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中学生个性差异和个性发展

体育教育中学生个性差异和个性发展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教育领域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越来越重视,并将其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意在提升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学生自身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但在落实该项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要对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加以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得到相应的保障,特别是在体育教学当中,学生在身体素质、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都会有所差异,还需要教师结合实际,对各项培养措施进行有效的落实,确保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本文针对体育教育中学生个性差异及个性发展进行研究,了解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意义,并对具体培养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体育教育;学生个性差异;个性发展

体育教育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要想对体育教育质量进行有效的提升,还需要体育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个性差异,并以此为基础,对教学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展,如此才能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有效的推动,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针对相关内容加强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1体育教学中推动学生个性发展的意义

1.1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学生个性发展中,学校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贯穿在学生学习生涯的整个过程中,关系到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发展,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学生健康的个性加以培养。体育教师应对这一培养目标进行准确的把握,在体育教育活动中融入个性化发展目标,这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言意义重大。

1.2能够满足新课标的相关要求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不能对其个性进行抹杀,这将会对其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巨大的影响,而且按照统一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培养,不仅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或负面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学校人才的培养质量。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个性”为中心对教育活动加以开展,积极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个性能够充分地展现出来。因此,体育教育必须要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高度重视,在落实体育教学的同时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

2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培养个性发展的方法

2.1对学生观念进行积极的引导

传统“一刀切”的体育教学形式,对学生个性差异缺乏重视,在遇到学习难点的情况下,性格开朗的学生会向同学或教师进行积极的请教,但性格孤僻、内向的学生往往不敢或不好意思主动开口去问,导致其体育素养提升缓慢,同时也容易形成自卑心理,面对体育学习表现出无助和彷徨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应多鼓励,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长处,获得自我肯定,形成积极的体育观念,而这也是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条件。

2.2教学中注重目标的设置和内容的丰富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体育教师经常会根据课程目标和要求对教学计划进行制订。在教学目标方面,更加注重运动技能和运动技巧的运用,但受到这种教学目标的影响,体育教学往往具有较高的技术和难度,这将会使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被严重消减。因此,目前的体育教育活动,应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综合素养作为培养的主要目标。而随着“艺术2+1”以及阳光体育等项目的有效落实,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教育思想方面开始注重核心科学的构建,并着重培养学生对自身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使学生特长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在强化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提升体育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今后学习和发展的相关要求。学生在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之后,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和兴趣,对其他项目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够使学习内容得到进一步的丰富,还能推动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对一些体育活动的开展,对教学内容加以丰富,通过教师的策划与参与,使学习的主动性及创造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应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其内容应涉及教学流程和运动安全等方面,而且教师要对学生需求多加关注,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评价方面,不能只是单纯地通过学生的活动表现对体育能力进行评判,应对学生发展的全面性保持关注,着力培养综合素质,通过引导,使学生可以做到扬长避短,达到加强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新精神的目的。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往往会通过分数对教学质量进行衡量,这也会导致体育教学目标设置的局限性,完成教学任务即可。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单一、刻板的问题,而且一个班级的学生,个性方面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差异不仅表现在情趣爱好方面,同时还存在于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等方面,但这些因素却并不代表学生在素质方面存在不足。相反,教师应对这些差异性保持高度的重视,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特征和个性优势,提升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得到保证。

2.3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

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运用统一量化的形式实施教学活动,这样会对学生的个性造成抹杀,教师应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并推动实现个性发展。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体育教育对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主体作用加以发挥,对参加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加强培养。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构建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奠定基础。教学期间,教师应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情况,提升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目标往往是针对全体学生大众化设计的,而这也导致教学活动缺乏适用性,尤其是在教学流程规划方面,存在内容覆盖面不足的问题,而且在方法上也没有对技术的创新和练习保持重视,这导致体育学习存在较高的门槛,只有少量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适应,其他学生却很难完成,导致学习兴趣逐渐被消弱。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前,应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加以了解,根据学生情况编制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对学习层次加以确定,从而对学习方向进行科学的选择,使个性化发展能够获得明确的方向。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针对各层次的学生落实差异化教学,针对优等生,应该重视指导和点拨;针对中等生,则应该加强示范和讲解;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应注入更多的精力,在进行反复示范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方法进行灵活应用,确保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更好地进行学习。

2.4对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提升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应对体育教育加大投入力度,对基础设施加强建设,提升体育硬件设施,保证教学的使用,丰富教学,使教学质量得到相应的保证。当然也可以借助学校特色内容,对新型体育项目进行开发,如轮滑、游泳、击剑、滑雪及瑜伽等项目。而特色项目的有效开发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激发,并且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生个性的培养。学校除了要对体育基础设施加强建设之外,还要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进行充分的调动,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例如,学校可以根据体育项目的不同,进行体育场地设施的划分,开展不同形式的体育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体育活动项目,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使体育特长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培养。

3结语

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提高重视度,并对个性发展加强培养,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深入了解,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遵新.试论体育教育中学生个性差异与个性发展[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0(5):101-102.

[2]张二涛,周望梅.浅谈体育教育中学生个性差异与个性发展[J].新课程•中学,2017,31(6):31.

[3]史俊.浅谈初中体育教育中学生的个性差异与个性发展[J].新课程•上旬,2015,18(1):43-43.

作者:杨吉斌 单位:甘肃省高台县第三中学