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探究(10篇)

小学科学教学探究(10篇)

第一篇:小学科学教学多媒体交互技术评价

一、有用而用,优化教学

(一)及时高效,省时省力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完成实验报告交老师批改,再返还学生,耗时往往需要一天,很难当堂批改、反馈。应用多媒体即时高效的交互功能,大大减少了师生、生生评价的反馈时间。学生在平板电脑终端输入实验报告所需的数据、结论,及时上传,电脑将根据教师事前设定好的标准自动判定,并立即下达结果,其间的反馈速度以秒计算,学生实验报告的当堂反馈便成为可能。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每天早上学生科代表收作业的繁忙场景,成为学校的一道风景,而收不齐作业又往往成为教师的心病。通常情况下教师还要额外花时间核对学生名单,查漏补缺。这种方式效率低下、费时费力。使用多媒体交互系统,不仅南郭先生无处藏身,而且每个学生的作业都展示在白板大屏幕上,教师可一览无余。更为可贵的是该系统可以做到课堂适时反馈,这使得很多原本只能在课后才能完成的作业课堂上就能完成。由于人人都能展示作品,学生的积极性大幅提高。该系统还能充分展示文字、图表、图画、语音、视频等,做到作业展示多样化。

(二)互评互动,有趣有效

由于多媒体互动技术反馈即时,原来课堂上难以实现的生生互评成为可能。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将各小组上报的实验结果展示在全班面前,并任意对比几个小组的作品,结果可及时发送到小组的平板端。学生自行投票,投票结果也很快反馈到教师端。这种方式实现了生生互评,全班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教师通过投票结果能充分了解全班学生的想法。由于每个人的投票是匿名的,刺激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霸独占发言机会的现象被有效遏制,更多的学生有了充分表达的机会。

(三)保存建档,促进发展

传统科学课学习评价的另一大顽症是,难以记录和保存。由于学生记录的保存建档过于复杂,教师精力有限,为每个学生建立整套档案很难实现。教师更倾向于根据纸质作业或实验报告数量,来给学生打平时成绩,实际上忽略了质的问题。由于多媒体互动系统拥有自动记录、自动累计的功能,能够有效记录、积累学生的平时成绩,从而更好地展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期末展示更让学生感受到积沙成塔的力量,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对于培养学生长期观察的习惯,促进学生养成坚持不懈的品格,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二、适时而用,避免误区

(一)不能炫耀技术,偏离学科本质

多媒体交互取代了原有的师生对话交流,很容易将课堂变成炫耀技术的舞台,必须明确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绝非课堂的主导。近年来,商家纷纷推出各种吸引眼球的多媒体展示技术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表达、展示的困难,但是这些系统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触及甚少。实际情况是教师滥用多媒体技术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在学生评价方面发力不足,未能将技术系统充分运用于学生的学习成长评价。

(二)不能忽略学生的口头表达

无论多媒体交互技术多么先进、复杂,它永远无法取代学生的口头表达。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交互技术,容易导致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衰退。教师在使用多媒体交互系统时,一定要让学生站起来充分发表观点,不应只满足于数据的收集和展现。

(三)不能取代纸质书写

学生的书写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是一个重点培养目标。不能因为应用多媒体交互技术而忽略了纸质书写能力。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是将学生书写的文本拍为电子图片,以便系统管理和展示。多媒体交互技术具有及时、准确、高效的优势,用于学生评价能提高、完善学习评价。随着交互系统发展日趋完善,学生的汇报形式会更加多样化,这也对教师多元化评价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多挑战。

三、总结

总之,基于多媒体交互技术的小学科学学习评价实践研究,我们才刚刚起步,需要深入实践研究,从而让科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学得既轻松又快乐。

作者:王宗祺 廖信兰 单位:成都少城小学

第二篇:小学科学课程高效教学策略

一、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教育目标不明确

中国现有的教育方式以及教学目标均为学校自行定制。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剥夺了学生选择学习的权利。而这往往违背了科学教育的初衷。科学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而开设的课程。所以,学校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向选择教学目标。

2.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不明显

通过以往的教学实践,我们普遍发现学生的课堂学习往往是由教师一味地灌输,而没有将学生放在教学的第一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学生必须学习教师规定学习的内容。所以,这往往让学生产生了抵触的心理,从而让教学遇到了瓶颈,不能顺利地开展工作。

二、提高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1.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能够发现因为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够,导致教学期间发生一系列的问题。所以,这就需要提高对小学科学教师素质的重视程度,学校可以对讲授小学科学的教师统一进行专业化教育培训,让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将其灵活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信息,以便学生能够学习到科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形成发散性思维,为以后的深层次学习做铺垫。

2.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这话同样适用于小学科学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因为,在其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学习。所以,我们应该将这种被动的形式转为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的形式。而引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则是保证学生主动学习的根本方法。所以,教师应该通过神奇的科学现象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在上课时可以让学生将格尺在身上进行摩擦,从而去粘取碎纸片。如此一来,利用摩擦起电的神奇现象可以能够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其中的原因。

3.开展合作学习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这句话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以,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去学习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水结冰了》一课时,教师应该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并让其进行实验。实验具体操作时需要用到烧杯,温度计等器材。因为本实验需要学生严谨的操作步骤,不然极易影响实验结果。所以,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一定能够发现问题并询问教师,在教师及时地讲解下,学生一定能够理解水在什么情况下能够结冰。所以,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整体层次平均分配。以便做到每一个组中均有一个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这样能够帮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习课程内容。

三、总结

通过此次探讨我们可知,只要学校对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及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培训,并且通过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那么一定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效率。

作者:王玉正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教师进修学校附设小学

第三篇:小学科学教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首先要增强教师科学课程开发利用的意识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要求教师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意识上做出改变,要充分理解科学教育对于提高小学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价值,要认真的进行学习和转变,此标准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我们的科学教育,只是过分注重教科书中的知识点的记忆,课堂教学缺乏创新,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教师只是在讲授知识点,而学生也只是死记硬背,并没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简单粗暴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讲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知识过于抽象,很难理解,并且感觉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丧失了学习科学知识的动力,时间一长,学生便会产生厌学情绪。实际上,科学知识是充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的,可以说跟生活是密切相关的,科学课程中的许多内容,比如:生物、物理、天文等都是我们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发现、研究的成果,而小学的学生本身就有很强的好奇心理,对待很多事物都想一探究竟,所以,如果教师能够把握住这点,充分带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那么就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要注意了解学生自身的成长经历,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形象的展示科学知识的原理,这样就会让学生自然而然的热爱上科学课程的学习。此外,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发展水平不一,不同的地区教育水平发展差别很大,为了达到科学课程教学的目标,要针对不同的地区制定有针对性的不同教学方法,满足各个地区学生的需求,这时,科学教学中的课程开发与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学生可以充分的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既能培养学生对祖国对学校的感情,还可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意识,积极开发和利用科学教学中的课程资源。

二、对于科学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要贴近学生生活

对于说到学校的课程资源,一般的理解就是教学的书本以及课件等,但资源的种类是繁多的,不是只有这两种,实际上,学校的课程资源是非常的丰富的,比如:学校实验室、图书馆、科学展览馆等等。还有就是很多人都误认为科学资源是非常抽象难懂的,其实科学资源是非常生动有趣的,因为它们大量的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学生身边的常见现象,这些现象一般比较明显,学生很容易发现、了解和产生探索兴趣,比如:我们周围的树木、花、草等植物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大自然,理解生命,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科学课程资源。

三、从细节中做起提高学生对周围世界的体验

小学学生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理,所以,我们在制定教学方法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多多利用日常生活周围的课程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四、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

图书馆是学生在校学习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图书馆中拥有各种各样的图书供学生们翻阅查看,利用好这一资源能够更容易的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不光是要利用好学校的图书馆,学生家长给学生购买的科学图书也是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对于分布于不同家庭的学生科学读物,教师可以组织成立一个班级图书馆,以方便学生的学习和查看,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学习兴趣,同时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

五、要善于利用学校的独特资源

基本上每个学校都有一些自已学校独特的资源,比如一些地理或者自然资源等,学校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在学校内开辟一些展示园地,比如学校周围有花园的话,可以设置一个花卉展示区供学生观察学习,建设这些园地时要充分发动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的科学课程学习也大有裨益。

六、要利用好教师资源,开展多样性的科学活动

在各种的科学课程资源中,教师的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于有一些有科技特长的教师,学校要充分利用,设置一些独特新颖的科学课程,对于实现素质教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七、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要开发利用好科学课程资源就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要注意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也就是教师要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小学学生所能理解的课程,容易理解自然就容易接受,学习兴趣自然就会提高。八、注意利用好学校实验室小学的学生年龄比较小,比较好动,对待事物充满好奇,所以一次生动有趣的实验课是最能够吸引他们的,教师要注意利用好学校的这一资源,多多进行实验,让学生们自我发掘,参与体验,这样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九、与科研院所建立联系

学校周边一般会有一些高校等,这些都是重要的科学资源,通过建立联系可以聘请一些高级的科研人员来学校授课,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可以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极大的扩展,同时,这些人员所讲授的科普讲座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他们对于科学课程学习的兴趣。

十、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工具,比如:课件展示用得PPT,一些网校等等,利用好这些资源也能够极大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井春萍 单位:磐石市红旗岭镇第三小学

第四篇:小学科学教学应用研究

一、小学科学教学现状

1.教师、学生对科学学科的不重视。

受国内教育体制的影响,社会各阶层都把焦点放在了学生的考试科目上,就小学而言即语文、数学、英语的教学倍受关注,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鼓励学生探索自然、热爱自然的科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课程安排上,小学科学的课程根本无法满足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更别提加强实践课程对学生的锻炼了,所以教师为了赶进度,往往会选择减少实践课程的时间。这样的只顾书本而轻实践的教学方式并不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反而会因长期的似懂非懂对科学知识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这样一来,不仅无法起到锻炼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质的作用,对科学学科本身的教学也有着不利的影响。2.科学教学缺乏系统完善的教学机制。目前很多学校科学学科的教学都是为了完成课程要求,而并不是以培养学生个人素质、提升学生的能力为目标而进行的教学。受学校师资配备的限制,很多科学学科的教师都是非专业的,同时担任多种副学科的教学,所以其放在科学学科教学的精力有限,教师无法结合丰富的教学经验建立适合本班学生的系统完善的教学机制。

二、情景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情景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生动的语言、鲜明的图像,再联系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将书本中的教学内容具化成形象的情景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如临其境。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景教学法也是可行和必要的,这是由小学生的心智特点和科学学科的课程特点决定的。小学生处于知识学习的基础阶段,小学学习是一个将形象具体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性的知识系统,知识的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小学生的思维也较感性,靠感知接收到的信息和知识也理解得比较容易和彻底。情景教学法通过将教学内容融合在形象生动的情景中,让学生在体会和感知中学习科学知识。小学科学是一门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门学科,知识虽然浅显,但是概括面广且相互交织融合,所以对学生的理解力和知识概括能力要求都比较高。而情景教学法则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小学科学教学的高效性。

2.情景设置,帮助学生体会知识概念。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利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引入课题,将学生置于相应的情景中,充分体验情景所带来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将教学重点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科学第一册第三单元《天气与生活》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事先制作一个有关天气变化的视频:一个人在森林中行走,先是晴空万里,太阳直射地面,晒得人满头大汗,那人一边走,一边用手抹掉额头上的汗珠,直到他看到一汪泉水,飞奔过去捧起大把的水解渴。那人继续行走,刚进入茂密的森林,天气骤变,顿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顷刻间豆大的雨点已经拍打在那人的身上,他立刻奔跑起来,终于眼前出现了一个小木屋,他立刻逃离了森林。在一系列的天气变化后,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在不同的天气情况下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在雷雨天气不要待在树下,不要触碰插头等,在酷暑天气尽量避免室外高强度的运动以防中暑等。这样的情景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不同天气的概念,还能准确地应对各种天气带给人们的不利影响,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3.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景教学利用其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将相对枯燥难懂的科学知识用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和文字表达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一切可行且有效的手段,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相联系,尽量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实用性。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科学第二册第三单元《饮食的科学》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介绍生活中学生经常会接触的一些食物,分析不同食物之间的营养区别和垃圾食品的危害,鼓励学生多吃绿色食品,拒绝垃圾食品。教师还可以补充中国各个地区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各地区的特色食品,由饮食看文化,分析部分特色地区的风俗习惯和特色文化,扩展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的有效性教学面临很大的困难,但是只有当人们真正认识到科学教学的必要性,才能动摇人们已久的科学学科不重要的传统思想。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景教学是可行且有效的,情景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个人的发展也是极为有利的。

作者:丁燕燕 单位:浙江省浦江县中余乡中心小学

第五篇: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探究

一、小学科学探究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缺乏针对性

学生在小学阶段,是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中,采取合适的方式开展科学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知识的意识。因此,老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教学的时候,一定要以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为目标,来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活动。由此可以看出,科学教育过程意在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内心潜在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意识。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对任何事物的注意力都无法较长时间保持集中,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记忆某一件事情的能力会相对较弱。在很多小学中,科学老师为了如期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通常采用的是“一刀切”教学模式,对全班学生都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设置相同的教学内容,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传授科学知识。老师将课堂教学的重心放在知识点的传授当中,重视学生在课下的习题训练。通常采用的是课堂讲解,课下练习,考前背诵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的记忆能力。但是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个体差异受到极大程度的忽视,这就导致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因为课堂教学内容过于肤浅使自身水平无法提升;而一些较差的学生,则因为没有得到有针对性的学习,导致成绩一再下滑,最终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二)内容枯燥无味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的支撑。因此,在小学科学教育的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对科学这一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才能够进一步开展后续的科学教学,提高整体的课堂质量。在探究性的科学教学活动当中,老师可以采用诸如视频、图像等多媒体手段,以及适当地加入实验的内容,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使得课堂中的理论知识,能够在实践当中得到灵活的运用,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学生通过实验、观看视频等,激发起对科学的探究欲望,在这一兴趣的支撑之下,他们能够主动地探索科学知识,提高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水平。在目前很多小学的科学课程开展过程中,因为设置的知识点过于繁多,并且难度都比较大,导致学生根本没有兴趣探究这些知识点。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成绩,老师课后会增加作业的压力,导致学生每天都沉浸在“题海”当中。这种应试教育的模式,导致科学教学课堂失去了其应有的生动性,很多学生也丧失了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导致在日后的学习中,缺乏主动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取而代之的是,很多学生想尽办法来躲避科学学科的学习,自身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都受到了极大程度的压制。

二、提高科学探究教学的方式

(一)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我国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将人比作是树木,将教学过程比喻为栽培树木的过程,为了达到长高的目的,不能一味地要求他们都发展到一样的高度,应当追求自身自由的发展。这一理论同样也适用于小学的科学教育过程中,老师要能够结合学生的个体发展情况,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在科学探究教学活动中,学生针对某一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见解之后,老师应当对学生的这种行为给予肯定,而不是否定学生的意见;老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见解,提出值得肯定的地方,以及应当提高的地方。在实践教学当中,应当多鼓励学生探索书本当中的知识,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当学生需要指导和帮助的时候,老师对其提出合理建议。比如在探究放大镜如何使物体放大的过程中,老师首先可以要求学生亲身体验放大镜的放大功能;其次让学生自己思考为什么放大镜有此功能,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最后,老师要针对学生提出的想法,进行总结,并且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主体,老师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探究科学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二)采用循循善诱式的教学方式

科学探究活动,是基于一定的理论知识,为了某一科学目的,而采取的有计划的探究方式。由此可见,在科学探究的教学当中,老师要鼓励学生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现象,发表各自的猜想和假设。因为小学生毕竟知识获取比较少,思维模式还不够成熟,因此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可能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猜想,甚至有些是完全凭空现象的。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应当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某一知识点,吃透该知识点,而不能仅仅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在彩虹形成的科学性探究当中,学生通过对彩虹形成过程以及原理的学习,学生会对该现象产生兴趣。在此基础之上,老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如何自己制造彩虹,以及彩虹颜色顺序是否会因为外界因素而变化。通过问题的不断提出,让学生能够激发探索知识的兴趣,从而自己学习新的知识点。

三、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探究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也就说明在科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当采用多变的教学模式。老师要结合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掌控整个课堂教学的节奏,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点,而不是依靠老师的灌输。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科学的乐趣,因此更加热衷于探索科学知识。

作者:毛雪琴 单位:慈溪市观海卫镇中心小学

第六篇:小学科学教学生本理念探析

一、以生为本,重视情境创设,激发学习热情

(一)充分利用科学前概念创设情境

所谓的科学前概念,指的是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前,学生可以在原本的生活与学习当中,通过大脑对于自然现象或者是过程进行反复的构建,但是并不一定是准确的概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合理地利用科学前概念来帮助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习热情。如在《植物的种子》这一章节教学中,就可以利用一个科学前概念来创设情境:“今天,小轩同学带来了玫瑰花的种子,那么这一节课我们就以玫瑰花的种子为例,来探究一下植物种子究竟存在何种奥秘。”当实物与学习并存之时,学生的热情一下就被调动起来,然后再通过分组的合作实验,就可以进一步挖掘植物种子本身存在的奥秘,同样也能够点燃学生心里深深的科学学习激情。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生本理念下,要求小学科学教学能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保持紧密的联系,并且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进一步认清身边的科学,认识到身边那可用的科学。如在《我们的身体》、《天气》、《食物》等单元的教学中,就可以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可以遇见的事物入手,来创设针对性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这样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之下去理解知识,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处处都是科学,感觉到科学与我们是如此贴近。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新课程提倡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尽量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小学科学教学,能够在课堂中引入集光、形、声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这样才能让原本静止的课堂图形转变成动态的图像,进而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最终来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受到原来科学教学也可以如此之精彩。如在《各种各样的天气》教学中,就可以将原本静止地观看暴雨、大风等天气,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动态化的雷雨、大风天气,让其感受到世界各种各样天气的神奇之处,从而被吸引,希望能够进一步观察天气会怎样变化,最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以生为本,注重以学定教,选择教学策略

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以及拥有的科学能力来选择与学生教学相互契合的教学策略。如在五年级的科学教材学习中,教师首先需要了解现阶段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从而了解到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结果本身的构建方法,掌握课外学生实践活动的完成情况,是否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完成五年级科学教材之中对于观察与记录的要求,在教师对学生基本科学能力掌握之后,就可以确定教学策略。由于五年级的科学教材本身的开放性与弹性较大,所以,在教学途径拓展的同时,学生还应该根据科学情境来进行各种专题的研究,思考科学知识形成的相关过程。在具体细化到每一位科学教师时,就可以通过课前学问卡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先学先问,之后再将学问卡进行收集整理,这样就能了解到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也可以查明学生可能存在的疑问之处,在之后的课堂上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就能不断地掌握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最终降低小学科学学习的困难度。

三、以生为本,尊重个性发展,针对不同情况

每一位学生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发展,都有着自身不同的发展需求,学生的学习目的也会有所不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能够给予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该偏向于负面的评价,更多的应是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因为年龄的缘故,学生可能会在学习上缺乏自信心,很多学生无法找到与自身相互匹配的学习方法,使得学习能力偏低。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懂得尊重学生,并且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将自己的想法勇敢地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学生才能找到与自身发展相互适合的学习方法,并且逐渐对小学科学产生兴趣,最终调动学习积极性。另外,小学科学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也不可少,通过交流,可以让教师及时地了解到学生的需求以及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让学习畅通无阻。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课堂是以生为本的课堂,只有坚持学生这一“本”,才能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发展,帮助学生在科学教学中找到快乐、实现快乐、享受快乐。

作者:吴昌义 单位: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

第七篇:现代信息技术小学科学教学应用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直观式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课本上的一些知识较为系统,有的会偶尔配有一张图片,但是仅凭图片和教师口头语言的讲述,根本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现代信息技术,集视、听、说于一身,可以使教材中死板、冷冰的科学知识以图、文、声并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创设一种直观式的教学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比如,在学《在星空中(一)》这节内容时,如果一上课就给学生讲解有关星座的知识,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于是,我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了有关星空的Flash课件,如各种图片、视频资料,最后画面定格在了名为《全天星空图》的图画上,并问道:“同学们,你们谁能说一说这幅图中你认识哪些星星?”“北斗星。”“北极星。”……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道。“不错,天空中的星星非常非常多,那我们有没有更方便的方法去探究它呢?经过多年的科学探究,人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方法,下面就请大家跟随老师一起,通过这种方法对星空的知识进行学习。”这样,我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直观式教学情境,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顺利引出课题,使学生快速投入到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中。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攻破教学难点,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有很多科学知识是复杂、抽象的,单纯的语言讲解,无法达到让学生深刻理解的目的,而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的教学优势,将它应用到科学教学中,就可以使一些复杂、抽象的知识以简单、具体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降低学生理解难度的良好作用。比如,在学《日食和月食》这节内容时,若是使用口头语言给学生讲解日食、月食发生的原因和过程,对于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一时难以准确理解,于是我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日食、月食发生的过程以动态效果进行了演示,并且使用信息技术的放慢、暂停功能让学生对日食、月食发生时的各种现象进行了细致观察,这样就使学生对日食、月食发生原因和发生过程有了全面且深刻的认识,攻破了教学难点,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工具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教学优势,它可以使很多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以图、文、声并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吸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身为小学科学教师的我们,应该努力寻找二者的契合点,将现代信息技术以科学的方式运用到小学科学教学中,促使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获得最大幅度的提高。

 

作者:国庆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蒙古族第二小学

第八篇:小学科学课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只注重培养能力,却忽视了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年龄段,对事物的探索欲很强,这时就需要教师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可以有序有效地进行探索,而不是学生自己进行盲目的探究。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观察春天的植物》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课堂,找到春天最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让学生观察这些植物都发生了哪些变化,然后由此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实验,实验结束后,教师请学生回答之前的问题,从而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有序的探索,从检查知识掌握程度来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只强调学生动手,却忽视开发学生大脑

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非常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对许多课程都开展动手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真正经历探索过程,从而得出结论,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然而这些动手课程的设计却忽视了对学生大脑的开发,只是简单地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走下去,没有开动学生的大脑,让学生进行设计和组织。这就要求教师明白思考和动手是同等重要的,在进行科学课堂教学时,多开发学生的大脑和组织意识,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能力。

三、只注重教学预设,却忽视教学动态发挥

教师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时,只考虑到课堂前,学生和自己该做什么,每一步都计划好后,在实际教学里按教案内容进行授课,却没有考虑到在实际课堂教学时会出现许多突发状况,是教师没有考虑到的,这就需要教师灵活进行教学,不能一味地遵循自己的教学预设,适当地变化教学内容,多设计出几套备用教学方案,以便教学得以顺利开展下去。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教师进行更多的探索,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真正提高小学科学课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高存龙 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孙庄子中心校

第九篇:小学科学教学前概念策略

一、运用合理教学方法,充分暴露学生前概念

由于前概念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仅仅采用简单问答的形式往往无法将其充分地暴露出来。首先,教师要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能让学生因担心回答错误而闭口不言;其次,教师要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运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围绕核心问题,鼓励并激发学生对新问题进行猜想和解释,有时还要引导学生互相之间进行质疑和辩论,以求充分暴露学生的前概念。暴露前概念的具体教学方法有设问法、谈话法、实验操作法、模拟演示法、画图法、问卷法等。对于学生的前概念教师要予以充分地尊重,要把它们作为一种尝试性的解释加以处理,不能武断地否定掉一些“不科学”的前概念。教师要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发现自己前概念中的错误之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情境所引出的问题就不能太分散,否则学生无法对自己的已有认识进行验证和澄清。

二、加强实验演示,推翻学生错误的前概念

科学实验具有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真实可信的特点。教师从提问和讨论中诱导学生暴露出自己的前概念后,针对学生的想法,有的放矢地安排实验,请学生作出解释,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想法的缺陷与不足,或根据学生的前概念,因势利导,借题发挥,将错误引向绝路,以达到纠错的目的。

三、利用概念和规律的变式教学,消除对前概念的一知半解

教师除了讲解概念、规律时应尽量做到准确、透彻外,还应加强概念和规律的变式教学,应有意识地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变更事物的非本质特征,通过分析、突出事物隐蔽的本质属性,帮助学生消除对前概念的一知半解。例如,在教学小车运动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为此,教师应该用同类变式的方法,设计一些不同的情境,供学生分析对比,帮助学生理解。

四、加强概念的比较分析,纠正错误前概念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如果不精确、不熟练,把旧的知识不恰当地迁移到新的知识中去,就会形成知识干扰,负向迁移。对相似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不仅能使知识本质更加清楚,而且能确切地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有利于纠正旧有概念的局限性形成的错误前概念。改变学生错误的前概念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有的前概念非常顽固,需要经过比较分析才能得到转变。美国学者纳斯伯姆和诺威克曾提出过“矛盾事件”的方法。

五、总结

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需要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新的认知结构,需要克服旧模式的惯性,因而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过程。但是,对学生前概念的探究对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小学科学教学的改革具有深刻的意义。

作者:史青华 单位:溧阳市文化小学

第十篇:小学科学教学研究性学习探索与实践

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界定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形式去学习,以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为研究基础,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旨在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知识的能力,注重从实际出发,不局限于教材、书本的限制。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就在于从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要保证研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顺利开展,就要在教和学两个方面确保是可行的。学生方面,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以往,获取各种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心智发育相对以往较早些,在合理设计和引导下完全可以接受研究性学习。教学方面,教师的教学素质也比以往提高许多,教学设施也日渐科学先进,其功能不断强化使教学更加顺利、简便、高效,在此环境下完全可以实行研究性学习。

三、小学科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策略

研究课题的选取上要针对学生的研究能力范围确定课题,在研究方法上要保证学生实施的可行性。以教科版小学科学教学为例,对于低年级学生课题的选定要从认知的层面来拟定,高年级的就要保证实践性强,像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研究课题选取就要以学校内的植物认识观察为主题,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浮沉研究以实物实验为主题。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组织上要形式多样化,根据研究课题性质来确定组织形式。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天气的研究性学习的任务轻松,以观察为主,这样就可以以个人为单位组织完成气温、风向、风速等天气指标确定工作,在获取方法上允许发挥各自的能力特长。实践操作性较强的就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织。

四、总结

在研究性学习评价中要展开学生互评和老师点评相结合的层面态势。例如,四年级溶解快慢研究性学习,先让学生互评溶解研究的成果和不足,再以教师综合点评进行知识总结。

作者:陈长波 单位:重庆市酉阳县腴地乡上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