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明礼仪行为培养

幼儿文明礼仪行为培养

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幼儿期习惯养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说起来容易,但要真正做到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我们从观察幼儿“入园问早”的环节入手,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对幼儿进行了“入园见面问早”习惯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对幼儿文明礼仪行为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需要不断强化和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幼儿加以引导。

一、现状调查

早晨幼儿来园时,总会扬起甜甜的笑脸,伴以清脆的问候声,展现出他们的童真美好和快乐自信。看到这样一群朝气蓬勃的小小文明人,我们会由衷地感到欣慰。新学期伊始,我对幼儿入园的文明表现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观察,发现他们入园见面问早的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镜头一:爸爸送敏敏到幼儿园门口,敏敏响亮地对值班教师打招呼:“老师早!”看到爸爸在门口注视着她入园,便挥挥手说:“爸爸再见!”然后一溜烟地向教室跑去。镜头二:妈妈牵着晨晨的手来了,晨晨放开妈妈的手走进了幼儿园,妈妈提醒道:“快跟老师问个早。”晨晨快速地说了一声“老师早”,便走向教室。镜头三:奶奶抱着雪儿来到幼儿园门口,放下雪儿后,雪儿一声不吭地进了幼儿园的大门,奶奶目送着雪儿进入教学楼后才离开。

二、现状分析

幼儿向教师问早是基本的文明礼仪,从幼儿入园第一天起我们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但从以上几个镜头中我们发现,部分幼儿还没有养成“入园见面问早”的文明礼仪习惯。幼儿们在这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一)能主动和教师问早

像敏敏这样能主动和教师问早的幼儿已经很好地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他们性格开朗活泼,与人沟通的能力强。但在能和教师主动问早的这部分幼儿中,也有一部分人是眼睛不看教师,边跑边喊“老师早”的。这部分幼儿将问早的行为方式机械化,没有真正做到礼貌问早。

(二)不主动和教师问早

在不主动和教师问早的幼儿中,有的幼儿腼腆害羞,在家长的提示下,能勉强跟教师打招呼;也有的幼儿因家长督促,出于无奈而不情愿地应付一句“老师早”,这样的幼儿需要进行引导和教育;还有的幼儿在教师主动问好的暗示下,能意识到也要向教师问好,但他们的主动性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三)不愿意和教师问早

这部分幼儿早晨来园是静悄悄的,没有与教师问早,也没有与家长道别。这些幼儿往往入园时情绪不佳,家长和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消除消极情绪。

三、教育策略

针对幼儿还没能养成“入园问早”这一文明礼仪习惯的现状,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督促、帮助幼儿逐步建立并养成好习惯。

(一)家园统一要求

我们通过家委会组织家长进行“家长如何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的讨论,并对家长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接送幼儿时要做到自觉与教师打招呼,及时提醒幼儿主动与教师、小朋友打招呼。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幼儿从学会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开始,到逐步养成热情大方、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通过与家长交流沟通,我们帮助家长提高了认识,为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养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师主动引领

每天早晨,教师坚持用笑脸迎接每一位幼儿和家长,主动向幼儿热情地道一声“小朋友,早上好”。在教师的带动下,幼儿们也能够主动与教师和小朋友问好,并对家长说“再见”。此外,教师还利用故事中小动物的形象来引导幼儿来园要向教师问早,回家要和教师告别。通过情境表演的方式,我们让幼儿体验到文明礼仪给自己和大家带来的轻松愉悦和幸福感。教师的引领让幼儿由被动逐渐转变为能够主动地向他人问好。

(三)设立“礼仪小天使”

幼儿园门口是幼儿入园的必经之地,我们每天让两位幼儿披上红色绶带扮演“礼仪小天使”,面带微笑,迎接所有小朋友的到来。“礼仪小天使”一声声甜甜的“小朋友早”,展示了幼儿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感染着家长们,影响着幼儿们,让幼儿们来园都乐意主动向教师和小朋友问好了。

(四)关注个体差异

在早晨“见面问早”习惯养成的过程中,也不乏一些特殊的幼儿,无论教师怎么引导,始终不愿开口问好。对于这样的幼儿,我们应仔细分析原因,找到症结,对症下药,促其转变。例如,小欣是一个不愿意开口问好的幼儿,家长为了配合幼儿园的要求,甚至让小欣每天在家说十遍“老师,早上好”,但仍然没能改变小欣的行为。我们静下心来分析其中的原因,原来是由于教师、家长不断地强化礼貌教育,导致小欣产生了抵触情绪。于是,我们尝试减轻小欣和家长的焦虑感,还小欣愉快的情绪体验。后来,没有了教师和家长期待的目光,小欣反而轻松地开口问早了。

四、成效与反思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幼儿们慢慢地发生了变化,早晨来园能主动问早的幼儿越来越多。幼儿们从最初的胆怯、害羞到能够大方、自信地回应,他们变得越来越有礼貌了,而且也更大胆和自信了。看到幼儿们的变化,我们由衷地感到欣慰。“入园见面问早”这一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引发了我们对幼儿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进一步思考。在幼儿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面鼓励,科学引导

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他们非常重视来自成人的表扬和鼓励。因此,教师要及时肯定幼儿文明礼貌的行为表现,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规守纪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获得正面强化,并逐渐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根据幼儿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依据故事中的人物特征来辨别其行为的好坏。我们要多以正面的形象让幼儿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文明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好的。我们还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并制定文明行为规范,通过幼儿的直接参与,来增强他们遵守文明行为规范的自觉性。

(二)榜样示范,言传身教

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蒙特梭利说:“在孩子的周围,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孩子讲话。”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幼儿切实做好表率,起到榜样示范作用。教师每天来园时都应做到衣着整洁、大方,精神饱满,面带微笑迎接每一个幼儿和家长,主动与幼儿打招呼,和每一位幼儿交流时都能亲和、有礼貌。在教师的启发带动下,幼儿会主动与教师、小朋友问好,并与家长说再见。榜样的力量比语言的说教更容易使幼儿信服,并能产生最直接、最有效的影响。

(三)训练有法,操作性强

在对幼儿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训练时,要注意方法的可行性。我们每天都安排“礼仪小天使”对每一位幼儿、教师行礼,这就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和强化。我们还可以创设各种各样的游戏情境,为幼儿提供重复练习的机会。例如,我们为幼儿创设各种角色游戏的活动区角,让幼儿通过扮演游戏角色,在与同伴的交往中逐渐巩固礼貌用语,学会热情地接待他人,关心帮助他人,主动为他人服务。幼儿的良好行为经过多次重复练习,就会自然地内化为行为习惯了。

(四)家园配合,要求一致

幼儿往往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更多。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家长的力量对幼儿进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对家长的行为习惯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让家长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在幼儿面前以身作则。例如,在接送幼儿时,做到自觉与教师打招呼,及时提醒幼儿主动与熟悉的人打招呼,平时注意不说脏话、粗话,在公共场所主动关心年老体弱者等。同时,家长和教师对幼儿的文明礼仪要求要保持一致,不能让幼儿觉得在幼儿园和在家可以两个样,这样才能让幼儿形成习惯,自觉保持文明的言行。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我们从“入园见面问早”这一养成教育的细节入手,对幼儿文明礼仪行为的培养进行了深刻思考和积极实践。作为幼儿教师,对于塑造讲文明、重礼仪的新一代,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王秀萍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大生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