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探析(10篇)

小学音乐教学探析(10篇)

第一篇:小学音乐教学经验探析

一、巧妙导入课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生上课容易走神、分心,注意力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为此,在上课时音乐老师应注意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巧妙运用谜语、提问等方法导入新课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新课充满好奇心。比如,在教导小学生学习《杜鹃圆舞曲》时,音乐老师要注音运用导入的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老师在上课开始时让小学生猜谜语“三人同日见,百花齐争艳———打一字”,让学生自行思考,并且还可讨论交流。然后老师描绘一幅春景图“春天来了,小草从土地里钻出来,绿绿的、嫩嫩的,小朋友,你们看到什么了呀?”让学生置身于春天的气息中。在吸引学生注意力后,老师播放《杜鹃圆舞曲》,让学生感受春天气息,在情感上更加认同歌曲。接下来,老师讲解歌曲的节奏、拍子等,让学生从理论上认识歌曲,从而理性与感性相结合,促进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二、利用多媒体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小学音乐教学不仅要教导学生学会音乐欣赏,还应引导学生如何提高艺术修养,锻炼各方面能力,从而全面、可持续地发展。为此,应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下进行音乐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效率、获得更高的美的享受。在新时期,老师要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借助多媒体的播放功能,营造有趣的氛围,将教学变得轻松、活泼。比如,在进行《小伞花》《牧童之歌》等儿歌教学时,老师可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在欣赏动画时对歌曲有所熟悉,并在欢笑中学会新歌曲,使得课堂气氛活泼、有趣。

三、鼓励学生进行歌曲创作,锻炼创新精神

小学音乐教学是基础学科,老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从基础阶段起鼓励学生进行歌曲创作,锻炼创新精神,培养音乐素养。虽然小学生处于懵懂时期,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和创作精神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在教学《开心里个来》时,老师可先播放歌曲,并领唱,让学生对此歌曲有基础了解。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歌曲的创作,如家乡变化歌词的创作。通过歌词的创作,将小学生的情感融入新歌曲中,更好地表达学生的思想情绪。随着教育改革和进步,小学音乐教学更加多元化和多样化,老师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与同行进行积极的交流,从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作者:李娟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百家湖小学

第二篇:小学音乐创造性教学应用分析

一、通过结合舞蹈进行创造性音乐教学

音乐能够刺激学生的听觉,而舞蹈能够刺激学生的全身感官。故而,在创造性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结合舞蹈进行教学,不但能够让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得到发展,同时能够让学生在进行舞蹈结合的音乐学习中,增强自信心,让学生的形体得到美化,最后,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比如,在湘教版2011年小学音乐的《折纸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这首音乐让学生学习相关的舞蹈,让学生能够边唱边跳,充分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快速地记住歌词,掌握节奏,从而进行有效的音乐学习。

二、通过更新教师的音乐教学理念进行创造性音乐教学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创造性音乐教学过程中,最不可少的就是其自身的音乐教学理念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如此才能让自己的音乐知识更为全面。自己的创造经验更为丰富,才能合理地进行音乐教学的设计,让学生有效地进行音乐学习。对此,笔者认为,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音乐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这个环境中充分将自己的表现力与想象力向同学与教师展示出来。其次,教师还需要在教学中融入学生群体中去,跟随学生一起进行音乐的学习,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要灵活地运用语言,如此才能激励学生,让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得到提高,以此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去。

三、通过创造音乐思维空间进行创造性音乐教学

在创造性教学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将现实生活中的东西同课堂上的音乐内容相结合,以此让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音乐内容的真实感与具体感,从而通过音乐的学习体会到生活中的实际情感,以此创造学生的音乐思维空间。例如,同样在湘教版2011年小学音乐三年级《老师你好》中《老师最理解我》的学习指导中,教师就可以制订教学目标,首先让学生自己谈谈对老师的看法与展开想象,并提出问题:“老师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理解学生”“你希望教师理解学生的哪些方面”等,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谈谈自己的想法,并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歌曲。如此一来,让学生在展开讨论与联想的过程中进行《老师最理解我》的音乐学习,使音乐教学的实效性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四、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进行创造性音乐教学

就小学音乐教学而言,教师只有通过设计与学生身心发展相一致的教学手段才能让学生充分吸收教学内容,才能有效地进行创造性的音乐教学。由此,教师应积极开展“创造性”的音乐实践活动,了解班上全体学生的音乐水平以及音乐学习能力,如此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音乐教学。也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使学生的音乐情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并且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潜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这也直接体现了创造性音乐教学的作用,使音乐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五、总结

素质教育盛行的当今社会,创造性的音乐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够最大化地开发小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的音乐水平得到充分的提高,而这也是音乐教育最为理想的境界之一。故而,小学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不断实践,以此进行创造性的教学。

作者:石立霞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上沟小学

第三篇:小学音乐教学效率探究

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究的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感兴趣的知识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究,并对不懂得问题进行主动提问,能够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而对于不感兴趣的知识,即使教师进行强制性的要求,他们也不能深入探究,使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在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直接向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效率不高。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掌握音乐知识。教师可以创设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环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欣赏他们喜欢的歌曲,如《小燕子》《小螺号》等歌曲,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分析歌曲中的曲调、演奏乐器、音乐节拍等,使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在和谐、活跃的氛围中进行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教师需要给他们创设一个和谐、活跃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他们能够轻松的进行知识探究,使思维积极运转,并能大胆的把自己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体会说出来。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再是灌输和接受的教学关系,而是出于平等的地位,教师和学生可以针对某个音乐知识进行讨论,在积极的互动过程中,师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有助于使学生积极的探究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关心学生,用亲切的微笑和鼓励的语言来激发学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积极的进行知识探究。

三、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促进思维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充分的想象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在倾听歌曲时根据歌曲的内容展开充分的想象。通过想象,学生对歌曲要表达的情感有了更深的体会,更好的理解了歌曲内容。例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时,让学生先认真倾听歌曲,在倾听的过程中让他们进行想象。在歌曲声中,学生好像进入到了歌词中的小船上,充分体验了歌词表达的内容。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想象出来的景物进行绘画创作,他们都积极的把自己的想象展现到了图画中。通过想象,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喜欢上音乐课,并积极主动的学习音乐乐理知识,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质。

四、将音乐教学和其他学科相联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可以和其他学科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音乐和语文学科的联系。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和音乐相关的知识,如诗歌、话剧、戏曲等。在音乐教学中,把音乐和语文知识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能力,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主动性。音乐的节拍和节奏可以数学学科联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来计算节奏和节拍,让他们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音乐教学还可以和体育相结合,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跟随音乐进行体育运用,能够让他们清楚的了解音乐的节奏,掌握音乐演唱的速度。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中融入创新元素,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新颖的教学中进行探究,促进他们音乐素质的提高。同时,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学习音乐知识,进行音乐欣赏时能够发现问题,并通过探究和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有效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的音乐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五、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提高他们音乐素质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音乐乐理知识,还要让他们进行音乐体验。学生只有具有丰富的音乐体验,才能真正地从内心深处爱上音乐,才。只有热爱音乐才能在学习音乐的时候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思考和探究,也才能在音乐创造出获得极大的满足,也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基础。所以说音乐体验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勤加练习,学会体验音乐。唱歌是音乐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大家都知道能够唱歌不代表就是会唱歌,作为音乐教师,要让学生从艺术的角度去追求演唱歌曲的内涵。教师在让学生演唱歌曲时,要让学生充满情怀,要指导学生一边演唱一边在心里描绘出歌曲所描绘出的画面,把自己想象其中,让学生可以在心中全面融入到歌曲所描绘的意境中,使学生的演唱充满感情,有生命和活力。在体验音乐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了音乐中丰富的音乐知识,同时,在体验过程中,还能够让他们产生美的享受,陶冶他们情操,使学生的音乐素质获得全面提升。

六、总结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进行音乐知识的探究,掌握音乐乐理知识。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时,要改变传统音乐教学中枯燥的讲解,把音乐知识融入到多种情境中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耳目一新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极大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想要掌握更多音乐知识的欲望,从而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进他们音乐素质的不断提高。

作者:李娟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

第四篇:小学英语教学流程情境教学浅谈

一、把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美感

小学生是十分热衷于游戏的。鉴于此,我们可将游戏引入小学音乐课堂,让学生一边玩,一边学习音乐知识,并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如此,就能改变学生对音乐课堂枯燥、机械的印象,进而变得喜欢音乐、热爱音乐。比如,在学习唱游歌曲《踢毽子》时,我就组织学生完了这样一个游戏:在曲声中进行踢毽子比赛,两个人为一组,其中一个人踢,另一个人计算个数,游戏时间以歌曲长短为限,从歌词的第一个字“小”开始,一直到歌词的最后一个字“习”结束,哪一组踢的多,哪一组就赢得踢毽子冠军的宝座。这样,我通过将游戏引进课堂,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学生在“踢”的过程中,感受了这首歌曲的美感,实现了音乐课堂的趣味教学。

二、实现音乐教学生活化,使学生主动地进行音乐学习

身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两者的相互融合,以此来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进行音乐学习。比如,在学习《温暖的家》这首歌曲时,正式学习之前,我要求学生从家里带来自己婴儿时期和全家福的照片,课堂上,要求学生拿出照片,并对学生说:“小朋友们,从你们出生开始,爸爸妈妈给了你们无私的关爱,使你们在温暖幸福的家庭中长大,在长大过程中,爸爸妈妈总是用爱呵护你。”而后,我要求学生拿出全家福照片,继续说道:“家,是温暖的港湾,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温馨、幸福的家,今天,就请大家一起,跟老师学习一首有关家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学?”“想!”学生声音响亮得回答道。这样,我通过勾起学生的生活记忆,使学生对这首歌曲产生了亲切感,从而以自觉、主动的态度去进行音乐学习,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学生更加体会到家的温暖和亲情的可贵。

三、总结

总之,我们一定要采取趣味化的教学策略,使音乐课堂变得精彩有趣,让学生愿意投入到音乐课程学习中,进而在日后变得爱学音乐、喜欢学音乐。

作者:刘海燕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丰水山寄宿制学校

第五篇: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现状与问题研究

一、合唱教学的题材问题

我国小学的音乐教学存在的第一个问题为合唱教学题材的问题。部分音乐教师不擅长针对学生的心理选择合唱题材,甚至就仅仅照着音乐课本的范围为学生挑选题材,而不管学生是否喜欢演唱这一音乐题材。教师如果不能为学生选择适当的演唱题材,学生就不会愿意积极地投入到演唱中。比如部分音乐教师在引导小学生学习合唱时,直接选择课本中提到过的音乐题材,要求学生唱《黄河大合唱》。对小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度太大的演唱题材。首先,小学生的知识与经验有限,因为很多小学生不理解《黄河大合唱》描述了哪些历史背景,所以小学生很难投入感情合唱这首歌曲;其次,这首歌曲对女声表演的高声部与男声表演的低声部有一定的要求,它要求高低声部配合合谐,对很多小学生来说,他们连高、低声部的唱法都不够了解,他们无法表演《黄河大合唱》;最后,《黄河大合唱》要求演唱表演者唱出黄河的气势,这对还未过变声期的小学生来说,是个难以完成的任务。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演唱《鲁冰花》,会有较好的教学效果。《鲁冰花》钱首歌讲述的是亲子之爱,学生很容易理解歌词中表达的孩子对母亲的孺慕之情,于是学生愿意在课后主动练习这首歌曲;这首歌曲的演唱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基本的合作技巧就能合唱这首歌曲;这首歌对演唱者要求不高,它既然适合女声合唱,也适合男女声共同合唱。音乐教师要了解到,音乐题材的选择能够决定学生是否愿意投入演唱这首歌曲,为了让学生愿意自主的参与合唱训练,教师要为学生精选合唱题材。

二、合唱教学的引导问题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足,如果教师没有做好有序的引导,学生可能不能有效地掌握合唱技巧。比如合唱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和谐,即学生必须先学会齐唱,然后才能进一步学习合唱。教师要让学生能够整齐划一的演唱,就要引导学生学会接受指挥者的指挥,即学生要了解到指挥者每个动作的意义,如指挥者提起左手、放下左手的意思;提起右手、放下右手的意思;指挥指挥棒速度变化的意思……了解跟着指挥的手势开始演唱是学生学会合唱的第一步。合唱的第二个要求是学生要能从独唱开始完成齐唱的学习。学生在独唱时较为自由,比如学生可以起一个适合自己的单调开始唱、学生演唱的快慢可以自由随意,在齐唱时则不同,学生必须学会用规定的音调、规定的速度唱。合唱的第三个要求是学生必须学会用不同的声部唱,在演唱时不能被其他的声部影响,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必须通过反复的训练才能让学生不在合唱中跑调,这是合唱教学的难点。音乐教师在开展合唱教学时,如果不依序教学,学生可能会找不到合唱的要点,把合唱练习变成乱唱,应用由浅入演教学法有序的教学,是音乐教师有效的开展合唱训练的关键。

三、合唱教学的组织问题

部分音乐教师在开展合唱教学时,发现学生不喜欢合唱训练,部分学生无意于合唱训练;部分学生逃避合唱训练。据调查实践了解到,学生不喜欢合唱训练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原因为部分音乐教师只愿意让有音乐基础的学生参加训练,不愿意音乐基础不佳的学生在合唱中“拖后腿”;第二个原因为学生觉得参加合唱训练非常辛苦,有时教师要求他们反复练习一首歌曲,学生觉得练习的过程很枯燥,唱时间的训练让他们的嗓子都撕裂了。以上的教学现状说明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组织不力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参加训练的积极性,教师可用以下的方法组织学生训练:重视过程的教学训练,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音乐中的感情,重视和其他学生合唱的乐趣,教师要重视音乐审美教学,淡化演唱结果的评估,更不可在教学中否定学生的努力;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发挥的舞台,比如音乐教师如果不对合唱训练有要求,学生可能会不太重视合作训练,反之,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参与合作训练时,要统一着装,男生系领带,女生佩红花,学生会有正式性训练的感觉,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现在不是一名学生,而是一名演唱家;应用分段训练法开展训练,教师要控制每段训练的时间,应用多次训练的方法开展合唱练习,教师要意识到,小学生声带还未成熟,过于频繁的演唱可能会让他们的声带受到伤害,教师只有爱护学生的身心,学生才愿意配合教师开展合唱训练。小学音乐教师的组织工作不力,学生便不会愿意积极的训练;反之,教师只有做好音乐合唱组织工作,学生才能感受到合唱的乐趣。

四、总结

合唱是小学生在音乐课上要掌握的一种音乐演唱技术,这种音乐训练从理论上说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目前我国的音乐合唱训练存在一些问题,本次研究对合唱练习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合唱教学的方法,教师如果应用这些方法,就能提高音乐合唱教学的效率。

作者:岳蓓蓓 单位:江苏盐城市崇礼路小学

第六篇:小学音乐教学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一、精选典型题材,让学生在歌唱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也是今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众志成城,战胜一切困难的不竭力量源泉。利用音乐课唱爱国主义歌曲,是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既要挖掘教材中歌曲的爱国主义内涵,又要适当拓宽教育内容,挑选一些其他的爱国主义歌曲,并与教材上的歌曲相结合,反复演唱,使学生在歌唱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在低年级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时,可选择《在祖国怀抱里》、《祖国妈妈我爱你》等歌曲作为辅助教材;在高年级教唱《我们美丽的祖国》、《我们把祖国爱在心上》时,可选择《我的祖国》、《歌唱祖国》等多首爱国主义题材的歌曲。学唱这些歌曲后,还必须经常复习巩固,反复演唱,让孩子们在歌唱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了解乐史,让学生在欣赏民乐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素来有着热爱祖国的光荣传统。在历史的长河中,表现爱国主义的艺术作品浩如满天繁星,数不胜数。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艺术瑰宝,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每件艺术作品的产生,往往都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分析创作背景的过程,同时也在对学生进行着爱国主义教育。在欣赏民族音乐时,教师可利用音乐教学挂图,或者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观察、欣赏各种民乐器。同时,可适当介绍我国一些乐器的发展史,让学生懂得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有着璀灿的民族音乐文化,自古以来,始终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孩子们听后,就会情不自禁地对祖国的音乐文化产生自豪感。有的歌曲适合用葫芦丝等民族乐器演奏,如欣赏《金风吹来的时侯》时,可先让孩子们观看云南的美丽风景、傣族的优美舞蹈,在其思绪渐入佳境时,再展示云南的葫芦丝等民族乐器。这样,学生们便会对葫芦丝等民族乐器发生兴趣,在感受丰富的音乐内涵、愉悦身心的同时,也从乐器本身体会到祖国音乐的成就,一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开展课外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课外音乐活动是指依据音乐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在课外进行的内容广泛、形式灵活多样的音乐教育活动。由于目前课标规定的小学校内音乐课时不多,许多学校经费不足,开展音乐教学的基本设施不完备,教学条件欠缺,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内,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因此,有必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学校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开展音乐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艺术表演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及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开展音乐课外活动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意发挥音乐特长生的作用,又要注意群众性,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自由的发展。群众性音乐活动及宣传活动有利于普及,它包括班级、年级和学校的课外活动。如:“每周一歌”歌咏比赛,音乐专题讲座或音乐欣赏,综合性的音乐比赛,音乐会及艺术表演活动等。或者组织重大节日的音乐庆祝活动:六一儿童节的文艺演出,七一党建活动,八一建军节的“军民之情,鱼水情深”专题晚会,国庆节时开展的“爱我中华”歌咏会,“庆祝元旦的文艺会演”等,以诗朗诵、快板、表演唱、歌舞等多种形式,来表达少年儿童向往生活、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四、总结

此外,让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性的音乐活动,如:到福利院进行慰问演出,为孤寡老人、孤儿送快乐、送温暖;如“手拉手”文艺演出等,以养成学生关心他人,奉献社会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开展课外音乐活动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经验,从而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艺术表演、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乐以辅德、乐以益智、乐以促体、乐以怡情的功效。

作者:赵丽萍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

第七篇:小学音乐教学导入方法初探

1.猜谜导入

小学生对猜谜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以猜谜的方式导入新课,既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思维,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好方法。如教学《小青蛙找家》一课,可出示这样一则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由于孩子们对动物比较熟悉,所以很快可以得出正确答案。这时对他们的答案加以肯定,适时鼓励,再出示课题学习歌曲,不仅以寥寥数语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氛围,使他们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故事导入

故事导入是吸引儿童注意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通过学生对故事进行讲述,在讲故事的同时,不仅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而且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通过教师进行讲述,但故事不宜过长,一定要有新意,应恰到好处,不能喧宾夺主。如欣赏课《森林音乐会》,可讲述这样一则故事:在一个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它们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夏天到了,酷热难耐,但他们都安静地坐着。他们在做什么呢?噢,原来是举行森林音乐会!简洁明了的小故事,让孩子迫不及待地进入情境之中,一起去感受奇妙有趣的音乐盛会。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生动的讲述和夸张的动作引导学生进入有趣的意境中,从而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引发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

3.游戏导入

游戏是形象有趣的活动,是激励学生的有效手段。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借助游戏解决。如在认识音高教学中,可选择几个身高悬殊的同学按照高低顺序排列进行游戏;在较难节奏的练习时,可进行拍手、拍身体等律动游戏。再如教学《跳绳》一课,教师可出示一条彩色的绳子轻轻跳起来,引起全体学生的注意,然后弹唱《跳绳》的曲子,乘兴引入新课。这样的导入使严肃、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给学生带来无穷的学习乐趣。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在游戏中获得知识。

4.温故导入

“温故”是手段,“知新”是目的。两者有机结合,既复习巩固了旧知,又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欲望,这是最常见的课堂教学导入方式之一。如教学《有趣的声音世界》一课,可这样进行导入:前几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寻找了各种有趣的声音,有叽叽喳喳的鸟鸣声,有滴滴嘟嘟的汽车喇叭声,还有轰隆轰隆的火车开动声,那么下雨的声音是怎样的?谁来模仿“大雨”和“小雨”的声音?由此引出歌曲《大雨和小雨》。这样导入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准确抓住知识链接点,温故知新,淡化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使学生迅速将新知识归纳到旧知识结构中,有效降低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难度,从而轻松理解并接受新知识。

5.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是指根据教学内容预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下通过想象与联想进入新课。创设情景要切合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如教学《大树妈妈》一课,教师课前准备大树、小鸟和小草等道具,创设情境进行角色装扮。学生扮小鸟,教师扮大树妈妈。风雨中,迷路的小鸟找不到妈妈了,大树妈妈张开双臂,亲切地对迷路的小鸟说:“别哭,别哭,我就是你的妈妈。”在大树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小鸟进入甜甜的梦乡,紧接着播放《大树妈妈》的音乐进入新课学习。在这种预设情境下,学生可更好地领会音乐本身所蕴含的浓浓亲情。“未成曲调先有情”,营造一种气氛,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这种特定的气氛,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6.设疑导入

孩子们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在遇到矛盾或疑问时,往往会产生很强的学习愿望。教师可抓住这一特点,设置一些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问题,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牧童短笛》一课,在欣赏前可提出以下问题:你听到了什么?它们在做什么?带着问题欣赏乐曲,使学生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地发挥。恰当的设疑还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指向教师的预期目标,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课堂教学进一步进行。

7.总结

导入方法还有很多,但无论哪种都要符合教学规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设计出不同的导入方法。导入要紧扣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为新课教学架起坚实的桥梁。

作者:吴敏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教研室

第八篇:小学音乐声势教学对学生促进作用探究

一、音乐声势的概念和形式

小学声势教学是指让学生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做动作发出声音的教学方式。在利用声势进行教学时,能让学生一边音乐,一边打着节拍,有助于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敏感性,增强音乐节奏感。利用声势教学,让学生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快速的融入的乐曲中,并跟随音乐用声势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采用声势教学,不存在无法掌握的运用技巧,只要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就能自然的用动作来跟随音乐进行。通过声势教学,对学生的听觉、思维、身体协调能力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在音乐声势教学中,能使课堂学习氛围更加融洽,学生能放松身心,愉快的跟随节奏进行,充分的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声势的基本形式主要有:用拍手的方式打出节奏;采用跺脚来打节奏,跺脚时采用坐姿和站姿都可以;还有拍腿和捻指。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方式利用身体发出声音。声势形式的多样使音乐学习充满了乐趣,学生在不同的形式下共同为一首乐曲伴奏,使声音丰富多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实现高效的音乐声势教学。

二、音乐声势教学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声势教学方法能够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对音乐知识进行探究,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音乐赏析能力和音乐节奏感。同时,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运用声势教学,以音乐节奏作为教学的主基调,以学生根据兴趣做出的声势形式为载体,让学生进行音符和谱的学习,不仅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还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声势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人是否能适应社会的基本要求。学会合作才能更好的具备竞争力。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已经成为教师普遍运用的教学方式,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只注重合作学习的方式,而不考虑探究的内容是否具有合作的价值。音乐声势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合作学习的平台,由于声势形式属于外在表现方式,他们在跟随音乐进行声势学习时,学生之间存在问题时,能够互相讨论,提高声势动作和音乐节奏的切合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全体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成员运用不同的声势形式来共同为音乐伴奏。在跟随音乐伴奏过程中,既需要学生认真倾听,有需要和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合作,使他们在欢快的氛围中完成伴奏。例如,在学习了歌曲《粉刷匠》后,让学生分成小组跟随音乐来进行伴奏,在每个小组成员中,有的拍手,有的跺脚,还有的学生一会儿拍腿,一会儿拍手,用各种变化的声势形式来跟随音乐发出声音。在他们的合作过程中,每个小组的表现都很好,有效的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声势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生如果具有明确目的性的观察能力、高度敏感性和持久注意力,对新知识和内容便会快速反应,可以透过表象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关系,得到相对客观的结论,完全能够自行建构相关的知识,并且进行整合,获得了音乐审美体验的同时,又促进智能发展。声势的基本形式中拍手可以包括拍掌背、指尖对指尖、手背对手背等,探索拍手可以有多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使他们通过认真观察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声势形式,能够获得创造性的思维和对不同拍法产生的音色特点的体验,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调动了学生对多样性认知策略,逐步的形成或是习惯于对构成新观念、新方法、新过程具备贡献价值学习内容进行组织,使学生对已经具有的认知经验给予更高程度整合以便实现学生原创性思想的思维品质。

3.声势教学能够使学生形成较高的模仿能力

在小学音乐声势教学中,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示范教学,然后让学生在模仿教师的过程中掌握声势的各种形式,并能跟随音乐来发出声音。从模仿单一的方式到模仿声势的多种形式,最终,让学生掌握了丰富的声势形式,并能够进行自我创作,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

4.声势教学能够使学生获得灵敏的反应能力

在音乐声势教学中,学生要做出节奏正确的声势形式,需要他们认真倾听乐曲,并根据乐曲的节奏做出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双向的信息传递,一方面是通过耳朵来获取音乐声源,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乐曲能够强烈的刺激学生的听觉神经,并让他们接受这一刺激,快速的传递给大脑层,然后在大脑中分析音乐节奏;另一方面是大脑把分析出来的节奏反馈到身体部位,使学生能够根据音乐流畅的进行声势动作。通过不断的声势教学训练,能够学生的大脑反应速度不断提高,促进他们反应能力的提高。

三、总结

总之,在小学音乐声势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跟随节奏来运用声势来表现音乐,能使他们在身体和感官的合作下体会音乐的深意,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声势教学通过训练学生运用各种声势形式来打节拍,能让他们的注意力、模仿力、创造力等获得发展,并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实现高效的小学音乐声势教学。

作者:王青青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八巨镇中心小学

第九篇:小学音乐教学人为本理念运用探讨

一、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近几年受到国内外小学的大力支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愿,不随意将老师的想法强加给学生。以人为本就是将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尊重人,理解人,释放他们的天性,随着他们的意愿去发挥去想象,去创造。学生在学习上本就应该是主动的,是积极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的爱上学习,真正的在学习中找到快乐。良好的学习效果是学生自己去发现的,去选择的,老师的作用就是指导与引导。但是老师要使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引导学生也成为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是随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大力推行,很有效的帮助老师引导学生走向学习之路。小学的学生是天性还没有得到释放的年纪。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是充满了好奇心的。这个时候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最好的时机。以人为本的音乐教学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也能够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出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和学习充分的融合在一起,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二、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应用

目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已经充分的得到各界人士的认可。对于这种教学理念已经成为了各小学的重要的教学方式。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让他们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老师在旁边辅助他们进入学习的状态。目前在我国的实行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下面就以人为本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在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他们是否对学习的课程充满兴趣,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的喜欢这门课程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轻松与愉快。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了兴趣,那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他们还处在好奇心极其重的年龄段,更加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加以引导。老师应该采用多种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设音乐情景剧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趣的教学方式,我们要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开设情景剧的时候,让学生们自由发挥,自己去创造,让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自己去释放自己的天性。比如我们在学习《茉莉花》这首歌的时候,就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些茉莉花,课堂上让每个学生手中拿着茉莉花,感受茉莉花的形态、香气,几个人组成一组,自由发挥,表演一曲茉莉花舞蹈,这种真实场景更能渲染学生的学习气氛,可以让他们充满童趣,充满兴趣去学习这首歌曲。情境的演绎能够让学生们自由的发挥自己的天性,并且能够使学生充分的爱上音乐。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都是我国教育抓的重点。尤其是在我国,创新是我们国家一直所看重的重点内容,在我们国家也很缺少创新型的人才。创新是每一个国家都看重的一种能力。创新能力应该从小开始培养。小学的学生就有着有利的优势,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让学生从小就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个国家想要发展,想要立足于世界的顶端,创新无疑是很重要的因素。而小学的音乐教学不仅在学生的年龄上,还是在学生的心理上,都是能够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有利时期。

三、加强老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方式去教育学生只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情绪,并不能够帮助他们很好的进行学习。所以我们要加强老师对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重视,只有老师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利用这一教学理念进行教学。以人为本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我国也在大力的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强老师以人文本的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做到以人为本。

四、总结

小学的音乐教育是能够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很有帮助的一门学科,音乐本就是陶冶情操的重要良药,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更是培养他们情操的好时机,所以小学的音乐教学十分的重要。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更是帮助学生,激发学生的重要教学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爱上学习,所以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小学音乐相融合,是一项很明智的举措。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一定要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运用到小学的音乐教学当中。

作者:刘呈靖 单位: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第一完全小学

第十篇:小学音乐教学多元文化渗透

1.多元文化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杂乱

根据小学新课标的要求,小学音乐课堂的内容涵盖了舞蹈、戏剧、流行歌曲等多个方面内容,看起来小学音乐教育的内容多种多样,但是小学生的音乐课数量有限,在有限的音乐课时里塞满这些内容,小学生会应接不暇,不知道该如何消化这些内容,虽然让人感觉这样的课程内容丰富,但是学生们的收获是有限的,因为内容混杂的课堂不能让学生们抓住重点,更不能学精某一个部分。

1.2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

由于小学的结业考试里,在所有科目中音乐课的比重很小甚至没有,导致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并没有特别重视音乐课的教育,或者是在小学音乐课的教学中老师并不精心备课,在上课时随意选择一首歌或是一段舞蹈,甚至有的小学音乐教师在上课时并不传授与音乐相关的知识,而是与学生聊天或是让学生自己做其他科目老师布置的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不是学不到音乐知识就是学不到音乐的精髓,又何谈多元化文化在小学音乐里渗透呢?

1.3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得不到推广

一方面,由于当前网络、电视等媒体很发达,外国文化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小学生长时间在外国音乐和外国文化氛围的渲染下,觉得中国民族音乐不好听,更喜欢听一些外国歌曲,也有一些学生认为会唱外国歌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而民族音乐只是一些陈年老调,不能在同学面前得到认可。另一方面,很多小学学校里面一共只有一两个音乐老师,老师在音乐课堂中,老师对于民族音乐的教学并不重视,导致学生对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了解很少,感受不到民族音乐的魅力。

1.4一些小学音乐课堂的设备不全

一方面,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并不完全相同,民族音乐所需要的乐器和设备在一些学校里并不齐全,缺少了特定乐器的民族音乐失去了其原本的风貌,不能让小学生真正见识到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的震撼力。另一方面,在一般的小学校园里,并没有专业的民族音乐教师,这就使得民族音乐的教学不是特别专业,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不能感受专业民族音乐的独特韵味。

2.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2.1通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多元文化

通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多元文化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在新学期开始之前认真规划本学期课程,准备出重点授课内容和授课难点,计划出这学期希望学生掌握几门技巧,然后把所有音乐课时分成几个阶段,规划出每个阶段希望学生学习的内容。在每次上课之前,小学音乐教师要精心准备授课内容,做到内容有条理,结构清晰,让学生容易记忆。在上完每次课后让学生能够明白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在学期结束时,让学生了解到不同音乐元素的魅力。

2.2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多元文化

音乐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气质养成和性格塑造,音乐的存在能够让小学生感受到生活与自然的魅力,感受到另一种语言的优美和神奇。首先音乐教师要明确音乐对小学生的积极影响,也要了解如果没有音乐,小学生的生活将会很枯燥乏味,然后小学音乐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并做到尽职尽责,在每次音乐课之前认真准备,明确教学目标,在上课时,不能让学生做其他科目作业,无论是音乐老师还是数学老师或语文老师及其他各科老师都要达成一个共识,音乐课的作用重大,不仅陶冶情操,学会不同的才艺,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还会让学生的大脑得到放松,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学生的智力。

2.3通过推广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多元文化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推广民族音乐要求音乐教师要注重民族音乐、民族舞蹈和民族风情等的教学,如藏族的《牦牛舞》。民族舞蹈多种多样,民族音乐丰富多彩,民族风情淳朴善良,这些都会逐渐地让小学生感悟到民族音乐的美,也会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产生自豪感。

2.4通过分配课堂资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多元文化

针对学校民族音乐乐器和设备不足的情况,有关部门要积极解决,来让祖国的下一代真切地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乃至民族文化的特色,让学生们观赏并尝试使用,也能增强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喜爱,自发地积极地传承和发展我国民族音乐,让世界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让我国的民族音乐去影响世界。

3.结语

在加大民族音乐在小学课堂中的比重的同时,也要与世界音乐文化接轨,帮助小学生们正确了解民族音乐和外国音乐,从真正意义上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多元文化,这离不开学校领导、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大力宣传,在校方、家长、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多元文化。

作者:王慧? 单位:江苏省兴化市大垛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