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中培养渗透

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中培养渗透

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在思想中转变他们对学科的看法,加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能够帮助他们采用更为简便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很少重视关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致于一部分学生出现了跟不上课堂进度的情况。为了能够更好的让同学们适应课堂中的氛围,教师决定在课上采用渗透核心素养的方式强化学生的综合实力,由此提高教育的质量。多元化的授课方式为学生们思路的拓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核心素养主要是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也是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渗透的。数学这门学科的应用范围较广,在一些概念的表述中难免较为抽象。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也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因此在课上,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通过情境的建设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融合,在个性化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面对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要能够有所取舍,首先要分析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数学学科的素养所包含的内容,在二者的结合中设计出一种符合学生思想发展的授课方式。

1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

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思维一直是数学学科培养的重点内容,一个人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观念、数据分析观念以及运算能力都是这门学科所要培养的重要技能。首先是明确基本的数量关系。小学阶段主要是启蒙作用,在介绍了这门学科所包含的范围后,同学们要能够明确不同条件中存在的数量关系,结合符号意识形成属于个人的数感。其次是要具备一定的空间观念。数学可以简单的分为平面和空间这两个方面,其中平面中的知识能够通过简单的画图找到其中存在的数量关系,但是空间中的图形就需要学习者建立相应的抽象思维,在逻辑的带动中加深联想和想象,由此促进个人形成空间观念。之后是要具备基础的数据分析能力。数据分析在小学阶段主要体现在统计图表的分析和绘制中,在小学五年级接触的统计图为折线统计图,在掌握这一统计图的过程中要能够与之前介绍的条形统计图区分。最后是要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通过模型的构建,套用解题思路和方法,在思维的形成过程中强化个人的推理能力。以上所涉及的几个方面就是教师要在课上培养同学们发展的不同能力。因此在课上,老师要采用多种授课形式,凸显出这几项能力的重要性,由此强化个人能力的形成。

2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想要改进现阶段授课的方式,首先要明确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存在着哪些问题,根据问题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由此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小学数学的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计算量大、内容抽象。这两个特点恰恰是同学们在课上最想要逃避的问题。在五年级的数学课堂中,同学们已经习惯了教师的讲解方式,对于课上的固定化套路提不起学习的兴趣,面对老师在课上的提问,他们也很少主动配合。另一个方面,由于知识难度的提升,他们会发现自己需要记忆和掌握的内容增多,因此出现了抵触情绪,不愿意练习自己不熟悉的题目。五年级的学生开始接触小数乘法这部分的内容,如果前提的运算水平没有达到班级的平均水平,那么非常影响这一阶段的学习和练习。在课堂中,沉闷的氛围并不利于他们积极的思考。教师在题目的列举中也更应该考虑到同学们感兴趣的方面,在此基础上完成内容的渗透。因此,教师要结合课上出现的问题展开针对性教学,在此基础上完成核心素养的渗透与落实工作,带动着班级整体共同进步,在培养逻辑思维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由此提高他们的数学实力。

3明确教育理念,渗透学科素养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首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从而根据不同单元的重点制定不同的授课目标。对于五年级的同学们来讲,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但同时对重要的内容遗忘较快。因此,老师要采用合适的方式在课上回顾之前介绍的内容,并通过合适的方式引出本节课需要介绍的重点内容。在学期最开始的阶段,同学们普遍浮躁,他们还没有从假期的闲适生活中走出来,难免在课上出现溜号走神的情况,经过长期的观察能够发现,很多老师在新学期的开始阶段对班级成员进行了简单的测试,发现他们已经遗忘了很多上学期的重要内容,在课上介绍新的内容时,难免出现知识断层的情况。为此,教师可以尝试转变教育理念,通过逐渐加深问题难度的方式,先引导他们回顾上学期与这学期内容关联较大的知识,在问题难度的提升中引出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在鼓励他们思维的发展中,完成相应的教学。例如在介绍小数乘法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请他们回顾什么是小数,这一类数字在运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知识点。之后请他们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运算。在出题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接龙的方式引导他们回顾小数的加减法运算。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已经引导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与小数相关的知识。随后向他们提问:在回顾了小数的加减法后,请大家思考,小数的乘法与整数乘法有什么区别呢?在提问中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并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从而进入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引导式提问,同学们能够跟着老师的思路进行思考,同时培养他们养成建立数字之间的联系,以及他们的逻辑思维,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单元之间存在的内部联系,提高对知识的应用水平。

4通过情景再现,解决实际问题

情景再现能够很好的将同学们带入到特定的氛围当中,由此能够在环境因素的引导下鼓励他们联系教材中的内容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介绍小数除法这部分内容时。同学们通常在除法的理解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在课上营造多样化的氛围,鼓励他们能够独立的解决实际问题。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运用,由此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为此,可以将除法问题带入到生活当中。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非常喜欢跑步,在跑步的过程中总是会计算相应的数值。例如总长度和总时间。那么计算的这些数值有什么意义呢?根据生活中的这些数值,能够引出路程、时间和速度这三者的关系。其中存在着基本的除法问题。假设今天小明在晚上锻炼的时候计划自己用4周的时间围绕操场跑25.6千米,请问他平均每周需要跑多少米呢?根据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引入小数的除法,由此引导他们理解除法的概念,并计算出正确的结果。之后还可以提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今天你和奶奶打了一个电话,总共花费了1.2元,你们通话的时间是16分钟,请问每分钟花费多少电话费呢?在小数除法的计算中,会出现余数的情况,那么余数又应该如何处理呢?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提出了生活中常见的小数除法问题,结合实际的例子,他们能够发现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由此转变他们对本学科的学习态度,形成不同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在运算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中锻炼了运算水平和逻辑思维,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由此配合教师构建高效课堂。

5培养空间观念,调动学习兴趣

空间观念的形成对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五年级的教学中,老师要培养同学们的空间观念,由此引导他们形成抽象思维,在能力的提升中感受到核心素养在课上的渗透。例如在介绍位置关系这部分内容时,他们要能够理解“北偏东”、“南偏西”等方向的认识,同时要能够对物体的位置进行准确的描述。在表述位置之前,请他们在课上思考一个问题,将一杯水放到教室的正中间,分别让不同的人表述其存在的位置。能够发现不同的人会以他们自己为中心,并对水的位置进行描述。当处于不同角度的人在描述时,最终的结果也有所不同。在同学们的描述中是没有办法确认其具体位置的。通过他们的行为,老师能够指出存在的问题,强化他们的思考能力。接下来向他们提问,如何才能够让班级中的所有人都能够明白水杯所处的位置呢?此时会有同学发言,水杯在讲台正后方5米处。此时,水杯的位置能够清楚的体现,那么从不同的人都会寻找讲台正后方这一位置。在实际的训练中,他们能够发现位置的表述需要在明确一个参照物的前提下进行表达。这样才能够让所有人都能找到具体的位置。通过在教室中展示位置的变化,能够让班级中的所有人参与到课堂当中,在兴趣的提升中完成空间观念的形成,最终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

6开展综合测评,发现学习漏洞

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课上,老师可以通过开展相应的测评任务,及时的找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折线统计图是五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统计图表。在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中,通常会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加以引导,结合到题目当中让他们分析数据的变换。为此,教师可以通过测评的方式引导他们发现自己在这部分内容中存在的漏洞。在课上,可以布置一道综合性较强的例题,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由小组共同解决。随后,请他们派一个代表总结他们的分析过程。并点评其他小组。在这样的方式中,教师能够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梳理知识点,做到精准的查漏补缺。

7结束语

在核心素养的渗透过程中,老师和学生要做到相互的配合。五年级主要是使学生形成数量间的关系、基础的空间观念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这篇文章详细的说明了这几点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由此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

作者:张亚平 单位: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