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可选择的小学教育课程体系探究

学生可选择的小学教育课程体系探究

【摘要】高校积极构建可供学生选择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能力本位教育思想、教师知识理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等。现阶段,高校在构建可供学生选择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时存在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不符、课程内容设置不全面、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教学方式单一化等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缺乏对小学教育专业重要性的认识,缺乏与小学的合作培养机制以及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影响较大,难以适应课程改革等。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构建可供学生选择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等探索该课程体系的构建路径,以期促进该课程体系的完善,并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可供学生选择;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出的教师不仅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和科研能力,同时要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但是现阶段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无论是在课程设置还是课程结构安排方面,都难以培养出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因此高校需要积极变革现有的小学教育建设方式,构建可供学生选择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学生在校期间积极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这对高校为小学输送优秀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构建可供学生选择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由马克思最先提出的,他认为“人的体力、智力能充分自由地发展运用,以适应不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需求,同时满足人的道德品质和美的情操高度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论述是我国教育的理论基础,我国在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开设了体育、音乐等课程,这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全面发展并不是忽视个体特征的平均发展,而是在充分尊重每个人特点的前提下做到多层次发展,同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特点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进而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高校在新时代下积极构建可供学生选择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是为了培养出德智兼具的小学教师,进而帮助小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高校教育和学生学习方面的体现。

(二)能力本位教育思想。能力本位教育思想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课程改革运动,当时的人们认为导致美国教学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能力较低,难以在准确把握学生特征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成绩,要求政府改革师范类教育,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这就促进了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该理论将教育重心放在能力上,即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准确掌握行业内的最新发展,还应与时俱进,及时根据社会发展创新教育方式,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小学是学生受教育的初始阶段,对于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来说具有重要作用,小学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指引者,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因此高校要致力于完善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培养更加优秀的小学教师。

(三)教师知识理论。教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因此,其不仅是知识的传承者和创造者,而且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授课过程中切实提升学生的知识修养。教师知识理论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舒尔曼将教师知识分为学科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等;格罗斯曼在舒尔曼的分类基础上对教师知识进行了总结归纳,认为教师知识分为公共知识、学习者及其学习的知识、课程知识、情景教学知识等六部分内容。我国学者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陈向明教授认为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是教师知识的两大组成部分,谢维和教授认为教师知识包括学生、课程以及教学实践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四)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源于美国学者富勒,此后众多学者开始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并提出一系列理论。总体来看,目前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分为关注阶段论、职业生命周期阶段论、教师社会化阶段论等。关注阶段论将教师的成长成熟过程分为教学前关注阶段、关注教学情境阶段以及关注学生阶段;职业生命周期阶段论将教师的职业生涯按照人的生命变化周期来分类,以此概括了教师从进入职场到最终退出职场的全过程;教师社会化阶段论是按照教师的社会化过程来研究的,该理论揭示了教师从步入职场到最终实现社会化的全过程。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虽然分为不同的理论类型,但是从总体上来看都重在揭示教师的成长过程,这对于高校强化小学教育课程建设、构建可供学生选择的专业课程体系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构建可供学生选择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不符。高校在构建可供学生选择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时存在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不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课程设置单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需要具备极大的耐心以及深厚的专业基础,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但是现阶段,高校的小学教育课程设置单一,仅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为主,忽视了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这与高校开设小学教育专业的初衷相悖。二是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现阶段,很多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皆优的学生,这样的培养目标虽然满足了社会对小学教师的期待,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利于激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课程内容设置不全面。课程内容设置不全面是高校在构建可供学生选择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时存在的问题之一,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课程内容偏理论性知识。理论知识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内容,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要学习实践知识,并通过大量实践练习提升自己的授课水平,但是现阶段,很多高校在进行课程表安排时将大量时间留给了理论课程,每周仅有一两节实践课,这不利于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水平。二是课程内容缺乏对个人知识的关注,不利于构建可供学生选择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现阶段,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课本中对知识的陈述依然停留在“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阶段,对“怎么做”的关注较少,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难以调动思维的积极性,这对于提升学生的个人知识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三)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是高校在构建可供学生选择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时存在的问题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小学教育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安排不合理。纵观现阶段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安排,不难发现以语文、数学、英语等为主的必修课占据了很大比例,选修课所占比例较少,而且多被安排在夜间授课,这种课程安排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科学性,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二是课程安排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的交替进行。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还需要通过反复实践提升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将自己的理解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而高校在进行课程安排时没有充分认识到理论+实践学习模式的重要作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分开进行,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而且降低了教育效率。

(四)教学方式单一化。高校在构建可供学生选择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时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化的问题,这主要体现为教师在授课时以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为主,忽视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作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知识储量,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但是这两种教育方式缺乏一定的实践性,学生难以从中掌握知识的深刻内涵。与之相比,案例教学以及小组讨论等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但是很少有教师会在授课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以及小组讨论等方法。根据相关研究显示,95%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的是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仅有5%的教师会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等,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高校建设可供学生选择的专业课程体系。

三、构建可供学生选择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缺乏对小学教育专业重要性的认识。缺乏对小学教育专业重要性的认识是导致高校在构建可供学生选择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交谈可以发现,他们对小学教育的认知非常片面,没有充分认识到现在所学的知识对于未来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也没有充分理解所学知识的深刻内涵。高校缺乏对小学教育专业重要性的认识,使得高校教师不注重通过课堂教育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而学生也在这种倾向的影响下忽视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缺乏与小学合作培养机制。高校强化与小学的合作培养机制可以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进而帮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身知识的不足,并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强化自身的知识短板,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但是目前鲜有高校与小学建立合作关系,这就使得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缺失了最佳实践平台,所有的知识积累与实践锻炼只能在校内完成,这种教育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理论知识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教育与小学教学之间的脱节,不利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三)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影响较大。目前,高校的大部分教师是在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其受传统教育观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教师的授课内容依然以书本为主。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高校很多教师注重借助多媒体向学生讲解专业知识,但是并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存储海量信息等特点,在授课时仅是将书本内容以PPT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不利于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重要作用。二是教师的教学思维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无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构建可供学生选择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路径

(一)制定科学化的培养目标。一是高校要丰富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学习专业知识是学生主要任务之一,但是随着社会对小学教师要求的提升,高校应当注重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设置专业课学习内容的同时强化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教育。因此,高校应当将心理知识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安排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二是高校要合理制定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针对现阶段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缺乏科学化培养目标的问题,高校应当在充分考虑学生情况以及现有教育条件的前提下完善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完善课程内容设置。针对高校在构建可供学生选择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过程中存在的课程内容设置不全面问题,高校应当完善自身的课程内容设置。一是要突出实践知识的重要作用。高校在安排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内容时,要将实践知识放在与理论知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合理排课,保证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可以有大量的实践机会强化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二是学校要注重帮助学生积累个人知识。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只有在掌握大量知识的前提下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而个人知识的积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逐渐累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强化与学生的沟通、互动等帮助学生寻找“怎么做”,并主动对学生的想法进行指导。

(三)完善课程结构安排。一是合理安排必修课与选修课所占比例。必修课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专业知识,选修课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所以高校在进行课程结构安排时要充分重视选修课的重要作用,当学生在必修内容课程学习后要适时安排选修课程,这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充分理解专业知识的时间。同时,高校要进行合理的时间安排,不能仅将选修课程安排在晚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选修课程的重要作用。二是高校要构建开放型课程体系。构建开放型课程体系可以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选择课程的机会与权利,因此高校应当将所有专业设置向不同专业的学生开放,并积极鼓励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选修其他专业课程。

(四)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是构建可供学生选择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效路径之一。一是教师应当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高校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应当采用小组讨论、在线实践教学等方式强化与学生间的互动,这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二是高校应当落实“双导师”制,保证课程内容的顺利实施。在小学教育专业落实“双导师”制是指为学生安排理论知识指导老师与实践知识指导老师,这样有助于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小学教师,进而实现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所以高校应当从社会上招聘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人负责学生的实践知识教学。

五、结语

自小学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以来,许多学者都在关注小学教师的培养问题,并在教育目标、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起步较晚,所以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学教育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从目前状况来看,这些问题并不是无法得到解决的,高校可以通过制定科学化的培养目标、完善课程内容设置、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完善课程结构安排等方式构建可供学生选择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而促进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

作者:姚琳 单位:许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