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研究(6篇)

小学体育课堂研究(6篇)

第一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探索

一、应用多元化的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在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上,采用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内容多元化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体育评价的不仅仅是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以及技能,还有学生的学习态度、体育情感、合作精神、交流能力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之间的互评和学生自评。多元化的评价可以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充分关注学生安全问题,维护教学秩序

小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但是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安全意识却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这也是维护教学秩序,进而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基础条件。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要注重教学内容是否安全,尽量选取安全性较高的内容来进行教学。除此之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明白哪些动作是危险的。同时,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在各环节做好安全保护措施,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三、注重表象训练,感官刺激

“表象训练”,顾名思义就是将正确的动作示范以视听等直接的感官刺激作用于学生的大脑,让孩子们无意识地借助自己头脑中储存的表象示范进行知识回顾和充分训练,最终形成有意识、有计划的训练,这样可以让学生较快地建立和完善动作概念,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和巩固知识,提升动作技能,最终达到教学目的。以学习篮球知识为例,小学是孩子们初步接触篮球的阶段,由于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限制,不容易形成连贯技能,诸如三步篮、定点投篮等都可能让孩子们望而却步。为此,笔者提出“好运动不求甚解”的表象训练理念,不给孩子们进行过多的抽象理论分讲,而是将篮球动作的经典部分,如“三步篮、定点投篮”等,制作成图片和视频,借此学生会先行在大脑中建立初步的动作表象,然后再有计划、有意识地不断重现视频上的技术动作示范形象,最终将“意识动作”转换为理性技能。

四、利用游戏引导,激活课堂教学

兴趣是激发学生运动的发条,游戏是激发兴趣的源泉。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小学生认知的第一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适时借助灵活、活泼的游戏活动来牵引大家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比如,在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时,我设计了一个“看谁反应快”的小游戏:学生两人一组进行配对,面对面立正站好,学生甲将右手掌展开,学生乙将食指放在学生甲的掌心;以教师口哨为号,学生甲做抓手指动作,学生乙则迅速抽出食指躲避被抓,学生甲以能抓住学生乙的食指为胜,学生乙以能迅速逃离为胜;胜一次得1分,3次一个轮换,得分多的为胜。

五、根据能力分组,因人评价

孩子们的身体状况和知识结构存在客观上的差异,所以体育教学活动也不能进行一刀切,而要认真分析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他们分成几个阶梯性“同质小组”。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根据各组的实际接受能力,设置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有效规避盲目教学,让每个孩子都感觉课有所获,对课堂学习充满自信和充实感。比如,在中跑训练中,笔者根据以往的训练状况,将孩子们分成以下几个“同质小组”:快速组、中速组、慢速组等,然后设置符合各组成长的训练模式:慢速组规定只要你能坚持跑完全程,完成任务就是优秀;中速组要以快速组为目标;快速组要努力训练超越自我。在身边气氛的影响和同伴的激励下,所有的同学都能努力完成规定任务。

六、总结

总之,体育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情况下整合教学内容,设置符合学生迁移知识、生成能力的教学方案。唯有如此才能让我们的体育课堂形成可持续发展,才能培养孩子们形成良好的运动意识,从而健康茁壮成长。

作者:武立威 单位:河北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第二中学小学部

第二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探究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通过对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认识到小学体育教学在内容设计上缺乏合理性,课堂内容以基本的理论知识为主,通过教师的演示来进行教学,且由于教师专业性的缺失,大部分的小学体育课以小学生自由活动为主,真正的体育知识并未得到传授,并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是体育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的重要体现。例如,学习乒乓球时,教师只是将乒乓球的基本要领进行教育,且教学内容相对传统,与最新的乒乓球技术水平不相适应。

2.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教学模式是决定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具有重要影响。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大都是采用教师演示的方式,演示完毕后,让小学生进行自行锻炼,但是从未对锻炼结果进行验收,是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另外,由于小学生天真、童趣,若想吸引小学生,应采用趣味性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能达到吸引小学生的目的,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评价模式过于滞后

教学评价对于任何学科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是对小学生学科能力的证明与体现,借助教学评价能够了解学生当前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评价模式是采用终结性评价模式,将考核关键点放在期中或期末阶段,根据小学生考核中的表现来确定其成绩,并以成绩为依据来判定小学生的能力,是人性化缺失的重要体现。例如,在百米跑测验中,由于考试小学生都会产生恐惧和紧张感,再加上部分学生出现身体上的不适,都会影响测试结果,可见采用终结性评价模式是不科学的。

二、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

体育学习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何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应对措施是应关注的重点。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体育既能锻炼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培养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精神涵养,加强体育教学具有必要性。为了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可将创设情境教学法应用其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成为情境中的重要元素,在参与情境演绎的同时锻炼其体育技能,对小学生体育技能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通过创设情境,也能为体育课堂增添趣味性,转变传统死板、无聊的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创新的重要体现。例如,在学习“篮球”时,教师可以先在教室内通过多媒体来让小学生欣赏重要的篮球比赛,选取NBA、CBA中的精彩赛事,以激发小学生对篮球的兴趣。然后通过多媒体来对篮球队伍的组成、基本规范进行灌输,为小学生提供基础性的篮球知识。最终,创设篮球教学情境,让小学生分别扮演大前锋、小前锋、中锋、控球后卫、得分后卫以及替补阵容,进行基本篮球队伍结构的真正演示,让小学生更为全面的认知篮球,并清楚处于各个位置队员的职责。

2.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彰显教学的人性化

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强调以生为本的理念,烘托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分层教学模式,能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内容,为男女学生提供不同的体育训练内容和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体质情况开展选择性教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够彰显教学的人性化特点,能够顾及各个层次的学生,让处于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与突破。男女、身体素质好、身体素质差、残障儿童等,应根据学生群体实况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助跑起跳高度”练习时,应以学生的身高、起跳能力来设定不同的高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合适的小组,最终根据小组平均身高和平均起跳能力的不同,给出不同的评判标准。再如,进行“立定跳远”练习时,要根据男女生性别的不同设定不同的标准,一般低年级小学生立定跳远的标准为:男为1.1m,女为1.0m。通过设置不同的标准,能极大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为各自的标准而不断努力。

3.完善教学评价模式,提倡人性化评价

教学评价模式是衡量学生体育能力的有效标准,是对学生一个学期或一个阶段体育技能学习情况的考核,为了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应选择人性化的评价模式,转变传统终结性评价模式,将激励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能够对小学生进行及时的激励与约束,能让小学生时刻保持警惕。将体育课程参与实践力度作为衡量标准之一,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将终结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两结合,最终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合理化判定。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多元化评判标准,将日常小学生在体育课堂的表现记录到档案中,并在日常中对小学生进行激励,最终结合终结性评价模式,对小学生的实力进行真实的评价,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提升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了解到其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多方面的不完善,教学质量平平,为顺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应改变此现状,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成为主要任务。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应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彰显教学的人性化,使处于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提升;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模式,提倡人性化的评价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曹宏伟 单位:河北省乐亭县汀流河镇张王庄小学

第三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高潮生成策略探析

一、课前准备是教学高潮生成的基础

1.教师的准备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因此在活动之前,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我们通常称为“备课”。一个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下列这些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教师只有经过精心的准备,才能充满信心地上好每一节课。

2.学生的准备

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过程是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能力培养、提高的过程,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给学生创设环境和条件,教会学生学会使用常见的工具书和其它检索工具,利用阅览室、图书室及其它媒体,学习收集、整理、运用信息。例如在上《各种起跑姿势》一课时,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前准备收集各种关于田径方面的信息、图片。在课堂上学生各展才艺,争先恐后的介绍信息,他们说得是得意洋洋,听得是津津有味。

二、有效的导入是教学高潮生成的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导入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也是一节课的切入点。导入影响了整个教学过程,导入不仅联系着新旧知识,而且还将揭示课堂教学中的高潮和结局,又不断地引导着学生的思维。

1.音乐导入让学生放松心情

美好的生活离不开音乐,现代教学中也同样需要音乐。用一段舒缓的音乐,可以使学生静下心来学习,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用音乐进行导入,不仅拉开了一堂课的序幕,还唤起了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心旷神怡地投入到学习中。如教《投掷》一课时,课前先让学生听一下《小鸟小鸟》歌曲,当学生很快陶醉在音乐声中,放松了学生的紧张情绪,紧接着出示本课的内容,让学生谈谈音乐和本课的联系,迅速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将文字符号变成了可感的形象,通过听觉器官,对人产生了不可抗拒的感染力量,同时也为课堂的高潮奠定了好的基础。

2.情感导入让学生用心体会

情感性导入语,要求讲课者“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情感性导入语起的正是“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调动学生情感的作用。教《各种起跑的姿势》时,设计跨栏王刘翔艰辛的训练,反复让学生思考,特别是刘翔夺得奥运会金牌的激动之情,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学生投入了真情,很多学生都被感染。

三、提高效率是教学高潮生成的关键

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变被动为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率的。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更新观念,自觉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千方百计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

1.设置问题有层次,让学生感受成功

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总是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这种差异,设置有层次性的问题。遵循由浅到深的认知规律,同时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参与的可能性,可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快。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自助式”和“他助式”的学习方式,如小组讨论共享资料,最后问题汇总,这样提问面就拓宽了,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可让更多孩子分享成功。

2.“练习”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

精心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不仅能巩固知识,保持学习兴趣,且能再次把教学推向新的高潮,以至使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体育思想和方法的掌握达到一个新境界。练习也要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景,把它搞活搞得富有情趣,要重视综合性灵活性与创造性,这些必须建立在实用性、有效性的基础上。像达•芬奇画蛋那样,任何技能技巧的学习与掌握都是从最基本的练习开始的,基础打得越牢固越深厚,发展的潜力越大。

3.精心设计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努力实施情感激励

精心设计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创设良好课堂情境,努力实施情感激励,有利于形成良好课堂氛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体育教学语言是以学生为主要施教对象,以规范化的语言为传播媒介的专业语言。通过体育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多种感官、神经系统的积极活动,特别是听觉和视觉,才会为他们所接受,起到语言的交际作用,使他们获得的感性认识能够实现理性的飞跃,对体育课也有了新的认识。

四、积极评价是教学高潮生成的延续

评价是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它对学生可以是一种引导、督促、检查和反馈。教师通过评价这一手段可以给学生提出良好的期望。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热情期待时,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进取心和自信心。例如对学生伸伸大拇指或者拍拍他的肩膀,

五、总结

总之是要多鼓励表扬,给学生留下成功的机会与希望。体育课是一门密切联系社会、密切联系生活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需要面对纷繁芜杂的问题,有时确有“山重水尽疑无路”的彷徨。但我们可以探索的教学艺术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堂中要经常注意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必然会迅速引领学生兴致勃勃地去打开知识殿堂的大门,和我们老师一起享受教学的快乐。

作者:胡锦华 单位:吴江经济开发区山湖花园小学

第四篇: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一、引言

1.目前,小学体育课的现状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的小学体育课一般是一个星期两到三节。体育课的安排比例较小,不能保证学生的锻炼量,从而对学生的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除此之外,小学体育课的内容比较单调,没有新意,而且还很乏味,引不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体育课的内容通常是以游戏为主和教学生广播体操,导致课堂的气氛比较死板和枯燥。学生常常在上体育课的时候,自己在一旁玩耍,没有积极地参与体育课中来。久而久之,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体育课就是学广播体操。进而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不喜欢上体育课。

2.小学生身体发展的特征

人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身体发育、心理发育以及认知发展。人的认知在小学这一阶段具有懵懂,形象的认识事物,具有单向思考等相关特点。同时,这一时期的学生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喜欢探究事物。当然,学生身体的发展在小学这一阶段也是最突出、最明显的。针对小学生身体发展和认知的特征,体育教师应该设计适合他们的体育活动。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身体锻炼的需要,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培养他们锻炼的好习惯,增强上体育课的兴趣。现在的体育课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理论课,主要是讲体育的相关知识;一种是实践课,是通过让学生走出教室,进行体育活动。下面,笔者将从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在小学体育课堂上,进行有效教学。

二、在理论课上应该怎样进行有效教学

1.通过多媒体播放体育视频

视频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等相关的特点。针对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讲解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播放关于体育知识的视频。这样有利于将复杂的体育理论转化为简单的图像知识,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形象来掌握体育知识。同时,体育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体育比赛,让学生融入到比赛中去,激发内心的激情,从心里喜欢上体育。同时在观看比赛的时候,学生还可以了解相关的体育规则,这也是体育知识的学习。2.充分应用课本中的插图现在的小学体育课都配有体育课本。体育课本上都有相应的插图。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将课本中的插图和体育理论知识相结合。不仅让学生能通过课本上的插图来理解体育知识,还要让学生自学插图上的动作,达到锻炼的目的。例如,在课本上有“跆拳道”的插图。跆拳道动作知识的旁边就有相对应的图片和讲解。体育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课本上的插图和讲解,让学生自己学会“跆拳道”,然后达到身体锻炼的目的。

3.将文化教育与体育教育相结合

在进行体育教育的同时,忽视文化教育已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因此,体育教师针对这样一种现象,应该将文化教育与体育教育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既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又要不断的加强体育锻炼。让自己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这里的文化教育除了有文化知识的含义外,它还包括体育中的文化涵养。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太极拳”的时候,讲解相关的太极拳中蕴含的“周易”,“八卦”等知识。这样以来,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可以让学生锻炼身体。

三、在实践课上应该怎样进行有效的教学

1.将游戏引进实践课堂

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最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每个学科都可以将游戏引入课堂中来。在体育的实践课上,游戏是最好的教学方式。首先,体育的实践课是要走出教室,在室外活动。因此,室外为游戏教学提供了实行的场地。对于游戏教学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游戏导入体育课,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经意地进入体育课堂。一种是让游戏贯穿整节体育课,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体育知识,达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游戏的引入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体育学习的效果。

2.应用比赛激励机制

比赛激励机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常常被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他们需要鼓励,也极力想证明自己是优秀的。因此,比赛激励机制的应用正好符合这一时期小学生发展的需要。在应用比赛激励机制时,体育教师可以将全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来活动的比赛。这样以来,不仅激励学生活跃在体育课上,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分别从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方面提出了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希望笔者的一点建议能够带给体育教师一些启示,给体育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其实,关于体育课堂的有效开展,还有很多策略和方法。至于更深的问题,学者和研究者还可以进一步做深入的探讨。

作者:姜向如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杨大城子第三中学

第五篇:小学体育课堂教师站位合理性探究

一、学生的观察面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学生的观察面包括针对教师示范面的观察面和针对学生练习的观察面两种观察面。学生的观察面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的,如果学生的观察面处理不好,则有可能违反体育教学的规律,体育教学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学生的观察面不合理直接影响学生技术技能的形成

在体育教学中,直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学生的技术技能的获得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直观教学法。因此,如果学生看不到、看不清教师的示范,学生得不到动作表象,或者只是一些零碎的、不完整的动作表象,学生就不能通过想象来完成动作技能,即使能完成技术技能,也只能是错误百出的技术技能。因此,学生的观察面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直观教学法的顺利实施。

(二)学生的观察面不合理直接影响到纠正学生技术技能的错误

纠正错误是学生形成技术技能的有效教学法。在纠正学生错误时,教师一般是边采用语言教学法,边模仿学生的错误动作。如果学生观察面不合理,学生就无法分辨自己究竟犯的是何种错误,不知道自己的技术技能怎样是正确的,怎样是错误的,这就为纠正学生错误带来了困难。学生的错误纠正不了,技术技能就难以完善,学习任务就难以得到圆满的完成。因此,学生的观察面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纠正错误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观察面不合理不利于学生的互相学习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互相学习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活动。因此应尽可能使学生做练习时,能相互观摩到同学所做的动作,使学生的学习既趣味盎然,又尽快尽善。所以,学生的观察面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互相学习的活动。

(四)学生观察面不合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影响课堂纪律

由于体育教学大多在教室外进行,影响课堂教学的干扰源很多。如果学生的观察面不合理,学生的注意力也就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应该使学生的观察面合理起来,避免或减少干扰,使学生在体育课上自始至终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讲解、示范以及做练习上,这样,课堂效果才能好起来。

二、队伍组织工作中学生观察面的四个步骤

体育课队伍组织的步骤包括队伍的基本站位、队伍的基本队形、队伍运动的基本方向和队伍的运动基本路线。教师在课堂教学的队伍组织工作中应充分根据这四个步骤来设计课堂教学的队伍组织。

(一)学生的基本站位

学生的基本站位也应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去选择。比如同样是跳箱教材,学生的站位就有两种,如图一所示。重点教在上板和第一腾空的教学上时,应选择A种,重点放在第二腾空和落地上时,应选择B种。

(二)学生队伍的基本队形

学生队伍的基本队形是指体育课中,教师把分散的个体学生集结成一个能适应体育教学的集体组织。它是体育教学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学生队伍的基本队形一般包括纵队和横队两种。根据本人的观察和实践,我认为在学生队伍的组织上,只有尽可能地采用横队队形,才能同时兼顾教师的示范面、教师的观察面和学生的观察面,只有横队队形才能使学生的观察面最合理。因为据本人的体会,体育教学中的绝大多数技术技能只有观察者站在练习者的侧面才观察得最清楚。例如在球类的传接球练习中,可以采用两列横队的练习组织:如图二A组同学跑到B组所在横队,B组同学跑到A组同学所在横队,这比常见的两纵队相对进行练习要合理得多,仅有教师的观察面是合理的,而学生练习时,学生相互观察则相当困难。

(三)学生队伍的基本方向

学生的基本方向是指学生的行进、练习的方向。它包括单向、双向(相向、背向)、向心、多向等四种。本人认为,在确定学生队伍的基本方向时,应尽可能地使学生的行进、练习的方向与观察者所在队列的方向相平行。为了便于学生相互观察,应尽可能地采用单项行进,单向练习为最合理。

(四)学生队伍的基本路线

学生队伍的基本路线是指学生队伍在课堂上的行动路线。在选择学生队伍的基本路线时,也应遵循队伍的基本路线与学生的队列相平行的原则。只有按照这个原则选择队伍的基本路线,学生观察的注意力才能集中,学生的观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队伍组织工作中学生观察面要注意的问题

应注意在学生的练习时相互观察面的设计。许多教师在安排学生队伍时,只注意到了教师做示范时的观察面,而忽视了学生做练习时的相互观察面。既要注意到在新授课中学生观察面的设计,又要注意到在复习课,尤其是练习课的学生观察面的设计。学生的观察面在任何课型中都不应忽视。

作者:黄娴 单位:昆山开发区世茂蝶湖湾小学

第六篇:小学体育欢乐课堂探究

一、以游戏构建小学体育欢乐课堂的意义

(一)欢乐激发兴趣,愉悦营建创造

把兴趣作为先导,做好一切事情便有了前提条件和基础。兴趣产生的前提是心理感受的愉悦和满足。在兴奋的状态下、欢乐的氛围中,学生的一切活力都被激发出来,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因其状态的兴奋而大大提高,欢乐课堂的实现随着游戏的开展逐渐变为可能。一件令人欢喜雀跃的事,怎能不使人兴致勃发在欢乐的游戏当中,学生的热情被燃起,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便会围绕着欢愉的期许而迸发出来,创造在这无痕的以欢愉为指向的毫无其他禁锢的氛围中实现。

(二)快乐为桨,健康为船

欢乐的小学体育课堂能够促进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体育锻炼,达到运动量化目标,强健身体。要让小学生达到体育课程学习和锻炼的目标,无疑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在教师严苛、过度的约束下,强制学生完成,导致学生在情绪受到压抑、心理环境阴郁的情况下勉强完成,甚至有些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在强压超负荷的情况下,以有损于身体健康的形势完成课程目标。这种方式显然不可取,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实已背离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另一种是———以游戏为欢乐课堂架构,全身心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潜力,在学生身心处于兴奋愉快的状态之中,完成运动课程目标。这种方式,不仅能将小学生被压制和隐藏的潜能激活,而且使学生在一种欢乐的状态中实现体能、体质、运动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欢乐课堂,调节心理

体育运动一向被视为心理调节的重要手段,将体育运动穿插于紧张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中,建立劳逸结合的学习状态无疑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小学生因其所处的年龄段正是活泼好动的时期,其行为十分活跃,体育课的突出特征就是肢体运动自由,空间转换性大,这与其他课程的课堂迥异。在其他学科的课堂中,小学生的活动范围小,大部分时间被固定在椅子上,难免产生强烈的活动意愿。但由于教授课堂纪律限制,不得实现。以此观之,体育课堂刚好可以梳理小学生内心生成的这种心理抑制情绪,以达到调节其身心的作用。诚然,这种效果自然要在以游戏为课堂内容的欢乐课堂中实现。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四)团队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与社会秩序规则初建

以游戏为课堂形式的体育课堂,能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团队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和社会秩序规则。在分组游戏比赛中,每一个小学生既以个体形象出现,又肩负自己小组的一份责任。整个比赛游戏过程中,学生的观念中始终高度凝结着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打滑梯、轮次投篮等游戏活动中,次序原则在小学生的游戏中始终得以保持,这是社会秩序建立的初始,使小学生在游戏的欢愉中,理解秩序的重要意义和维持秩序所需要的心理结构。

二、以游戏构建小学体育欢乐课堂的途径与方法

(一)分组比赛游戏法

这种游戏方法,突出了组别的团体构成。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或四个自然组,进行接力跑比赛。在这种课堂游戏模式下,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其游戏本身蕴含了竞争性、团队协作性,这些特征成功地激活了欢乐课堂的气氛。小学生的心理构成要素中,力争上游的心性构成了这种游戏趣味的原始动力。每个学生都为争得小组的优胜而付出极大的努力,学生会自主迸发出主观的、能动的体育运动渴求,并以饱满的热情满足这种渴求,进而完成体育课堂的教学任务。在游戏中学生的心怀是敞开的,情绪是激昂的,这对其调节身心、促进健康、增强体质、体能等方面大有裨益。分组比赛游戏法,不仅可用于奔跑类运动,用于跳跃类运动,如山羊分腿腾越等,也可以在球类运动中广泛地应用,如分组拍球接力、分组篮球对抗赛、分组足球对抗赛等等。

(二)角色扮演游戏法

角色扮演游戏法,是用角色扮演类游戏来构建课堂的内容,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游戏的热情,并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规则,这能够锻炼学生秩序初建能力和保持秩序的定力。在维持秩序的同时,学生积极地表现了自我以及好的意志力、好的游戏态度。在这些品质被同学和老师认可的同时,学生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在愉快的游戏过程中,学生能够得到足够的体能训练;在角色交互的扮演中,学生心理从不喜欢到喜欢,为了完成游戏并从中得到快乐,学生必定能从心理和思想上做好充分的自我调整,这种调整是学生实现性格的完善与人格的形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了解和体验到生活过程的变换和曲折,以提高对生活的认知,养成对待不同生活状态的良好态度。

(三)新奇游戏运用法

新鲜的游戏,以其新鲜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营造欢快愉悦的课堂氛围。如二人三足跑、拍球障碍行进、青蛙跳跳等。它从心理上释放了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压力,起到调节学生身心的作用;从生理上,实现缓解学生课堂学习的疲劳。

作者:佘俊文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昌松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