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其课堂准则提到:有效的数学学习,并不是让学生单纯的进行模仿与记忆,而是让他们在亲身实践的过程当中培养操作能力以及自主探讨的能力。所以在小学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开展各种数学操作活动,让学生实现知识技能到学习过程的转变,让他们在动手过程中获取属于自身的数学知识。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一课题进行探讨,以供参考。如今教学改革不断的深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也越来越突出。但是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过程当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造成课堂低效。所以教师一定要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并采取有效的培养方式让学生提高自身操作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

1小学数学课堂中操作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1.1过于被动与模仿。在如今的小学课堂中,由于学生的自主能力不强。他们在进行动手操作时,大多数都是模仿教师的演示步骤,且处于被动状态,提升不了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而教师也无法在课堂上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进行操作,并思考。无法在动脑、动眼、动手的过程当中,进行发现创造感知数学知识,领悟数学的魅力。过于被动与模仿只会使学生的思维局限在课本当中,并不能培养他们各项综合能力。

1.2课程时间协调不当。许多教师都知道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好处,但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操作,或者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操作。没有夯实对知识技能的学习,这样只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质量。所以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中对其时间进行协调,不能顾此失彼。不能光顾着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操作,也不能重视实践操作而忽视理论知识。要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到一起,并从自身的理论基础知识上进行拓展、延伸及探究发现。

1.3无法全面调控操作过程。小学生天生爱玩好动,且想象力强,他们在课堂中不愿意拘泥于某一种活动或者是某一操作形式。他们愿意去做自己的,而教师也不能对每个同学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调控。致使许多学生在操作时没有方向,也没有明确的目的,而是自顾自的去玩。比如在低年级“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论知识,剪出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并计算它们相应的面积周长等等。他们在剪纸计算的过程中很容易开小差,剪一些自己喜欢的形状,这样既不能使他们提升操作能力,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也会使教学任务不达标。

2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策略

小学生好奇并好动,要从小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来展开操作活动。进而使他们通过实践来理解知识,将数学难会难懂的抽象数学知识转变为具体形象的知识。他们也能够通过动手操作发展思维,拓展思维能力。还有利于养成他们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明白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证明知识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在小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应该从课前、课中、课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

2.1课前打好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2.1.1收集信息,感受知识。都说数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光靠学生在课本上学习生活问题是不够的,教师要敢于打破教材限制,让他们走入到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的运用。遇到某一实际问题时进行自主的探索,寻找各种解决方法,进而掌握知识、学习知识、感受知识的价值。比如在“分数的意义与性质”这一教学中,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生活中有哪些关于分数的概念。例如:我吃的一碗饭是爸爸吃的一半,应该用分数怎么表示?如果将自己吃的饭看作单位“1”那么爸爸吃的饭又应该怎么表示;又或者一瓶水有三个人喝,每人喝了1/4,还剩多少?或者向父母请教、询问周边的邻居,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关于分数的问题?分数在生活中又是怎么进行运用的?让他们进行调查探索来发现分数所存在的生活意义与价值,既促进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又能培养他们实践能力。2.1.2自制学具,提升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发挥示范作用,让学生也跟着教师一起学习。教师通过自制的教具为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既能让他们提升兴趣,又能使他们向教师学习,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学具。比如在“图形的运动(三)”这一教学中,教师自己用剪出一些半圆或者三角形等其他各种形状的图形,在黑板上进行旋转变换。来让学生感受到图形的变换过程,进而了解到图形旋转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先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旋转出各种图形,在他们脑子里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对具体的图形旋转操作,再到空间想象力的培养。让他们学会画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与角度变换。最后,教师用自己制作的七巧板在上面画一些有趣的图形,吸引学生的眼球,再让学生结合平移旋转的知识说一说并操作,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等各种方法,在生活当中以及图形当中的运用,并感受到这些图形变换产生出的美。

2.2课堂正确引导,促进学生思维发展。2.2.1活跃氛围,形成条件。在课堂中最重要的就是课堂氛围,只有轻松愉悦平等和谐的氛围,才能够让小学生在课堂中敢于动手,敢于设疑,发挥自身主体性与积极性,进而使学习成为自己的内在心理需求。学生通过亲手画一画、涂一涂,对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掌握,并在其中发现其在生活当中的运用。比如在“折线统计图”这一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区别。让他们自己去画,分别画一画条形统计图中是怎么来进行表达的,折线统计图又是怎么来表达的,他们每一个点之间的联系又是怎样?通过对画出来的两种统计图进行观察,能得到些什么?之后让学生学会正确的绘制折线统计图,在书本上有哪些地方有自己没有的。比如有些同学画出统计图,没有将原点和横轴、纵轴所表示的计量单位写出来,这时就要让学生自己去进行观察,这样才能让他们记忆更深刻,还能提升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而这些都是要在一个活跃且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的,只有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2.2.2创设情景,引导操作。要积极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数学是从生活当中产生且发展的。所以更能通过数学操作来理解生活当中存在的事物现象。比如在“找次品”这一教学中,利用天平来寻找次品,边操作边思考,看看称几次能够找出次品。有的同学称了两次,有的同学称了三次,然后让他们各自分享经验,怎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次品。分享交流促使他们能够积极的进行操作,感受到知识的关键点。2.2.3探索合作,培养能力。小学数学当中合作必不可少,让学生进行合作,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还能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升。比如在“观察物体(三)”的学习中,结合之前的“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和“对单个立体图形、以及组合体的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一个方向或者多个方向观察的图形拼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形状。让学生以4个人为一组,将小组要观察的物体放到中间。4个同学通过不同的标准来对物体进行观察。比如一个小正方体放在中间,两名同学正对着正方体的面进行观察,一人描述另一人记录;而另外两名同学就正对着正方体的棱进行观察。如果人数有更多,那么可以从正方形的顶点等多个方向进行观察,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能够从立体图形中抽象出平面图形。之后让他们进行互相讨论得出,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学会正确的通过三视图进行立体图形的构造,加深他们对图形观察的印象。2.2.4引导思考,思维转化。学生要学会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变成数学问题,并通过具体的操作实践,将其形成实际的运用能力,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促使他们进行思维转化。在“分数的加减法”学习中。创设情境如果小朋友自己过生日,妈妈将一块生日蛋糕平均分成4份。爸爸和妈妈一起吃了一份,我自己吃了一份,那么蛋糕还剩多少?又或者教师让几个同学分发本子,给了A同学总数量的1/4,给了B同学总数量的1/2,还剩多少没有发完?通过这些常见的生活情景来引导他们进行计算操作等等。在分蛋糕问题中,可以自己画出一个圆,将其平均分成4份,将吃的分数涂成阴影,解答问题;在发本子问题中,用一条线或者一个长方形表示本子的总数量,即单位“1”,给了A同学1/2,又给了B同学1/4,还剩下1-1/2-1/4=1/4。通过图形的操作来让他们进行知识的理解,通过生活问题转变为数学问题进行思维的转化。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

3课后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后进行一些数学小游戏。比如说俄罗斯方格让他们通过游戏来体会到图形变换的魅力,提升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又或者让他们对一些立体图形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剪裁,重新搭建等等,以此来创造出不同的形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通过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设计出相应的数学问题。比如在“因数与倍数”当中,让学生自行设计“如果将分别长60米、30米和45米的铁棍截成长度相等的小棍,其最大长度是多少?”这一类的问题再进行解决,通过不同的方式培养自身综合能力。

4结束语

由此可见,教师一定要在课前、课堂以及课后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操作能力的培养,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效的发展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思维转化,培养其他综合能力等等。这样才能够使实践操作的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提升教学有效性。

作者:时玲玲 单位: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科达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