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能力培养下物理教学论文2篇

学生能力培养下物理教学论文2篇

第一篇

一、改进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我国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改进初中物理教学模式,不但应该逐渐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主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式的教育,而且应该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发挥他们的学习探索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将教学方式与新课改的要求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起来,将教学重点从知识的传授转向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不但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让学生学会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处于引导地位,让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主动参与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与探索中.例如,在讲“声速与光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想一下雷雨天的情形,是先见闪电,还是先听到打雷?在讲“反射与折射”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水中的倒影和立在水杯里的筷子;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与自然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从中体验到物理的妙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二、加强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刚进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对自然的未知还保持着好奇心.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对物理的学习,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与支撑,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兴趣与意愿.物理知识的学习,因为具有一定的抽象而显得十分枯燥.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学习相对于其他学科略显复杂困难,因而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施开放式教学,并将课外知识引入到课堂学习中,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利用课外时间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

三、加强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

对一门科学的认知与学习,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因而提高初中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其探究能力.物理现象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应指引学生去观察生活与自然界中的各种有趣的物理现象,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释这些问题时,主动求助于物理知识.在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时,教师应合理引导,带领学生发现问题的实质.对于一个科学问题探索,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将问题分析透彻.逻辑思维能力是理科学习应具备的素质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对物理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从问题的发现到分析研究再到调查与实验验证得到最后的结论,都要求相应逻辑性与科学合理性.在对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时,不能毫无目的性、无针对性地原地打转,将时间耗费了,而没有掌握到问题的实质,得不到真正的收获.在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技巧地引导,带领他们深入问题的核心与本质,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物理带来的成就感.

四、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是大多数自然科学的基础,很多物理知识点一时难以让还未入门的初中生理解,因而需要教师演示实验.例如,在讲“电磁感应”时,教师可以利用演示实验,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然后进行理论方面的教学,或者安排时间组织学生有目的性、有方向性地进行实验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演示实验对于学生来说,更加直观生动,可让全体学生同时体验到实验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兴趣.由于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实验中,无法进一步地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探究能力.因而常需要教师安排一定的实验课程,进行分组实验,探索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分组实验中,能够创设一种团结向上的学习氛围,加强团队协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结语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物理学习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才能取得成效,因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教学重点之一.在物理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能够帮助学生体验到物理研究中的探究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物理现象与应用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与发现的主动性,加强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的逻辑性,提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作者:徐泽兵 单位:江苏盐城市亭湖区新洋港实验学校

第二篇

一、高中物理课程的特点

1.抽象化

调查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对高中物理的态度是觉得难学难懂.对学生来说,高中物理与初中所接触的物理知识跨度很大.在初中阶段,学生所接触的物理知识是比较具体化的、比较简单的基础知识,甚至有些初中物理知识是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如“融化”、“升华”、“凝华”等基本概念,教师在讲解这些知识时,完全可以使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的例子,进而让学生不仅理解得快,而且容易记忆.但是,高中物理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讲解起来比较枯燥,难以理解,如高一物理学中的“向心力”、“加速度”、“电磁”等概念,它们都是特别抽象化的概念.

2.公式化

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最大的区别,就是公式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公式的记忆是难点.例如,初中物理中的公式,无非就是关于压强的计算,电学中关于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之间的换算,也有关于重力的计算,声音的传播速度等的计算,公式比较少,而且各个板块中公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性,容易记忆.但是,高中物理中的公式特别多,就“物体运动”这一个知识点来说,就有线速度运算公式、角速度运算公式、加速度运算公式.此外,还有周期与频率、角速度与转速等抽象概念公式.学生记忆困难,而且容易混淆.

3.细微化

与初中物理知识相比,高中物理所学的知识特别细微,或者可以说,高中物理是对初中物理知识的深入研究和学习.初中物理大多学的是宏观的、比较大范围的概念知识,如可划分成为“力学”、“电学”、“光学”等几个板块,只涉及每个板块中表层的知识.而高中物理则不同,就单单在“力学”这个板块中的重力这一个知识面上,就需要学得很细,如重力的计算、重心,还有与重力有所联系的万有引力、摩擦力等,都要学到,并且还要深入学习.

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的措施

1.完整而系统的基础知识

有些学生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上,往往有“听得懂,但不会解题”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全面.因此,基础知识的掌握非常关键.学生对于某一事物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是建立在掌握足够的基础知识和必备技能,并且有一定经验的基础之上.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建立在学生对基础的物理学知识牢固掌握之上的.第一,在对基础的物理学知识进行讲授的时候,教师要引入概念图的理念,引导学生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构架图,每学一个知识点就把它嵌在已有的知识框架中,把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联系起来,让每一物理学概念都能联结在一起,这样才不至于让学生学到的都是零碎的知识,而且在对其进行运用的时候,也较容易提取.第二,在基础知识的讲授中,教师要主动地化抽象概念为具体的例子,尽量通过比较形象的实例把抽象的概念再现到学生的面前,使物理学的知识不再那么枯燥,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能够让记忆持续更久

在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的讲授中,不能单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记忆.对于有些抽象的概念,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或许要比教师讲授来的更直接、更清晰,同时有利于学生对其的理解与记忆.例如,匀速直线运动的相关概念的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的形式来探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己的实验和探索找到其中的规律,而且这种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记忆,会更加持久.

3.培养有效的解题策略

解题是一个在有相当牢固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对题目进行理解和解答的过程,其中除了不可缺少的扎实且牢固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解题策略.解题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策略的.这种策略,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在大量做题之后总结探索,这种方式所得到的策略往往最适合学生自己,同时也是最有效的,但它有一个缺点,就是实践周期比较长,而且学生在独立探索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经验不足或者是积累不够等原因而误入歧途.因此,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教师可选取另一种方式,即教师的引导和传授.教师可以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传授给学生一些典型题目的解题策略,并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属于他们自己的解题方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是能够凭借简单的几道题或者是教师的一个引导与讲解就可以培养出来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需要学生在不断积累经验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培养起来的。

作者:周旭梅 单位: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