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论文(9篇)

小学语文课堂论文(9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提高浅析

一、课前备好课,备足课

(1)备教材。

教师应根据三维目标和内容,尽可能使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吃透教材,整合教学资源,包括与教材相关的知识点要提前查阅。教学重难点,时间的分配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同时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和作业,作业的设置切忌重复机械的练习,要有所创新,出一些灵活多样、举一反三的习题,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做作业不再是一项负担,爱上写作业。

(2)备课件。

众所周知,现在网络资讯发达,很多资源都能为我所用。有效的课堂在甄选教学资料的时候应该是精益求精,选择能凸显主题、升华主题,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的文字、图片、音频文件。而避免空洞的热闹,排山倒海的图片充斥整个课堂。

(3)备学生。

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把阅读、质疑、合作、讨论、总结的权利还给学生。班里各个小组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优劣势显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调兵遣将,也是教师的必修课。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到胸有成竹,充分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使孩子们都参与进来,而不让任何一个人成为课堂的旁观者。每个人都有任务,有事做,并且能把自己任务完成好。例如:我们班王慧同学阅读功底好,需要范读的地方我请她来做示范。李小旭比较腼腆,我就请他做小组讨论记录员,把大家讨论的结果做记录、、、、、、学生们才真正是一颗颗闪亮的珍珠,老师只需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发挥,就是一节高效的课。

(4)备问题的设置。

课间提问做到“有的放矢”,课堂用语力求简洁,避免重复啰嗦。有的教师为了在课堂上和学生多些机会互动,就无休止的问学生问题,问了很多跟教学目标无关的问题,问得学生都累了还不明白老师到底要讲的重点是什么。那么如何提好问就需要在备课时好好琢磨一下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优美的语言、巧妙的过渡语是展现语文课魅力的重要方面。在上课的时候,我们尽量少些口头禅,用丰富的词语把整节课串起来,把孩子们的心都凝聚到精彩的课堂上来。

(5)备“亮点”。

我认为一节高效的课堂就如同一首动听的旋律,应该有起伏有高潮。而这高潮正是课堂的亮点。如何创设制造亮点呢?——创设轻松有序的教学环境。小学生天真、活泼,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处处求新、求变、求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一课时,我找来有瓶颈的瓶子,用食指和中指当乌鸦的嘴,试图喝瓶颈以下的水,怎么都够不着,我请全班同学来帮乌鸦想办法,大家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他们有的拿来一把橡皮头、有的拿几个文具盒让瓶子侧靠着,纷纷演示乌鸦怎样才能喝着水。同学们在学习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感,还理解了“渐渐”、“一个一个”等重点词的意思。静态的文字变成了动态的“游戏”,孩子们学习兴趣浓,很快领悟了重点内容,脸上还露出了自信的微笑,我也为他们的童年留下了这么一段美好的回忆感到由衷的高兴。只要用心,每节课都会有不同的亮点。

二、做好组织教学工作

一个秩序井然的课堂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大家都知道,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就是好动、自制能力差,易于兴奋和受到外界因素干扰。除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语言和非语言提示干预和制止个体行为。例如:上课时某个学生精神状态不好,有点犯困,可以提个问题让他思考回答,以此让他把注意力集中起来。有的学生低着头在下面玩东西,可以边讲课边走过去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以暗示老师发现你了,不能再玩东西了。事后再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讲道理,分析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害处。当然一些课堂上较为突出的问题,老师还是要当堂指出,及时的加以教育和引导。

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训练他们从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问题,不要把目光定在标准答案上面。在学习中不断总结学法、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竞争。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窍门,教学自然不再是一件孤独和困难的事情。总之,做到优化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是全体教师追求的目标。我们要在学习理论知识后大胆的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教学这条道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相信用一颗敬业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双勤劳的手,一定能找到更多好的方法来服务于教学。

作者:徐红霞 单位:海南省三亚市八一小学

第二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营造浅析

一、微笑教学营造愉悦氛围法

微笑是拉近师生关系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教师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而使用的主要方法、手段之一。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要面带微笑的讲授知识,这是营造良好的教学课堂氛围的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微笑是发自人们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与学生更深层次上的交流。假如两个教师,一个总是面带微笑,与学生平等的姿态教学;另一位教师则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如何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严。假如你是学生,你会更喜欢哪个教师呢?答案可想而知。其实,教师的威严并不是建立在你的面部表情上,而是源于你的学识与修养。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更要用微笑来感染学生,用自己的正能量去激励学生。

二、创设悬念营造良好氛围法

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创设悬念也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方法。例如在语文教学当中,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与作者进行对话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对课文的导入是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重要方法之一。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有些教师不愿意去活跃课堂氛围,依然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育”,教学只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少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课堂的气氛沉闷,不利于学生更好的吸收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要大胆创新,主动去活跃课堂气氛,设置一定的悬念与情境,让学生主动去思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只有学生爱思考,爱学习,爱反思,在悬念下产生求知欲望,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也会学会自主学习,师生之间亦可以进行探究式学习,激发大家的思维,碰撞出知识的火花。例如在讲授《两小儿辩日》的古文时,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到底哪个小孩说的对,还有什么不同的观点之类的问题,引发同学深思,引导同学认真听讲。还可以组织同学进行辩论,活跃课堂氛围。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方式、途径。用多媒体技术来使小学语文教学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以往的单调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完美结合,在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同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火烧云》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火烧云的美,为了让学生体会课文中千变万化的火烧云,教师可以寻找一些图片,再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制成精美的幻灯片。再如,讲授《守株待兔》这样的成语故事时,可以做成精美的幻灯片,并且插入守株待兔的动画片等,让同学们更好的感受这一成语故事。因此说,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调动课堂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学习新的知识。

四、动手操作营造课堂气氛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所以,要提高儿童的智慧要多多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动手操作可以使书本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让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变得更加感兴趣,课堂的学习氛围也不会是简单的讲和听的形式,而是变得更加生动。比如,可以让每个学生弄一个存放精美剪报的本子,把好词好句动手剪下来珍藏,在增加记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味。陶行知曾经说过:“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可见,只有将学习与动手和游戏结合,同学们才会对学习更感兴趣,这也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既调动了课堂气氛,由让同学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享受了学习语文的乐趣。例如小学课文中有一个关于杨桃的形状问题,假如没有亲自动手谁也不会切开他,就不会发现其中的五角星;又如《小蝌蚪找妈妈》,只有学生亲自动手,养一只小蝌蚪才会发现与体会小蝌蚪进化成青蛙的过程,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五、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责任应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承担。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教师有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才会热爱教师;另一方面,学生要提高自己的积极性,摆正与老师交流的态度,积极同老师沟通。只有师生关系协调了,两者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我认为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原则离不开四个字——将心比心,只有这样我们的师生关系才会更加和谐,只有拥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课上教学过程中的氛围更加融洽。

六、总结

以上便是笔者总结的部分营造课堂教学氛围的方法,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一定要结合语文的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来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作者:赵瑞莲 单位:河北省昌黎县泥井镇才庄完全小学

第三篇:学语文课堂导入教学分析

一、解读文本,找准入点,激发兴趣

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开端,一个恰当的问题则能使得整个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问题也是课堂教学的心脏,问题同样也是学生寻求真理、创造发明的起点。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设置相关的问题,从一开始把学生的心弦紧紧扣住,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创设一定的障碍,让学生产生一种欲言又止的情绪,这样有助于激起他们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导入一旦把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出来,学生也就会主动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加入到探究知识的队伍当中。例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这一文章时,笔者先在课件上出示了鲈鱼的一些图片,然后再为学生介绍一下鲈鱼的味美以及作者得来的不易,但是,这个时候,笔者话锋一转,作者却把这条鲈鱼放生了,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听了笔者的话,学生们也都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去寻找答案了。这个时候再接着讲解新课,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二、设置悬念,引导探究

悬念能够把学生那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激发出来,能把学生们探索、追求知识的浓厚兴趣调动出来。教学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设置悬念,以疑促学,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兴趣。例如,在探究《向大树道歉》这篇文章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一个人也都有犯错的经历,犯了错,就要主动向别人赔礼道歉,及时弥补自己的过失。可是,如果要当着众多媒体的记者和围观的群众向一棵大树道歉,对一个人而言可不是一件好意思的事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跟随着媒体记者走进现场去一探究竟吧。学生这个时候也会立刻兴奋起来,还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课堂的气氛也异常活跃起来。学生们也会争先恐后地充当媒体记者向主人公采访、提问,有些学生直接充当大树接受主人公的道歉,每一位学生都跃跃欲试地参与其中,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是极好的。

三、音乐导入法也是非常受学生们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先生说过:“音乐能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音乐既能动之以情,又能体现人内心最深刻的生活。音乐也可以说成是心情的艺术,直接影响着人的心情。正因为如此,笔者在某些课的开始阶段,总会想方设法地寻找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喜欢的或者是一些传统的歌曲,和新课文的主题或者是情节结合在一起,在音乐的感染下自然地导入新课。例如,在分析《景阳冈》这篇文章时,就可以结合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导入,学生们也都对这首歌情有独钟,很多学生能够直接唱出来,这个时候,笔者紧扣学生这一兴奋点,在板书课题之后,鼓励学生大胆把这首歌齐唱出来,学生们也都兴趣盎然,他们也都急于想早些知道课文是如何深入细致地描绘他们心目中的好汉的,这个时候再导入新课,效果就好的多。再如,在分析《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时,在正式讲解之前,也可以为学生播放齐秦演唱的《火柴天堂》这首歌:“有谁来买我的孤单,有谁来实现我想家的呼唤.....这样,借助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音乐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们也会满怀热情的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四、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进行导入

学习新知识前,可以和学生一起重温学过的知识,让学习过的一些内容不断地重现在学生们的眼前,为新知识的学习进行预热。教学时,借助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进行导入要能够为整个教学目标以及重点服务,旧知识的选择要和新内容之间自然衔接、密切相连。例如,在探究《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文章时,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当代作家肖复兴回忆他少年时期受到叶圣陶先生的关怀与教导,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事情。有一天作者去叶老先生家做客,叶老那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性格特征犹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样,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可亲可爱的亲切感。这篇文章的内容,很多学生都是能够读得懂的。但是如果想要让学生们明白“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延伸出来的内涵,理解文章中“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讲解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先结合之前学习过的《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进行导入;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内容是作者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发现了爬山虎是如何爬行的秘密。这篇文章的作者也正是叶圣陶先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暗喻的主角之一。结合这种导入法,既能和学生一起重温旧知识,还能使得学生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更容易接受新知识,而且还能够使得他们快速地融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

五、总结

导入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精彩的课堂导入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导入的形式还有很多种,需要教师们继续摸索,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导入环节,用我们的智慧为学生设计出更多新颖别致且富于实效的导入,让学生在精彩的导入下探究新知识。

作者:古丽扎尔·提力瓦力迪 单位: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许昌团结小学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堂讨论策略

一、创设宽松氛围,引导学生讨论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再加上受传统教师“一言堂”教学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较少发言。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保持亲切感,让学生敢于参与、敢于发言,从而营造热烈的讨论氛围。例如:在学习长春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老海龟的悲剧》这一课时,笔者通过情境和语言,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再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讲到课文“老海龟终于无言以对,惭愧的低下了头”这一句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老海龟低下头的图片,形象地展示了老海龟当时的表情、动作,深化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同时,教师出示问题:你知道老海龟为什么要惭愧的低下头吗?老海龟的下场是什么?你认为其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此时,学生讨论的热情极高,纷纷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讨论。教师以新角色——参与者身份融入到学生的讨论中,让学生倍感轻松,讨论起来自由、欢快。由此可见,宽松的氛围在课堂讨论中尤为重要。教师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等来营造氛围。

二、把握讨论时机,高效展开讨论

高效的课堂讨论还需要教师把握讨论时机。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安排学生讨论时随意性过强,因而学生的讨论兴致不高。为此,教师要充分抓住讨论时机,如突出重点时、疑难问题时、学生个体不能独立解答时、学生思维不够充分打开时等,引导学生高效展开讨论,从而增强讨论效果。例如:在学习长春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藏羚羊跪拜》这一课时,笔者充分抓住讨论时机,引导学生讨论,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对于顽强的生灵——藏羚羊为什么要跪拜感到很疑惑,在提问学生个体时,学生都未能深入回答。为此,教师抓住学生疑惑时机,引导学生讨论:顽强的生灵(藏羚羊)为什么要向老猎人屈服、跪拜呢?藏羚羊仅仅是想让老猎人放自己一条生路吗?此时,学生结合课文中反复出现的“跪拜”,并结合课文题目“藏羚羊跪拜”,开始积极地讨论起来。有学生说“文章题目用了跪拜,可想而知并不仅仅是为了求生”;有学生说“也许是出于求生的一种本能”;有学生说“我觉得应该是为了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在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提出“藏羚羊原来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完成知识的迁移,深化对文章主旨的了解,从而收取良好的讨论效果。

三、丰富讨论形式,乐于融入讨论

多样化的讨论形式能够促使学生乐于融入课堂讨论,也能让语文课堂更生动活泼,更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新奇与乐趣。为此,教师要不断丰富语文课堂讨论形式。

1.小组讨论,培养合作讨论能力

小组讨论主要是指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设计讨论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讨论、交流,记录不同观点,再呈现结果的一种方式。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讨论能力,并使讨论更热烈、更有效果。例如:在学习长春版小学六年级语文《风筝》这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讨论,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原文中有一句: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赞同这句话吗?请说出理由。小组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大胆讨论,各抒己见。有小组认为“玩游戏能够放飞想象”;有小组认为“玩游戏利于智力的开发,因为玩的过程要融入一定的思维活动”;有小组认为“爱玩游戏的孩子特别机灵、活泼,各方面都显得外向”……在这个案例中,各小组集合了每个成员的观点,一起抒发自己的看法,合作能力也在讨论过程中得到培养与提高。

2.辩论讨论,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辩论式讨论能营造出更活跃的学习氛围。教师给出讨论问题后,各小组学生首先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个性观点;然后,对于小组成员中提出的观点有疑问、异议等,再进行辩论式讨论。这样的讨论能够碰撞出更多的个性观点,也能刺激学生更为主动的思考,从而促进自我思维深入发展。例如:在学习长春版小学六年级语文《雷锋的故事》这一课时,笔者采取辩论讨论方式,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完整篇课文后,教师出示讨论主题,引导学生辩论式讨论:有人说,21世纪的今天,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了,我们不需要再学习雷锋精神。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呢?各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见解提出观点。有学生说“我认为雷锋精神过时了,现在生活那么好,不需要艰苦奋斗,也不需要奉献”。针对这个观点,小组学生可以提出辩论,如:我反对这个观点。虽然我们现在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得到极大的满足,但是艰苦奋斗、乐于奉献还是非常必要的。做任何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的就是坚持、吃苦、奋斗、奉献。通过辩论式讨论,学生的思路越来越开阔,观点越来越清晰。

四、总结

总之,语文课堂需要高效的课堂讨论。教师要不断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利用丰富的讨论策略,构建热闹、高效、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作者:赵辉 单位:吉林省镇赉县坦途镇第一小学

第五篇:小学语文导学案课堂教学探析

一、编写导学案的原则 

1.编写导学案是要以课时内容为标准,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2.要使教材中的知识点融入到导学案中,可以把教材中的内容巧妙的融入到导学案中,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不断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

3.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导学案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导学案的对象是学生,因此无论是设置问题还是解答问题,都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便可以及时的解决学生的疑惑之处,在导学案中要将一些方法暗含其中,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做到授学生以渔。

4.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导学案必须要注意因材施教。导学案的设计,要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水平,循序渐进,层层递进深入,使无论什么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得到进步。

二、导学案教学的要求

导学案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对于每一个参与者,每一个环节都要其不同的要求,具体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师的要求

(1)备课环节,导学案的备课不等同于平常意义上所说的备课,它要求教师提前备课,提前备课又和传统备课有着区别之处,它要求教师了解学生,掌握自己学生的能力和层次,做好因材施教;在备课环节又要做到集体研讨,这是与传统上最大的不同之处,传统上的备课仅仅是教师自己的事情,而导学案的备课,要求教师全体共同商讨,集齐众智;导学案在课后也要进行备课,也就是课后反思,教师在授课结束后,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反思,在科研讨论时,教师们可以相互的进行交流,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2)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挥案例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师生之间要相互交流,促进共同进步。

(3)课后环节,课后作业是教师通常使用的手段,我认为在导学案的使用后,课外作业时不需要布置的,但是必须要认真的引导学生使用导学案,而且为了督促学生,必须要对学生的导学案进行批改,一方面是为了督促,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情况,以便教师备课。

2.对学生的要求

(1)导学案中会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教师根据课本知识以及学习实际情况设置出来的,学生必须做好课前预习,并且自己找到导学案中问题的答案,把其中不会做的题,做标记,在课上要和学生以及教师做好交流环节,共同找到答案。

(2)在上课的时候,要注意课堂笔记的记录,我一直认为,做笔记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课堂笔记记录的是教师的思维,做好笔记,可以方便我们日后复习,并且在学习完每一节课程时,要把知识点罗列出来,并且标出自己掌握和未掌握的部分。

(3)导学案是教师们智慧的结晶,对于导学案,要注意搜集,最好可以把导学案装订起来,在复习中,这可以作为复习资料,帮助学生复习。

3.其他要求

(1)导学案的发放,导学案必须提前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使用导学案,帮助学生对课程进行预习,而且在学生预习之后,教师要将其收回,作为自己备课的资料,这样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找到学习知识的盲区,在讲课时,抓住重点,提高课堂效率。

(2)学生在使用导学案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要自主的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知识的盲区,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学生自己的能力,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

三、导学案教学注意事项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上课方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由于不同教师的个性、学习经历、教学经验的不同,上课会带有自己个人色彩,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处理好学案与自己个性色彩的关系。

四、小结

导学案是新课改后教学方法的一种,是新课改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导学案也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导学案的使用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是很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当然,这种模式也有不足之处,这就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际中不断地改进了。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讲,需要教师辅助一起学习导学案。

作者:王秀芝 单位:赤峰市元宝山区西露天矿区小学

第六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艺术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的意义

(一)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化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沟通的重要前提。只有师生之间具有平等的地位,互相尊重与爱护,形成教学相长的关系,才能促进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沟通。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在有效的师生互动中逐渐形成的。倘若学生愿意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与教师进行分享,那么就意味着教育教育迈出了成功的一步。教师重视课堂互动,在教学中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并肯定学生的个性化想法,有利于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成就感的提升,如此便使得学生更乐于参与课堂互动,并在互动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从而推动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高效化

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构成了教学过程。但是,许多教师面临着教学效率不足的问题。很多已经讲过的知识,学生总是记不住。这是因为课堂中缺少有效的师生沟通,师生之间的沟通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课堂知识掌握量。优化课堂师生沟通的方式,在沟通中传递语文知识,有利于小学生语文学习心理负担的减小,更能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有效的沟通,还能促进小学语文学科情感与态度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的方法

(一)小学语文课堂师生沟通的时空方法

首先,教师要灵活课堂师生沟通的时间。第一,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在上课前,教师可以早几分钟进入教室,利用这几分钟与学生讨论一些有关于语文学习或者有关于学生生活的事情,询问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与课后复习情况。教师给予学生学习与生活上的关心,能够促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与爱护,激发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学生喜爱教师,自然而然就会喜爱这位教师所教的科目。有效的课前沟通,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第二,教师要做好新课程传递中的启发与沟通。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小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启发,通过启发让小学生具有自己的想法,找到沟通的关键点。课堂上的师生沟通不只限制在教学方面,也应包括人文上的关怀。教师要利用启发的手段,与学生一起探究知识,掌握知识。比如在讲解《坐井观天》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如果将你放在一个井里,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利用这种启发性的问题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通过师生间的沟通,能够促进语文知识的传播,让课堂沟通更加和谐。第三,在语文教学的结束阶段,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总结环节,与学生进行沟通。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或者询问学生哪些地方掌握得不好,自己的哪些教学环节需要改善。在课堂结束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哪一部分比较感兴趣,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在讲解《称赞》的时候,一些学生说自己对课堂中互相称赞的活动比较感兴趣,教师就要通过沟通中的反馈信息,对未来的教学活动进行调整,根据学生的兴趣点组织语文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课堂师生沟通的主要形式

以沟通媒介为划分依据,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师生沟通主要分为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两种。首先,语言沟通。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语言沟通就是指:教师与学生利用口语媒介,实现教与学的目标。在讲解不同内容的时候,课堂教学氛围有所不同。教师要利用口头语言沟通达到教学目标,还需要掌握一些沟通的技术。语文课堂,不同于其它交流情境,教师于课堂中的口头表达内容要具有真实性与准确性,更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像在讲解《蓝色的树叶》的时候,教师就要很活泼地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大家眼里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居然是蓝色的树叶,让我们一起看看到底是什么神奇的树叶吧!”让口头语言具有美感,贴近小学生的需求,才能让师生沟通调动起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实现师生沟通的目标。其次,非语言沟通。所谓非语言沟通,就是利用一些非语言符号来辅助交流,让语言表达内容更加生动与准确。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非语言沟通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或者面部表情完成,积极的非语言沟通可以加强师生的默契。教师在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时,可以用眼神传递信息。在肯定学生的良好表现时,也可以用竖起大拇指的肢体语言进行表达。

三、总结

综上所述,促进师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沟通,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这对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成长都有积极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活动中抓住每一个互动的机会,利用恰当的沟通内容,创设属于师生的沟通空间。用丰富的沟通形式进行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学手段的灵活,更有利于沟通效果的提升。

作者:张颖 单位:大庆市杏南第二小学

第七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策略与方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强化学习兴趣

兴趣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从学生角度优化课堂教学。其中,情境创设便是不错的一种方式。教师将语文教材内容与情境结合起来,以不同的方式辅助情境创设,调动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从而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图片辅助情境创设;也可以利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情境,从而带动起学生更为积极的学习情绪。例如:在学习长春版小学三年级语文《夏日的海滩》这一课时,教师以情境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风格、不同角度拍摄的夏日海滩情景,利用美不胜收的图片刺激学生的眼球,让学生跟随幻灯片领略海滩美景,从而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其次,教师设计问题与学生互动。师: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海滩?你所见过的夏日海滩是怎么样的?此时,学生们开始快乐地交谈起来;有学生说“我去过深圳的大小梅沙,那里的沙滩非常美,沙子非常柔软”;有学生说“我去过广东阳江的海陵岛,和家人一起欣赏日落”……..师:夏日的沙滩别有一番风情。让我们一起配乐朗诵文本中的“夏日的海滩”,看一看有什么不同?由此,教师顺利切入文本学习。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以图片情境带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促进学生主动融入课堂。

二、优化课堂提问,点燃智慧火花

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非常重要,并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但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中,教师往往一提问,就要求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不出,立马说出答案,或者转问下一位学生。这些做法都不利于语文课堂互动,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更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为此,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提问,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例如:在学习长春版小学四年级语文《小蓝裙的故事》这一课时,教师以提问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活跃课堂氛围,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完这篇课文后,为了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教师提出问题,诱发学生深入思考。师:小蓝裙带来了哪些变化?你认为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提问平时课堂上不爱发言的学生。这名同学腼腆地站了起来,但是没有马上说出答案。此时,教师以鼓励的话语引导学生思考:回想一下,课文中小蓝裙带来了什么变化呢?老师相信你能回答出。这名学生鼓气勇气说出了变化,如小姑娘变漂亮了、家里也焕然一新等,而这些变化的根本在于人们的努力与意识。这名学生发言完毕,教师及时赞扬,并请更多的学生发表看法。在提问时,教师不仅要留足学生思考时间,还要注意变换提问方式,可以采用转问、反问等方式,带动学生参与课堂,让提问真正助力语文课堂教学。

三、丰富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生的天性是活泼爱动,这也注定了如果教师一直以中规中矩的教法授课,那么教学效率肯定难以提高。为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需求,丰富课堂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丰盈课堂教学,让学生更主动参与课堂。例如:在学习长春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课时,教师设计“小小导游”活动,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兴趣,带动学生参与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本课学习的内容是关于中国的旅游城市——桂林,介绍了桂林山水形成的传说、由来以及一些石头、秀峰等。桂林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往,必有其独特而吸引人的地方。因此,在学习完后,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设计“小小导游”活动,引导学生以“桂林导游”身份,向“游客”(学生)介绍桂林山水,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这一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形式灵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可以自己组织语言,以生动而流利的表达向“游客”介绍桂林山水。除了设计这个活动,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辩论活动。如:根据本课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设计辩论主题活动。师: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可是,有些人却不这样认为。请大家以此作为辩论题,展开激烈的辩论活动。由此,教师将学生分为正反方,双方围绕各自的观点进行辩论。语文课堂中虽然大家争得面红耳赤,可是大家越辩,思路越清晰,也更能客观地看待桂林山水,因为不同人的审美观点有差异。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抢答活动,如中国黄山在哪里?东方明珠在哪里?“小蛮腰”指的是什么?等等。通过开展各种课堂活动,改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固有印象,从而强化其参与意识。

四、总结

总之,除了上述中的策略与方法,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对话反思,以促进学生调整提高。此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做到以学生兴趣和学习需求为出发点,整体优化设计教学,以真正提高教学效率,让每一位学生获得长足发展。

作者:于春玲 李玉贤 单位:吉林省镇赉县镇赉镇第二小学校

第八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亮点浅析

一:让学生学会提问

有民主和谐的整体课堂氛围作为基础,创设问题情境便水到渠成。小学生的思想很活跃,求知欲望很强烈,对所有的事物都有好奇心,所以他们的心中是不缺乏问题的。但学生小小的问题种子能不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就要看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了。在课上,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问题,当他们提出的问题值得分析时,我们要说:“这个问题很值得讨论,请大家思考一下,看看如何解答。”然后引导学生去找相关的课文,通过阅读分析,让大家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点拨引导,以解决学生的问题。当他们的问题跟课本内容一点也不相干或不合理时,首先要肯定他的勇气,然后委婉地告诉他这个问题在这里提出不合理,可以课下找老师解决。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是对他们学习兴趣的珍惜,也是对他们学习积极性的肯定,还可以锻炼和引导他们的思维逐步地深入到问题更深的地方去。让学生的问题贯穿课堂可能看起来要乱一些,似乎是毫无章法,但是如果教师稍加引导和归纳,引导学生的问题,归纳学生问题,就能水到渠成,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二:课堂朗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多种阅读途径、倡导自主阅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更是让学生语文素养得以提高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文本时间,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问题,感悟思想。阅读时,要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书声中感受到读书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小学语文中有许多短小的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很适合小学生去读。先不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单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来说,读诗就是最好的方法。阅读还可以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创意朗读,比如分角色朗读,带表情朗读,听录音朗读等。不管哪种形式,都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各自独特的角度去体会课文感触课文。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篇文章的情感的感悟不同,读出来的情感就不同。

三:融汇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不应该仅仅限于作文课的教学,还应该把写作能力的训练分散融汇在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注意,利用课堂进行作文教学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看童话,因此可以选取美丽动人的童话故事,在阅读课上发给学生,让两个同学合看一本,这样做是为了先带动一部分爱看书的学生,再带动全班学生。到后来,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一本爱看的书,以至于班级建立起一个“读书角”,书橱里的书就成了大家的财富,成为大家的精神“粮库”。阅读的同时告诉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意思是读书时必须拿起笔,要么圈点勾画,要么择句积累,要么写下感受。当然小学生能力有限,应该以积累优美的词句为主。我班学生每个人都有一个漂亮的专用笔记本,不是用来做课堂笔记,而是专门用来读书摘抄优美语句的。这样的阅读练习多了,学生自然知道了如何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如何把心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如何把人物形象表现出来,虽然这其中的一些表现手法技巧学生并不明白,但他们已经能够运用。有一次在作文练习时,学生在作文中运用了倒叙的方式来写他的奶奶,我在他运用倒叙的段落部分,特意地批上“运用倒叙,很吸引读者”一句话,并在班上作为典型加以表扬。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明白了什么是倒叙,而且对它的作用的理解也水到渠成。

四: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既要学习知识和技能,又要掌握方法和过程,还要以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身心的健康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新课程改革是否能取得成效的关键。为此,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竭力让学生“动”起来,建立学生合作交流学习小组,组织学生自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了平台。在很多优质课上,小组活动中,或者学生提出问题,或者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发表对其他学生的看法,形式丰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教师都不急于说出自己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初体验来有针对性地引导。这种重视学生初体验的做法是非常合理的,是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

五、总结

学生的生活体验是学生学习的仓库,小学生的生活体验比较简单,因此看待问题也很单纯,但教师不要认为小学生就没有思想和感悟。有一次,我让学生说出本地几种冬天开的花,并简单描写一下花的样子。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有的说有的写。在各小组发言时,连着几个小组都写的是梅花。于是我提示说,在我们这个地方冬天是看不到梅花的,大家所说的梅花都是书上讲的,仔细想想有什么花,不仅是田野上的,在屋内开放的也可以。这下又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有的说水仙花,有的说君子兰等,还有个同学说大白菜花,我迟疑了一下,然后把问题抛给了这个学生,问:“大白菜是怎么开花的呢?”这个学生说:“我记得去年冬天,妈妈把吃剩下的白菜疙瘩种在花盆里,时常浇些水,不用上花肥,过不了多久就开始长出花茎,再长出花骨朵,开出一个个黄色的小花,很香的。但我忘了是几个花瓣了。”他的发言立刻引起其他同学的共鸣,大家都认为非常正确,我也认为那节课他讲的大白菜花是开得最真实、最朴素的花。

作者:赵志仓 单位:河北省宁晋县贾家口学区

第九篇: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导入探析

一、课堂导入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是非常有趣的存在,学生正处于对外界事物都好奇的阶段,好的课堂导入方式会让学生在学习上很轻易地就能进入状态。课堂导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安定学生学习情绪,沟通师生感情,明确教学目的,启迪学生思维,确定全课基调。一般来说,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小插曲,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下,很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原始的知识灌输到学生主动去学习,产生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

二、课堂导入的方法

随着课堂导入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深入,其导入方法也逐渐丰富,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来,更好的从中学到知识。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主要运用以下几种课堂导入方法,以此来满足和适应全新的教学环境和挑战。

(一)故事导入法

对于小学生来言,都喜欢听老师讲故事,听故事成为小学生每天的习惯,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适当的故事带入,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故事的引入不仅给枯燥的课堂带欢乐,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身心健康的发展。举个例子,在学习《悯农》的时候,可以这样讲:从前啊,有个大男孩没有钱,刚好有一天一个地主请他去家里吃饭,吃饭的时候,男孩把掉落在桌上的米饭都捡起来放进了嘴里,吃完饭的时候还把碗里剩下的饭舔干净了,后来地主很看好这个男孩,于是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这就是饭碗里出媳妇的故事。在学习《悯农》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朗诵,也不是为了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疾苦这一历史现象,而是教导他们要学会珍惜粮食,这样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音乐导入法

音乐凭借自身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仅可以让人心旷神怡,更能在教学活动中达到让学生感同身受的效果。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恰当的音乐会让他们的学习过程更加愉悦,学习效果会更好。在学习《小小少年》一文中,可以播放《小小少年》的歌曲:“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小小少年,很少烦恼,但愿永远这样好……”动听的童谣不但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会让他们对少年的概念更加明确,他们都是身处这个年龄段的人,课本里的少年就好比生活中的自己,学习兴趣也就变得更加浓郁。在畅快的音乐下,学生的情绪得到放松了,更愿意去接收一些新鲜的事物和知识,参与到和教师的教学互动中来,主动性逐渐提高。音乐同样也是艺术中最能打动人心,最能陶冶情操的表现方式了。

(三)视频导入法

视频作为新媒体流行的产物,在教学中的导入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偶尔利用视频导入法进行教学,不但丰富了课堂活动的多样性,还可以让学生对课堂新鲜事物产生源源不断的兴趣。采用视频导入的教学方式,是集图片,音乐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其产生的画面感会更加强。在视频导入的教学中,可以采用PPT的形式,将所讲课文和卡通的图片相结合,配上学生喜欢的音乐,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不断提升。在进行一些比较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收集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更加记忆深刻。

(四)游戏导入法

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是最能带动孩子兴趣的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利用一些小游戏可以带动学生情绪,吸引学生注意力。一些常用的游戏包括击鼓传花、丢手绢等,利用短暂的时间来解除学生烦闷的学习心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那些游戏中优胜的学生进行表扬,为那些没有优胜的学生提供一些学习任务,让他们选择自己能够完成的,要知道小学生的争强好胜精神是很强的。在进行《小守门员》的教学中,可以带孩子们到操场进行一场和课文内容一样的简易足球赛,用书包和帽子自己搭建球门,让他们自己也做一回小守门员和小运动员。相信很多的学生都很乐意参与到其中来,这样在完成了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兴趣爱好。

三、课堂导入的注意事项

尽管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课堂导入的作用也对教学活动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但作为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课堂导入要切合实际,不可盲目跟风,创造属于教师自己、符合个人风格的课堂导入方法,才是教学活动成功、学生成绩进步的重要保障。课堂导入应该是建立在学生愿意去接受的情况下,更不能将教师的个人想法强加到学生身上。班级是一个整体,课堂导入不应该针对某一个学生,要尽可能满足更多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在利用课堂导入进行教学的同时,对自己的学生有足够的了解,切合实际、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身心健康着想。

四、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课堂导入确实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安定学生学习情绪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多种多样的课堂导入模式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好的教学方案。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这更需要教师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和成长,才能创造更符合学生学习的课堂导入方法,才会让学生的学习成绩进步得更快,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作者:完麻加 单位: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第二民族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