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优化策略

小学科学课堂优化策略

一、明确指向,有效提问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若要获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益,从提问的角度来看,就需要注意有效提问,让学生明确问题的指向性,以免因曲解题意、弄错思考方向、理解片面等而答不到“点子上”,或者陷入思维障碍,浪费课堂时间。尤其是在小学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是思维还不够成熟、不够敏捷的儿童,如若问题不明确,指向性模糊,孩子们就可能一头雾水,无从入手,或者思维会无方向地发散,众说纷纭,答非所问,收效甚微。如学习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的溶解性》,分析“物质在水里溶解”时,某教师如此提问:请说说哪些物体放入水中后会溶解?不能溶解的物体又有哪些?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问题范围太广,目标性过大,有的学生思维发散开来,一发不可收拾,有的学生却无从回答。倘若教师规定或限定范围,将问题空间与目标合理缩小,更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唤醒知识与经验。如换成:木屑、味精、白糖等物质可在水中溶解的是?或者引导学生思考:厨房中的物体哪些物质可在水中溶解?或提问学生实验桌上的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有?这样,问题更具体、更具有指向性,学生的思考会更有方向、更有目标,探寻答案更高效。可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提问的指向性是不容忽视的,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或知识关键点,设计具体、方向明确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快速领会教师提问的意图,找到比较合理而正确的答案,避免学生思维走“弯路”,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并耗费时间的“折腾”。

二、提高思维,适度提问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低估了学生的思维与能力,或者为了诱导学生参与答问,促进师生互动,让课堂氛围更热闹活跃,就随意提出一些答案明显、缺乏思维力度的问题,这带来的只是表面的热闹与活跃。如某教师教学《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时,一节课上充斥着大量的“是不是”、“会不会”这种类型的问题,缺乏思考意义,影响了提问效益。再如,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时,有的教师拿出如滴管等新实验器材,提问学生是否见过,是否可以给它取名等“假问题”。这样的提问,师生之间看似有问有答,却无法触动学生的深入思维,不是有效的对话互动,学生收获不多。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课堂提问的思维力度,围绕学习疑点、知识难点与重点等,设置有探究价值、有思维层次的问题,并注意适机提问,驱动学生积极思索,步步深入。如教学《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时,当学生猜测橡皮泥会沉入水底时,教师可提出问题:你们在不借助任何材料的情况下,可以想办法使沉入水底的橡胶泥浮在水面上吗?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并进行实验验证。在探索利用加入糖或盐等方法使下沉物体上浮时,有同学讲出土豆上浮的原因在于放到盐水中了。此时,教师应继续提问促其深入思考:你是如何知晓的,说明理由。另外,在课堂提问时,教师还要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思考时间,不能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话音才落,便让学生发言答问。或者为了让学生进入预设答案,而急于打断答问者的思路。这样,表面看似活跃的你问我答,不但没有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还会挤占学生思考探索的时间,使他们的思维受到限制。

三、注意引导,高效提问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要做到有效提问,教师既要遵循科学特点与学生认知规律,优化提问质量,控制提问数量与次数,以免学生应接不暇,也要避免挤占学生动手操作、科学探究时间。同时,教师提问后要适时引导点拨,不然收效甚微。如有些教师预设问题是比较精彩而巧妙的,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缺乏引导,学生无法打开思维,沉默无语或者答非所问。或者有所引导,但方法不当,出现“启而不发”的冷场局面。如此提问,又怎会有效、又怎能高效呢?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引导方法,开启学生思维。如探索新知时,提问后,要结合学生实际反应,循循善诱。如教学《神奇的水》,研究“水的表面张力”时,引导学生将杯子倒满水,观察水面形状。再指导其慢慢地将回形针放入水中,看看水面形状有何变化。生:向上凸起了。老师顺势引导:水为什么没有溢出,而是向上凸起?学生思索后,继续启发:什么力将其牵住了?这样,通过亲身体验与问题引导,让孩子们逐步感知水的表面张力。另外,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要架桥铺路,疏导思路;当学生答问、汇报的答案错误和结论比较片面时,教师不能急着表态,或打断学生回答,不然会挫伤孩子的回答积极性。此时,可在学生答问的基础上通过连续追问、迂回反问、巧妙点评等方式,提供线索,予以暗示、迷津与引向,促使学生探寻正确结论,深化认知。当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做到有效提问,除了上述优化策略之外,教师还要多方位思考,多途径探索与完善。比如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情境性,诱发学生探索积极性;重视问题的梯度性、层次性和开放性,促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要鼓励学生质疑,自行提问等等,逐步实现有效目标。

作者:李霞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盐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