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构建(10篇)

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构建(10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情境构建

摘要:

轻负高效一直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目标。但由于近年来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种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导致轻负高效成为部分学校的口号。反之,学生学习的压力却越来越重。孰不知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语文成绩与综合能力的提升。为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借助情境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

创设情境;构建;轻负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语文是各阶段学习中重要基础课程,而小学语文是各阶段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各科学习的基础。但受到长期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非能力,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模式传统且机械,内容枯燥且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以下笔者就对如何创设合适情境以构建出轻负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提出相关建议: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好奇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由此可见,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中。以小学语文《司马光》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在讲到这一教学内容之前,首先应对课文内容以及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并制定出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计划。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相关问题情境导入教学:“同学们,假如你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出去爬山。而爬到半山腰的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山下的水缸里,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呢?”通过这样以学生自身为载体的问题可以有效引发学生的好奇,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分析。教师可以为学生留出一定的自由思考时间,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思考救人的办法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出本篇课文:“其实这是900多年前真实发生过的故事。有一个小朋友叫司马光,他和朋友在玩游戏的时候,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了假山下的一口大水缸里,而缸里装满了水。你们想不想知识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中。

二、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年纪尚小,其思维与理解认知能力发育尚不完全。但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可以发现学生对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很浓。对此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这一特点,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故事情境,借助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快速的融入学习中。翻开小学语文教材可以发现教材中蕴含大量以故事为题材的课文知识,通常教师都是让学生自己阅读后为其讲解相关的重点知识,然后为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以完成教学。这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故事情境,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如:教师在讲到《卧薪尝胆》这篇课文时,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为学生概括讲解这个故事或是让听过这个故事的学生为大家讲解,以此创设出良好的故事情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出教学内容:“这个故事具体情况是怎样呢?是不是像老师(学生)讲的这样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有了之前的故事梗概做铺垫,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留出一定的自由阅读时间让学生在课文中了解事实的真相。

三、创设媒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科技的发展在促进国力增强的同时可以促进教育的发展。为构建出轻负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而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直观的学习中更好的理解相关的语文知识,以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小学语文《揠苗助长》这则寓言为例,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通常教师都是为学生讲解揠就是拔,而揠苗助长就是将禾苗拔高帮助它生长的意思。很少有教师考虑到学生是否了解禾苗是什么?为什么要拔高?拔高为什么会枯死等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无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以帮助学生理解。如:教师在讲这则寓言故事之前可以借助互联网下载相关的视频、图片等教学素材,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播放揠苗助长的视频,让学生对故事情节有一定的了解。之后为学生渗透相关基础知识,如:借助图片为学生出示禾苗的图片,借助声像结合为学生讲解揠苗助长后禾苗为什么会死,为学生讲解揠苗助长的寓意,让学生最终明白做事应遵循规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四、创设生活情境,加深学生感悟

教育与生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常教师过于注重教材,没有考虑到教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故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相关的生活情境,拉近教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以此加深学生的感悟,进而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在为学生讲到《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时,首先应深入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生活化内容,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然后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为学生创设相关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如:“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叫做《姥姥的剪纸》,姥姥是北方人对妈妈的妈妈的叫法,而南方人通常管姥姥叫外婆。你跟外婆之间有自己的小故事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吗?”通过这样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有助于让学生在之后的课文学习中更容易感悟到作者与作者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综上所述,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而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故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以实现构建轻负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目的,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作者:聂戴华 单位: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高平镇颜公完小

参考文献

[1]唐瑜妹.情境创设,高效轻负——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创建[J].新课程(中),2016,04:125.

[2]林建忠.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6,14:47.

[3]杨红玲.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探究[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第二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鼓励性评价建议

摘要:

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广大教师对小学语文课程有了新的认识和解读,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树立了新的教师观,学生观。这一可喜的改变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上,便是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得心应手,轻车熟路的运用鼓励性评价,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

语文教学;鼓励性评价;激励

目前在运用鼓励性评价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令人忧心的方面,表现在认识上的错误和行为偏差,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鼓励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1鼓励的真诚性缺乏,表象的课堂热闹不代表真实的教学效果

目前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都已意识到鼓励性评价的意义和作用,能够对学生日常的语文学习表现,应以鼓励和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由于对鼓励性评价认识的不足,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肆无忌惮,不假思索地滥用鼓励性评价。结果,“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笼统含糊的表扬充盈着整个课堂。“大拇指”和掌声,更是此起彼伏,经久不息。整堂课下来,课堂热热闹闹,似乎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但我们是否该冷静下来理智的思考,这些漂浮在表面的含糊性评价,价值何在?

1.2评价的客观性欠缺,错误的鼓励会使学生难辨真伪

鼓励的评价固然有它的价值,但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表现加以客观评论,即使对于非常不妥帖的回答内容也过于讨好,甚至明显的错位也未加以纠正,只是发出“还不错”“比较好”“说得好”等各类的赞扬声,充盈着整个课堂,这种局面会让尚未成年的小学生产生错觉,容易产生自负的心理,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说什么都可以,从而不假思索,口无遮拦,甚至出现难以辨别真伪的状态,这与鼓励的本质是适得其反的。

1.3鼓励评价缺少具体的分析,难以有效提高教学的互动性

著名教育学家布莱克•威廉提出有效的教师评价应该是及时的,详细的和描述性。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会经常不由自主的脱口而出“真好”“你回答的真好”“你太了不起了!”这些评价语笼统性和概括性强,具有普遍的实用性。学生在教师这种模糊性极强的评价中,难以清晰具体的明确自己“棒”在何方,“好”在在何处,“了不起”又在哪。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没有吸取任何有营养价值的元素,便更不能促进其发展成长,此评价也便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运用具有具体性、针对性、个性化的评价语言,给学生以清晰,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建议,尽可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从我们的评价中受益匪浅,学生也会发自内心因收到鼓励而感到喜悦,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有真正提升师生的互动性,从而促进教学质量。

2小学语文课堂中鼓励性评价的运用建议

2.1爱学生是激励性评价的前提

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爱是信任和尊重,更是鞭策和投入。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发自内心爱学生,她就会放下架子,不会是高高在上,甚至会蹲下身子和学生对话,了解学生的需要,交流情感,消除彼此间的恐惧和距离感。教师爱学生,他就会给学生自省,自悟的时间,相信他具有自我完善的能力。教师有了这份爱,他会自觉的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切行动的指南。他会更多的用欣赏的眼光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会从内心真正理解学生,欣赏学生,会把他们的优点给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2.2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整个课堂中,教师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勿越俎代庖。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中茁壮成长。现代心理学研究显示:内部动机比外部动机更能持久的影响人的发展方向及动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我们要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2.3运用适时适度的激励性评价

2.3.1适时

“赏不过时”对于教育来讲,是指鼓励性评价要善于抓住最佳契机,在学生最渴望被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时,及时给予鼓励,将会对语文教学和学生个人的成长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对时过境迁的鼓励性评价,总是不以为然,漠然视之,此时此刻的鼓励性评价的效果更是事倍功半。当学生在课堂上争先恐后的踊跃参与课堂回答时,教师首先要鼓励他积极参与课堂的热情;其次在针对学生的不同回答进行拨乱反正的点拨,鼓励其勤奋努力,勤于思考;再次提出对他的期望。这种在最需要时给予的鼓励性评价是雪中送炭般的恰如其分,比时过境迁的锦上添花更弥足珍贵。

2.3.2适度

鼓励性评价要有度,这“度”主要是指轻重强度。鼓励性评语的度与鼓励性评语的效果总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理论与实践都证明,激励性语言的强度与效果的关系呈抛物线形:开始,两者间成正比,在达到一定高度后,效果则自然减退。所以,开始初期,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语文学习,激发学生语文的兴趣时,鼓励性评价语强度要大。但是随着学生对鼓励性评价的“度”慢慢适应,教师就要适时适度的减弱鼓励性评价的强度,以免学生对鼓励性评价产生免疫力,以至于充耳不闻。同时,过分迁就学生肆无忌惮的鼓励,容易使学生缺乏客观的认识自我。这样会使他们形成过度的自信,以致自负,自我感觉良好,结果一遇到挫折就不堪一击,形成自怨自艾的性格,反而影响其进一步的成长与发展。

总体而言,只有教师发自内心爱生,认识到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其主动性,并且调动其主动性。适时适度地对其进行鼓励性评价,就能最大程度地发挥鼓励性评价的作用。从而实现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以及推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作者:陈玉珍 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师苑小学

参考文献:

[1]王延凤.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鼓励性评价的问题及改进[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17).

第三篇: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摘要:

语文学科是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学好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前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两大主体,只有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真正把语文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引导;主体

学习是学生的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宜学生个性发展的民主课堂,使学生的独特个性得以张扬,学有所获。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与基础,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语文课堂上充分展现自我、提高自我,展现出小学生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本文结合笔者的语文教学实践工作,浅谈如何搞好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做好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角色

要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首先要不断修炼,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为学生的自主探究保驾护航。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教师要能够灵活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严格按照教材的内容安排一篇课文接一篇课文的讲解,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开始尝试打破陈规,做出一些形式上的改变。新版的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来设计的,因此,我特意淡化了每篇课文之间的界限,从它们的共同点出发,进行集中的语言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先从整个单元入手,让学生自由朗读每篇课文,然后让学生重点朗读自己喜爱的文章,并且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提出相应的问题或者疑惑,小组讨论或者班内集体讨论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语言基础知识的训练,教师可以将整个单元的学习分为词语、句子、段落、写作练习四部分,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理解发现其中的共同点和区别之处,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内化这些知识。这样灵活的训练改变了千篇一律的讲授方式,减少了教师的讲解分析,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教师要精心设计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质疑解惑是学生开始一切知识探究活动的必要步骤。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且在实践探究中解决这些疑问,获得相关知识。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也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设计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高质量的问题会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和应用这些知识。

(三)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与探究,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创设恰当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来感知、品味和记忆语言知识,将语言知识的训练与情感的体验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课堂学过程中,我会根据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在其中练习语言。比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一课时,我就曾经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爬山虎,然后,让学生自我介绍,说一说爬山虎的习性和特点。学生真正融入其中时,语言表达流畅,思路清晰,语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升。

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的交到学生手中

新课程改革确立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想真正将学生的主体性落实到位,教师必须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与探究的主人。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在课前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其中的重难点知识,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着教学的重难点展开思考与探究活动,只有学生明确了自己需要达成的目标,才能有学习的目标和方向,从而激励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和行动力。

(二)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当中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和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独特魅力,也意识到语文的实用性,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

(三)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设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来设计并实施,除了必要的讲解和点拨,教师要尽量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来进行自学、讨论、实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元素,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教师要正确认识这一问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让学习优异的学生来带动中等生,让中等生来引导学困生,尤其是对于学困生,他们本身就缺乏自信,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努力实现语文知识的全面普及和提高。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也应该融入这一潮流。针对自身学生的特点,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思维定势,努力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者:王丽丽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姜各庄镇桥头小学

参考文献:

[1]刘晓花.风乍起,搅活一池春水--关于新课改下活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下,2012(4):98.

[2]陈敏.引源头活水,润语文课堂——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5(4):59.

[3]王风霞.注重情境导入,打造活力课堂——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情境引入探析[J].课外语文:下,2015(16):77.

第四篇: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写作研究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向我们提出,加强学生的积累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为写作服务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打开学生作文思路的金钥匙。我们回顾教科书中一篇篇耐人寻味的课文知识,有的似是一幅幅精妙的画卷,带学生领略祖国的壮丽河山;有的似是一座座巧夺天工的宝塔,蕴藏着丰富的写作知识;有的似是一个个智囊,为你解开生活的奥秘,告诉你做人的道理......教师懂用画卷,活用宝塔,善用智囊,发挥教科书的长处,将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积词、积句、积法、积情为写作服务。

一.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积词

积词——学生组织语言,离不开词。视野狭窄的农村小学生获取词语基本来自课文。课文词语当中,有的表达人物品质、外貌、动作、神态,有的描写风雪雨露、草木鸟兽、有的描写山村城市、亭台楼阁……我们教学必须要学生做到分类积累,有了丰富的词汇,学生作文不至于无依无据,写什么都想到相关的词,特别是三年级作文入门:必须从词引领学生进门,也可以从课文中创设意境让学生运用词语写句,如描写山村美景的开头:山谷中,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山上的森林(),村前的河水(),天空(),空气()。通过训练,学生自然而然想到:森林郁郁葱葱,河水清澈无暇,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二.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积句

积句——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妙言佳句也是学生写好作文不可少的。在我们的小山村里小学生课外书奇缺,绝大部分学生除了有本教科书外,其它课外读物寥寥无几。针对他们见识少,思维应变不强这一实际情况,教师只有充分利用教科书的词句,多做仿句练习,多积累好句才能大度幅度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的做法是:让学生归类积累各种类型的句子。如描写老师的敦敦教诲的句子:“......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此外还有描写妈妈,伙伴,老人......以及山、花、海、树,鸟、兽、虫、鱼......每一种句子的积累都是为学生写作运用而服务的。

三.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法

积法——写作方法最基本的包括文章的开头,结尾、过程。总揽我们的教科书,运用最多的开头与结尾的形式是: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开头;以总结全文,深化中心,收题而结尾。中间过程部分汲取素材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说掌握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授课时要善于教会学生汲取家庭生活中的“点滴事件”。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小摇篮”,是学生接触最多最久的地方,因此,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回想自己的家庭生活经历,从中挖掘、加工写作材料。一次我在“单元作文园地”里读到一个学生写的一篇“爸爸,求你不要再赌钱了”文章,文中写的全是自己的爸爸如何染指,怎样陷入无法自拔,怎么使原来和睦的家庭处于破裂的边缘,文中字字句句真实感人,不禁为学生的文采叫好。其次,汲取校园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也不可缺少,学生在这里接触到形式多样的课堂和活动。应该说学校生活是学生们取之不竭的写作源泉。我就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引导他们仔细观察,捕捉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并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去年,我校国庆举办书画、手工作品展,课余不少学生常在这些作品前驻足观看。我要求学生在练笔里写一写这件事,一个学生在练习中就这样写道:学校里的大哥哥大姐姐真了不起!他们画的画、写的字是那么的漂亮,做的手工是那么的栩栩如生,真令我大开眼界。特别是一个姐姐画的一幅“清洁梨埠,美丽家乡”图,画得跟真的一样,既让我们大饱眼福,又让我们的思想受到熏陶……”。可见学校生活素材能让学生写出生气、动人、亲切的文字。另外,我们经常要求学生有空时常到自己家的田地里去,感受鸟鸣虫吟的田间,瓜果飘香的菜园,蜿蜒隐约的小路,还有郁郁葱葱的树林,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美,体会劳动人民的内心喜悦。这样不断积累题材、心得,服务日后写作。

四.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情

积情——人是有情感的,怎样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写作是有技巧的,适时引导学生很重要。诗人白居易写的《忆江南》,为了表达自己强烈的热爱江南美景的情感,结尾用了反问句:“能不忆江南?”引人思考,增强感染力。在这里引导学生积累用反问句表达强烈的热爱之情的方法。《陶罐和铁罐》一文,骄傲的铁罐它看不起陶罐时,那傲慢、得意忘形的反面表情和陶罐谦虚、善良、忍让的正面表情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作者用对话的形式淋漓尽致地跃然纸上,使读者读后印象深刻。这种通过语言来揭示内心某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值得学生积累运用。《穷人》描写桑娜担心丈夫回来会责怪她,本来家庭穷困潦倒,却又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那种恐惧不安,断断续续的复杂思绪用了许多省略号来表达出来。这种用省略号来表达人物矛盾的心理的感情写法也值得学生参考积累。还有许许多多的感情如何表达,得靠教师在语文课中着意引导学生去体验。

总之,小学生绝大部分知识主要依赖于间接途径,老师就要强调积累和运用了。叶圣陶曾说过,教科书是很好的写作教材。所言极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善于为写作服务将成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值得深入调研的又一课题。

作者:周国新 单位:广西梧州市苍梧县梨埠镇料口小学

第五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积极贯彻和落实新的教学理念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以往教学方式和理念,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融合,教学方式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学习回归生活,不断地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生活体验,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驱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陶冶情操,开拓视野,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转变思维;激发兴趣;课外学习

美国教育学家华特曾经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由此可见,学习知识应当与生活相联系起来,赋予学习知识的生活意义和价值。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课堂教学要回归生活,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和观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加强语文素养以及生活的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愿意去学习语文知识,加强学生学习内在的动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积极加强自身语文知识素养,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积极地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做到语文教学中生活,生活中有语文教学,真正实现和落实素质教学的理念。在此,结合我多年从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浅谈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主要有如下几点内容: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以往单一而枯燥的教学方式,重点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要积极优化教学方式和方法,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出学生能动的学习方式,教学要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学习知识。

1、优化教学资源

新的教学理念下,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语文课程资源而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教师要“活学活用”教材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学生课外语文知识的学习,开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语文思维方式,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要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教学资源,把课外教学资源看成课内教学的延伸。

2、进行开放式教学

生活化的语文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要营造出充满生命活力的、开放式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手段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潜能。同时,进行生活化的小学语文教学要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语文学习的情感投入,以及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3、减轻练习和作业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动态来进行作业的练习,减少一些重复的、盲目的、低效的作业。教师从中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和语文表达能力,积累语文的词句、词汇,来丰富了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水平。

4、建立多元的教学评价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多元化、多角度的评价机制,来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其中进行多元化、多角度的评价机制,不但要包括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也要包括学生彼此之间的评价,也要鼓励家长参与进来,从而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来全面掌握和了解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的情况,使学生真正的、客观的认识到自我,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

二、加强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沟通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学方式和方法是严重脱离学生生活的,让学生的学习有一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这样就很难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就脱离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因此,教师要让生活化的阳光照进课堂,让语文学习回归本质生活。同时,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一些生活经验,进行有效的教学,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教学《火烧云》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后进行观察晚霞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有关火烧云的精彩描写内容,观察火烧云的变化多端、千奇百怪的形状,了解和掌握课本所描写的内容,来感悟作者的思绪和思路主旨,其中,要让学生写下观察的感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让语文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现代小学教育宗旨是要将所学的理论、技能和实践相联系起来,教学知识要与社会相联系起来,避免空而大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体验到语文知识的魅力,这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真正的目的,也是课堂教学外的继续和伸展。

总之,小学语文知识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做到交相辉映与相得益障的效果。只有让生活化的“阳光”照进课堂中来,才能做到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本质,展现出现代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让语文教学真正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结出丰硕的果实。

作者:李芙蓉 单位:甘肃省西和县城关九年制学校

参考文献:

[1]叶澜著.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2000年

[2]桑新民,阿建翔著.教育哲学对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3]吴康宁著.课堂教学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4]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特征.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1期)

[5]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

[6]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中国三峡出版社,2005年第2期

[7]小学语文教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1期

[8]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语文出版社,1998年7月第一版

第六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分析

摘要:

我国小学语文正处于改革阶段,因此小学语文的看课堂模式转变就显得更加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贴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教学需要,艺术提问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剂有效催化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简答的分析和策略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艺术提问

随着《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小学教师应在课堂上与学生们展开更高效的互动问答,这样不仅能打开学生的思维,还能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研究和探索。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有意的提高课堂问答的有效性,并恰当的提出一些较有深度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让学生们深入思考,从而为将来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1合理安排层次,贯穿知识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完善小学生思维基础,启发基础思考锻炼基础理解能力的学科,需要教师有层次的进行提问,教师在备课时应着重注意这个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生们通读一遍课文之后进行基础提问:“这篇课文里有哪些人物?”“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假如你是主人公,你会怎么做呢?”,在简单的问题交流结束后,再提问更深层次的问题如“这篇文章告诉了你什么道理呢?”“这篇文章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为什么?”,在有层次的提问交流中,可以使学生逐渐的融入教师营造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课文讲解过程中,教师也应秉持分层学习循序渐进的教学大纲,先从文章主干的中心思想开始学习,再分解到重要的段落甚至是语句、词组,最后再进行整篇文章的总结。这种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充沛的积极性学习教材内容。当然,教师对小学生语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课本,在课堂上学生们一般只会在课本中寻找教师提出的问题答案,而不会与之前学习的知识内容相结合回答问题,因此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提问让学生们明白语文教学的内容并不是分散的,而是每一部分都互相关联可以相互运用的,学生们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就会通过自己的总结明白互通性这一点。教师也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小学教材中相连的两课《大海睡了》《大海的风》,教师们就可以在下课之前对学生们提问:“两篇课文同样是在描述大海,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呢?”“同学们还知道有哪些关于大海的文章或诗歌呢?这篇文章中的大海又和教材中的大海有何不同呢?”,通过教师的提问将课本教材与课外内容结合在了一起,可以培养学生们的联想和总结能力。

2设计技巧提问,高效课堂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学生们是主体部分,因此,教师需要多加引导学生们,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们多加思考寻找答案,或是小组间进行交流交换想法。但学生之间的理解程度和思考快慢之间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教师进行技巧性的提问,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注意问题的引入性,教师展开的疑问可以是发散的,但必须与课堂内容相结合,否则会让学生们无从下手,但也不能快速切入教学内容,因为小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前几分钟并不集中,切入教学内容会导致课堂效果有所影响,教学内容欠缺,影响教学质量。课堂不仅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地方,更是师生培养感情的场所,教师可以通过提一些跟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拉近师生距离,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环境。二,注意提问的实用性,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都是主观判断,例如“行不行”“对不对”,限定了学生思考的范围,会让学生们产生惰性思维,懒得去思考该用什么方法,因为教师会在提问中带出所用的方法。教师的提问要避免天马行空随性发挥,而是要紧贴课文内容,这样只会对课堂教学产生负面作用。教师要以文章中心为发展点,把问题设置成学生感兴趣的想要了解的你内容。三,注意问题的难度。小学生的心里发展速度不同,在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方面自然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根据这一特点进行问题难度的层次划分。将较为基础的问题留给学习能力较薄弱的同学,将较复杂的问题留给思维较活跃的同学,但同时也要注重小学生的总体思维水平,不要造成揠苗助长的反效果。四,注意提问的趣味。教师提问的趣味程度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决定着学生们能否很好的融入课堂,倘若教师在提问内容上加入一些趣味因素往往回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刺激学生的大脑,保持亢奋状态,会让思考能力保持一个很高的活跃性。

3拓展多种形式、加强效果

小学课堂的教学形式应是多样化的,学生们有将自己的想法埋藏在心理的初步趋势,因此教师应打造适合学生们的课堂。可以开展小组交流,教师若想听到满意的答案,必须要先挑起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们以小组互动的形式首先会大大提升交流的积极性,并在大家发表意见之后互相借鉴,得到一个较为全面的答案,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自信心。也可以利用小学生们的好胜心,举行小竞赛,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小礼物作为奖励,这更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教师要在课上多多鼓励学生们回答问题,在学生们报着试一试不确定的心态回答问题时,要多加肯定和鼓励,以增强学生们下一次回答问题之前的信心。小学语文教学有关提问的教学策略并不能是一纸空谈,策略不一定都会适用,教师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多加突破,以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合理提问,营造师生配合的良好氛围,以一颗放松的心态带领学生们遨游知识的海洋,合理运用提问的教学策略,发挥最大的作用,使教育目标最大化的实现,在课堂上问出精彩。

作者:陈敏 单位:长春市双阳区新开小学

参考文献

[1]万井荣.关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艺术提问的渗透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2015,(5):57-60.

[2]曹中远.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艺术提问的渗透[J].大众科技,2015,(13):32-34.

[3]吴玉英.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技巧提问的思考[J].神州,2015,12(13):32-34.

第七篇: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探微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从教学手段到教学策略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与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改革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互动教学就是从改善师生关系、促进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开始的,互动教学有利于增加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互动教学;策略探微

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也呈现出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理念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的推动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互动教学就是要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从师生互动的角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1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改善教学效果

活跃的教学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与好感,尽量消除学生与教师沟通时的紧张心理,让学生有一个好的情感状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热情是推动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因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平等对待班里的每位学生,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一些其他外部因素所干扰,以平和的心态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给每个学生均等的机会,不让那些条件不好、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因受到冷落而产生自卑心理。教师要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怀,让班里每一个花朵都能享受到来自教师的温暖,从而对教师产生信任和依赖,增强学习的信心。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喜欢与教师对话,喜欢教师组织的语文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快乐的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其次教师还应该努力完善自己,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专业水平,让自己的语言更加风趣幽默、热情大方。教师要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让自己讲课的知识内容更加丰富、形式多样,让学生喜欢听,喜欢与教师交流,并感觉与教师交谈是一种知识享受而不是生硬的受教育。另外,教师还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上遇到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都要尽力耐心的去帮助他们,及时了解他们的情感态度,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能够有效展开。

2学会聆听加强交流,有效展开互动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突破那三尺讲台的限制,走到学生中间去聆听学生的声音。教师只有学会聆听,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并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调整课堂教学节奏。聆听是指教师要仔细听每个学生的读书情况,听学生如何进行小组讨论,听学生真实的思想观点。聆听时教师要以一个平等的心态静心、耐心的倾听,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更好的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思想,在聆听中发现教学问题,并以委婉的方式及时指导、纠正。另外,教师在聆听过程中也要注意全面性,不要偏听偏信,教师不应只倾听一些优秀学生的意见和看法,而要更加全面地了解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心声。教师要尽量在互动学习中做到细致、全面的观察,使互动教学更加完善、有效。教师要加强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语言交流。教师可以采取多种语言方式,根据教学实际、学生的学习基础水平,实施有效地提问。教师也可以通过设置语言情景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互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在品读“桂林山水的静、清、绿”这部分时,教师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高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教师可以提问:“大家在读了这段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知道漓江水的美,也明白文章这部分描写了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特点。”这时教师可以播放课件让学生亲自体会一下漓江的美,然后让学生带着感情去进行文章阅读。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对漓江美的亲身体验,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受到了美的熏陶,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朗诵水平。

3营造氛围避开误区,实现高效互动教学

教师在互动教学中要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师生情感共鸣带来的积极影响。教学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在理性和情感方面的互动过程。教师要利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去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并愿意主动和教师交流。对于一些故事性强的课文,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教师首先要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知识和情感有效结合的奇妙境界。比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对课文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扮演一名导游来介绍小兴安岭,学生在复述时使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把自己真正的融入到小导游的角色当中,从而实现互动教学想要达到的效果。另外,在互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规避一些互动误区,让互动教学更加高效。在课堂互动中,教师要多使用启发和引导的方式进行提问,避免形式单一、刻板、枯燥的提问方式。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不能贪多,那样会消磨学生对知识探索的热情。教师要正确把握教学目标,针对目标提出问题。同时,问题提出要注意时机,不能不考虑提问时机和问题质量随意提出问题,那样既浪费了教学时间,也达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注重课堂互动教学意识的形成,把师生互动作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教师要规避互动误区,开展有效的互动教学,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思维在课堂互动中得到培养,从而使语文教学效率大幅提高。

作者:韩新华 单位:长春市九台区三台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1]管敏.互动开创新天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7):66-67.

[2]王福英.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J].才智,2015,(9):8.

[3]丁名青.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互动教学的策略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4):198.

第八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研究

摘要:

教育体制改革后,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越来越注重“多元化”和“实际化”,即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的效率。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特点出发,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和课堂教育方法做一些分析。

关键词: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

语文的教学需要教师把“学”与“用”相结合,把学生作为教学的核心,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特点出发,制定合理的“自主学习”教学课堂,把小学语文教学落到实处,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和自主地学习,在课下认真巩固课堂内容,自主探究和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阅历。

1设计合理的自主课堂方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课堂方案是教学的灵魂,教师只有制定出完善的教学方案,才能构造出“高效化”、“实际化”的有效课堂,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自主地树立学习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依赖于课堂,教师担心学生的学习进度,所有知识都给学生细心地讲解,这是教学的误区,会带偏学生的思想,封闭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懒惰的思想,甚至不想学习,只等着老师的教学,这样就不会有学习的进步和提升。因此,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学生在自己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中自然会明白学习语文的意义,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对文章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从而发挥了自主教学的优势。例如:在教学汉乐府诗《江南》时,教师不用所有诗句都给学生讲解,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让学生投入到古诗的境界中,自由构思,理解诗句的意思。如“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这一句,教师要合理地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出江南劳动人民在采莲时的美好画面,学生有了古诗的主体思想,就能理解诗句,构思出莲叶间鱼虾戏水的画面,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学习的效率,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

2增加有效的自主课堂内容———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动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指路明灯”,要适当增加有效的课堂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紧跟教师的教学步骤,认真思考,用心想象,把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利用到位。提高课堂学习质量的有力手段就是做好课堂笔记,笔记是学生最好的“指导老师”,能让学生及时地记下课堂的学习内容,课下随时随地巩固课堂知识,掌握有效的学习技巧,合理地记忆知识。教师要严格督促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记好课堂笔记,集中思想思考问题,展开构思,不能忽略老师教学的任何一个重点内容,才能提高课堂的学习质量。例如:在教学《守株待兔》一课时,教师应当给学生进行自己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分小组探讨猎人“不劳而获”的思想的正确性,让学生互相交流,谈谈实际生活中不劳而获思想的危害和后果,让学生自己理解和分析寓言中讲述的故事道理,明白要想适应多变和多元化的社会,必须自己动手操作,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金钱和物质,而不能采用投机取巧的办法,更不能游手好闲地等待别人的施舍。许多寓言故事都讲述了生存原则和人生道理,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实际,把文章内容和生活元素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思考和学习,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对知识内容理解得更透彻,记忆更深刻,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动脑思考的好习惯,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致。

3优化教学的自主课堂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有效的课堂方法对于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要经常总结和分析自己的教学方法,完善和创新课堂模式,让学生感受到新颖的课堂教学,在全新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合理地构思,把生活实际和语文内容有效的结合起来,提高学习能力。要想学好语文,学生必须有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探索和发现问题。另一方面,老师要注重课堂方法,就要做到全面教学,由于小学阶段是人生的新起点,是一切探索之源,小学生刚步入学习的殿堂,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构思能力还存在缺陷,对学习方法也掌握得不够到位,而且每个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有高有低,如果教师只顾自己的教学进度,就会忽略学生的课堂体验,造成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甚至让学生形成依赖的思想,过度依赖于教师的讲课内容,减少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学习效率大大下降。所以教师要抓住每一个知识重点,做到耐心的给学生进行全面讲解和教学,既要满足优生的求知欲,也要照顾基础差的学生,适当调整学习进度,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例如:《小壁虎找尾巴》是一篇值得学生学习的课文,教师在上课前要让学生自主预习,阅读文章里的生词和复杂的句子,让学生对文章提前有个大致的了解,在课堂上才能紧跟教学步骤,不遗漏知识重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课文中小壁虎和小鱼、小鸟、小牛的对话想象成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交流过程,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合理构思,提高学习效率,真正做到自主学习。

总之,学习语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设计合理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适当地增加自主课堂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并且要不断更新自主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从而把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走进语文、爱上语文、自主学习语文,最终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作者:郝春影 单位:长春市九台区龙嘉德阳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1]纪素芳.以任务驱动,促学生自主学习———谈小学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J].教师,2016,(15):25.

[2]张鸽.小学语文综合课的自主学习要素与基本方法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3,(74):55.

[3]吴亚香.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初探[J].新课程,2014,(1):33-34.

第九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越来越注重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首先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其它的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问题;策略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教师起到的作用只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引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得到了提高。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新课程改革有效的推进了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体制的规范化、制度化,但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为:

1.1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教学中仍沿用传统的、陈旧的、落后的应试教育观念,与新课改发展不相适应。新时期,小学生们无论是在自身内心成熟发展方面,还是学习环境方面都有较为显著的变化,而传统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模式,已严重制约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同时,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缺乏了对语文学科具有的文化性、教学基础指导性以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培养,导致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2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

现有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仍以课堂板书式教学方法为主,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严重制约课堂活泼、自由、生动教学气氛的形成。随着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日渐广泛。但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较少,课堂教学缺乏了以幻灯片、PPT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1.3教师个人综合素质较差:

由于学校在小学语文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缺乏相应的资金、业务技能培训等支持,导致现有的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素质能力无法履行小学语文教学职责。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素质能力不足,一方面表现在小学语文教师在专业教学技能水平方面偏低,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表现在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小学生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等缺乏必要的了解,无法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进而导致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水平较低。

2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基于上述阐述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为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可通过采取以下几方面对策,具体为:

2.1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营造更加生动、活泼、灵活的课堂教学氛围。一方面,通过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出小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无论学生的知识水平高低,语文教师都不能歧视,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小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言。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应注意小学生学习的引导与鼓励,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

2.2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如可以充分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吸引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小学生心理特性、思维方式等,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采取比如分组讨论、分角色表演及做游戏等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教学方法的运用关键还在于如何有效的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2.3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有位老师讲授《五彩池》,在解题之后问道:“五彩池在哪里?谁能说出五彩池有哪些彩?谁能说说为什么池水是五彩的呢?”学生急于到文中寻找答案。这样的学习活动就使学生学得自觉、主动。这个引言为这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学得兴趣盎然。开端引趣的方式“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2.4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无论是从学校,还是从教师自身来说,应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首先,应加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技术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充分理解和应用;其次,应加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的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培养;第三,还应加强小学语文教师对小学生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相关知识的培养,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第四,提升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运用能力,将信息技术教学与课堂教学充分的结合起来。

3结束语

总之,为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经常对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然后具有针对性的采取优化的措施,不断对自身教学进行优化,长此以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

作者:庞朝赟 单位:山东省平邑县铜石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皮琴静.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互动及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杨敏.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的问题分析与教学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3]郭海燕.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其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4]尚显勇.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15,12:123

第十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小学语文教学是否有效要看课堂教学的效率,而要实现课堂效率的有效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努力。因此,高效课堂显得尤为重要。所谓高效课堂是指,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问题与对策

新课程改革主张改变以往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倡导开发小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能够参与教学全过程,还孩子们一个快乐轻松的童年,让孩子们喜欢语文,学好语文,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但是实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后,小学语文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几个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1正确认识教育的本质

卢梭在《爱弥儿》中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的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状态,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以培养理性王国的“新人”。卢梭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无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而教育却实实在在地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作用,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张伯苓认为教育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和锻炼身体,更主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就是说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他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在当下,教育的本质更体现在教育不是升学考试的工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更不应该以分数高低论英雄,它更多地是对小学生精神和心灵的滋养,承担着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重任。

2巧妙导入,吸引学生

小学生活泼好动,尚未摆脱儿童天性,对事物富有热情,情绪直接,容易外露,但情感波动大,细小的成绩可使其得意忘形,微小的挫折可使其垂头丧气。他们求知欲旺盛,辨别力差,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喜欢模仿。这就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难度。语文教师要想吸引学生对课堂的兴趣,首先就要在教学导入上下功夫,做好教学导入工作。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老师能够成功地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了。与之相反,如果老师不能通过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急于传授知识,就会造成学生厌烦冷漠的学习态度,那么这堂课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了。例如在讲解《阿凡提的故事》这个剧本前可以先问问学生以下几个问题:(1)有没有听说过阿凡提,对他了解多少?(2)有没有看过阿凡提的动画片?让学生讲讲阿凡提的故事,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进入本堂课的学习。又比如在教授《狐假虎威》这一堂课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你们见过老虎吗?老虎的脾气怎么样?假如一只老虎和一只狐狸在一起,谁怕谁?谁会吃掉谁呢?不用问,当然是狐狸怕老虎,狐狸会被老虎吃掉。但是今天老师要讲的故事却是老虎怕狐狸,它不但怕狐狸,而且觉得狐狸威风凛凛。你们觉得奇怪不奇怪?想知道是为什么吗?请打开课本《狐假虎威》。此时,笔者的提问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急于揭开谜底的愿望让学生快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当中。

3认识和了解学生

根据任教以来的教学经验,笔者有这样的体会:在各方面都很突出或者各方面都很差的学生是很少见的,大多数学生都有这样的强项或者这样那样的缺点。同时每个学生都会表现出强烈的个性特征,在学习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例如智力水平、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记忆力、兴趣的偏好、注意力集中等,甚至有些学生好静、有些学生好动等,有时一个学生在某个方面表现出惊人的天赋,在其他方面又资质平平,表现出让人无法理解的迟钝。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笔者安排了适合他们的工作,对于性格外向,擅长人际交往能力的学生,笔者让他们担任班级干部的职务,以协调班级内的各种关系,组织班级活动,调动气氛。对于性格内向、安静的学生,笔者安排他们负责班级板报工作,发挥他们在书法、绘画方面的特长。这样有利于将所有学生的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实现全面发展。

以上便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的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要想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建设,只靠以上几个方面是远远不够的,但是“有聊胜于无”。

作者:于秀杰 单位:辽宁省盖州市双台镇学校

参考文献

[1]郭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15(3).

[2]舒丽娜.课堂———生命价值的思考———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寻和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