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我效能感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培养

学生自我效能感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培养

【摘要】“自我效能感”于20世纪70年代被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这是一种直接影响外化行为的心理预期和倾向,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包括教育教学在内的社会各领域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培养上。在高中被定义为“高端”理性和科学的物理学科教学中,学生对自己是否能够掌握并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的自我效能感被固化的学科印象紧紧压抑而偏向否定,此种心理意识之下的学习行为也便呈现出徒劳而无效的特点。对此,学生自我效能感在物理学习中的培养便成为实现有效物理教学的基础。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高中物理教学;培养

自我效能感在狭义范围内,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平常所言之“自信”,在这里,我们将其分为“自”和“信”两部分。“自”即自身的实际条件或关于所面临问题的经验积淀,“信”即自身内在的心理信念。据此“内外”切分,在对学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育上,便可从牢固化知识基础以奠定心理底气、艺术化教学语言以降低难度预期、渐进性问题训练以逐步建立自信三方面出发。

1.牢固化知识基础———牢握理论依据,奠定心理底气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里的“预”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和来源于此的面对问题时的从容不迫,这是学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前提。所以,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各课题知识的独立讲解以及对前后知识间联系的建立。例如:我会采取单元主题式的讲解方式,即如在《运动的描述》一章的讲解开始,我先带领同学们对章内各节主题进行了逻辑化梳理,以让学生在整个单元的主题视角下进行系统而有联系的学习。梳理结果为:谁运动?如何判断运动?(质点、参考系)———物体运动数量表示(时间、位移)———运动快慢(速度)———怎么测速度?(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速度变化(加速度)。这样的梳理使得各节成为一个逻辑整体而不孤立,学生亦能够通过逻辑连接对运动的基础知识进行整体的描述。除此之外,对于每节内知识的梳理,我采取了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相对细致的整合。如此,这样的对基础知识的强调将使学生在对某物理事物或现象的理解上,具有相对完整的、可用以调动的知识储备,以提供其在面临物理问题时自我效能感生成的底蕴基础。

2.艺术化教学语言———降低难度预期,刺激探析欲望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其一言一行都在学生那里发生着个性化的诠释与转化。教师在高度专业素养的驱动下,无意识显露而出的艰深术语表达将在学生本有的晦涩物理学科印象之上,更增其自我效能感的薄弱。所以,教师幽默、简易化的艺术教学语言将有效中和学生心理预期,并刺激其探析欲望。例如:在《力的合成》一节的教学中,在讲解平行四边形定则时,我并未只是在实验基础上直接平白地得出结论。而是采用了这样幽默形象的故事解释法: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农村取水的方式是拿水桶在井里盛水,再提回家去。有一次妈妈做饭家里没水了,我妈妈就让我和哥哥两个人去提一桶水,因为劲儿小,所以我在左,哥哥在右一块提着,可是因为哥哥高,水桶的重心老在我这边,用了半个小时,我们距我家还有半公里呢。正着急,我妈妈气势汹汹地来了,噌地一下自己提着水桶大步走了,还说着:“等你俩回来,锅都烧炸喽”。这样的故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感,紧接着我便以这样的语言引入了知识思考:“妈妈走后,我问哥哥:‘妈妈怎么那么容易就提起来了,哥哥说是把我们两个的劲儿都合起来了’我当时不懂,以后我才明白真的是‘合’起来了”。这样故事化的描述简化了物理“力”学知识的难度,并通过“合起来”的悬疑点,充分刺激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3.渐进性问题训练———增加成功经验,渐次建立自信

在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的研究中,“个人成败经验”居其一,但在教学实际来看,其却是学生自我效能感形成中最重要的因素。所以,要采取训练难度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在基层简单的题目练习中,收获对自己的认可和自信,奠定心理基础。在之后较难题目的训练中,学生依靠前面的自信基础就会进行在好胜心驱动下的主动积极探索。例如:在《向心力》一节的讲解之后,我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这样例题:地球的质量是6.0×1024kg,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为1.5×1011m,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可以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是多少?这道题的解答方式是对向心力公式的直接运用,学生可以轻易求得,在锻炼知识运用能力的同时,生成初步的解题自信。然后我又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圆盘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动,角速度是5rad/s。盘面上距圆盘中心0.20m的位置有一个质量为0.10kg的小物体在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在这一过程中试求:盘上小物体随盘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这道题需要学生做出一定推断和转化,相比于前一道题而言具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学生的思考依旧能将其解出。之后,再慢慢给学生呈现更具难度的题,在这样逐步的自信提升和难度增加中,学生能够充分提高自我效能感,生发对困难的解决动力。自我效能感其实是学生的一种学习主动心理,教师作为学生和物理学科之间的连接媒介,其必须要在包括教学艺术、教学方式和内容等上做出适应学生心理主动趋向的调整。

参考文献:

[1]曹政.自我效能感在高中物理课堂提问中的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7.

[2]李伟奇.高中学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作者:杨春海 单位:甘肃省临夏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