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对策探究

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对策探究

【摘要】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中职教育容易忽略的地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社会偏见、家庭的特殊性、就业困难等方面的影响密切相关。中职学校一定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家校联合,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每节课中。

【关键词】中职学校;心理健康;家校联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同样职业教育也迎来重大改变:中职学生的人数在不断扩大,社会也给中职学生提出新的的更高的要求,中职学生不仅面临就业与升学的双重选择,同样也面临学历低与就业困难的压力。中职学生本身所带有的学习困难、自我效能感低、归因偏差等问题也会让社会对其产生一定偏见,所以结合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做好未来规划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中职生心理健康特点分析

(一)自我效能感低。中职学生大部分是由中考成绩差、打工返校者构成,这些学生大都有学习或工作上的失落或对自身的要求较低,有较多的自我否定经历,所以导致现在中职学生面对学习、人际交往、师生关系,技能操作时易出现放弃自我、怀疑自我的状况[1]。此现象表现在:报考高职学校时,学生易出现放弃升学选择而直接就业或者报考私立大专院校,做这样选择的人数较多。这种对自我的否定也会使学生自暴自弃,出现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现象,影响校园稳定与集体氛围。

(二)归因偏差。根据韦纳的三维度六因素归因理记来说,中职生更普遍把学习成绩差归因于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即能力归因,所以每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便会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从而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态,而长时间的怀疑自己能力有可能导致习得性无助,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而考试成绩变好时又偏向归因于任务难度、运气好与外在不可控因素,因而未能提高对未来成功的期望,其成功体验也未能影响到将来的学习行为。所以,中职学生的普遍归因偏差将导致讨厌学习、低估自己的行为。

(三)家庭与成长环境特殊性原因。中职学生之所以不得不上中职学校,其家庭与成长环境因素占很大比重。经调查中发现,职生中特殊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占全校学生的40%以上。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所受的第一次教育,良好的家庭氛围能够提供安全、温暖、快乐的感觉,从而能够养成学生乐观开朗、具有安全感的性格。特殊家庭往往会带来相反的家庭氛围体验,学生易形成敏感、孤僻、焦虑的性格,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品德方面的发展。因此,从家庭结构来看,中职学校学生家庭特殊性是导致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

(四)青春期学生特点。中职学生年龄普遍在15岁到18岁之间,正处在成人前期,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较快,且具有明显的个性倾向性,在人际交往方面更倾向于与同学、朋友交流,与父母、老师的交流减少,导致父母与子女之间沟通的障碍。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会伴随着自尊与自卑并存的现状:一方面学生拥有高自尊,另一方面身处中职学校,对就业、升学、社会地位、个人发展等方面的不自信易产生自卑心理。同时在性意识方面,对异性兴趣增加,在交往过程中难以掌握友情与爱情的界限,加上中职学校学生课业压力较小,学生精力无处释放,易出现早恋现象。

二、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对策

(一)学校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意识。学校应该在学生入学教育时开始对学生树立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学生应认识到我国现在正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且国家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职业劳动者;中职学校正是培养这一类人才的最好地方,现在的职业教育和以前的职业教育已经有很大的区别,现在职业教育已经摆脱了人们固有的脏乱差、学出来没有出路、不能有好的就业、不如去当学徒的这种想法,职业教育是与普通高中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方式,是国家转变成制造业强国的重要途径。国家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正是赋予职业教育重大的责任与使命,参考德国、日本等工业制造强国对职业劳动者的重视就是我们国家未来的方向。所以学校方面应当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对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

(二)学校营造和谐向上的氛围。校训、校风、校纪是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班规、班风、班级纪律是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学生在中职学校不仅仅接受专业知识教育,同样还会受到学校精神、班级精神的影响。职业教育应当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以此来影响全体师生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形成,同时学校应建立以共青团为核心的各种学生活动组织,不定期开展各种团体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心理健康老师应联合学生活动组织定期帮助学生组织心理团体活动,通过学生团体辐射到整个学校教育中,其他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引导者同样应主动引导学生做到思想行为方面的示范作用。

(三)把心理健康教育贯彻到每个课堂教学中。学校应该对所有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同时通过培训改变传统的上课只是传授知识的观念[2]。变成对于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不仅仅体现在固有的班会课、心理健康课中,更重要的是贯彻到每个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做到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精神、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培养德智体全方面发展的学生。通过这种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更加喜欢课堂,能够在课堂中春风化雨般的改变自身心理健康状态,培养健康的心态,发展健全的人格。

(四)成立家校联合教育小组。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是第一任学校,也是对其影响最为深远的地方。调查发现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大都存在各种家庭方面问题,所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和谐的家庭氛围,联合家庭共同帮助学生成长,因此家校联盟是必不可少的[3]。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小组作为联系家庭、学生、学校的纽带,一方面向家长传递心理健康知识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另一方面紧密联系家庭与学校的关系做到共同帮助学生健康发展。做到能够实时关注学生,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做到防范于未然。

(五)成立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小组。每个中职学校都应该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小组,成立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由此可以追踪每个学生在学校三年的心理发展变化,此工作应由取得国家咨询师资格的老师专职负责,且应当每一千名学生配备一个专职心理健康老师。但是现在很多学校达不到这种要求,这就需要学校培养一批兼职教师进行辅助心理健康教学。且学校应对小组进行定期培训,做好督查工作,不断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能力。在充分发挥校内教师能力的同时还可以与校外心理公益团体合作,把有经验有能力的老师引进到学校进行合作,弥补学校师资力量的不足。总之,在对待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上我们应该做到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做到家校联合培养,做到把学生放在教育的中心位置,努力探索出适合我国中职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罗瑞屏.分析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改进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8(12).

[2]袁方.新时代背景下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J].职业教育,2019.42(661).

[3]程基会.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04(03).

作者:郭建功 赵妍 单位:四川省南充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