这种同伴教学让学生们在“练”中学,“教”中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既提高学生能力,又培养学生思维,一举两得。认知学徒制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突破,是迎合新课改要求的一种实践,只有在教学发展的道路上切实提高课堂质量,改善课堂单调乏味的局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才真正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用认知学徒制,不仅是落实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需要,更是我国社会建设对人才渴求的需要。

作者:周雅楠 单位:太仓市沙溪镇第三小学

第三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技术运用

摘要

就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进行研究,提出使用网络资源开展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网络资源;移动存储设备

1前言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向大众化发展。在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中,教师的主要职责就在于完成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实际操作水平。但是由于家庭经济、地区环境的影响,学生之间在对信息网络技术基础知识了解和使用上普遍存在差异,这就造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面临难题。以往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是课堂内以教师讲解和简单操作为主,其效果不佳,而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局面。

2使用网络资源开展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

2.1使用网络开展课前预习

教师和学生课前的预习和准备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课前要了解自己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网络、视频等其他资源设计教学提纲课件,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制作视频,并将资料上传到学习交流平台上,告知每一位学生,让他们主动到平台上下载资源进行课前预习。学生应该主动下载平台上的资源,课后抓紧时间预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反复观看视频教程或者利用辅助平台。如在讲解窗口大小的调整时,课前先准备好一幅公园的图片,然后调整好窗口的大小,让它仅仅显出公园中的一小角。上课时打开这张图片,然后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想象一下美丽的公园里都有什么。学生踊跃回答,在他们回答的过程中,教师边说边调整窗口的大小,让公园里的内容逐渐显现出来。这样就把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味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思想品德教育——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爱护美丽的家园。学生也通过网络方式的课前预习,对教师将要传授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

2.2使用网络进行课堂活动

课堂的讲课过程是考查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的课堂活动,目标就是帮助和解决学生在课前预习碰到的困惑,或是课中遇到的难题,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讨论、相互学习,最终将所学知识加以整体运用。学生在课中积极提出自己在课前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其他学生的帮助和教师的引导来解决。教师在课堂的最后可以将本堂课的整体内容再讲解一遍,并重点圈出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化重点、突破难点。在实际的课堂授课中,教师针对相关知识点完成讲解之后,促使学生针对知识进行讨论以及分析。如给学生讲解字体颜色设置的时候,课前先在写字板里输入一段儿歌,然后把字体颜色设置成与背景色一样的“白色”,上课时说给大家变个魔术,把这段文字选中或者改变字体颜色后,儿歌出来了,学生看了认为很神奇,这样就把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然后再讲解知识点,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学得认认真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完成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课前、课中遇到的问题根据难易程度进行分类,之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可以5人一个小组,将问题分配给每一个小组,通过小组成员间的讨论和合作,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最后以小组间研究成果展示的方式分享各小组的成果,教师从中做相应的总结即可。

3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3.1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开展教学活动

由于网络条件的制到及时解决,教师也会因为没有了在线学习平台而无法了解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和进度。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移动存储设备,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将本课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明确告诉学生,并将课堂的主要时间用来解决学生课前、课中遇到的问题,根据知识的贯穿和问题的解决,及时跟学生进行沟通,并有针对性地调整课堂的教学活动[1]。如在教学指法过程中,利用移动存储设备载入游戏,带领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比谁的成绩好,或者让学生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这些富有童趣的游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学生在忘情地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把指法练熟了,懂得了平常课堂中很难理解的回车键、空白键、上档键、光标键、退格键的作用与使用。另外,教师要根据这一堂课学生吸收的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通过游戏方式学习的,学生应该定期进行整理和归纳,借助相关的有效资料进行复习和巩固。

3.2使用移动存储设备进行课前预习

课前的预习和准备主要是为了学生自主学习做铺垫。考虑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很多学生并不是都可以上网,时间上也不能统一,距离真正实现在线学习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影响课前学习资源的发送及平台的使用[2]。在需要讲述知识点的时候,根据小学生特点,教师加入一些趣味性、游戏性的内容,事先将制作好的教学课件或者视频教程刻录到光盘或者复制到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中。一部分学生因为家庭条件限制,家里没有网络,教师可以让这部分学生拿着制作好的课件光盘或者U盘回家观看学习。同时,使用简单易懂的手法,促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起来,从而使学生爱学、好学。如讲解复制粘贴命令时加入一个“复制文字口诀”:操作之前要注意,先选文字别着急;选定文字点复制,然后别忘定位置;定完位置选粘贴,立刻印出所选字;还有两个快捷键,Ctrl+C、Ctrl+V帮助你。这个口诀琅琅上口,学生一学就会,然后根据口诀讲解知识点,这样学生学起来就容易了,而且也愿意学。不仅如此,教师可以针对知识点的需要完成相关教学课件以及视频教程的设置,也可以帮助学生准备更多的学习资源,如文本、图片、模型等,存储到相关移动存储设备中,用以辅助学生的自主学习。

4结束语

目前,随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逐渐加大普及率,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会选择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完成教学。有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可以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相互合作意识得到培养。笔者认为,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优势,学生和教师之间会有更多的交流时间,通过学习交流平台,教师可以了解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和学习水平,可以开展个别辅导,提升班级学生整体的学习成绩,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当然,依托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并不是非得在有网络的条件下才能实现,也可以利用移动存储设备来实现。

作者:陆裕花 单位:启东市向阳小学

参考文献

[1]李梦.“翻转课堂”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J].数字教育,2015(1):73-77.

[2]赵小忠.制约“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科技视界,2015(30):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