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通识教育对我国职校的启发

国外通识教育对我国职校的启发

一、美国社区学院通识教育的特点

1.对通识教育的法律保障

在法规性文件方面,1917年的美国《国家职业教育法案》、以及《1984职业教育法案》还有1994年的《学校———工作机会法案》等,都强调了学术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并加强通识教育的建设与改革。在建设资金方面,1963年美国社区学院便可以分享到《高等教育设备法》中的22%拨款,同年的《职业教育法》、1965的《高等教育法》,也分别规定为其提供教育经费以及活动资金。即便在经济危机时期,政府也没有减少对通识教育的投入。这些法案为社区学院对通识教育的推行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

2.对师资队伍质量的有效监管

由于美国社区学院的专业和课程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因此其师资的来源也是多种多样的。从美国社区学院整体的师资结构来看,大体可分为兼职和专职两类。兼职教师多数来源于社会企业界,而专职教师则多数来源于各大高校,最低要有硕士学位以及一定的经验。美国社区学院有一套专门的培训机制和考评机制,可对教师的质量进行控制,并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

二、对我国高职院校融合通识教育的启示

1.注重发展学生的人性、素质以及精神

通识教育的基本思想是对人的关注,它以人为本,核心是对高尚理想的追求,目的是让人得以全面自由的发展。学院教育的教学使命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素质和精神的优秀的人,而不是把人培养成一个空有技能、只为赚钱谋生的工具。而通识教育的目的便是为人性的发展打下基础,进而达到至善、至美、至仁的境界。美国社区学院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推行通识教育并不是一种偶然。因为,人分多种,教育也是如此,不同的院校存在各不相同的教育理念,满足于社会各个阶层的需求。高等教育本身存在着分工,不同的高校有着不同的教育宗旨,服务于不同的社会需求。我国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曾误解了国外的教学理念,生搬硬套一些成型的经验、模式、做法,完全没有考虑是否适应我国的国情、条件以及环境。同时,我国高职院校过于追求高就业率及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人才培养目的定位的功利化较为严重,忽视甚至无视了通识教育,不顾学生基本学术素养的培养和职业综合能力的锻炼。这种残缺式的教育,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所以,一定要大力推行通识教育,深化到教学工作中,重新正视教育的真正目的,关注人的本身。

2.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高职院校的存在,对国家社会的意义不言而喻,就在于源源不断为社会企业提供优秀人才。人才培养最关键、最基本的,就是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这也是高职教育的重点任务。然而,如今的高职院校大多只将其挂在嘴上,满足于呼吁和探讨之中,并没有实际行动去落实。以至于许多毕业生知识面窄,专业素养差,很难成为社会企业需要的有效的劳动力。必须从现实入手,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核心,增强他们的独立性和适应性,以及审美、人际关系、合作等能力。其中,理解、吸收和分析能力,对所学知识的梳理能力,则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这些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判断,培育正确的思维方式,形成自我教育的观念,养成在自省中不断进步的习惯和掌握自我教育所需的技能。应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下大工夫,多投入精力,积极探索提升能力的方法,更好地去培养、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同时,采取高效的综合措施,在体制上进一步完善。

3.注重通识教育和技能教育的有机结合

由于国内高职院校过于重视技能培养,忽视了学生人性精神等方面的发展,所以通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推行这一教学理念的过程中,若急功近利则可能形成新的问题,即盲目地进行通识教育,导致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时博而不精,本末倒置,最终,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抛在一边,只重形式,不顾专业技能培养,走上另一个极端。美国教育改革家罗伯特•赫钦斯很早就观察到社会发展的趋向,不赞同太早、太极端的专业化教育,而是大力支持通才式的教育理念。如今看来,过早、过极端的专业化教育,正是导致学生毕业之后难以跟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节奏以及职业生活的改变速度的根源。也使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高学历不值钱”,且大多数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全无联系。所以,通识教育与技能教育必须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千万不能有所偏废。高等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故此,必须把通识教育和技能教育融合起来,而非生硬地合并,如此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基础扎实,多样的,适应性更强的人才。近年国内展开了许多有益的通识教育尝试,和技能教育结合,改善了以往的制度缺陷,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为高职适应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寻找着答案。

4.注重通识教育课程质量的管理

国外有一种重要的独立教学管理机构,专门帮学校进行课程评价和教师培训,与我国高职机构设置“千校一面”的状况差别很大。其完全独立地运行,所以能够解决一些院系方面无法调解的问题,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国外的经验是把通识教育的课程从所有的课程中区分出来,单独进行课程管理。既明确了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同时增强了管理的便利;另一方面,专门的管理使得开设的课程具有更强的相关性和更高的完整性,很好地保证了通识教育的质量。我国高职院校可适当借鉴这一方法,成立管理通识教育的专门机构,负责相关的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及选课指导,机构的级别最好达到学院的等级,并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等资源,聘请各教学单位各行政部门的主管、校内外专家学者以及师生的各级代表等,其职责为推动全校的通识教育,并进行指导、评估。我国的通识教育与美国有很大的差距。

本文总结了美国通识教育的特点,结合美国的经验及其对我国高职院校现状的启示,明确了需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人性、素质以及精神,注重提高专业能力,注重通识教育和技能教育的有机结合,注重通识教育课程质量的管理等努力方向。笔者相信,在我国政府的积极引导下,高职通识教育将会长足地发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作者:李丹 单位: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