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将传统文化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因此,本文从理论和资源教育两方面对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进行分析,并深刻探讨了传统文化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路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重心,现有的西方心理学教育并不完全满足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而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心理健康思想,不仅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还能提供大量宝贵的教育资源,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

(一)传统文化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西方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果,但西方心理学所代表的文化思想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大学生。正如《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中所提出的,西方心理学形成自西方国家的历史、经济、文化环境,脱离了这一环境会降低西方心理学理论的实际意义。事实上,社会历史的发展源于人的实践过程,在实践创造中所形成的文化能够通过民族、国家等形式,塑造一个影响社会个体的共同人格。这就可以看出,社会的共同人格会对每个社会成员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从而使自觉的遵循社会整体的个性心理特征。而不同文化环境能够形成各异的个性心理结构,人们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会受所处的文化环境所影响。虽然文化本身由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但也反作用于人类的发展,使得不同国家、民族乃至于地域的人都会产生不同的思维、心理和价值观念。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虽然需要使用西方心理学理论,但不能全盘照搬而是要将西方心理学与中国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紧密结合,真正做到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体,以西方心理学理论为用,形成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这就需要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出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

(二)传统文化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资源支持。心理是社会文化的表现,会受文化的制约影响作用。在心理学的研究中,需要与自身的文化环境背景紧密结合,发挥出文化对心理的积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朝代的更迭和各家学说的思想膨胀会产生独特的思想和哲学,并对不同时期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产生迁移欧化的影响。虽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但其中丰富的心理学相关思想,造就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大学生自我调整心理状态,对促进学生积极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自我反思、不耻下问、天人合一、积极进取的思想,能够为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重要的积极影响。因此,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支持,既能够体现出文化与心理之间的紧密联系,帮助大学生形成文化自信,还能够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帮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拓宽教育思路。

二、传统文化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分析

(一)思维方式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导入。思维方式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元认知模式,不同国家、民族甚至地域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会出现明显的差异。从民族的角度来看,思维方式也是民族文化的关键之一。中国古代先贤的心理学思想通常与其哲学思想混杂在一起,主流的心理学思想大致包括以下几点:其一,“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儒、释、道等各家学说都对其有相应的阐释。如“天人合一”思想的提出者庄子指出:“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指出“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而老子则在《道德经》中提出了“道法自然”这一核心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顺应自然规律自然可以昌盛发展,而违背自然规律也糊随之衰败。这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实际上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健康范式。正如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和社会和谐的健康。因此,只有实现大学生内部和外部的和谐,才能真正实现理想的和谐社会。其二,“阴阳平衡”思想。“阴阳”是古人用来描述自然规律演变的根本因素,贯穿于事物的产生、发展、成熟至消亡的全过程。正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古人认为万事万物都可以用“阴阳”来解释。“阴阳”可以象征男女、日月、寒暑、天地、动静、生死等对立双方属性。在心理学中,“阴阳”可以用来解释人心理的阴阳属性,进而分析其心理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一般而言,阴阳平衡意味着身心和谐,阴阳失调则易出现心身疾病。如《黄帝内经》中指出,“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可见“阴阳平衡”的思想能够反馈出人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动态发展过程。其三,“五行”思想。“五行”学说是继“阴阳”以来的另一重要的哲学系统观,“五行”学说将“阴阳”的演变过程分为了金、木、水、火、土等五种要素,分别代表了聚敛、生长、浸润、破坏和融合等五种基本动态。“五行”思想阐释了万物的形成及相互关系,在中医中同样应用“五行”思想来解释疾病的运动变化规律。其中,心为火、肺为金、肝为木、脾为土、肾为水,而心、肺、肝、脾、肾又分别代表喜、怒、悲、忧、恐五种情绪。根据“五行”思想,情绪与五脏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这些思想都能够被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之中。

(二)行为规范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导入。林语堂认为,道家和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如果说道家思想以玄之又玄的角度为后人提出了思想指导,那么儒家就是从具体的行为上进行了约束。正如《周易》中所提出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直被视作人们发愤图强的理想人格。这一系列行为规范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一,入世观。《礼记·大学》中提出了“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在这一动态过程中,修身是人们自我积累的过程,通过不断地积累形成完善的人格,才能逐渐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通过“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来规范社会,从而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如孟子追求“舍生而取义”,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论语》中则提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一系列思想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够通过对社会关系和个人行为的阐释,在约束人的同时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其二,“中庸”思想。“中庸”思想出自《礼记》,是儒家重要的道德标准。其中提出的“中和”之道,要求人们用平常、中和的方式对待事物、处理问题,深刻体现出了儒家“以和为贵”的思想。在儒家思想中,社会由无数个个体所组成。因此,只有让大学生坚持“中庸”之道,才能够通过人与人的相互和谐影响社会环境,否则会激化矛盾,产生偏激等心理问题。

(三)健身养生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导入。中国传统的健身养生方式追求“形神一体”,其中“形”指人的身体状况,而“神”则是指心理状态。如《黄帝内经》中提到了“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其中“五气”包括臊气、焦气、香气、腥气、腐气,“五味”则包括酸、苦、甘、辛、咸。五气五味入体经过五脏则“神乃自生”。可以看出,早在先秦时期先贤们就已经看出了心理对于人的重要影响,并形成了身心与环境为一体的健康观念。此外,传统的健身养生观念追求“治未病”,要求医学要以预防为主。为了预防疾病,古人们根据四时变化而提出了“养生”理念,并将人的精神作为“养生”的重要一环,这种思维模式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入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参考作用。

(四)民间传承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导入。除了以儒道两家学说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内容,很多民间传承的思想也具备很高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如“祸福相依”的思想给人们带来了直面困难的勇气,同时也让人们获得“福”的同时警惕可能随之产生的“祸”;“否极泰来”的思想让人们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境,坚持到苦尽甘来的那一天;“知足常乐”的思想指出人们要不断调节心理平衡,在平常生活中找出乐趣;“善恶有报”的思想则警惕人们要避免施恶行,而是要多施善行才能得到善报。这一系列思想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够以更加质朴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而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宝贵的教育资源。

三、结语

传统文化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入,需要以儒家、道家和民间传承的思想为主要内容,从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健身养生等角度赋予心理健康教育以全新的理论支持和内容支撑,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牟善英.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与积极作用[J].高教学刊,2019(9):162-163,166.

[2]张忠华.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J].现代大学教育,2005(5):78-81.

[3]景怀斌.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J].心理学报,2002(3):327-332.

作者:国智丹 单位:澳门城市大学社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