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解析(10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解析(10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习作与阅读教学方式

摘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为确保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性,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就必须把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寻找二者的平衡点,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从探究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入手,进而分析二者结合的有效策略,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阅读教学

在一个人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小学无疑使最重要的阶段,关系到之后语文的学习效果。教师为了保障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必须把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两者有机结合,并采用适合小学生年龄段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提升其阅读与写作的能力。

1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1.1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极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导致小学生对于语文欠缺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接下来的学习。另外,由于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的年龄段,故而教师对于小学生进行管理的火候比较难以掌握,管理太松弛,就无法有效地督促学生学习,管理太紧,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保障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为了确保把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必须在教学中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1.2重视阅读的作用

丰富的阅读积累,不仅是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基础,更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只有积累大量的阅读素材,才能在阅读与写作中做到得心应手,信手拈来。有鉴于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尽可能创造条件,使学生阅读丰富多彩的文章,并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加强学生对于阅读的积累。

1.3注意培养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

语文的学习并非短期就能见效的,而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教师要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此外,教师在传授学生写作技巧的时候,也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2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的策略

2.1完善阅读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想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把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将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习作教学。教师在选择阅读素材时,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阅读能力等因素,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素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更能为学生的写作打好基础,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水平。另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适当增加课外阅读的内容,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经历,并使学生阅读经典文章,提高自己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2.2丰富习作内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写作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该通过阅读教学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更要利用丰富的写作内容与方法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写作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时,一方面可以先通过造句练习,使学生多联系排比句、比喻句等写作中经常用到的句式,为写作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在写作方法生,可以先让学生练习补写,阅读材料并补写其中的空白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例如,在讲授《狐假虎威》之后,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老虎识破了狐狸的诡计之后会怎么做,狐狸又会如何应付。”等问题,并依此为基础写一篇比较短的小作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写作中灵活的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从而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更具可读性。学生在进行这样的写作时,不仅可以锻炼写作能力,更能够在补写过程中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

2.3使学生在读中学会写,在写中学会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大力贯彻读与写相结合的策略,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提供有利的提升空间。在教授一些比较优美或者具有教育意义的课文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写出读后感,或者对于课文进行仿写、续写。这种方法对于学生写作与阅读能力的提升都就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的时候,可以采用学生之间互相交换批改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把其他同学的作文当成阅读的素材,不仅能够提升学生阅读的能力,更可以在批改过程中发现自己在写作中的不足,在之后进行改进。例如,在讲授《电脑棋手》的时候,可以在讲授课文之后让学生写出相关的读后感。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在写读后感的过程中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素养。

3总结

语文在学习阶段的教育中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中把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可以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素养,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该遵循阅读与写作并重,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原则。并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既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储备,又能获得较强的写作能力,以及较高的文学素养。

作者:罗然然 单位: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江南育才小学

参考文献:

[1]李山梅.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结合方式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6,(2):235.

[2]杜丽光.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的整合教学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9):226.

第二篇: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探析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作用和内涵不断深化和影响,在当下的教学当中,语文教学承担起了对学生终身教育的重任。小学的阅读教育体现了终身素质教育的需求。本文主要从优化课堂导入、创设阅读情景以及引导小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小学语文高效阅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素质教育;语文;小学;阅读;策略

1优化课堂导入

小学生对世界上各种千奇百怪的事物都十分好奇,所以,教师要想抓住小学生的兴趣点其实很容易。教师可以从课堂导入方面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热情。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下多费一些功夫,搜集一些与课程有关的资料,选择权威性的阅读资源,完善课程规划,将学生带入具体的阅读情景当中,让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阅读。完成课堂的情景阅读,可以有很多方式,例如利用课前导入,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基础性的理解。进行课文的导入工作,让学生初读课文,进而去感知课文中的内容。在读完课文之后,教师不要急着去讲解相关知识点,而是继续进行兴趣牵引,在多媒体上放一些影子的图片,教师通过幻灯片等工具,为学生展示影子的奇妙之处,在教学中,学生集中注意力于教师的思维,也不断加强自我思考,阅读教学的效率就大大提升了。阅读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项教育工作,它和生活是分不开的。阅读是让人们和世界深度接轨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师可以以兴趣激励法来鼓舞学生去投入阅读,例如戏剧表演的形式,让学生们在角色中体验文本。

2创设阅读情景

创设情景课堂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利用多媒体教学是十分具有优势的。充分利用多媒体,实现对课堂内容的再现,这对于学生理解上的不足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在当下的语文教育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十分重要,而具体的教育目标的设定,则有效地体现出了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它可以控制着整个课堂,也是实现课堂效果的基础。在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去讲解知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单一地进行满堂灌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聊,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视频和影响资料,对课堂的内容做一个良好的补充。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学到很多关于鲁迅的文章,在讲述这些内容上时,教师可以找一些关于鲁迅的资料,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在具体的小学阅读中,创设情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兴趣,同时也能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深化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升教学的效率。在阅读情景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根据课文的背景,为学生创设有关的情景,利用视频、音频以及图片这类教学辅助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具感染力的环境,让学生投入到阅读当中。接着,鼓励学生根据情景和课文映射的理解,向全班同学表达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看法。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思路,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去寻找答案,最终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标注一些重点词汇,来强化自身的理解。总的来说,整个教学提倡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更加集中于情景阅读,提升小学阅读的质量。

3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

小学生对于语文阅读仍处于一个需要启蒙的状态,所以,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阅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内阅读,同时也要关注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内的延伸,二者相辅相成,可以实现对教学质量的优化。课外阅读的书籍种类十分繁多,且有着内容丰富的特点。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式方法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准确和深刻地去理解文章。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注重积累,例如一些名人名言和好词佳句等等。针对一些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教师可以鼓励他们都标明出处,然后写下读后感。其次,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精读、略读和浏览的方法,让学生对阅读载体加以区分。精读重点在于集中精力,从外到内,层层渗透。略读是指大致一看,了解主要内容即可,而浏览则是像看报纸和浏览信息一样,通常只用看标题即可。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通常为其指导精读的方法,学生在拥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之后,不同的阅读方法可以混合进行,在阅读中挑选,在挑选中阅读。

4结语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总的来说,小学语文的阅读教育,始终是一个重点和难点,这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在素质教育不断被提及的当下,新课程也在不断突破和改变,教师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优化培养。教师在设计具体的问题时也要考虑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接受习惯,从整体上提升教学的水平。

作者:祝桂兴 单位:福建省建瓯市教师进修学校

参考文献:

[1]郑飞艺.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课程形态变革——基于阅读教学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1,(7):40-45.

[2]李玉贵.备课式文本解读的教学审视——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3,(7):110-118.

[3]李晖.链接生活,点击教学——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15,(4):169

第三篇: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提升

摘要:

阅读,一直是语文教育的重要部分。当然,阅读对人内在的陶冶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自然也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文章将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现状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探讨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途经。

关键词: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途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简短精炼的解释了阅读的重要作用,阅读,不仅可以提升写作水平,同时,人整体的气质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塑造。当前,小学生语文的阅读能力普遍较低,如何切实提高小学语文的阅读能力,是我国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阅读现状

(一)对阅读缺乏兴趣

经调查考据发现,我国人均阅读量普遍较低,以青少年为甚。这一点,反映了人们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深刻认识到阅读的潜在影响。小学生的阅读量少,归根到底是,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学习相对来说是枯燥乏味的,如何将阅读趣味化,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是老师们需要不懈思考的问题。

(二)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老师讲,学生听,采用的灌输模式,这样的教学效率很低。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甚至出现厌学情绪,这样的消极状态,阻碍了学生对阅读的喜爱。教学是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过程,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才能实现教学的高效化。

(三)家长的意识程度不高

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提升,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是老师和家长的携手关系,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很多家长意识不到阅读的作用,一方面是家长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来说,也是老师和学校的影响力不够。家长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教育环境,这对青少年的学习进步,思想上的熏陶,是有重要影响的。

二.关于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引领下,学生可以自主进行阅读,而且自主阅读和被迫阅读的鲜明效果,我想就不需要赘述了。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使阅读更为高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举办特色阅读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参加,切身感受阅读的魅力。(2)对典型人物形象进行角色扮演,小学生还是活泼好动的,带动学生进入阅读的殿堂。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人是群居动物,周遭的环境对人的影响力是潜移默化的,就这样来说,“孟母三迁”的做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要想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就是重中之重了。“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不可以的,阅读是长期的事情,一个人的话,需要良好的自律能力,很多人的话,会形成隐形的督促带动作用。旨在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学校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1)开展“漂流书屋”“小小图书馆”等活动,为学生阅读提供了前提条件。(2)定期为学生推荐书目,营造书香氛围,引导学生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3)定期举办活动,为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提供平台。(4)对老师提出更高要求,老师要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

(三)引导正确的阅读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方法很重要,而且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老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会影响学生很久。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占据很大比重,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很多的字,不认识的字根据字型结构加以猜测,可以增添阅读兴趣。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不仅是认识更多的字词,对文章感情的整体把握,对文章细节的感知能力,都需要得到培养。就阅读方法来说,有以下几个步骤,(1)学生需要提前预习文章,对文章有“初印象”。(2)老师进行讲解,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3)学生小组进行自由讨论,交流阅读感受。(4)老师可以选择性的布置日记作业,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那将会是阅读中不可多得的财富。

(四)注重培养诵读能力

中国文化中一直讲究“留白”,对于语文阅读来说,也同样适用。传统的讲读,老师的思想意识占据主导地位,但其实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阅读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有一个晨诵的“六轮N次法”,我觉得这个是可以推广的,第一步老师进行范读,学生把握基调;第二步老师进行领读,学生细细揣摩;第三步学生进行齐读,整体感悟文章;第四步进行分组读,花样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创意阅读;第五步进行学生“个人秀”;最后一步搭配音乐进行诵读。六个步骤环环相扣,在一次次的诵读中,不仅是学生,老师也是,可以一遍遍加深对文章的感受力。

三.小结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蓝图的执笔者。“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的阅读能力提上日程,对我国的发展存在着重要的意义。笔者期待我国小学语文阅读能力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期待我国国民素质在阅读的影响力下,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作者:王玉香 单位:山东省新泰市第一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徐光华.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政策[J].中国民族教育,2011(04)

[2]李俊华.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价值工程,2011(03)

[3]李建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的路向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02)

[4]李倩.如何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优化小学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4(18)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目前的情形下,语文的阅读教学往往趋于单一化,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停留在“整齐划一”的基础上,而忽略了学生本身的个性化发展,故而难以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针对目前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的现状,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所教授的不同学生的个性对阅读教学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让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

一、把握个性需求,指导小学语文个性阅读

对小学生而言不同的文章所能获得的想法和收获也是会有很大差异的,教师不能在对学生的要求上“一视同仁”,而是要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与个性,善于倾听他们的不同看法,并对他们阅读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对班级更好地掌握。教师应当放低身姿,作为学生的朋友来进行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这样学生们将会放松自己的压迫感,能够和教师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教师在作为一名教育者的同时更是作为一名学习者,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这样的课堂环境将会有很大的改善,学生们也会能够更投入地阅读并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教师应当在给学生分析文章背景之后,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并在阅读之后逐个倾听学生们对这篇文章的想法,同时,教师应当声情并茂地与学生进行共同学习,和学生一起理解、感受文章中人民群众对的崇敬以及爱戴。

二、加强阅读自主,丰富小学语文个性阅读

语文的阅读训练应当跳脱传统单纯由教师讲授学生听或记笔记的方式,主张让学生们锻炼阅读的能力,教师的作用变为引导学生们进行主动阅读并感受文章中不同的情感,这样,教师就可以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学生通过对阅读方法的掌握,他们的阅读能力也将会有很大的提高,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也会有很大的进步,教师教学的效率也会有非常大的飞跃。例如,在学习课文《赵州桥》时,教师可以教会学生们阅读科学类读物的读法,使学生了解到学技术的变革影响人类,一方面能变为巨大的,满足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科学能造福人类,学生将会在这个过程中大开眼界,提高对世界的认识,这对建立学生积极的世界观有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在阅读散文或记叙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情感代入到文章之中,从文章中感受大家作品的魅力,体会不同作者的情感。掌握了足够的阅读方法,学生们的阅读过程将会更为顺畅,并且能够在阅读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其语文水平将会有一个非常大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自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有所增长。

三、完善阅读手段,实现小学语文个性阅读

阅读的手段有很多,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应当将这些手段一一向学生们讲解,让学生们在阅读文章时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选择可用的手段。对一些文章,学生可以通过略读的手段了解即可,而对于一些大家名作,学生应当精读之,了解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的原因所在,在这个过程之中,学生们将会掌握判断文章好坏的能力,在他们将来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将能够将这些能力运用到对别的文章的阅读之中,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文化素养。教师对学生阅读手段的教授,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更是对学生的未来朝着更为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起着重要而积极性的作用。例如,在阅读名家如朱自清等人的文章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们对文章进行更为深化的研究,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名家但其实与他们自身感情相似的情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学习到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情感的方法,而在阅读科普读物时,则应当以了解为主,了解文章中的新知识,这是对学生综合知识水平的提升。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对内容的教学,更是对方法的教学,通过阅读文章,学习文章中多姿多彩的科学知识,体会文章中来自作者们真挚深切的感情,让涉世未深的小学生们能够获得一个感悟世界、提高能力的很好的机会。而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参考并综合学生们的不同特点,加强对他们自主主动阅读的引导,通过对多种阅读手段的运用,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更是提高他们自身的人文素养,如此才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一代人才。

作者:黄丽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青塘小学

第五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学习研究

摘要: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就要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新方法。合作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能够从学生的兴趣点着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从合作学习的价值以及运用等方面对其作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

小学语言;阅读教学;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形式,学生之间就某一问题开展讨论或研究,集中众人的智慧得出问题的结果。小学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延伸,是学生认识和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对于小学生而言,三观尚处在发展的阶段,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通过阅读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三观形成产生影响。

1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

合作学习首先是一种学习方法,科学有效。高效的学习方法带来的好处是,学生在知识的接受理解方面效率提高,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其它方面。对于教师而言,高效的教学不单单是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时还有教学质量的提升,教书和育人工作两者都能达到目标。小学生对于学习的认识没有所谓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培养的是小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群体适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还的一定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个人意识较强,以自我中心,合作意识不强。但就另一方面而言,独生子女大多思想活跃,兴趣爱好广泛。结合这两者,合作阅读学习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团队的力量,从小培养一种团队意识,团队精神。在合作阅读的过程中,增进学生彼此的了解,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也是对人格的一种培养。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符合这一时期学生的学习需要。基于团体荣誉感,学生会自发、积极的投身于阅读学习中,这是内在的驱动力,在时间上会更加持久,在效果上也会优于外在驱动。合作阅读也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好受。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社会对教学的关注点在于知识的掌握,忽略了学生精神方面、人格方面的培养,而阅读通过文字的力量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

2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1关注语境的体验及语言实践:

语境是指语言所处的环境。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另外一种方式,透过文字了解其基本的构成及用法。对于语言的掌握主要取决于对于语言的运用程度,语文的学习同样包含,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阅读则是将“读”作为一个主要的方面,间接的考查了学生对于听和说的能力。在合作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进展,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的环境,对于阅读适当的作出指导,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可能是以同一种语调,同一种语气从头到尾,那么教师就要给学生作以示范。停顿、重音、语气等等方面,通过这些细微之处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到汉字的美,文学的美。在教师作出示范之后,让学生自己练习。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学生听懂了不一定代表学生学会了,学生在自己练习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的问题。教师教给学生的只是一种方法,方法是要用于实践的,实践才能发现问题的所在。

2.2关注个性发展与思维培养:

学生是一个单独的个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个体差异的存在,因材施教。个性发展是指人从出生到人格形成这一段时期的变化。有的学生好动,有的学生文静,每一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气质,无所谓好与坏,对与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朝着好的方面发展。而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学生的个性发展往往受到压制。学生在这一时期思维比较活跃,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承担了教学的大部分任务,学生接受的是教师思考的结果,学习的是教师阅读过程中的方法。成人和儿童之间的差异是显著存在的,教师的思维方式并不适用于小学生,不能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目的。阅读应该是一种开放的思维,学生根据自己的思想去理解,教师交给学生的只是方法而非其它。比如,教师在合作阅读的学习模式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适当的点拨,在阅读的最后,对整个阅读活动进行一个总结。或者是在阅读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找问题,让学生回答,教师作为辅助。学生在小组中,思维是相互碰撞的,并且没有教师的干预,思维得到了无限的延伸,学生的兴趣被充分的激发,得到的结果通常是意料之外的。这也符合新课标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2.3合作学习与独立学习的有机结合:

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并不是否定独立学习。学生首先是作为一个个体而存在,个体的存在才有了群体的存在。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学习方法,独立学习也是一种学习方法,二者之间并没有优劣之分。相反二者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作为一个个体而言,首先要培养的就是独立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是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个人独立学习的能力都不具备,那么即使合作学习也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并且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连原有的学习能力都可能失去。相反如果个人独立学习的能力很强,那么整个群体的学习能力都会很强,学习效果就有可能超出预期。合作学习是对独立学习的一种补充。中国有句俗语,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个人的能力终究存在不足,思维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合作学习能够从他人的思想中得到启发,获得灵感,弥补个人学习存在的不足之处。合作学习与独立学习对于教师而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不能单一的偏向于某一方。

总结: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体现的是对人的重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要不断的借鉴优秀经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而不是单一的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要意识到合作学习并不是万能的,它有其自身的不足之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予以规避。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作者:刘海艳 单位:扎赉特旗图牧吉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1]陈春梅.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5(01).

[2]王利峰.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

[3]黄杨.分析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新课程导学,2013(19).

第六篇:小学语文中阅读教学方法调适思考

【摘要】

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能力,对于小学教学来说,其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相结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进行一系列的剖析与梳理,提出情境创设性阅读、合作式阅读、合作式阅读等教学方法,以供教学人员与管理人员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方法;新思考

小学语文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功用。其中,阅读作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每个一线教学人员所面对的无法回避的重要话题。《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现代社会公民要具备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其中,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基石则首先要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意在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小学生语文学科的实际情况,对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施进行一系列深入的探讨。

1情境切入与辅助式阅读引导

教材大都源于社会经典事实与有情感教育式的文本,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这一特点。对于大多数一线教师而言,要充分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作者写作的真意,熟悉作者写作的具体情境。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将文章实际的情境构思出来,还要把作者的真意梳理清楚。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与想法还相对较为具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应用外界媒介,挂图、道具、实物或者视频录像等可用之物,将教学场景进行一系列的还原,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实际意图。语文教学人员可以在具体情境下,对教学内容加以分析,调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好奇之心,并且,通过直观的教学道具,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与体验。小学生大多缺少具体生活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人员对生活中具体情境进行解读,则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加容易进入教学情境之中。甚至可以让学生回忆现实中的生活情境,多用容易词使学生来描绘一个生动的外界世界,来增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红艳艳的花儿、绿油油的蔬菜、白白的雪等一系列形容词。为增加学生对教材的专注力,可以一边安排学生看着画面,一边进行有感情的阅读。引导学生读出韵味,体会书中的意境,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2通过合作学习方式阅读能力培养

为促进小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要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合作。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合理分组,设定一个相对通用的话题。使学生们集中来解决具体的问题,从而,来实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人员要注意挖掘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对教学进行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设定合理的目标进行课程内容的讨论,使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合作意识,也在合作的过程中,获得对问题的合理认识,从而,大幅度的提高的学生的阅读能力。其中,合作式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不是终极目标,在合作中使学生对课程内容增加理解,是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重要内容。在小学生中开展教学讨论的过程中,发展学生们的语言能力与增加其主观积极参与性,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通过问题探寻的方式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

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学人员往往会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在阅读理解的培养中,要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对学生理解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教学人员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在阅读中的培养。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人员通常会担心学生们理解能力不足,而采用大量的讲述过程,这一点导致学生们的思考时间变少,其主动阅读思考问题的能力变弱,这一点造成了大量学生懒惰学习,而使得教学效果较差。因此,为了改善学生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对学生的思维空间,则需要教学人员在教学过程中,控制好教学的节奏,使学生学会通过阅读进行思考。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探究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们进行阅读能力的提高。当然,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避免教学过程中的形式化,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来进行问题的思考。而不是单一的走形式,学生刚对问题有所思考,教学人员立即把答案交给学生,使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受到损伤,而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这一系列的问题在当下教学的过程中是较为常见的重要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除了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外,还要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总结在阅读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4结语

改善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广大语文教师应该坚持对学生负责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不断的探索,积极的改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加强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人员要激发起学生们进行语言实践的热情,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根本上来说,“文章不是无情物”,小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提高教学质量,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表达的能力,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当下,如何有效的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仍是广大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作者:刘海霞 单位:赤峰市巴林左旗三山寄宿制学校

参考文献:

[1]康元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36):48~49.

[2]谢志美.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途径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2):160~161.

[3]程大妹.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J].成功(教育),2013(20):32~33.

[4]黄建英.论小学语文探究阅读教学模式[J].大众科技,2004(04):45~46.

第七篇: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融合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指导学生的语文阅读,又要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写作的方法。通过阅读,要求同学们能够合理地挖掘文本中的习作因素,在理解、感知和感悟的基础之上,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从而使阅读和写作彼此关联,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一、教学方法的融合

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读中领会,读中积累;又在写作中内化,写作中提升。

1.确立主体性地位

教师要引导学生大量地、广泛地阅读。要根据同学们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当的刊物,让学生乐于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领悟作者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在阅读的基础之上,教师要逐步的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在写作的初始阶段,要淡化写作的形式,降低写作的要求,不要拘于形式,放开手脚,让同学们尽情的表达。当然,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所以阅读是第一位的,是写作的前提条件;而写作则恰恰可以反映作者的阅读量和理解力。

2.激发阅读和写作兴趣

语言的积累和习作能力的提高,不能依靠课堂的40分钟,而要将视线投向课外。要鼓励学生在课外广泛地阅读,开阔同学们的视野,丰富同学们的知识,增强同学们的语言积累。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让同学们做生活的主人,要求他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多体验、多观察,勤于思考、乐于积累。只有深入到生活中去,才能取得丰富的写作题材,提高自己的语文写作水平。

3.重视阅读和写作的过程

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阅读能力的优劣。因此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读也要关注学生的写,不断积累,不断磨练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课内阅读和课堂写作的融合

1.抓精彩段落,为学生提供仿写的模板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各种成功的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出,采用仿写这种写作方法,符合小学生的模仿心理,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由于受心智发育的影响,能力、创造性思维都有限,而仿写这种形式,正好能弥补这一缺陷,且能将课内阅读和课堂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是小学作文写作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仿写这种写作方法也有其缺点,但只要引导得当,则完全可以扬其利,避其弊。例如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培养同学们的写作能力。笔者在教学《莫高窟》这一经典范文时,在第三自然段,第一句只有四句话,第一句总写了莫高窟不仅有美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宏伟瑰丽的壁画。然后再分别介绍各种各样的壁画。这种先总后分的方法利于理解,便于仿写。于是在教学到这部分内容时,我先要求同学们反复朗读,然后让同学们谈谈自身的感受。有的同学说:“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有……有……有……还有……的句式,告诉我们莫高窟的壁画很多。”有的同学们说:“文中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觉到壁画之美,如临其境。”于是我就顺水推舟、乘热打铁:“老师现在还想请同学们运用文中的这些方法,试一试,做一次小作家,观察一下我们班级里的几盆小菊花,从它们的颜色、形状、味道和生活习性这几个方面着手,以‘菊花开了,多么美啊’为总句,写一段话”。由于有例子模仿,学生的热情高涨,效果很好。

2.抓住贴近生活的篇章,使学生学会片段描写

生活即文章,当学生学习到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文章时,自然会引起同学们对美好生活的回忆。例如执教《石榴》这一课,全文以季节的变化,按照发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时间顺序,描写了石榴的成长过程,综合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在同学们掌握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后,我乘热打铁,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苹果,先让同学们观察它的颜色、形状,然后让同学们咬一口,尝尝它的味道,再仿照文本中的写作方法,以《我家的苹果》为题,写一小篇文章。运用这种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即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提高了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写作难的问题会迎刃而解。学习写作离不开语文阅读,大量的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高质量的作文又反映了阅读水平的高低。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孩子们肯定能写出优美生动的文章。

作者:陈云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步凤小学

第八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堂浅谈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的教学延伸,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了解到除教材之外的其他内容,从而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引进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而且对学生的阅读量做了具体的规定。因此,课外阅读成为了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教师们开始将课外阅读引进到课堂中来,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他们掌握阅读方法,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1巧妙引进课外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虽然课外阅读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对阅读感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成为教师教学中的难点。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重、喜欢新奇的事物,他们很难对那些枯燥无味的课外读物产生兴趣,往往是三分钟热度。语文教师为了改善现有的阅读局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巧妙地将课外阅读引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课外阅读,并及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东方之珠》这一课文时,语文教师在课前导入这一教学环节当中巧妙地引进了课外阅读。教师首先为学生展示了一张放大的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中找出“香港”的位置,由此引起学生对“香港”的探究。紧接着让学生阅读《拓展阅读》,以此来寻找“香港”的地理位置、交通、历史、人文等信息,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提前了解到课文当中的知识,有助于教师教学的顺利开展。在学习《东方之珠》时要求学生对香港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大部分学生对香港历史知之甚少,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引进了课外阅读,既解决了教学问题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在语文课堂中引入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且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这时,就要求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制定出适合小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阅读氛围,让学生接受阅读的熏陶,通过潜移默化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有效提升阅读水平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进行课外阅读,阅读方法是很重要的,学生只有掌握了阅读方法,才能有效的进行课外阅读,从而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教师在讲课时,应注意将课内知识扩展到课外,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文章段落阅读时,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在阅读时要做到“心、眼、口”三到,学会选读、细读、速度,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做批注和修改,在一旁标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这些都是非常好的阅读技巧,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后阅读水平肯定会得到提升。如何选择阅读书籍也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由于小学生年纪比较小喜欢新奇、有插画的书籍,在选择阅读书籍时往往会出现目标不明确、没有阅读主题等问题,而且随着网络的日益发达,有的学生从小学时期就开始接触网络,他们容易受到网络中不良刊物的影响,从而影响自身的学习,所以教师应教会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结合语文教材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课外阅读真正起到语文课堂延伸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了《火烧赤壁》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在学习了《三打白骨精》后引导学生阅读《西游记》,或者要求学生读一些课文作者的书籍或课文人物的传记,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有效的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学生在掌握大量的阅读方法之后,既能快速的选择阅读书籍,又能高质量的完成阅读任务,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3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薄弱一些,如果教师不对课外阅读作要求的话,只有极少的学生会利用课下的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所以语文教师很有必要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要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阅读习惯,首先,培养学生记读书笔记的习惯,要求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优美的句子和段落抄写下来,随着慢慢的积累,学生逐渐会养成摘录的良好习惯,而且也为以后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其次,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肯定会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或者词语,这时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使用工具书,学生在使用工具书时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而且有助于学生进行独立的课外阅读。最后,为学生提供口头交流的机会,比如不定期开展“课外读物交流会”、“读书心得分享沙龙”,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探讨课外阅读方法,以及对各种课外书的感悟和读书心得,使得学生在交流中掌握更多课外阅读技能,从而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学生如果拥有了固定的阅读模式,他们的自主阅读意识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这样学生在阅读时会变得有条理,可以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课外阅读会变得更加高效,而且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会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并喜欢上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进课外阅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是非常有益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课外阅读指导工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领略到语文独特的魅力,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李影 单位:长春市双阳区新开小学

参考文献

[1]陈慧君.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读[J].小学语文教学,2015,(12):15.

[2]王小平.强化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有益探索[J].新课程学习,2012,(11):61-62.

[3]史小会.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J]青春岁月:学术版,2014,(11):3.

第九篇: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摘要:

阅读不仅是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是获得知识了解世界的途径。小学语文更是为以后阅读打下基础的关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欣赏、感悟、评价等语文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为此,本文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转变和方式进行一系列探讨,希望小学语文教师从中得到启发。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新课程理念下,不仅要求教师重视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阅读质量的提高,更要重视学生感悟、评价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在观念上进行改变,教学方式上更要有所改变和突破,为学生创造新的适合新课程改革的学习环境和阅读环境。

1新课程理念下对教师转变的要求

1.1教学观念的转变:

过去的教育观念就是灌输知识,所有的知识、结论、理由都由教师灌输给学生,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观念,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这种观念,将学生当成主体,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和解惑的作用。

1.2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学方式往往是决定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是课堂全程由教师阅读,由教师提出疑问,由教师解答。这种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不利于学生培养阅读、感悟和评价的能力。小学阅读要将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时刻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在《山中访友》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让学生在学习生字生词后集体有感情地朗读整篇文章,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字,还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作者的情感,提升语感。然后让几名同学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单独朗读,说出喜欢的理由,这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3教学结构的转变:

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将单一的教学结构变为多样化,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前提条件。传统的阅读实践停留在技能化和填鸭式的层面,要想上升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层面需要教师在教学结构有所改变和不懈努力,教师要学会用新时代的教学工具———如多媒体等———为学生规划层次有序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阅读更多文章。学生有了更多机会去阅读和探究,才能培养出对文章的感悟力和正确评价能力,知识面也更广,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才会更深。

1.4师生关系的改变:

这里师生关系的改变并不是指教师不再是教师学生也不再是学生,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由单方面崇敬尊重变为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谐相处。只有在平等的观念下,学生才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才会能在更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才能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为学生自主探究创造条件。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1创设阅读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新课程教育理念中,教师在课堂上要减少讲课时间,更多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阅读环境,让学生阅读课文,体验作者写文章时的情感,感悟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内涵。如在《唯一的听众》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小提琴奏乐,用《月光》一曲是最好不过的了,让学生音乐中通篇朗读文章,提问学生为什么作者在“耳聋”的老奶奶的面前才敢练琴,为什么作者会有那些改变,为什么在知道“耳聋”的老奶奶是音乐学院的教授后作者更喜爱小提琴了,让学生自主思考,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涵。

2.2开展自主阅读,促进学生交流情感:

语文是一门主观性很强的学科,每个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都可以不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对于情感的体验不尽相同,只要没有太大的错误,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自主阅读的开展不仅让学生增长见识,还能让学生进行情感沟通,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的感悟。如在《詹天佑》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全文阅读,然后让学生选出喜欢的段落,进行阅读、分析。有的学生可能对詹天佑设计铁路那一段特别感兴趣,可用介绍或画图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这样的自主学习能促进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也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更深的文章内涵。

2.3扩展阅读,增加学生知识面:

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课本内容有限,学生学到的知识有限,而阅读又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需要用更多的知识来填充,所以,扩展阅读非常必要,不仅增加学生知识面,也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主学习、探究的习惯。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下作业让学生自己寻找关于地球的相关文章和知识,在课堂上展示出来,阅读、分析和理解自己所找文章。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自觉预习了文章,也提前对文章有了一个自己的感悟,加上教师课上对文章的点评,学生一定对文章内容和内涵有更深刻的印象。除了课文的学习,实践活动也会要求学生扩展阅读,如在六年级上册第六组,就要求学生接触诗歌,“与诗同行”。诗歌的朗读和学习是所有文章阅读中最富含感情、最优美的,学生学习诗歌可以逐渐培养出对文章的审美能力。

2.4尊重学生个性,不约束不局限: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在新时代来临的今天,处处提倡自由发展、个性发展。小学生正是想象力最丰富的时候,在不同学生的理解中,同样的文章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视觉和意义,正所谓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这是小学生的趣味所在,他们没有被所谓正确答案局限,对文章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想法,用宽容博大的胸怀容纳不同的观点,对学生提出的疑问给予正面解答,让学生在个性的阅读中创造出新的文学火花。从小培养的个性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被固定的思维模式束缚,对事情能有新的看法和解决办法。个性是创新童年时期的名字。

3总结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的改变是时代所趋,教师要重视自己的教育地位,改变固有观念,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对过去的教育方式进行更新换代,重视学生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环境,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热爱阅读,扩展知识面,全面发展,健康发展。

作者:曲端超 单位:新泰市天宝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李景枝.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249-249.

[2]刘翊红.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关爱明天,2015,(1):198-198.

[3]乔建英.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A版,2014,(10):168-169.

第十篇: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思考

摘要:

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高学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改教育政策额的影响下,提高小学生的阅读量,满足小学生的阅读需求,让学生爱上阅读,从语文阅读中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是当前语文改革与创新的根本任务。本文立足于分析小学语文本科阅读量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改革措施,为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发展与阅读教学提供新思路与新方向。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阅读量取决于课文的数量与长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文章涉及到多个领域,像人文、社会、科技等,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丰富,利于小学生语文学习视野的扩展[1],是实践与实施素质教育与新课改教育政策的重要方式与重要阵地。因此,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实事求是与改革创新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有计划性地选择有效的解决方式,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参与到语文阅读教学的兴趣与积极性,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小学业语文阅读量现状分析

1.1小学语文阅读量增加,教学实用性不高:

当前,绝大多数家长与教师都认识到提高小学生阅读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学校与教师也主动对阅读教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但从实际情况上看,教师只将教学关注点集中到阅读量的设计上,既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没有将语文知识科学、适度地融入到阅读教学中,一方面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让阅读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另一方面也无法凸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用性与价值性,与小学语文阅读量设计与规划的出发点与根本目标相背离。

1.2教学重点设置不科学,教学方式机械、僵化: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我们在设计课本阅读量的实践工作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学习习惯等等设置教学重点与教学任务,并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目前绝大多数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课本阅读设计中,多存在着教学重点设计不科学的现状,过度地强调阅读素材的多元化与丰富化,忽视了阅读教学对于学生自我思考能力、综合语文能力培养与提高的重要价值,同时也没有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得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设计长期滞后,无法实现突破性的进展。

2优化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设计与规划的具体措施

优化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设计与规划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也是突出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设计工作重要性价值与实用性的重要方式。具体来说,针对于当前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设计的主要问题,我们可将相应的改革措施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2.1注重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设计:

立足于学生实际,充分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是我们优化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第一步,教师首先要在综合考核学生接受能力的基本上制定每月、每季度、每学期的阅读教学计划,并在推行阅读计划的过程中,对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理解与消化情况进行有效的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相应调整阅读量。此外,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需求,采用问卷调查等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喜好,同时将学生的阅读选择纳入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设计之中,既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到阅读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体会阅读带来的乐趣,同时能够进一步优化小学语文课本阅读结构,实现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规划与设计的科学性与完善性。

2.2注重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数量的规范:

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设计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让学生阅读过量的课文与作品是当前小学语文课本阅读设计必须首选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为此,教师在进行相关调整工作时,一方面要合理控制小学语文把课本阅读量数量,有目标性地增加阅读数量,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每学期、每学年适度增加阅读量,让学生有一个心理上、理解上的一个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要强调正确的阅读方式、阅读技巧与阅读理念的传输,让学生在长期的阅读中逐渐掌握正确的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旨在通过这种方式既有效控制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减轻学生的阅读压力,同时能够促使阅读成为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够更为深刻地体会课文的主旨、思想与内涵,真正体会阅读的乐趣。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量设计与规划等等工作是一个项目众多,涉及内容较多的综合性教学内容,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地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特点,既让小学生的阅读量得到充分的积累,又要给予小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2],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与平台,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魅力与快乐,使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设计、规划与发展成为提升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起点与开端。

作者:徐常秀 单位:山东省平邑县铜石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李岩.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探讨[J].中华少年,2016(9).

[2]宋丽芳.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J].课外语文,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